地图学教学大纲分解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Cart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能力、地形图修测能力、阅读和应用各类地图的能力、编绘专题地图的知识等,以此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 1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现代地图学的科学概念和发展体系。
(二)理解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征,地图的分类系统和功用。
(三)掌握地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等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专题地图的编绘制作及在环境资源分析中的应用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导论2学时第一节地图的特征及定义知识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的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第二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知识点:地图的功能、地图的类型第三节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自学)第四节地图的成图方法知识点: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第五节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知识点:地图学的定义、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与地图学相联系的学科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分类难点: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思考题:地图、地图学的定义;地图的基本特征、分类(按内容分类、按比例尺分类等)及功能;测制地图的方法;地图的构成要素作业:名词解释:地图学、地图、地理图、地形图、普通地图、专题地图1、地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2、简述地图的构成要素及其作用。
3、地图的分类建议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 2 —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6学时第一节地球体2学时知识点:地球体的基本特征、地理坐标第二节大地测量系统知识点: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大地控制网第三节地图投影4学时知识点:地图投影的概念、地图投影的变形、地图投影的分类、地图投影的选择第四节地图比例尺知识点: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地图比例尺的表示、变比例尺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投影基本概念和地图投影方法难点:地图投影变化和地形图投影思考题:多圆锥投影的概念;普通多圆锥投影、等差分纬线投影、桑逊投影、彭纳投影的特点和应用;地图投影判别的方法;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地图比例尺的含义、变化、表现形式和特殊比例尺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比例尺、主比例尺、变比例尺、地图投影、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方位投影、圆锥投影,圆柱投影1、如何理解地图投影对地图比例尺概念的影响?2、传统上地图比例尺表现为哪几种形式?3、地图比例尺的作用?4、地图投影变形分布的规律是什么?5、什么是变形椭圆?研究变形椭圆有何意义?5、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各类投影有何特点?6、地图投影按构成方式分为哪几类?经纬网的构成有何特点?7、方位投影有何特点?适合何种区域制图?8、在实际航海中,为什么要把等角航线和大圆航线结合起来航行?— 3 —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三章地图概括2学时第一节概述知识点:地图概括的性质、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第二节地图概括的内容和方法知识点:选取、简化、夸张、符号化本章小结重点:地图概况的性质和地图概况的数量分析方法难点:开方根规律的应用思考题:地图概括的概念和意义;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实施地图概括的步骤;.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作业:名词解释:地图概括、简化、移位/位移1、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地图概括中分类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在地图概括中简化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在地图概括中夸张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际结合,以实际应用为主第四章地图符号化4学时第一节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2学时知识点:地图符号的特征和功能第二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知识点: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第三节符号的视觉变量知识点:视觉变量、视觉变量的组合第四节色彩2学时知识点:色彩的三属性、色彩的命名、地图用色设计第五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 4 —知识点: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第六节注记知识点:注记的作用、注记的设计本章小结重点:地图符号的分类和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
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cartography and mapping课程编码:x2071591学时数:32其中实践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2.0适用专业:测绘工程一、课程简介《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主要任务是要求学生了解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制图和地图应用基本方法和技术等知识,掌握地图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各类专题地图制图的基本方法,为后续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原理与应用、GIS应用与开发等课程奠定基础。
通过《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能够运用《地图学基础与地图制图》基本理论知识,认识与分析学习自己专业课程中所遇到的有关问题,具备一般专题地图的编制能力,为控制网的建立、技术设计书的编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一)导论理解地图的含义,掌握地图的内容与分类、构成要素,了解现代地图的功能及相关学科的关系,了解地图的历史与发展重点与难点:地图的构成要素(二)地图的数学基础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掌握地球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比例尺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地图投影的类型和变形特点。
重点:各类地图投影的变形情况、投影方式及其特点难点: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理解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等投影方式的特点。
(三)地图数据源结合其他课程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地图数据源的多样性。
重点:各类地图数据的各种来源难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来源都是地图的数据源。
(四)地图概括了解地图概括的意义。
理解地图概括的实质;影响地图概括的主要因素;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
了解地图概括与地图精度的关系。
重点: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难点:地图概括的主要方法(五)地图符号与地图表示法掌握地图符号及其构成;地图上表示点状分布要素、面状分布要素、地形要素的方法,了解分层设色法。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z1101010课程性质:专业主干课
课程名称:地图学英文名称:Cartography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开设学期:2
实验学时/总学时:8/48 实验学分/总学分:0.5/3
大纲拟定人:
1.课程实验内容简介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输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与发展、地图内容各要素的表示方法、地图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其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学导论、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地图符号、地图表示、地图图型、遥感制图和数字地图制图。
本课程以现代地图学理论为主线,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地图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通过实验实习,学生能够了解地图投影的判别方法,掌握地图概括的一般方法,以及普通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的阅读与量算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阅读、量算、分析获取地图信息,掌握地图设计、编绘的基本过程与方法,具备自编、自制地图的基本能力。
二、实验项目
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平时考勤:20%,缺勤2次以上无该项成绩;实验实习作业和实验报告:80%。
五、参考资料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地图学教学大纲分解
地图学教学大纲说明《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详见表1)附表1地图学学时分配表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五、主要参考书:1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4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
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地图学”实验教学大纲
地图学”实验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Experiment of Cartography课程编号:一、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地图学》这门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学生深入理解课堂讲授内容,提高地图制图、地图应用技能和动手能力,所以增加上机实验课时。
通过上机实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IS软件(本课程所用软件为MapInfo Professional 7.0)中不同地图投影的选择和变换,地图注记,地图编绘以及普通地图制图综合的各种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学时学分总学分:3.5 总学时:56 上机学时:14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1.地图投影选择和变换实验内容:利用GIS软件(MapInfo Professional 7.0)演示如何进行几种基本的地图投影选择和变换。
实验要求:掌握MapInfo Professional 7.0中几种基本的地图投影选择和变换的方法。
主要仪器:计算机,MapInfo Professional 7.0 软件。
2.地图注记实验内容: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进行地图注记的练习。
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在MapInfo Professional 7.0 中进行地图注记,常见点、线、面的注记方法。
主要仪器:计算机,MapInfo Professional 7.0 软件。
3.地图编绘实验内容:利用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进行地图编绘的练习。
实验要求:掌握如何在MapInfo Professional 7.0 中进行地图编绘的方法。
主要仪器:计算机,曲阳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
4.普通地图的制图综合实验内容:练习在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进行普通地图的制图综合, 并总结本课程上机实验内容,当场出题进行考核。
实验要求:掌握普通地图上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如何在MapInfo Professional 7.0软件中实现, 熟练掌握地图的数字化,地图投影的选择,地图资料上各要素的选择和分析,地图符号及注记设计以及整个地图的图面设计和输出设置等内容。
《地图制图学基础A》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学基础A》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211213012.课程中文名称:地图制图学基础A课程英文名称:Cartography A3.面向对象:信息工程学院本科二年级、三年级学生4.开课学院(课部)、系(中心、室):信息工程学院空间信息与技术系5.总学时数:56讲课学时数:36 ,实验学时数:206.学分数:3.57.授课语种:中文,考试语种:中文8.教材:地图学二、课程内容简介地图制图学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遥感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主干课。
该课程主要介绍地图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应用。
测绘成果多用地图形式来表达。
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地图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作用;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语言;制图综合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及地图精度的关系;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辅助要素的表示;一些常见专题地图的特征、内容与类型,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编制地图的过程及主要技术环节;数字地图的概念、技术基础、优点、种类及应用,并简单了解GIS的概念及其与地图的关系。
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初步掌握地图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将之应用于今后的测绘成果表达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三、课程的地位、作用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阅读、使用和编绘地图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计算机辅助制图的能力;了解现代地图学的科学概念与发展体系;理解并掌握地图的构成要素和基本特性;了解地图的分类系统和功用;理解常见的成图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地图,尤其是地形图;提高学生在地理问题上的研究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其他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与本课程相联系的其他课程自然地理学、测量学五、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包括:1、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了解地图与GIS、遥感(RS)的关系;2、了解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地图投影的概念,常用的几种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和地图分幅编号;3、掌握地图语言(包括的地图符号、地图注记和地图色彩)的概念;4、掌握普通地图各要素的表示方法以及专题地图的特点、类型及基本的表示方法;5、了解常见的地图制作方法。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总学时数:72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地图学》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测绘、地理教育、土地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由于《地图学》课程具有多学科集成、渗透性强、应用范围广、理论与技术并重等特点,自然形成了地图学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与不可忽视的地位。
地图学课程作为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的“ 中坚力量”,以自然地理、测量学课程为基础,通过地图学课程,培养学生地理现象抽象、空间认知与思维、地图表达的能力,为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地图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对整个学科课程体系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总学时为72 学时,由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组成。
理论教学主要内容包括:地图及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地图投影、地图数据源、地图符号与地图设计、地图综合、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电子地图的理论与方法,并掌握常用地图制图软件以及电子地图软件平台的操作,为后续其它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教学内容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一、地图概念地图基本特性、地图定义、地图内容: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辅助要素。
二、地图分类地图按内容分类、地图按制图区域分类、地图按比例尺分类、地图按用途分类、地图按使用方式分类、地图按其它标志分类。
三、地图功能与应用地图认知功能、地图模拟功能、地图信息载负功能、地图信息传输功能,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
四、地图成图方法简介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计算机地图制图成图法、遥感资料成图法。
五、地图分幅编号矩形分幅、梯形分幅、地图编号方法。
第二章地图学一、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的现代特征;地图学的定义:传统地图学、现代地图学。
二、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学科名称的变化、学科体系的构成,包括学科体系的整体性、学科体系的层次性、学科体系的关联性和学科体系的开放性。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类基础课。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
2、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学会地图设计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在GIS 中的展示和基本分析。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图制作、地图分析的基础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图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特性、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和计算机制图。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概括、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地图具有表达空间地理信息精确、丰富、灵活和动态等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地图,地理学其它学科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分析结果的表达手段主要是地图,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分析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
5、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6、使用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7、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地图学/Cartography课程编码:07442403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范围:03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3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课外学时:考核方式:考试制定日期:2003年制定单位:广州大学理学院地理系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冯艳芬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关于地图制作的有关理论及应用对于GIS专业的学生了解空间数据表达至关重要,通过《地图学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地图制作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地形图识图、用图与制图的知识,为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通过对《地图学基础》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图的构成、地图的基本要素,可以熟悉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以及普通地图、专题地图要素的表示。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因此,还需要进行一些实习来教会他们地图制作的重要环节。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综合课堂的讲授,课内实践以及习题,讨论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通过习题、讨论加深印象,最后实践性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传授。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逻辑性比较强,若有《高等数学》知识作背景是最合适的,后续的《计算机地图制图》、《专题地图编制》都以此为基础。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本课程教材:蔡孟裔等著.《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参考教材:祝国瑞著. 《地图设计与编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廖克著.《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2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制作过程第二节地图学定义与学科体系,第三节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第四节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地图的功能,地图的应用,地图的类型。
地图学 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测绘类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通过课程学习,能够使学员充分认识地图在空间信息处理、分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信息在地图上的表示方法,理解常规地图和数字地图的生产方式,了解地图学发展的新理论、新技术以及地图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基本具备熟练读图识图用图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解并掌握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内容表示、地图生产与应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地图设计和生产的基本环节,了解地图印制的原理和方法。
熟练阅读分析各类地图并写出读图报告;深刻认识空间信息在地图上符号化表示的全过程;掌握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在地图编制中的作用;掌握地图常用的分析方法;了解数字地图制图原理与过程。
重视将地图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和专业作风,鼓励学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结构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第1节: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地图的功能和作用第2节:地图阅读第3节:地图的内容和分类、地图的一般制作过程、地图学及其发展趋势教学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深刻理解地图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地图的概念,在对地图所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地图分类等知识点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认识地图的功能与作用,了解地图测制的基本过程与方法,达到从总体上对地图与地图学有一个比较全面认识的目的。
通过明确地图是测绘过程的最终成果,认清测绘各专业在地图测制过程中的作用及相互联系,从而理清专业关系,更好地把握专业学习,并为具体内容的学习奠定认识基础和框架。
教学方法:本模块共安排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学时,实践2学时。
采用课堂讲授、实例示范和参观实践的方法实施教学。
课堂讲授:通过准确解释各个基本概念,清晰阐明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大量地图实物和多媒体电子课件,力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学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地图学大纲
《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主要内容第1章导论第1节地图的特征、地图的定义1.1地图的基本特征1.2地图的定义第2节地图的功能和分类2.1地图的基本功能2.2地图的类型第3节地图的历史与现代发展3.1古代地图制作的成就:3.2中世纪西方的黑暗时代和我国的地图传统3.3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测绘进步第4节地图的成图方法4.1实测成图法4.2编绘成图法第5节地图学的定义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1地图学的定义5.2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和理论的发展第2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第1节地球体1.1地球体的基本特征1.2地理坐标第2节大地测量系统2.1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2.2大地控制网2.3全球定位系统第3节地图投影3.1地图投影的概念3.2地图投影的变形3.3地图投影分类第4节地图比例尺4.1地图比例尺的含义4.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4.3变形比例尺4.4比例尺与多尺度概念第3章地图数据源第1节地面测量数据第2节多源遥感数据2.1遥感的概念2.2航空像片2.3卫星图像第3节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3.1系统结构3.2提高GPS接收精度的方法第4节制图数据与处理4.1地理资料4.2数据的预处理第5节地理数据库5.1数据库的特征5.2数据库基本模型5.3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第4章地图概括第1节概述1.1地图概括的实质1.2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1.3手工概括和自动概括第2节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2.1选取2.2简化2.3夸张2.4符号化第3节地图概括的现代发展3.1概括的新算法3.2自动概括的概念模型第5章地图符号化第1节地图符号——地图的语言1.1符号学的相关理论1.2地图符号学与地图语言学第2节符号的分类与量表2.1地理现象的空间维度及其符号化2.2属性特征度量标准及其符号化第3节符号的视觉变量3.1视觉变量3.2视觉变量的组合第4节色彩4.1色彩的三属性4.2色彩的表示4.3色彩的命名4.4地图用色设计第5节符号与图形的心理感受特点5.1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5.2视分辨力的限度第6节注记6.1注记的作用6.2注记的设计第6章地图表示法第1节呈点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1.1用定位符号表示定性数据1.2用定位符号表示定量数据1.3用定位符号表示地理数据的结构和变化第2节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2.1线状符号的特征2.2线状符号的定性表示2.3线状符号的定量表示2.4运动符号的线状表示第3节呈面状分布地理数据的表示3.1面状地理数据的定域表示3.2面状地理数据的定性表示3.3面状地理数据的定量表示第4节 3 维空间信息的表示——等值线4.1等值线及其特性4.2等高线的测绘4.3等高线的分层设色与晕渲第5节地理信息的动态表示5.1动态制图概述5.2动态符号系列第7章地图编辑第1节普通地图1.1地理图与地形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1.2地形图1.3地理图的编辑第2节专题地图2.1专题地图的特征2.2专题地图的类型第3节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3.1专题地图数据类型及处理3.2地理底图的编制3.3表示方法选择与图例设计3.4专题地图的图面配置第4节遥感地图4.1卫星影像图和影像地图4.2从影像生成专题地图4.3遥感系列成图第5节地图集编辑5.1地图集的特征5.2地图集的分类5.3地图集的编辑方法第8章数字制图第1节数字制图的理论与技术基础1.1相关学科及理论基础1.2数字制图的硬、软件环境1.3数字制图产品——数字地图第2节数字地图制图方法2.1数字地图制图的一般过程2.2计算机辅助制图第3节 GIS中的数字制图3.1GIS数字制图的特点3.2常用GIS软件中数字制图的实现3.3GIS软件与CAD软件联合制图第9章地图复制第1节传统的平版印刷过程第2节电子出版印前系统第3节现代地图复制方法的发展第4节地图生产的出版管理第10章地图分析第1节地图分析的数学方法1.1地图上采集数据的统计抽样1.2用测度地图信息量的方法研究地图1.3地图要素的定量量算1.4地图表示方法的变换1.5空间信息的相关分析1.6趋势面分析1.7主成分分析1.8模糊数学的应用第2节地图分析的作用2.1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的分布特点好分布规律2.2研究各种要素或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2.3研究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2.4进行预测预报2.5进行综合评价第3节阅读分析3.1整体分析3.2单要素分析3.3比较分析3.4推理分析第4节图解分析4.1垂直切割的剖面图4.23维描写的块状图4.3地貌切割密度与深度图第5节复合分析5.1地图与地图的复合分析5.2地图与遥感图像的复合分析第6节地学信息图谱6.1地学图谱与地学信息图谱6.2地学信息图谱的应用研究领域三、教学实习0.5周,详见《地图学实习》教学大纲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考核方式:出勤+实验+考试;成绩评定:出勤10%+实验20%+考试70%。
地图学教学大纲
《地图学》课程简介课程编号:07050003课程名称:地图学英文名称:Cartology学时/学分:34/2主要选课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学生课程简介:地图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一门技能性质的工具课。
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载体以及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与地学的其他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质量和数量特征以及时空变化规律等惟有借助地图才能表现更加形象、清晰、准确、简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能正确的读图、识图、用图,掌握基本的手工作图以及应用软件作图的技能与技巧。
从而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地图学基础,为进一步的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提供初步的基本知识。
主要参考书:陆淑芬等编著,《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张奠坤等编著《地图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祝国瑞等编制,《地图设计与编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2王琦等编著,《地图概论》,中国地质出版社,2002年9月。
孙以义著,《计算机地图制图》,科学出版社,2000 年8月。
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金谨乐.《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马永立.《地图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吴忠性.《地图投影》.测绘出版社.1980龚剑文.《地图量算》. 测绘出版社.1987先修课程:地貌学自然地理学测量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地图学》教学大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适用)(34学时)一、大纲说明本大纲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2007年版)制定(一)教学对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工科五类和六类专业本科学生(二)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课(三)主要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1、主要先修课程:地貌学自然地理学测量学2、主要后续课程: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与应用、土地利用规划、区域规划等(四)教学方式与重点和难点1、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实验实习2、重点内容:地图的构成要素;地图的基本特性;地图的功用;高斯-克吕格投影原理和等高线原理与特性;地图十大表示方法的特点及适用;地图编绘的四个编制阶段;地图应用。
袁勘省:大学地学类《地图学》课程通用教学大纲
2008年“大学地球科学课程论坛”交流论文:大学地学类各专业《地图学》课程通用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属性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地图学(cartography)课程类别:必修课课程学分: 4课程学时:72/54学时(按一学期18周,平均每周4或3节课分别计算)适用专业:地理、地质、测绘等学科“地图学与GIS”、“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一般可安排在二年级第1学期上完数学和计算机课后再上好)使用教材:袁勘省主编.《现代地图学教程》.科学出版社.2007-12拟订人员:袁勘省,各学校任课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进行必要的增删与修改。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特点和培养目标地图学是地理学、测绘学、地质学“地图学与GIS”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地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类其他相关专业的专业公共基础课,也是地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通用的专业主干课,同时又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工具课,一般师范学校地理教育类专升本无条件开设GIS课的也开设了地图学课。
地图作为地学信息的载体及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与地学类的其他专业课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些地理事物和地学现象的空间分布、质量和数量特征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等,只有借助于地图才能表现得形象、清晰、准确和简捷。
所以,《地图学》课一般都安排在大学的低年纪开设,其主要特点是基础性和通用性,因而内容应该是基础理论知识、基本制图技能和地图分析应用应当并重,理工科专业学生可略侧重于理论和技术基础知识(因后续还有专业课),非专业学生可略侧重于制图和用图知识;而对地学教育类师范生则应主要侧重于地图分析和应用,理论与技术也要为分析应用服务的。
所以,地图学课程的内容根据教学对象应当是不同的。
但基本上通用的主要内容应为以下现代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现代地图与地图学基本概念、地球空间认知与地图数字测绘、地图投影及其判别与变换、地图符号与内容表达、地图概括与自动综合、数字制图与电子地图、遥感制图与数字地球、综合制图与地学信息图谱、地图分析与应用等最基本和基础的知识和内容。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英文名称:Mapping basis课程编号:HZ160870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2学时:32 (其中: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 8)适用专业:测绘工程开课部门:环境与资源学院先修课程:测量学B、地理信息系统基础B后续课程:遥感原理与应用A、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掌握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地球空间数据采集、获取的能力,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地图学总体的研究内容,为进一步的学习或研究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能够结合课程的理论知识,熟练运用专业软件对制图数据进行处理,进行间信息的地图表示并制作不同专题的地图,实现地理信息数据的可视化。
3.能够熟练进行地图设计、数据输入、处理及地图输出,可以识别不同类型的地图并具备一定的分析地图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四、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一)理论学时部分第1单元绪论及地图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2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知识点] 明确本课程的地位、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掌握地图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掌握地图的成图方法并了解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异同;掌握地图的分类;了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熟悉现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中的4D产品;了解地图学的发展历史及现代地图学的发展趋势。
[重点]地图的概念、特征及其功能;地图的成图方法;地图的分类。
[难点] 地图成图方法。
[基本要求]8.识记:地图的概念。
9.领会:地图的特征及其功能。
10.简单应用:掌握常用的地图成图方法。
11.综合应用:掌握纸质地图与电子地图的异同。
第2单元地球体与地图投影(4学时,支撑课程目标:1、2)[知识点] 掌握大地水准面、地理坐标和地图投影的概念;掌握地理坐标中的三种经纬度及其异同;掌握我国大地坐标的54北京坐标系和西安80坐标系及其区别;掌握地图投影的三种变形及其联系;掌握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及投影变换;掌握高斯克吕格投影的构成方法及其特性;掌握地图投影的选择依据;掌握比例尺的概念及其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学教学大纲说明《地图学》是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其任务和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在学习地理专业各课程、从事地理教育和野外地理工作所必需的地图知识以及基本的编辑、绘图技能。
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地图的性质、特点和用途,并能正确地阅读和使用地图。
2.使学生了解常见绘图软件及其使用方法,初步形成编辑、绘制专题地图、教学挂图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地图编制的基本方法,地图阅读与图上作业。
三、教学进度和学时分配(详见表1)四、建议使用教材:蔡孟裔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06五、主要参考书:1 陆淑芬.《地图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2 张立果.《地图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3 廖克.《现代地图学》.科学出版社.20034 许耿.《地图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六、考试考核方式:基础理论部分主要通过闭卷形式的笔试考试;基础实验和基本技能部分在实验过程中适时进行考核,编绘地图的基本能力通过地图的编绘实践考核。
七、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配置条件:地图学理论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及常规教学手段进行以讲授为主,学生的自学为中心的教学学习。
实验及基本技能部分主要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学习、掌握有关的技能和技巧。
教学配置条件为:常用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常规测图、绘图工具:如绘图工具、求积仪等;常用测图、绘图软件:如MAPINFO、MAPGIS等类似软件等八、实践环节及其安排:通过使用测绘仪器绘制校园地形图。
九、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学习方法2.了解地图学的发展以及重要的地图作品和历史人物。
3.认识地图的特性、分类和功用。
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特性、作用。
教学难点:地图的特征新知识点:地图的特征和分类实验实习:了解实测成图的基本程序,掌握测绘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课堂训练:读中国地图,分析该地图的特征。
课外训练:阅读中学地图册,总结3—5幅地图的特征(构成要素、分类等)课堂教学内容:§1 地图的基本概念1.1 地图的特征和定义1地图的特征2 地图的定义1.2 地图的构成要素图形要素数学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1.3 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实测成图编绘成图§2 地图学及其学科体系2.1 地图学的定义2.2 地图学的学科分支2.3 地图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3 地图学的发展和历史3.1 地图学的历史回顾我国古代地图作品介绍我国近代地图作品我国地图学思想和理论发展国外地图学的发展3.2 现代地图学进展现代地图的制作现代地图学的理论研究§4 现代地图的作用和类型4.1 地图的功能1认知功能2模拟功能3信息的载负和传递功能4.2 地图的应用4.3 地图的类型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教学目的1.了解地球体、水准面、地理坐标等基本概念2.掌握比例尺的定义、表现形式3.掌握地图投影的实质和地图投影的基本类型4.各类地图投影的特点及其应用教学重点:比例尺、地图投影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地图投影新知识点:比例尺、地图投影方法手段:讲授为主实践实习:计算并比较东京至纽约的大圆航线和等角航线的距离。
课堂训练:读世界时区图、世界交通图、半球图,分析其投影变形特点。
课外训练:手工绘制投影切点在极点的球面投影图自学指导:掌握比例尺的定义、表现形式,掌握地图投影的实质和地图投影的基本类型,各类地图投影的特点及其应用课堂教学内容:§1 地球体1.1 地球体的自然表面1.2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大地体大地水准面的意义:1.3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2 地球坐标系与大地定位2.1 地理坐标天文经纬度大地经纬度地心经纬度2.2 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我国的大地控制网2.3 全球定位系统(GPS)§3 地图投影3.1 地图投影的定义3.2 地图的比例尺1.定义2. 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图解式特殊比例尺3.3 地图投影的变形1. 投影变形的概念2. 变形椭圆3. 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长度变形面积变形角度变形3.4 地图投影方法几何投影法数学解析法3.5 地图投影分类1. 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1)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2)非几何投影伪方位投影伪圆柱投影伪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2. 根据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4 地图投影的应用4.1 地图投影选择的依据1. 制图区域的地理位置、形状和范围2. 制图的比例尺3. 地图的内容4. 出版方式4.2 地图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多圆锥投影第三章地图概括教学目的:1. 掌握地图概括的性质和步骤2. 了解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掌握开方根定律3. 掌握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和地图概括的方法教学难点: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新知识点:地图概括方法手段:以实践带动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掌握 实验实习:掌握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课堂训练:平方根定律的应用。
课外训练:自学指导:掌握地图概括的性质和步骤,了解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课堂教学内容:§1 概述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1.2 四个步骤分类 简化 夸张 符号化 1.3 制约地图概括的因素地图的用途(主题) 地图的比例尺 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数据质量 图解限制§2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1. 图解计算法 2. 等比数列法3. 区域指标法4. 回归分析法 2.2 开方根规律的应用[德国]特普费尔:B A A B M M N N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3.1 分类层次归类数量分级等级合并降维转换分区选取3.2 简化删除的最小尺寸删除的指标定额删除的资格排队形状的简化内部结构的简化3.3 夸张局部夸大位移合并分割第四章地图符号教学目的:1.了解地图符号的特点2.掌握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3.掌握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感受效果4.注记的种类和配置教学重点: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和感受效果教学难点: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新知识点: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手段:理论与实验相结合。
实验实习:地图符号的设计课堂训练: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课外训练:阅读中学地图册(中国部分),总结居民点符号的特点。
自学指导:掌握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掌握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感受效果;注记的种类和配置。
课堂教学内容:§1 概述1.1 地图符号1.2 地图符号的视觉感受和认知过程1.3 地图符号的的地图语言功能§2 量表在地图符号设计中的应用2.1 地图符号的分类空间分布类型:点状、线状、面状、立体视觉分类:形象符号、抽象符号2.2 地图符号的量表定名量表顺序量表间距量表比率量表§3 构成符号的视觉变量3.1 视觉变量形状变量尺寸变量方向变量颜色变量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包括色相、亮度和彩度。
5. 网纹变量3.2 视觉变量的组合§4 符号与图形的感受效果4.1 视觉变量的感受效应数量感——符号尺寸次序感——亮度、网纹、符号尺寸差异感——网纹、颜色、方向、形状,包括组合感受、选择感受4.2 图形视觉的心理效应聚类感受视觉对比层次结构图形与背景视觉平衡4.3 视觉分辨的限度§5 注记5.1 地名及其在地图中的意义5.2 注记的作用与功能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数字注记、图幅注记5.3 注记的定位第五章地图表示教学目的:1.掌握点状符号、点状符号表示地理数据方法、方式2.掌握线状符号、线状符号表示地理数据的种类、方法3.掌握面状符号、面状地理数据的表示方法本章重点:点状、线状、面状地图符号的构成及其对地理数据的表示教学难点:点状地图符号的构成及其对地理数据的表示新知识点:地图符号实验实习:分别绘制若干种点状、线状符号课堂训练:点状地图符号的构成及其对地理数据的表示课外训练:根据全省2000年各地、市国内生产总值,设计适当的表示方法和符号。
自学指导:掌握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表示地理数据方法、方式。
课堂教学内容:§1 地理数据的点状表示1.1 点状符号基本类型1.2 点状符号的扩展二维扩展:分割圆、百分比几何块、玫瑰图三维扩展:球状符号、柱状符号、轴侧图符号1.3 点状符号的制图定位1.4 地理数据的点状表示:形状和颜色表示数据的质量特征,符号的大小表示地物的数量特征,个体符号的结构图表示数据的内部结构,用扩张个体符号表示数据的动态特征1.5 点值图:用点状符号表示某些面状分布的地理数据§2 线状符号的构成2.1 定位线地理数据表示的线状符号有极端数据和宽容数据变量有:形状、尺寸、色相、彩度。
2.2 走向线的定向与量化表示行进路线;流向;流量;流速;属性;相互联系等。
2.3 线状符号表示面状分布的地理数据—等值线、等密度线§3 定性信息的面状制图3.1 定性信息的特征类型图区划图范围图3.2 适宜于表示定性信息的变量3.3 定性信息的处理程序1. 类型的调查2. 类型的分类、分级和图例设计3. 类型界线的绘制§4 等值区域制图4.1 定量数据的特征4.2 数据的分级外因分级平均分级序列分级特殊分级4.3 等值区域图的符号化适宜采用的视觉变量是亮度、网纹以及彩度第六章地图图型教学目的:1.掌握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特点2.了解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表现方法3.了解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设计制作4.掌握地形图的特点、用途和应用5.掌握教学地图的特点和教学挂图的绘制方法本章重点:地形图的特点、用途和应用,教学挂图的绘制方法教学难点:专题地图的设计制作新知识点:地图符号实验实习:教学挂图的绘制课堂训练:1.黑体、宋体、斜体、耸肩体等地图用字的书写方法。
2. 编辑、绘制一幅教学地图课外训练:地形图的使用自学指导:地形图、教学挂图的特点、用途和应用。
课堂教学内容:§1 普通地图的内容要素及其表示1.1 普通地图的定义、种类及其内容地形图地理图1.2 自然地理要素的表示海洋陆地水系地貌要素土质和植被1.3 社会人文要素的表示1. 居民点位置、类型、人口数量、行政级别2. 交通网3. 境界政治区划界行政区划界§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2.1 地形图的类型1. 地形图的类型2.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特点3. 工程用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图的特点2.2 国家基本地形图的功用2.3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2.4地形图的符号分类1. 依比例尺符号2. 半依比例尺符号3. 不依比例尺符号2.5 等高线2.6 地形图的应用1.确定点的地理坐标2.确定点的高程以及不同点之间的高差3.直接测量两点间距离4.测量面积5.计算土地平整方量6.绘制地形剖面图§3 地理图的设计与编制3.1 地理图的编制特点1. 地图内容的高度概括性2. 地图设计的灵活多样性3. 制图资料种类的多样性与精度的不均一性3.2 地理图的编制过程1. 地图的设计阶段2. 地图的编绘阶段3. 出版准备3.3 地理图设计的主要内容1.编辑设计前的准备工作阶段2.正式编辑设计工作阶段§4 专题地图的特性和类型4.1 基本特性1.内容广泛2. 具备地理底图3. 图型丰富,图面配置多样4. 新图种类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密切4.2 类型1. 专题内容分类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环境地图其它地图2. 专题现象的概括程度4.3 专题地图的应用§5.专题地图的编制原理5.1 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1.地图设计:1]表示方法的选择2]图例设计3]图面内容的安排4 ]色彩与网纹设计2. 作者原图和编绘原图3.出版准备5.2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及要求1.资料的类型和要求2. 编图资料的分析评价政治性、科学性、完备性、现势性3. 编图资料的加工处理5.3 地理底图的编制1. 地理底图的作用2. 地理底图的内容和类型3. 地理底图编制§6 教学挂图6.1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6.2教学地图的特点和特点6.3教学挂图的绘制资料搜集稿图绘制底图绘制绘制专题内容图面整饰§7 地图集编制7.1 地图集的定义与特点1.定义2.特点7.2 地图集的分类1.内容分类2. 制图区域3. 用途4. 成图方法7.3 地图集的编制方法1. 明确地图集编制的主题与对象2. 确定地图集的结构3. 图面配置4. 地理底图的编制5. 统一与协调的原则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