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合集下载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1、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2、城市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得现象及过程。

城镇化水平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或城镇化发展S型曲线或城市化的基本规律:(1)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比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4、工业化前的城市与工业化后的城市特征:近代的工业革命,是第二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工业前城市的特征是第一产业所占比例大,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为辅。

城镇化水平不高。

而工业城市的特征是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大,农业现代化,城镇发展水平高,人口聚集,环境受到污染,城市的格局变化是城市以圈层式向外扩张,人工能源及加工工业的集中造成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扩大,这是构成工业城市发展的模式。

5、中国城镇化道路特点及启示:特点:(1)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上每年以1%的速度增加;(2)省际城市化水平差异明显;(3)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的压力,又是推进城市化的动力。

启示:未来的城镇化应该是一种多元化的模式,即改变过去仅仅以规模作为政策标准的方法。

未来的城市和区域发展应当是超越单个城市的传统思维,走向区域协调,从更大区域范围来思索永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走向和谐的城市区域,这也将是中国城镇化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邻里单位:“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还提出在统一邻里单位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重点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规划1、城市的含义:城市是以非农产业和非农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2、城市化含义:城镇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3、城市化几个阶段: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2、现代城市规划思想:(1)田园城市理论:英国霍华德提出.意义:提出发展极限的概念;有机平衡的。

原则;动态管理的观点。

(2)卫星城镇理论:昂温提出。

这些卫星城镇独立性较强,城内有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3)雅典宪章: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座位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运行。

(4)马丘比丘宪章:重视人与人的联系。

(5)邻里单位:要求在交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称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1、一书两证: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1、城市规划的含义: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2、城市规划任务:根据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版-考试复习重点

城市规划原理吴志强版-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1城市的定义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居民点就是城市1.2城市化城市化这一概念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1)人口职业的转变,即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不断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2)产业结构的转变,工业革命后,工业不断发展,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相对下降,工业化的发展也带来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农村多余人口转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

3)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用地转化为非农用地,由比较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1.3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可以用S形曲线表示:并且将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起步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加速阶段——当城市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补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

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2.1我国城市规划思想来源(两个)阴阳五行堪舆学(风水学)2.2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托马斯·莫尔)太阳城(康帕内拉)新协和村(罗伯特·欧文)法郎吉(生产者联合会为单位傅立叶)2.3现代主要的城市规划理论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规划理论雅典宪章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有机疏散思想第三章城乡规划体制3.1城乡规划下的四大体系法规系统、行政系统、技术系统、运作系统3.2法规体系有哪几大类的法律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3.3法规系统(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干法:我国现行城乡规划的主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简称《城乡规划法》3.4城市规划的作用城市规划是通过引导和控制来实现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并保持城市发展的整体连续性城市规划行政体系: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理解概括:中央集权,地方自治,分级审批)城市规划技术体系:城市规划运作体系:(规划编制/开发控制)工作程序(三段式):调查、分析、规划第四章城市规划的价值观4.1什么是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作为城市得三条标准(1)城市集中了一定数量得人口(2)城市就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同范围中心得只能(3)城市在功能上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就是区别于农村得一种特定得社会组织形式2.城市得特征(1)密集性:人口,物质与资本,空间活动(2)高效性:高效率,高效益(3)多元性:多功能,多类型(4)中心性:政治,经济,文化3.城市各时期得特点(1)前工业社会时期:手工业生产得集中地;农产品得集散地;城市规模小,数量少,发展缓慢(2)工业社会时期(1784年):大工业得中心;城市规模扩大,数量猛增;商贸中心;城市对立,差距拉大(3)后工业社会时期:人类主要聚居地;第三产业中心;城市密集区;城乡融合,差距减小4.城市化类型:超前城市化/滞后城市化/逆城市化/反城市化/乡村城市化5.约瑟夫提出得“S”型曲线(城市化),百分之三十与百分之七十为城市化得两个拐点,但不同得国家拐点不同。

城市得产生:第一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得结果(游牧业与农业得分离,出现了固定居民点);第二次人类社会大分工得结果(农业与手工业,商业得分离,出现了城镇)7.城市产生方式:(1)有机式得产生(交换),随着生产力与生产率提高而产生(2)人为式得产生也有其她假说:水源说,经济说,军事说,宗教说,多元说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近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得主要奠基者:霍华德(1850-1928)——“分散主义”得代表,在《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得与平道路》(1898)提出“田园城市理论”内容包括:(1)疏散过多得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2)建设新型城市——使城市得优点与乡村得田园相结合改革土地制度,政府应拥有城市地产权,采用征收土地税与地租,将这部分收入用于城市得基础设施等建设,使大众获利(最核心)提出“花园城市”模式,人口3、2万人,400公顷,外围2000公顷永久性绿地,城市由同心圆组成,有六条大道由同心圆放射出去田园城市意义(1)发展极限得概念(2)有机平衡得原则(3)动态管理得观点2.盖迪斯(1854-1932):生物学家,苏格兰,人文主义规划师,1915年出版《进化中得城市》书中认为:(1)城市规划与发展与区域有关(即)(2)城市规划要有居民得参与(人们对城市得要求就是多样得,她强调公众参与与必须把城市变成一个活得有机体)(3)“三阶段方法论”“调查-分析-规划”马塔得“带型城市”理论;嘎涅得“工业城市”理论勒柯布西埃,“集中主义”代表人物,现代建筑运动得代表人物。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2)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乡发展与城镇化1.1 城市的形成一、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的形成通常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 农业革命:农业的发展导致食物剩余,为人口集中提供了物质基础。

2. 贸易路线: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商品交换,吸引了人口聚集。

3. 政治与宗教中心:统治者和宗教势力建立的政治和宗教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城市。

二、城市形成的过程1. 聚落阶段:- 人类最早的居住形式,以狩猎、采集为生,人口稀少。

- 聚落通常位于水源附近,便于生活和农业生产。

2. 村落阶段:- 农业的发展使人类能够定居,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村落。

- 村落规模较小,人口较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3. 城镇阶段:-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村落开始转变为城镇。

- 城镇具有市场、防御设施等初级城市功能。

4. 城市阶段:- 城镇进一步发展,人口规模和地域范围扩大,形成了城市。

- 城市具有复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成为区域中心。

1.2 城市的定义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人口密集:城市人口密度通常远高于农村地区,人口集中居住和工作。

- 职能多样:城市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中心。

- 空间结构复杂:城市空间布局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交通网络、公园绿地等不同功能区。

二、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人口密集的、具有明确边界的社会组织和空间形态,它拥有多样化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功能,以及复杂的空间结构和基础设施。

1.3 城乡关系的演变一、城乡对立阶段- 在古代社会,城市往往是统治阶级的居住地,而农村则是被剥削的农民的居住地,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的对立。

二、城乡融合阶段- 工业革命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加强,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市场交换日益频繁,城乡关系开始融合。

三、城乡一体化阶段- 现代社会,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包括:1. 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实现共享。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中国古代城市特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中国古代城市总的特点:①中国古代城市始终都是封建社会型的城市,城市有变化和发展,也有不同类型的城市,但发展方式上没有根本变化。

②中国古代虽然统治力量在更换,但城市始终是统治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没有出现由于朝代的更换城市衰退、缩小或废弃。

③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中央集权统治,有完整、庞大的官僚机构,封建都城规模远比欧洲中世纪大,一般城市的规模也不小;而且由于中央集权的控制,许多城市是以加强军事、政治目的而修建起来,由经济发展而完全自发产生发展的城市较少。

④城市中统治阶级是中心,宗教也是封建统治利用的工具,宫殿、官署衙门是城市布局中突出的主要建筑物,与儒家思想结合的封建理制和等级观念支配着城市规划思想。

⑤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大类型:一是从政治军事统治要求出发而新建的城市,一般多有整体规划意图布局规划方正规则;一是由于经济地位的原因在原地不断发展扩建的城市,布局不太方正规则,有一定的自发性;居住方式为里坊制和街巷制,商业为集中设市和分散的市和商业街。

总体而言,中国古代早期因政治军事需要新建、规则形式的、采用里坊制、集中设市的城市要多一些,后期因经济原因在原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不规则的、采用商业街和街巷制的城市要多一些。

1、古代城市具有哪些特征?(1)城市所处位置大都是交通便利之处,成为商品市场和贸易中心,农产品的集散地;(2)手工业匠人在城市的专业化和集中化趋势不断增强,城市对乡村和周围地区的影响逐渐扩大,成为手工业生产的集中地;(3)城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的吸引能力,总体规模较小、数量很少;(4)城市消费规模超过生产规模,城市的消费主要靠农村的地租和税赋来支撑,这时,城乡关系是对立的。

古代城市的这些特征使城市功能逐步多样化,一些城市管理问题也开始突出,相应的法律条文也开始产生首先,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理论主要可分为两个方向: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伦理的、社会学的规划思想,以及以《管子》和后期的风水理论为代表的自然观的、功能性的规划理论。

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城市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要点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名词解释:1)城市:城市是“以非农业产业和非农业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

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城市化: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3)城市化水平: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

总人口城镇人口城市化水平。

4)市域:城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包括市区,外围市(县)。

5)市区:市政府管辖范围。

2.①什么是第一次劳动分工?原始群落中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叫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

②什么是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

③城市是如何形成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以后,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所以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

开始产生私有制,阶级分化以后,人类开始进入了奴隶社会。

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

④简述城乡区别。

1)集聚规模的差异 2)生产效率的差异 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4)职能差异5)物质形态差异 6)文化观念差异 7)空间密度差异3. 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城市发展的包括哪两个阶段?一般以英国人瓦特在1784年发明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城市发展阶段包括古代城市发展阶段(封闭,静态)和近代现城市发展阶段开放,动态)。

4. 简述世界城镇化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中期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间内,城市人口的总比例达到60%以上。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完成,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基本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注册城乡规划师复习-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注册城乡规划师复习-城乡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11%)1.1城市的概念与定义(非大纲)1.城市的概念城市最早是政治统治、军事防御和商品交换的产物,“城”市由军事防御产生的,“市”是由商品交换(市场)产生的。

城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2.城市的定义1)城市的产生定义——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体说是人类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城市是在”城”和”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行政和商业活动为基本职能的复杂化、多样化的客观实体。

2)城市的功能定义——是工商业活动集聚的场所,是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人群聚居的场所。

3)城市的集聚定义——城市的本质特点是集聚。

高密度的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是城市的普遍特征。

4)城市的区域定义——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等职能。

5)城市的景观定义——城市以人造景观为特征的聚落景观,包括土地利用的多样化,建筑物的多样化和空间利用的多样化。

包括了自然环境却又是以人造物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一种地理环境。

6)城市的系统定义——城市是一个复杂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的自然—社会复合巨系统。

共识:城市是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等非农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1.2掌握城市和乡村的基本特征及城市与农村社会的主要差别:1)人的活动、建筑的区域、居住地、生产地等的相对分散是基本特征;2)同一地区的人们生活有明显的同质性;3)大部分生活资料可以直接来源于土地;4)社会结构比较简单;5)能源使用多样;6)如城市的变化一样,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驱使下,乡村在各地也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化。

3.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差别:、以及城市社会的异质性高于农村社会。

体现在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或分散程度)上;2)生产效率的差异:城市经济活动是高效率的,主要是由于高度的组织,属于高级生产或服务性质;相反,乡村经济活动还依附于土地等初级生产要素;3)生产力结构的差异:城市是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这也造成了城乡生产力结构的根本区别;4)职能的差异:城市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是有别于乡村的。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3讲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三)

注册城乡规划师 城市规划原理 第3讲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三)

第四节城镇化及其发展一、城镇化的基本概念1、城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等不同学科对城镇化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有形的城镇化”,即物质上和形态上的城镇化,具体反映在:①人口的集中。

包括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大、城镇密度的加大、城镇规模的扩大。

②空间形态的改变。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城市用地功能的分化,土地景观的变化。

③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

产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由分散的家庭到集体的街道,从个体、自给自营到各种经济文化组织和集团。

(2)“无形的城镇化”,即精神上、意识上的城镇化,生活方式的城镇化,具体包括:①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

②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

③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而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概括起来,城镇化被认为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也可以认为是非农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的过程,以及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的地理扩散过程。

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在现行的工作中,通常采用的国际通行方法是:将城镇常住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重作为反应城镇化过程的最主要指标,称为“城镇化水平”或“城镇化率”。

计算公式:PU=U/P其中:PU——城市化水平或城镇化率U——城镇常住人口P——区域总人口这一指标既直接反映了人口的集聚程度,又反映了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这一指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并应用这一指标作为城镇化进程阶段划分的重要依据。

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个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衡量英从多个角度进行评价,至少应包括城镇化发展的数量水平和质量水平这两个基本的方面,而且反映城镇化真正发展水平的不应是表面的数量指标,更重要的是质量指标。

二、城镇化的机制与进程1、城镇化的基本动力机制项目内容(1)农村剩余贡献城市是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及农业剩余贡献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第一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一、城市的产生1. 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形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伴随着农业生产的剩余、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商品交换的需要而逐渐产生。

- 早期的城市通常围绕宗教中心、政治中心或商贸中心发展起来。

2. 城市产生的条件- 地理环境:水源、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对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兴起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 政治因素:国家的形成和政治权力的集中促进了城市的产生。

- 社会需求:人口增长、社会分工和文化交流的需求推动了城市的形成。

二、城市的定义1. 城市的定义概述- 城市是一个相对永久性的、密集的、包含多种功能的聚落,它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中心。

- 城市具有明确的行政边界,通常拥有一定的自治权。

2. 城市的特征- 人口规模:城市通常拥有较大的人口规模,人口密度较高。

- 经济活动:城市是工业、商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集中地。

- 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和职业多样化。

- 基础设施:城市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排水、电力等。

- 文化特色:城市是文化创造和传播的中心,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

第二节城市的发展一、城市发展的历史阶段1. 古代城市- 特点:规模较小,以城堡或城墙为界限,政治和宗教功能突出。

- 代表:古埃及的底比斯、古希腊的雅典、古罗马城等。

2. 中世纪城市- 特点: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出现行会组织和城市自治。

- 代表: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科隆、法国的巴黎等。

3. 近现代城市- 特点: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病问题。

- 代表:英国的曼彻斯特、美国的纽约、德国的柏林等。

4. 当代城市- 特点:信息化、全球化、生态化趋势,城市发展呈现多样性。

- 代表: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硅谷、中国的上海等。

二、城市发展的动力1.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从农业向工业、服务业的转变。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城市规划原理知识点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1. 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产生居民点2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产生城市(城市是生产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产物)3城镇的定义:各国对现在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

具体的说: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4.城镇(市)化的含义: 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 (1)、农村土地的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非农业转移 (2)、分散的农业人口向各种类型的城镇地域空间集聚 (3)、城镇建设促进城镇物质环境的改善和城镇地域的拓展和更新 (4)、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传播和扩散5.城镇化水平定义: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区域人口6.诺瑟姆曲线: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用S 形曲线表示7.城镇化划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1《周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城市规划最早形成的时代。

2《管子》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一个重要著作,它的意义是打破了城市单一的周制布局模式,从城市功能出发,理性思维和以自然环境和谐的准则确立。

3、《商君书》从城乡关系、区域经济和交通布局的角度,开始创了我国古代区域城镇关系研究的先例。

4、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

以宫城为中心,中轴对称;规整方格网;里坊制108个坊。

5、北宋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中叶出现街巷制度,北宋是中国历史上都城布局的重要转折点。

6、元代大都的特点:三套方城;宫城居中;轴线对称。

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反映了哪些思想?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巧妙结合;以理性规划为最高原则;城市2460 80 时城市形象争取天时、地利、人和。

使城市建设趋于对称、序列,追求整体与完美,秩序与规律,和谐与统一的特点,2).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长远发展,儒家思想影响3).强调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

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

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

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化和城市化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趋势。

然而,城镇化和城市化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镇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两者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城镇化的概念与特征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即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

城镇化的特征包括人口流动、城市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等。

城镇化的推进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改善居民生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城市化是指经济社会发展引起人口对城市聚集,城市的建设扩大以及城市功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的特征包括城市人口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城市建设与管理等。

城市化对于推动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竞争力,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城镇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探讨城镇化和城市化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基础,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动力。

城市化则是城镇化的结果,是城镇化的集中体现。

城镇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表现出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经济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提高就业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镇化通过人口流动和聚集,为城市注入了活力,带动了城市经济的繁荣。

城市化则为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社会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在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社会服务和完善社会管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城镇化使农民进城工作,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城市化则提供了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在环境方面,城镇化和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和挑战。

城镇化过程中的大量土地开发和建设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

城市化过程中的工业化和交通发展也带来了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等问题。

因此,在推进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同时,要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寻求生态文明与城市建设的统一。

《城市管理学》试题库

《城市管理学》试题库

《城市管理学》试题库第一编序论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一、填空题1. 以三次社会大分工为标志的经济发展是城市产生的根本动因。

2. 从城市化进程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到,城市进程有两种方向:向心型城市化和离心型城市化。

3.离心型城市化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4. 企业是城市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基础。

企业结构包括企业的技术结构和规模结构两个部分。

5. 城市群是由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群体,是大都市区的空间联合体。

在我国,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津京唐城市群三大城市群正在形成之中。

6. 直辖市是与省同级的行政单位,受中央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管辖。

目前,中国的直辖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

7. 副省级市是由计划单列市转变而来,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全部单列,直接纳入全国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在制定和执行计划、管理经济等方面,享有相当于省一级权限的市。

目前我国共有15个副省级市。

二、选择题(不定项)1.西方城市发展大致经历了阶段。

(ABCD)A.古代城市B.封建城市C.近代城市D.现代城市2.“城市群”的出现是的特征。

(D)A.古代城市B.封建城市C.近代城市D.现代城市3.“人口、就业从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城市中心人口白天密度过高,夜晚则相对冷清。

”描述的是。

(A)A.郊区城市化B.逆城市化C.向心型城市化D.低度城市化4.城市首位度畸高是的表现。

(A)A.高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离心型城市化D.低度城市化5. 美国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E.w.伯吉斯(Burgess)通过研究美国城市芝加哥,于1925年提出了城市地域结构的。

(C)A.扇形模式B.带形模式C.同心圆模式D.多核心模式6. 美国土地经济学家H.霍伊特(Hoyt)于1939年提出了城市地域的。

(A)A.扇形模式B.带形模式C.同心圆模式D.多核心模式7. 美国地理学者C.D.哈里斯(Harris)和E.L.乌尔曼(Ullman)通过研究不同类型城市的地域结构于1945年提出了。

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规划原理一城市与城镇化

城市的发展
2.近代城市的发展
① 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
一般把英国人瓦特在1 784年发明素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工业革命可能把生产集中在城市, 从而使加工工业迅速地在城市发展.并随之带动商业和贸易 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膨胀, 工业化吸收了大量农业人口,使之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扩展也吞并了.周围的农业用地.,失去 土地的农民流入城市成为工人。这些都加速了城市化。
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一般是工 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 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城市的发展
1.古代城市的发展
① 城市与防御要求
人类最初的固定居民点,就具有防御的要求,最初是防止野兽的侵袭,后来是防御部落战 争。 中国古代一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 外都有深而广的城壕。 欧洲罗马时期在环地中海地区建立了不少罗马营寨城,后来成为欧洲城市发展的基础。欧洲 中世纪,从防御要求出发,将封建主的城堡选在山顶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外围开人工沟、 架设吊桥。在城市的平面布置中,考虑了组织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兵器技术的进步也影响到了城市的建设。中国在宋代,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并直接影响到 城市的建设,使得一些城墙或加厚,或在土墙外包砖。对欧洲的城市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 响。
读书笔记
城市规划原理
之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CONCENTS
二、城市的发展
三、城市化
城市的产生和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这是人类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成为主要 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
2.城市的形成:

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

第1章城市与城镇化

第1篇 城市与城市规划 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城乡规划体制城市与城市规划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法规系统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城乡规划体制概述我国现行城乡规划技术系统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城市规划的任务我国现行城乡规划行政系统城市规划的目标与价值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城市的发展城镇化城市与城镇化城市规划思想发展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永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观“和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居民点城镇形成城镇界定古代城市近代城市现代城市城镇化内涵城镇化特征诺瑟姆曲线中国城镇化中国“天人合一”西方“民主神权”城市问题与空想社会田园城市光明城市卫星城有机疏散雅典宪章马丘比丘宪章新马克思主义理性主义全球化城镇邻里单位城市设计城市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信息网络化全球城镇化单向的封闭转向复合开放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转向过程导控的动态刚性规划转向弹性规划指令性转向引导性规划法规系统规划行政系统规划技术系统规划运作系统主干法从属法规与专项法规相关法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职权法定规划体系规划依据开发控制制度(城市;乡村庄)开发控制的依据(法律法规,城乡规划,技术规范、标准,政策)规划城市规划(职业的起源;规划的任务)规划的目标价值观影响城市规划目标的形成城市规划价值观的确立永续发展的概念与思想形成永续住区与永续城市城市规划与永续城市发展“和谐城市”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和谐城市的价值观(人地、人人、当代与未来)图 1 城市与城市规划总纲【摘要】要求(理论素养):1.把握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2.把握规划思想渊源和理论发展的基本规律。

目标(核心价值观):“和谐城市”柱锥模型——城乡规划的纲领1.城乡规划的底线纲领——通过城乡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全面协调理性的发展,实现“永续城市”2. 城乡规划的髙线纲领一一通过城乡区域的环境和谐、社会和谐和历史文化与未来创新间的发展和谐,追求“和谐城市”,作为专业工作的理想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3. 4. 产业结构; 居民从事职业; 居民人口规模; 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三、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实际上,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 但是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 人口数量和职能。 在产业构成方面: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 在人口数量方面:聚集着更多的人口; 在城镇职能方面: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 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在其他方面包括: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更为 完备的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
© Ë £ ò È ¨Í £
Ç ³ ò Õ Ë È Ú ¿ (ò Í Ë È )
ç Ï å ´ Ë È Ú ¿ (ò Í Ë È )
Ç ³ Ð Ê ¯ » ® Ë ½ Æ (%)
£ %© £ ¨
第三节
城镇化
第三节
城镇化
从当前发展趋势看,中国城镇化已经步入城镇 化加速发展的第二阶段,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 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城镇化浪潮。根据 相关研究,直到2030~2040年,中国城镇化才 会真正达到稳定阶段,在70%~80%左右。 但是,城镇化的推进使得城市与城乡区域的和 谐关系不断被打破,威胁地球整体整体环境安 全。
第三节
城市化发展的S形曲线
城镇化
第三节
世界城镇化发展趋势
城镇化
1970
2000
2030
第三节
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城镇化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19世纪后半期开始,速度很 慢,发展也不平衡。 解放后城市化速度较快,至20世纪70年代末约达 14%,改革开放后至1986年,按当时的户口划分标 准达到26%,实际上要比这个数字高,1999年达到 29.5%,2000年普查结果为36%,截止2009年,全国 城镇化水平46.6%。 30年间城镇化水平提高了超过30个百分点,城市 规模快速扩张。但是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东、中、 洗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
1955年建国后第一个城镇标准,采用居民点的人口下线数 量和职业构成两个要素相结合的方法。
•常住人口2,000人以上,居民50%以上为非农业人口的居民区以 及工矿企业、铁路站、工商业中心、交通要口、中等以上学校、 科学研究机关的所在地和职工住宅区等,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 但在1000人以上,非农业人口超过75%,可以设臵城镇居民区。 •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可以设市,市的近郊区无论农业人口 所占比例大小,一律视为城镇区。 •县级或县级以上国家机关所在地以及聚居2000人以上城镇可设 建制镇。
正确选择中国未来的城镇化道路关系到国家发展 的前途,未来的中国城镇化发展应当是立足于城乡区 域的协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
复习思考
1、城市有哪些基本要素构成? 2、工业前城市和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3、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 4、城市化有那些基本规律?城市化发展与全球气候变 化有哪些关系?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城市是由于人类在集聚中对防御、生产、生活等 方面的要求而产生,并随着这些要求的变化而发 展。 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社会发展 阶段,即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可以称前工业 化时期、工业化时代,也可以称为古代的城市和 近代的城市。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的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 (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 黄河中下游、尼罗河下游、西亚两河流域 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人类第一次 劳动大分工
原始居民点 的分布
农业发展较早,在此基础上城市出现较早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二、城市的形成
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商品 生产的出现。原来的居民点发生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 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和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城市是生产发展和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伴随着私有制与 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 城市与农村的区别:
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963年修改城镇确定标准:
① 设镇下线标准提高到常住人口3000人以上,非农人口70% 以上或聚居人口2500~3000人,非农人口85%以上; ② 缩小了市的郊区范围,规定市镇人口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 不应超过20%。 ③ 市区和郊区的非农人口列入市的城镇人口,市区和郊区的 农业人口不再作为城镇人口,列入乡村人口。
(一)城市集中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分散发展的理论与实 践; (二)城市的对外交通发生较大变化; (三)郊迁现象及老城市中心地区“复苏”; (四)各国城市发展出现较大差异,外延扩展已成为主 要发展形式; (五)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六)一些发达的城镇密集地区的影响更大; (七)人类对城市的环境保护和人文历史积淀产生重视;
城市规划原理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二、城市的形成 三、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一、古代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第三节 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含义 二、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三、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 四、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① 经济制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 ② 商业经济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二、近代城市的发展 •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 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 城市与环境 • 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 城市生活
第二节 城市的发展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第一节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一、居民点的形成 自然的采集经济自然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
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 生活,无固定的居 原始社会 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 住点
母系社会
捕鱼、狩猎,形成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 (大约在四、五万年前) 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主的固 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
我国城镇确定标准的演变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986年设市标准进行了大的调整:
① 非农业人口 6万人以上,年国民生产总值2亿元以上,已 成为该地经济中心的镇,可以设置市的建制。虽不足此 标准,但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设市。 ② 总人口50万以下的县,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 人口 10万以上,常住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 民生产总值3亿元以上;或者总人口 50万以上的县,县 府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一般在12万以上,年国民生产总 值4亿元以上,可以撤县设市。 ③ 市区非农业人口25万以上,市国民生产总值10亿元以上 的中等城市,可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 ④ 虽不足以上标准,但确有必要的地方,也可设市。
第三节
城镇化
二、城市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 向第二、三产业; 国际产业结构变化(1960~2004年)
城市化水平高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第三节
城镇化
三、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
城市化的历史进程大体分为三阶段: (1)初期阶段 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2)中期阶段 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 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转 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 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第三节
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
一、城镇化的含义 指农业人口及农用土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 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
具体包括:
人口职业的转变。农业转化城非农业的第二、三 产业 。
产业结构的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 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 用地;分散低密度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 的、较高密度的居住形式;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 间形态转化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1984年修改了城镇确定标准,恢复乡作为县以下的乡村 基层行政单位。
•2,000人以下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居民点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 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可设镇; •2000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居民点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 常住人口超过总人口10%可设镇。 综上,镇至少有2000以上的非农人口和自理口粮常住人口聚居。
第三节
城镇化
ÖÖ ú 1952-2001 Ö ê ÖÖÖÖÖ ú Ö
100000 90000 80000 70000 60000 50000 40000 30000 20000 10000 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第三节
城镇化
我国以往的城镇化政策,曾经长期将城市规模作 为国家城镇化政策的指针,很长时间内都是以限制城 镇化和城市发展规模作为政策标准。1989年的《城市 规划法》“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 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但是造成了一些弊端。
1.
2.
我国城镇化的实践并未表现出与城市发展方针的一致性,相 反,却出现了“越控制越发展”的局面。 导致了工业化发展与城市化发展的不同步,带来新的城市问 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