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危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1.什么叫舞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发生偏心覆冰后,在风的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率、大振幅自激振动现象。

通俗讲就是当风吹到因覆冰而变为非圆截面的导线上时,产生一定的空气动力,由此会诱发导线产生一种低频率(约0.1~3 Hz)、大振幅的自激振荡,由于其形态上下翻飞,形如龙舞,称舞动。

输电线路舞动的发生通常取决于三方面的要素:导线不均匀覆冰、风激励和线路结构参数。

舞动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轻者会发生闪络、跳闸,重者发生金具及绝缘子损坏,导线断股、断线,杆塔螺栓松动、脱落,甚至倒塔,导致重大电网事故。

易于发生舞动的局部敏感地段主要在风口、开阔地带、江河湖面等易于覆冰,且风激励较强的地区。

为防止线路舞动,一般采取安装相间间隔棒、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失谐摆、偏心重锤等防舞装置。

2. 线路舞动的危害线路舞动的危害主要有机械损伤和电气故障两类。

机械损伤包括螺栓松动、脱落,金具、绝缘子、跳线损坏,导线断股、断线,塔材、基础受损等;电气故障主要包括相间跳闸、闪络,导线烧蚀、断线,相地短路以及混线跳闸等。

2.1 机械损伤螺栓松动、脱落:输电线路舞动使耐张塔的主材接点和横担紧固螺栓松扣、磨损甚至剪断,严重影响铁塔受力。

如1987年11月某地区的导线舞动造成500 kV 某线l5基耐张塔螺栓脱落共411个,引流间隔棒损坏共7个;而17个耐张段中的218基直线塔只有15基螺栓脱落共66个。

图螺栓松动、脱落金具、绝缘子、跳线损坏:由于舞动的力学作用,使得已有内部绝缘损坏或机械损伤的绝缘子钢脚破裂,造成掉线停电。

如1999年3月、11月导线大面积舞动中,500 kV 某线582#塔中相、某线25#塔C相、某线180#塔B相的绝缘子钢脚球头断裂,导线掉落烧损,供电中断。

导线断股、断线:舞动产生的导线交变应力造成导线损伤或导线金具磨损,导线断线。

如1987年2月某地区A线、B线同塔大跨越导线舞动持续70多小时,使塔上线夹中的销钉33个切断、13个严重移位,多处导线磨伤,1988年12月该处又发生持续30多小时的舞动,造成B线中相一根子导线断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是指在强风等自然灾害或其他外界原因的作用下,输电线路会出现振动、摆动或偏移等现象。

这种舞动对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可能导致线路短路、脱盘、断线等故障,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停电等事故。

必须采取一系列防治措施来控制和减小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强风作用:强风是导致输电线路舞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风速达到一定的值时,会对线路施加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作用力,造成线路振动。

2. 嵌套效应:输电线路通常由多根导线组成,导线之间的间距较小,容易形成嵌套效应。

当风吹过导线时,会引起相邻导线之间的空气流动,导致导线舞动。

3. 跳线起弧:跳线在输电线路中起到连接线路和电力设备的作用。

当线路发生故障时,跳线可能受到电弧的影响,产生舞动。

为了防止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需要采取以下一系列的防治措施:1. 增强线路的刚度:增加线路导线的直径和厚度,或增强线杆的刚度,可以提高线路的抗风能力,减小线路的舞动。

2. 加装防护装置:在输电线路上加装防风防抖器、防护圈等装置可以有效抑制线路的舞动。

防风防抖器的作用是通过改变线路的气动性能,减小线路受风力作用的影响。

防护圈的作用是限制线路的舞动幅度,保证线路的稳定性。

3. 优化线路设计:在线路设计和架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气候等因素对线路的影响,合理选择线杆的类型和布置方式,减小线路对风的暴露面积,降低线路舞动的可能性。

4. 加固电杆基础:电杆是支撑线路的重要结构,其稳固性直接影响线路的舞动。

在电杆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加固其基础,确保电杆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

5.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线路进行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的问题,预防线路舞动的发生。

要做好线路的维护工作,修复和更换受损的线路部件,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通过加强线路的设计和施工,加装防护装置,加固电杆基础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小线路的舞动,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4年输电导线微风振动防振建模与仿真》范文

《2024年输电导线微风振动防振建模与仿真》范文

《输电导线微风振动防振建模与仿真》篇一一、引言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电导线在微风作用下的振动问题日益突出。

这种振动不仅可能对输电线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还可能引起设备的损坏和事故的发生。

因此,针对输电导线微风振动的防振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输电导线微风振动的防振建模与仿真展开讨论,以期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二、微风振动对输电导线的危害微风振动是指由自然风力引起的、低幅度的、连续的振动。

对于输电导线而言,这种振动可能会引起多种问题:1. 损伤导线的表面:长期的振动会磨损导线表面的绝缘层,降低导线的电气性能。

2. 加剧导线的疲劳损伤:频繁的振动会导致导线内部的金属材料疲劳,增加断裂的风险。

3. 引发设备的松动和脱落:振动可能导致线路上的附件和设备松动,甚至脱落,进一步引发安全事故。

三、防振建模与仿真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建立了输电导线微风振动的防振模型,并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和分析。

1. 防振建模在建模过程中,考虑了导线的材料特性、结构特点、风力特性等因素。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了导线在微风作用下的振动过程。

同时,还考虑了导线的防振措施,如阻尼器、防振锤等。

通过调整这些防振措施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导线的振动。

2. 仿真分析利用仿真软件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

通过模拟不同风速、风向、导线长度等条件下的振动情况,可以观察到导线的振动幅度、频率等变化情况。

同时,还可以分析不同防振措施对导线振动的影响程度。

通过对比仿真结果和实际观测数据,可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仿真结果与讨论1. 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在微风作用下,输电导线会发生低幅度的连续振动。

通过调整防振措施的参数,可以有效地抑制导线的振动。

同时,仿真结果还表明,阻尼器和防振锤等防振措施在不同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具有不同的防振效果。

2. 讨论根据仿真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针对不同地区和气候条件下的风力特性,应选择合适的防振措施;其次,应根据实际需要调整防振措施的参数,以达到最佳的防振效果;最后,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特殊的环境和工作条件,经常会出现舞动现象。

舞动是指输电线路在风力、冰雪负荷、温度变化等外力作用下,出现振动和摆动的现象。

舞动不仅会对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还有可能导致线路故障和事故发生。

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保障电网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舞动原因:1.风力作用:输电线路在大风环境下容易受到风力的作用而产生摆动和振荡,尤其是在台风、龙卷风等极端天气条件下更加明显。

2.冰雪负荷:冰雪负荷会使得输电线路的强度和刚度变得更低,造成线路跳跃、摇晃和疲劳断裂。

3.温度变化:输电线路在温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线膨胀、收缩,导致线路振动增大。

4.设备松动:输电线路各种连接件、绝缘子等设备出现松动,会使得线路振动增大并且不稳定。

防治措施:1. 选用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在输电线路的设计和建设中,应该选择适当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线路的抗风性能,减小风力作用对线路的影响。

2. 加强线路绝缘和支架结构:对于高寒地区和多风地区的输电线路,应该加强绝缘和支架结构的设计和加固,提高线路的整体抗风能力。

3.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于已经建成的架空输电线路,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松动或损坏等问题,减小线路的舞动情况。

4. 加固设备连接点:设备连接点是输电线路的关键部位,需要对连接点进行加固处理,提高线路的整体稳定性。

5. 采用智能监测技术:利用智能监测技术对输电线路的舞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现象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其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问题的研究和管理,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在架空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输电线路微风振动。

因此,在架空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较好保证,对微风振动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微风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输电线路的防振措施。

标签:输电线路;微风振动;防振设计;电网安全引言:输电线路顾名思义就是输送电能的线路,它像桥梁一样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其并列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联网。

输电线路按架设方式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多年来,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考虑得较多的是送电能力、输电损耗、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而对于输电线路防振方面的问题则考虑得较少。

近年来,因风振等振动而导致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提示我们分析探索输电线路振动和防振问题,对于掌握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条件、状态,甚至指导地线路建设过程中的防振设计施工安装及路径、金具等附件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意义。

1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更好的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和状况,甚至包括线路是否存在老化问题、短路、断路的问题等进行监测和检测,从而更好的保证输电线路的正常与安全运行。

在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在线监测技术能够准确的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技术分析,取得了很大的效果。

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问题是最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但同时也是对输电线路危害较大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的问题。

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往往引起线路出现种种问题,甚至会引起线路的中断,尤其是对于那些使用时间较长,年久未经检修的老线路更容易出现断股现象。

长此下去,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们通过采用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在线监测技术,能够有利于监测、检测和解决输电线路导地线的微风振动问题。

2 微风振动架空输电导线在0.5 m/s~5 m/s的均匀微风垂直作用于导线时,会在架空线的背风侧形成一个以5 Hz~150 Hz频率变化的风力涡流。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振动和防振问题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振动和防振问题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振动和防振问题摘要:输电线路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因风振而导致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提示我们分析探索架空线路的防振问题对于线路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平时所测得的导线振动的振幅,是风力吹动导线形成的上下振动与电动力振动的合成。

风引起的导线振动很多,如输电线路在风的作用下会发生微风振动甚至舞动等,其影响造成严重的输电线路事故;对于高压输电线路防振问题也更为重要,根据振动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危害程度的不同,防止措施也不同。

关键词:输电线路;振动;舞动引言:输电线路顾名思义就是输送电能的线路,它像桥梁一样联络各发电厂、变电站,使其并列运行,实现电力系统的联网。

输电线路按架设方式分为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

多年来,对于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考虑得较多的是送电能力、输电损耗、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而对于输电线路防振方面的问题则考虑得较少。

近年来,因风振等振动而导致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跳闸的现象提示我们分析探索输电线路振动和防振问题,对于掌握线路安全运行的各种条件、状态,甚至指导地线路建设过程中的防振设计施工安装及路径、金具等附件的选择都有一定的意义。

1、架空输电线路导线振动的类型人们在印象中普遍认为架空输电线路的振动是由于风力吹动导线而引起的,在物理上解释是在导线的背面形成“卡门”旋涡,使导线形成上下方向的振动。

但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通过理论分析计算,目前所谓的“微风”振动,除了风力的作用形成的上下振动之外,还存在由于线路输送交流电而产生的电动力振动。

架空输电线路由于输送电力,两导线之间就会产生电动力,直流输电线路产生随电流而变化的相斥的电动力,而交流输电线路则由于导线的排列不同,而产生不同方向的电动力振动。

所以,导线的振动包括电动力振动和风力振动,它们共同作用在导线上,而且是周期性的,电动力振动及风力振动所产生的振幅都是微量级的,这两种振动要进行合成才为导线的振动,其合振不会有大的振幅出现[1]。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 5 】 张忠 河, 王藏 柱. 舞动研 究现状 及发展趋 势 Ⅱ 】 . 电力情报 .
1 9 9 8 / ( 4 ) 6 - 8 .
- ● } ◆ ・ - … ● - ◆ - …◆ J ‘ ● 一 …● I l 一 ◆ ● I _◆
( 5 ) 避免运行时张力过大 。 张力越大 , 频率也就越高 , 单位 时
流形成 一定 的压力差 ,这样就使圆柱形物体在与风吹动方 向相 3 . 架空线结构和材料 的影响。( 1 ) 架空线截面形 状和表面状
况 的影响 。当架空线是一个圆形截 面的柱体时 , 气流在其背面形 成上下交替 的卡 门漩涡 , 引起振动。若架空线的表面 采用 三股线
制成 的绞线 , 因这种结构破坏 了卡 门漩涡 的稳定频率 , 其振动频
垂直的方向产生移动 ( 称之为“ 卡门漩涡” ) 。如果涡流 的频 率与
率较 为轻微 , 但此种绞线不适用于实际工程 。而光滑型的导线 , 其直径与截面的 比值较小 , 虽能减少风荷载和减少覆冰及舞动 ,
但微风振动 的幅值及延续时间则变得严重 。
( 2 ) 架空线股丝 、 股 数和直径 的影 响。架空线的股数多和层 数多的 , 有 较高 的 白阻尼作用 , 能消耗更 多的能量 , 使之 不易振 动或降低振动强度 , 因此选用多股多层的架空线有利于防振 。 另
剂, 但这种黏结剂应 采用 受水分影响较小的固化剂( 如6 0 0号聚 酰胺 ) , 并应在黏结剂 固话之前开始浇筑混凝 土。对地 下水位 以
下 的混凝 土施工缝 , 必须做防水处理 。
强度是一定能达到设计要求 的,施工缝 的施工质量也一定 能满
足规范要求 , 施工缝的质量也能得到较好 的控制和保证。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防范措施(3)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防范措施(3)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防范措施(3)在传输线导体的舞动中,传输线可能振动并造成损坏,使供电系统无法及时供电或供电不充足,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会大大的降低。

本文首先讨论了传输线导体舞动的机理和原因,以及相关的舞动危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标签:输电线路; 导线舞动; 防范措施;1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的概述及其危害1.1 导线舞动的内涵架空输电线路在出现偏心结冰后,架空输电线路会出现由于风振引起的高振动和低频自激振动现象。

简单地说,也就是当风吹到由于结冰而变成非圆形截面的导线时,会产生一定量的空气动力,这将会导致导线产生一种低频,继而出现大幅度的自激振荡的情况。

由于它的形状是上下飞舞的。

像龙舞一样,所以就叫做导线舞动。

在每年的早春和初冬季节,尤其是在容易掉落冷雨的一些地区,就非常容易产生严重影响电源、电力供应的现象,即就是所谓的导线舞动。

1.2 导线舞动的机理在输电线路中,当输电线路受到横向速度风载荷的时候,就会产生加速运动,并且线路还将经受空气动力学力矩便会产生巨大的扭曲。

当扭转运动的频率与其垂直运动的频率同步时,就会发生导线舞动的情况。

由于目前对于导线出现舞动的机制尚不够完全清楚,同时由于技术不够先进,所以针对预防导线舞动的措施尚未完成。

然而,从导线舞动的重复性上可以看出,输电线路的舞动主要是基于一定的周期进行运动的。

电线的扭动操作是产生舞动的主要原因。

当大振幅线出现舞动时,它将在同一周期内形成扭转运动。

对于导线本身吸收的能量,绝缘体,端子和其他金具吸收的能量的比例非常小,并且容易发生舞动的情况。

导线的张力越大,其本身吸收的能量也就越少,因而也就越有利于舞动情况的形成与发展。

1.3 导线舞动的危害(1)机械损伤:(1)出现螺栓松动甚至脱落的情况:输电线路出现舞动的情况导致耐张塔的主材接点以及横担紧固螺栓松扣、磨损甚至剪断,因而也就严重地影响到铁塔的受力情况。

(2)导致金具、绝缘子、跳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因为导线舞动出现的力学作用,继而也就导致已有的内部绝缘损坏或机械损伤的绝缘子钢脚破裂,从而也就导致出现掉线停电的状况。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架空输电线路是高空架设的电力传输设施,因其受各种自然力影响,容易发生舞动现象。

导致舞动的主要因素包括风力、重量、温度变化等,这些因素可引起输电线路的振动和晃动,进而影响线路运行安全和电力传输质量。

首先,风力是造成输电线路舞动的主要原因。

风速和方向的变化,导致空气流动形态异常,对输电线路产生不规则的气动力。

如果电线杆和线路本身没有足够的刚性,这种气动力就能够使线路摆动。

其次,物理因素也是产生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之一。

电线杆本身的重量、线路的张力、绝缘子的重量,加上线路所承载的电荷,都可能增加线路的自振频率,导致线路的共振和振动。

此外,高温和低温也会引起输电线路的舞动。

高温会使线路导线伸长,拉紧电线杆和线路,产生过分的张力;低温会使线路缩短,导致线路张力减小,出现空气后的舞动。

针对上述因素,防治输电线路舞动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首先,提高昼夜温差对输电线路的影响并进行相应加固,以增加线路的刚性。

例如,加装杆塔悬挂物(如避雷针、振动器杆、减震线圈等),增加线路的自振频率,避免线路共振。

其次,增加导线的直径和张力。

传输电流时,导线内部会产生磁力线,如果导线足够粗,这部分磁场就会在导线内部相互抵消,从而减少导线外部的磁场,降低与周围环境的摩擦。

第三,通过空气动力学计算和模拟,准确评估不同地区的风力情况和与输电线路之间的影响,按照这些数据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风力较强的区域,在输入线路的底部或中部增加风挡或加装辅助导线,增加线路的稳定性。

最后,采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如高压纤维增强塑料(FRP)及其复合材料、高强度钢结构等,提高输电线路的承载能力和抗风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防治输电线路舞动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为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传输质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振动监测及控制

架空输电线路的振动监测及控制
危害
机械:舞动幅度大 相应导线张力变化也 很大 导线、金具的强度和耐疲劳性能
电气: 舞动幅度大 相间闪络、跳闸事故
C
次档距 振荡
概念
由迎风侧子导线的尾流所诱发的背风侧子导线的 不稳定振动现象,是一种分裂导线特有的振动形式。
特点
振动频率一般为1-3Hz,振幅可达直径的几倍到 十几倍,介于微风振动和舞动之间。
2.1 测试活动分析及特劳斯哈尔方程
同一时间在相同外径的电缆上观测到的振动频率几乎完全一致,正如基 于斯特劳哈尔方程的理论预测的一样:频率和导体直径相关。(图3a)
然而,如图3b所示,可以看见频率移动超过15%,尽管两种情形几乎完 全一致(直径,风速,拓扑结构)。不管是导线直径上的细微差别(1.5%) 还是可能会影响斯特劳哈尔数的粗糙度的细微差别都不能解释这两个不同的 频率。
对微风振动监测予以重视
2. 影响导线微风振动的实例
风向 跨度
湍流
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还 导线 没能完全解释整个过程。
为更好地理解电源线在
张力
空间
风中的实际行为,我们需要
更好地测量。
2.1 测试活动分析及特劳斯哈尔方程
至目前为止,测量系统只能够在几 个月内给定的一段时间,如:10s/15m , 进行间断的测量。这些测量的阵列形成 了振动时间预测的基础。
特点
在0.5m/s以上的风速环境中都能发生,因 此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具有长时性特点。
危害
由于长时间的振动使架空线中的铝线股以及有 关金具产生疲劳损伤
B
舞动
概念
由于输电线路导线在不均匀覆冰及风力的作 用下引起的一种低频大幅的振动现象
特点
能量很大,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多则可达十 余小时,相对于微风振动来说它的概率较低

输电线路防风害措施和方法

输电线路防风害措施和方法

输电线路防风害措施和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建设的不断扩大,输电线路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电网自然也越来越密集,但是如何保障电网的安全和稳定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输电线路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如风灾的侵袭,就可能造成电网故障,给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为了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风害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输电线路防风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输电线路风灾的危害输电线路风灾对电网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输电线路断线:强风可能使得输电线路受到拉力过大而导致断线,造成电网故障。

2. 输电线路杆塔倾覆:强风可能导致输电线杆塔倾倒,使得输电线路断线、接触地面或其他物体。

4. 环境影响:输电线路风灾还可能造成树木倒伏、物体飞扬等影响,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

所以,预防输电线路风灾对于确保电网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1. 选址规划:输电线路的选址规划对于防风害至关重要,在选址时应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情况,选择适宜的位置建设,尽量避免强风、山洼等有利于风灾发生的地形。

2. 结构设计:输电线路的结构设计要考虑到抗风性能,杆塔、导线等的结构要设计成具有一定的风险抗性,可以采用加固设计、降低结构高度等手段来提高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

3. 设备选用:在输电线路的设备选用方面,要选用抗风的设备,比如在选择变压器、避雷器等设备时,要选择能够在风灾中保持正常运行的设备。

4. 护林防护:在输电线路周围的林木中种植抗风树种,比如防风林,可以有效地减小风对输电线路的影响。

5.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巡视、检修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输电线路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抗风能力。

6. 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在输电线路上安装风速监测装置,及时掌握风速情况,做好预警防护。

1. 风灾预警:在发生强风预警时,立即启动风灾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保障用电:在风灾期间要尽量保障用电,及时调度电源,确保守护区内的供电。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其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输送到各个城市和地区。

架空输电线路在遭受风力、气候变化和外界损坏等因素的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舞动的情况,严重影响线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了解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风力作用是架空输电线路发生舞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电线会受到风力的作用而产生振动和摆动,进而导致线路舞动。

尤其是在暴风雨天气下,风力更加强大,容易造成线路的严重舞动。

气候变化也是导致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温度的急剧变化可能导致输电线路的材料产生膨胀和收缩,使得线路在不同温度环境下产生变形和舞动。

线路的老化和损坏也会导致线路的舞动。

当线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和风吹雨打后,线杆、绝缘子和导线等部件可能发生老化和损坏,导致线路的稳定性下降,容易出现舞动现象。

外在的人为因素也是导致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之一。

外界施工、植物生长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受到外部力的作用而产生舞动。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加强对线杆和绝缘子等部件的检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线路的各个部件,及时发现破损和老化部件并予以更换或修理,可以有效减少线路舞动的发生。

采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提高线路的抗风能力。

通过选用适用于高风区的材料和设计,增加线路的抗风能力,减少线路受风力影响而产生舞动的可能性。

加强对线路的监控和预警系统。

建立线路的实时监控系统,监测线路的振动和舞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复,防止事故的发生。

合理规划线路的走向和布置,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

选择合理的线路走向和布置可以减少外界因素对线路的影响,减少线路舞动的可能性。

加强对线路周围环境的管理和处理。

及时清理线路周围的杂草和植物,避免植物的生长影响线路的稳定性;对线路周围的施工活动加强监管,避免施工活动对线路的影响。

架空线路导线振动的危害及防振

架空线路导线振动的危害及防振
既然铁塔设计强度能满足线路安全运行的要 求, 为什么又会出现由于铁塔强度不足而造成本次 事故呢? 经分析, 认为是 150 号铁塔本身存在潜在 的危险因素, 引起铁塔强度衰减。但在事故现场检 查中, 150 号铁塔塔身并无锈蚀迹象, 仔细查看发现 该跨越档的另一基 149 号铁塔的塔身上部( 离地面 约 14~18 m 处) 已有多根铁塔斜材松动、脱落。这一
149 号、150 号为跨越抚河支流铁塔。该跨越档 的 档 距 较 大 , 且 地 处 开 阔 区 , 按 35 kV 线 路 等 级 设 计施工, 两基铁塔均选用 3560ZS4 /24 m 塔型。
3560ZS4 /24 m 塔型的设计参数为: 导线型号为 LGJ—240 mm2, 地线型号为 GJ—50 mm2, 导线最大使 用应力 11.2 kg/mm2, 地线最大使用应力 34.0 kg/mm2, 水平档距 350 m, 垂直档距 450 m, 最大风速 30 m/s, 覆冰 10 mm。
从 149 号铁塔的斜材松动、脱落的位置及 150 号铁塔折断位置对地面的高度来看, 可基本排除由 于 人 为 因 素 造 成 铁 塔 斜 材 的 松 动 、脱 落 。 在 现 场 发 现上 述两基铁塔 两侧每 相 导 线 只 安 装 FD—4 防 振 锤各 1 个的情况引起了注意; 式中, 按照线路防振 设计原则, 导线型号为 LGJ—185 mm2, 导线直径为 18.9 mm, 档距 410 m, 应每相导线 安 装 FD—4 防 振 锤 2 个。而且 149 号至 150 号该段线路跨越河流, 地处开阔区, 导线悬挂点也较高, 本身导、地线就极 易发生振动, 加上该段线路防振措施又不到位, 故 可判定该段线路的导线经常发生微风振动, 在受架 空线振动力的长期作用下, 以至造成铁塔斜材连接 螺栓松动、脱落。又由于平时运行检查不严, 未及时 排除 铁 塔 斜 材 的 连 接 螺 栓 松 动 、脱 落 的 现 象 , 引 起 了铁塔强度急剧衰减。而事故当天又出现了抚州市 罕见的 8 级大风, 使铁塔所承受的荷载又较平常运 行时的所受荷载增大, 最终导致了本次事故。这也 就是说导线振动才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 2 微风振动形成原理及影响导、地线振动的因素 2.1 微风振动形成原理及特征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成因和防控措施探讨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成因和防控措施探讨

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成因和防控措施探讨摘要:架空输电线路容易受到微风振动的影响,容易发生断线、断股,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电力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对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的控制和预防仍然尚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

本文从分析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微风振动成因入手,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希望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导地线;振动成因;防控措施探1导、地线振动概述1.1导、地线振动在架空大跨越线路上,由于档距较大、悬挂点高,显著增大了风输给导地线的振动能量,故导地线振动强度远高于普通的档距。

如果发生断股,电网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风力作用下引起导、地线周期性振荡现象称为导、地线振动。

导地线振动包括微风振动、舞动、次档距振动1.2微风振动所谓微风振动是指导地线受到稳定的风速(0.5-1.0m/s)横向风力作用时,使导、地线在垂直平面内引起的激烈振荡,该振荡风速不大,故成为微风振动。

1.3舞动导、地线上有翼状覆冰或不均匀脱冰时,在风力的作用下,会产生大幅度的振动现象,该现象称为振动舞动,其舞动振幅较大。

1.4次档距振动次档距振动指的是分裂导线的线路,在2个间隔棒之间的导线,在横向风力作用下,2根导线在同一水平,一根被另外一根屏蔽,被屏蔽的导线处在气流漩涡区,受气流漩涡的作用产生的振荡称为次档距反复传递。

2微风振动的原因及危害导、地线振动的基本因素是稳定的均匀风速和横向风。

风速较小时,不足因引起导、地线背风面形成漩涡推动导、地线发生上下振动。

如果风速较大,会与地面摩擦产生紊流,破坏上层气流的均匀性,进而会引导、地线稳定振动。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一般引起架空线路导、地线稳定振动风速限值为0.5m/s-6m/s。

导、地线产生振动机振动频率、波长、振幅与风速、风向、线路沿途的地形地貌、悬挂高度、档距长度等密切相关。

通常情况下导、地线振动时,振幅小于导、地现象的直径,最大时也不会超过其直径的3倍。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

浅析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与防振摘要:在架空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其正常运行,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输电线路微风振动。

因此,在架空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为能够使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较好保证,对微风振动进行分析研究十分重要。

本文针对微风振动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输电线路的防振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微风振动;防振设计;电网安全在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微风振动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但会影响输电线路实际运行,而且会产生较大危害,例如会引起架空线疲劳断线、金具磨损和杆塔部件破坏等,必须采取防振措施。

因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微风振动问题加强注意,为降低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分析了导线微风振动的原理及影响其振动的主要因素,并对于输电线路进行防振改进。

1、微风振动形成机理微风振动是架空线在微风作用下产生的高频低幅的垂向振动,是指一种发生在架空导线、地线及光缆的涡流回流现象。

该现象形成的基本原理是稳定的层流风垂直吹过圆柱形物体时,对物体表面产生的影响,使得物体背风侧产生气流旋涡和交替的冲击力,从而形成正谐周期性运动,一般来说,微风是指1~3 级风,通常在0.5~10m/s范围内,当出现微风振动时,将会产生卡尔曼和同步效应,其中前者是风作用于导线后,在导线背后产生的旋涡,而后者是在卡尔曼效应基础之上,导线振动频率、旋涡频率保持在某一频率后形成的现象。

2、影响微风振动的主要因素微风振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产生微风振动的主要原因是风的作用,影响微风振动的因素主要有:(1)风速和风向的影响。

风作用于架空线上,输入一定的风能,使其发生振动。

输入的能量与风速平方成正比。

一般来说,风速较小时,输入的能量不足以克服线路系统的运动阻力,使得线路振动风速具有一下限值,一般取 0.5 m/s。

当风速较大时,其不均匀性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卡门漩涡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致使架空线的振动减弱甚至停止,因此架空线振动风速有一上限值,一般取5m/s ,大跨越和高塔可取7~10m/s。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

架空输电线路舞动危害、影响因素及防舞意义1.什么叫舞动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发生偏心覆冰后,在风的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率、大振幅自激振动现象。

通俗讲就是当风吹到因覆冰而变为非圆截面的导线上时,产生一定的空气动力,由此会诱发导线产生一种低频率(约0.1~3 Hz)、大振幅的自激振荡,由于其形态上下翻飞,形如龙舞,称舞动。

输电线路舞动的发生通常取决于三方面的要素:导线不均匀覆冰、风激励和线路结构参数。

舞动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轻者会发生闪络、跳闸,重者发生金具及绝缘子损坏,导线断股、断线,杆塔螺栓松动、脱落,甚至倒塔,导致重大电网事故。

易于发生舞动的局部敏感地段主要在风口、开阔地带、江河湖面等易于覆冰,且风激励较强的地区。

为防止线路舞动,一般采取安装相间间隔棒、线夹回转式间隔棒、双摆防舞器、失谐摆、偏心重锤等防舞装置。

2. 线路舞动的危害线路舞动的危害主要有机械损伤和电气故障两类。

机械损伤包括螺栓松动、脱落,金具、绝缘子、跳线损坏,导线断股、断线,塔材、基础受损等;电气故障主要包括相间跳闸、闪络,导线烧蚀、断线,相地短路以及混线跳闸等。

2.1 机械损伤螺栓松动、脱落:输电线路舞动使耐张塔的主材接点和横担紧固螺栓松扣、磨损甚至剪断,严重影响铁塔受力。

如1987年11月某地区的导线舞动造成500 kV某线l5基耐张塔螺栓脱落共411个,引流间隔棒损坏共7个;而17个耐张段中的218基直线塔只有15基螺栓脱落共66个。

图螺栓松动、脱落金具、绝缘子、跳线损坏:由于舞动的力学作用,使得已有内部绝缘损坏或机械损伤的绝缘子钢脚破裂,造成掉线停电。

如1999年3月、11月导线大面积舞动中,500 kV某线582#塔中相、某线25#塔C相、某线180#塔B相的绝缘子钢脚球头断裂,导线掉落烧损,供电中断。

导线断股、断线:舞动产生的导线交变应力造成导线损伤或导线金具磨损,导线断线。

如1987年2月某地区A线、B线同塔大跨越导线舞动持续70多小时,使塔上线夹中的销钉33个切断、13个严重移位,多处导线磨伤,1988年12月该处又发生持续30多小时的舞动,造成B线中相一根子导线断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原因及防治措施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是指由于自然条件或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输电线路在输电过程中产生晃动、摆动或抖动的现象。

舞动现象可能会导致输电线路的振动幅度过大,从而对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造成潜在威胁。

下面将介绍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 风荷载效应:风是导致输电线路舞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风经过输电线路时,会对导线施加作用力,产生振动。

风速、风向及导线形状等因素都会影响线路的舞动情况。

2. 温度变化效应:温度的变化也可能引起线路舞动。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导线与塔身的热胀冷缩系数不一样,会导致导线有一定的位移,从而引起线路的舞动。

3. 雪荷载效应:在寒冷地区,积雪可能会附着在输电线路上,增加了线路的荷载,导致线路的舞动。

尤其是在降水后,积雪会变得湿滑,对线路的影响更大。

针对架空输电线路舞动的问题,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确保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加强设计和监测:在线路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考虑线路舞动的因素,并合理选择导线和塔杆的型号。

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定期监测线路的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舞动问题。

2. 增加抗舞动装置:可以在输电线路的塔杆上安装各种抗舞动装置,如阻尼器、减振器等。

这些装置可以有效地减小线路的舞动幅度,提高线路的稳定性。

3. 加强维护和检修:定期对输电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是防治线路舞动的重要环节。

及时清理积雪、修复受损的设备以及检查输电线路的接地系统等,都能够减少线路舞动带来的问题。

4. 优化线路布局:合理选择线路的走向和布局也是防治线路舞动的一种方式。

避免线路经过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的地区,减少线路受到自然因素干扰的概率。

架空输电线路的舞动是由风荷载、温度变化和雪荷载等因素引起的。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该在设计、监测、抗舞动装置以及维护和布局等方面进行全面的防治措施。

这样可以减小线路舞动带来的风险,并提高电网的运行效率与稳定性。

[六防]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害防治措施

[六防]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害防治措施

[六防]架空输电线路防风害防治措施1. 预防措施1.1防风偏跳闸1.1.1 设计环节防风偏跳闸管理要求1)动态更新各省风区分布图和使用导则运维单位应积累风速监测数据,根据风速数据和运行经验,动态更新《电网风区分布图》、《电网风区分布图使用导则》,为输电线路防风设计提供技术基础数据支撑。

2)确定设计风速新建线路设计时,设计单位应加强风速数据的收集,尤其加强对线路所经区域的气象及导线风偏的观测,记录、收集有关气象资料(特别是瞬时风的数据),以及导线发生风偏故障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所得资料的汇总、分析并结合运行经验,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

对于强风地区、微地形微气象区域、以及发生过风偏跳闸、倒塔等风灾事故的地区,设计风速取值时应进行专题论证。

3)严格执行防风设计标准和反措新建线路设计时严格执行防风设计标准,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防风技术反措。

4)设计评审严格把关运维单位线路进行设计评审时严格按照防风设计标准和反事故措施要求进行审查。

5)工程验收严格把关运维单位要把好线路工程验收关,严格执行线路验收标准,特别对大档距导线周边构建物应进行风偏校验,加强导线跳线的验收,认真检查和测试跳线松驰度和对塔身净空距离情况,不合格的立即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对于大档距、大转角、交叉跨越典型结构的新建线路杆段,施工单位在施工架线时,应严格控制导线、跳线的弧垂误差,在三级验收工作中应将大档距弧垂作为必检项目进行实际测量检查,避免线间、相间或对交跨物(线路、构建物)弧垂误差超偏。

1.1.2 设计环节防风偏技术要求1)风偏角设计重点考虑参数影响线路风偏角大小的主要设计参数是最大设计风速、风压不均匀系数、风速高度换算系数等。

a)基本风速及重现期的选择确定基本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为样本,并宜采用极值Ⅰ型分布模型概率统计分析。

统计风速样本,应取以下高度:110kV~1000kV输电线路,离地面10m;各级电压大跨越离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10m。

浅谈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振动与防振

浅谈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振动与防振

浅谈架空电力线路导线的振动与防振摘要:笔者结合多年现场工作经验,对架空电力线路的振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相关的防振措施,仅供同行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导线微风振动次档距振动舞动防振前言: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避雷线由于风力等因素的作用而引起周期性振荡,称为导线的振动。

导线振动有多种类型,如由于微风的作用产生的微风振动;分裂导线上产生的次档距振动;在风力和覆冰条件下产生的舞动;在短路电流作用下产生的振动;在电压和雨的作用下产生的电晕振动等。

导线的振动对不仅对于导线有破坏的危险,同时能引起金具甚至塔身的破坏,严重这甚至会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

下面,文章即对导线的微风振动、次档距振动和导线舞动进行分析。

1.导线的微风振动1.1 微风振动的产生和危害在线路的档距中,导线和避雷线,受到与线路方向垂直的、稳定的又比较缓慢的微风作用时,产生每秒有几个到几十个周波,并且在整个档距中形成一些幅值较小的一般不超过几个厘米的静止波,称微风振动。

导线振动的可能性和振动过程的性质(频率、波长、振幅),取决于很多因素:即导线的材料和直径;线路的档距和导线张力;导线距地面的高度;风的速度和方向以及线路经过地区的性质等。

风速在0.5~0.8 m/s 时,导线便产生振动。

当风速增大时,在接近地面的大气层里,由于地面摩擦的结果,便出现气旋。

气旋随着风速的增加而包围所有更高的气层,并破坏了上层气流的均匀性。

也即破坏了导线悬挂处气流的均匀性,使导线停止振动。

当风向与导线轴线的夹角在90°~45°时,便可观察到稳定性的振动;在45°~30°时,振动便具有较小的稳定性;而小于20°时,一般不出现振动。

导线的振动除和风速、风向及路径有关外,还与导线的悬挂高度、线路档距和导线平均运行应力等有关。

随着导线悬点高度的增加,将减弱自然遮蔽物对于风的影响,扩大了产生振动的风速范围,增加了振动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危害与防治
[摘要]微风振动是一个异常错综复杂和随机性很强的问题,稳定的又比较缓慢的微风是造成导线振动的主要因素。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风振动的危害,然后简单分析了影响振动的因素,最后详细谈谈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防治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地处旷野,终年受到风、冰和气温变化等气象条件的影响。

风的作用除使架空导、地线和杆塔产生垂直于线路方向的水平载荷外,还将引起导、地线的振动。

其振动按频率和振幅可分为微风振动和舞动。

微风振动的频率较高,约为10~20Hz,而振幅较小,一般很少超过导线的直径,但有时也会达到直径的2~3倍。

一、微风振动的危害
架空输电线路上为了防止微风振动而安装防振锤,如果安装不得当会适得其反。

过多地装设防振锤,就像一个集中荷载加在线路上,致使防振锤夹头处出现振动死点,造成断股。

线路振动能加速绝缘子老化,这是因为由于线路的振动,必然引起绝缘子及其连接金具一起振动,这种振动往往会造成金具零件松动、杆塔零件损坏,加速绝缘子的老化。

另外,由于杆塔基础不稳固,拉线受力不均匀,造成线路、杆塔本身和拉线系统组成一个弹性系统,当线路发生振动时,其频率可能与杆塔振动的自然频率接近,容易形成共振。

横担和吊拉杆在受力情况下的振动,不但会引起固定螺栓的松动,同样会加速这些材料的疲劳损伤,特别是当这些材料有内部缺陷时,更有可能造成因材料疲劳损伤发生折断事故。

二、影响振动的因素
微风振动最容易在下列地区发生:导线拉力大而对地面距离高的地方,平原开阔地带,山谷河流等大跨越地段。

在大跨越档距中,不但有横向风力,而且由于上,下层有温差,还会产生垂直向上的气流,此时,架空线的微风振动比较严重。

影响导线振动断股的原因很多,如导线的静应力、由振动引起的弯曲应力、线夹结构、杆塔型式、线路经过地区地形地貌及气象条件等。

其中净应力和动弯应力的大小是影响导线断股的主要因素。

一般以导线平均运行应力的大小去评价导线可能出现的振动水平,平均运行应力越高,振动断股就越严重。

随着风速的增大,在接近地面的大气层中,风和地面的摩擦出现气旋,气旋随着风速的增加而渗人到更高的气层中,破坏上层气层中气流的均匀性,也破坏了导线悬挂点的气流的均匀性,消除了引起导线振动的最基本因素,导线便停止了振动。

与线路方向垂直、稳定的又比较缓慢的微风作用最容易使导线产生振动。

当风向与导线轴线的夹角成45°~90°时,可以观察到稳定的振动;在45°~30°时振动的稳定性比较小;小于20°时,一般不会出现振动现象。

平坦的地形有助于气流的均匀流动,利于形成导线振动的条件。

对于地形极为交错的地区,特别
是有树木时,就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气流的均匀性,振动不易出现。

三、输电线路微风振动的防治措施
线路防振要充分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

除选择安装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的消振装置外,还要充分利用线路上的各组成部件本身的特性或选用适宜的设计参数,达到减弱或消除微风振动的目的。

1、分裂导线上安装间隔棒
在分裂导线上安装间隔棒后,就构成一种新的特殊的防振体系,子导线的分裂间距使子导线的直径增大,可以减轻或消除尾流对振动的影响。

子导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和相互阻尼作用,能够破坏和抑制分裂导线的稳定振动。

分裂导线上安装阻尼间隔棒,不仅能够防止子导线的相互接触和碰撞,还能起到消减微风振动的强度,防止导线断股的作用。

从最佳的端次档距来估计次档距的长度,对导线的防振效果而言,次档距上限取50~70m,则可认为分裂导线的各个悬点都已得到安全保护。

2、安装护线条
护线条是用与导线相同材料制成的,形状是中间粗两头细,在悬挂点使用专用的护线条,当导线发生振动时,可以防止在悬垂线夹出口处发生剧烈的波折,护线条不仅可以保护导线,而且能减少导线的振动。

预绞丝护线条是用一种有弹性的铝合金丝制成的螺旋状制品,每组有13~16根,其弯扭捻角在20°左右,保护导线的作用等同于护线条。

3、改进悬垂线夹
改进悬垂线夹,要求其转动灵活,线夹出口处的边缘要宽,改善线夹出口倾角曲率及固定位置,减轻对导线的集中挤压、弯曲和磨损。

4、加装防振锤
当导线振动时,防振锤线夹随着导线一起上下振动,由于重锤的惯性,使防振锤两端的高强度钢绞线不断上下弯曲,钢绞线线股之间产生摩擦,从而消耗振动能量。

防振锤的性能取决于钢绞线的弹性及重锤的质量,频率适用范围决定于钢绞线的长度及重锤的质量。

防振锤消耗能量与安装处的振幅和频率有关,当振动频率在6~50Hz范围内,消振效果较好,在谐振频率时消振效果最佳。

5、安装阻尼线
阻尼线有较好的防振效果,导线发生高频振动时,其防振效果优于防振锤。

最好用与导线同型号导线做阻尼线。

阻尼线长度与弧垂的确定,应使导线在最大
振动波和最小振动波时均能起到同样的消振效果。

对一般档距,阻尼线的总长度可以取7~8m左右,导线线夹每侧安装三个连接点。

装于导线的阻尼线,由于接点有电流流过,严重时会将接点处的导线烧坏,因此必须把阻尼线的一侧用绝缘材料做成的卡子固定或用绝缘材料隔开,使阻尼线成开路状态,阻止分流流过。

6、自阻尼导线
基本结构是由镀锌钢绞线、镀铝钢线或铝包钢线绞制而成的内心线和一个与之分开的导电金属(铝或铝合金)外层线构成,外层线的内径比内心线的外径大,内心线承受很高的张力,使导线有足够的强度。

由于内心线与外层线的质量不同,本身的固有频率也不同,当导线受到振动时便互相冲击,振动能量被吸收转换成热能、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使振动受到阻尼。

7、其他措施
做好运行维护工作,保证防振设施和线路各部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例如,调整好拉线,避免线路、杆塔本身和拉线系统组成一个弹性系统,及时消除防振锤滑移现象,及时消除阻尼线因扭曲变形而偏离电线的垂直面等现象。

参考文献
[1]胡庆云.高压线下高山时的设计和紧线问题[J].电力建设,1990.02
[2]张兴旺.架空线路的振动分析及防振措施综述[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1994年第0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