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简要说明情绪与情感的
简要说明情绪与情感的
情绪和情感,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受,这两者在某些程度上是密不可分的,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内在的差异。
情绪是心理和生理反应的中间过程,它是一种迅速回应思维过程的可感知的心理态度,可以分为兴奋性情绪、压抑性情绪和中立性情绪等。
这种情绪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化,而且它通常会在事件发生或发现信息后迅速发生。
而情感比较复杂,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比情绪更长期的心理反应。
它需要更丰富的经历,可能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深刻的影响,使人的行为有明显的变化。
例如当你看到你深爱的人受到伤害时,就会产生怒火,这不仅是情绪上的感受,也是一种深远的情感。
总之,情绪和情感这两个概念具有一定的关联,但它们有内在的差异。
情绪是人类心理反应的中间过程,是一种迅速发生的心理态度,而情感则是更为深刻的心理反应,会随着经历的增加而产生不断深化的效果。
因此,把握好这两者的差别,并加强关注,把握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有利于我们生活的心理平衡。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第七章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情感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使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急情况,会使人惊恐。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
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
例如,笑声、读书声、花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拥挤的公车、喧哗的市场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
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
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
例如,腺体的分泌、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性的。
如记忆、联想、想象等活动,也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
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学习失败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如人对食物、新鲜空气、御寒等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
作为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情绪和情感是心理学中经常讨论的重要概念,两者有着紧密的关系。
情绪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事态主导的体验,通常具有明确的客观刺激引发因素,并伴随着生理、认知和行为反应。
而情感是更持久、更稳定的心理状态,是人对于某种具体或抽象对象的主观体验。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介绍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
首先,从定义上来说,情绪和情感有所不同。
情绪是一种暂时性的心理反应,常常是由于特定的刺激引发而产生,比如喜怒哀乐。
情绪可以迅速而剧烈地改变,它有一个明确的起始和结束点。
而情感是更持久的心理状态,是对某个对象的态度、看法或价值的体验。
情感可以是积极的,比如幸福、喜悦,也可以是消极的,比如悲伤、愤怒。
情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但它们更加稳定。
其次,情绪和情感在本质上也有所区别。
情绪更多地与生理反应相关,它在意识和非意识层面上产生。
当人们经历情绪时,身体会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等。
情绪还有一个生物进化的功能,它可以帮助人们应对环境中的威胁、危险或奖励。
而情感则更多地涉及主观意义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情感是人们对于某个对象的评价或经验,它取决于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经验。
情感的表达通常是通过语言、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方式来表达。
此外,情绪和情感在产生速度和持续时间上也有所不同。
情绪往往是瞬间产生的,如遭遇到意外事件而产生的恐惧、惊讶等情绪反应。
情绪的持续时间也相对较短,可能只持续数分钟或几个小时。
而情感则更持久,可以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
情感可以影响人们对于某个对象的持久态度,比如某人对于婚姻的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此外,情绪和情感之间也有一定的关联。
情绪往往是情感的一种体验方式,不同的情感通常会伴随着不同的情绪。
比如,喜悦通常伴随着愉快的情绪,悲伤通常伴随着悲伤的情绪。
情感可以调节和影响人们的情绪反应,比如对于同样的刺激,一个人的情感不同,情绪反应也会不同。
情感还可以通过情绪来表达和传递,比如通过哭泣来表达悲伤、通过笑容来表达喜悦。
第七章情感和情绪.pptx
第二节、中学生的情感、情绪 特点与教育
一、中学生情感和情绪的特点
• 1、 情绪稳定性在逐步增强 • 2、 社会性情感得到长足发展 • 3、 情绪自控能力逐步提高
小学生情绪和情感发展的特点
•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 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随着年龄 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 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 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 来。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 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 时常见到。
进或抑制人的行为。 • 3、身心保健功能 • 情感的身心保健功能是指情感对一个
人的身心健康的维护作用。
六、情绪状态分类
• 1.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 状态。
•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
的情绪状态。 • 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
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 3.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急情况引
• (一)面部表情 •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眉、嘴和脸颊部肌
肉变化来表现情绪状态 • (二)体态表情 • 体态表情是身体各部分的表情动作 • (三)言语表情 • 言语表情是指情感发生时个体在语言的
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特征。
情感的功能
• 1、信息传递功能 • 情感的这种功能是通过表情来实现的 • 2、行为调控功能 • 情感的行为调控功能是指情感可以促
起的情绪状态
七、情感的分类
•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
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 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 3.美感
美感是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 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与情感概述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亲密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觉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23
和
两
极美
性国
把心
情理
绪学
划家
分普
为拉
如 图 所 示 的 情 绪 三 维 模
契 克 根 据 强 度 、 相
似 性
型
13
(三)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50年代提出了情绪与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相联系的情绪评定— —兴奋说。她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 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 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
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从生理学角度解释情 绪经验的性质、组成原因,强调身体的,特 别是内脏的反应是情绪经验的来源,重视情 绪体验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11
(二)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说
美国当代的情绪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契克于 60年代初就提出情绪进化论的观点。
认为情绪是一个多种因素的复杂概念,从发 生的过程看,情绪是由特定的刺激所激起的, 又是经过有机体的认知评价、主观感受和行 为反应等因素所组成的如下序列:
反应强度:从反映强度上,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具 有更多的冲动性。情感显得隐蔽,更难显示其强烈的 性质。 4
人类存在着四种最基本、最原始的基本情绪
5
6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过程的关系
(一)认识过程对情绪情感具有重要影响
1.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前提 2.对刺激情境的认识决定着情绪情感的性质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1
布什总统的表情
2
布什总统的表情
3
布什总统的表情
4
喜:布什总统上班第一天
5
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
6
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和哭泣的儿童
7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一)定义:情绪(emotion)和情感 (feeling):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 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C 应激:指在突然出现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 情绪状态。
11
• (三)情感种类 1、道德感:是指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是 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2、理智感:是人的认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 产生的内心体验。 3、美感:是根据个人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 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12
三、情感与教学
• (一)情感与学习效率 • (二)情感与智能发展 • (三)情感与学习态度
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 (一)基本情绪 • 1、快乐 • 2、愤怒 • 3、恐惧 • 4、悲哀
• (二)情绪状态
1、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 状态,它具有弥漫性。
2、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具有爆发 性的情绪状态。
• #意识狭窄#:在激情状态下出现的现象,表现 为认识活动范围缩小,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甚至做 出一些鲁莽的行为或动作。
(二)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区别 (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而情感则
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 (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情感则具有 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 较内隐和深沉。
《感情与情绪》 讲义
《感情与情绪》讲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感情和情绪是两个如影随形却又常常被混淆的概念。
它们是我们内心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和人际关系。
理解感情与情绪的本质、区别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内心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感情和情绪的定义。
情绪,通常是短暂而强烈的心理反应,是对特定事件或情境的即时反应。
比如,当你突然听到一声巨响,可能会感到惊吓,这就是一种情绪。
情绪的产生往往是快速的、自动的,并且常常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比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紧张等。
常见的情绪包括喜悦、愤怒、悲伤、恐惧、惊讶等。
感情则是更为持久、稳定且深刻的心理体验。
它是基于我们对事物的长期认知和评价而形成的。
例如,你对家人的爱,对朋友的信任,对自己事业的热情,这些都是感情。
感情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不会像情绪那样迅速变化,但它会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持续存在,并影响我们对世界的整体看法和态度。
那么,感情和情绪有哪些区别呢?从时间维度上看,情绪是短暂的、瞬间的,来得快去得也快。
而感情则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从强度上看,情绪往往较为强烈,能够在短时间内对我们产生较大的影响。
比如愤怒时可能会失去理智,喜悦时可能会兴奋得难以自持。
相比之下,感情的强度通常较为温和,但其影响力却更为深远。
从表现形式上,情绪的表现较为直接和明显,比如哭泣、大笑、尖叫等。
而感情更多地体现在我们的行为模式、态度和价值观中,不一定有那么外显的表现。
再从产生的原因来看,情绪通常是由具体的外部事件引发的,是对当前情境的直接反应。
而感情则是在长期的生活经历中,通过对各种人和事物的反复体验和思考而逐渐形成的。
感情和情绪之间并非毫无关联,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一方面,情绪可以影响感情的形成和发展。
比如,一次愉快的约会可能会让你对某人产生更深的感情;而一次激烈的争吵可能会损害原本良好的感情。
另一方面,感情也会影响我们对情绪的体验和表达。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
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就是情绪与情感得下半回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
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得讲解,真就是万分抱歉啊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
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得张不开口,于就是准备了B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得好讲解,真就是万分对不起啊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on and feeling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得概念,接下来我得工作就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得问题,onetwo three3、首先,就是情绪得维度与两极性4、乍一瞧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就是维度,啥就是两极性。
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得坐标得纬度,两极性更就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
那就瞧一瞧它们得定义,来验证下我们得猜想对不对5、情绪得维度:情绪固有得某些特征情绪得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得状态瞧来我们得想法还就是比较正确得嘛,这纬度不就就是固定得嘛,南北极就是对立,瞧来我们真就是聪明呢而这情绪固有得特征就包括情绪得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得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得对立状态6、情绪得性质有肯定与否定两极当个体得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得情绪体验,如愉快当个体得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得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比如在上课得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她去,她得需要得到了满足,她就很愉悦,那要就是老师不同意呢,她憋得慌,就会很忧愁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得意义,所以肯定与否定这一对立得情绪体验不就是绝对相互排斥得,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
我们博大精深得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8、戳情绪得动力性9、情绪得动力性有增力与减力两极一般而言,增力得情绪就是肯定得,能提高个体得活动能力。
7.2情绪与情感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和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从广义而言,情感与情绪一样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第一,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通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第二,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共有;情感则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
第三,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的性质;而情感则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情绪和情感有四种品质,都有几段对立的情况:强度方面,强弱;紧张度方面,紧张轻松;快感方面,快与不快;复杂度方面,简单复杂。
此外:积极的与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与减力作用。
增力性作用:循环、呼吸、腺体分泌等系统相互配合,对人们的活动起积极的应激作用,使集体能够应付环境中的紧急变化。
减力性作用:情绪和情感有降低人的活动能力。
三、情绪和情感的种类1.情绪的种类①心境:心境是一种较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
心境的特点:第一,缓和而又微弱;第二,持续时间较长;第三,是一种非定向性的弥散性的情绪体验。
心境引起的原因可以是生活中的一般事件,但主要因素是人的主观世界。
心境有消极与积极之分。
②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
激情的特点:第一,有激动性和冲动性,力量强烈;第二,发作短促,冲动一过,迅速弱化或消失;第三,发作通常有专门对象引起,指向性较为明显。
引起激情的原因很多:重大时间或强烈刺激;对立的意向和愿望冲突;过度的抑制或兴奋。
激情有双重作用③应激:应激又称应激状态,是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应激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2.社会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人类的情绪和情感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这两个词经常被用来形容我们的内在体验, 但实际上情绪和情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一、情绪的定义及特点情绪是一种内心状态,它反映了个体对于外部刺激的主观感受。
情绪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愉快的、悲伤的、愤怒的、恐惧的等等。
情绪的产生通常是突发的,它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波动或改变。
二、情感的定义及特点情感是一种更为持久和稳定的心理体验,通常是对个体的价值观、信仰、态度和特定事件产生的长期共鸣。
情感可能涉及爱、恨、幸福、哀伤、幸运、愤怒等等。
情感的形成和维持需要更多的认知和思考。
三、情绪和情感的区别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释:1. 时间特征:情绪通常是短暂的,随着外部刺激的变化而迅速产生和消退;而情感则更加持久,对于一段时间内个体的体验和思考产生影响。
2. 强度特征:情绪更容易产生较强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跳加速、面部表情变化等;情感虽然也带有情绪的色彩,但更多地涉及个体对于某种主题或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3. 形成特征:情绪往往是即时产生的,与外部的具体刺激相关;情感则经常受到更为复杂的心理因素和认知因素的影响,是经过思考和经验沉淀而形成的。
四、情绪和情感的联系尽管情绪和情感有着明显的区别,但它们也有着紧密的联系:1. 影响力:情绪和情感对我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
情绪可以在短时间内引导我们的行为和反应;情感则更多地与我们的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相关,影响我们的意愿和行动方向。
2. 相互作用:情绪和情感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情感的变化可以引发情绪的波动,并影响我们对于外部刺激的感受和反应;同时,情绪的体验和表达也会进一步影响我们对于情感的感知和评价。
3. 形成过程:情绪和情感的形成过程有相似之处。
两者都受到个体的认知、经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都需要个体对于内外信息的加工和解读。
情绪与情感ppt课件
.
8
(二)组织功能
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兴趣、喜悦等的作 用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1、促成知觉选择。 2、监视信息的移动。 3、影响工作记忆。 4、影响思维活动。
.
9
(三)信号作用
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信号作用,是人 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显形 式——表情。
(四)感染作用 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 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 影响功能。
2
二、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需要及所属不同
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为人和动物所 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独有。
2、稳定性不同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
3
3、外显性
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 多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 4、发展时间 情绪发生在先,情感发生在后
.
31
(二)学会制怒
1、拓宽心理容量。 2、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
(三)克服自卑
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
32
1、积极的认知方式
(1)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 会到什么程度。
(2)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 (3)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 (4)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5)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2、同样的,消极的情绪情感若长期存在, 也可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
(1)焦虑症
主要包括泛虑症、恐惧症、强迫症 等等。
(2)情感症(也叫心境障碍)
主要包括忧郁症(也叫抑郁症)、 躁狂症、躁郁症等等。
情感与情绪的演讲稿
情感与情绪的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情感与情绪的话题。
情感和情绪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征,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经常被各种情绪所困扰,而如何正确理解和管理情感与情绪对于我们的个人成长和幸福感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情感和情绪的区别。
情感是一种内部主观的体验,是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价和反应。
而情绪则是情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体现,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反应,往往与特定的事件或环境相关。
简单来说,情感是我们思考和评价的结果,而情绪则是我们对情感的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情感和情绪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影响着我们的决策、人际关系以及健康和幸福感。
正确理解和管理情感与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提高我们的个人成就和幸福感。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情感和情绪是自然而然的。
作为人类,我们都有情感和情绪,它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关键是要以积极和健康的态度面对情感与情绪,不要抑制或过度放纵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其次,我们要学会识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我们经常感受到喜怒哀乐等情感,但有时我们可能无法准确辨认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观察和反思的方式,来了解自己在不同情境下的情感和情绪反应。
例如,当我们感到焦虑或愤怒时,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是什么事情触发了这种情绪?我们又如何应对这种情绪?第三,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与情绪。
这包括了情绪调节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
情绪调节是指我们如何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不同的情境。
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们可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支持和鼓励,从而调节和缓解负面情绪。
情感表达是指我们如何有效地将自己的情感传达给他人。
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倾听,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从而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要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情绪。
积极的情感和情绪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提高我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人类情感与情绪管理演讲稿
人类情感与情绪管理演讲稿尊敬的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人类情感与情绪管理的话题。
情感和情绪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想成为一个情感和情绪管理得当的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常常会被情感和情绪所左右,导致我们做出一些后悔的决定,或者在人际关系中遭遇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因此,学会管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情感和情绪的区别。
情感是我们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它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而情绪则是情感的一种外在表现,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的一种短暂的情感体验。
情感和情绪的管理,就是要学会控制和调节我们的情感和情绪,使其不至于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情感和情绪的管理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认识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了解自己的情感和情绪是情感管理的第一步,只有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
其次,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和情绪,这是正常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这些情感和情绪,而不是去抵制它们。
最后,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和情绪。
当我们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自己的情绪,比如运动、听音乐、与朋友交流等等。
情感和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和实践。
只有当我们掌握了情感和情绪管理的技巧,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一个情感和情绪管理得当的人!谢谢大家!。
情绪和情感2讲课文档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 (一)情绪与自主神经系统
• 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
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二)情绪与分泌系统 特定情绪状态下,内外分泌腺的活动会
产生相应的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三)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主要功能是支配人体骨
3、美感 指个体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
产生的情感体验。 审美标准:不同文化背景下既有共同点,也
有不同的地方。
第十九页,共44页。
第二节 情绪与脑(情绪的生理机制)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
第二十页,共44页。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1、下丘脑
“斗争或发怒”
适应能力已经用尽,导致适应性疾病。
第十七页,共44页。
(三)情感的分类 情感通常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高
级的社会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
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第十八页,共44页。
2、理智感 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
感体验。如解决问题后喜悦之感,为真理献身的自 豪感等。
第七页,共44页。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情绪——生理需要
2、情绪:情景性和肤浅性
情感——社会需要
情感:稳定性和深刻性
3、情绪:更多冲动性和外显表现 情感:更加深沉,内隐
第八页,共44页。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情绪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 的方式。
2、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能够激励人去行动,所以它们具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讲稿)————————————————————————————————作者: ————————————————————————————————日期:1.大家好,接下来由我继续为大家讲解什么是情绪与情感的下半回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
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所以声音会比较沙哑、语速会比较慢,不能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讲解,真是万分抱歉啊 在开讲之前,我先给大家道个歉。
我前两天吃辣条呛到鼻子里面了,嗓子因此发炎了,我有预感讲课这天嗓子会疼的张不开口,于是准备了B计划,于昨晚录下了音频,不能亲自呈现给大家我之前设想的好讲解,真是万分对不起啊接下来我们正式开课,情绪与情感,emoti onand feeling2.相信刚才大家经过讲解,应该大致清楚了情绪情感的概念,接下来我的工作就是为大家讲解清楚三个方面的问题,one two three3.首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4.乍一看上去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啥是维度,啥是两极性。
维度瞅着像描述地球的坐标的纬度,两极性更是让人联想到南北两极。
那就看一看它们的定义,来验证下我们的猜想对不对5.情绪的维度:情绪固有的某些特征情绪的两极性:情绪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看来我们的想法还是比较正确的嘛,这纬度不就是固定的嘛,南北极是对立,看来我们真是聪明呢而这情绪固有的特征就包括情绪的性质、动力性、激动度、强度、紧张度、复杂性这六个方面接下来我我就将细致的讲解这六个方面存在的对立状态6.情绪的性质有肯定和否定两极当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肯定的情绪体验,如愉快当个体的需要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否定的情绪体验,如烦恼、忧愁等比如在上课的时候,有个同学突然想上厕所,老师如果同意让他去,他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就很愉悦,那要是老师不同意呢,他憋得慌,就会很忧愁7.同一事物对于个体说来,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所以肯定和否定这一对立的情绪体验不是绝对相互排斥的,有时可同时或相继出现。
我们博大精深的成语就描述了这种状态,如“悲喜交加”、“乐极生悲”、“破涕为笑”8.戳情绪的动力性9.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一般而言,增力的情绪是肯定的,能提高个体的活动能力。
减力的情绪是否定的,能降低个体活动的能力。
比如周一上课和周五上课那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心情,所以这两天上课的效率也肯定是不一样滴10.但某些情况下,同一种情绪既可具有增力性质,也可具有减力性质,如恐惧。
比如遇见危险的时候,有的人因为恐惧跑得更快,有的人就被吓呆了一动不动11.戳激动度12.情绪的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两极激动的情绪是强烈、短暂和爆发式的,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激愤等。
常在出乎意料之外,超出意志力控制的情况下产生。
与激动情绪对立的是平静情绪,是一种平稳安静的状态,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处于平静的情绪状态之中,它保证个体从事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13.让我们看一个视频感受一下什么叫激动的情绪14.戳强度15.情绪的强度具有强与弱两极一般说来,情绪都有从弱到强的等级变化。
而每一种从弱到强的情绪中间还存在着许多程度上的差别。
如欣喜——欢喜——大喜——狂喜。
情绪强度越大,我们的情绪卷入的程度就越深。
16.情绪强度的影响因素情绪强度主要取决于引起情绪的事物对个体所具有的意义,意义越大,引起的情绪越强烈。
同时,情绪强度还与个体的既定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实现的程度有关。
17. 戳紧张度18.情绪的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紧张与轻松这一对立的情绪状态,往往在个体活动的关键时刻表现出来。
19.如重要考试时,个体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一旦考试结束,紧张状态便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轻松的情绪体验。
20.人们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也取决于每个人的心理准备状态和应变能力。
一般而言,紧张会促使个体积极机行动,但过分紧张,也可导致个体不知所措,甚至停止行动21.戳复杂度22.情绪的复杂性有单纯(简单)与复杂两极情绪在复杂程度上有很大差异。
一般说来,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是四种基本或原始情绪,称为单纯的情绪;23.而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一些情绪则为复杂的情绪。
如爱与恨。
“爱”包含了柔情和快乐的成分,而恨则包含了愤怒、惧怕、厌恶成分,嫉妒则是的爱和恨的“合金”。
有时,情绪和情感的成分十分复杂,人们难以用语言描述它,即所谓“百感交集”。
24.接下来到了我们第二大板块,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25.为了更好的说明,让我们先看个例子为了在全市赛课中取得好成绩,我精心挑选了课文《船长》。
上课时,我亲自进行朗读示范,并加入一些朗读技巧指导,学生读得情真意切。
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让我非常满意。
但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当我刚说完“下课”时,学生如同换脸一般.前一刻悲痛万分,刹那间却是谈笑风生。
似乎此时我面前的学生与刚刚课堂上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拨人。
——摘自一位新教师的教学日记为什么情感体验不能由渗透到学生的精神?难道“情感”也会弄虚作假?26.首先要明确的是“情感”“情绪”莫混淆《心理学大辞典》认为,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
上文的那位新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情境渲染使学生达到的动情效果明显不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且不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那么课堂上学生所表现出的到底是何种“情”呢?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说“情绪”一词。
情绪,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喜怒哀、惊恐爱、嫉妒、惭愧等都是情绪。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
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
上文的那位新教师之所以看到学生课堂上悲痛万分,刹那间却又谈笑风生,就是因为他在课堂上通过语言示范、音乐配合,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容易动情的情境。
受情境的影响,学生所表现出的并非是情感,而是个人的情绪。
一旦脱离了情境,学生的情绪便不能持久,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27.让我们在同一篇文章中,体味情绪与情感的不同以《卢沟桥烽火》一文为例,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拜托大家啦28.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官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
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
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
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
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29.这段文字,主要描写了日军挑衅的情景。
作为中国人在朗读描写日军行为的语句时,就不能以“情感”来要求,既不能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动情”地朗读,又不能站在中国士兵的角度疾恶如仇地朗读。
这时就需要用到“情绪”,而这样的情绪则是在特定的情境中模拟而成的,如“气势汹汹”表现的“怒”,“哭爹喊娘”“狼狈而逃”表现出来的“惊恐”。
在这些语句的朗读中。
需要加入的是多种情绪的模拟,而非情感的真情流露。
30.而在读到“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
”描写中国守军英勇抗战的语句时.学生激动的心情与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时所产生的便是“情感”。
当然,若是让对日军侵华这一历史毫无认知的外国人来读这段文字,也就不会产生这份中国人所特有的情感。
因为,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与读者的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
31.情绪情感,两者统称为感情,在日常生活中区分不严格。
但作为科学概念,情绪情感是互相区别,又相互联系区别一:情绪通常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如饮食、睡眠、繁殖等)相联系,为人和动物共有;情感通常与个体的社会需要(如友谊、劳动等)相联系,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如爱国主义、人道主义、荣誉感、责任感、羞耻心等,区别二: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就是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通常有较明显的生理唤醒情感主要指人的内心体验和感受,经常用来描述那些稳定、深刻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真理的热爱、对美的欣赏等。
区别三: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一旦这一情境发生变化,相应的情绪体验就消失或改变;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一经产生就比较稳定,一般不受情境左右。
如友谊并不因朋友是否在眼前而改变。
区别四:情绪具有冲动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如悔恨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暴跳如雷。
情绪一旦发生,其强度往往较大,有时个体难以控制;情感则经常以内隐的方式存在或以微妙的方式流露,并始终处于意识的调节支配之下。
32.联系:情绪和情感又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情感离不开情绪。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
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
33.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者密不可分。
34.最后则是情绪与情感的功能35.主要功能包括四个方面: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36.适应功能:达尔文曾指出,情绪最初只有生存适应功能,情绪的社会性涵义是后天派生出来的情绪和情感是个体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人们通过各种情绪、情感,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与状况,适应社会需要,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37.婴儿早期通过情绪来传递信息,表达自己需要,获得成人的关心。
成人生活中,通过情绪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生存状况和需要,如愉快表明生存状况良好,痛苦表示处境困难;同时根据对方情绪和情感了解对方的需要,并采取相应措施。
38.动机功能情绪、情感是动机系统的基本成分之一 适度的情绪兴奋,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情绪、情感对内驱力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39.如在危险的情况下,人们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会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使之成为行为的强大动力。
比如追公交车同时研究表明,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40.组织功能情绪的组织功能表现在人的行为上积极的情绪状态,易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
消极的情绪状态,容易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情绪作为脑内的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作用41.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中等强度的愉快情绪,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
消极情绪的破坏作用: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影响,消极情绪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
42.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这种功能是通过情绪的外部表现、即表情来实现。
点头表示默认等。
表情是言语交流的重要补充,如利用手势,语调能使言语信息更明确从信息交流发生上看,表情交流比言语交流要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