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相关
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相关

空气洁净标准和规*在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标准,都规定了有关的 洁净度等级。
例如:美国、日本、西欧、北欧、俄罗斯等。
我国于 1984 年颁布《洁净厂房 设计规*》(GBJ73-84) ,1996 年该规*进行较大的修改, 1990 年颁布《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 (JGJ71-90)以指导施工和验收的重要文件。
目前,该规*在重新修订中。
GBJ73-84 规定的洁净度等级 每立方米(升)空气中》0.5μm 尘粒数《35*100 (〈3.5〉 《35*1000 (〈35〉 《35*10000 (〈350〉 《35*100000 (〈3500〉等于或者大于相应粒径的最大允许浓度(粒/m 3)0.1μm 0.2μm 0.3μm 0.5μm 1μm 5μm 2 ISO2 ISO3 10000ISO5 ISO6ISO7 3516757 351675721,洁净室或者洁净区内空气悬浮粒子洁净等级 还有著名的美国联邦标准(Fed.St.209 系列) 可以参考;2,ISO1644 的 ISO5 相当于 Fed.St.209 系列的 100 级(≥0.5μm 粒子,≤3.5 颗/升,或者 100 颗 /ft 3 ,或者 3530 颗/m 3)3,洁净度等级在 100 级以下者(1000,10000 级等)通常用 0.5μm 粒径考核的居多; 4,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洁净度等级相应提高,洁净室检测粒径也越来越小(见表),对 粒子检测仪器的要求固然也越来越高, 对洁净室设计和施工方而言, 在验收时, 可能不止用《250 (〈0.25〉 《2500 (〈2.5〉 《25000 (〈25〉等级100 1000 10000100000 每立方米(升)空气中》5μm 尘粒数3517 35168 351676 832 8318 83176 100000 100000029 293 2925 23651 23651410176 1017638317638292511831764 29251 ISO9ISO1 ISO4 ISO8 2365 1018 1000 237 352 100 102 24 35 83 10 10 4 8一个粒径(如0.5μm)而要用到更多的粒径,如0.3 μm 0.2μm 甚至0.1μm。
(整理)空气洁净度标准和级别

空气洁净度1.空气洁净度标准和级别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的多少的程度。
通常空气中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
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标准的制定以前有关国家都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参照美国标准FS-209的各版进行,仅单位制及命名方法有所变换或改变。
在命名上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直接命名或以符号命名,这种命名方法以美国FS-209A~E版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0.5μm,以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英制pc/ft3直接命名,如标准中的 100级,表示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pc/ft3直接命名,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为100个,(我们平时使用的是国际单位,即通常所指的是每立方米的空气中所含≥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因为1立方米≈35.2立方英尺,所以我们看到标准中100级对应≥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是100个,而是3520个,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以10n表示,按指数n 命名空气洁净度的等级,这种命名方法以日本JISB9920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0.1μm,以空气中≥0.1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国标单位制)10n pc/m3命名为n级,如该标准2级,其表示≥0.1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 pc/m3,即102pc/m3。
俄罗斯的标准亦基本上采用此种命名方法。
现在国际标准ISO14644-1已发布实施,美国标准FS-2009E亦于2001年11月宣布停止使用。
按国际标准,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以序数N命名,各种被考虑粒径D 的最大允许浓度Cn可用公式确定:式中:Cn--被考虑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中国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pdf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中国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SICOLAB整理!1、《空气洁净技术措施》我国于1979年3月由国家建委科教局批准实施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是我国正式公布的第1个洁净技术方面的文件,把洁净室的含尘浓度按每升环境空气中所含粒子数量,分为5个级别,即3级、30级、300级、3000级和30000级。
各级分别是每升空气中含粒径≥0·5μm的尘粒平均数不超过3粒、30粒、300粒、3000粒和30000粒。
该技术措施正式公布后,由于与实践中通常采用的“美国联邦标准209”在级别的表示方法上完全不同,使人们不习惯,所以未被真正实施和推广。
但我国一些版本的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教材都采用了这一标准。
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参照美国联邦FS209标准,按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0·5μm微粒数的多少,将洁净度级别划分为4个等级,即100、1000、10000、100000级。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2年,卫生部制订的GMP和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GMP,是参照美国联邦标准FS209B 和国家标准GBJ73-84,将洁净度划分为4个等级(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100、1万、10万级别的无生命微粒规定与GBJ73-84一致,另外还对有生命微粒的含量作了规定。
1998年,对GMP进行了修订,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附录中空气洁净度级别划分仍为4个等级。
这个规范作为医药行业生物洁净室的标准一直沿用到今天。
2007-04-18,我国组织修订1998年版的GMP,第三讨论稿正文已在网上发布。
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关于对药品GMP专家修订稿进行评估论证的函》已在网上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讨论稿附录中将空气洁净度级别分为A、B、C、D 4个等级。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2001年,根据国际化组织ISO关于空气净化制定的国际标准ISO14644-1:1999,公布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代替国家标准GBJ73-84。
空气洁净度等级

空气洁净度等级从人类存在的起点以来,空气一直是生命的支柱,正常的空气质量可为我们的身体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然而,随着现代人类对现代工业技术的运用,空气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从而影响着空气质量,并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为了更好地宣传空气污染的危害,并更好地规范空气质量和空气污染程度,我国制定了《空气洁净度等级》。
《空气洁净度等级》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规定空气洁净度的划分标准,根据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臭氧等四种污染物的含量,将空气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四个等级。
一级空气洁净度是空气中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臭氧等污染物的最高等级,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浓度少于等于7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等于或少于5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等于或少于40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等于或少于50微克/立方米。
二级空气洁净度的空气质量相比一级空气洁净度,悬浮颗粒物含量少于10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含量少于10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含量少于75微克/立方米,臭氧含量少于75微克/立方米。
三级空气洁净度的空气质量相比二级空气洁净度,悬浮颗粒物含量少于1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含量少于15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含量少于110微克/立方米,臭氧含量少于100微克/立方米。
四级空气洁净度的空气质量是较低的空气洁净度,悬浮颗粒物浓度等于或少于25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等于或少于250微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浓度等于或少于200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等于或少于150微克/立方米。
《空气洁净度等级》是政府非常重视的一项政策,主要是为了防止空气污染造成的危害,提高空气质量,确保人们的健康。
此外,政府也推出了许多政策来解决空气污染的问题,如指定清洁能源,推行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加强空气污染防治措施,推行清洁生产等,以促进空气质量的提高。
另外,政府还推出了一些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必须遵守政府关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技术标准,严格执行空气污染排放控制,从而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
1-5级洁净度环境要求标准

1-5级洁净度环境要求标准一、尘埃数量1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3500000个。
2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3500000个。
3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1800000个。
4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1800000个。
5级:洁净室内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大于0.5µm的尘埃粒子数不超过900000个。
二、微生物含量1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2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3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4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5级:洁净室内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含量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三、空气流速1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2-0.5m/s之间。
2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2-0.5m/s之间。
3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3-0.6m/s之间。
4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4-0.7m/s之间。
5级:洁净室内空气流速应保持稳定,无明显的涡流和死角,流速控制在0.5-1.0m/s之间。
四、压差1级: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压差,一般应在10-30Pa之间。
相邻不同级别洁净室之间,高级别洁净室的压力高于低级别洁净室的压力。
对于同一洁净度级别的不同功能区域,通常应保持相同的压力,或至少相差不应超过5Pa。
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如制药行业,不同洁净室之间的压差可能会更大。
同时,要确保门的密封性能良好,以维持洁净室的压差稳定。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度空气洁净度1.空气洁净度和级别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的多少的程度。
通常空气中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
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标准的制定以前有关国家都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参照美国标准FS-209的各版进行,仅单位制及命名方法有所变换或改变。
在命名上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直接命名或以符号命名,这种命名方法以美国FS-209A~E版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μm,以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英制pc/ft3直接命名,如标准中的100级,表示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pc/ft3直接命名,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为100个,(我们平时使用的是国际单位,即通常所指的是每立方米的空气中所含≥μm粒径的粒子数量,因为1立方米≈立方英尺,所以我们看到标准中100级对应≥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是100个,而是3520个,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以10n表示,按指数n命名空气洁净度的等级,这种命名方法以日本JISB9920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μm,以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国标单位制)10n pc/m3命名为n级,如该标准2级,其表示≥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 pc/m3,即102pc/m3。
俄罗斯的标准亦基本上采用此种命名方法。
现在国际标准ISO14644-1已发布实施,美国标准FS-2009E亦于2001年11月宣布停止使用。
按国际标准,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以序数N命名,各种被考虑粒径D的最大允许浓度Cn可用公式确定:式中:Cn--被考虑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
Cn是以四舍五入相近的整数,通常有效位数不超过三位数;N--分级序数,数字不超过9,分级序数整数之间中间数可以作规定,N的最小允许增量为;D--被考虑粒径,μm;--常数,其量纲为μm;2.我国的洁净室的标准(1)我们国家洁净室的标准是《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标准中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66-1中的有关规定。
iso洁净度等级标准

iso洁净度等级标准
ISO洁净度等级标准是一种衡量洁净度的国际标准。
它主要用于洁净室、实验室、电子工业、制药业、食品工业等领域。
ISO洁净度等级标准将洁净度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一等级对应不同的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量。
具体来说,ISO洁净度等级标准将洁净度分为1至10级,每一级别对应的空气中悬浮粒子的数量不同,越高级别的洁净度要求越高,相应的成本也越高。
以下是ISO洁净度等级标准的具体内容:
1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35200个。
2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3520个。
3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1250个。
4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250个。
5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50个。
6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5个。
7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1个。
8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0.5个。
9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0.1个。
10级:空气中每立方米悬浮粒子的数量少于0.05个。
需要注意的是,ISO洁净度等级标准只是一种参考标准,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和优化。
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相关

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相关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空气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保障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
本文将就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及规范相关问题展开讨论。
二、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1. PM2.5标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
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标准,空气质量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如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等级。
例如,中国将PM2.5浓度分为优(0-35微克/立方米)、良(35-75微克/立方米)、轻度污染(75-115微克/立方米)、中度污染(115-150微克/立方米)、重度污染(150-250微克/立方米)和严重污染(大于250微克/立方米)等六个等级。
2. SO2、NOx和CO标准除了PM2.5,空气洁净度等级标准还涉及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一氧化碳(CO)。
这些污染物的浓度也会被细分为不同的等级。
例如,根据中国标准,SO2的浓度可以分为良好(0-50微克/立方米)、轻度污染(50-150微克/立方米)、中度污染(150-475微克/立方米)、重度污染(475-800微克/立方米)和严重污染(大于800微克/立方米)等等级。
三、空气洁净度规范1. 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空气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各国普遍制定了空气质量的监测和评估规范。
监测可以通过设立气象站、污染源监测站等手段来进行。
评估则是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来判断空气质量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则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2. 污染物排放控制为了降低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限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放、采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等。
通过控制排放源,可以有效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3. 大气环境管理为了加强空气质量管理,各国还制定了相关的大气环境管理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建立环境监管机构、设立大气环境保护基准、加强对排放单位的监管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ISO1644的ISO5相当于系列的100级(≥μm粒子,≤颗/升,或100颗/ft3,或3530颗/m3)3,洁净度等级在100级以下者(1000,10000级等)通常用μm粒径考核的居多;
4,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洁净度等级相应提高,洁净室检测粒径也越来越小(见表),对粒子检测仪器的要求当然也越来越高,对洁净室设计和施工方而言,在验收时,可能不止用一个粒径(如μm)而要用到更多的粒径,如μm μm甚至μm。
空气洁净度
空气洁净度
1.空气洁净度和级别
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的多少的程度。
通常空气中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
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标准的制定
以前有关国家都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参照美国标准FS-209的各版进行,仅单位制及命名方法有所变换或改变。
在命名上基本可分为两类:一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直接命名或以符号命名,这种命名方法以美国FS-209A~E版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μm,以空气中≥μm 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英制pc/ft3直接命名,如标准中的100级,表示空气中≥μm 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pc/ft3直接命名,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为100个,(我们平时使用的是国际单位,即通常所指的是每立方米的空气中所含≥μm粒径的粒子数量,因为1立方米≈35.2立方英尺,所以我们看到标准中100级对应≥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是100个,而是3520个,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以10n表示,按指数n 命名空气洁净度的等级,这种命名方法以日本JISB9920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μm,以空气中≥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国标单位制)10n pc/m3命名为n级,如该标准2级,其表示≥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 pc/m3,即102pc/m3。
俄罗斯的标准亦基本上采用此种命名方法。
现在国际标准ISO14644-1已发布实施,美国标准FS-2009E亦于2001年11月宣布停止使用。
按国际标准,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以序数N命名,各种被考虑粒径D 的最大允许浓度Cn可用公式确定:
式中:Cn--被考虑粒径的空气悬浮粒子最大允许浓度,pc/m3。
Cn是以四舍五入相近的整数,通常有效位数不超过三位数;
N--分级序数,数字不超过9,分级序数整数之间中间数可以作规定,N的最小允许增量为;
D--被考虑粒径,μm;
--常数,其量纲为μm;
2.我国的洁净室的标准
(1)我们国家洁净室的标准是《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标准中规定的空气洁净度等级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466-1中的有关规定。
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见下表:
空气洁净度等级表2.0.1
等级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微米尘粒数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5微米尘粒
数
100级≤35×100
1000级≤35×1000(35) ≤250
10000级≤35×10000(350) ≤2500
100000级≤35×100000(3500) ≤25000(25)
净化级别划分和规定
行业标准(洁净级别的划分和规定)
美国联邦标准(USA Federal Standard)
空气中微粒的洁净等级对照
空气微粒洁净等级(每立方米,每立方英尺)微粒的最大浓度限值
ISO14644-1FED STD 209E CLASS Nμm ber of Par Cubic Meter by Micrometer Size
ISO Class English Metricμmμmμmμmμm5μm
m3m3m3ft3m3
1ISO1
2ISO24
311SO335
410ISO410353
中国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标准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8月1日发布实施
洁净室及洁净区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
国家标准GB50073-2001
洁净度等级标准
ISO 14644 根据悬浮粒子浓度这个唯一指标来划分洁净室(区)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的等级,并且仅考虑粒径限值(低限)在μm~μm范围内呈累积分布的粒子群。
根据粒子径,可以划分为常规粒子(μm~μm)、超微粒子(<μm)和宏粒子(>μm)。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ISO14644-1 (国际标准)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GB/T16292-1996 (中国标准)
美国联邦标准209D 洁净室分级:(已停用)
英国5295 标准洁净室和空气净化装置分级:
各种国际标准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