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P第四章研究者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为了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参照国际公认原则,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所有进行各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的研究,均必须按照本规范执行。
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附录1),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在进行人体试验前,必须周密考虑该试验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应权衡对受试者和公众健康预期的受益及风险,预期的受益应超过可能出现的损害。
选择临床试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和伦理要求。
临床试验用药品由申办者准备和提供。
进行临床试验前,申办者必须提供试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包括处方组成、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结果。
所提供的临床前资料必须符合进行相应各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同时还应提供试验药物已完成和其他地区正在进行与临床试验有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
临床试验药物的制备应当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设施与条件应满足安全有效地进行临床试验的需要。
所有研究者都应具备承担该项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并经过培训。
临床试验开始前,研究者和申办者应就试验方案、试验的监查、稽查和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试验中的职责分工等达成书面协议。
受试者的权益保障在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中,必须对受试者的个人权益给予充分的保障,并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受试者的权益、安全和健康必须高于对科学和社会利益的考虑。
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
为确保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的权益,必须成立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并向XXX备案。
GCP培训资料4试题
GCP115问GCP第一章1.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第一稿何时实施?1999年9月1日2. 我国“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第二稿何时实施?新修订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
3. 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全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4. 美国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的国家行政机构全称FDA5.GCP实施的目的是什么?其目的是:①保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②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
6. 我国GCP制定的国家法律文件依据是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7. 必须遵循GCP的药物临床试验类型有哪些?Ⅰ、Ⅱ、Ⅲ、Ⅳ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8. 什么是赫尔辛基宣言?1964年7月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第18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赫尔辛基宣言。
其核心是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GCP第二章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9. 开始一项临床试验前,第一要考虑什么问题?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应权衡对受试者和公众健康预期的受益及风险,预期的受益应超过可能出现的损害。
选择临床试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和伦理要求。
10. 临床试验药物由谁准备?临床试验用药品由申办者准备和提供。
11. 开始临床试验前,申办方应提供哪些资料?试验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包括处方组成、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结果。
所提供的临床前资料必须符合进行相应各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同时还应提供试验药物已完成和其它地区正在进行与临床试验有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
12. 试验药物的制备应符合国家什么法规要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3. 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应在什么地点进行?有何要求?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进行。
其设施与条件应满足安全有效地进行临床试验的需要。
GCP专业组研究者岗位职责培训
药品管理员工作职责
1. 负责保管试验用药品储存房间/专柜钥匙,以及负责本专业所承接项目的试验用药品管理。 2. 对凭处方从 GCP 药房领回的试验用药品,如未能及时发放给受试者或交给研究护士执行 注射,药品管理员应将其暂时放入专用药柜/冰箱并上锁,并做好交接、使用、回收相关记录。 3. 确保试验药物储存条件符合试验方案要求,发现异常如超温等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4.妥善保管试验药物各种管理记录文件,临床试验结束后与其他资料一并移交至机构归档保 存。
主要研究者(PI)工作职责
1. 负责所承接项目的立项及伦理沟通工作。 2. 负责对所承接项目的经费(研究者观察费、临床检查费等)与申办方/CRO进行协商,并 在协议中签字。 3. 负责对所承接项目的研究成员进行授权。 4. 负责组织召开所承接项目的启动会,对项目组成员进行试验方案及GCP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并有培训记录。 5. 负责对所承接项目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管,对所承接项目的完成质量负全责,保证数据 真实、准确、完整。 6. 配合接待申办方安排的监查、稽查以及省局和国家局检查。
质量控制员工作职责
1. 专业组质控员应熟悉了解GCP规范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了解机构及专业组制定的管理制度、标准 操作规程(SOP)及应急预案;熟悉了解授权项目的试验方案,能够对项目组成员开展试验提供相应的 规范性指导。 2. 专业组质控员负责对本专业组PI授权的试验项目开展质控自查工作,并做好自查记录(工作日志)。 3. 专业组质控员与PI协商制定项目自查计划,并根据项目开展实际情况执行,要求自查范围包括每例入 组受试者(涵盖试验全过程)。 4. 专业组质控员及时将自查发现的问题报告PI,并督促项目组成员进行相应的整改,以确保临床试验项 目的完成质量。 5. 专业组质控员接受机构质控员的日常监督、指导;机构质控员定期抽查专业组质控员工作日志,了解 项目自查情况并将抽查结果向PI反馈,作为专业组质控员的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1999.09.01•【文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施行日期】1999.09.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发布日期:2003年8月6日实施日期:2003年9月1日)废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3号)《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于1999年7月23日,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
本规范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郑筱萸一九九九年九月一日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药品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参照国际公认原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第三条凡药品进行各期临床试验,包括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均须按本规范执行。
第二章临床试验前的准备与必要条件第四条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附录1)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道德原则,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
参加临床试验的各方都必须充分了解和遵循这些原则,并遵守中国有关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
第五条进行药品临床试验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准备在人体进行试验前,必须周密考虑该试验的目的,要解决的问题,预期的治疗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危害,预期的受益应超过可能出现的损害。
选择临床试验方法必须符合科学和伦理标准。
第六条临床试验用药品由申办者准备和提供。
进行临床试验前,申办者必须提供该试验用药品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包括处方组成、制造工艺和质量检验结果。
所提供的药学、临床前和已有的临床数据资料必须符合开始进行相应各期临床试验的要求,同时还应提供该试验用药品已完成和其它地区正在进行与临床试验有关的疗效和安全性资料,以证明该试验用药品可用于临床研究,为其安全性和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提供充分依据。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 GCP)为提高药物临床研究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令第3号)进行了修订,起草了《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修订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请于2017年1月31日前将有关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反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化妆品注册管理司。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数据和所报告结果的科学、真实、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参照国际公认原则,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是临床试验全过程的标准规定,包括方案设计、组织实施、执行、监查、稽查、记录、分析、总结和报告。
第一章总则第三条药物临床试验必须符合《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原则,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是临床试验考虑的首要因素,并高于对科学和社会获益的考虑。
伦理委员会与知情同意书是保障受试者权益的主要措施。
第四条进行药物临床试验必须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临床试验开始前应权衡试验对受试者预期的风险和获益,判定是否有悖于社会责任和义务。
只有当预期的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开始和/或继续临床试验。
第一章总则第五条临床试验方案必须清晰、详细、可操作。
临床试验方案在获得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后方可执行。
第六条研究者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必须遵守临床试验方案和医疗常规,凡涉及医学判断或临床决策必须由临床医生作出。
第七条所有临床试验的纸质或电子资料均应被妥善地记录、处理和保存,并确保能正确用于临床试验的报告、解释和核对。
第一章总则第八条试验药物的制备应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原则。
试验药物的使用必须按照被批准的试验方案执行。
第九条临床试验各方应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临床试验遵守临床试验方案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十条参加临床试验的各方应遵守利益冲突回避的原则。
临床试验和GCP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南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一种将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连接起来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建立在基因组、遗传学、组学芯片等基础上的生物信息学,同系统学理论与自动化通讯技术之间的互动密切,加快科学研究向工程应用转变的产业化过程,应用于医药学也将导致基础与临床之间的距离迅速缩短,这种思维方式指的是()。
A:转化医学B:医学科技转化C:临床研究D:临床医学答案:A2.有关临床试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临床试验是设计最为严谨的临床研究B:医学领域的科技转化一般需要进行临床试验C:临床研究是临床试验的一大类别D:临床试验促进科技转化答案:ABD3.临床试验是以人体(患者或健康受试者)为对象的试验,意在发现或验证某种试验药物的临床医学、药理学以及其他药效学作用、不良反应,或者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以确定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试验。
()A:对B:错答案:B4.临床研究是基于科学逻辑的人体医学研究,临床试验是临床研究的一个主要类别。
()A:对B:错答案:A5.医学领域的科技转化包括哪些内容()。
A:新的临床路径B:新的联合治疗方案C:新的手术方式D:药物和器械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最新版《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发布时间()。
A:2020B:2018C:2003D:1998答案:A2.《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目的是()。
A:保证临床试验对受试者无风险B: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按计划完成C:保证药物临床的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及其安全D:保证试验药品上市答案:C3.伦理委员会审查的意见不包括()。
A:延后同意B:同意C:必要的修正后同意D:不同意答案:A4.临床试验过程中意外破盲或因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紧急揭盲实施人员为()。
A:监查员B:临床研究助C:研究者D:申办者答案:C5.药物临床试验不包括()。
A:Ⅱ期临床试验B:Ⅲ期临床试验C:临床前研究D:Ⅰ期临床试验答案:C第三章测试1.药物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应对具有中级职称()。
临床试验选择研究者的标准操作规程
临床试验选择研究者的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选择研究者的标准操作规程,使合格的研究者承担临床试验任务,从源头上保障了受试者的权益。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进行的所有的药物临床试验。
操作规程
研究者是药物临床试验的具体实施者,是临床试验的质量、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
研究者既是临床研究的主体,也是临床试验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选择合格的研究者是确保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的前提条件之一,故制订研究者选择的SOP。
1.确定研究负责人(PI),研究负责人应具备如下条件:
(1)具备本专业副高级以上职称;
(2)具有本专业3~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
(3)国家级GCP培训合格;
(4)目前正在临床科室一线从事专科医疗活动;
(5)原则上曾经独立承担过临床试验,具有相应能力而且在学术水平上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
(6)具备足够从事临床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7)所在医疗机构具有良好的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和人员配备,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必要设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2.由研究负责人和科室负责人根据科室人员情况和试验方案内容选择研究者。
依据我国GCP规定,研究者应具备如下条件:(1)在该机构从事医疗活动,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和行医资格;
(2)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3)掌握该专业临床试验方法和技术;
(4)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
(5)能够操作该试验所需的设备;
(6)GCP培训合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3.提供研究者履历及研究者签名样张。
4.由筛选过的研究者组成研究小组,项目由PI负责,开始临床项目研究。
医院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职责
医院临床试验主要研究者职责1.主要研究者资格1.1 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1.2 对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
1.3 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
1.4 具有并有权支配进行该项试验所需要的人员和设备的能力。
1.5 熟悉临床试验管理规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2.主要研究者职责主要研究者负责管理临床试验的全过程,其工作对课题负责人负责;确保临床试验符合GCP及其他法规要求;接受质量审核员和委托单位 MONTIOR的监督和审查;严格按照有关的法规要求及《原始记录及试验文件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要求,进行整个试验的原始记录及档案管理。
2.1 试验前2.1.1 在试验责任者声明书上签字。
2.1.2 负责接收临床批件等与试验相关的资料,并确保其符合临床试验要求。
2.1.3 接收试验药品,确认其符合试验要求后,在《临床试验用药品登记表》中登记药品名称、含量、批号、数量、贮存要求(温度、湿度、光度)及质检报告书编号等,交药品管理员管理。
2.1.4 登录试验课题库内容,确定研究编号。
2.1.5 按《研究者手册》要求,请申办者提供相应的研究资料。
2.1.6 初步建立生物样品分析方法。
2.1.7 按《试验方案设计标准操作规程》起草临床试验方案,并由课题负责人、申办方共同商榷、签字。
2.1.8 按《临床试验计划制定要点》拟定试验计划,包括临床试验方案的组织、实施、完成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详细安排。
2.1.9 拟订试验协议书及合同书。
2.1.10 按《知情同意书的准备及知情同意程序》要求,拟定知情同意书等。
2.1.11 按《伦理委员会申报及审批程序》准备伦理委员会审批资料,经课题负责人签字后及时递交伦理委员会;获得批准后,严格按批准的方案进行试验。
2.1.12 熟悉试验用药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包括该药品临床前研究的有关资料),同时也应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品有关的新信息。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职责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者职责研究者(investigator)是具备某项临床试验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并具体对受试者实施临床试验的人员。
一般按照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承担任务的不同,将他们分为主要研究者(principal investigator,PI)、合作研究者(co-investigator,CI)、助理研究者(sub-investigator,SI)及协调研究者(co-ordinator,CO)。
主要研究者是一项临床试验在一个单位的总负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项目负责人。
主要研究者的主要助手称为合作研究者。
其他参加试验的人员,如护士、技师、药师、资料保管员等称为助理研究者。
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负责协调各中心研究者工作的研究者称为协调研究者,在我国一般由组织单位的主要研究者承担。
每位研究者在临床试验中担负着各自的重要职责。
临床试验是否能够顺利且高质量地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
所以,ICH-GCP 以及各国的GCP都对研究者的资格、能力与职责做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
我国GCP明确规定了负责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应具备以下条件:在医疗机构中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和行医资格;具有试验方案中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对临床试验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本单位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能熟悉申办者所提供的与临床试验有关的资料与文献;有权支配参与该项试验的人员和使用该项试验所需的设备。
研究者职责包括:1.必须详细阅读和了解试验方案的内容,并严格按照方案执行。
2.了解并熟悉药物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包括该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有关资料),掌握临床试验进行期间发现的所有与该药物有关的新信息。
3.研究者必须在有良好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人员配备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试验,该机构应具备处理紧急情况的一切设施,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
实验室检查结果应准确可靠。
4.研究者应获得所在医疗机构或主管单位的同意,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成临床试验。
新版gcp研究者职责
• 2020版第16条:研究者资质
• 二、熟悉申办者提供的试验方案(2003版第 20条)、研究者手册、试验药物(2003版21 条)相关资料信息。
• 2020版第17条:研究者具备的条件
三、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权支配参与临床 试验的人员,具有使用临床试验所需医疗设施的 权限,正确、安全地实施临床试验。 是否可以理解为:对研究者的门槛降低了,取消了研究者的职务任职,临床试验期间具有支配权
2020版相比2003版对内容进行了归纳分类
• 2003版第23条 研究者应获得所在医疗机构或主管单位的同意, 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 成临床试验。
研究者须向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说明有 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确保有足够数量并 符合试验方案的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
• 2020版第17条:研究者具备的条件
第十八条 研究者应当给予受试者适合的医疗处理:
• (一)研究者为临床医生或者授权临床医生需要承担所有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医学决策责任。 (二)在临床试验和随访期间,对于受试者出现与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异常时,研 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保证受试者得到妥善的医疗处理,并将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受试者。研究者意识到受试 者存在合并疾病需要治疗时,应当告知受试者,并关注可能干扰临床试验结果或者受试者安全的合并用药。 (25、26条) 强调了受试者的知情权 (三)在受试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将受试者参加试验的情况告知相关的临床医生。 (四)受试者可以无理由退出临床试验。研究者在尊重受试者个人权利的同时,应当尽量了解其退出理由。
此外: • 第二十八条 研究者应当提供试验进展报告。
第十七条 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完成临床试验所需的必要条件:
临床试验GCP五篇
临床试验GCP五篇第一篇:临床试验GCP第九章一、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什么?答:把试验数据迅速、完整、无误的纳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便对数据质量及试验实施进行检查。
二、什么叫盲态审核?答:盲态审核(blind review)是指在最后一份病例报告表输入数据库后,第一次揭盲之前对数据保持盲态的预分析审核,以便对统计分析计划作最后的决定。
三、什么叫质疑表?由谁传送?能不能通过电话传达质疑表的内容?答:质疑表(query list,query form)是数据管理员再次检查病例报告表发现任何问题后,及时通知检查员,要求研究者作出回答的文件。
检查员、研究者、数据管理员之间的各种疑问及解答的交换都由质疑表完成。
质疑表应保存备查。
质疑表必须由检查员亲自传送给研究者,不能通过电话传达。
四、什么叫结果锁定?答:结果锁定指在盲态审核认为所建立的数据库正确无误后,由主要研究者、药物注册申请人、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和保存盲底的有关人员对数据库进行锁定。
此后,对数据库的任何改动只有在以上几方人员同意(可书面形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五、临床试验统计分析中常用那两种分析方法?答:1.PP分析(合格病例分析)对完成治疗方案,且依从性好的病例分析。
2.ITT分析(意向性分析)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分析,包括合格、脱落,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的分析。
六、什么是ITT?什么是FAS?答:ITT是Intention-To=Treat的缩写,即意向性。
指所有经随机化分组,分配了随机号的全部病例,也称为愿意治疗人群。
意向性分析时其中未能观察到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资料,用最后一次观察数据接转到试验最终结果,对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二进行意向性分析。
ITT的误差较大。
FAS是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指尽可能接近符合ITT原则的理想的受试者人群。
它应包括几乎所有的随机化后的受试者。
只有在导入期中被排除而未入组或者入组后没有任何的随访数据才能从FAS人群中排除。
GCP第四章研究者
GCP第四章研究者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章研究者第十六条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资格和要求包括:一)具备临床试验所需的专业知识、培训经历和能力,并能够提供最新的工作履历和相关资格文件。
二)熟悉申办者提供的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试验药物相关资料信息。
三)熟悉并遵守本规范和临床试验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保存一份由研究者签署的职责分工授权表。
五)接受申办者组织的监查和稽查,以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六)授权个人或单位承担临床试验相关的职责和功能,应确保其具备相应资质,并建立完整的程序以产生可靠的数据。
授权临床试验机构以外的单位承担试验相关的职责和功能应获得申办者同意。
第十七条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完成临床试验所需的必要条件:一)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按照试验方案入组足够数量受试者的能力。
二)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足够的时间实施和完成临床试验。
三)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权支配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具有使用临床试验所需医疗设施的权限,正确、安全地实施临床试验。
四)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确保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人员充分了解试验方案及试验用药品,明确各自在试验中的分工和职责,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五)研究者监管所有研究人员执行试验方案,并采取措施实施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
六)临床试验机构应设立相应的内部管理部门,承担临床试验的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研究者应给予受试者适合的医疗处理:一)研究者为临床医生或授权临床医生需要承担所有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医学决策责任。
二)在临床试验和随访期间,对于受试者出现与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异常时,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保证受试者得到妥善的医疗处理,并将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受试者。
研究者意识到受试者存在合并疾病需要治疗时,应告知受试者,并关注可能干扰临床试验结果或受试者安全的合并用药。
三)在受试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将受试者参加试验的情况告知相关的临床医生。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CP)
三、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由研究者与申办者共同商定并签字,报伦理委员会审批后实施。
●临床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题目; ★试验目的,试验背景,试验结果,受试者可能的危险和受益; ★申办者的名称和地址,进行试验的场所,研究者的姓名、资格和地址; ★试验设计的类型,随机分组方法及设盲的水平; ★受试者入选标准,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的步骤,受试者分配的方法; ★试验用药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方法、给药次数、疗程和有关合并用药的规 定,以及包装和标签的说明; ★试验疫苗的登记与使用记录、运送、分发方式及储存条件; ★临床观察、随访和保证受试者依从性的措施; ★不良事件的记录要求和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方法、处理措施、随访方式、时间和转归; ★试验用药编码的建立和保存,揭盲方法和紧急情况下破盲的规定; ★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8.向申办者报告试验数据、进度和结果,提交访视报告,阐明访视的发 现和日期、并签署姓名
七、记录与报告
1.试验中发生的任何事件均必须进行记录,如果没有记录,则说明事件 “没有发生”。 2.病例报告表(CRF)中的所有数据来自原始文件并与原始文件一致,要 求填写及时、完整、准确、清晰、真实,具有逻辑性,不可有空缺项; 对原始资料和病例报告表(CRF)的任何改动或修正必须保持原记录清 晰可辩,应使用单划线划掉错误内容,在旁 边填写正确内容,而且要为这些改动或修改 写上更正者姓名的首字母并注明日期,并给 出解释(如果必要)。 3.临床试验总结报告内容应与试验方案要求 保持一致。
方案设计
组织实施
总结
方案及其他 研究资料的
准备
招募、入组、免疫采血、 接种、安全性观察
数据管理与 统计分析
伦理学审查
数据信息记录 与报告
【2024版】新版GCP对临床试验的指导
二、术语及其定义
第十一条: “独立的数据监查委员会定期对临床试验的进展、安全性数据和重要的有效性终点 进行评估,并向申办者建议是否继续、调整或者停止试验”
四、研究者
第十九条: “未获得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前,不能筛选受试者”
解析:提示首例受试者筛选日期应在伦理批件日期之后,但可能不是必须在启动会之前
第二十条: “未经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不得修改或者偏离试验方案,但不包括 为了及时消除对受试者的紧急危害或者更换监查员、电话号码等仅涉及临床试验管理方面的改 动”
第四条: “只有当预期的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实施或者继续临床试验”
解析: 1.明确定义了进行临床试验的条件,提示在方案中应有说明
一、总则
第六条: “涉及医学判断或临床决策应当由临床医生做出”
解析: 1.提示所有病程、化验单等文件需有临床医生签字
第七条: “应当保护受试者的隐私和其相关信息的保密性”
四、研究者
第二十三条: “紧急情况下,参加临床试验前不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时,其监护人可以代 表受试者知情同意,若其监护人也不在场时,受试者的入选方式应当在试验方案以及其他文件 中清楚表述,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书面同意;同时应当尽快得到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可以继续 参加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
解析:对于紧急用药的流程要求有试验方案中应有描述、伦理委员会应有书面同意
解析: 1.SAE的定义
第十一条: “可疑且非预期严重不良反应,指临床表现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超出了试验药物研究 者手册、已上市药品的说明书或者产品特性摘要等已有资料信息的可疑并且非预期的严重不良 反应”
gcp主要研究者的参研经历_概述说明
gcp主要研究者的参研经历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篇文章旨在概述GCP(Google Cloud Platform)主要研究者的参研经历。
GCP作为一项重要的云计算平台,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领先的创新成果,在科研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GCP相关研究项目的背景和成就,我们将重点介绍若干位对GCP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研究者及其经验分享,并探讨他们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说明。
第二部分将介绍GCP主要研究者的背景和成就,详细阐述他们在相关领域取得的重大贡献。
第三部分将聚焦于这些研究者对于参与GCP项目的经验分享,分享他们在项目中遇到的挑战、解决方案以及取得成果的关键。
第四部分将探讨这些主要研究者对于GCP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以描绘出未来GCP在科研领域可能的重要发展方向。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及启示,对其他研究领域以及个人职业发展和团队合作与创新方面提供启示。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GCP主要研究者的参研经历。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者的经验分享和未来展望,为读者提供关于参与类似项目的指导和思路。
此外,从这些主要研究者对于其他领域、个人职业发展以及团队合作与创新等方面的启示中,读者也可以获得一些有益的观点和思考。
总之,本篇文章将以全面详实的方式呈现GCP主要研究者的参研经历,并期望为读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和启发。
2. GCP主要研究者的背景介绍:2.1 研究者A的经历和成就:研究者A是GCP项目中一位杰出的研究者,具有广泛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他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
在加入GCP之前,研究者A曾在一家顶级大学担任教授,并领导过多个重要的研究项目。
研究者A在GCP项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致力于开发新的算法和技术来提升云计算平台的性能和可靠性。
临床试验研究者工作职责医疗器械
临床试验研究者工作职责(医疗器械)1目的:明确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专业组中研究者的工作职责,规范机构运行管理模式,确保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
2范围:适用于本临床试验机构所有专业组研究者。
3内容:3.1研究者必须熟悉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政策和管理规范,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机构有关规章制度与SOP。
3.2研究者应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行医资格,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方法具有丰富经验或者能得到有经验的研究者在学术上的指导。
3.3研究者应积极参加机构或专业组内组织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培训。
3.4研究者负责制定本专业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运行相关管理制度与SOP,并通过机构办公室的审核。
3.5必须在详细阅读和了解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方案的内容后,根据个人承担试验项目情况和专业情况确定是否承接项目。
承接项目后及时向伦理委员会递交伦理审查申请,当伦理审查通过后,与申办者、机构办共同签署临床试验协议。
临床试验有关的费用应在协议中标明。
3.6了解并熟悉试验用医疗器械的性质、作用、疗效及安全性,包括该器械临床前研究的有关资料。
3.7必须在有良好医疗设施、实验室设备、人员配备的医疗机构进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以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
实验室检查结果必须正确可靠。
3.8项目立项后及时召开项目启动会,对专业组内相关人员进行试验方案与SOP的培训和授权分工。
3.9试验启动后确保严格照试验方案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进行。
3.10研究者应获得所在医院或主管单位的同意,保证有充分的时间在方案规定的期限内负责和完成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研究者须向参加临床试验的所有工作人员说明有关试验的资料、规定和职责,确保有足够数量并符合试验方案入选标准的受试者进入临床试验。
3.11在进行受试者筛选前,研究者应向受试者说明经论理委员会同意的有关试验的详细情况,并取得知情同意书。
3.12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中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研究者应立即对受试者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同时通过机构办公室报告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并在报告上签名及注明日期。
202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问答
2022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问答第一章总则Q:制定器械临床GCP的目的是什么?A: 为加强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管理,维护受试者权益和安全,保证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真实、准确、完整和可追溯,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制定本规范。
Q: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包括哪些内容?A: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申请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下同)注册而实施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相关活动,应当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涵盖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过程,包括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方案设计、实施、监查、稽查、检查以及数据的采集、记录、保存、分析,总结和报告等。
Q:实施或者继续实施临床试验的标准是什么?A: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明确的试验目的,权衡受试者和社会预期的风险和获益。
只有当预期的获益大于风险时,方可实施或者继续实施临床试验。
Q:实施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的条件1/ 15A: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在具备相应条件并且按照规定备案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实施。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应当获得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列入需进行临床试验审批的第三类医疗器械目录的,还应当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且在符合要求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实施临床试验。
Q: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开始前,申办者应当通过主要研究者向伦理委员会提交哪些文件?A:(一)临床试验方案;(二)研究者手册;(三)知情同意书文本和其他任何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材料;(四)招募受试者和向其宣传的程序性文件(如适用);(五)病例报告表文本;(六)基于产品技术要求的产品检验报告;(七)临床前研究相关资料;(八)主要研究者简历、专业特长、能力、接受培训和其他能够证明其资格的文件;(九)试验医疗器械的研制符合适用的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相关要求的声明;(十)与伦理审查相关的其他文件。
Q:医疗器械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关注要点是什么?2/ 15A:伦理委员会应当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伦理性和科学性进行审查,并应当重点关注下列内容:(一)主要研究者的资格、经验以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参加该临床试验;(二)临床试验的人员配备以及设备条件等是否符合试验要求;(三)受试者可能遭受的风险程度与试验预期的受益相比是否合适;(四)临床试验方案是否充分考虑了伦理原则,是否符合科学性,包括研究目的是否适当、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是否得到保障、其他人员可能遭受的风险是否得到充分保护;(五)向受试者提供的有关本试验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是否明确告知其应当享有的权利;受试者是否可以理解知情同意书的内容;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六)受试者入选、排除是否科学和公平;(七)受试者是否因参加临床试验而获得合理补偿;受试者若发生与临床试验相关的伤害或者死亡,给予的诊治和保障措施是否充分;(八)对儿童、孕妇、老年人、智力低下者、精神障碍患者等特殊人群受试者的保护是否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第四章研究者第十六条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备的资格和要求包括:(一)具有在临床试验机构的执业资格;具备临床试验所需的专业知识、培训经历和能力;能够根据申办者、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要求提供最新的工作履历和相关资格文件。
(二)熟悉申办者提供的试验方案、研究者手册、试验药物相关资料信息。
(三)熟悉并遵守本规范和临床试验相关的法律法规。
(四)保存一份由研究者签署的职责分工授权表。
(五)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接受申办者组织的监查和稽查,以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
(六)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授权个人或者单位承担临床试验相关的职责和功能,应当确保其具备相应资质,应当建立完整的程序以确保其执行临床试验相关职责和功能,产生可靠的数据。
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授权临床试验机构以外的单位承担试验相关的职责和功能应当获得申办者同意。
第十七条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具有完成临床试验所需的必要条件:(一)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按照试验方案入组足够数量受试者的能力。
(二)研究者在临床试验约定的期限内有足够的时间实施和完成临床试验。
(三)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有权支配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具有使用临床试验所需医疗设施的权限,正确、安全地实施临床试验。
(四)研究者在临床试验期间确保所有参加临床试验的人员充分了解试验方案及试验用药品,明确各自在试验中的分工和职责,确保临床试验数据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五)研究者监管所有研究人员执行试验方案,并采取措施实施临床试验的质量管理。
(六)临床试验机构应当设立相应的内部管理部门,承担临床试验的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研究者应当给予受试者适合的医疗处理:(一)研究者为临床医生或者授权临床医生需要承担所有与临床试验有关的医学决策责任。
(二)在临床试验和随访期间,对于受试者出现与试验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有临床意义的实验室异常时,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保证受试者得到妥善的医疗处理,并将相关情况如实告知受试者。
研究者意识到受试者存在合并疾病需要治疗时,应当告知受试者,并关注可能干扰临床试验结果或者受试者安全的合并用药。
(三)在受试者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可以将受试者参加试验的情况告知相关的临床医生。
(四)受试者可以无理由退出临床试验。
研究者在尊重受试者个人权利的同时,应当尽量了解其退出理由。
第十九条研究者与伦理委员会的沟通包括:(一)临床试验实施前,研究者应当获得伦理委员会的书面同意;未获得伦理委员会书面同意前,不能筛选受试者。
(二)临床试验实施前和临床试验过程中,研究者应当向伦理委员会提供伦理审查需要的所有文件。
第二十条研究者应当遵守试验方案。
(一)研究者应当按照伦理委员会同意的试验方案实施临床试验。
(二)未经申办者和伦理委员会的同意,研究者不得修改或者偏离试验方案,但不包括为了及时消除对受试者的紧急危害或者更换监查员、电话号码等仅涉及临床试验管理方面的改动。
(三)研究者或者其指定的研究人员应当对偏离试验方案予以记录和解释。
(四)为了消除对受试者的紧急危害,在未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情况下,研究者修改或者偏离试验方案,应当及时向伦理委员会、申办者报告,并说明理由,必要时报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研究者应当采取措施,避免使用试验方案禁用的合并用药。
第二十一条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对申办者提供的试验用药品有管理责任。
(一)研究者和临床试验机构应当指派有资格的药师或者其他人员管理试验用药品。
(二)试验用药品在临床试验机构的接收、贮存、分发、回收、退还及未使用的处置等管理应当遵守相应的规定并保存记录。
试验用药品管理的记录应当包括日期、数量、批号/序列号、有效期、分配编码、签名等。
研究者应当保存每位受试者使用试验用药品数量和剂量的记录。
试验用药品的使用数量和剩余数量应当与申办者提供的数量一致。
(三)试验用药品的贮存应当符合相应的贮存条件。
(四)研究者应当确保试验用药品按照试验方案使用,应当向受试者说明试验用药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五)研究者应当对生物等效性试验的临床试验用药品进行随机抽取留样。
临床试验机构至少保存留样至药品上市后2年。
临床试验机构可将留存样品委托具备条件的独立的第三方保存,但不得返还申办者或者与其利益相关的第三方。
第二十二条研究者应当遵守临床试验的随机化程序。
盲法试验应当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实施揭盲。
若意外破盲或者因严重不良事件等情况紧急揭盲时,研究者应当向申办者书面说明原因。
第二十三条研究者实施知情同意,应当遵守赫尔辛基宣言的伦理原则,并符合以下要求:(一)研究者应当使用经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最新版的知情同意书和其他提供给受试者的信息。
如有必要,临床试验过程中的受试者应当再次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者获得可能影响受试者继续参加试验的新信息时,应当及时告知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并作相应记录。
(三)研究人员不得采用强迫、利诱等不正当的方式影响受试者参加或者继续临床试验。
(四)研究者或者指定研究人员应当充分告知受试者有关临床试验的所有相关事宜,包括书面信息和伦理委员会的同意意见。
(五)知情同意书等提供给受试者的口头和书面资料均应当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使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见证人易于理解。
(六)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前,研究者或者指定研究人员应当给予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了解临床试验的详细情况,并详尽回答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提出的与临床试验相关的问题。
(七)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以及执行知情同意的研究者应当在知情同意书上分别签名并注明日期,如非受试者本人签署,应当注明关系。
(八)若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缺乏阅读能力,应当有一位公正的见证人见证整个知情同意过程。
研究者应当向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见证人详细说明知情同意书和其他文字资料的内容。
如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口头同意参加试验,在有能力情况下应当尽量签署知情同意书,见证人还应当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并注明日期,以证明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就知情同意书和其他文字资料得到了研究者准确地解释,并理解了相关内容,同意参加临床试验。
(九)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应当得到已签署姓名和日期的知情同意书原件或者副本和其他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资料,包括更新版知情同意书原件或者副本,和其他提供给受试者的书面资料的修订文本。
(十)受试者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应当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受试者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的,应当取得本人及其监护人的书面知情同意。
当监护人代表受试者知情同意时,应当在受试者可理解的范围内告知受试者临床试验的相关信息,并尽量让受试者亲自签署知情同意书和注明日期。
(十一)紧急情况下,参加临床试验前不能获得受试者的知情同意时,其监护人可以代表受试者知情同意,若其监护人也不在场时,受试者的入选方式应当在试验方案以及其他文件中清楚表述,并获得伦理委员会的书面同意;同时应当尽快得到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可以继续参加临床试验的知情同意。
(十二)当受试者参加非治疗性临床试验,应当由受试者本人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同意和注明日期。
只有符合下列条件,非治疗临床试验可由监护人代表受试者知情同意:临床试验只能在无知情同意能力的受试者中实施;受试者的预期风险低;受试者健康的负面影响已减至最低,且法律法规不禁止该类临床试验的实施;该类受试者的入选已经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
该类临床试验原则上只能在患有试验药物适用的疾病或者状况的患者中实施。
在临床试验中应当严密观察受试者,若受试者出现过度痛苦或者不适的表现,应当让其退出试验,还应当给以必要的处置以保证受试者的安全。
(十三)病史记录中应当记录受试者知情同意的具体时间和人员。
(十四)儿童作为受试者,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当儿童有能力做出同意参加临床试验的决定时,还应当征得其本人同意,如果儿童受试者本人不同意参加临床试验或者中途决定退出临床试验时,即使监护人已经同意参加或者愿意继续参加,也应当以儿童受试者本人的决定为准,除非在严重或者危及生命疾病的治疗性临床试验中,研究者、其监护人认为儿童受试者若不参加研究其生命会受到危害,这时其监护人的同意即可使患者继续参与研究。
在临床试验过程中,儿童受试者达到了签署知情同意的条件,则需要由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之后方可继续实施。
第二十四条知情同意书和提供给受试者的其他资料应当包括:(一)临床试验概况。
(二)试验目的。
(三)试验治疗和随机分配至各组的可能性。
(四)受试者需要遵守的试验步骤,包括创伤性医疗操作。
(五)受试者的义务。
(六)临床试验所涉及试验性的内容。
(七)试验可能致受试者的风险或者不便,尤其是存在影响胚胎、胎儿或者哺乳婴儿的风险时。
(八)试验预期的获益,以及不能获益的可能性。
(九)其他可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及其重要的潜在获益和风险。
(十)受试者发生与试验相关的损害时,可获得补偿以及治疗。
(十一)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可能获得的补偿。
(十二)受试者参加临床试验预期的花费。
(十三)受试者参加试验是自愿的,可以拒绝参加或者有权在试验任何阶段随时退出试验而不会遭到歧视或者报复,其医疗待遇与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十四)在不违反保密原则和相关法规的情况下,监查员、稽查员、伦理委员会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检查人员可以查阅受试者的原始医学记录,以核实临床试验的过程和数据。
(十五)受试者相关身份鉴别记录的保密事宜,不公开使用。
如果发布临床试验结果,受试者的身份信息仍保密。
(十六)有新的可能影响受试者继续参加试验的信息时,将及时告知受试者或者其监护人。
(十七)当存在有关试验信息和受试者权益的问题,以及发生试验相关损害时,受试者可联系的研究者和伦理委员会及其联系方式。
(十八)受试者可能被终止试验的情况以及理由。
(十九)受试者参加试验的预期持续时间。
(二十)参加该试验的预计受试者人数。
第二十五条试验的记录和报告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研究者应当监督试验现场的数据采集、各研究人员履行其工作职责的情况。
(二)研究者应当确保所有临床试验数据是从临床试验的源文件和试验记录中获得的,是准确、完整、可读和及时的。
源数据应当具有可归因性、易读性、同时性、原始性、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持久性。
源数据的修改应当留痕,不能掩盖初始数据,并记录修改的理由。
以患者为受试者的临床试验,相关的医疗记录应当载入门诊或者住院病历系统。
临床试验机构的信息化系统具备建立临床试验电子病历条件时,研究者应当首选使用,相应的计算机化系统应当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和稽查轨迹,可以追溯至记录的创建者或者修改者,保障所采集的源数据可以溯源。
(三)研究者应当按照申办者提供的指导说明填写和修改病例报告表,确保各类病例报告表及其他报告中的数据准确、完整、清晰和及时。
病例报告表中数据应当与源文件一致,若存在不一致应当做出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