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

合集下载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聚集性/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接种地点,使用同品种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

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的反应。

心因性反应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 (二) 常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AEFI 一般反应 异常反应 疫苗质量事故 接种事故 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轻微,多于数天内恢复,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⑴局部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接种BCG后出现局部红肿,化脓或溃疡,结痂,疤痕;接种吸附疫苗后出现硬结);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按纵横平均直径分为轻度(<15mm)、中度(15~30mm)和重度(﹥30mm)。

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

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

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是乡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当采取及时、科学的处理措施,保障接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下面是一份乡卫生院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范本,供参考。

一、概述乡卫生院是乡镇居民及周边地区的主要接种场所,预防接种的安全和有效性是乡卫生院的重要职责之一。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应急方案旨在规范乡卫生院在处理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的操作流程和措施,确保及时、有效的处理,保障接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二、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1. 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一般不适症状,如局部红肿、发热、疼痛等。

2. 轻度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较严重,需要加强观察和处理,如过敏反应、持续发热等。

3. 中度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较重的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处理并进行进一步观察,如高热、呼吸困难等。

4. 严重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后出现严重的不适症状,威胁到生命安全,需要立即处理并采取紧急救治措施。

三、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流程1. 预防接种前:在接种前,应向接种对象及家长提供充分的知情同意和告知,告知接种的重要性、安全性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了解接种对象的健康状况及过敏史等,判断是否适合接种。

2. 预防接种过程:(1)接种前准备:查看接种对象的疫苗接种证明、健康档案等信息,确认接种对象身份和接种适龄。

(2)接种注射:严格按照接种程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接种注射,确保接种器具的清洁消毒和针头的正确使用。

3. 预防接种后:(1)观察期:接种后应让接种对象及家长等待一定时间,在场地内进行观察,观察是否发生不良反应。

(2)不良反应处理:根据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局部红肿可轻度观察,过敏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并与上级医疗机构联系,做好转诊准备。

四、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处理措施1. 副反应处理:(1)局部红肿:通常为正常的接种反应,可给予局部冷敷或口服退烧药物缓解症状。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摘要:疫苗接种是人类抵御传染病侵袭最重要、最经济、最有效、最方便的措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公共卫生形象的具体体现。

儿童疫苗接种,是在监测某些特定传染病和分析人群免疫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围绕儿童卫生机构的ADR观察与护理展开探讨,梳理了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相关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对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旨在促使预防接种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可以为预防和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儿童保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护理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预防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儿童健康的预防工作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1]。

在注射疫苗时,接种护士经常会遇到一些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的护士在遇到这些异常反应时需要保持冷静,如果不能及时处理这些异常反应,可能会损害疫苗接种人员的健康。

大量的疫苗接种临床资料表明,接种疫苗的儿童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同时也会导致孩子们对疫苗产生不舒服和排斥[2]。

因此,如何减少儿童免疫缺陷的发生,并增加其治疗效果,对当前临床疫苗接种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一、儿童保健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研究数据表明,小儿麻痹症和白喉的发病率可降低近100%,麻疹和腮腺炎的发病率可降低99%,风疹和百日咳的发病率可降低97%以上[3]。

截止2023年,我国教育部门基于《条例》相关要求,多次强调要做好托幼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接种工作,加强对传染病防治的责任,增强教育部门的意识。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疫苗在实施标准疫苗接种期间或之后对受试者器官和组织的不良反应。

由于疫苗的特点、个体差异、接种时间等原因,儿童在接种疫苗时可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即不良反应。

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类:(一)一般反应一般反应一般在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

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腹泻、高热、穿刺部位肿胀、炎症等症状,均为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

接种疫苗后的反应[摘要]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

但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

[关键词]疫苗;反应;预防接种疫苗后的反应主要的有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

发生过敏反应也是很少的。

为了保证安全,减少反应,各种预防接种必须在孩子身体健康的时候进行。

如果孩子有病,就暂时不要接种。

一般反应如下:1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三联疫苗)两者的副反应很相似:注射部位疼痛和肿胀,罕见情况下在注射后24h会出疹,百日咳疫苗部分会引起一半左右的儿童注射部位发热、红肿和触痛;也可以引起全身发热和易激惹。

也有在疫苗注射后发生大脑炎症的报道,非常罕见(1/110000)以至于不能明确是由疫苗引起,还是由注射的其他物质引起。

考虑这些副反应和并发症时,必须同时考虑疾病本身引起的更加严重的并发症。

有一种新型的百日咳疫苗,这种疫苗不使用全部的灭活细菌,只使用其一部分成分。

这种疫苗称为无细胞型-DTaP。

现在已经获准应用于婴儿,具有很小的副反应。

2脊髓灰质炎口服后一般无副反应,个别人有发烧、恶心、呕吐、腹泻和皮疹,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最严重可产生疫苗合并症,即疫苗相关的脊灰病例(V APP),具体分为服苗相关病例与服苗者接触相关病例。

服苗相关病例主要见于初次服苗者,接触病例多见于服苗儿童的同一家庭的成员,临床表现呈典型脊灰的表现,且留有残余麻痹。

V APP多见于首次服苗者,多由Ⅱ和Ⅲ型疫苗株所致。

免疫缺陷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3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这些疫苗通常在一次注射时同时给予。

疫苗的麻疹部分有时会引起轻度出疹和注射5~12d后发热;孩子下颌部位出现轻度肿胀的情况非常罕见,可能是由于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引起的轻度流行性腮腺炎;疫苗的风疹部分有时会引起关节痛和肿胀,罕见的情况下,会引起上下肢神经纤维炎症。

4HiB疫苗孩子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硬结、发红或肿胀,但发生率很低(1/60),有时会有轻度发热。

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制度

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制度

预防接种疑似异常反应报告制度
1、应报告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如下:
接种后:无其它原因腋温≥38.5℃;主诉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

免疫接种后24小时内发生:过敏性休克;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持续性(3小时以上)哭闹;晕厥;中毒性休克综合征(TSS);癔病或群发性癔病。

免疫接种后5天内发生严重局部反应:脓毒血症;注射部位脓肿(细菌性/无菌性)。

免疫接种后15天内发生:惊厥(包括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脑病;脑炎、脑膜炎;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过敏性紫癜。

免疫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急性弛缓性麻痹; 臂丛神经炎;血小板减少。

卡介苗免疫接种后1-12个月发生:淋巴结炎;播散性卡介苗感染;骨炎/骨髓炎;
无时间限制:任何引起死亡、住院治疗和医生或公众认为与接种有关的其它严重或罕见的健康损害。

2、建立预防接种副反应监测登记本,专人负责。

3、发生预防接种副反应后,应及时进行必要的处理,在2小时内报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同时填写预防接种副反应报告卡。

4、如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副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当时内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5、接种人员妥善保存与接种副反应有关的物证和接种资料,积极配合上级的调查,提供有关情况。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

精品医学ppt
9
五、臂丛神经炎
• 临床表现
1、 一般在接种后3个月内发生。 2、本病多见于成年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病 前及发病早期多伴有发热及全身症状。 3、病初以肩和上肢的疼痛为主,继而出现肌无 力和肌萎缩。 4、臂丛神经炎临床需与臂丛损伤鉴别。后者可 呈疼痛持续性或有阵发性加剧,夜间或肢体活动 时疼痛更甚。
精品医学ppt
12
• 癫痫的处理原则
1、癫痫治疗以口服抗癫痫药物为主。需遵 循抗癫痫药物治疗原则,即根据发作类型选 用不同药物,提倡首选单一药物治疗,规律 服药,定期检查血,肝,肾功能等,定期做 血药浓度监测,以保证患儿尽快控制发作, 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适应正常学 习和生活。 2、对少数难治癫痫,可考虑手术治疗,术 后仍需合理用药。
精品医学ppt
2
一、无菌性脓肿
临床表现 1、注射局部先有较大红晕, 2-3周后接种部位出
现大小不等的硬结、肿痛。 2、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轻者
可在原注射针眼处流出略带粉红色的稀薄脓液;较重者 可形成暗红色溃疡,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3、严重者破溃排脓,创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 有时表面虽然愈合,但深部仍溃烂,形成脓腔,甚至经 久不愈。
• 热性惊厥的处理原则
1、静卧于软床之上,用纱布缠裹的压舌板使 口张开,并放在上下牙齿之间以防咬伤舌头。
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氧。 2、止痉,如苯巴比妥钠每次5~8mg/kg肌内注 射,也可用10%水合氯醛,每岁每次1ml,灌肠。 紧急情况下也可针剌人中。 3、可用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退热。
精品医学ppt
6
三、过敏反应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它是 受同一种抗原(致敏原)再次刺激后出现的一 种免疫病理反应。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生理 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化,可见皮疹、紫癜、 局部炎性反应与超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局部 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等。其中轻则一过即 愈,需要治疗的患者以抗敏对症处理为主。过 敏性休克的治疗原则参见青霉素过敏的抢救, 救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危及生命。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3 0 5
Q R S波 起 点 和 终 点 难 以 辨认 ; ( 3 ) 窄Q R s波分 支 型 室 速 ; ( 4 )
预 防接种 的不 良反应原 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朱 万英( 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保健科, 广西 柳州 5 4 5 0 0 6 )
过 程 中表 现 出来 的 临 床 症 状 . 称 为 预 防 接 种 反应 [ 2 ]
1 预 防接 种 的概 念 预 防接 种 是 指 利 用 人 工 制 备 的 抗原 或抗 体 E 3 一 s ] . 通 过 适 宜
的途 径 接种 于 机 体 . 使 个 体 和群 体 产 生对 某种 传 染 病 特 异 性 的 自动 免 疫 和 被 动 免 疫 只 有 严 格 按 照 合 理 的 程 序 实 施 接 种. 才能充分发挥 疫苗 的免疫效果 . 才 能 使 儿 童 获 得 和 维 持 高 度免疫水平 . 逐 渐建立完 善的免疫屏 障 . 有 效 控 制 相 应 传
摘要 : 随着 国家 免疫 规 划 范 围 的 扩大 , 疫苗 种 类 的 增 多 , 相 应 的 可 预 防性 传 染 病 不 断 减 少 。但 随 着 疫 苗 的 接种 人 数 、 针次不断增加 . 预 防接 种 所 弓 I 起 的 不 良反 应 也越 来越 受 到 重 视 , 通 过 预 防 接 种 的 不 良反 应 原 因 分 析 , 应 对 措施 的 落 实 。确 保 儿 童 的接 种 安 全 , 降低风险。
吸减缓 . 甚 至 暂 时 性 休 克 的先 兴 奋 后 抑 制 的晕 厥 症 状 出 现
晕厥应及 时发现处理并 注意与过敏性休克 鉴别 : ( 2 ) 过 度 换
气综合 征 : 亦是 精神 因素造成 , 女性多 见 , 发 作 十 数 分 钟 不 等: ( 3 ) 癔症 样发作 : 表 现 为 患 者 主诉 与 客 观 体 征 不 符 , 患 者 易受 暗示 而 使 症 状 多 样 化 2 . 5 其他 可能 诱 发 不 良反 应 因 素 ( 1 ) 季 节 因 素 可 能 影 响 呼 吸 道疫 苗 接 种 的 频 率 。( 2 ) 长 期 接 受 大剂 量 激 素 治 疗 . 儿 童 有 免疫 抑 制 现 象 , 不应接种 O P V 、 MM R 等 活疫 苗 。 ( 3 ) 预 防 接 种 后 剧 烈 运 动 会 使 一 般 疫 苗 反应 加重 。 ( 4 ) 受 种 者 候 诊 时 间 过 长. 人 群 拥 挤会 使差 错 事 故 或 心 因性 反 应 发 生增 加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

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常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一、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聚集性/群体性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同一时间和同一接种地点,使用同品种疫苗发生的2例以上相同或类似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一)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经过调查诊断分析,按发生原因分成以下五种类型:1.不良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后,发生的与预防接种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1)一般反应: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综合症状。

(2)异常反应: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由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引起的,与疫苗的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等因素有关 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病情相对较重,多需要临床处置。

2.疫苗质量事故:由于疫苗质量不合格,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疫苗质量问题包括疫苗毒株、纯度、生产工艺、附加物、外源性因子、出厂前检定等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疫苗生产规范或标准3.接种事故:由于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违反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免疫程序、疫苗使用指导原则、接种方案,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4.偶合症: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者前驱期,接种后巧合发病。

5.心因性反应: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因受种者心理因素发生的个体或者群体性的反应。

心因性反应与疫苗本身所固有的特性无关(二) 常见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原则1、一般反应:一般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病情轻微,多于数天内恢复,一般不需要临床处置⑴局部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有注射部位的红肿、疼痛、硬结等(接种BCG 后出现局部红肿,化脓或溃疡,结痂,疤痕;接种吸附疫苗后出现硬结);AEFI 一般反异常反疫苗质量事故 接种事偶合症 心因性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硬结按纵横平均直径分为轻度(<15mm)、中度(15~30mm)和重度(﹥30mm)。

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

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对儿童在进行预防接种时产生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分析控制副反应的对策。

方法:选取近三年来,在我卫生院进行预防保健接种的0-7岁的59例儿童的接种副反应登记记录资料,同时还搜集了同一时期的接种儿童人数以及各种疫苗的使用量等等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近三年来,我卫生院对儿童进行预防接种的常规使用疫苗共15种,其中产生了接种副反应的疫苗有12种,这12种疫苗一共接种了53375人次,据副反应登记册来看,其中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05/万。

在进行同一种疫苗接种时,伴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出现副反应的概率也在增大。

接种疫苗的59例儿童均发生局部或者全身副反应。

接种儿童发生副反应的时间最多的是在接种完24小时出现。

研究的59例儿童都发生了预防接种副反应,这些副反应经过及时适当地处理最终都得以痊愈,副反应持续的时间以2-7小时为主,最长的持续达到32小时,此过程中无致残或死亡病例出现。

结论:针对引发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原因对其进行处理,在接种之前,要对儿童的身体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做好解释与疏导工作,化解家长的紧张情绪,使家长及时的采取有效地措施,积极地配合做好儿童预防接种副反应处理工作;接种医师在进行接种时,要严格按照安全接种的各项无菌操作规程进行。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率【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80-02为探究儿童预防接种中出现副反应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研究成果。

现将报告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自近三年来,在我卫生院进行预防保健接种的0-7岁的59例儿童的接种副反应登记记录资料,同时还搜集了同一时期的接种儿童人数以及各种疫苗的使用量等等资料。

1.2研究方法。

将预防接种的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诊断发生副反应的标准依照《免疫预防与疾病控制》中的相关标准进行判定[1]。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48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48例分析及护理体会

状 ,如 出现流涕 、打喷嚏 、鼻塞 、腹泻 、咳嗽等不适 ,均不 要 抱 至医 院接 种 疫 苗 ,孩 子在 感 冒初 期 免疫 力低 ,医 院人 多 ,
如 加 上 天 气 变 化 ,感 冒很 可 能 加 重 ,况 且 这 种 情 况 也 不 能 接 种 疫 苗 ,待 孩 子 康 复 并 调 养 一段 时 间 以后 再 接 种 疫 苗 。 3 3 告 知 家 长 接 种 后 也 不 能 掉 以轻 心 , 还 应 注 意 以 下 事 . 项 : 1接 种 后 在 接 种 地 点 观 察 1 ̄ 3 分 钟 。2 接 种 部 位 2 小 ) 5 0 ) 4 时 内要 保 持 干 燥 和 清 洁 ,尽 量 不 要 沐 浴 , 以防 感 冒或 发 生 感
展麻疹疫苗 强化 免疫 时发 生,表现 为面色苍 白、心跳加快 、
恶 心 、 出冷 汗 、 手 足 发 凉 。 1 2 治 疗 方 法 1例 出 现 3 ℃ 以 下 低 热 患 儿 , 未 行 特 殊 处 . 5 8 理 , 嘱 其 多 喝开 水 , 注 意 休 息 。4 高热 超 过 3 . ℃ 患 儿 除 例 85
上 呼吸 道 感 染 9 , 分 别 给 予 抗 感 染 抗 病 毒 及 对 症 处 理 。 心 例
染 。3 接种后如接种部位发红 ,有痛感、低烧等,这些情况 ) 都 属 正 常 , 一 般 2 小 时 之 后 会 自然 消 失 。 但 在 此 过 程 中 要 少 4 活动、多喝水,适当休息。4 如出现持续发烧 等现象,可就 ) 近求医就 诊,并向接种单位报告 。 3 4 心 因性反 应主要发生在 处在生理发 育期的儿童 中,因 . 此 开 展 疫 苗群 体接 种 时 要 注 意 心 因 性 反 应 的 防 范 , 其 防 范对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

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预防接种(即打疫苗)是目前最经济、最安全、最有效的传染病预防方法,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应用,通过接种疫苗使得人体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达到预防对应传染性疾病的目的。

通过疫苗的接种使得很多疾病的发病率降低,但是疫苗对于人体来说是一种异物,部分接种者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对预防接种后的反应和护理进行简单介绍。

一、预防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和护理部分接种者在进行预防接种后,会在接种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接种部位红肿、发热,出现硬结、出现炎症反应等,这些局部反应多在接种后几小时至24小时左右出现。

患者在注射局部出现红肿浸润现象,症状较轻的患者肿大硬结的直径≤2.5cm,中等程度肿大硬结为2.5-5cm,强反应者肿大硬结直径可超过5cm,情况严重者可波及接种部位附近的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结、淋巴管等发生炎症,致使局部淋巴结肿大和淋巴管炎的发生。

通常在24-48小时内局部反应可以自行消退,少部分因为疫苗中微量甲醇残留导致局部红晕面积较大的副反应多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仅有少部分人群的局部反应会持续3天以上。

部分含有吸附剂的疫苗会导致接种者在急性炎症过后,出现局部硬结反应,硬结可在2-4天内消散。

部分疫苗存在特殊的局部反应,如进行皮内接种卡介苗接种后14天左右,接种者会出现布局红肿硬结,随着时间发展为白色脓疱,随后自行破溃后形成小溃疡,接种8-12周会结痂,这是此种疫苗的正常反应。

部分皮内卡介苗接种者会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进而形成脓疱,接种者皮肤出现内含淡黄色脓液的肿块,这是非正常反应,需要及时进行处理。

在预防接种后,首先所有接种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同时禁食刺激及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葱姜、大蒜、鱼、芒果等,同时保障每日饮用足够水分,接种者24小时内不进行洗澡,可通过温水擦拭的方法进行清洁,清洁时需要避开接种部位。

在儿童疫苗接种完毕后,应加强对其观察,当出现轻微的局部症状时可不做特殊处理,待其自行缓解。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原则

换气过度综合征、晕厥、过敏性休克鉴别诊断
鉴 脉搏

换气过度综合征 呼吸性碱中毒 速、细
晕厥 脑缺血 慢、饱满
过敏性休克 抗原、抗体反应 快、弱
发生原因
呼吸
血压 荨麻疹
慢、深、叹息样
正常 无
慢、深
正常,严重者降低略低 无 无
快、浅
有 一般有 一般有
血管性水肿 无
支气管痉挛 无
预后 良好

大多较好
可能有
过敏反应的治疗
局部疗法
根据皮疹性质选用:
▲ 小面积糜烂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后涂氧化锌油 ▲ 红斑丘疹、水肿者(急性期无糜烂渗液时)用 炉 甘石洗剂与皮质类固醇类霜交替使用。 ▲ 亚急性期有糜烂结痂而渗液少时,可用氧化锌 糊 剂或40%的氧化锌油外用。
过敏反应的治疗
▲ 慢性期皮肤干燥、局部浸润肥厚、苔藓样 变,选用各种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如去炎 松、适确得等。面部不宜长期应用激素类 药。 ▲ 若有水疱、糜烂渗液、分泌物多者,可用 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进行连续性开放式 湿敷。 ▲ 有感染者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再搽1% 甲紫液。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概念

受种者在接种疫苗后,在机体产生有益 的免疫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发生了与免疫接种 有关的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为疫苗接种 副反应。

疫苗不良反应包括接种疫苗后的一般反应和异常 反应两种。 一般反应: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反应,由疫苗 的性质所决定,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一般反应的特点:
对异常反应定义的解释(3)
•对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等造成损害
• 严重的或不可预料的医疗事件
• 预防接种后发生 • 没有其他原因
事件相关的各方均无责任的药品不良反应

常见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常见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诊断标准
01
02
03
明确的症状和体征
受种者在接种后出现明显 的症状和体征,如发热、 局部红肿、恶心等。
流行病学资料
受种者接触过患有相关疾 病的人群或地区存在相关 疾病的流行。
实验室检查结果
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受种 者存在与预防接种副反应 相关的指标异常。
诊断工具和技术
问诊和体格检查
通过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 受种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和 症状。
分类
预防接种副反应可分为一般反应和异 常反应两大类。一般反应包括局部红 肿、发热、疼痛等;异常反应包括过 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
发生率和原因
发生率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但并非零风险。根据不同疫苗和个体差异,发 生率有所不同。
原因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发生与疫苗本身、接种操作、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有 关。例如,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接种过程中的消毒不严格可 能引发感染等。
情。
补充水分
鼓励接种者多喝水,以补充体 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饮食调理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 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特殊处理原则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给 接种者开一些药物,如解热镇 痛药、抗过敏药等,以缓解症
状。
特殊护理
对于一些严重的副反应,如高 热、抽搐等,需要特殊护理, 如物理降温、吸氧等。
常见预防接种副反应 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目录
•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概述 •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诊断 •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处理原则 •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预防和控制 • 案例分析
01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预防接种副反应是指在进行预防接种 后,由于疫苗本身固有的特性,以及 受种者个体差异等因素,使受种者发 生的轻微、短时间的机体反应。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疫苗接种的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实施程序差错导致的不良反应(三)
接种部位不当:
感 染:
卡介苗皮下注射代替皮内 注射
类毒素疫苗(DTP、DT、 TT)注射太浅
臀部
局部反应或注射部位 脓肿
坐骨神经损伤
实施程序差错导致的不良反应(四)
疫苗运输/贮运 不当
忽略禁忌证
因疫苗冻结而引起的 局部反应增多
严重疫苗反应
1.严重局部反应
系统
皮肤
苍白、出汗、冰冷、湿粘
潮红、肿起及发痒皮疹;
眼部浮肿;全身性皮疹
呼吸
正常至深呼吸
因气道阻塞而发出有声响的呼吸
心血管 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
心动过速、低血压
胃肠道 恶心、呕吐
腹部痛性痉挛
神经系统 一过性LOC,俯卧时应答良好 LOC,俯卧时几无应答
过敏性反应的体征和症状
早期前兆体征
晚期有生命 威胁的症状
预防接种反应发生的原因(1)
疫苗本身方面的因素
疫苗的菌株或毒株:如全菌体苗所含的内毒素、活疫苗残存毒力及其毒力恢复 疫苗的纯度与均匀度:如粗制品含杂质多,注射剂量大;均匀度差,可使菌数多寡
不均。 疫苗制作时的差错:多引起接种事故。 疫苗生产工艺的问题:工艺的改进,可提高疫苗的纯度或从根本上提高疫苗的质量
单独发热无需报告 可由各种疫苗引起
对症治疗,醋酸酚治疗有效。
我国和WHO免疫接种体温反应标准比较
WHO (肛温)
<38℃ 正常
38.1-38.9 ℃ 低温
39-40.4 ℃ 高温
>40.5 ℃ 超高温
中国
≤37 ℃ 37.1-37.5 ℃
(胸温) 正常

37.6-38.5 ℃ >38.6 ℃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

预防接种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预防接种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治疗疾病B. 预防疾病C. 诊断疾病D. 缓解症状答案:B2. 以下哪种疫苗是活疫苗?A. 乙肝疫苗B. 麻疹疫苗C. 百白破三联疫苗D. 脊髓灰质炎疫苗答案:D3. 预防接种后常见的副作用有哪些?A. 发热B. 皮疹C. 局部红肿D. 所有以上答案:D4. 预防接种的最佳时期是什么时候?A. 任何时候B. 疾病流行期间C. 婴儿期D. 学龄前答案:C5. 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预防接种的效果?A. 疫苗的储存条件B. 接种者的健康状况C. 接种时间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判断题1. 预防接种可以完全替代个人卫生习惯。

(错误)2. 所有儿童都应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

(正确)3. 预防接种后不需要进行任何后续跟踪。

(错误)4. 预防接种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

(错误)5. 预防接种后,所有人都不会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

答案: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特定病原体的免疫记忆,从而在接触病原体时迅速产生免疫反应,防止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疾病的症状。

预防接种不仅保护了接种者本人,还有助于形成群体免疫,减少病原体在人群中的传播。

2. 描述预防接种的一般流程。

答案:预防接种的一般流程包括:接种前的健康评估,选择合适的疫苗和接种时间,进行疫苗接种,接种后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

四、案例分析题某地区近期出现了麻疹疫情,当地卫生部门决定开展麻疹疫苗的紧急接种活动。

请分析在这种情况下,预防接种活动应如何进行?答案:在麻疹疫情爆发的情况下,预防接种活动应迅速、有序地进行。

首先,应评估疫情的严重程度和传播范围,确定接种的优先人群,如儿童、医护人员等。

其次,确保疫苗的供应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疫苗失效。

再次,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疫苗接种,同时对接种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他们接种的注意事项和可能的不良反应。

浅析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处置干预措施

浅析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处置干预措施

浅析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处置干预措施随着预防接种的普及,人们对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虽然预防接种在预防传染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一些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

对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处置和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定义、分类,以及处置干预措施方面进行浅析。

一、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定义预防接种副反应(AEFI)是指疫苗接种后,接种者出现的不良反应。

这些不良反应有时是直接由疫苗引起的,有时则是与接种疫苗无关的症状。

预防接种副反应的种类繁多,常见的包括局部反应(如红肿、疼痛)、全身反应(如发热、乏力)、过敏反应等。

接种者在接种后出现不适症状时,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置,以缓解症状,减少不适感,并且需要密切观察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二、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疫苗接种后所引起的不良反应,预防接种副反应可以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

1. 局部反应:指接种部位出现红肿、疼痛、硬结、发热等症状。

这种反应通常是局部组织对疫苗的免疫反应所致,多数情况下属于正常反应。

2. 全身反应:指接种后全身出现不适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等。

这种反应常见于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接种后的一般反应,预后良好。

3. 过敏反应:部分接种者可能对疫苗中的某些成分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处理,以免发生严重后果。

4. 罕见副反应:一些更为罕见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可能会发生,如神经系统并发症、免疫性疾病等。

对于这些情况,需要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了解不同类型的预防接种副反应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识别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措施。

三、处置干预措施针对预防接种副反应,及时有效的处置干预措施可以帮助接种者减轻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针对不同类型预防接种副反应的常见处置干预措施:1. 局部反应对于局部反应,通常是因为接种疫苗后,免疫细胞对疫苗产生了炎症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1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的处置-1

过敏性休克治疗
• 如经上述处理仍不缓解时,成人可加用去 甲肾上腺素1.0mg加于5%葡萄糖盐水 200~300ml作静脉滴注(要严格注意不 能注入血管外,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 根据病情调整药物浓度及滴入速度,使血 压维持在收缩压12~13kPa(90~ 100mmHg)。待血压稳定后可逐浙减量, 于10小时左右停药。儿童用量酌减。
对于第1次服用、成人及免疫抑制人 群危险度高
乙肝疫苗
麻疹 /MMR
0~1 小时 1~6 个星期
5~12 天 15~35 天 0~1 小时 4~30 天
1-2 5
333 33 1~50 0.76~1.3 (第1次时) 0.17 (再次接种) 0.15 (接触)
OPV
卡介苗淋巴结炎
麻疹疫苗的异常反应
过敏性皮疹(治疗)
• 2 重症给予1:1000肾上腺素,剂量见“过敏性 休克”,静脉输液急救,吸氧。也可使用肾上腺 皮质激素,如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日 100~200mg,儿童每日按5~10mg/kg溶 于10%葡萄糖液500ml中,7~10天一疗程, 以后改为口服泼尼松(强的松),成人每次10~ 20mg,儿童每天1~2mg/kg;儿童也可使用 2.5~5mg加在10%葡萄糖液100~250ml中 静脉滴注,7~10天后改为口服,同系时也需要考虑这些成分!
接种途径
• 通过最低的风险得到免疫应答
• 活疫苗最好皮下/皮内注射 降低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度 但仍然具有免疫原性
一般反应
疫苗
卡介苗
b型流感 嗜血杆菌
局部反应
(疼痛, 肿胀, 发红) 90%~95%
发热 >38oC
过敏, 不适 和 全身症状
2%~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和过敏性休克比较
内容 发生时间 发生症状 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 反应 接种后2小时 呼吸短促、喘鸣、喉头 痉挛/水肿;荨麻疹或 面部、全身水肿 较严重,或仅有皮疹或 轻度水肿 不严重无需报告,抗组 胺药物 过敏性休克 接种后1小时 循环衰竭(怕冷、苍白发绀、脉细、 心律慢、血压下降等);伴有或不伴 有支气管痉挛/喉头痉挛/水肿;荨麻 疹、水肿症状;意识丧失 严重或较严重
起心悸、心率加快、心率紊乱心电图异常; ● 发生在胃肠道者可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过敏性皮疹常见类型

常见类型 — 荨麻疹 — 麻疹、猩红热样皮疹
— 大疱型多形红斑
过敏性皮疹

荨麻疹 — 最为多见,一般在接种后数 小时以至数日发生。 — 发生在体表者,一般先有皮 肤潮红瘙痒,随后发生水肿性 红斑、风疹团。 — 皮疹大小不等,色淡红或深 红,皮疹周围呈苍白色,压之 褪色,边缘不整齐。 — 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此起 彼伏,速起速退,消退后不留 痕迹。 — 严重者融合成片,呈大小不 等风团,有奇痒,鲜红色。
◎ 过敏性皮疹 ◎ 过敏性紫癜(肾炎) ◎ 血管性水肿 ◎ 其他
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1)

疫苗及疫苗中的附加物 - 细胞生长因子(小牛血清、鸡胚细胞疫苗) - 细胞残留碎片(原代细胞、传代细胞) - 培养基异种蛋白 - 其它如抗生素、石碳酸、硫柳汞等防腐 剂,氢氧化铝等吸附剂 - 疫苗稳定剂,明胶(抗明胶IgE抗体)
多少不均;
— 散在发生或融合成片。
过敏性皮疹

单麻疹样皮疹
— 全身弥漫性鲜红色至暗 红色米粒大至豆大红色斑 丘疹; — 皮疹密集对称分布; — 大斑块样皮疹出现在躯
干部;
— 无科氏斑。
过敏性皮疹

大疱型多形红斑
部及附近皮肤发生一至数个丘疹, 数量不多;
— 接种疫苗后6~8h或24h内注射局
— 同时并伴发热,少数高热(稽留 热); — 3~5d后发疹处出现水疱,疱液淡 黄清晰不浑浊是其特点; — 有的呈环状排列,群集; — 或伴同侧淋巴结肿大; — 经治疗均可痊愈,预后良好。

过敏反应的治疗

对重症紫癜肾炎病例宜早使用甲基泼尼松龙“冲 击”疗法,可使肾小球损伤恢复。儿童剂量15~ 30mg/(kg·d)(总量不超过1g),成人0.5~ 1g/ (kg·d),每日1次或每周3次,间日静点,3次为 一疗程,一般2个疗程,若效果不佳,过1~2周 可再用1~2个疗程。治疗期间监测血压,“冲击” 前停用泼尼松,“冲击”后48h重新用泼尼松。
伴有全身症状的荨麻疹
- 严重者可伴有呼吸困难、哮鸣、咽喉
水肿、声音嘶哑、鼻眼症状如鼻塞、
流涕、喷嚏、发痒和结膜充血、流泪、
眼痒
- 有的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 有头晕、头痛、抽搐、意识丧失等神经系 统症状。
过敏性皮疹

丘疹性荨麻疹
— 下肢多见,豆大; — 略带纺锤形红色风团样
丘疹;
— 或淡红色较硬丘疹; — 搔抓后成风团样肿大。
临床表现
2.关节:发生一过性关节痛或红、肿、痛,可呈游走 性,以膝、踝、肘、腕关节多见,数日内消失, 无关节畸形。 3.消化道:表现为腹痛、呕吐,有时便血。甚至出 现肠套叠和肠段坏死。腹痛也可出现于皮肤紫癜 以前数日或数周。 4.肾脏损害:发病1周左右出现血尿、蛋白尿,大 多数在数周内恢复,少数病例病情迁延转变为呈 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 5.血小板计数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嗜酸粒细胞可 增高。
位,多少不一,在不同部位引起不同症状和后果。
● 常见的皮肤、粘膜血管反应性皮疹,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瘙痒性风团, 俗称 “风疹块”。
● 荨麻疹发生眼睑或结合膜可妨碍视觉;
● 发生视神经周围可导致视力减退或复视,甚至一过性失明; ● 发生在尿道可致尿闭;
● 发生在呼吸道可出现喉头水肿、胸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也可引
紫癜性肾炎
疫苗接种后发生过敏性紫癜,未进行积极抗过敏 治疗或治疗延误,可引起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通常是在紫癜出现后3-4周,或发生 在紫癜消退后,有时是在紫癜复发时出现。多在 发生过敏性紫癜10-15天发生。 临床症状轻重表现悬殊,轻症可无症状,而仅在 病人就诊时临化验可见蛋白尿镜下血尿。 极重型在表现为肾功能短期内恶化,容易死亡。 伴有肾病综合症者可牵延1~2年发展到肾功能 衰竭。
常见预防接种后副反应的 诊治与处理
灵芝卫生院预防接种科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1)
疫 苗 过敏性 过敏性 过敏性 Arthus 血管性 剥脱性 皮 疹 休 克 紫 癜 反 应 水 肿 皮 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脊灰疫苗 麻疹疫苗 百白破 破伤风类 乙肝疫苗 甲肝疫苗 流脑疫苗 乙脑疫苗 狂犬疫苗
+ +
我国常用疫苗的异常反应(2)
疫 苗 应 脊 灰 疫 苗 + + + + + + + + + + + + + + + + 无菌 惊 厥 VAPP 精神 多发性 类中毒 重症多 听力 坏死性 类癫痫 胃肠道 化脓 症状 神经炎 反 应 形红斑 减退 筋膜炎 样反应 反
过敏性皮疹的鉴别诊断
荨麻疹 血管
性水肿 皮疹 常在皮肤表面,界限 皮肤深层 清晰、边缘红色隆起 时间 很少持续24小时以上 大多在24小 时以上 部位 躯干、面部、四肢等 面部或接种疫苗的 任何部位 肢体 症状 剧痒 烧灼感
过敏性休克

是由致敏原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以周围循环
衰竭为主要的症侯群。有过敏体质的儿童

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皮下多次注射异种血清或类毒素等可溶
性抗原后,过一段时间再注射同样物质
而引起。多见于既往应用抗血清治疗,
接种菌体菌苗和伤寒、霍乱菌苗也偶有 发生。
局部过敏性坏死反应(Arthus)反应

临床表现 1.以重复多次注射的病例易于发生。
2.在注射局部发生急性炎症或消退后7-10天重新 发生一种局部反应,表现为局部组织变硬,并有明 显红肿,轻者直径5.0cm以上,严重者扩展整个上 臂。一般持续3-4天,不留痕迹。 3.个别严重者在注射部位有轻度坏死直至深部组织 变硬。 4.最严重者局部组织、皮肤和肌肉发生坏死和溃 烂。
+
麻疹疫苗 百白破 破 类
乙肝疫苗
甲肝疫苗 + 流 脑 疫 苗
+
+
+
乙脑疫苗 狂犬疫苗
(一)副反应中的过敏反应

在预防接种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过敏反应。
据对20世纪80年代发表的文献统计,其中
80%左右是接种疫苗后引起的过敏反应。
我国报告常见的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 过敏性休克 - 不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反应
在接种含有微量鸡胚细胞、小牛血清的麻
疹、风疹和乙脑疫苗时可能会发生。属于
Ⅰ型变态反应
发生机制
疫苗中的上述抗原刺激机体产生 IgE,再次遇相似抗原,释放组织
胺等细胞活性物质,作用于相应
组织和/或细胞而致病。
过敏性休克

临床表现
1. 一般在接种疫苗后数分钟至30分钟内发生(个别 可达1~2小时,一般不超过4小时) 2. 首先出现全身发痒,随之出现局部或全身广泛性 的红疹或荨麻疹、水肿等皮肤症状; 3. 以后出现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和呼吸困难等, 甚至出现喉头水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而导致四肢发 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等一系列严重症状,如 救治不当可致死亡。
急性局限性血管性水肿

临床表现 1.急性局限性水肿,除多见于注射部位的 肢体外,也常于皮下组织疏松处,如眼 睑、口唇、肢端等。 2.水肿处皮肤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 3.水肿质软,呈淡红色或较苍白,为不可 凹陷性水肿。
过敏性紫瘢

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主要是 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Ⅱ型变态反应,引起 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导致出血。 多种抗原均可引起本病,如食物、药物、微生 物、虫咬等,免疫接种也是常见的因素之一。 疫苗以病毒抗原或其中的化学药品作为半抗原刺
严重程度
处理
注射肾上腺素,对症治疗,严重者需 抢救
血管性水肿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习惯用词,实际上没 有证据表明有神经系统参与的一种反应, 其特点是出现急、消退快,消退后不留 痕迹。 注射可溶性抗原(类毒素、抗毒素)以 及使用未经提纯的鸡胚细胞疫苗等时易发 生。

血管性水肿

临床表现
1.注射后不久或最迟于1-2天内发生。 2.注射局部表现为无痛性肿胀,肿胀部位皮 肤发亮、瘙痒、灼热,肿胀范围逐渐扩大, 重者可扩大至整个上肢。 3.在不同部位可有不同的症状和后果。 4.如无其他症状,一般不会造成严重的持久 的损害,消退后不留痕迹。
中等量短期服用;严重者早期应用大剂量。
过敏反应的治疗
有休克者成人皮下注射1:1 000肾上腺素0.5ml, 儿童每次0.01ml/kg。如体重不明: 2岁以下 0.0625ml(1/16) 2-5岁 0.125ml(1/8) 6-11岁 0.25ml(1/4) 11岁以上 0.33ml 肾脏或神经系统综合征较严重者,可用可的松, 成人 100~200mg/日,儿童每日2~4mg/kg; 也可用促皮质激素,成人25~50单位/日;儿 童每日2~3单位/kg,分2次肌内注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