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0.1博物馆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
2023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真模拟考试试卷A卷含答案单选题(共30题)1、著名科学家,科学史家普赖提出:如果K代表参与某一专业领域的人数,那么这个数字的平方根大致等于这个领域做出一半贡献的排名前的那部分人的人数。
A.某国出版协会统计来了本国的期刊,发现与经济有关的期刊大约有150种,所有与经济有关的科研论文中,有一半发表在其中的13种期刊上B.某县具有20农业人口,统计发现,过去一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中,大约一粮食产量是由450位左右的种粮大户贡献的C.某组织统计过去一年全世界公开举办的音乐会的演奏曲目,发现所有演奏曲目是由大约250位作曲家完成的,其中大约一半的曲目来自于16位作曲家D.某销售者奢侈品的网站过去一年的访问量为10万人次,但去年全部的销售额中,大约一半的销售额是由其中大约300位固定客户提供的【答案】 C2、当前,我国正处在极为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国家制定并正在实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____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争取与我国实力相____的国际话语权,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
A.营造___一致B.维护___对应C.构建___适应D.创造___匹配【答案】 D3、本地杂草野花由于经历了千百年的自然,对当地气候和土质都有极好的适应性,根本不需要过多额外的养护。
而且,与属于外来物种的人工草坪相比,本地杂草野花还有一个就是生态安全。
A.选择优势B.淘汰好处C.洗礼有点D.进化长处【答案】 A4、一游人匀速在小路上散步,从第1棵树走到第12棵树用了11分钟,如果这个游人走了25分钟,应走到第几棵树?()A.26B.23C.28D.30【答案】 A5、两同学需托运行李。
托运收费标准为10公斤以下6元/公斤,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略低一些。
已知甲乙两人托运费分别为109. 5元、78元,甲的行李比乙重了50%。
那么,超出10公斤部分每公斤收费标准比10公斤以内的低了多少元?()A.1.5 元B.2. 5 元C.3. 5 元D.4. 5 元【答案】 A6、某超市购入每瓶200毫升和500毫升两种规格的淋浴露各若干箱,200毫升淋浴露每箱20瓶,500毫升淋浴露每箱12瓶,定价分别为14元/瓶和25元/瓶。
文化共建方案
1.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2.培育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文化与旅游、教育、体育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3.加强文化产业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文化普及与教育
1.实施全民文化教育行动计划,将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2.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展览和演出,提高公民文化素养。
(一)文化资源整合
1.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实现文化资源的信息化管理。
2.构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促进文化资源跨区域、跨行业产数字化记录和传播。
(二)文化载体建设
1.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化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文化设施布局。
二、目标
1.促进区域内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提高文化资源利用效率。
2.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实践。
3.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4.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文化资源整合与共享
1.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对区域内的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分类和数字化管理,实现文化资源的信息共享。
本方案旨在为我国文化共建工作提供总体框架和行动指南,具体实施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党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努力,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2篇
文化共建方案
一、前言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文化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深远影响。本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性的文化共建措施,促进文化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生态,为推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5篇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5篇第1篇示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一直将文化服务事业放在重要位置,积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文化服务。
本文旨在对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网络。
目前,各地区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等文化机构井然有序,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文化服务差距,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创新,引入先进科技手段,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多元化文化需求的追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有的偏远地区仍存在文化服务不足的情况,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不够高,有的文化机构缺乏创新意识和服务理念,导致文化服务内容单一,难以吸引更多人群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融合度和协调性有待加强,有的地区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导致资源浪费和服务效率低下。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文化服务事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文化服务,让文化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0字】第2篇示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施方案
完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实施方案文化和旅游产业是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
通过对文化和旅游产业的研究,可以为各国提供一个了解彼此文化差异和相通之处的平台,促进民心相通和友好交往。
也可以通过跨国旅游项目和文化节庆活动等形式,加强各国之间的互学互鉴,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需要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运用,建设和完善数字化平台,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在线化和智能化,建立互动交流的机制,开展产业链化合作和共享,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文化和旅游产业具有创新性和更新性的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文化旅游需求的不断变化,文化和旅游产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更新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创新和更新可以体现在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旅游景点的开发与改造、旅游产品的设计与推广等方面。
通过不断创新和更新,文化和旅游产业才能够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文化和旅游的新需求。
文化和旅游产业具有极大的交叉性和互动性,未来将更多地开展跨界合作和创新,实现产业链的全面升级。
文化机构、旅游企业和其他相关企业将相互融合,共同打造新型文化和旅游产品,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文化和旅游体验。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方法和原则(一)定量研究方法和原则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是一种关注数量和统计数据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大规模数据的分析来获取准确的信息和结论。
1、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收集大量数据的有效方式。
研究人员可以设计问卷,包含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的问题,并将其分发给目标受众。
通过统计和分析问卷答案,可以得出关于受众态度、需求和行为的结论。
2、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来验证假设和推断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以收集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的数据,如游客数量、消费水平、就业机会等,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教学大纲
公共文化服务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公共文化服务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向社会成员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服务体系、管理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相关政策法规。
了解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熟悉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策划和组织公共文化活动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调研能力和撰写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报告的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思维。
促进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公共文化服务的概念与内涵公共文化服务的定义和特点公共文化服务的价值和意义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的关系2、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演变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4、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文化艺术活动图书阅览广播电视服务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5、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与运营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体制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评估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运营模式6、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参与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和措施7、公共文化服务的案例分析国内外成功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案例案例的经验借鉴和启示8、公共文化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新技术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发展方向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公共文化服务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
4、实地调研安排学生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进行实地调研,增强学生的实践认知。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讲课稿ppt课件
文化权利同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 利一样,是宪法保障的一项重要公民权利, 是衡量社会进步与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指 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就是要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效果由人民评判、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确保所有人平等地享有参与文化 活动、从事文化创造、享受文化福利的机 会,实现文化上的公平正义。
1
明确提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 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
3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 一次正式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 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 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4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以公共财政 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 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 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 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 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 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
13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塑造时代精 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代 公民为目标,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 基础,以文化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为驱动 力,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科学运用 现代传播方式,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 准化、规范化、均等化、多元化。
14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培育具有时 代精神和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为目标, 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 能体现时代精神、有创造性的、积极 健康的公共文化,营造健康的公共文 化生活空间,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全 面发展。
15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然要适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转变 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实现从管 制型政府向现代服务型政府转变。
博物馆评估标准评分细则
3 3 3 2
1.4.1
人员资质与比例
“人员资质”指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业务人员。根据人 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国 人部发〔2006〕87 号)的规定,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 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 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 70%。
5
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达到在编人数的 75%以上 有专业资质的人员达到在编人数的 70%以上 有专业资质的人员不低于在编人数的 60% 1.4.2 1.4.2.1 人才梯次结构 专业技术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人员比例 适当 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 (国人部发〔2006〕87 号)规定“专业技术高级、中级、 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 1:3:6” 。 根据该比例,业务人员梯次、结构合理;酌情给分 高级管理人员指馆级领导,中级管理人员指各部门负责 人。
5 5 3 1
6
2.1.1.2
藏品数量与质量 藏品数量 10 万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 2 万 件/套以上 藏品数量 3 万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 6 千件 /套以上 藏品数量 4 千件/套以上,或珍贵文物 400 件 /套以上 藏品数量 500 件/套以上
依据 《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 第八条第三款 “藏品计件” 、 第四款“藏品计量单位”
2
1 1 20 5 8 3 3 2 3 4
1.3 1.3.1
建筑与环境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合理,自成系统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较合理,相对自成系统 建筑功能区块布局基本合理
1.3.2 1.3.2.1 1.3.2.2 1.3.2.3 1.3.2.4 1.4
环境卫生 室外卫生 室内卫生 室内空气质量 绿化 人力资源
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
公共文化服务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供平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
本文将探讨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1.服务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服务范围逐步扩大,不仅覆盖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传统领域,还向社区、学校、农村等基层延伸,并涵盖了广播电视、电影、游戏、网络等多个领域。
例如,针对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渐完善,各地政府和社会组织设立了大量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示范点等设施,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和教育。
此外,各地政府也积极推行“数字城市”建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2.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提升也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趋势。
政府逐步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职业化、专业化的管理,采取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例如,很多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管理,通过自助借还书系统、电子阅览室等方式,提高了读者的体验感和服务效率。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也更加注重接地气、贴近生活的服务体验,注重参与性、互动性和创新性。
3.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加大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扶持也逐步加大。
各级政府逐步增加文化预算,支持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文化产业发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图书馆等机构不断推出文化创意产业支持政策,为文化创意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发展趋势1.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未来,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趋势将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中,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准化。
例如,电子书、数字展览、数字化文物等新型文化产品将覆盖更多的人群,打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国家有关文化行政事务的政府机关的设置、职权的划分、职能结构、行政组织结构、行政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等。
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广泛涉及文化资源配置、文化事权划分、文化政策制定、文化产品供需宏观调控、社会文化和文化市场监管等丰富内容,从根本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影响着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改革文化行政管理体制,更好地发挥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职能,是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
第一节深化文化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文化产业管理涉及多个方面,从管理范围来看可以大致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
所谓宏观管理,即以国家为主体,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宏观管理和调控。
其基本任务是,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保持产业供需基本平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监督管理文化市场,引导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观管理,即对不同区域、不同行业间的文化产业的协调与管理,主要由各级地方政府实施,包括区域性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发展规划、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的落实与监督等。
微观管理则主要是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计划、组织、领导、生产、营销及与外部的合作等。
[1]政府对文化产业的行政管理,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的宏观管理和中观管理的层面。
一文化产业行政管理的必要性文化产业的运行主要是通过文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生产要素进行配置、保持供需关系的平衡等。
与其他产业一样,文化产业也存在着“市场失灵”问题。
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采取必要的法律、行政手段,维护文化市场秩序、保障文化市场的公平和公正。
同时,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就是文化产业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具有精神属性。
出于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需要,政府也需要对文化产业进行必要的管理,这也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研究
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研究引言一、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1.政府供给政府是最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者。
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包括博物馆、图书馆、艺术剧院等。
政府为公众提供这些服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同时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社会组织供给除了政府,社会组织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供给者。
社会组织可以是非营利性的文化机构,也可以是商业性质的文化企业。
社会组织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展览、演出、音乐会等,来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1.文化消费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人们希望通过参观博物馆、观看演出等方式,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2.教育需求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人们希望通过接受文化教育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公众对文化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3.旅游需求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旅游景点的文化体验也有着很高的需求。
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能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并参观一些著名的文化景点。
4.社交需求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
因此,人们也希望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来满足自己社交的需求。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问题1.供给不足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要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而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投入上的比例相对较低,社会组织的投入也不够,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不足。
2.供给质量低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要依赖于政府和社会组织,而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公共文化服务的管理和运营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不高。
3.供给结构不合理目前,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而在一些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供给相对较少,导致供给结构不合理。
4.需求多样性难以满足由于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相对不足以及供给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公共文化服务往往无法满足公众多样性的需求。
结论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与需求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匹配存在诸多问题。
博物馆大纲设计范文
博物馆大纲设计范文第一章:博物馆概述
1.1博物馆定义及意义
1.2博物馆发展历史回顾
1.3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1.4本博物馆的定位及目标
第二章:博物馆发展规划
2.1博物馆发展背景分析
2.2博物馆建设方针和原则
2.3博物馆基础设施及场馆规划
第三章:博物馆藏品建设
第四章:博物馆展览策划
4.1博物馆展览策划的理论基础
4.2博物馆展览策划步骤及方法
4.3博物馆展览设计与布展手段
第五章:博物馆教育与公众服务
5.1博物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
5.2博物馆教育活动的类型与形式
5.3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实施与评估
第六章:博物馆宣传与推广
6.1博物馆宣传与推广策略
6.2博物馆宣传与推广方式
6.3博物馆宣传与推广效果的评估
第七章:博物馆管理与运营
7.1博物馆管理组织机构
7.2博物馆管理体制与流程
7.3博物馆自陈设施与文化产业商业化运营第八章:博物馆数字化建设
8.1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8.2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基本要素
8.3博物馆数字化展示与文化传播
第九章: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
9.1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9.2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制与途径9.3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案例分析
第十章:博物馆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10.1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新机遇与挑战
10.2博物馆未来发展的创新方向
10.3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结语:博物馆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公共博物馆服务规范山东标准2020版
公共博物馆服务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博物馆公共服务的总则、服务条件、人员要求、票务服务、咨询服务、展览服务、讲解服务、宣传教育服务、经营服务、网络信息服务、公共保障服务、安全服务、环境卫生服务、服务质量管理与改进。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划内国有博物馆的公共服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第1部分:标志GB/T 17242 投诉处理指南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23863 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 37487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GB 37488 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JGJ 66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 总则3.1 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应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给予关怀。
3.2 博物馆开放服务应在保护并合理利用藏品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展览和相关宣教服务。
3.3 博物馆应保障参观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4 博物馆全年开放时间应不少于10个月,有条件的博物馆应错时开放。
3.5 博物馆应向社会公告开放时间和参观须知,如因特殊情况需闭馆或调整参观方案,应提前公告。
3.6 博物馆的公共服务除执行本标准规定外,还应遵守相关国家法规及标准。
4 服务条件4.1 应按GB/T 23863和JGJ 66的规定设计参观区域,并配备与接待规模相适应的观众服务设备。
4.2 应按展厅面积、参观人数和观众服务需求等因素,合理配备公共服务人员。
4.3 应具有适宜于对外开放的展览和活动。
4.4 应设有专门的服务接待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讲解,人员数量应与接待规模相适应。
博物馆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
• 1966.12 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公民的20“文05化年权利”
• 人人有中权共参十加届文五中化生活;
全会
• 人人有权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 • 人人有权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利用享受被保护
的权利。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
最早 提出
20世纪50年代 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领域
主流 观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 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既给公众 提供了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了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
博务1 物体馆系公概共念文与化构服成
参考文献
• Jennifer Barrett.Museums and the Public Sphere.Wiley-Blackwell,2011. • 宋新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博物馆免费开放》,《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6-9页。 • 陈燮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论今天博物馆面临的
六、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
(1)政策法规体系:《博物馆管理办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3)现代服务手段运用体系:全国文物信息数字资源共享和数字博物 馆、网上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文物精品巡回展等新形式。 (4)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5)经费保障体系。
博物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服务,需要不断 地将社会的变化、观众需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从 博物馆内部管理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要不断地 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
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权威资料]
发挥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覆盖城乡、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文化建设相对薄弱的民族地区来讲更是如此。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将为兴安盟加强民族团结、提升民族凝聚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兴安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兴安盟各级文化部门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文化文物部门与鄂尔多斯市对口支援帮助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部署,坚持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增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初步形成了盟、旗县市、苏木镇、嘎查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
组建了兴安盟红云中老年艺术团、兴安盟民族少年艺术团,先后建成了扎赉特旗等4个旗县级宣传文化中心,各旗县市都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建设;兴安盟分4批争取到79个苏木乡镇综合文化站和875家嘎查村“草原书屋”项目,已全部建成交付使用,实现了综合文化站苏木乡镇全覆盖与草原书屋嘎查村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盟共有875个嘎查村文化室,登记在册的各类民间演出团体有37个。
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和群艺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工作全面展开,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和流动舞台车工程等取得实效,解决了兴安盟群众“读书难、看戏难、参与活动难”等问题。
三是特色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深入发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一批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城乡基层广泛开展,活跃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案例二
总结词
该省通过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拓展渠道,打造了具有 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全省公共文化的均衡 发展。
详细描述
该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志愿 服务等方式,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同 时,该省还积极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如图书馆、博物馆 、艺术团体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外,该省 还拓展渠道,通过开展文化下乡、流动文化服务等方式 ,将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和农村地区,满足了不同 地区群众的文化需求。
供多元化的供给方式。
自我发展
内部管理优化
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人才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人才素质和专业 化水平。
服务创新与拓展
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领域,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影 响力。
04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驱动
01
持续改进与优化
定期评估与调整
定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服务 内容和方式。
创新实践
鼓励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积极尝试新的服务模式和方法,提高服务质 量和效率。
合作共建
加强与其他政府机构、社会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的发展与优化。
0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案例分析
案例五
总结词
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引入信息技术和数 字化手段,实现了服务效率的提升和用户体 验的优化。
详细描述
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和数 字化手段,对传统服务模式进行了数字化转 型和升级。通过建立数字化平台、推广数字 化文化产品等方式,该体系实现了信息的高 效传递和文化服务的智能化推荐。此外,数 字化手段还提高了该体系的服务效率和质量 ,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文化体验
财政学题库带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测验题1.[单选题]下列关于地方财政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提供地方公共产品的物质基础。
B.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保障区域经济稳定与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C.地方财政是实现平均主义分配目标的重要手段。
D.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促进地区社会公平的重要政策手段。
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C2.[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属于中央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瑞典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A3.[单选题]下列国家中属于地方分权型单一制国家的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德国我的答案:A正确答案:A4.[单选题]我国的地方政府级次为:()A.二级B.三级C.四级D.五级我的答案:C正确答案:C5.[多选题]我国地方政府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在单一制国家中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B.在一般地方行政区域和民族自治地方设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政府制度从两个方面体现出“双重从属性”的特点。
D.强调中央集权。
E.在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体现直接民主的特点。
我的答案:ABCDE正确答案:ABCDE6.[多选题]地方财政的构成要素包括:A.一级事权B.一级财权C.一级财力D.一级预算E.一级债务我的答案:ABCD正确答案:ABCD7.[判断题]从大多数国家情况来看,首先产生的是地方政府。
我的答案:错正确答案:错8.[判断题]根据本课程对地方政府的界定,省级政府不属于地方政府。
我的答案:错正确答案:错第一章第二节测验重做(剩余99次)1.[判断题]自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在不断下降。
我的答案:错正确答案:错2.[判断题]从总体上看,我国财政收入的地区差距很大,无论是财政收入总量,还是人均财政收入,东部地区都要高于中部、西部地区。
我的答案:对正确答案:对3.[判断题]我国的地方政府间存在着激烈的财政竞争。
博物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博物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作者:韦江胜来源:《文化产业》2016年第13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公共文化服务成为新时期的一个崭新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历史、传播文化、服务社会、服务公众是博物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具有受众性广、角色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公共文化服务事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主要分析了博物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作用。
关键词: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尤其在建设服务性政府过程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作为公益性社会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障公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社会责任。
一、提供多样性服务,满足公众休闲需求时代的进步,以知识为载体的信息设备更新换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们文化素养不断上升,更多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许多著名博物馆成为旅游胜地,参观欣赏博物馆成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
博物馆有异域风情的,中西文化差异与碰撞的,自然的,艺术的,军事的馆藏品,分类陈列,具有专业的讲解员进行热情的讲解服务,让游客在游览中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考虑到大众需求,博物馆可以设置一些休息室,餐饮处等,为公众服务做到一心一意。
使游客在博物馆游览中,不仅得到知识的学习,文化的熏陶,艺术上的欣赏,还可以使心情愉悦。
游览博物馆作为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愈来愈受大众的喜爱,是培养情趣的良好途径,在社会压力大的今天,不失为一种休闲放松方式。
二、激活历史亮点,提升文化创新活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能更好地发挥培养信念、提高市民素质的作用,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层次较高的专业服务渗透到社会角落,更能树立品牌意识,凭借其有效的运营机制,将其办成建设文化名城的一个亮点。
在公共文化体系建立的进程中,博物馆应作为区域性为广大群众服务的一个平台,通过不断完善和调整服务功能、提供高质服务,以其自身的作为引入和吸纳辖区的有效资源,并将其整合起来,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力综合地显示出来并获得不断发展。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分析作者:***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06期[摘要] 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
“十四五”时期,我国政府需更好地履行政府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建、投、管、导、督”地主体责任,更好地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关键词]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主体责任[中图分类号]G120;G258.2 [文献标志码]A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提供的是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体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根源于“市场失灵”。
像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产品,尽管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市场需求,但是由于它们作为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导致供给方因无利可图或利润微薄而不愿意提供,只能由政府或政府扶持的公益组织来承担。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中华文化传播推广和文明交流互鑒,更好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我国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公共服务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作用,履行主体责任。
“十四五”时期,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更好地履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投”“管”“导”“督”的主体责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一、履行“建”的主体责任,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城乡规划,根据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省级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口状况、环境条件、文化特色,合理确定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规模以及布局,形成场馆服务、流动服务和数字服务相结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文化素养、促进文化多样性以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阐述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通过回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变化,揭示其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
接着,本文将重点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国内外学者的主要观点、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以期全面把握当前的研究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述评,本文旨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为构建更加完善、高效、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源自于文化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以及政策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些学科的理论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交流、创新和凝聚社会力量的功能。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载体,旨在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社会学理论认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功能。
公共文化服务应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文化需求,通过提供公平、均等的文化服务,缩小社会差距,增强社会凝聚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02年 中共十六大 首次明确提出 • “切实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我国的推进
2005年
中共十六届五 中全会
2007年十七届全 国代表大会
2011年十七届六 中全会
2017年 “十三五”规划
首次明确提出
“逐步形成覆盖 全社会比较完备 的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博物馆——契合点:公共性
随着现代博物馆的产生 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深刻体现共享与参与原则的公共文化空间
公共性
在中国近代,受西方博物馆文化和公共观念在中国传播 的影响,现代意义上的博物馆开始在中国出现,并初步 完成了中国博物馆公共性的构建。
共同性 开放性 参与性
公正性 公平性 公益性 公开性
公共文化组织机构和人才: 从事文化管理和服务的各级政府和文化事业单 位;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 、辅助人员等
公共文化活动主体: 广大人民群众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赖以存在和 发展的根基,是实现文化 “在共建中共享、在 共享中共建”目标的保障
公共文化活动方式: 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手段 、方 法和设备
六、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
(1)政策法规体系:《博物馆管理办法》、《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 (2)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3)现代服务手段运用体系:全国文物信息数字资源共享和数字博物 馆、网上博物馆、流动博物馆、文物精品巡回展等新形式。 (4)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5)经费保障体系。
博物馆服务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服务,需要不断 地将社会的变化、观众需求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结合起来,从 博物馆内部管理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等要不断地 发展、创新,与时俱进,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能。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
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服务优质、惠及全民 博物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公共文化事业服务的重要职责。因此,如 何更好地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将 成为今后博物馆发展的重要任务。
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
公共性、公益性、均等性、休闲性
十大观念的更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第8期,29-32页。 • 夏洁秋:《文化政策与公共文化服务建构——以博物馆为例》,《同济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3第1期,62-67页。 • 胡俊:《关于美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及启示——以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为
例》,《上海文化》,2013年第12期,121-127页。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
• 1966.12 联合国大会通过《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
• 公民的20“文05化年权利”
• 人人有中权共参十加届文五中化生活;
全会
• 人人有权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 • 人人有权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利用享受被保护
的权利。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
最早 提出
20世纪50年代 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领域
主流 观点
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
“由公共部门或准公共部门共同生产或提供的,以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 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这既给公众 提供了基本的精神文化享受,也维持了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
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与构成
参考文献
• Jennifer Barrett.Museums and the Public Sphere.Wiley-Blackwell,2011. • 宋新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博物馆免费开放》,《东南文化》,2012年第4期,
6-9页。 • 陈燮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博物馆文化的力量与智慧——论今天博物馆面临的
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二、简答题 • 我国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 • 三、论述题 • 结合实例谈谈博物馆在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
法律 条文
2016年12月,我国出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 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
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由政府生产或提供,以满足社会公众 基本文化需要为目的,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维系社会生存与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与条件的公共服务行为 的总和。
列入奋斗目标
把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 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列 入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 会的奋斗目标。
《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出 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 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基本建立。
明确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 移、共建共享,坚持缺什么补什么, 注重有用、适用、综合、配套,统 筹建设、使用与管理,加快构建普 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 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五、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成
公共文化政策法规: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 》 《图书馆法》《博物馆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馆(站 )、图书馆 、博物馆、美术馆 、 文化广场、文化中心、影 (剧 )院等
公共文化事业经费: 政府拨款、贴息、集资 、社会捐助、 赞助、基金等
公共性是博物馆服务的根本属性,博物馆公共服务是政府提供的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 益的公共服务。 博物馆是政府主办的公益性文化服务机构,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 博物馆公共服务内容均等指的是基本公共服务内容均等化,即人人都有享有博物馆服 务的权利,人人都有享有博物馆服务的机会和能力。 将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纳入文化休闲范畴,通过自由舒适的环境、文化娱乐消遣 (如鉴赏文物精品、亲历文物的复制等),满足公众的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