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鼠结直肠癌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人结肠癌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
![人结肠癌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4515826755270722192ef784.png)
人结肠癌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的建立作者:牛洪欣何庆泗冷永德刘英姿【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肿瘤肿瘤转移小鼠裸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靶向转移部位,肝转移成为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因素[1],虽已有大肠癌早期肝转移的预测研究报告[2],但以人结直肠癌细胞在裸鼠体内建立肝转移模型,已成为研究结直肠癌肝转移机制和抗转移治疗的主要实验方法。
本研究模拟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癌细胞回流入门静脉至肝脏血道播散而发生肝转移的过程,采用脾脏种植法建立SW480裸鼠肝转移模型。
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和细胞株4~6周龄BALB/C裸鼠24只,雌性,体质量12~18 g,购自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饲养于SPF环境下。
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购自第四军医大学。
1.2 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1.2.1 收集制备细胞悬液人结肠癌SW480细胞培养于RPMI 1640含新生牛血清(体积分数10%)的培养液中,置于37 ℃、含5% CO2的培养箱内恒温孵育传代,获得足够细胞数量后,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约80%汇合的细胞进行收集,制成5×107ml-1的细胞悬液,冰浴至脾内接种。
1.2.2 脾内种植(保留脾脏)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裸鼠称重,用1%戊巴比妥钠45 mg/kg腹腔内注射麻醉,手术野皮肤消毒,左背部斜切口(左腋后线与肋缘交界下方)0.5~1.0 cm,进腹暴露脾脏后,将脾下极轻柔地提出腹腔,用5号针头将结肠癌SW480细胞缓慢注入裸鼠脾脏,每只裸鼠注射细胞悬液0.2 ml(即1×107/只),注射时间约3 min,可见脾被膜肿胀、变白,注射完毕拔针后以75%乙醇棉棒压迫针眼2 min,以压迫止血和杀灭可能外渗的癌细胞,防止腹腔内种植转移。
将脾脏放回原位,关腹。
麻醉清醒后常规饲养。
整个操作过程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1.3 疗效观察定期观察裸鼠的一般状况。
分别于接种后第1、2、3和4周各处死3只裸鼠,剩余裸鼠待其自然死亡,观察生存期。
裸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展
![裸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7e082e4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1d.png)
裸鼠结直肠癌原位移植模型的建立和应用进展戴功建; 金黑鹰; 夏建国【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0(014)005【总页数】3页(P119-121)【关键词】裸鼠; 结肠癌; 直肠癌; 原位移植模型【作者】戴功建; 金黑鹰; 夏建国【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专业江苏南京 210029;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肛肠医疗中心江苏南京 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疾病动物模型是当代生物医学研究中一种便于认识客观事物的非常重要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通过模型的间接性研究,可以有意识地改变那些在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容易控制的因素,以观察模型的反应结果,并将研究结果推及于人类疾病,从而有助于更有效地揭示人类疾病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对结直肠癌发病机制及相应治疗措施的研究以成为目前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最能体现人体结直肠癌特点的动物模型。
常用的结直肠癌动物模型有肿瘤细胞株皮下接种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和原位移植模型。
肿瘤细胞株皮下接种模型,建立容易、观察方便,是一种非常常用的模型,但是由于皮下接种模型无法出现结直肠癌常见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如出现肝转移、淋巴结转移等,因此在肿瘤的治疗研究方面、特别是治疗机理研究方面的价值较小。
根据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建立的结直肠癌的“基因敲除模型”在理论上来讲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型,目前已建立Apc“基因敲除模型”、hMSH2、hMSH6、hMLH1、hPSM1 等“基因敲除模型”[1-2],但是这些小鼠肿瘤的发生过程与HNPCC结直肠癌有较大差异,目前尚无法应用于肿瘤药物的筛选和治疗的研究,其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模型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原位移植模型是将肿瘤组织通过手术种植在体内的相应部位,从而进行相应部位肿瘤研究的方法,原位移植模型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种肿瘤模型。
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
![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000f17d980eb6294dd886c22.png)
T E E T B IHME T OFMOD L OR OL A E I E T S A I (/ H S A L S N E SF X ON C NC R L V R ME A T SS L
B omi ,W N i, 1 1 Rsac ntuefGnrl ugr , huGnrl o i l n n n la o mad, hu a— n g A GLee a. . e r I it o eea re F o eea s t aj gMit C m n F o t e h st S y h pa o f i ir y 3 02 , hn ;. et l o i l X na g Sa x P oic 72 0 , hn ) 5 0 5 C i 2 C n a s t ay n , h ni r ne 1 00 C ia a r H pa o f v
肝胆外科杂志 20 0 8年 8月 第 1 第 4期 6卷
J unlfH p t iaySre ,o,6 N . ,u .0 8 o ra o ea b ir ugr Vl1 , o4A g 20 ol y
裸 鼠结肠癌肝转 移模 型的建 立
黎成e iee t 3t u s adm y w i eetepr l e jco ru ,sle jco r pa dl e j t n u emc w r dvddio op no l, h hw r h ot i i et ngop peni etngo n i r ne i e e n r r c avnn i n i u v i co g u ;adtee ee 5n d ienec op cl a crie me s s dlw r a e ypr l e jc o , peni— r p n r w r u em c ahg u . oo cne vr t t imoe ee d o a vi i etn sl o h 1 i r n l a as s m b t nn i e n jeo dl e jc o set e ,h ea ai r e n elesa a m ae m n etr e os R sl e e s et na vr net nr pcvl te t ts t adt f nW c pr a og h e m t d. eut t t i n i i i e i y m s sa h i p s o d t he h sh m a t i r ef ahgopw s10 (5 1 ) ,0 (/ 5 n 0 % (5 1 )rset e , n elesa a 14 2 3 , a s a r c u a 0 % 1/ 5 6 % 9 1 )ad10 s t o e r 1/ 5 epci l adt i pnw s . 7± .5d vy h f 4
一种制备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
![一种制备结直肠癌原位移植瘤动物模型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a1f31edaef8941ea76e0528.png)
1 和 注射 器 2 ,扩 张 固定 管 1前 端面 下 部沿 其 长度 方 向凸 出形 成管 头 3 ,扩 张 固定 管 1 上 部 Nhomakorabea 其长 度
癌【 ” 。近 年 来 结直 肠癌 的 发病 率逐 年 增加 ,发病 人
使 用 时 , 先将 扩 张 固定 管 前 端 涂 润 滑剂 ,插
动物饲养于清洁级动物屏障环境设施 [ S Y X K
( 晋) 2 0 1 2 — 0 0 0 1 】 ,2 4 ~ 2 6℃ ,相对 湿 度 4 0 %~ 6 0 %, 1 2 h / 1 2 h照 明 。饮 用水 经 高 压 1 1 5 ℃灭 菌 ,用 无
群 趋于年 轻化 , 但 总体 治愈率 没有得 到显著 提 高口 卅。 本 文采 用 自制 的结直 肠癌 原位 接种 装置 建立 结直肠
方 向开设 有直 线形 注射 孔 4 ,使 用 时注射 器 的针 头
插 入 注射 孔 4 ,针 头 长度 大于 注射 孔 4长度 ,注 射 孔 4的内侧端 口位 于 管头 上方 的扩 张 固定管 1 前端 面 、外侧 端 口位 于 扩张 固定管 i的外端 面 : 扩 张 固 定管 1 末 端连 接一个 与 扩张 固定 管具有 折弯 角 的握 持部 5 。注 射 孔 4的直 径为 0 . 4 5 ~ 0 . 5 mm,长度 为 8 ~ 1 0 mm。扩 张 固定 管直径 为 3 ~ 4 mm, 管头 长度 为
入 小 鼠肛 门内并 固 定 ,将 注射 器 经注 射 针 孔插 入 ,
将 细 胞 悬 液 注 入 结 肠 壁 下 ,退 出针 头 ,缓 缓 拔 出
扩 张 固定 管 即可 。扩 张 固定 管 起 到 固 定 直 肠 的 作
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
![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77f645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b.png)
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引言】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死亡率和复发率。
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对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较低,因此,开发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基于动物模型的结直肠癌研究已成为突破性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用6-8周龄的雄性BALB/c小鼠。
2. 肿瘤组织获取:从结直肠癌患者中获取肿瘤组织,快速进行移植操作。
3. 移植操作:将小鼠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肿瘤组织移植操作,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
4. 术后护理:术后给予适量镇痛和抗生素,观察小鼠的生存率和体重变化。
5. 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模型的评估:通过病理分析、免疫组化等方法评估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和组织特征。
【结果】1. 移植肿瘤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组小鼠的肿瘤开始生长,并随时间逐渐增大;对照组小鼠无肿瘤生长情况。
2. 病理分析:对实验组小鼠的移植肿瘤进行病理学分析,发现肿瘤组织呈现典型的结直肠癌组织形态,并有细胞核的异型性。
3. 免疫组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移植肿瘤组织中存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20(CK20)等结直肠癌特征性标志物的表达,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讨论】本研究建立的小鼠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该模型可以模拟人体结直肠癌的生长和进展过程,为研究结直肠癌的发生机制、药物筛选以及新型治疗方法的探索提供了平台。
同时,该模型还可以应用于评价抗肿瘤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为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
该模型可为结直肠癌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有望推动该领域的科学发展和临床转化。
未来,还应进一步完善该模型,提高其可靠性和应用范围,为结直肠癌的治疗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基于小鼠的结直肠癌生殖器官移植肿瘤动物模型。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b38844b4693daef5ff73d4f.png)
人肝癌裸鼠皮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步骤及方法先用组织学完整的新鲜人肝癌组织接种于裸鼠皮下,形成皮下移植瘤,然后用此移植瘤组织再接种于裸鼠肝内,建立肝原位移植瘤模型(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并将其与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作比较。
一、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1. 用新鲜的肝癌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来自长海医院,患者为1名47岁男性,病理诊断:肝左叶肝细胞癌,粗梁型,Ⅱ级),在Hanks液中,去除坏死组织和非癌组织后切成1~2 mm3小块。
2. 取2块瘤组织,在离体40 min内用粗针头植入裸鼠腰背部皮下,待皮下移植瘤长到直径约1 cm时切取肿瘤,在Hanks液中,去除坏死组织后切成1~2 mm3小块,裸鼠用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后,行左上腹横切口,暴露肝脏。
3. 取上述2块瘤组织,在离体40 min内用粗针头植入裸鼠肝右叶深部实质内,全层关腹。
二、直接肝原位移植瘤模型的制备1. 同一例新鲜肝癌手术切除标本,处理方法同皮下移植,裸鼠处理同间接肝原位移植,取2块瘤组织,在离体40 min内用粗针头直接植入裸鼠肝右叶深部实质内。
2. 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腹腔内移植瘤模型的制备。
三、病理检查和相关指标检测1. 解剖和组织学检查(1)所有裸鼠接种后,分组分笼饲养,自由进食,每天观察1~2次。
(2)当裸鼠处于全身衰竭状态时处死并作大体解剖,对接种瘤和转移瘤分别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肿瘤侵袭和转移情况,重要器官(主要为肝和肺)经10%中性甲醛固定后,常规石蜡制片,光学显微镜检查。
2. 周围血甲胎蛋白(AFP)检测处死前,均采用摘眼球采血的方法获得血液,用生化法检测AFP的分泌量。
3. 瘤细胞DNA含量分析留取部分移植瘤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DNA含量分析。
注意事项目前,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其术后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
为了研究肿瘤的转移机制,建立接近于人体的肿瘤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
![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5ebc0692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94.png)
结肠癌肝转移裸鼠模型的建立李华驰;熊治国;谢敏;谈凯;殷涛;冯茂辉【摘要】目的构建一种转移率高、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用于结肠癌转移防治的实验研究.方法 15只Balb/c裸鼠平均分为3组(A组、B组、C 组),5只Balb/c小鼠单独为D组,以细胞浓度2.5×107/mL的HCT116、CT26细胞悬液0.2 mL分别行脾种植保脾法及切脾法构建结肠癌肝转移模型,对比四组动物模型造模成功率及肝转移灶大小、数目及腹腔内转移情况.结果 A组裸鼠造模成功率100%(5/5),肝及脾均成瘤,肝转移瘤数目较少,较分散,多分布于肝右叶,生存时间平均为(26.6±3.4)d;B组裸鼠造模成功率40%(2/5),转移瘤分散于肝表面,体积较A 组大,生存时间平均为(36.8±4.2)d;C组裸鼠造模成功率100%(5/5),肝及脾均成瘤,肝转移瘤数目较多,多个转移瘤融合成团,占据整个肝右叶,生存时间平均为(20.2±2.6)d;D组肝未发现转移灶.三组裸鼠部分出现腹腔转移(A组2只,C组3只),均未出现心、肺、脑、肾转移灶.3组裸鼠肝转移瘤组织细胞学形态符合腺癌的特征.结论保脾法能获得较高的造模成功率,能有效模拟人类结肠癌细胞经血行转移至肝的途径和过程.【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9)005【总页数】6页(P63-68)【关键词】结肠癌;肝转移;裸鼠【作者】李华驰;熊治国;谢敏;谈凯;殷涛;冯茂辉【作者单位】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79;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79;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79;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武汉430079;湖北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胃肠外科,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结肠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靶器官是肝,约50%以上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肝转移[1]。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0c88ac251ed9ad51f11df207.png)
肿瘤动物模型的构建第一类是皮下移植瘤顾名思义,这种模型的建立是将肿瘤细胞或肿瘤组织直接种植在小鼠的皮下。
种植的点也有讲究,一般选择血运淋巴回流丰富的腹股沟和腋窝。
可根据实验设计选择移植点,统一移植点的位置,除了遵守实验统一的条件外,待肿瘤成熟后收集肿瘤时留下照片证据也显得美观。
裸鼠(Balb/c 鼠,无毛发,T 淋巴细胞缺陷)是比较常见和常用的实验用鼠,尤其是在皮下移植瘤肿瘤模型的建立中起到重要作用。
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具有建立周期短、成瘤率高、易于操作、成本低的优点。
当然,这种肿瘤模型也有缺陷,即不能很准确的模拟正常人体肿瘤发生发展的过程。
肿瘤细胞移植时的简要步骤:首先准备好要移植的肿瘤细胞(细胞量根据不同肿瘤略有不同,我们所用的前列腺癌细胞系每个移植点一般选择1x106左右;肿瘤细胞可与基质胶1:1 混匀后用 1 ml 注射器吸取,基质胶能够给肿瘤细胞提供营养环境,有助于肿瘤细胞生长)。
戴无菌手套后,将小鼠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颈部皮肤,然后将鼠尾用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固定于左手大鱼际。
将腋窝或腹股沟用75% 酒精消毒 3 次。
右手持吸有肿瘤细胞和基质胶混合液的注射器,在腹股沟或腋窝的位置,45 度斜角进针,注意不要突破腹膜,将针头保持于皮下位置。
然后近水平位置将针头几乎完全插入皮下,将混有基质胶的肿瘤细胞注射入皮下(肿瘤细胞量约1x106),快速退针,左手食指轻压针孔约1 min 后将小鼠放回饲养笼中,注意将小鼠侧放于垫料上,防止其不适呕吐时呕吐物误入呼吸道引起窒息。
2~3 h 后观察小鼠是否苏醒。
如果是利用肿瘤组织(人体肿瘤标本或小鼠移植瘤传代)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则需要首先将肿瘤组织用无菌PBS(或1640 培养基)洗涤 3 次,然后在无菌平皿上切成或用无菌剪刀剪成<1 mm3 体积的小块(种植前可裹基质胶)备用。
将小鼠用水合氯醛麻醉后平卧于解剖板上,四肢用胶带固定,将腋窝或腹股沟用75% 酒精消毒3 次,然后用眼科剪剪开约0.5 cm 小口,小镊子将皮下筋膜与皮肤分开,然后将肿瘤组织放入贴近腹股沟或腋窝的深部,每个位置放置2~3 块肿瘤组织,注意不同组间统一放置肿瘤组织块数以保持一致。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https://img.taocdn.com/s3/m/2030f00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d.png)
《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一、引言胃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胃癌的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研究胃癌转移的机制,寻找有效的治疗靶点,对于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裸鼠动物模型在胃癌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旨在运用裸鼠动物模型,筛选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以期为胃癌的转移机制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材料与方法1. 动物模型构建选用裸鼠作为动物模型,通过胃部注射胃癌细胞株构建胃癌转移模型。
在建模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确保模型的可重复性和可靠性。
2. 样品采集与处理在模型建立后,定期采集裸鼠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及血液等样本。
样品经过处理后,用于后续的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实验。
3. 实验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技术手段,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
具体包括样品制备、质谱分析、基因芯片检测、生物信息学分析等。
三、实验结果1. 胃癌转移相关蛋白的筛选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我们发现胃癌转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差异表达蛋白。
这些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且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进一步分析这些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
2. 胃癌转移相关基因的筛选基因组学分析显示,胃癌组织中存在一系列与转移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转移密切相关,且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进一步探讨了这些基因的互作网络和调控机制。
3. 裸鼠动物模型的应用价值裸鼠动物模型在胃癌转移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构建胃癌转移模型,我们可以更好地模拟人体内胃癌的转移过程,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的作用和价值。
此外,裸鼠动物模型还为我们提供了研究胃癌转移机制、筛选治疗靶点以及评估新药疗效的重要工具。
四、讨论本文通过运用裸鼠动物模型,成功筛选出胃癌转移相关蛋白和基因。
显微镜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的建立
![显微镜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6ef6dfb3a417866fb94a8ea7.png)
显微镜下人胃癌裸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的建立摘要】目的显微镜下建立一种能很好模拟人体内生物学行为的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
方法采用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在裸鼠皮下反复传5代形成实体瘤,显微镜下将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块种植于裸小鼠胃壁,建立胃癌裸小鼠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16个,观察建立的模型肿瘤生长状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常规HE染色,观察胃癌原位移植瘤、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的病理切片,电镜下观察肿瘤超微结构。
结果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原位移植的原位成瘤率达100%(16/16),淋巴结广泛转移率为87.5%(14/16),肝转移发生率为75%(12/16),腹水形成率为12.5%(2/16)。
结论显微镜下建立原位移植和转移模型成功率高,且具有人胃癌自然生长过程的特点和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胃肿瘤肿瘤细胞原位移植疾病模型裸小鼠【中图分类号】R7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110-03The establishment of orthotopic implant and metastatic models of human stomach cancer in nude mice under the microscopeLIN Qi , CHEN Hui-yu(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The First Hospital of Lianyungang City,Lianyungang, 222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a nude mouse model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which can mimic its natural human biologic activities under the microscope. Methods Human gastric cancer SGC-7901 was cultured in nude mice repeatedly for 5 generations to get the Tumor subcutaneous solid tumor, which was then emulsified and orthotopicly implanted into the nude mouse stomach under the microscope to develop 16 implant-tumors. The tumor growth characteristic, tumor-take rates and metastatic rates were analyzed grossly. The gastric orthotopically transplantation, gastric cancer lymphatic metastasis and hepatic metastasis by HE staining, the ultrostructures, by electron microscopy were analyzed too.Results The tumor-take rate was 100%, the metastases of lymph nodes and livers were 87.5% and 75%, ascites formation is 12.5%. Conclusion To repeat the model under the microscope is easy and qualified, which can exhibiting natural growth character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successfully.【Key words】 stomach neoplasms tumor cells orthotopicthansplantation disease model nude mouse理想的人类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肿瘤生长和转移生物学以及寻求抗癌新药和新方法的重要工具。
动物模型
![动物模型](https://img.taocdn.com/s3/m/2fafe719a76e58fafab0035b.png)
C3H小鼠:繁殖用雌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率为 小鼠:
85%~100%。 85% 100%。 100%
A系小鼠: 经产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30% 80%。 系小鼠: 经产雌鼠乳腺肿瘤发生率为30% 80%。 30%~80% CBA小鼠:雌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率为60% 65%。 雌鼠自发性乳腺癌发生率为60% 65%。 60%~65%
9
肿瘤体积变化对时间作出生长曲线 变化对时间作出生长曲线, 将肿瘤体积变化对时间作出生
8.摘 要:目的建立结肠癌肝转移的动物模型,用于肿瘤转移防治的实验方法,对BALB/c小鼠,经脾脏注入指数生长期的的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悬液0.1ml,含细胞1*10^6个,保留脾脏。观察接种后小鼠的生存期,小鼠分别于接种后第7、10、15天及自然死亡后剖腹、观察腹腔内肿瘤生长情况,留标本作病理检查和流式细胞术(FCM)倍体检测。结果小鼠平均自然生存时间为(18.2±1.8)天,尸解发现接种动物的肝
4.【摘要】 目的建立并对比两种异位种植结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方法以1×106个/mL小鼠结肠癌细胞株(CT26)0.2mL对BALB/c小鼠分别行肝门静脉注射法,脾脏种植切除脾脏法构建结肠癌异位种植肝转移动物模型。术后待小鼠自然死亡,比较两种动物模型的肝转移率和成瘤效果、肺转移率以及小鼠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肝门静脉注射法与脾脏种植切除脾脏法相比,前者在肝转移率、肝脏成瘤效果和肺转移率方面高于后者,后者在小鼠生存时间和操作难易程度方面优于前者。结论本研究建立并对比了两种具有高转移率的结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肝门静脉法在肝转移率和肝脏成瘤效果方面更具优势,适合对肝转移率和取材要求较高的实验研究;而脾脏种植切除脾脏法则更适合验证周期较长的药物实验。
裸鼠移植瘤 方法建立
![裸鼠移植瘤 方法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1403fa7bf90f76c660371a5b.png)
1.细胞准备:用 PBS 清洗细胞两遍,加入胰酶消化,吹打离心,无血清培养基清洗两次,然后用无血清培养基将细胞重悬,进行细胞计数,使得 200μL 悬浮液里面含有 1×107个细胞。
总共需要细胞: 18(只)*200ul*=×107个,将混合好的细胞放于4°C冰盒运至动物房。
2.裸鼠准备:3周龄小鼠饲养一周后,每只于右侧腋腹壁皮下接种MDA-MB-231和MCF-7细胞 1×107/200μ L。
每日观察肿瘤生长情况, 待出瘤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肿瘤体积, 肿瘤体积=(D×d 2 )/2(D表示肿瘤的长径, d表示肿瘤的短径)。
(注射器型号BD一次性使用无菌胰岛素注射器规格:1ml 25G)当肿瘤体积约为80 mm3 时(100至150左右),将裸鼠进行随机分成3 组(肿瘤大小,体重尽量接近),每组3只。
对照组,TO901317组,DADS组。
每天(每天给药?会不会太频繁?可以查阅相关类似成药的半衰期或综合国外文献的数据)将实验组灌胃TO901317,剂量为25mg/kg/d,将粉末状的TO901317 溶解到蓖麻油(或芝麻油以及生理盐水)里,每只裸鼠注射含有TO901317 的蓖麻油 200μL;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蓖麻油。
连续注射两周。
(12号灌胃针头,每次用后一定要煮沸消毒)(灌胃进针时针头偏右,一般就不会进肺了)腹腔注射DADS,剂量为50mg/kg (含10%小牛血清的D ME M培养液(最好使用生理盐水))每次注射200 μL , 隔日注射, 连续7次给药。
每2~3d观察测量1次, 计算肿瘤相对体积(RTV)。
以每组动物移植瘤体积的平均值, 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
实验结束时在超净工作台上对裸鼠进行拍照,完整剥离肿瘤,用游标卡尺对肿瘤的大小进行测量,用电子天平称量移植瘤重量,用手术剪取出肿瘤,拍照。
照相结束后,用剪刀将每个肿瘤分成3 份,一份用来提取总 RNA,一份用来提取组织内总蛋白质,这两份组织放到冻存管里,冻于液氮罐中,第三份用来做免疫组化,因此,该样本须置于4%的多聚甲醛(有毒,小心配置)固定剂中进行固定。
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
![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efa54c9ddd88d0d233d46a52.png)
t mo sw r b e v d i u emie ic b t d w t W 4 0 c l f r o r e s T a s l ne u r e e o — u r e eo s r e n 3 n d c n u ae i S 8 el a t u k . rn p a td t mo sw r b h s e f we
Z A GS egh n ,H N h— nL NXa-eg Pol Lbrt n H N hn —a g Z A GS ia ,A i p n. e e i ai A l o p e o
C n rfL brtyMein , et a o o eo ar di ce
F zo eea H si lfN n n layC m a d F zo , ua 5 0 5 C ia uhuGnrl o t af gMitr o m n ,uh u Fj n30 2 ,hn pao i i i [ s at 0bet e oetb s u a o ncn e n d c o e b r sln n W4 0 Abt c] r jci T s lhah m ncl acr u emi m dl yt npat gS 8 v ai o e a i
lgrh i go t hs e jc dsbuaeul o e ak f 0nd ieWhnte i e r frn- oai mc rwhpae r i et ct os nt c u e c. e a t as t w en e u n y h b o1 m h d m e ot
于对数生长期的人结肠癌 S 8 W4 0细胞接种于 1 0只裸 鼠右侧 背部皮下 , 待瘤体生长至直径 1 2C ~ m时处 死裸 鼠, 出肿瘤组织 , 取 将其磨碎并与培养基混合 、 滤 , 液与基质胶 混合 , 过 滤 再将基质 胶细胞悬 液接种 于3 0只裸 鼠右侧背部皮下 , 7d后处死 裸 鼠, 观察肿 瘤大 体特征 , 光镜 及 电镜 下观察 肿瘤 病理学特 征。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76340d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2.png)
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肿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也是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其中,裸鼠的肿瘤移植模型研究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
一、裸鼠是什么裸鼠是一种没有毛发的实验小动物,通常被用来进行肿瘤移植研究。
这种小动物一般来自人工培育的遗传变异株,因为它没有毛发,所以被称为裸鼠。
这种小动物体型小、活力强,非常适合作为实验对象。
二、肿瘤移植模型的意义肿瘤移植模型是一种通过将人类肿瘤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来模拟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实验方法。
这种实验方法能够为生物医学研究人员提供宝贵的研究材料,用于发现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和治疗方法。
同时,肿瘤移植模型还能够为临床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了解肿瘤生长和发展的规律,找到控制肿瘤的有效方法。
三、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基本步骤1. 建立肿瘤细胞株首先,需要建立一种稳定的肿瘤细胞株。
一般来说,肿瘤细胞株可以从患者的体内或者文献报道中获取,然后通过培养和筛选,筛选出能够稳定生长的肿瘤细胞株。
2. 准备裸鼠裸鼠一般都需要进行体表消毒和饲养管理等操作。
在进行实验前,需要将裸鼠的体表消毒,避免外来细菌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此外,裸鼠的饲养、环境、温度、湿度等也需要进行精心管理,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3. 移植肿瘤细胞将准备好的肿瘤细胞接种到裸鼠的体内,一般是通过皮下注射或者腹腔注射的方式进行。
移植后,需要观察肿瘤的生长和发展情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剖解和测量等操作。
四、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优缺点优点:1. 易于建立:裸鼠的肤色和体毛特征明显,容易观察,建立肿瘤移植模型相对容易。
2. 可控性强:通过各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实验的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结论可靠:通过对裸鼠肿瘤移植模型的研究,可以得到比较可靠的实验结论,从而为后续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缺点:1. 模拟程度低:由于裸鼠与人体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差异,因此在某些肿瘤特征的模拟程度上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6fef72c850ad02df804102.png)
五、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 mice,SCID)
1. 1983年由美国学者Bosma首先发现于C.B-17近交系小 鼠,位 于16号染色体的scid的单个隐性突变基因所致。
2. 纯合scid基因导致编码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抗原 受体基因(TCR)V-D-J基因重排异常,抑制B细胞和T和T 细胞前体的正常分化,造成T、B淋巴细胞自身不能分化成特 异性功能淋巴细胞,
循环中免疫球蛋白减少或缺损
C.B-17小鼠是BALB/cAnIcr小鼠的同源近交系,差别在 于该小鼠携带了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1b 等位基因.
C.B-17小鼠的遗传背景与BALB/cAnIcr基本相同,其H-2 抗原均为H-2d.
此外目前已有C3H-SCID等其他品系遗传背景的SCID小 鼠出现.
孤立动物模型 Orphan disease models
孤立动物模型是指某种疾病最初在一些动物身上发现并 被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在人类自身体内无法证实。包括:马 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 多发性乳头瘤(Papillomatosis), 牛 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绵羊脱髓鞘性 脑白质炎(Visna virus in sheep), 猫白血病病毒感染(feline leukemia virus)。
医学动物模型的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诱发性动物疾病模型:是指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 手段,人为地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形成人类疾病动物模 型,在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等方面有所改变,即人为地诱发 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模型。 主要用途:药理学、毒理学、免疫学、肿瘤和传染病等。
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方法及步骤
![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方法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27d0b4fba0d4a7303763a4f.png)
人胃癌裸鼠原位种植转移模型的建立实验具体方法及步骤以反复接种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 人胃癌细胞株建立的移植瘤组织块为材料,将其用生物吻合OB胶原位粘贴于裸鼠胃壁,并与传统"胃囊法"、”皮下移植法“比较观察移植肿瘤的生长情况、移植成功率和自发转移的发生率。
一、实验材料准备6周龄BALB/c 无胸腺裸鼠24只,雌雄兼用,体重18-20 g。
传代于裸鼠皮下的SGC-7901人胃癌细胞株,本实验肿瘤组织为第6代。
二、人胃癌SGC-7901组织块制备1. 无菌条件下取人胃腺癌SGC-7901J标本中的组织数块,直径约0.5-1.0 cm,去除坏死组织,漂洗,滤纸吸干后置RPMI-1640液中剪成1-2 mm 的小块,制备成单细胞悬液(5×108-2.5×1011 /L)。
2. 置于18号套管针针口,碘棉消毒裸鼠右腋背部皮下,局部接种,逐日观察,待肿瘤长至1.0-1.5 cm时处死裸鼠,取出肿瘤组织按上述方法传代,传代瘤鼠与实验用鼠同为BALB/c无胸腺裸鼠,本组瘤源为第6代。
三、模型的建立1. 将24只健康裸鼠随机分为3 组,即皮下移植组、胃囊法组和OB胶粘贴组,每组8只。
2. 将传代瘤鼠拉颈处死,无菌操作,从腋部皮下剥取肿瘤组织,剔除纤维包膜,切开选取生长良好、呈淡红色、鱼肉状的瘤组织,切成1 mm ×1 mm×1 mm小块,置于生理盐水中备用。
3. 皮下移植组:将切好的瘤块置于18号套管针针口,碘棉消毒裸鼠右腋背部皮下,局部接种。
4. 胃囊法组:腹腔注射50 mg/kg氯胺酮麻醉裸鼠,无菌条件下沿左侧正中旁线切开,刀口约1.5 cm,小心暴露腹膜、胃壁,在胃壁缝制粘膜小囊,将肿瘤组织块包埋于其中,缝合关腹。
5. OB胶粘贴组:腹腔注射50 mg/kg氯胺酮麻醉裸鼠,常规消毒皮肤,沿左侧正中旁线切开,刀口约1.5 cm处小心暴露腹膜、胃壁,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轻微损伤胃大弯中部浆肌层,以出血为度,将肿瘤组织用医用吻合OB胶粘合在破损处,用0号线缝合腹膜腹壁,关腹。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https://img.taocdn.com/s3/m/362b60e316fc700abb68fcf6.png)
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作者:杨剑锋张森高枫陈利生【摘要】目的比较几种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确定一种比较适合的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
方法以BALB/c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经脾脏、直肠、腹腔按不同剂量(0.1 mL、0.2 mL、0.3 mL、1.0 mL) (浓度为1×106个/mL)注入小鼠结肠腺癌细胞(CT26)悬液,其中腹腔组无1.0 mL剂量,卡方检验比较三组动物模型组内及组间肝转移率。
结果三种方法均能复制出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脾脏组0.1 mL、0.2 mL、0.3 mL、1.0 mL肝转移率分别为50.0%、77.2%、50.0%、27.0%;直肠注射组0.1 mL、0.2 mL、0.3 mL、1.0 mL 肝转移率为50.0%、53.1%、16.7%、6.7%;腹腔注射组0.1 mL、0.2 mL、0.3 mL肝转移率为10.0%、22.2%、10.0%。
结论经脾脏注射0.2 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
而经肛门直肠注射0.1 mL或0.2 mL(1×106个/mL)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是一种建立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简便及符合结直肠癌肝转移规律的方法。
【关键词】BALB/c鼠;BALB/c鼠结肠腺癌细胞株(CT26);结直肠癌;肝转移;动物模型[Abstract] Objective TO define a suitable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nimal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by comparing several methods. Methods BALB/c mouses were grouped randomly into 11 groups by doses of adenocarcinoma cells and methods of injection, that is 0.1 mL, 0.2 mL, 0.3 mL, 1.0 mL(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s in 1×106/mL) by spleen, rectum, peritoneal cavity(no 1.0 mL dose group in peritoneal group). The rate of liver metastas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and within each group.Results Three methods were able to replicate an animal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es. The liver metastasis rates were 50.0%, 77.2%, 50.0%, 27.0% respectively in 0.1 mL, 0.2 mL, 0.3 mL, 1.0 mL doses by spleen; there were 50.0%, 53.1%, 16.7%, 6.7% respectively in 0.1 mL, 0.2 mL, 0.3 mL, 1.0 mL doses by rectum, and 10.0%, 22.2%, 10.0% in 0.1 mL, 0.2 mL , 0.3 mL doses through peritoneal cavity. Conclusion Inject through spleen with a dose of 0.2 mL(1×106/mL) is a effective way to establish animal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Inject through rectum with a dose of 0.1 mL or 0.2 mL(1×106/mL) CT26 is a simple way of establish animal model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liver metastasis , and follow the law of liver metastases of colorectal cancer also.[Key words] BALB/c mouse; BALB/c mice colon adenocarcinoma cell line (CT26);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Animal model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示结直肠癌病死率位居恶性肿瘤第5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