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第次补课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

高中数学证明几何的题的知识点总结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数学中,证明几何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涉及到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

这些知识点是我们理解几何学的基础,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用几何学的相关定理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这些知识点的证明方法。

首先是线面垂直的证明,线面垂直是指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成直角。

在证明线面垂直的过程中,常常使用垂直于平面的直线与这条直线的夹角为90度,并结合相关的几何定理来进行证明。

在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垂直时,可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来证明。

其次是线面平行的证明,线面平行是指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

在证明线面平行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有平行性质的几何图形,比如平行线、平行四边形等。

通过利用这些性质,可以简单明了地证明线面平行的关系。

在证明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一些技巧和方法。

首先要善于利用已知条件,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进行推理。

其次要善于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相关定理来进行推理。

最后要善于应用代数方法,通过代数运算来证明一些几何关系。

证明几何是高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几何学的相关定理和性质。

通过掌握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的证明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各种几何问题,并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希望以上总结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数学水平!第二篇示例:在高中数学中,证明几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它不仅考察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线面垂直、线面平行、点面、面面等几何关系的证明是学习数学证明的一个重要内容。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关于这些几何关系的证明的知识点总结。

我们来介绍线面垂直的证明。

在线面垂直的证明中,一般需要用到的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定理:1. 垂直平分线定理:在一个平面内,若一条线段垂直于一条线段的中点,那么这条线段垂直于这条线段。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高中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点+例题+练习

教学过程在四棱锥P-ABCD中,P A⊥底面ABCD,AB⊥AD,AC⊥CD,∠ABC=60°,P A=AB=BC,E是PC的中点.证明:(1)CD⊥AE;(2)PD⊥平面ABE.规律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一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三是平行线法(若两条平行线中一条垂直于这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解题时,注意线线、线面与面面关系的相互转化;另外,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训练1】(2013·江西卷改编)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如图,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B∥CD,AD⊥AB,AB=2,AD=2,AA1=3,E为CD上一点,DE=1,EC=3.证明:BE⊥平面BB1C1C.考点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2】(2014·深圳一模)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B=BC=AA1,且AC=2BC,点D是AB的中点.证明:平面ABC1⊥平面B1CD.规律方法证明两个平面垂直,首先要考虑直线与平面的垂直,也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可简单地记为“证面面垂直,找线面垂直”,是化归思想的体现,这种思想方法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的证明非常类似,这种转化方法是本讲内容的显著特征,掌握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训练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D=1,AA1=2,M是棱CC1的中点.证明:平面ABM⊥平面A1B1M.考点三平行、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过程【例3】(2013·山东卷)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AC,AB⊥P A,AB∥CD,AB=2CD,E,F,G,M,N分别为PB,AB,BC,PD,PC的中点.(1)求证:CE∥平面P AD;(2)求证:平面EFG⊥平面EMN.规律方法线面关系与面面关系的证明离不开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而形成结论的“证据链”依然是通过挖掘题目已知条件来实现的,如图形固有的位置关系、中点形成的三角形的中位线等,都为论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训练3】(2013·辽宁卷)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O上的点.(1)求证:BC⊥平面P AC;(2)设Q为P A的中点,G为△AOC的重心,求证:QG∥平面PBC.教学效果分析1.转化思想:垂直关系的转化2.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创新突破6——求解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2012·北京卷)如图1,在Rt△ABC中,∠C=90°,D,E分别为AC,AB的中点,点F为线段CD上的一点.将△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图2.(1)求证:DE∥平面A1CB;(2)求证:A1F⊥BE;(3)线段A1B上是否存在点Q,使A1C⊥平面DEQ?说明理由.[反思感悟] (1)解决探索性问题一般先假设其存在,把这个假设作已知条件,和题目的其他已知条件一起进行推理论证和计算,在推理论证和计算无误的前提下,如果得到了一个合理的结论,则说明存在,如果得到了一个不合理的结论,则说明不存在.(2)在处理空间折叠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在折叠前后的相互位置关系与长度关系等,关键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转化与平面几何知识的应用,注意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中相关知识点的异同,盲目套用容易导致错误.【自主体验】(2014·韶关模拟)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DC=90°,CD∥AB,AD=CD=12AB=2,点E为AC中点,将△ADC沿AC折起,使平面ADC⊥平面ABC,得到几何体D-ABC,如图2.(1)求证:DA⊥BC;(2)在CD上找一点F,使AD∥平面EFB.基础巩固题组(建议用时:40分钟)一、填空题1.设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直线m,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b 在平面β内,且b⊥m,则“α⊥β”是“a⊥b”的________条件.2.(2014·绍兴调研)设α,β为不重合的平面,m,n为不重合的直线,则下列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若α⊥β,α∩β=n,m⊥n,则m⊥α;②若m⊂α,n⊂β,m⊥n,则n⊥α;③若n⊥α,n⊥β,m⊥β,则m⊥α;④若m∥α,n∥β,m⊥n,则α⊥β.3.如图,AB是圆O的直径,P 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一点,则图形中有________对线面垂直.4.若M是线段AB的中点,A,B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是4 cm,6 cm,则M到平面α的距离为________.5.(2014·郑州模拟)已知平面α,β,γ和直线l,m,且l⊥m,α⊥γ,α∩γ=m,β∩γ=l,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β⊥γ;②l⊥α;③m⊥β;④α⊥β.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6.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 A⊥底面ABCD,且底面各边都相等,M是PC上的一动点,当点M满足________时,平面MBD⊥平面PCD.(只要填写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7.设α,β是空间两个不同的平面,m,n是平面α及β外的两条不同直线.从“①m⊥n;②α⊥β;③n⊥β;④m⊥α”中选取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________(用代号表示).8.如图,P A⊥圆O所在的平面,AB是圆O的直径,C是圆O上的一点,E,F分别是点A在PB,PC上的正投影,给出下列结论:①AF⊥PB;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二、解答题9.(2013·北京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 AD⊥底面ABCD,P A⊥AD.E和F分别是CD和PC的中点.求证:(1)P A⊥底面ABCD;(2)BE∥平面P AD;(3)平面BEF⊥平面PCD.10.(2013·泉州模拟)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DB=BC,DB⊥AC,点M是棱BB1上一点.(1)求证:B1D1∥平面A1BD;(2)求证:MD⊥AC;(3)试确定点M的位置,使得平面DMC1⊥平面CC1D1D.能力提升题组(建议用时:25分钟)一、填空题1.如图,在斜三棱柱ABCA1B1C1中,∠BAC=90°,BC1⊥AC,则C1在底面ABC上的射影H必在直线______上.2.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________.①AC⊥BD;②AC∥截面PQMN;③AC=BD;④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3.(2013·南通二模)如图,已知六棱锥P 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 A⊥平面ABC,P A=2AB,则下列结论中:①PB⊥AE;②平面ABC⊥平面PBC;③直线BC∥平面P AE;④∠PDA=45°.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把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二、解答题4.(2014·北京西城一模)。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习题及答案解析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习题及答案解析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局部习及答案1.在四面体ABCD中,△ABC与△DBC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1)求证:BC⊥AD;2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第1题)〔1〕求证:AB⊥BC;3.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形,PA⊥底面ABCD,E为AB的中点,且PA=AB.〔1〕求证:平面PCE⊥平面PCD;〔2〕求点A到平面PCE的距离.4. 如下列图2-4-2,三棱锥S—ABC中,SB=AB,SC=AC,作AD ⊥BC于D,SH⊥AD于H,求证:SH⊥平面ABC.5. 如下列图,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且SA=SB=S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假设AB=BC,求证:BD⊥平面SAC.6. 证明:在体ABCD-A1B1C1D1中,A1C⊥平面BC1D11A1B1D CB7. 如下列图,直三棱柱中,∠ACB=90°,AC=1,,侧棱,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的中点为M.求证:CD⊥平面BDM.8.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9. 如图,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10.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B1=BC=1,E为D1C1的中点,连结ED,EC,EB和DB.(1)求证:平面EDB⊥平面EBC;(2)求二面角E-DB-C的正切值.11:直线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A为垂足,AB为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异于A、B的一点。

求证:平面PAC^平面PBC。

12..如下列图1-10-3,过点S引三条不共面的直线,使∠BSC=90°,∠ASB=∠ASC=60°,假设截取SA=SB=SC.求证:平面ABC⊥平面BSC13.如下列图1-10-5,在四面体ABCD中,BD= a,2AB=AD=BC=CD=AC=a.求证:平面ABD⊥平面BCD.14.如下列图,△ABC 为正三角形,CE ⊥平面ABC ,BD ∥CE ,且CE=AC=2BD ,M 是AE 的中点,求证:(1)DE=DA ;(2)平面BDM ⊥平面ECA ;(3)平面DEA ⊥平面ECA .15.如下列图,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AD ;(2)求证:MN ⊥CD ;(3)假设∠PDA=45°,求证:MN ⊥平面PCD .16.如图1,在体1111ABCD A BC D -中,M 为1CC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 ,求证:1AO ⊥平面MBD答案与提示:1. 证明:(1)取BC 中点O ,连结AO ,DO .∵△ABC ,△BCD 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 ∴AO ⊥BC ,DO ⊥BC ,且AO ∩DO =O , ∴BC ⊥平面AOD .又AD ⊂平面AOD , ∴BC ⊥AD .2. 【证明】作AH ⊥SB 于H ,∵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SB ,∴AH ⊥平面SBC ,又SA ⊥平面ABC ,∴SA ⊥BC ,而SA 在平面SBC 上的射影为SB ,∴BC ⊥SB ,又SA ∩SB=S ,∴BC ⊥平面SAB .∴BC ⊥AB .3. 【证明】PA ⊥平面ABCD ,AD 是PD 在底面上的射影,又∵四边形ABCD 为矩形,∴CD ⊥AD ,∴CD ⊥PD ,∵AD ∩PD=D ∴CD ⊥面PAD ,∴∠PDA 为二面角P —CD —B 的平面角,∵PA=PB=AD ,PA ⊥AD ∴∠PDA=45°,取Rt △PAD 斜边PD 的中点F ,那么AF ⊥PD ,∵AF ⊂面PAD ∴CD ⊥AF ,又PD ∩CD=D ∴AF ⊥平面PCD ,取PC 的中点G ,连GF 、AG 、EG ,那么GF 21CD 又AE 21CD ,∴GF AE ∴四边形AGEF 为平行四边形∴AF ∥EG ,∴EG ⊥平面PDC 又EG ⊂平面PEC ,∴平面PEC ⊥平面PCD . 〔2〕【解】由〔1〕知AF ∥平面PEC ,平面PCD ⊥平面PEC ,过F 作FH ⊥PC 于H ,那么FH ⊥平面PEC∴FH 为F 到平面PEC 的距离,即为A 到平面PEC 的距离.在△PFH 与△PCD 中,∠P 为公共角,而∠FHP=∠CDP=90°,∴△PFH ∽△PCD .∴PC PFCD FH =,设AD=2,∴PF=2,PC=324822=+=+CD PD ,∴FH=362322=⋅∴A 到平面PEC 的距离为36.4.【证明】取SA 的中点E ,连接EC ,EB. ∵SB=AB,SC=AC, ∴SA ⊥BE,SA ⊥CE. 又∵CE ∩BE=E, ∴SA ⊥平面BCE.∵BC平面BCE5. 证明:(1)因为SA=SC ,D 为AC 的中点, 所以SD ⊥AC.连接BD. 在Rt △ABC 中,有AD=DC=DB , 所以△SDB ≌△SDA , 所以∠SDB=∠SDA , 所以SD ⊥BD.又AC ∩BD=D , 所以SD ⊥平面ABC. (2)因为AB=BC ,D 是AC 的中点, 所以BD ⊥AC. 又由(1)知SD ⊥BD , 所以BD 垂直于平面SAC 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D⊥平面SAC.6.证明:连结ACBD AC⊥AC为A1C在平面AC上的射影∴⊥⊥⎫⎬⎭⇒⊥BD A CA C BC A C BC D11111同理可证平面7.证明:如右图,连接、、,那么.∵,∴为等腰三角形.又知D为其底边的中点,∴.∵,,∴.又,∴. ∵为直角三角形,D为的中点,∴,.又,,∴..即CD⊥DM.∵、为平面BDM两条相交直线,∴CD⊥平面BDM.8.证明:取AB的中点F,连结CF,DF.∵AC BC=,∴CF AB⊥.∵AD BD=,∴DF AB⊥.又CF DF F=,∴AB⊥平面CDF.∵CD⊂平面CDF,∴⊥.CD AB又CD BE⊥,BE AB B=,∴CD⊥平面ABE,CD AH⊥.∵AH CD⊥,AH BE=,⊥,CD BE E∴AH⊥平面BCD.9.证明:如图,PA=PB=PC=a,由∠APB=∠APC=60°,△PAC,△PAB为正三角形,那么有:PA=PB=PC=AB=AC=a,取BC中点为E直角△BPC中,,,由AB=AC,AE⊥BC,直角△ABE中,,,,在△PEA中,,,∴,平面ABC⊥平面BPC.10. 证明:(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B1=BC=1,E 为D 1C 1的中点.∴△DD 1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 1ED =45°.同理∠C 1EC =45°.∴︒=∠90DEC ,即DE ⊥EC .在长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BC ⊥平面11DCC D ,又DE ⊂平面11DCC D ,∴BC ⊥DE .又C BC EC = ,∴DE ⊥平面EBC .∵平面DEB 过DE ,∴平面DEB ⊥平面EBC .(2)解:如图,过E 在平面11DCC D 中作EO ⊥DC 于O .在长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面ABCD⊥面11DCC D ,∴EO ⊥面ABCD .过O 在平面DBC 中作OF ⊥DB于F ,连结EF ,∴EF ⊥BD .∠EFO 为二面角E -DB -C 的平面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可得OF =51,(第10题)又OE =1,所以,tan ∠EFO =5.11.〔1〕【证明】∵C 是AB 为直径的圆O 的圆周上一点,AB 是圆O 的直径∴BC ⊥AC ;又P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 ∴BC ⊥PA ,从而BC ⊥平面PAC . ∵BC ⊂平面PBC ,∴平面PAC ⊥平面PBC .. 12.证明:如下列图1-10-4,取BC 的中点D ,连接AD ,SD. 由题意知△ASB 与△ASC 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B=AC , ∴AD ⊥BC,SD ⊥BC.令SA=a,在△SBC中,SD= a,又AD= = a,∴AD2+SD2=SA2,即AD⊥SD.又∵AD⊥BC,∴AD⊥平面SBC.∵AD平面ABC,∴平面ABC⊥平面SBC.13.证明:取BD的中点E,连接AE,CE.那么AE⊥BD,BD⊥CE. 在△ABD中,AB=a,BE= BD= ,∴AE= ,同理,CE= .在△AEC中,AE=EC= ,AC=a,∴AC2=AE2+EC2,即AE⊥EC.∵BD∩EC=E,∴AE⊥平面BCD.又∵AE平面ABD,∴平面ABD⊥平面BCD14.证明:((1)取EC的中点F,连接DF.∵CE⊥平面ABC,∴CE⊥BC.易知DF∥BC,CE⊥DF.∵BD∥CE,∴BD⊥平面ABC.在Rt△EFD和Rt△DBA中,∵,,∴Rt△EFD≌Rt△DBA.故DE=AD.(2)取AC的中点N,连接MN、BN,MNCF.∵BDCF,∴MNBD.N平面BDM.∵EC⊥平面ABC,∴EC⊥BN.又∵AC⊥BN,∴BN⊥平面ECA.又∵BN平面MNBD,∴平面BDM⊥平面ECA.(3)∵DM∥BN,BN⊥平面ECA,∴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平面DEA⊥平面ECA.15.证明:(1)取PD的中点E,连接AE、EN,那么,故AMNE为平行四边形,∴MN∥AE.∵AE平面PAD,MN平面PAD,∴MN∥平面PAD.(2)要证MN⊥CD,可证MN⊥AB.由(1)知,需证AE⊥AB.∵PA⊥平面ABCD,∴PA⊥AB.又AD⊥AB,∴AB⊥平面PAD.∴AB⊥AE.即AB⊥MN.又CD∥AB,∴MN⊥CD.(3)由(2)知,MN⊥CD,即AE⊥CD,再证AE⊥PD即可.∵PA⊥平面ABCD,∴PA⊥AD.又∠PDA=45°,E为PD的中点.∴AE⊥PD,即MN⊥PD.又MN⊥CD,∴MN⊥平面PCD.16.证明:连结MO ,1A M ,∵DB ⊥1A A ,DB ⊥AC ,1A A AC A =,∴DB ⊥平面11A ACC ,而1AO ⊂平面11A ACC ∴DB ⊥1AO .设体棱长为a ,那么22132A O a =,2234MO a =. 在Rt △11AC M 中,22194A M a =.∵22211AO MO AM +=,∴1AO OM ⊥.∵OM ∩DB =O ,∴1AO ⊥平面MBD .。

立体几何线面与面面垂直的证明

立体几何线面与面面垂直的证明

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 a 的无数条直线”是“ I 丄a B.必要不充分条件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专题复习【知识点】一.线面垂直(1)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直线l 和平面a 的 __________________ 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I 与平面a 垂直,记作 _____________ .重要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①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 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于这 个平面.用符号表示为:②常用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 面.用符号可表示为:(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① 由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知:直线与平面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的 ________ 直线.② 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用符号可表示为: 二、面面垂直(1)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简述为 "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用符号可表示为:(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用符号可表示为:【题型总结】 题型一小题:判断正误1. “直线I 垂直于平面 A.充分不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2. 已知如图,六棱锥 P — ABCDE 的底面是正六边形,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CD// 平面 PAFB. DF 丄平面 PAFC. CF//平面 PAB 2.设m n, I 是三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判断命题正误:理科数学复习专题立体几何①m,m ,则//⑥m n, m// ,则n②m,// ,则m⑦m n,n 1,则m//l③m,m//n,则n⑧, ,则〃④m,n ,则m//n⑨m n,n//I,则m 1⑤m,m n,则n//⑩,//,则题型「二证明线面垂直P归纳:①证明异面直线垂直的常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的边长PD PB 4, BAD 600, E 为PA 中点•1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DAB = 60° AB= 2AD, PD 丄底面ABCD .(1)证明:BD丄面PAD (2)证明:PA丄BD;求证:BD 平面PAC ;4的菱形,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三:3、如图,AB是圆0的直径,C是圆0上不同于A, B的一点,PA 平面ABC , E是PC 的中点,AB 3 , PA AC 1.求证:AE PB•Z归纳:找垂线(线线垂直)的方法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 底面ABC, BCA 900,AP=AC,点D , E分别为棱PB、PC的中点,且BC〃平面ADE求证:DE丄平面PAC ;归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三面面垂直的证明(关键:找线面垂直)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O是AC与BD 的交点,SA 平面ABCD.求证:平面SAC 平面SBD ;2. (2016理数)如图,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 90:,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题型四面面垂直的性质(注意:交线)1、如图所示,平面EAD 平面ABCD , ADE是等边三角形,ABCD是矩形,F是AB的中点,G是AD的中点, 求证:EG 平面ABCD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CD 1, BCD 600, BD CD,正方形ADEF,且面ADEF 面ABCD •求证:BD 平面ECD ;综合运用如图所示,PA丄矩形ABCD所在平面,M、N分别是AB、PC的中点.(1) 求证:MN //平面PAD.(2) 求证:MN丄CD.⑶若/ PDA = 45 °求证:面BMN丄平面PCD.【练习】1.设M表示平面,a、b表示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金a〃b a M a M a//M① b M ②a//b ③b/ M ④b± Ma Mb M a b a b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给出以下四个命题:CD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数学是一座高山,哪怕是高考数学这样的小山丘,也让无数学子望其背而心戚戚,更有人混淆知识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线面垂直的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数学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两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二:如果平行线中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推论: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注:①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可能相交,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②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的一个平面,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③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5. ⑴垂线段和斜线段长定理:从平面外一点向这个平面所引的垂线段和斜线段中,①射影相等的两条斜线段相等,射影较长的斜线段较长;②相等的斜线段的射影相等,较长的斜线段射影较长;③垂线段比任何一条斜线段短.注:垂线在平面的射影为一个点. [一条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是一条直线.(×)]⑵射影定理推论:如果一个角所在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点在平面内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高中数学线面垂直知识点1)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两条非平行的线,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2)直线的两条不平行的垂线与平面平行,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3)有A、B两个面都与C平面垂直,则A、B两个面的交线也垂直于C平面4)直线垂直于与A平面平行的B平面,则直线垂直于A平面5)直线任意点在平面上的投影都重合,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6)直线上任意点到平面的距离,都等于这一点到线面交点的距离,则直线垂直于该平面线面垂直性质定理1: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

2:经过空间内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已知平面。

面面垂直的性质习题详细答案

面面垂直的性质习题详细答案

变种2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 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求证这两个平面垂直。
提高题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 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求证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与 原直线垂直。
综合பைடு நூலகம்解析与解答
• 综合题1:已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 平面垂直,求证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与原直线垂直。
综合题解析与解答
面面垂直的性质习题详细答案
contents
目录
• 面面垂直的性质概述 • 习题解析 • 习题解答技巧 • 面面垂直的性质习题答案 • 习题拓展与提高
01 面面垂直的性质概述
定义与定理
定义
两个平面互相垂直,当且仅当一 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与另一个 平面垂直。
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其 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与另 一个平面垂直。
机械工程
在机械设计中,面面垂直的性质 常常用于确定零件的安装角度和 位置,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转。
地理学
在地理学中,地球的经纬线分布 和角度计算也涉及到面面垂直的 性质,例如在计算地球上的纬度、 经度等数值时,需要利用到面面
垂直的性质。
02 习题解析
基础习题解析
总结词
掌握基础概念
题目
两个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的关 系是什么?
由于直线a⊥平面α,且直线b⊥直线a,根 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直线b必然在平面 α内。
中等难度习题答案
总结词
中等难度习题在考察面面垂直性质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题目3
已知平面α与平面β互相垂直,点A属于平面α,点B属于平面β,且AB与两平面的交线分别交 于C和D两点,若AC=CD,求证线段BD的长度。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线面垂直是几何学中的一项基本概念,用于描述线段、射线、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垂直关系。

理解线面垂直的概念对于解决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些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帮助读者巩固对该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1. AB为一条线段,m是一平面。

如果AB与m垂直,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a) 线段AB垂直于平面mb) 平面m垂直于线段ABc) 线段AB平行于平面m2. P是平面XYZ的内点,AP的延长线与平面XYZ有几个交点?练习题二:1. 给出下列命题的定义:a) 垂线b) 垂直平分线c) 垂直平面2. 在平面上画一条线段AB和一条直线l,求证:若线段AB与直线l垂直,则直线l过点A和点B的垂直平分线。

1. 已知直线l与平面P垂直,直线m过l上一点,那么直线m与平面P的关系是什么?2. 在长方形ABCD中,线段AC和线段BD相交于点O。

求证:线段AC与平面ABCD垂直。

答案及解析:练习题一:1. a) 假,线段AB无法垂直于平面m,因为线段只有两个端点而不是无限延伸。

b) 真,平面m可以垂直于线段AB。

c) 假,线段和平面不可能平行。

2. AP的延长线与平面XYZ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练习题二:1. a) 垂线是与给定线段或直线垂直的线段或直线。

b) 垂直平分线是将给定线段或直线垂直平分的线段或直线。

c) 垂直平面是与给定平面垂直的平面。

2. 假设直线l过点A和点B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AB于点M,则根据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线段AM和线段BM的长度相等,且直线l与线段AM和线段BM都垂直。

1. 直线m与平面P平行。

2. 连接线段AC的中点和线段BD的中点,设为点O'。

根据长方形的性质,线段OO'相等且垂直于两个平行线段AC和BD。

因此,线段OO'垂直于平面ABCD,而线段OO'与线段AC相等,所以线段AC与平面ABCD垂直。

通过以上练习题及答案,我们可以加深对线面垂直概念的理解。

高三一轮复习丛书33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判定和性质

高三一轮复习丛书33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判定和性质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判定和性质【知识要点】1.线面垂直判定(1)定义:如果一条直线l和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2)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a⊥b,a⊥c,b⊂α,c⊂α,b∩c=P)(3)如果两条直线平行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a⊥α,b∥a,那么b⊥α)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1)一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

(2)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3.面面垂直判定(1)定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

(2)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如果a⊥α,a⊂β,那么β⊥α)4.两平面垂直的性质:(1)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这两个平面为直二面角。

(2)若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如果α⊥β,α∩β=b,a⊂α,a⊥b,那么a⊥β)5.线线垂直判定(1)所成的角是直角,在则两直线垂直;(2)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必垂直于另一条。

(如果a∥b,a⊥c,那么b⊥c)(3)一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那么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

(如果a⊥α,b⊂α,那么a⊥b)【典例解析】例1 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平面ABC,AE⊥BD于E,AF⊥CD于F,求证:(1)BC⊥平面ACD.(2)BD⊥AF.(3)平面CBD⊥平面AEF.例2已知:SA⊥平面ABC,平面ABS⊥平面SBC。

求证:AB⊥BCSa_bβαa_bβαa_bα【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一个平面内,和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的直线 ( )A .有一条 B. 有无数条 C. 有相交的两条 D. 不存在2.若平面α外两直线a,b 在α上的射影是两相交直线,则a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相交或异面C 异面D 相交或平行3.已知P 是△EFG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E=PG ,则点P 在面EFG 上的射影一定在( )A .∠FEG 的平分线上 B. 边BG 的高上C. 边EG 的中线上D. 边EG 的垂直平分线上4.如果直线l ⊥平面α,①若直线m l ⊥,则m α ;②若m α⊥,则m l ;③若m α ,则m l ⊥; ④若m l ,则m α⊥。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面面垂直专题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专题-线面、面面垂直专题总结
(3)投影法:利用S投影面=S被投影面·cosθ.
(4)对无棱二面角一般通过在两个面内寻找共面直 线,作出棱.
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6,则
π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 3 .
(设O为底面ABCD的中心,E为BC边
的中点,则∠PEO即为侧面与底面所成
二面角的平面角,
∵底面对角线的长为2 6 ,
3.如何用两平面垂直的定义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实际上是由直线与平面垂直和线线垂直来定 义的,利用这个定义可直接证明两平面垂直,其步骤为:
(1)找到两个相交平面α,β的交线a及这两个平面与第 三个平面γ相交所得到的两条交线b,c; (2)证明a⊥γ,b⊥c; (3)根据定义,得到α⊥β. 4.在二面角的学习中应注意什么问题? (1)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应注意强调:顶点在二面角 的棱上,两条边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且这两条边都 垂直于二面角的棱,这样选取的角的大小与角的位置的 选取无关.
2.怎样理解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问题中主要是斜线和平面所成角 问题.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中给出了求解斜线和平 面所成角的步骤:
①确定斜线和平面的交点(即斜足);
②经过斜线上除斜足以外的任意一点作平面的垂线, 从而确定斜线的射影; ③由垂线段、斜线段及其射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 通过解此三角形,得到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同 时要注意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范围. 在求解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过程中,确定点在直线上 或平面上的射影是关键,确定点在平面上射影位置有 以下几种方法: ①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上 的射影上; ②利用垂直关系得出线面垂直,确定射影.
(3)教材中例1可以作为结论使用: 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4)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 线平行,可作为两直线平行的一种判定方法. 3.(1)线面垂直的定义中的“任何一条直线”这一 词语,它与“所有直线”是同义词,即直线和平面内 的所有直线垂直. (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条件中,“平面内的两 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证明时一定要明确指出, 弄清定理的条件是掌握好定理的关键. (3)转化思想在本学案中的应用: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在转化时要弄清相互转化的条件,根据具体问题灵活 选取恰当的证明方法.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

线面垂直练习题及答案线面垂直是几何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直线和平面之间的关系。

在几何学中,我们经常需要判断线和平面是否垂直,以及如何确定它们的垂直关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线面垂直的概念,本文将介绍一些线面垂直的练习题及答案。

1. 练习题:判断线段和平面是否垂直题目:已知线段AB的两个端点分别为A(1, 2, 3)和B(4, 5, 6),平面P的法向量为(2, -1, 3),判断线段AB是否垂直于平面P。

解答:要判断线段AB是否垂直于平面P,只需判断线段AB的方向向量是否与平面P的法向量垂直。

线段AB的方向向量为AB = B - A = (4, 5, 6) - (1, 2, 3) = (3, 3, 3)。

两个向量的点积为3*2 + 3*(-1) + 3*3 = 9,不等于0。

因此,线段AB不垂直于平面P。

2. 练习题:确定两平面之间的垂直关系题目:已知平面P1的法向量为(1, 2, -1),平面P2的法向量为(2, -1, 3),判断平面P1和平面P2之间的垂直关系。

解答:两个平面垂直的条件是它们的法向量垂直,即两个法向量的点积为0。

计算两个法向量的点积为1*2 + 2*(-1) + (-1)*3 = 0,等于0。

因此,平面P1和平面P2垂直。

3. 练习题:求垂直平面上的直线题目:已知平面P的方程为2x + 3y - z = 6,求过点A(1, 2, 3)且垂直于平面P的直线的方程。

解答:垂直于平面P的直线的方向向量应该与平面P的法向量垂直。

由平面P的方程可知,平面P的法向量为(2, 3, -1)。

因此,过点A(1, 2, 3)且垂直于平面P 的直线的方向向量为(2, 3, -1)。

直线的方程可以表示为x = 1 + 2t,y = 2 + 3t,z = 3 - t,其中t为参数。

4. 练习题:判断直线和平面是否垂直题目:已知直线L的方程为x = 1 + 2t,y = 2 + 3t,z = 3 - t,平面P的方程为2x + 3y - z = 6,判断直线L是否垂直于平面P。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习题及答案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习题及答案

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部分习及答案1.在四面体ABCD中,△ABC与△DBC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1)求证:BC⊥AD;2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平面SAB⊥平面SBC.(第1题)(1)求证:AB⊥BC;3.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边长为a的正方形,PA⊥底面ABCD,E为AB的中点,且PA=AB.4. 如图2-4-2所示,三棱锥S—ABC中,SB=AB,SC=AC,作AD⊥BC于D,SH⊥AD于H,求证:SH⊥平面ABC.5. 如图所示,已知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S,且SA=SB=SC,点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6. 证明: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A1C⊥平面BC1DD1C1A1B1D CA B7. 如图所示,直三棱柱中,∠ACB=90°,AC=1,,侧棱,侧面的两条对角线交点为D,的中点为M.求证:CD⊥平面BDM.8.在三棱锥A-BCD中,BC=AC,AD=BD,作BE⊥CD,E为垂足,作AH⊥BE于H.求证:AH⊥平面BCD.9. 如图,过S引三条长度相等但不共面的线段SA、SB、SC,且∠ASB=∠ASC=60°,∠BSC=90°,求证:平面ABC⊥平面BSC.10.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2,BB1=BC=1,E为D1C1的中点,连结ED,EC,EB和DB.(1)求证:平面EDB⊥平面EBC;(2)求二面角E-DB-C的正切值.11:已知直线PA垂直于圆O所在的平面,A为垂足,AB为圆O的直径,C是圆周上异于A、B的一点。

求证:平面PAC 平面PBC。

12..如图1-10-3所示,过点S引三条不共面的直线,使∠BSC=90°,∠ASB=∠ASC=60°,若截取SA=SB=SC.求证:平面ABC⊥平面BSC13.如图1-10-5所示,在四面体ABCD中,BD= a,2AB=AD=BC=CD=AC=a.求证:平面ABD⊥平面BCD.14.如图所示,△ABC 为正三角形,CE ⊥平面ABC ,BD ∥CE ,且CE=AC=2BD ,M 是AE 的中点,求证:(1)DE=DA ;(2)平面BDM ⊥平面ECA ;(3)平面DEA ⊥平面ECA .15.如图所示,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是AB 、P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AD ;(2)求证:MN ⊥CD ;(3)若∠PDA=45°,求证:MN ⊥平面PCD .16. 如图1,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为1CC 的中点,AC 交BD 于点O ,求证:1A O ⊥平面MBD答案与提示:1. 证明:(1)取BC 中点O ,连结AO ,DO .∵△ABC ,△BCD 都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 ∴AO ⊥BC ,DO ⊥BC ,且AO ∩DO =O , ∴BC ⊥平面AOD .又AD ⊂平面AOD , ∴BC ⊥AD .2. 【证明】作AH ⊥SB 于H ,∵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SB ,∴AH ⊥平面SBC ,又SA ⊥平面ABC ,∴SA ⊥BC ,而SA 在平面SBC 上的射影为SB ,∴BC ⊥SB ,又SA ∩SB=S ,∴BC ⊥平面SAB .∴BC ⊥AB .3. 【证明】PA ⊥平面ABCD ,AD 是PD 在底面上的射影,又∵四边形ABCD 为矩形,∴CD ⊥AD ,∴CD ⊥PD ,∵AD ∩PD=D ∴CD ⊥面PAD ,∴∠PDA 为二面角P —CD —B 的平面角,∵PA=PB=AD ,PA ⊥AD ∴∠PDA=45°,取Rt △PAD 斜边PD 的中点F ,则AF ⊥PD ,∵AF ⊂面PAD ∴CD ⊥AF ,又PD ∩CD=D ∴AF ⊥平面PCD ,取PC 的中点G ,连GF 、AG 、EG ,则GF21CD 又AE21CD ,∴GF AE ∴四边形AGEF 为平行四边形∴AF ∥EG ,∴EG ⊥平面PDC 又EG ⊂平面PEC ,∴平面PEC ⊥平面PCD .(2)【解】由(1)知AF ∥平面PEC ,平面PCD ⊥平面PEC ,过F 作FH ⊥PC 于H ,则FH ⊥平面PEC∴FH 为F 到平面PEC 的距离,即为A 到平面PEC 的距离.在△PFH 与 △PCD 中,∠P 为公共角,而∠FHP=∠CDP=90°,∴△PFH ∽△PCD .∴PC PFCD FH =,设AD=2,∴PF=2,PC=324822=+=+CD PD ,∴FH=362322=⋅∴A 到平面PEC 的距离为36. 4.【证明】取SA的中点E,连接EC ,EB. ∵SB=AB,SC=AC, ∴SA ⊥BE,SA ⊥CE. 又∵CE ∩BE=E, ∴SA ⊥平面BCE.∵BC平面BCE5. 证明:(1)因为SA=SC ,D 为AC 的中点, 所以SD ⊥AC.连接BD. 在Rt △ABC 中,有AD=DC=DB , 所以△SDB ≌△SDA , 所以∠SDB=∠SDA , 所以SD ⊥BD.又AC ∩BD=D , 所以SD ⊥平面ABC. (2)因为AB=BC ,D 是AC 的中点, 所以BD ⊥AC. 又由(1)知SD ⊥BD , 所以BD 垂直于平面SAC 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D⊥平面SAC.6.证明:连结ACBD AC⊥AC为A1C在平面AC上的射影∴⊥⊥⎫⎬⎭⇒⊥BD A CA C BC A C BC D11111同理可证平面7.证明:如右图,连接、、,则.∵,∴为等腰三角形.又知D 为其底边的中点,∴.∵,,∴.又,∴.∵为直角三角形,D 为的中点,∴,.又,,∴..即CD⊥DM.∵、为平面BDM内两条相交直线,∴CD ⊥平面BDM.8.证明:取AB的中点F,连结CF,DF.∵AC BC=,∴CF AB⊥.∵AD BD=,∴DF AB⊥.又CF DF F=,∴AB⊥平面CDF.∵CD⊂平面CDF,∴⊥.CD AB又CD BE⊥,BE AB B=,∴CD⊥平面ABE,CD AH⊥.∵AH CD⊥,AH BE=,⊥,CD BE E∴AH⊥平面BCD.9.证明:如图,已知PA=PB=PC=a,由∠APB=∠APC=60°,△PAC,△PAB为正三角形,则有:PA=PB=PC=AB=AC=a,取BC中点为E直角△BPC中,,,由AB=AC ,AE ⊥BC , 直角△ABE 中,,,, 在△PEA 中,,,∴,平面ABC ⊥平面BPC.10. 证明:(1)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BB 1=BC =1,E 为D 1C 1的中点.∴△DD 1E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D 1ED =45°.同理∠C 1EC =45°.∴︒=∠90DEC ,即DE ⊥EC .在长方体ABC D -1111D C B A 中,BC ⊥平面11DCC D ,又DE ⊂平面11DCC D ,∴BC ⊥DE .又C BC EC = ,∴DE ⊥平面EBC .∵平面DEB 过DE ,∴平面DEB ⊥平面EBC .(2)解:如图,过E 在平面11DCC D 中作EO ⊥DC 于O .在长方体ABCD -1111D C B A 中,∵面ABCD ⊥面11DCC D ,∴EO ⊥面ABCD.过O在平面DBC中作OF⊥DB于F,连结EF,∴EF⊥BD.∠EFO为二面角E-D B-C的平面角.利用平面几何知1,(第10题)识可得OF=5又OE=1,所以,tan∠EFO=5.11.(1)【证明】∵C是AB为直径的圆O的圆周上一点,AB是圆O的直径∴BC⊥AC;又PA⊥平面ABC,BC⊂平面ABC,∴BC⊥PA,从而BC⊥平面PAC.∵BC ⊂平面PBC,∴平面PAC⊥平面PBC..12.证明:如图1-10-4所示,取BC的中点D,连接AD,SD.由题意知△ASB与△ASC是等边三角形,则AB=AC,∴AD⊥BC,SD⊥BC.令SA=a,在△SBC中,SD= a,又AD= = a,∴AD2+SD2=SA2,即AD⊥SD.又∵AD⊥BC,∴AD⊥平面SBC.∵AD平面ABC,∴平面ABC⊥平面SBC.13.证明:取BD的中点E,连接AE,CE.则AE⊥BD,BD⊥CE.在△ABD中,AB=a,BE= BD= ,∴AE= ,同理,CE= .在△AEC中,AE=EC= ,AC=a,∴AC2=AE2+EC2,即AE⊥EC.∵BD∩EC=E,∴AE⊥平面BCD.又∵AE平面ABD,∴平面ABD⊥平面BCD14.证明:((1)取EC的中点F,连接DF.∵CE⊥平面ABC,∴CE⊥BC.易知DF∥BC,CE⊥DF.∵BD∥CE,∴BD⊥平面ABC.在Rt△EFD和Rt△DBA中,∵,,∴Rt△EFD≌Rt△DBA.故DE=AD.(2)取AC的中点N,连接MN、BN,MN CF.∵BD CF,∴MN BD.N平面BDM.∵EC⊥平面ABC,∴EC⊥BN.又∵AC⊥BN,∴BN⊥平面ECA.又∵BN平面MNBD,∴平面BDM⊥平面ECA.(3)∵DM∥BN,BN⊥平面ECA,∴DM⊥平面ECA.又∵DM平面DEA,∴平面DEA⊥平面ECA.15.证明:(1)取PD的中点E,连接AE、EN,则,故AMNE为平行四边形,∴MN∥AE.∵AE平面PAD,MN平面PAD,∴MN∥平面PAD.(2)要证MN⊥CD,可证MN⊥AB.由(1)知,需证AE⊥AB.∵PA⊥平面ABCD,∴PA⊥AB.又AD⊥AB,∴AB⊥平面PAD.∴AB⊥AE.即AB⊥MN.又CD∥AB,∴MN⊥CD.(3)由(2)知,MN⊥CD,即AE⊥CD,再证AE⊥PD即可.∵ PA ⊥平面ABCD ,∴ PA ⊥AD . 又∠PDA=45°,E 为PD 的中点. ∴ AE ⊥PD ,即MN ⊥PD . 又MN ⊥CD ,∴ MN ⊥平面PCD .16.证明:连结MO ,1A M ,∵DB ⊥1A A ,DB ⊥AC ,1A A AC A =,∴DB ⊥平面11A ACC ,而1AO ⊂平面11A ACC ∴DB ⊥1A O . 设正方体棱长为a ,则22132A O a =,2234MO a =.在Rt △11A C M 中,22194A M a =.∵22211A O MO A M +=,∴1AO OM ⊥.∵OM ∩DB =O ,∴ 1A O ⊥平面MBD .。

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典型例题

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典型例题

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 基础要点1、假设直线a 与平面,αβ所成的角相等,则平面α与β的位置关系是〔 B 〕 A 、//αβB 、α不一定平行于βC 、α不平行于βD 、以上结论都不正确2、在斜三棱柱111ABC A B C -,90BAC ∠=,又1BC AC ⊥,过1C 作1C H ⊥底面ABC ,垂足为H ,则H 一定在〔 B 〕 A 、直线AC 上 B 、直线AB 上C 、直线BC 上D 、△ABC 的内部3、如图示,平面α⊥平面β,,,A B AB αβ∈∈与两平面,αβ所成的角分别为4π和6π,过A 、B 分别作两平面交线的垂线,垂足为,A B '',则:AB A B ''=〔 A 〕 A 、2:1 B 、3:1 C 、3:2 D 、4:34、如图示,直三棱柱11ABB DCC -中,190,4ABB AB ∠==,12,1BC CC ==DC 上有一动点P ,则△1APC 周长的最小值是5.已知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21==AB A A ,假设棱AB 上存在点P ,使得PC P D ⊥1,则棱AD 长的取值范围是 。

题型一:直线、平面垂直的应用1.〔2014,江苏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 已知,685PA AC PA BC DF ⊥===,,.求证:(1) PA DEF 平面;(2) BDE ABC ⊥平面平面 . 证明: (1) 因为D ,E 分别为棱PC ,AC 的中点,线面垂直线线垂直面面垂直B`A`BAαβBCD 1B 1C B 11D A D B A所以DE ∥PA.又因为PA ⊄ 平面DEF ,DE ⊂平面DEF , 所以直线PA ∥平面DEF.(2) 因为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PA =6,BC =8,所以DE ∥PA ,DE =12PA =3,EF =12BC =4. 又因 DF =5,故DF 2=DE 2+EF 2, 所以∠DEF =90°,即DE 丄EF.又PA ⊥AC ,DE ∥PA ,所以DE ⊥AC. 因为AC∩EF =E ,AC ⊂平面ABC ,EF ⊂平面ABC ,所以DE ⊥平面ABC. 又DE ⊂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 ⊥平面ABC.2. (2014,北京卷,文科)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垂直于底面,AB BC ⊥,12AA AC ==,E 、F 分别为11AC、BC 的中点. 〔1〕求证:平面ABE ⊥平面11B BCC ;〔2〕求证:1//C F 平面ABE . 证明:〔1〕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BB ABC BB AB ⊥∴⊥底面11,,AB BC AB B BCC ∴⊥∴⊥平面 ,AB ABE ⊂平面11ABE B BCC ∴⊥平面平面.(2)取AB 的中点G ,连接EG ,FGE 、F 分别为11AC 、BC 的中点, 1,2FG AC FG AC ∴=, 111111AC AC AC AC FG EC FG EC =∴=,,,,则四边形1FGEC 为平行四边形, 111,,,C F EG EG ABE C F ABE C F ABE ∴⊂⊄∴平面平面平面.3.如图,P 是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且⊥PA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PBC .求证AC BC ⊥.分析:已知条件是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要证明两条直线垂直,应将两条直线中的一条纳入一个平面中,使另一条直线与该平面垂直,即从线面垂直得到线线垂直..证明:在平面PAC 内作PC AD ⊥,交PC 于D .因为平面⊥PAC 平面PBC 于PC ,⊂AD 平面PAC ,且PC AD ⊥,所以PBC AD 平面⊥.又因为⊂BC 平面PBC ,于是有BC AD ⊥①.另外⊥PA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BC PA ⊥.由①②及A PA AD = ,可知⊥BC 平面PAC .因为⊂AC 平面PAC ,所以AC BC ⊥.说明:在空间图形中,高一级的垂直关系中蕴含着低一级的垂直关系,通过此题可以看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线线垂直.4. 过点S 引三条不共面的直线SA 、SB 、SC ,如图,︒=∠90BSC ,︒=∠=∠60ASB ASC ,假设截取a SC SB SA ===(1)求证:平面ABC ⊥平面BSC ; (2)求S 到平面ABC 的距离.分析:要证明平面ABC ⊥平面BSC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须在平面ABC 或平面BSC 内找到一条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的直线.(1)证明:∵a SC SB SA ===, 又︒=∠=∠60ASB ASC ,∴ASB ∆和ASC ∆都是等边三角形, ∴a AC AB ==,取BC 的中点H ,连结AH ,∴BC AH ⊥.在BSC Rt ∆中,a CS BS ==,∴BC SH ⊥,a BC 2=,∴2)22(222222a a a CH AC AH =-=-=,∴222a SH =. 在SHA ∆中,∴222a AH =,222a SH =,22a SA =,∴222HA SH SA +=,∴SH AH ⊥,∴⊥AH 平面SBC .∵⊂AH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BSC .或:∵AB AC SA ==,∴顶点A 在平面BSC 内的射影H 为BSC ∆的外心,又BSC ∆为∆Rt ,∴H 在斜边BC 上,又BS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H 为BC 的中点,∴⊥AH 平面BSC .∵⊂AH 平面ABC ,∴平面ABC ⊥平面BSC . (2)解:由前所证:AH SH ⊥,BC SH ⊥,∴⊥SH 平面ABC ,∴SH 的长即为点S 到平面ABC 的距离,a BC SH 222==, ∴点S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a 22.5、如图示,ABCD 为长方形,SA 垂直于ABCD 所在平面,过A 且垂直于SC 的平面分别交SB 、SC 、SD 于E 、F 、G ,求证:AE ⊥SB ,AG ⊥SD6.在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CD 是正三角形,且与底面ABCD 垂直,已知底面是面积为32的菱形,︒=∠60ADC ,M 是PB 中点。

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知识点加习题

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知识点加习题
行与垂直关系的转化,有时也需要把问题从空间转化到一个平面上去,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2.平面垂线的作法: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给出了作平面垂线的一种方法,这是在求角与距离的过程
中常用的方法,也是立体几何的难点.其思路是:先确定面面垂直,然后在一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 则得到平面的垂线.这一思路在求角和距离时应用较广泛,在垂直转化中也常用到,在解题中要 注意灵活运用. 知识链接:、
注意:①两个定理中“平面内”这个条件不能省略,否则不一定成立。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共涉及“四线一面”。其中平面的垂线、平面的斜线及射影这三条直线都是平面内的一条直线的垂 线。
②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关键是要善于从各种图形中找出“平面的垂线”、“平面的斜 线”、“斜线的射影” 。
③从两个定理的作用上区分,三垂线定理解决已知共面直线垂直证明异面直线垂直,逆定理相 反。
(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常用方法有:
① 判定定理: a ,b , a b P, l a,l b l .
② b⊥α, a∥b a⊥α;(线面垂直性质定理) ③α∥β,a⊥β a⊥α(面面平行性质定理) ④α⊥β,α∩β=l,a⊥l,a β a⊥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
(3)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①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a⊥α,b⊥α⇒ a∥b) ② 直线和平面垂直时,那么该直线就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直线
4.点到平面距离:过一点作平面的垂线,则
叫做点到平面的距离.
5.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时,这条直线上
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做直线到平面距离.
两个平面垂直的定义: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二面角为
二面角,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6.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 线,则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最新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知识点地总结、经典例的题目及解析汇报、高考的题目练习及问题详解

最新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知识点地总结、经典例的题目及解析汇报、高考的题目练习及问题详解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纲说明】1、能够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和判定定理。

2、能够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 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a b b a α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即,//a b a b αα⊥⊥⇒.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3、 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果记棱为l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l αβ--.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180θ<<.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l l βαβα⊥⎫⇒⊥⎬⊂⎭.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l m m m lαβαββα⊥⎫⎪=⎪⇒⊥⎬⊂⎪⎪⊥⎭.【经典例题】【例1】(2012浙江文)设l 是直线,a,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l ∥a,l ∥β,则a ∥βB .若l ∥a,l ⊥β,则a ⊥βC .若a ⊥β,l ⊥a,则l ⊥βD .若a ⊥β, l ∥a,则l ⊥β 【答案】B【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 是正确的,∵l ∥a,l ⊥β,则a ⊥β.如选项A:l ∥a,l ∥β时, a ⊥β或a ∥β;选项C:若a ⊥β,l ⊥a,l ∥β或l β⊂;选项D:若若a ⊥β, l ⊥a,l ∥β或l ⊥β.【例2】(2012四川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 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 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 错;故选项C 正确. 【例3】(2012山东)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④ 【答案】C【解析】如图1,当直线m 或直线n 在平面α内时有可能没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 、n 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 、n 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例4】(2012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º N MB 1A 1C 1D 1D C【解析】方法一:连接D 1M,易得DN ⊥A 1D 1 ,DN ⊥D 1M,所以,DN ⊥平面A 1MD 1,又A 1M ⊂平面A 1MD 1,所以,DN ⊥A 1D 1,故夹角为90º方法二: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设正方体边长为2,则D(0,0,0),N(0,2,1),M(0,1,0)A 1(2,0,2)故,),(),(2,121,2,01-== 所以,cos<|MA ||DN |111MA DN ∙=〉〈 = 0,故DN ⊥D 1M,所以夹角为90º【例5】(2012大纲理)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解析】设该三棱柱的边长为1,依题意有1111,AB AB AA BC AC AA AB =+=+-,则22221111||()222cos603AB AB AA AB AB AA AA =+=+⋅+=+︒=2222211111||()2222BC AC AA AB AC AA AB AC AA AC AB AA AB =+-=+++⋅-⋅-⋅=而1111()()AB BC AB AA AC AA AB ⋅=+⋅+-1111111111112222AB AC AB AA AB AB AA AC AA AA AA AB =⋅+⋅-⋅+⋅+⋅-⋅=+-++-=111111cos ,6||||2AB BC AB BC AB BC ⋅∴<>=== 【例6】(2011·福建)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答案】 2【解析】∵EF ∥面AB 1C ,∴EF ∥AC .又E 是AD 的中点,∴F 是DC 的中点.∴EF =12AC = 2.【例7】(2012年山东文)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1)求证:BE DE =;(2)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 求证:DM ∥平面BEC .【解析】(1)设BD 中点为O ,连接OC ,OE ,则由BC CD =知CO BD ⊥,又已知CE BD ⊥,所以BD ⊥平面OCE .所以BD OE ⊥,即OE 是BD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E DE =.(2)取AB 中点N ,连接,MN DN ,∵M 是AE 的中点,∴MN ∥BE ,∵△ABD 是等边三角形,∴DN AB ⊥.由∠BCD =120°知,∠CBD =30°, 所以∠ABC =60°+30°=90°,即BC AB ⊥,所以ND ∥BC ,所以平面MND ∥平面BEC ,又DM ⊂平面MND ,故DM ∥平面BEC . 另证:延长BC AD ,相交于点F ,连接EF.因为CB=CD,090=∠ABC . 因为△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090,60=∠=∠ABC BAD ,则030=∠AFB , 所以AF AB 21=,又AD AB =, 所以D 是线段AF 的中点,连接DM,又由点M 是线段AE 的中点知EF DM //,而⊄DM 平面BEC , ⊂EF 平面BEC ,故DM ∥平面BEC . 【例8】(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ADC =45°,AD =AC =1,O 为AC 的中点,PO ⊥平面ABCD ,PO =2,M 为PD 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CM ; (2)证明:AD ⊥平面P AC ;(3)求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解析】(1)证明:连接BD ,MO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因为O 为AC 的中点,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M 为PD 的中点,所以PB ∥MO .因为PB ⊄平面ACM ,MO ⊂平面ACM ,所以PB ∥平面ACM . (2)证明:因为∠ADC =45°,且AD =AC =1,所以∠DAC =90°,即AD ⊥AC ,又PO ⊥平面ABCD ,AD ⊂平面ABCD ,所以PO ⊥AD .而AC ∩PO =O ,所以AD ⊥平面P AC .(3)取DO 中点N ,连接MN ,AN .因为M 为PD 的中点,所以MN ∥PO ,且MN =12PO =1.由PO ⊥平面ABCD,得MN ⊥平面ABCD ,所以∠MAN 是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在Rt △DAO 中,AD =1,AO =12,所以DO=52,从而AN =12DO =54.在Rt △ANM 中, tan ∠MAN =MN AN =154=455,即直线AM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455.【例9】(2012湖南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 ⊥平面ABCD,底面ABCD 是等腰梯形,AD ∥BC,AC ⊥BD.(1)证明:BD ⊥PC;(2)若AD=4,BC=2,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D【解析】(1)因为,,.PA ABCD BD ABCD PA BD ⊥⊂⊥平面平面所以又,,AC BD PA AC ⊥是平面PAC 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 ⊥平面PAC, 而PC ⊂平面PAC,所以BD PC ⊥.(2)设AC 和BD 相交于点O,连接PO,由(Ⅰ)知,BD ⊥平面PAC, 所以DPO ∠是直线PD 和平面PAC 所成的角,从而DPO ∠30=. 由BD ⊥平面PAC,PO ⊂平面PAC,知BD PO ⊥. 在Rt POD 中,由DPO ∠30=,得PD=2O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C BD ⊥,所以,AOD BO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梯形ABCD 的高为111(42)3,222AD BC +=⨯+=于是梯形ABCD 面积 1(42)39.2S =⨯+⨯=在等腰三角形AOD 中,2OD AD == 所以2 4.PD OD PA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1941233V S PA =⨯⨯=⨯⨯=.【例10】(2012新课标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C BC AA ==,D 是棱1AA 的中点,BD DC ⊥1(1)证明:BC DC ⊥1(2)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 【解析】(1)在Rt DAC ∆中,AD AC =得:45ADC ︒∠=同理:1114590A DC CDC ︒︒∠=⇒∠=得:111,DC DC DC BD DC ⊥⊥⇒⊥面1BCD DC BC ⇒⊥ (2)11,DC BC CC BC BC ⊥⊥⇒⊥面11ACC A BC AC ⇒⊥ 取11A 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11,C O C H1111111AC B C C O A B =⇒⊥,面111A B C ⊥面1A BD 1C O ⇒⊥面1A BD 1OH BD C H BD ⊥⇒⊥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1C DO ∠是二面角11C BD A --的平面角设AC a =,则12C O =,111230C D C O C DO ︒==⇒∠= 既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为30︒【课堂练习】1.(2012浙江理)已知矩形ABCD ,AB =1,BC 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 2.(2012四川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2011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只有1个B .恰有3个C .恰有4个D .有无穷多个 4.(2012上海)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 ,m ,n 若l 与m 异面,且l 与n 异面,则 ( )A .m 与n 异面.B .m 与n 相交.C .m 与n 平行.D .m 与n 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 5.(2011烟台)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β,m ⊥n ,则α⊥β;②若m ∥α,n ∥β,m ⊥n ,则α∥β;③若m ⊥α,n ∥β,m ⊥n ,则α∥β;④若m ⊥α,n ∥β,α∥β,则m ⊥n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2011潍坊)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γ,α⊥β,则γ∥βB .若m ∥n ,m ⊂α,n ⊂β,则α∥βC .若m ∥n ,m ∥α,则n ∥αD .若n ⊥α,n ⊥β,则α∥β 7.(2010全国卷文)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 )A .30°B .45°C .60°D .90°8.(2010全国卷)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3B .3C .23D .39.(2010全国Ⅱ卷理)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A .1BC .2D .310.(2010全国Ⅰ卷)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 D . 11.(2010江西理)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作直线L ,使L 与棱AB ,AD ,1AA 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12.(2012大纲)已知正方形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A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 _.13.(2010上海文)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 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 .α∙AB∙β14.(2010四川卷)如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 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15.(江西卷文)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 11A B A A==,BC =A ,B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16.(2010湖南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棱DD 1的中点。

第五讲 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常见题型与方法归纳

第五讲 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常见题型与方法归纳

2 第五讲 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常见题型与方法归纳考点一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定义1.(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2.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方法:(1)利用判定定理;(2)如果两条平行直线的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那么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4)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

二.直线与平面垂直判定题型讲解题型一 概念巩固【例1-1】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则 (B )若,,则(C )若,,则 (D )若,,则题型二 线面垂直的判定【例1-2】如图,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 A ⊥平面ABC ,∠ABC =90°,AE ⊥PB 于E ,AF ⊥PC 于F .求证: (1)BC ⊥平面P AB ;(2)AE ⊥平面PBC ;(3)PC ⊥平面AEF .图1-2 图1-3 图1-3【例1-3】如图,在△ABC 中,∠ABC =90°,D 是AC 的中点,S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 =SB =SC .(1)求证:SD ⊥平面ABC ;(2)若AB =BC ,求证:BD ⊥平面SAC .【例1-4】如图,在棱长均为1的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D 是BC 的中点.(1) 求证:AD ⊥平面BCC 1B 1;(2)求直线AC 1与平面BCC 1B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三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性质: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题型一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平行问题【总结】当题中垂直条件很多,但又需证两直线平行关系时,考虑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例1-5】如图,正方体A 1B 1C 1D 1-ABCD 中,EF 与异面直线AC 、A 1D 都垂直相交.求证:EF ∥BD 1.图1-5 练习1【练习1】如图,已知平面α∩平面β=l ,EA ⊥α,垂足为A ,EB ⊥β,B 为垂足,直线a ⊂β,a ⊥AB .求证:a ∥l .题型二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证明垂直问题 方法: 线面垂直性质判定线线垂直.【例1-6】已知α∩β=AB ,PQ ⊥α于Q ,PO ⊥β于O ,OR ⊥α于R .求证:QR ⊥AB .l m αl m ⊥m α⊂l α⊥l α⊥l m //m α⊥l α//m α⊂l m //l α//m α//l m //2题型三 等体积法在垂直中的应用【例1-7】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B ⊥侧面BB 1C 1C ,AB =BC =1,BB 1=2,∠BCC 1=60°.(1)求证:BC 1⊥平面ABC ;(2)E 是棱CC 1上的一点,若三棱锥E -ABC 的体积为312,求线段CE 的长. 1-7图考点二.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一.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概念(1)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 (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范围 02πθ≤≤方法:关键是求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最终转化为找面的垂线二 典型例题题型(一)概念理解【例2-1】(1)两条平行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可能是①两条平行线;②两条相交直线;③一条直线;④两个点. 上述四个结论中,可能成立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2)从平面外一点P 引与平面相交的直线,使P 点与交点的距离等于1,则满足条件的直线条数不可能是( )(A )0条或 (B )0条或无数条(C )1条或2条 (D )0条或1条或无数条(3)若P 为⊿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且PA =PB =PC ,求证P 在⊿ABC 所在平面内的射影是⊿ABC 的 心题型(二)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方法一:利用定义。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2023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含详解

专题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凸显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2.(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和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时,规定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90°和0°. (3)范围:[0,]2π.3.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3)范围:[0,π]. 4.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5.(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 (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与线、面垂直相关命题的判定例1.(浙江·高考真题(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 .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 ,那么l ⊥平面γD .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αβ⊥,αγ⊥,则//βγB .若αβ⊥,//m α,则m β⊥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n ,n ⊂α,则//m α例3.(江苏·高考真题)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 (2)若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α和β垂直; (4)直线l 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 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例4.(2019·北京高考)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 ①l ⊥m ;②m ∥α;③l ⊥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 【方法技巧】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垂直关系的基本思想;另外,在解题中要重视平面几何知识,特别是正、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 题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5.(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M ,N 分别是1A D ,1D B 的中点,则( )A .直线1A D 与直线1DB 垂直,直线//MN 平面ABCDB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平行,直线MN ⊥平面11BDD BC .直线1AD 与直线1D B 相交,直线//MN 平面ABCD D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异面,直线MN ⊥平面11BDD B例6.【多选题】(2021·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在正方体中,O 为底面的中心,P 为所在棱的中点,M ,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MN OP ⊥的是( )A . B .C .D .【总结提升】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a ⊥α⇒b ⊥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 题型三: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8. (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B CD ⊥,1AB CD ==,BD =,BC AD == )A .2B .3C .4D .5例9.(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1)证明:平面PAM ⊥平面PBD ;(2)若1PD DC ==,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例10. (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 1C 1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B 1C 1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AA 1//MN ,且平面A 1AMN ⊥平面EB 1C 1F ;(2)设O 为△A 1B 1C 1的中心,若AO =AB =6,AO //平面EB 1C 1F ,且∠MPN =π3,求四棱锥B –EB 1C 1F 的体积.【总结提升】1.在垂直关系的证明中,线线垂直是问题的核心,可以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通过计算的方式(如勾股定理)证明线线垂直,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垂直关系证明线线垂直.2.垂直关系的转化:3.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 4.证面面垂直的思路(1)关键是考虑证哪条线垂直哪个面.这必须结合条件中各种垂直关系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综合考虑. (2)条件中告诉我们某种位置关系,就要联系到相应的性质定理,如已知两平面互相垂直,我们就要联系到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定理. 题型四:平行和垂直的综合问题例11.(2018·江苏·高考真题)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AB =,111AB B C ⊥. 求证:(1)11//AB A B C 平面; (2)111ABB A A BC ⊥平面平面.例12.(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底部ABCD 为菱形,E 为CD 的中点.(Ⅰ)求证:BD ⊥平面P AC ;(Ⅱ)若∠ABC =60°,求证:平面P AB ⊥平面P AE ;(Ⅲ)棱PB 上是否存在点F ,使得CF ∥平面P AE ?说明理由.例1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M 为棱AC 的中点,AB BC =,2AC =,12AA =.(1)求证:1//B C 平面1A BM ; (2)求证:1AC ⊥平面1A BM ;(3)在棱1BB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平面1AC N ⊥平面11AAC C ?如果存在,求此时1BNBB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例14.(2018·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3AB AC ==,90ACM ∠=︒,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23BP DQ DA==,求三棱锥Q ABP-的体积.【规律方法】1.对命题条件的探索的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2.解决平面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折痕”,准确把握平面图形翻折前后的两个“不变”.(1)与折痕垂直的线段,翻折前后垂直关系不改变;(2)与折痕平行的线段,翻折前后平行关系不改变.3.探索性问题(1)处理空间中平行或垂直的探索性问题,一般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n等分点中的某一个,需根据相关的知识确定点的位置.(2)利用向量法,设出点的坐标,结论变条件,求出点的坐标,并指明点的位置.专题8.5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质(知识点讲解)【知识框架】【核心素养】以立体几何的定义、公理和定理为出发点,认识和理解空间中线面垂直的有关性质与判定定理,运用公理、定理和已获得的结论证明一些有关空间图形的垂直关系的简单命题,凸显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的核心素养.【知识点展示】1.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2.(1)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和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时,规定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分别为90°和0°. (3)范围:[0,]2π.3.二面角的有关概念(1)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2)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一点为端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3)范围:[0,π].4.平面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5.(1)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2)若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5)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常考题型剖析】题型一:与线、面垂直相关命题的判定例1.(浙江·高考真题(理))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A正确;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B正确;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C正确;举反例可得D错误.【详解】对于A ,设平面α∩平面β=直线a , 设直线b α⊂,且b //a , 则显然直线b ⊄平面β,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直线b //β, 故A 正确;对于B ,如果α内存在直线与β平行,则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α⊥平面β, 与已知矛盾,故B 正确;对于C ,设平面α平面a =,平面β平面γb =, 在γ内作直线,m a n b ⊥⊥,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m n αβ⊥⊥, 又∵直线,l l αβ⊂⊂,∴,m l n l ⊥⊥, 又∵α∩β=l ,∴,m n 为相交直线, 又∵⊂m,n 平面γ,∴l ⊥平面γ, 故C 正确;平面α⊥平面β,设平面α∩平面βa =, 在平面α内与a 平行的直线都不与平面β垂直, 故 D 项错误. 故选:D.例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不同的平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若αβ⊥,αγ⊥,则//βγB .若αβ⊥,//m α,则m β⊥C .若m α⊥,//m β,则αβ⊥D .若//m n ,n ⊂α,则//m α 【答案】C 【解析】【分析】由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结合平面的基本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等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详解】A :由αβ⊥,αγ⊥,则//βγ或,βγ相交,错误;B :由αβ⊥,//m α,则//m β或m β⊂或,m β相交,错误;C :由//m β,则存在直线l β⊂且//l m ,而m α⊥则l α⊥,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易知αβ⊥,正确;D :由//m n ,n ⊂α,则//m α或m α⊂,错误.故选:C例3.(江苏·高考真题)设α和β为不重合的两个平面,给出下列命题:(1)若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β内的两条直线,则α平行于β;(2)若α外一条直线l 与α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l 和α平行;(3)设α和β相交于直线l ,若α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l ,则α和β垂直;(4)直线l 与α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是l 与α内的两条直线垂直.上面命题中,真命题的序号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答案】(1)(2)【解析】【详解】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2)正确;相应地(1)可转化为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所以这两个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垂直必须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所以(3)(4)都不正确. 例4.(2019·北京高考)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l ⊥m ;②m ∥α;③l ⊥α.以其中的两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命题: .【答案】②③⇒①或①③⇒②【解析】已知l ,m 是平面α外的两条不同直线,由①l ⊥m 与②m ∥α,不能推出③l ⊥α,因为l 可以与α平行,也可以相交不垂直;由①l ⊥m 与③l ⊥α能推出②m ∥α;由②m ∥α与③l ⊥α可以推出①l ⊥m .故正确的命题是②③⇒①或①③⇒②.【方法技巧】 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垂直关系的基本思想;另外,在解题中要重视平面几何知识,特别是正、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的应用.题型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5.(2021·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M ,N 分别是1A D ,1D B 的中点,则( )A .直线1A D 与直线1DB 垂直,直线//MN 平面ABCDB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平行,直线MN ⊥平面11BDD BC .直线1AD 与直线1D B 相交,直线//MN 平面ABCDD .直线1A D 与直线1D B 异面,直线MN ⊥平面11BDD B【答案】A【分析】由正方体间的垂直、平行关系,可证1//,MN AB A D ⊥平面1ABD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连1AD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1A D 的中点,所以M 为1AD 中点,又N 是1D B 的中点,所以//MN AB ,MN ⊄平面,ABCD AB ⊂平面ABCD ,所以//MN 平面ABCD .因为AB 不垂直BD ,所以MN 不垂直BD则MN 不垂直平面11BDD B ,所以选项B,D 不正确;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1AD A D ⊥,AB ⊥平面11AA D D ,所以1AB A D ⊥,1AD AB A ⋂=,所以1A D ⊥平面1ABD ,1D B ⊂平面1ABD ,所以11A D D B ⊥,且直线11,A D D B 是异面直线,所以选项C 错误,选项A 正确.故选:A.例6.【多选题】(2021·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在正方体中,O 为底面的中心,P 为所在棱的中点,M ,N 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MN OP ⊥的是( )A .B .C .D .【答案】BC【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BC 的正误,平移直线MN 构造所考虑的线线角后可判断AD 的正误.【详解】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对于A ,如图(1)所示,连接AC ,则//MN AC ,故POC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OP MN 所成的角,在直角三角形OPC ,OC 1CP =,故tanPOC ∠==, 故MN OP ⊥不成立,故A 错误.对于B ,如图(2)所示,取NT 的中点为Q ,连接PQ ,OQ ,则OQ NT ⊥,PQ MN ⊥,由正方体SBCM NADT -可得SN ⊥平面ANDT ,而OQ ⊂平面ANDT ,故SN OQ ⊥,而SN MN N =,故OQ ⊥平面SNTM ,又MN ⊂平面SNTM ,OQ MN ⊥,而OQ PQ Q =,所以MN ⊥平面OPQ ,而PO ⊂平面OPQ ,故MN OP ⊥,故B 正确.对于C ,如图(3),连接BD ,则//BD MN ,由B 的判断可得OP BD ⊥,故OP MN ⊥,故C 正确.对于D ,如图(4),取AD 的中点Q ,AB 的中点K ,连接,,,,AC PQ OQ PK OK ,则//AC MN ,因为DP PC =,故//PQ AC ,故//PQ MN ,所以QPO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PO MN 所成的角,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故122PQ AC ==,22123OQ AO AQ =+=+=,PO 222QO PQ OP <+,故QPO ∠不是直角,故,PO MN 不垂直,故D 错误.故选:BC.例7.(2019·全国高考真题(文))已知∠ACB=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BC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解析】作,PD PE 分别垂直于,AC BC ,PO ⊥平面ABC ,连CO ,知,CD PD CD PO ⊥⊥,=PD OD P , CD 平面PDO ,OD ⊂平面PDO ,CD OD ∴⊥PD PE ==∵,2PC =.sin sin PCE PCD ∴∠=∠=, 60PCB PCA ︒∴∠=∠=, PO CO ∴⊥,CO 为ACB ∠平分线,451,OCD OD CD OC ︒∴∠=∴===2PC =,PO ∴==【总结提升】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a ∥b ,a ⊥α⇒b ⊥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 ⊥α,α∥β⇒a ⊥β);④面面垂直的性质.(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垂直的基本思想.题型三: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例8. (2022·江西·高三阶段练习(理))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B CD ⊥,1AB CD ==,BD =,BC AD == )A .2B .3C .4D .5【答案】B【解析】【分析】分别证明出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平面ACD ⊥平面ABD ,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因为1AB =,BD =AD =所以222AB BD AD +=,所以AB BD ⊥.又AB CD ⊥,BD CD D ⋂=,BD ⊂平面BCD ,CD ⊂平面BCD .所以AB ⊥平面BCD .又AB 平面ABC ,AB 平面ABD ,所以平面ABC ⊥平面BCD ,平面ABD ⊥平面BCD .因为1CD =,BD =,BC =所以222CD BD BC +=,所以CD BD ⊥.又CD AB ⊥,BD AB B ⋂=,BD ⊥平面ABD ,AB ⊥平面ABD ,所以CD ⊥平面ABD ,又CD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D ,综上可知有3对.故选:B.例9.(2021·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1)证明:平面PAM ⊥平面PBD ;(2)若1PD DC ==,求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由PD ⊥底面ABCD 可得PD AM ⊥,又PB AM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M ⊥平面PBD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出平面PAM ⊥平面PBD ;(2)由(1)可知,AM BD ⊥,由平面知识可知,~DAB ABM ,由相似比可求出AD ,再根据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公式即可求出.【详解】(1)因为PD ⊥底面ABCD ,AM ⊂平面ABCD ,所以PD AM ⊥,又PB AM ⊥,PB PD P =,所以AM ⊥平面PBD ,而AM ⊂平面PAM ,所以平面PAM ⊥平面PBD .(2)由(1)可知,AM ⊥平面PBD ,所以AM BD ⊥,从而~DAB ABM ,设BM x =,2AD x =,则BM AB AB AD =,即221x =,解得x =AD = 因为PD ⊥底面ABCD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113V =⨯⨯. 例10. (2020·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已知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面BB 1C 1C 是矩形,M ,N 分别为BC ,B 1C 1的中点,P 为AM 上一点.过B 1C 1和P 的平面交AB 于E ,交AC 于F .(1)证明:AA 1//MN ,且平面A 1AMN ⊥平面EB 1C 1F ;(2)设O 为△A 1B 1C 1的中心,若AO =AB =6,AO //平面EB 1C 1F ,且∠MPN =π3,求四棱锥B –EB 1C 1F 的体积. 【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解析】【分析】(1)由,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MN CC ,根据条件可得11//AA BB ,可证1MN AA //,要证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 ,只需证明EF ⊥平面1A AMN 即可;(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11EB C F S 四边形和M 到PN 的距离,根据椎体体积公式,即可求得11B EB C F V -.【详解】(1),M N 分别为BC ,11B C 的中点,1//MN BB ∴又11//AA BB1//MN AA ∴在等边ABC 中,M 为BC 中点,则BC AM ⊥ 又侧面11BB C C 为矩形,1BC BB ∴⊥1//MN BB MN BC ⊥由MN AM M ⋂=,,MN AM ⊂平面1A AMN ∴BC ⊥平面1A AMN 又11//B C BC ,且11B 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11//B C ∴平面ABC 又11B C ⊂平面11EB C F ,且平面11EB C F ⋂平面ABC EF =11//B C EF ∴//EF BC ∴又BC ⊥平面1A AMN ∴EF ⊥平面1A AMNEF ⊂平面11EB C F∴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2)过M 作PN 垂线,交点为H ,画出图形,如图//AO 平面11EB C FAO ⊂平面1A AMN ,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NP =//AO NP ∴又//NO AP∴6AO NP ==O 为111A B C △的中心.∴1111sin 606sin 6033ON AC =︒=⨯⨯︒=故:ON AP ==3AM AP ==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 ,平面11EB C F ⋂平面1A AMN NP =,MH ⊂平面1A AMN∴MH ⊥平面11EB C F 又在等边ABC 中EF AP BC AM=即2AP BC EF AM ⋅=== 由(1)知,四边形11EB C F 为梯形∴四边形11EB C F 的面积为:111126=62422EB C F EF B C S NP ++=⋅⨯=四边形 111113B EBC F EB C F V S h -∴=⋅四边形,h 为M 到PN 的距离sin 603MH =︒=, ∴1243243V =⨯⨯=. 【总结提升】1.在垂直关系的证明中,线线垂直是问题的核心,可以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通过计算的方式(如勾股定理)证明线线垂直,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垂直关系证明线线垂直.2.垂直关系的转化:3.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①面面垂直的定义;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 ⊥β,a ⊂α⇒α⊥β).4.证面面垂直的思路(1)关键是考虑证哪条线垂直哪个面.这必须结合条件中各种垂直关系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综合考虑.(2)条件中告诉我们某种位置关系,就要联系到相应的性质定理,如已知两平面互相垂直,我们就要联系到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定理.题型四:平行和垂直的综合问题例11.(2018·江苏·高考真题)在平行六面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AB =,111AB B C ⊥.求证:(1)11//AB A B C 平面;(2)111ABB A A BC ⊥平面平面.【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详解】分析:(1)先根据平行六面体得线线平行,再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结论;(2)先根据条件得菱形ABB 1A 1,再根据菱形对角线相互垂直,以及已知垂直条件,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线面垂直,最后根据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得结论.详解: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 1B 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中,PA⊥平面ABCD,底部ABCD为菱形,例12.(2019·北京·高考真题(文))如图,在四棱锥P ABCDE为CD的中点.(Ⅰ)求证:BD⊥平面P AC;(Ⅱ)若∠ABC=60°,求证:平面P AB⊥平面P AE;(Ⅲ)棱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CF∥平面P AE?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见解析;(Ⅲ)见解析.【解析】【分析】(Ⅰ)由题意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得题中的结论;(Ⅱ)由几何体的空间结构特征首先证得线面垂直,然后利用面面垂直的判断定理可得面面垂直;(Ⅲ)由题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找到满足题意的点.【详解】(Ⅰ)证明: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BD ⊥;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所以AC BD ⊥;因为PA AC A =,,PA AC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Ⅱ)证明:因为底面ABCD 是菱形且60ABC ∠=︒,所以ACD ∆为正三角形,所以AE CD ⊥,因为//AB CD ,所以AE AB ⊥;因为PA ⊥平面ABCD ,AE ⊂平面ABCD ,所以AE PA ⊥;因为PA AB A =所以AE ⊥平面PAB ,AE ⊂平面PAE ,所以平面PAB ⊥平面PAE .(Ⅲ)存在点F 为PB 中点时,满足//CF 平面PAE ;理由如下:分别取,PB PA 的中点,F G ,连接,,CF FG EG ,在三角形PAB 中,//FG AB 且12FG AB =; 在菱形ABCD 中,E 为CD 中点,所以//CE AB 且12CE AB =,所以//CE FG 且CE FG =,即四边形CEG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F EG ;又CF ⊄平面PAE ,EG ⊂平面PAE ,所以//CF 平面PAE .例13.(2020·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M 为棱AC 的中点,AB BC =,2AC =,1AA(1)求证:1//B C 平面1A BM ;(2)求证:1AC ⊥平面1A BM ;(3)在棱1BB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平面1AC N ⊥平面11AAC C ?如果存在,求此时1BN BB 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存在,112BN BB =. 【解析】【分析】(1)连接1AB 与1A B ,两线交于点O ,连接OM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到1//OM B C ,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证.(2)应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判定可得BM ⊥平面11ACC A ,从而得到1BM AC ⊥,根据11AC C A MA ∠=∠和111190AC C C AC A MA C AC ∠+∠=∠+∠=得到11A M AC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 (3)当点N 为1BB 的中点,设1AC 的中点为D ,连接DM ,DN ,易证四边形BNDM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BM DN ,进而有DN ⊥平面11ACC A ,再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1)连接1AB 与1A B ,两线交于点O ,连接OM ,在1B AC △中M ,O 分别为AC ,1AB 的中点,所以1//OM B C ,又OM ⊂平面1A BM ,1B C ⊄平面1A BM ,所以1//B C 平面1A BM .(2)因为1AA ⊥底面ABC ,BM ⊂平面ABC ,所以1AA BM ⊥.又M 为棱AC 的中点,AB BC =,所以BM AC ⊥.因为1AA AC A =,1AA ,AC ⊂平面11ACC A , 所以BM ⊥平面11ACC A ,1AC ⊂平面11ACC A ,所以1BM AC ⊥.因为2AC =,所以1AM =.又1AA =在1Rt ACC 和1Rt A AM中,11tan tan AC C AMA ∠=∠ 所以11AC C A MA ∠=∠,即111190AC C C AC A MA C AC ∠+∠=∠+∠=,所以11A M AC ⊥,又1BMA M M =,BM ,1A M ⊂平面1A BM ,所以1AC ⊥平面1A BM .(3)当点N 为1BB 的中点,即112BN BB =时,平面1AC N ⊥平面11AAC C . 证明如下:设1AC 的中点为D ,连接DM ,DN ,因为D ,M 分别为1AC ,AC 的中点,所以1//DM CC 且112DM CC =,又N 为1BB 的中点, 所以//DM BN 且DM BN =,所以四边形BNDM 为平行四边形,故//BM DN ,由(2)知:BM ⊥平面11ACC A ,所以DN ⊥平面11ACC A ,又DN ⊂平面1AC N ,所以平面1AC N ⊥平面11ACC A .例14.(2018·全国·高考真题(文))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3AB AC ==,90ACM ∠=︒,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D 的位置,且AB DA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23BP DQ DA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1.【解析】【详解】分析:(1)首先根据题的条件,可以得到BAC ∠=90,即BA AC ⊥,再结合已知条件BA ⊥A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AB ⊥平面ACD ,又因为AB ⊂平面ABC ,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得平面ACD ⊥平面ABC ;(2)根据已知条件,求得相关的线段的长度,根据第一问的相关垂直的条件,求得三棱锥的高,之后借助于三棱锥的体积公式求得三棱锥的体积.详解:(1)由已知可得,BAC ∠=90°,BA AC ⊥.又BA ⊥AD ,且ACAD A =,所以AB ⊥平面ACD .又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 ⊥平面ABC . (2)由已知可得,DC =CM =AB =3,DA =32.又23BP DQ DA ==,所以BP = 作QE ⊥AC ,垂足为E ,则QE =13DC . 由已知及(1)可得DC ⊥平面ABC ,所以QE ⊥平面ABC ,QE =1.因此,三棱锥Q ABP -的体积为111131332Q ABP ABP V QE S -=⨯⨯=⨯⨯⨯⨯︒=. 【规律方法】1.对命题条件的探索的三种途径途径一: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途径二:先通过命题成立的必要条件探索出命题成立的条件,再证明充分性.途径三: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2.解决平面图形翻折问题的关键是抓住“折痕”,准确把握平面图形翻折前后的两个“不变”.(1)与折痕垂直的线段,翻折前后垂直关系不改变;(2)与折痕平行的线段,翻折前后平行关系不改变.3.探索性问题(1)处理空间中平行或垂直的探索性问题,一般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n 等分点中的某一个,需根据相关的知识确定点的位置.(2)利用向量法,设出点的坐标,结论变条件,求出点的坐标,并指明点的位置.。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

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知识点总结、经典例题及解析、高考题练习及答案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知识梳理】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 直线与平面垂直(1)定义: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l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l ⊥α,直线l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l 的垂面。

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 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a b b a αα⎫⇒⊥⎬⊥⎭(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即,//a b a b αα⊥⊥⇒.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或者直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00的角。

3、 二面角的平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如果记棱为l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αβ、的二面角记作l αβ--.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000180θ≤≤.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l l βαβα⊥⎫⇒⊥⎬⊂⎭. 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l m m m l αβαββα⊥⎫⎪=⎪⇒⊥⎬⊂⎪⎪⊥⎭.【经典例题】【例1】(2012浙江文)设l 是直线,a,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l ∥a,l ∥β,则a ∥β B .若l ∥a,l ⊥β,则a ⊥βC .若a ⊥β,l ⊥a,则l ⊥β D .若a ⊥β, l ∥a,则l ⊥β【答案】B【解析】利用排除法可得选项B 是正确的,∵l ∥a,l ⊥β,则a ⊥β.如选项A:l ∥a,l ∥β时, a ⊥β或a ∥β;选项C:若a ⊥β,l ⊥a,l ∥β或l β⊂;选项D:若若a ⊥β, l ⊥a,l ∥β或l ⊥β.【例2】(2012四川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答案】C【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 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 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 错;故选项C 正确.【例3】(2012山东)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④【答案】C【解析】如图1,当直线m 或直线n 在平面α内时有可能没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 、n 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 、n 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例4】(2012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N 分别是CD 、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1A M 与DN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o 【解析】方法一:连接D 1M,易得DN ⊥A 1D 1 ,DN ⊥D 1M, 所以,DN ⊥平面A 1MD 1,又A 1M ⊂平面A 1MD 1,所以,DN ⊥A 1D 1,故夹角为90o方法二: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设正方体边长为2,则D(0,0,0),N(0,2,1),M(0,1,0)A 1(2,0,2) 故,),(),(2,121,2,01-== NMB 1A 1C 1D 1B D C所以,cos<|MA ||DN |111MA DN MA DN •=〉〈, = 0,故DN ⊥D 1M,所以夹角为90o 【例5】(2012大纲理)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底面边长和侧棱长都相等,1160BAA CAA ∠=∠=︒,则异面直线1AB 与1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_____.【答案】66【解析】设该三棱柱的边长为1,依题意有1111,AB AB AA BC AC AA AB =+=+-,则22221111||()222cos603AB AB AA AB AB AA AA =+=+⋅+=+︒= 2222211111||()2222BC AC AA AB AC AA AB AC AA AC AB AA AB =+-=+++⋅-⋅-⋅=而1111()()AB BC AB AA AC AA AB ⋅=+⋅+- 1111111111112222AB AC AB AA AB AB AA AC AA AA AA AB=⋅+⋅-⋅+⋅+⋅-⋅=+-++-=11111116cos ,6||||23AB BC AB BC AB BC ⋅∴<>===⋅ 【例6】(2011·福建)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2,点E 为AD 的中点,点F 在CD 上,若EF ∥平面AB 1C ,则线段EF 的长度等于________.【答案】 2【解析】∵EF ∥面AB 1C ,∴EF ∥AC .又E 是AD 的中点,∴F 是DC 的中点.∴EF =12AC = 2. 【例7】(2012年山东文)如图,几何体E ABCD -是四棱锥,△ABD 为正三角形,,CB CD EC BD =⊥.(1)求证:BE DE =;(2)若∠120BCD =︒,M 为线段AE 的中点,求证:DM ∥平面BEC .【解析】(1)设BD中点为O,连接OC,OE,则由BC CD=知CO BD⊥,又已知CE BD⊥,所以BD⊥平面OCE.所以BD OE⊥,即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BE DE=.(2)取AB中点N,连接,MN DN,∵M是AE的中点,∴MN∥BE,∵△ABD是等边三角形,∴DN AB⊥.由∠BCD=120°知,∠CBD=30°,所以∠ABC=60°+30°=90°,即BC AB⊥,所以ND∥BC,所以平面MND∥平面BEC,又DM ⊂平面MND,故DM∥平面BEC.另证:延长BCAD,相交于点F,连接EF.因为CB=CD,090=∠ABC.因为△ABD为正三角形,所以0090,60=∠=∠ABCBAD,则030=∠AFB, 所以AFAB21=,又ADAB=,所以D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M,又由点M是线段AE的中点知EFDM//,而⊄DM平面BEC, ⊂EF平面BEC,故DM∥平面BEC.【例8】(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C=45°,AD=AC=1,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PO=2,M为PD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CM;(2)证明:AD⊥平面P AC;(3)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解析】(1)证明:连接BD,MO,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因为O为AC的中点,所以O为BD 的中点.又M为PD的中点,所以PB∥MO.因为PB?平面ACM,MO?平面ACM,所以PB∥平面ACM.(2)证明:因为∠ADC=45°,且AD=AC=1,所以∠DAC=90°,即AD⊥AC,又PO⊥平面ABCD,AD?平面ABCD,所以PO⊥AD.而AC∩PO=O,所以AD⊥平面P AC.(3)取DO中点N,连接MN,AN.因为M为PD的中点,所以MN∥PO,且MN=12PO=1.由PO⊥平面ABCD,得MN⊥平面ABCD,所以∠MAN是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在Rt△DAO中,AD=1,AO=12,所以DO=52,从而AN=12DO=54.在Rt△ANM中,tan∠MAN=MNAN=154=455,即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为455.【例9】(2012湖南文)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AD∥BC,AC⊥BD.(1)证明:BD ⊥PC;(2)若AD=4,BC=2,直线PD 与平面PAC 所成的角为30°,求四棱锥P-ABCD 的体积.P E A DC【解析】(1)因为,,.PA ABCD BD ABCD PA BD ⊥⊂⊥平面平面所以 又,,AC BD PA AC ⊥是平面PAC 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 ⊥平面PAC,而PC ⊂平面PAC,所以BD PC ⊥.(2)设AC 和BD 相交于点O,连接PO,由(Ⅰ)知,BD ⊥平面PAC,所以DPO ∠是直线PD 和平面PAC 所成的角,从而DPO ∠30=.由BD ⊥平面PAC,PO ⊂平面PAC,知BD PO ⊥.在Rt POD 中,由DPO ∠30=,得PD=2OD.因为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AC BD ⊥,所以,AOD BOC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从而梯形ABCD 的高为111(42)3,222AD BC +=⨯+=于是梯形ABCD 面积 1(42)39.2S =⨯+⨯= 在等腰三角形AOD 中,2,22,2OD AD == 所以22242, 4.PD OD PA PD AD ===-=故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为11941233V S PA =⨯⨯=⨯⨯=. 【例10】(2012新课标理)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C BC AA ==,D 是棱1AA 的中点,BD DC ⊥1(1)证明:BC DC ⊥1(2)求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解析】(1)在Rt DAC ∆中,AD AC =得:45ADC ︒∠=同理:1114590A DC CDC ︒︒∠=⇒∠= 得:111,DC DC DC BD DC ⊥⊥⇒⊥面1BCD DC BC ⇒⊥(2)11,DC BC CC BC BC ⊥⊥⇒⊥面11ACC A BC AC ⇒⊥取11A B 的中点O ,过点O 作OH BD ⊥于点H ,连接11,C O C H1111111AC B C C O A B =⇒⊥,面111A B C ⊥面1A BD 1C O ⇒⊥面1A BD1OH BD C H BD ⊥⇒⊥ 得:点H 与点D 重合且1C DO ∠是二面角11C BD A --的平面角设AC a =,则12C O =,111230CD C O C DO ︒==⇒∠= 既二面角11C BD A --的大小为30︒【课堂练习】1.(2012浙江理)已知矩形ABCD ,AB =1,BC 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 与直线BD 垂直B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C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 与直线BC 垂直D .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 与BD ”,“AB 与CD ”,“AD 与BC ”均不垂直2.(2012四川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B .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C .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D .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3.(2011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 .只有1个B .恰有3个C .恰有4个D .有无穷多个4.(2012上海)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 ,m ,n 若l 与m 异面,且l 与n 异面,则 ( )A .m 与n 异面.B .m 与n 相交.C .m 与n 平行.D .m 与n 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5.(2011烟台)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α•A B •βn ⊥β,m ⊥n ,则α⊥β;②若m ∥α,n ∥β,m ⊥n ,则α∥β;③若m ⊥α,n ∥β,m ⊥n ,则α∥β;④若m ⊥α,n ∥β,α∥β,则m ⊥n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6.(2011潍坊)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α⊥γ,α⊥β,则γ∥βB .若m ∥n ,m ?α,n ?β,则α∥βC .若m ∥n ,m ∥α,则n ∥αD .若n ⊥α,n ⊥β,则α∥β7.(2010全国卷文)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若90BAC ∠=︒,1AB AC AA ==,则异面直线1BA 与1AC 所成的角等于( )A .30°B .45°C .60°D .90°8.(2010全国卷)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 .23 D 9.(2010全国Ⅱ卷理)已知正四棱锥S ABCD -中,SA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A .1BC .2D .310.(2010全国Ⅰ卷)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BC .D . 11.(2010江西理)过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A 作直线L ,使L 与棱AB ,AD ,1AA 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 可以作(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12.(2012大纲)已知正方形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BB ,1CC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AE 与1D 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 _.13.(2010上海文)已知四棱椎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6 的正方形,侧棱PA ⊥底面ABCD ,且8PA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 .14.(2010四川卷)如图,二面角l αβ--的大小是60°,线段AB α⊂.B l ∈,AB 与l 所成的角为30°.则AB 与平面β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 15.(江西卷文)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 A 1 D 1 B 1 C 1 E11AB AA==,2BC=,则A,B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16.(2010湖南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

高考理科数学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复习资料

高考理科数学线面垂直与面面垂直复习资料

31
因为 AB=BC1,E 为 AC1 的中点, 所以 BE⊥AC1,则 FG⊥AC1. 因为 BC⊥AB,BC⊥BC1,B1C1∥BC, 所以 B1C1⊥AB,B1C1⊥BC1, 又 AB∩BC1=B,所以 B1C1⊥平面 ABC1, 又 BE⊂平面 ABC1,所以 B1C1⊥BE,则 B1C1⊥FG. 因为 AC1∩B1C1=C1,所以 FG⊥平面 AB1C1.
33
• 2. 判断或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主要方法 有: (1) 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2) 利 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 转化为 另一条平行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4) 利用同 一法,即过直线上一点作平面的垂线,再证 两直线重合.
34
• 3. 判定或证明两平面垂直有两种方法: 一是根据定义判断;二是由判定定理确 定.面面垂直与线面垂直、线线垂直是密 切相关的,解题时要注意三者的相互转 化. • 4. 平行与垂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通 过平移转化某些垂直关系,是一个重要 的解题技巧.
32
• 1. 判断或证明两条直线垂直的主要方法有: (1)利用两直线垂直的定义,判断两直线所 成的角为 90°;(2) 利用三垂线定理或其逆 定理;(3)利用线面垂直的概念,证明一条 直线垂直于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一个平面;(4) 利用有关两直线垂直的平面几何性质 (如菱 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等腰三角形底边上 的中线垂直于底边等).
于是AE⊥平面PCD, 所以MN⊥平面PCD. 因为MN平面 PMC, 所以平面PMC⊥平面PCD. 点评: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两平 面垂直,关键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找一 条直线垂直另一个平面,即将证面面垂 直问题转化为证线面垂直问题.
28
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012四川文)如图,在三棱锥 中, , , ,点 在平面 内的射影 在 上.
(1)求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大小;
(2)求二面角 的大小.
18.(2012陕西文)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AB=A A1 , =
(1)证明 ;[
(2)已知AB=2,BC= ,求三棱锥 的体积.
19.(2012课标文)如图,三棱柱 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 AA1,D是棱AA1的中点.
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定义:一般地,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2、判定: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简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记作 .
3、性质: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记作 .
【经典例题】
且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
设 ,则 ,
既二面角 的大小为
【课堂练习】
.(2012浙江理)已知矩形ABCD,AB=1,BC= .将 ABD沿矩形的对角线BD所在的直线进行翻着,在翻着过程中( )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C与直线BD垂直
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B与直线CD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AD与直线BC垂直
另证:延长 相交于点 ,连接EF.因为CB=CD, .
因为△ 为正三角形,所以 ,则 ,
所以 ,又 ,
所以D是线段AF的中点,连接DM,
又由点M是线段AE的中点知 ,
而 平面BEC, 平面BEC,故DM∥平面BEC.
【例8】(2011天津)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C=45°,AD=AC=1,O为AC的中点,PO⊥平面ABCD,PO=2,M为PD的中点.
(1)证明:PB∥平面ACM;
(2)证明:AD⊥平面PAC;
(3)求直线AM与平面ABCD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析】(1)证明:连接BD,MO,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因为O为AC的中点,所以O为BD的中点.又M为PD的中点,所以PB∥MO.因为PB?平面ACM,MO?平面ACM,所以PB∥平面ACM.
5.(2011烟台)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α,n⊥β,m⊥n,则α⊥β;②若m∥α,n∥β,m⊥n,则α∥β;③若m⊥α,n∥β,m⊥n,则α∥β;④若m⊥α,n∥β,α∥β,则m⊥n.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B.2
C.3D.4
6.(2011潍坊)已知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解析】(1)因为
又 是平面PAC内的两条相较直线,所以BD 平面PAC,
而 平面PAC,所以 .
(2)设AC和BD相交于点O,连接PO,由(Ⅰ)知,BD 平面PAC,
所以 是直线PD和平面PAC所成的角,从而 .
由BD 平面PAC, 平面PAC,知 .
在 中,由 ,得PD=2OD.
因为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所以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梳理】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如果直线 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 ⊥α,直线 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 的垂面。如图,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它们唯一公共点P叫做垂足。
(2)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直线“AC与BD”,“AB与CD”,“AD与BC”均不垂直
.(2012四川理)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A.若α⊥γ,α⊥β,则γ∥β
B.若m∥n,m?α,n?β,则α∥β
C.若m∥n,m∥α,则n∥α
D.若n⊥α,n⊥β,则α∥β
7.(2010全国卷文)直三棱柱 中,若 , ,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等于()
A.30° B.45° C.60° D.90°
8.(2010全国卷)正方体ABCD- 中,B 与平面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二面角的平面角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如果记棱为 ,那么两个面分别为 的二面角记作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则两射线所构成的角叫做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其作用是衡量二面角的大小;范围: .
A.1条B.2条C.3条D.4条
12.(2012大纲)已知正方形 中, 分别为 , 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 与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____.
13.(2010上海文)已知四棱椎 的底面是边长为6的正方形,侧棱 底面 ,且 ,则该四棱椎的体积是.
14.(2010四川卷)如图,二面角 的大小是60°,线段 .
【答案】
【解析】∵EF∥面AB1C,∴EF∥AC.
又E是AD的中点,∴F是DC的中点.
∴EF= AC= .
【例7】(2012年山东文)如图,几何体 是四棱锥,△ 为正三角形, .
(1)求证: ;
(2)若∠ ,M为线段AE的中点,
求证: ∥平面 .
【解析】(1)设 中点为O,连接OC,OE,则由 知 ,
结论: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记作.
(3)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即 .
由定义知: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或者直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该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此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 的角。
A. B. C. D.
9.(2010全国Ⅱ卷理)已知正四棱锥 中, ,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
A.1 B. C.2 D.3
10.(2010全国Ⅰ卷)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B.C.D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B. C. D.
11.(2010江西理)过正方体 的顶点A作直线L,使L与棱 , , 所成的角都相等,这样的直线L可以作()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3.(2011重庆)到两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A.只有1个B.恰有3个
C.恰有4个D.有无穷多个
4.(2012上海)已知空间三条直线l,m,n若l与m异面,且l与n异面,则( )
A.m与n异面.B.m与n相交.
C.m与n平行.D.m与n异面、相交、平行均有可能.
(1)证明:平面 ⊥平面
(2)平面 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20.(2012福建文)如图,在长方体 中, 为棱 上的一点.
(1)求三棱锥 的体积;
(2)当 取得最小值时,求证: 平面 .
【课后作业】
1.(2012大纲全国)已知正四棱柱 中, 为 的中点,则直线 与
平面 的距离为()
A.2 B. C. D.1
【例2】(2012四川文)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两条直线和同一个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B.若一个平面内有三个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C.若一条直线平行于两个相交平面,则这条直线与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
D.若两个平面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则这两个平面平行
【答案】C
【解析】若两条直线和同一平面所成角相等,这两条直线可能平行,也可能为异面直线,也可能相交,所以A错;一个平面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点到另一个平面的距离相等,则这两个平面平行,故B错;若两个平面垂直同一个平面两平面可以平行,也可以垂直;故D错;故选项C正确.
又已知 ,所以 平面OCE.
所以 ,即OE是BD的垂直平分线,所以 .
(2)取AB中点N,连接 ,∵M是AE的中点,∴ ∥ ,
∵△ 是等边三角形,∴ .由∠BCD=120°知,∠CBD=30°,
所以∠ABC=60°+30°=90°,即 ,所以ND∥BC,
所以平面MND∥平面BEC,又DM 平面MND,故DM∥平面BEC.
【例3】(2012山东)已知直线m、n及平面α,其中m∥n,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n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④
C.① ②④D.②④
【答案】C
【解析】如图1,当直线m或直线n在平面α内时有可能没有符合题意的点;如图2,直线m、n到已知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垂直,则已知平面α为符合题意的点;如图3,直线m、n所在平面与已知平面α平行,则符合题意的点为一条直线,从而选C.
, 与 所成的角为30°.则 与平面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
15.(江西卷文)长方体 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 , ,则 ,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16.(2010湖南理)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是棱DD1的中点。
(1)求直线BE与平面ABB1A1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2)在棱C1D1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B1F//平面A1BE证明你的结论。
【例4】(2012四川理)如图,在正方体 中, 、 分别是 、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与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o
【解析】方法一:连接D1M,易得DN⊥A1D1,DN⊥D1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