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语言文字法规常识共46页文档
语言文字常识

语言文字常识语言文字常识一、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年1月1日起实行。
2.国家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普通话和标准汉字。
4.我国语言文字的根本政策是: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标准汉字。
5.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总原那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7.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明目标和要求: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是:2022年以前“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社会应用“根本标准”。
8.城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四大重点行业及作用:党政机关——龙头作用教育系统——根底作用宣传媒体——典范作用公共效劳行业——窗口作用9.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10.推普周——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第一届为1998年9月。
2022年9月14–20日是第1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宣传主题为“依法推广普通话,提升国家软实力。
”二、语言知识1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定义: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根底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标准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言。
12.那些场合应该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的要求是工作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大到联合国讲坛,小到基层信访办公室接待外地来访者,在这些场合说方言或不庄重,或有失政府形象。
13.推广普通话是要消灭方言吗?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人为地消灭方言,主要是为了消除方言隔膜,以利于社会交际。
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
推广普通话是要求会说方言的公民还要会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划分〔三级六等〕普通话水平划分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内划分两个等次。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资料.doc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推普宣传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
这部法律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
它的颁布,有利于促进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
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工作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尤其是1986年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推动了语言文字健康地向前发展。
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混乱的现象,如有的地方方言盛行,社会上乱写不规范字的现象比比皆是,语言文字工作无法可依的状况亟待改变。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颁布,正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标志着我国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将全面走上法制的轨道。
这对于进一步普及文化教育特别是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将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何时公布的?自何时起施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 2000年10月31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3.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与宪法等有关法律保持一致;(2)坚持新时期语言文字的方针、政策,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3)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中,要体现主权意识,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指的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适用于哪些范围?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全国范围内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本文档是关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综合文档,旨在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和参考。
请注意,文档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一、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概述1.1 语言和文字的基本概念1.1.1 语言的定义和特征1.1.2 文字的定义和特征1.2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重要性1.2.1 维护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准确性1.2.2 促进语言文字的传播和交流1.2.3 保护语言文字的知识产权二、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内容2.1 语言文字的规范2.1.1 语法规则和规范2.1.2 词汇用法和规范2.1.3 语言文字的表达和修辞手法2.2 语言文字的安全和保护2.2.1 语言文字的著作权和版权保护2.2.2 语言文字的商标和标识保护2.2.3 语言文字的隐私保护2.3 语言文字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3.1 语言文字的翻译和传译规范2.3.2 语言文字的国际化和标准化2.3.3 语言文字的文化传承和推广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法律基础3.1 国内相关法律法规3.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3.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3.2 国际相关法律法规3.2.1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 3.2.2 《巴黎公约》3.2.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四、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执行机构和管理办法4.1 国内执行机构和管理办法4.1.1 文化部门4.1.2 法律部门4.1.3 语言文字规范委员会4.2 国际执行机构和管理办法4.2.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2.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2.3 国际语言学会五、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5.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全文5.3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全文5.4 《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全文 5.5 《巴黎公约》全文5.6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全文六、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国的最高法律文件,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学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学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什么是普通话?.............................................................................. - 1 - 什么是规范汉字? .......................................................................... - 1 - 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名称是什么? ....................................... - 1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 - 1 - 国家规定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推普周)是什么时间? .... - 2 - 什么时候开始推广普通话?........................................................... - 2 - 什么时候开始推行规范汉字?....................................................... - 2 - 什么时候推广普通话写进《宪法》? ........................................... - 2 - 语言文字工作的四个重点领域是什么? ....................................... - 2 - 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目标?........................................................... - 3 -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什么时候颁布?.......................................................................................... - 3 - 衡水市政府颁布的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地方性规章是什么? ......................................................................................................... - 3 - 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什么?....................................................... - 3 - 历届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主题一览............................................... - 4 - 讲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 5 - 规范汉字与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关系? ................................... - 5 - 语言文字工作对学校的基本要求................................................... - 6 -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 8 - 河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 - 13 -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 19 -学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第一部分法律摘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第十八条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话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五)《扫除文盲条例》: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六)《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二部分文件摘录(一)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种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资料1.什么时候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的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
3.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的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6.什么是普通话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7.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9.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形象代言人是谁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着名演员王刚。
11.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
12.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是怎样的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
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
13.推广普通话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
更重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的专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并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
学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

学校语言文字政策法规知识问答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什么是规范汉字?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简化字以《简化字总表》中收录的简化字为准。
与此对照的繁体写法即为不规范字,不规范字——繁体字(已经简化的繁体字)、二简字、异体字、错别字。
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法律名称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简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什么时候颁布?2000年10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颁布。
▲什么时候开始实施?2001年1月1日。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什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国家规定的“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推普周)是什么时间?每年9月份第三周(从1998年开始)。
河北省规定:从2008年始每年9月为“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汉字宣传月”▲今年(2012年)“推普周”是第几届?第十五届时间—9月14——21日▲今年“推普周”的主题是什么?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什么时候开始推广普通话?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8年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什么时候开始推行规范汉字?1956年1月,国务院公布了《汉字简化方案》(1977年公布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简称“二简字”〉,1986年宣布废除)。
什么时候推广普通话写进《宪法》?1982年《宪法》写进了“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条文。
语言文字工作的四个重点领域是什么?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工作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学校为基础,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目标?2010年以前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普通话”、“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化”。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

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资料1.什么时候普通话写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答: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普通话”.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从哪年开始颁布实施(de)答:2000年10月31日颁布,从2001年1月1日起实施.3.国家通用(de)语言文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哪些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答:①文物古迹;②姓氏中(de)异体字;③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④题词和招牌(de)手书字;⑤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de);⑥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de)特殊情况.5.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de)基本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是什么答:普通话和规范汉字.6.什么是普通话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de)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de)现代汉民族共同语.7.什么是规范汉字答: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de)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de)传承字.8.国务院规定从哪年起什么时间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答:从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推广普通话宣传周.9.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de)形象代言人是谁答:央视节目主持人王小丫和着名演员王刚.11.哪些岗位人员应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答:教师、公务员、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12.普通话水平测试(de)等级标准是怎样(de)答:普通话水平分为3级.每一级别内部再划分为甲、乙两个等次,共三级六等.13.推广普通话(de)法律依据是什么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de)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多部法律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更重要(d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1月l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语言文字(de)专门法律,规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de)法律地位,并对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等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出了明确规定.14.新时期我国推广普通话工作(de)12字方针是什么答: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15.国家推广全国通用(de)普通话,并不是要消灭方言,方言将在一定领域和指定地区内长期存在,普通话和方言将处在一个不断融合丰富(de)过程中,这句话对吗答:对.16.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语言文字与普通话和规范汉字(de)关系是什么答:国家坚持各民族语言文字地位平等(de)基本原则和政策.1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de)监督管理部门是什么部门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18.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是什么答: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现设在教育部.20.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由哪个部门颁布答: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21.城市公共场所设施和招牌、广告用字违反规定(de)应如何处理答: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de),予以警告,并督促其限期改正.2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应当做到三个“有利于”.这三个“有利于”指什么答: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23.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de)违法行为(de)管理途径有哪些答:有3条管理途径:一是社会共同管理,二是责任人所在单位管理,三是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管理.25.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de)社会应用监督管理职责是什么答: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de)教育教学用语用字进行管理和监督,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de)规范化、标准化使用列入学习督导、检查、评估和考核(de)内容.26.有关部门不履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进行监督管理职责(de),由哪个部门予以处罚答: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语言文字工作会处罚.27.推广普通话(de)基本措施有哪三项答:推广普通话(de)基本措施有:1.目标管理、量化评估;2.普通话水平测试;3.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8.说出几部你知道(de)有关推广普通话(de)法律法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de)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幼儿园管理条例、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经、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都提出要推广使用普通话.29.新时期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de)奋斗目标是什么答:新时期我们国家语言文字工作(de)奋斗目标是:在2010年以前,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初步普及,汉字(de)社会应用基本规范,汉语拼音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建立起有效(de)中文信息处理(de)管理制度.30.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分为几个等级答:国家级示范校、省级示范校和市级示范校.31.汉语有多少种方言答:汉语有七大方言,即:⑴北方方言;⑵吴方言;⑶赣方言;⑷湘方言;⑸闽方言;⑹粤方言;⑺客家方言.32.什么是汉字(de)标准化答:汉字(de)标准化是在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系统、科学整理(de)基础上,做到现行汉字(de)“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33.什么是不规范汉字呢答:所谓不规范(de)汉字是指书写已经淘汰(de)异体字,已经简化(de)繁体字,已经废止(de)“二简字”和错字、别字.34.国家对各民族语言实施怎样(de)政策答: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de)语言文字(de)自由.少数民族语言文字(de)使用依据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及其他法律(de)相关规定实施.35.在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中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吗答:可以.36.对教师和国家公务员(de)普通话达标要求是有年龄界限(de),对哪一年以前出生(de)教师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可不作硬性规定,但也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使用普通话答:1954年1月1日以前出生.37.在少数方言复杂(de)地区,特别是农村(de)教师及相关毕业生(de)普通话水平达标要求是否相应放宽答:是(de),他们(de)普通话水平可暂时放宽到不低于三级甲等.38.国家语委规定,什么时间实现普通话在全国初步普及、汉字社会应用基本规范(de)目标答:2010年.40.普通话等级证书由什么机构颁发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办颁发.41.什么是“三纳入一渗透”答:所谓“三纳入一渗透”就是要求学校“把普及普通话(de)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和社会实践等各项教育活动中”.42.社会用字中禁止使用哪些不规范用字答:⑴已经简化(de)繁体字;⑵已经淘汰(de)异体字;⑶自造(de)简化字,已经废止(de)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de)字;⑷已经淘汰(de)旧字形;⑸已经更改(de)生僻地名和旧译计量单位名称用字.43.“普通话”这个词语最早是有谁在哪一年提出来(de)答: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de).44. 2010年推普周(十三届)活动时间:2010年9月12---9月18日,活动主题: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中职教育《语言文字规范化常识》

语言文字知识复习材料(政策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
2.国务院决定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3.《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4.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指的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5.机关公文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6.《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
7.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应当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8.当前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
9.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要以学校为基础,以党政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
10.普通话的具体含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1.通过推广普通话,要逐步使普通话成为哪四种用语:校园用语、公务用语、宣传用语、社会服务用语。
12.推广普通话是促使公民普遍具备普通话应用能力,在正式场合和公共交际场合说普通话。
13.在下列情形下可以使用方言:(1)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确需使用的;(2)经国务院广播电视部门或省级广播电视部门批准的播音用语;(3)戏曲、影视等艺术形式中需要使用的;(4)出版、教学、研究中确需使用的。
14.规范汉字是指现在通行的规范汉字。
即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和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具体标准可参照国家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新旧字形对照表》《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
15.不规范汉字指的是:(1)已简化的繁体字。
(2)已淘汰的异体字。
(3)已淘汰的旧字形。
(4)已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字。
完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

完整语言文字规范知识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它承载着思想、文化和情感。
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不仅有助于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能提高交流的效率和质量。
在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掌握完整的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汉字的规范。
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形态优美、结构复杂。
在书写汉字时,要注意笔画的顺序和形状。
比如,“横”要写得平稳,“竖”要写得笔直。
同时,要注意汉字的间架结构,使其整体美观、协调。
一些常见的错误,如“冒”字上部不是“曰”,“肺”字右边不是“市”,这些都需要我们特别留意。
汉字的读音也是语言文字规范的重要方面。
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读音不同,比如“和”字,在“和平”中读“hé”,在“和面”中读“huó”。
还有一些容易读错的字,如“氛围”的“氛”读“fēn”,而不是“fèn”;“字帖”的“帖”读“tiè”,而不是“tiē”。
正确的读音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准确,避免产生误解。
词语的运用同样需要遵循规范。
要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避免望文生义。
例如,“差强人意”并不是说事情做得不好,而是大体上能让人满意;“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在使用成语、俗语时,要确保其使用恰当,符合语境。
语法规则是构建正确句子的基础。
句子成分要完整,主语、谓语、宾语等不能缺失或搭配不当。
比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这句话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使”。
语序也要正确,“我不仅认识了他,而且也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这是正确的语序,如果说成“我不仅也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而且认识了他”就不符合语法规范了。
标点符号虽然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分句等;句号表示句子的结束;问号用于疑问句;感叹号用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使用标点符号时要注意规范,不能一“逗”到底,也不能随意乱用。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知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第一部分法律摘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
第十八条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
第十九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情况进行培训。
第二十条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六条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话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三十七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有条件的应当采取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设汉文课程,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五)《扫除文盲条例》:第六条扫除文盲教学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六)《幼儿园管理条例》:第十五条幼儿园应当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第十四条民族乡的中小学可以使用当地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同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第二部分文件摘录(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全面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各级种类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师范院校要继续把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提高语言文字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