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实用文本)

合集下载

最大的麦穗教案7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7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7篇最大的麦穗教案篇1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一个自然段。

2、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需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读题2、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学习了第一段。

请大家再读苏格拉底的话。

〔多媒体出示图片。

师引读,面对满地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严厉地对弟子们说〕3、要表达苏格拉底不给同学们重选的机会或者说没有商议的余地,该如何用朗读来表达,生再读。

过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探讨弟子们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苏格拉底教育弟子的话究竟有何目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肯定能找到满足的答案。

二、读讲其次段1、自由读课文2~6节,用画出弟子们摘麦穗时的表现的句子,用~~画出苏格拉底教育同学的话。

2、沟通: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把你画到的句子来沟通一下。

3、四人组合作学习,读中感悟。

师述:其实读书有声是个展现,合作商量也是一种学习形式。

课文最大的麦穗假如是一个精神家园,那么,只要你走进这个家园,动脑去思索,专心去商量,肯定会有很多秀丽的收获,不信你就试试。

要求:⑴自由读划出的这些话,然后在小组中沟通你体会到的。

⑵把感悟到的通过朗读表达。

⑶最终小组长沟通。

4、沟通学习状况。

1〕小组长沟通弟子们表现的句子。

出示: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很多株小麦摇摆着脑袋,好像在嘲讽他们。

抓住两手空空、如梦初醒体会。

弟子们为什么会两手空空?〔围绕下面问题绽开〕如梦初醒是什么意思?弟子们醒悟了些什么?明白了些什么?【弟子们摘麦穗时很仔细。

〔抓埋头低着头专心挑挑拣拣体会〕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目光不够开阔,这样是找不到最大麦穗的。

〔启发同学抓重点词体会,埋头、低着头〕体会弟子们摘麦穗时迟疑不决,不能当机立断。

〔出示几株麦穗图〕,〔启发同学抓重点词体会,摇了摇头、又摇了摇头、摘了几穗顺手扔掉了〕】读句子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足,便顺手扔掉了。

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

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

六年级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六班级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1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中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2.在潜心、感情读文的过程中查找苏格拉底的同学为何没有摘到最大的麦穗的真正缘由,从而明白必需擅长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背诵最终一小节。

教学活动:一、名人简介,导入新课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故事发生在2500多年前的古希腊。

有人问高校者苏格拉底:“据说你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人,那么我想请教一个问题:请你告知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究竟是多少?”苏格拉底微笑着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只有三尺,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很多窟窿?”苏格拉底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期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低头深思的同学恍然大悟:原来老师要告知我们做人应懂得虚心!平淡的话语中折射出深刻的哲理,这是就古希腊有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他用他的思想,他的睿智,他的循循善诱,制服了很多年轻人,他们仰慕他,崇拜他,以作苏格拉底的同学为荣。

今日也让我们做一回才智大师的同学吧,去采摘(最大的麦穗)(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这次苏格拉底又给同学上了一堂怎样的课?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开火车分节朗读,随机正音,理解词语。

3.苏格拉底给同学上了一堂怎样的课?你知道吗?三、精读课文,明白哲理1.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终点等你们。

”我们一起把苏格拉底的要求读一读。

2.你听懂这样的要求吗?你说说呢?3.弟子们也听懂了老师要求,走进了麦地,结果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自读课文你是从文中的哪里知道的?4.在这个麦子丰收的季节里,弟子们走到终点,却一无所获。

他们全部人竟然没有摘到一株最大的麦穗,这是什么缘由呢?5.是麦地里就没有最大的麦穗吗?有最大的麦穗,你是从文中哪里知道的`,读一读文中有关句子。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

《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1一、导入: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那里诞生过许多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便是其中一位。

今天,让我们感受两千多年前他的哲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最大的麦穗》二、初读:自由朗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垄:投影在田里用土堆起的一趟土线,宽30公分左右,把植物种在上面。

三、精读:1、苏格拉底不愧是一位大学者、大教育家。

生活中随处可见他的课堂。

今天这个故事,苏格拉底的课堂就设在一块麦地里。

那是一块怎样的麦地呢?读出麦穗的“沉甸甸2、多诱人的景象啊!这不,苏格拉底带着弟子摘麦穗来了。

不过他是有要求的。

投影:“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大教育家这句话中的要点是什么?意味着什么?由此你还想到哪些事情只能进不能退呢?做一次苏格拉底吧!把要点清楚地读出来。

3、他们摘到最大的麦穗了吗?从哪儿知道的?投影: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哪那些词让你感受最深?4、他们醒悟到了什么,让我们从他们追求最大麦穗过程中去探知。

让我们读一读课文3-4自然段。

投影:自读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弟子们摘麦穗时的动作、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

读一读、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感受到什么?5、我们看看苏格拉底是怎么说的?投影: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见到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讨论:前后两个一穗的区别。

(2)师小结:真正最大的麦穗是很难得到的,在麦地里寻寻觅觅,最终一无所获,还不如抓住颗粒饱满的那一穗。

(3)想一想,苏格拉底此时说话时的语气?(语重心长意味深长)集体语重心长地朗读苏格拉底的话?6、苏格拉底只是在教弟子们摘麦穗吗?投影: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最大的麦穗·教案(通用9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通用9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通用9篇)最大的麦穗·教案篇1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通过语言文字,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内外能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

三、教学时间: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脉络,学习第一段内容,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脉络,学习第一段内容,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

2、启发谈话: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

有一天,他让他的学生们到麦田里去找最大的麦穗,想通过这件事教育他的学生们,那么,学生们是怎样摘最大的麦穗的?苏格拉底想教育他的学生懂得什么呢?这些问题大家肯定想弄明白,是不是?二、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读得不准的字音。

找出下列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词语的意思。

定夺:对事情做可否或取舍的决定。

嘲笑:用言语挖苦、取消人。

苍老:这里指声音显得老态。

错失良机:错误地失去了良好的机会。

2、指名回答问题。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分几段,每段讲了什么?组成四人小组边读边议。

2、指名说。

第一段(1):写苏格拉底要弟子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第二段(2~~6):写弟子们摘麦穗的经过和苏格拉底对他们的教育。

第三段(7):写弟子们从苏格拉底的话中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3、指名朗读课文五、精读课文第一段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苏格拉底”与“弟子们”说话用了什么样的语气。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001]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课文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001]

最大的麦穗——金寨县希望小学陈远炎【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教学重点】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第二课时一、质疑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

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指名说)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二、解读第一句话课件演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设计理念:不同层次的阅读,为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搭建有力的平台,为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创造了最大的可能。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于是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三、解读第二句话"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最大的麦穗》的教案设计

《最大的麦穗》的教案设计

《最大的麦穗》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最大的麦穗》,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时光的意识和品质。

(2)引导学生明白努力争取、敢于挑战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领悟珍惜时光、敢于挑战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培养学生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时光的意识和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关注麦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引入课文《最大的麦穗》。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分享。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4. 课堂练习:(1)设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学习生字词的成果,检测学生对课文中所学词汇的掌握。

3. 学生合作探讨、课堂练习的表现,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最大的麦穗》。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辅助材料。

3. 生字词卡片,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练习。

4. 课堂练习题,用于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 课后作业,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

小学语文《最大的麦穗》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粮食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想象,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课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作业本或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麦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简介课文作者及其背景。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想象。

(2)讨论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深层含义。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小练笔。

2. 课后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

(2)搜集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等方面。

小学语文_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_16.《最大的麦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句话的感受。

【教学重点】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直奔主题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与古希腊哲学大师苏格拉底进行对话,聆听他的教诲,感受他的智慧,一起到麦田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

过渡: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

我们今天就从苏格拉底的语言入手,去领略他的风采。

二、活动导学,精讲点拨(一)活动一:1、出示要求:读课文思考问题:①读课文,画出苏格拉底说的话,想想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②弟子们从他的话语中分别知道了些什么?③弟子们是又是如何想、如何做的?2、交流:同学们划得认真,读得用心,一共找出了几句话?谁来读第一句?(一)第一句话课件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 指名读。

相机评价: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你们听懂苏格拉底的话了吗,他对弟子们提了什么要求?【相机点红:最大的只许进不许退】”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要求弟子们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

)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地、郑重地、不容置疑……)指名朗读。

(评价:严肃的苏格拉底!)(评价:你是温柔派的苏格拉底!)(评价:郑重其事!)4、一起来当一回苏格拉底,齐读第一句话。

(二)、第二句【课件出示:“你们已经到头了。

”】1.谁来读?2.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3. 你从中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机遇没有了……)4、此时,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句话?(惋惜、遗憾、失望……)(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带着自己的理解好好读读这句话。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最大的麦穗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流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联系实质,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觉。

3、依靠课文语言资料,意会一定擅长抓住机会,不可以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课要点:能联系实质,说出自己对“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觉。

教课难点:依靠课文语言资料,意会一定擅长抓住机会,不可以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资料利用:1、课前和学生共同采集跟机遇相关的名人名言、小故事等。

2、经验链接:联合课文,让学生联系自己想想或许问问亲戚朋友有没有抓住机遇或错失良机的经历。

教课过程:(一)讲话导入,激发兴趣这节课我们持续学习 ----最大的麦穗。

齐读课题。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在预习课文的时候把自己不懂的问题写下来,此刻老师想知道你给我们的讲堂带来了哪些问题,谁来说。

(二)自主阅读,发现问题1、同桌合作,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2、师生梳理本课议论问题,指名写到黑板上:为何追求应当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师:这节课我们来共同商讨这个问题.(三)深入阅读,解决问题沟通,逐个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时指导朗诵。

:老今日就且当一回格拉底,相信你必定比他的弟子,在我考考你能不可以听懂我的。

1、出示格拉底的:“你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不退,我在麦地的尽等你。

”你听懂了?有什么是只好,不可以退的?意味着什么?指名,怎么才能弟子听懂?你。

2、:看来你都理解了要求了,你自 3-4 小跟从弟子找最大的麦穗吧。

学生自弟子的表如何?你能他打多少分?你的原因好。

可以用文中的句子往返答。

真举棋不定眼光短浅⋯⋯指朗:你得怎么?把你的理解出来。

渡:是啊,弟子浪了太多的机遇,照下去,他能找到最大的麦穗?看大屏幕3、出示第 5 小忽然,大家听到了格拉底老的好像洪一般的声音:“你已到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含反思):16.最大的麦穗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含反思):16.最大的麦穗

16.最大的麦穗[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学会1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虽然……但……”、“即使……也……”造句.3.能联系实际, 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 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 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4.凭借课文语言材料, 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 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5.补充关于苏格拉底的小故事, 让学生对古代西方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有初步的了解, 并激发学生对古代名人和文化的崇敬.[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读懂文章围绕“拣麦穗”所讲的故事,了解弟子们如何拣麦穗及弟子们明白的道理.并感受苏格拉底的智慧.教学难点:明白“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等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教学准备]配套教材、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激发阅读兴趣同学们, 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 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 在古希腊, 则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他被誉为是“人类的导师”.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师:同学们, 请仔细观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 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 题目叫--(板书) 最大的麦穗, 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现在, 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 走近苏格拉底.二、初读课文, 浅谈体会, 引导质疑1.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把生字读正确, 把句子读通顺, 在这个基础上, 还可以提高一些朗读的速度.2.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其他同学仔细听, 然后发表评价.3.引导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想法:同学们, 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 值得庆幸的是, 两千多年以后, 老师和大家又读到了这个故事.老师很想先听听你读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畅所欲言, 师生对话, 了解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4.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 要想谈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必须要能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问题可以将我们的思维引向深入.下面再仔细读读课文, 看谁能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不要提假问题, 也不要提过于简单的问题)5.引导学生提问, 因时间关系, 限提4个问题, 并将问题归类提要式地写在黑板上.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1)弟子们寻找最大麦穗时的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2)周围到处都是大麦穗, 弟子们为什么到头来两手空空?(3)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4)这个故事, 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师:同学们, 这些问题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读书、思考、讨论, 教师的指导等.) 其实, 真正把课文读懂, 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三、教师引导, 体验感悟1.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请读一读.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师:我们读书听话都要抓住要点) 板书:一个、最大、只许……不许……指导朗读苏格拉底说的话(多媒体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 只许进不许退, 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要清楚地表达出其中的要点来. 2.同学们, 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请你仔细读读第一段, 然后体会一下, 当时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弟子会有什么难处?) 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的? 从第一段中找出理由来.(多媒体出示:“那正式大熟的季节, 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指导朗读好这句话, 指名朗读, 评价哪里读得好, 为什么要这样读.教师指着板书问:同学们, 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 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让学生畅所欲言)3.仔细读读课文的有关内容, 看看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1)自读, 并划出描写弟子们动作的句子.(2)指名读一读, 教师多媒体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 摇了摇头; 看看那一株, 又摇了摇头.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 但并不满意, 便随手扔掉了.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 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 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请你边读边想象, 要学会抓住重点的词语圈圈划划, 并从这些圈划的词语中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板书:挑挑拣拣)(4)指导朗读, 要读出这些感受来.(指名读--评价--自由练读--在指名读)(5)比较一下多媒体出示的这段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 哪一种表达好, 好在哪里?(书本上的表达不仅写出了弟子们是怎么做到, 而且还写出了弟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即弟子们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更加真实具体.)(6)完整朗读4、5自然段, 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4.师:同学们, 到最后, 弟子们有没有完成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请你读读第5自然段, 再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摘麦穗的结果.(板书:两手空空)师: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 但却真的发生了.这段话该怎样读, 才能把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的感情读书来. 自读--指名读--相互评价(在评价中体会感情)--再指名读师:此时, 弟子们好像感到小麦在嘲笑他们些什么?四、小节1.同学们, 能够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说一说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自己练说--指名说2.同学们, 上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那几个可以解决了? 请刚才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下.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研究.五、作业1. 抄写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快乐地走进那块结满沉甸甸麦穗的麦地,继续做两千多年前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学生,去聆听他的声音,去感受他的智慧,去寻找那——(齐读)最大的麦穗2.明确目标:在弟子们寻找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一共说了几句话?有人说:哲学家的语言是深邃的语言,是精辟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我们今天不妨就从苏格拉底的这三句话入手,去解读这位哲学大师的精神世界.3.预期效果:大家有信心顺利完成目标吗?是的,相信自己,就一定行!跟老师一起喊出我们的口号:我自信,我成功!二、民主导学1.任务呈现:读苏格拉底的三句话,写下你的读书体会.2.自主学习:学生自学,标记3.展示交流(一)交流第一句话“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1.指名读2.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们听懂他的话了吗?“只许进不许退”意味着什么?(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重新选择的机会)你读懂了字面的意思,很不错,能不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3.苏格拉底会以怎样的语气跟弟子们说这一句话呢?(严肃、命令)4.那么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小结:看来大家不仅体会得好,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句“你们已经到头了.”1. 谁来读一下?2.几个字?(七个字)苏格拉底说这话的时候,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这七个字?(惋惜、气愤、微笑……)出示:苏格拉底地说:“你们已经到头了.”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时间到头了, 生命到头了, 机遇没有了……)4.弟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他们很失落,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没有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出示:弟子们埋头(努力认真,但目光短浅,视野不开阔)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犹豫不决,挑挑拣拣,不当机立断,继而失去了机会)(【】把希望寄托在明天,没有把握现在,从而错失良机)过度:是呀,机会就这样在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中从指缝间悄悄溜走了,到头来手中空空如也.这时的苏格拉底又说出了怎样的话呢?(三)交流第三句“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整个麦地里存在的那株最大的麦穗,这是客观存在的,是绝对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弟子们在麦地里能见到的,所能把握住的那一粒最大的麦穗,这是主观的,是相对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1.文中有两个:“最大的”你明白指什么吗?2.这时候,苏格拉底又会以怎样的语气对他的弟子们说这样的一段话呢?苏格拉底地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苏格拉底之意仅仅在于“麦穗”吗?更在于什么?(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他的话还可以这样说: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看来苏格拉底的每句话里都蕴含着更深的意思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四)交流最后一自然段“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齐读2.“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麦穗就是出现在眼前的机会,麦地就是人生)3.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4.重点理解:“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把眼前的一穗(眼前的机会)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1)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例如课堂上发言的机会,班队委的竞选,爸爸妈妈的就业,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等.)指名说.(2)小结:是呀,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明天又有新的挑战.这些对于我们人生的每一阶段都是最大的一穗.人生的目标是永无止境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有所收获!只有把握住今天,我们才能拥有明天!(3)同学们,让我们默默地记住这句话,在心理默默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让我们释放出来,大声地,自信地对自己说:“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同学们,走出那金灿灿的麦地,回首今天的快乐智慧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会怎么说?2.结果反馈:集体交流名言3.反思总结:名言: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机遇只垂青(重视)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板书设计:最大的麦穗最大的麦穗眼前的一穗(追求)(实在)抓住机遇把握当前【教学反思】《最大的麦穗》是一篇精美的哲理散文,讲述了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麦地里找一颗最大的麦穗,从中引导弟子们悟出了“人的一生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追求,但必须实实在在地把握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初读课文时,我不禁被苏格拉底气定神闲的哲人风范,以及他用麦地模拟人生的道路,用麦穗模拟人生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机遇来深入浅出教导弟子的教育艺术所折服,同时又被苏格拉底带给我们的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所打动.再读课文,深入地探讨本文的哲理.发现个人理解的角度、深度、广度又各不相同.反之,想想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体会,读懂文中蕴涵的哲理,确有一定的困难.假如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理解、讨论,看似轻松愉快,但恐怕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涵的人生哲理浮于表面,恐怕学生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反复琢磨,决定采用导读法.给自己的本课教学定了两个原则:一是既要注意尊重学生的多元理解,又要注意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既要读懂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哲理,又要学生能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水到渠成.本课我教学内容的重点(主线)就是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第一段话引导读懂人生的道路也是只许进不许退.第二段话看似简单,仅仅一句话,却是苏格拉底对弟子们的一声断喝,蕴涵着苏格拉底对弟子的行为敲醒警钟.让学生明白了两手空空的弟子是怎样走到麦地的尽头,没有收获,没有辉煌,美好年华,白白浪费.第三段话时,学生已读懂苏格拉底是在用麦地模拟人生,用麦穗模拟人生中的机遇,引导学生句句刨析理清这段话的三个层次,人生肯定有机遇;但未必碰见,即使也未必抓住,使学生明白了人生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时我们也难以发现,难以把握;因此,抓住时机,拿在手中,抓住的才是机遇,抓不住的再大的机遇也不是机遇.弟子感悟的道理才会水到渠成.教学中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如果没有仔细地朗读,就谈不上思想的感悟与语言的积累,就会上不出语文课的语文味道来.我始终认为语文课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在应当读的时候读,应该品的地方品.惟有如此才是真正的驾驭了课堂.在对学生放手时又不会让学生信马由缰地乱走.才能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例如:在教学时,我特别注意点拨学生读出一些关键的词语,读出苏格拉底那洪钟般的声音,品味苏格拉底的一番深入浅出的话.孩子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学生有着独特的个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质上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就告诉自己要留心多聆听学生思想,允许磋商的地方.但同时,我还注意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各抒己见,在彼此的探讨与思辩中得到自己的所得时,对学生不同于他人的观察、思考稍加引导,给予学生深层次的熏陶.例如;我在导读苏格拉底的第三段话时,就试图在语言训练、思维训练中渗透人文精神,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本文哲理.。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第十六课最大的麦穗精品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第十六课最大的麦穗精品教案
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联系实际,说出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课时重点: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D“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读好这句话)弟子们失去良机、一事无成,无比惋惜。
5、思考:你认为弟子们该怎样去做呢?
㈢精读第三句话。
1、出示:“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⑴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 )
⑵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的定夺。( )
7、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⑴弟子们去摘麦穗时( )甩了这穗,( )扔了那穗。
⑵( )碰到了最大的麦穗,学生们( )未必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⑶弟子们( )随手扔掉摘到的麦穗,(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
五、作业:
2、读通课文,初知课文大意。
课时重点难点:读通课文,初知课文大意,了解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最大的麦穗》(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
2、课前我们搜集了关于苏格拉底的资料,请同学们简介苏格拉底。
3、对课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读课文,要求:
板书设计
16、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眼前机遇

《最大的麦穗》优秀教案优秀6篇

《最大的麦穗》优秀教案优秀6篇

《最大的麦穗》优秀教案优秀6篇最大的麦穗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学生在研读过程中学会交流,读懂课文。

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节。

2、能前后联系,领悟最后一节语言文字,明白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重点:着重读好苏格拉底说的话,体会弟子们所悟出的道理。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复习名言。

1、好多同学喜欢读名人名言,谁愿意来交流交流你喜欢的名言。

2、名人名言都给人一定的启示,让人感到回味。

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经碰到它。

——达尔文。

一、出示麦穗,揭示课题。

评:小小的麦穗,给人很大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分节读全文。

2、请同学当评委发表意见,评评刚才几位同学的朗读。

3、再选几节读出文中意思。

1)那正是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读出麦穗的“沉甸甸”,每一穗都是“颗粒饱满”的。

)2)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

”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嘲笑他们。

(把这位圣人虽然已显老态但仍然声音洪亮要读出来。

)4、简要概括课文。

三、寻找名言,读中感悟。

1、默读课文,找找哪些句子给人启示,最值得我们欣赏、体会。

2、重点读悟第7节。

1)读出问题。

请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体会到了什么?读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

先自己读书,再小组讨论,最后讨论。

第一句: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

“人的一生”与“在麦地中行走”有什么相似?“最大的一穗”指什么?第二句: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6【教材分析】《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

叙述古希腊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有限的时刻内到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而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対“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明白得,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专门快就能找到答案。

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专门强,关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明白得上有一定难度的。

课文叙事简洁,说理深刻,围绕“最大的麦穗”,按照“情况起因→通过结果→即事明理”的顺序安排结构。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因此,要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抓要紧的问题去明白得,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取学生已由的体会,让小孩用自己的体会去兑换文中的道理。

【学情分析】対“最大的麦穗”三个层次的明白得,即:整个麦田中客观存在着一株最大的麦穗→摘在手中,后来扔掉的一株最大的麦穗→明白“抓住眼前的机遇”的道理,学生通过读书,专门快就能找到答案。

课文所写的摘麦穗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以小见大,思想性专门强,关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明白得上有一定难度的。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尊重学生专门感受,给学生充足的时刻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层层深入,读悟结合,体会语言文字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本课学习的难点和重点,因此,要让学生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明白得。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明白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学会概括要紧内容。

【教学重点】明白得句子“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受中,这才识实实在在的”含义,领会道理。

【教学难点】领会必须善于抓主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6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6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
教具准备:ppt
学生经验:
本课是感悟人生的哲理故事。小故事中见大道理。这道理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难一下子就能理解透彻的。教学中,让学生先分析小事,再多读,结合生活实际对哲理有所感悟,不能过细地分析。
预习设计
1.阅读课文2至7小节,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理解简要写在边上。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答案预设: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自己读读这句话
2.现在你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
3.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4.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5.小结
第六板块:升华文本
回首今天的快乐之旅,想想自己的所得所获,如果让你在你的语文书上写一句凡人名言,你会写什么呢?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中剩下的题目。
2.积累关于“机会”的名言或成语
1.谁来读一下
2.这七个字告诉弟子们什么?
3.从这七个字中你还读出了什么?
4.苏格拉底会带着怎样的表情或语气来说的?
5.出示:苏格拉底说:“你们已经到头了。”
6.带着自己的理解读
7.弟子们此时的心情怎样?你从哪可以看出来?
8.难道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从哪些地方看出弟子们是很认真地对待的?
9.但是他们为什么没摘到最大的麦穗呢?
1.任务驱动。出示【学程单】
2.导学
(1)交流“只许进不许退”的意思。
(2)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再次朗读。
(3)小结过渡:人生是没有回头路的;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如果说苏格拉底的第一句话是对弟子们的要求,那他说的第二句话想告诉弟子们什么呢?
第三板块:品读第二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六年级: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实用文本)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六年级:六下语文教案-16、最大的麦穗(实用文本)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虽然……但……"、"即使……也……"造句。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从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麦穗的动作中去感受弟子们的内心,从弟子们最后一无所获和苏格拉底的教导中分析弟子行为的失误原因。

最后去领悟出其中的做人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中设计苏格拉底的图片和课文中的相关文字。

文字详见备课中有底纹底句段。

【预习导航】(1)读几遍课文,尽量做到正确通顺。

(2)对不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等办法解决,对不理解的句子做个记号。

(3)通过网络、图书和请教别人,尽量多了解一些关于苏格拉底的情况,并概括的写下来。

同时了解一下世界的文明古国有哪些。

【教学过程】一、凸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同学们,在公元前四五百年的时候,也就是离现在约2400多年的时候,在古希腊,则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

他被誉为是“人类的导师”。

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图片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说他留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板书)最大的麦穗,就是讲关于苏格拉底的一个故事。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走近苏格拉底。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提高一些朗读的速度。

2、把自己最喜欢的或感觉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要求读得正确通顺,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发表评价。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1、引导学生谈谈初读后的想法:同学们,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古老的故事,值得庆幸的是,两千多年以后,老师和大家又读到了这个故事。

老师很想先听听你读了这个古老的故事以后有什么想法。

2、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要想深入地理解课文,要想谈出自己深刻的感受,必须要能够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问题可以将我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下面再仔细读读课文,看谁能提出真实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3、引导学生提问,并将问题归类提要式地写在黑板上。

学生可能会提的问题:(1)弟子们寻找最大麦穗时的所作所为到底有没有可取之处?(2)周围到处都是大麦穗,弟子们为什么到头来两手空空?(3)为什么说最大的一穗就是刚刚摘下的?(4)这个故事,到底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师:同学们,这些问题可以运用怎样的方法来解决。

(读书、思考、讨论,教师的指导等。

)其实,真正把课文读懂,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的。

5、引导划分课文段落。

四、精读一部分,品读感悟1、苏格拉底给弟子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请读一读。

其中的要点是什么?(师:我们读书听话都要抓住要点)板书:一个、最大、只许……不许……指导朗读苏格拉底说的话(多媒体出示:“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要清楚地表达出其中的要点来。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请你仔细读读第一段,然后体会一下,当时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弟子会有什么难处?)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的?从第一段中找出理由来。

(多媒体出示:“那正式大熟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指导朗读好这句话,指名朗读,评价哪里读得好,为什么要这样读。

教师指着板书问: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觉得怎样才能圆满完成苏格拉底交给你的任务。

(让学生畅所欲言)3、仔细读读课文的有关内容,看看苏格拉底的弟子们是怎样去寻找那个最大的麦穗的。

(1)自读,并划出描写弟子们动作的句子。

(2)指名读一读,教师多媒体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

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

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

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

(3)请你边读边想象,要学会抓住重点的词语圈圈划划,并从这些圈划的词语中说说自己读懂了些什么。

(板书:挑挑拣拣)(4)指导朗读,要读出这些感受来。

(指名读--评价--自由练读--在指名读)(5)比较一下多媒体出示的这段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哪一种表达好,好在哪里?(书本上的表达不仅写出了弟子们是怎么做到,而且还写出了弟子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即弟子们的心理活动。

这样写更加真实具体。

)(6)完整朗读4、5自然段,仔细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师:同学们,到最后弟子们有没有完成苏格拉底提出的要求。

请你读读第5自然段,再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摘麦穗的结果。

(板书:两手空空) 师:这样的结果是谁都不愿意发生的,但却真的发生了。

这段话该怎样读,才能把苏格拉底和弟子们的感情读书来。

自读--指名读--相互评价(在评价中体会感情)--再指名读师:此时,弟子们好像感到小麦在嘲笑他们些什么?5、小结 ( 1)同学们,能够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来说一说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自己练说--指名说 (2)同学们,上课时大家提出的问题那几个可以解决了?请刚才提问的同学来回答一下。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我们留到下一节课再研究。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1、读一读,写一写《习字册》上的词语2、完成《补充习题》1、2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补充关于苏格拉底的小故事,让学生对古代西方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苏格拉底有初步的了解,并激发学生对古代名人和文化的崇敬。

【教学重点】1、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从弟子们在麦地里寻找最大麦穗的动作中去感受弟子们的内心,从弟子们最后一无所获和苏格拉底的教导中分析弟子行为的失误原因。

最后去领悟出其中的做人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中设计苏格拉底的图片和课文中的相关文字。

文字详见备课中有底纹底句段。

【预习导航】(1)读几遍课文,尽量做到正确通顺。

(2)对不理解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等办法解决,对不理解的句子做个记号。

(3)通过网络、图书和请教别人,尽量多了解一些关于苏格拉底的情况,并概括的写下来。

同时了解一下世界的文明古国有哪些。

一、复习导入1、《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2、上一节课,我们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二、品读感悟1、质疑激趣:同学们,假如弟子们摘到了一株麦穗但不是最大的一株,你可以原谅他们吗?但弟子们现在是两手空空地去见苏格拉底的,你觉得可以原谅吗?请你分析一下,弟子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弟子们应该怎样做才是明智的?为什么只有这样做才是明智的呢?(教师要通过追问、引导,让学生在畅所欲言中来理解消化第六自然段中苏格拉底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

)多媒体出示第6自然段,指导朗读:“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2、同学们,学到这儿,你觉得在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过程中,弟子们的想法和苏格拉底的想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多媒体出示弟子摘麦穗时的心理活动的句子:“他们总认为最大的一穗还在前面哪。

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不同的想法出现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引导讨论,得出:弟子们认为手中的麦穗不是最大的。

(结果:一无所获)苏格拉底认为手中的麦穗就是最大的。

(结果:手中总会保留一株麦穗)3、同学们,苏格拉底是个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他带领弟子到麦地里,仅仅是为了让弟子们去摘到那个最大的麦穗吗?你觉得苏格拉底让弟子摘麦穗的目的是什么?(1)不看书,自己默默思考一下。

(2)四人小组讨论,每人都要发言,即使和同学观点相似,也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小组长汇总一下观点。

(3)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谁会用关联词“既要……又要……”来说?引导板书:既要追求最大,又要把握机会4、同学们说得很有道理,我们看课文是怎么表达其中的道理的。

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指导朗读:个别读(反复)--找出一对反义词(不失时机、错失良机)--师引读:在人的一生中,我们会碰到两种人,一种人是……(生读),另一种人是……(生读)。

师:为什么有些人会一再地错失良机?你能够给这样的人一点忠告吗?5、出示最后一句话: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请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四人小组交流,每人都要发言。

(2)请各四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谈谈感受。

教师随机举例:①比如某同学目标是考上全国的名牌大学,那么现在就要将基础打扎实,开发自己的才能。

6、看看刚上课时同学们提出的几个问题是否都解决了?(如果有的问题超出了课文的范围,那就带着它到课后去寻找答案。

)三、提供阅读材料,拓展延伸1、快速阅读补充阅读材料,划出留给你印象深刻地词句,从中说说你对苏格拉底有哪些新的认识?2、同学们,一个两千多年前一个古老的故事,在我们现在似乎不可能在发生,但这个故事中蕴涵的道理,在我们现在却仍然能留下很深的启迪。

苏格拉底的思想,在两千多年以后,仍然对我们的后人有很大的教育意义。

他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四、检测完善1、完成《补充习题》3、4、5题2、去找几句苏格拉底或孔子的名言,看看他们还有哪些话给你很大的启发。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