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球化论文金融危机论文
金融危机作文五百字左右
金融危机作文五百字左右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f 2008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From a macroeconomic perspective, the crisis led to a significant downturn in economic growth, widespread job losses, and a decline in consumer confidence.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看,这场危机导致了经济增长的显著下滑,普遍的失业和消费者信心的下降。
The collapse of maj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the subsequent government bailouts shook the foundation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nd raised questions about the effectiveness of regulatory measures.主要金融机构的倒闭及随后的政府纾困动荡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并引发了对监管措施有效性的质疑。
On a personal level, many individuals and families faced foreclosure on their homes, bankruptcy, and a loss of savings and retirement funds.在个人层面上,许多个人和家庭面临房屋被没收、破产以及储蓄和退休基金的损失。
The psychological impact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annot be overstated, as it caused stress,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about the future for millions of people.金融危机在心理上的影响不容小觑,它带来了数百万人的压力、焦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论文
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与发展前景论文金融业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科技的快速发展,金融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金融业面临的挑战(一)全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全球化进程加速了金融业的国际化,各国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全球性金融巨头的崛起和跨国金融机构的扩张,对本土金融机构构成了巨大压力。
这些跨国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能够提供更多元化、高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传统金融机构构成了直接竞争。
(二)金融科技的冲击金融科技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热门行业之一,它的发展给传统金融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通过互联网、移动支付、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金融科技企业正在改变传统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市场格局。
这些新兴科技公司具有创新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的优势,挑战着传统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
(三)监管的不足金融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稳定发展需要严格监管的支持。
然而,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传统的监管体系和法规已经逐渐落后,无力应对新兴金融业态的风险。
金融业风险的频发和系统性风险的上升,暴露了目前监管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二、金融业的发展前景(一)好的治理是未来发展的基础面对挑战,金融业需要以好的公司治理为基础,提高自身的透明度和风险管理水平。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风险控制、合规和内部审计等制度,减少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二)金融科技为金融业带来机遇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挑战,也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机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扩大服务范围,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金融科技将促使金融业进行转型升级,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就业机会。
(三)强化监管是金融业稳定发展的保障面对金融业面临的监管不足问题,应加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业各个环节的监管,预防和减少金融风险的发生。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范文
关于国际金融危机论文精选范文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会影响到世界的经济。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金融危机论文范文篇一:《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一、危机成因的多元性和危机本质的系统性首先,从经济角度看,这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美、英等西方国家推崇的新自由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弊端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总爆发,集中暴露出它们所推崇的金融领域“去规制化”进程严重忽视金融全球化发展本身的规律和特点,缺乏对金融体系运行的有效监管,丧失了应有的预警功能。
其次,当前的金融/经济危机是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首次出现的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
此次金融危机的政治原因本质上是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长期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结果。
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的全球性市场运行对资源的全球配置需求以及相应的全球经济治理体制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而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制的充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却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另一方面,作为国际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的经济政策制定的国别化,进一步加剧了全球化的经济运行体制与国别化的经济决策体制之间矛盾的累积和激化。
二、世界经济格局新的结构性调整和重组拉开序幕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势有五方面的影响:其一,从危机发生至今全球工业产值和贸易规模的萎缩比例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导致的全球经济衰退程度已经超过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大萧条时期。
其二,贸易保护主义势头在各国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有所抬头。
第三,美、欧、日等国经济实力都因受到危机的直接严重影响而削弱,但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的势头也受到不同程度抑制,未来新兴大国的增长态势将更大程度取决于各自完成经济刺激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效应和时间长短。
第四,本次金融危机无法改变全球化经济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包括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大国等所谓“全球化中心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相互密切关联和影响将持续加深。
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
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全球化近年来,全球化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全球贸易和资本流动增加,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然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享。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人发现,全球化的某些方面可能已经超越了市场和政治的控制,导致我们进入一个半自由、半无序的境地。
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全球化的一个教训。
它使得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陷入了严重危机中,人们开始反思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风险和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更对人们信任全球化的能力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然而,金融危机并不是全球化的根本问题,而是误解和管理不善所引起的结果。
全球化为各国带来了无数的好处,包括跨国合作、资本流动、技术进步和贸易增长。
尽管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它所带来的巨大机遇。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许多企业已跨越国界拓展业务。
这些企业所带来的好处不仅限于增加了国家的收益和就业机会,更有了跨国生产和供应链的整合,这些都能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而在全球贸易的增长中,发展中国家尤其受益,许多发展中国家通过扩大出口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增长。
这也为寻求外部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全球化为各国提供了机遇,但全球经济体系的运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果没有如金融监管机构、贸易协定等机构和规则的支持,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也会变为挑战。
全球化的问题正是在于如何保证机遇和挑战的平衡,需要各国的联合和探索才能找到一个最佳的全球化平衡。
对于全球化的未来,需要我们继续寻求答案。
我们需要找到在保持全球化机遇的同时避免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这就需要各国建立良好的制度和合作,保护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里,各国需要确保各自的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平衡。
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寻找和倡导产业协同作用和劳动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也需要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的问题。
全球经济的成功需要具有合作性和共同责任感的策略,这恰恰是全球化发展的关键。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篇一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全球经济出现停滞的情况。
2024年是一年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的年份,经济正在经历脆弱的复苏过程。
在当前的条件下,本文将探讨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
首先,2024年的全球经济衰退对全球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许多行业都面临着资金不足和财务危机,尤其是旅游、餐饮等服务业受到最大的影响。
此外,各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措施也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
但是,随着全球疫苗接种计划的启动以及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经济正逐渐开始恢复。
然而,虽然经济已经开始恢复,但全球经济面临的挑战仍然很大。
多年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许多国家都实施了类似于保护主义政策的措施,导致全球经济进一步疏离。
此外,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疫苗接种计划的推进,不同国家的经济、股市、汇率等情况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为确保复苏方向正常,各国应该在经济复苏阶段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应对经济面临的问题。
政府的国内需求方面的刺激政策是最常见的政策之一。
此外,加强全球合作,减少保护主义政策的使用,也是提高全球经济的长期发展的重要手段。
最后,尽管疫苗接种计划带来了经济的转机,但人们仍然应该保持警惕,并注意应对全球疫情的变化。
总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脆弱的复苏过程,在应对全球经济面临的问题方面,各国政府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来恢复经济增长,以实现全球长期健康发展的目标。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论文篇二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脆弱的复苏阶段。
虽然多个经济体表现出了稳定发展的迹象,并且有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较高,但是全球经济状况仍然不容乐观。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全球经济的诸多挑战,并探讨了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策略。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受到的最大威胁之一是中美贸易战。
由于中美双方经贸关系紧张,加上美国对多个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全球整体贸易状况受到了严重影响。
此外,在多个地区和领域内,贸易争端的出现使得全球经济面临了前所未有的风险。
金融危机原因和应对方法论文
浅析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应对方法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
本文就全球金融危机加速推进中国经济转型、国内经济形势的不利因素以及我国在经济方面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一、金融危机的成因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国际经济的视角具体解析金融危机的形成原因。
1、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区域或全球经济失衡将导致国际资本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配置。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个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力可能是区域的或全球性的。
当一个大国经济趋强,则会吸引国际资本向该国流入,产生的结果是另外一些国家的资本流出,当资本流出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流动性短缺,金融危机就从可能性向必然性转变。
这种转变的信号是大国高利率政策,或大国强势货币政策。
而对小国经济而言,经济趋强后,则会吸引国际资本的流入,当国际资本流入数量较多时,该国的实体经济吸收国际资本饱和后,国际资本会与该国的虚拟经济融合,推动经济的泡沫化,当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时,国际资本很快撤退,导致小国由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紧缩,结果导致金融危机爆发。
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一步扭曲和放大。
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4篇
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4篇关于金融危机的议论文篇一哎,如今的金融危机呀,弄得人心惶惶,每个人每天都提心吊胆地工作,就怕稍微一不留神,就被老板炒了“鱿鱼”。
就连我这个“小厨子”每天也不得安宁。
自从进了“中等食府”工作,每天做得“菜”就更多了,而且不光每天的“家常菜”要做得好,一月一度的“食府菜色考评”也要命得很,每间厨房里的厨子们都在不停地攀比着,那种压力,紧绷着我们身体里的每一根筋。
总之,作一个厨师不容易,要作为一个“有才”的厨师更不容易。
其实,进入“食府”的厨师们每天做得“家常菜”都差不多,所以今天就由我来向您介绍一下“食府”的金子招牌菜—夜猫汤。
要做一道好菜,选好料是极为关键的。
首先,我们先到超级市场去“买”菜料,这个超市的名字就和如今的seven-eleven一样红火,它就叫做—学校。
是不是感觉很亲切呢?而且,一定要到这个超市里去买,不然做出来的味道就不正宗了。
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摊位,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
每一个摊子上都要取一点菜,千万不要偏袒哪种菜。
如果有哪一种菜不会使用的话,就要赶快去问售货员,要是等到晚一点售货员下班了,就问不到了,会导致这份菜做得不好吃。
采购完毕之后,我们就可以回家,亲手熬制我们的“夜猫汤”了。
首先,将各种菜的使用说明书再研究一遍,以防在熬制的时候用错料。
我一般都先熬比较难熬的菜,象数学呀、物理呀、化学之类的。
这些菜都很费时间、费体力、费脑力,特点就是三费嘛。
而我一般先熬“大件”,象学科书、练习册,这种难啃的硬菜就要先熬,它们很费火候。
哎,又是一费呀!然后呢,就轮到文科菜了。
一般的文科菜都好熬,只要丢进大口锅,咕嘟一下就好了。
可是,要是运气不好的话,就要加很多的附料来调味了,字典、辞海、录音机、原声磁带,统统都得丢进大熬锅。
其实这些菜料还算是好处理的呢,比较难处理的就要算是背书了。
这块硬菜对我来说可是又臭又硬又不好啃。
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化
亚洲金融危机与全球化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
这场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亚洲地区,而是波及全球。
它也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亚洲国家普遍采取了高度开放的经济政策,并试图通过走“东亚模式”来加速发展经济。
这个模式强调出口导向、依赖外资、金融自由化和过度借贷等特点。
尽管这个模式推动了亚洲国家的迅速经济崛起,但也带来了明显的问题。
亚洲国家对外借款的过度依赖与外汇储备不足结合,使得全球市场对它们的信心受到了严重动摇。
危机发生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立即提供了援助,并要求亚洲国家实施一系列改革政策,包括开放金融市场、缩减政府开支和减少对外借贷等。
然而,这些政策的实施给亚洲国家带来了更大的经济压力,特别是对普通民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维持与IMF的借款协议必须实施紧缩政策,许多亚洲国家的人民遭受了高通胀、失业和贫困的困扰。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亚洲国家逐渐从危机中恢复过来。
然而,这个事件也深刻地影响了亚洲国家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方向,引发了更广泛的反思和讨论。
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它表明了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程度日益加深,就算一场危机只爆发在某个地区,也会对其他地区造成影响。
这场危机也强调了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全球化中的重要性和发挥的作用。
这些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自由流动,跨越国界进行商业和金融活动。
出现一种普遍情况,跨国公司的利润占全球总利润的很大比重,它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程度也在迅速增加。
全球化无疑能够带来许多好处,比如在某些领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确保了更广泛的文化交流。
然而,全球化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如经济不平等,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垄断市场,趋势的不可持续性,困扰政策制定者的问题。
总的来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更明显地表现出彼此紧密连接的特点,并促进了全球化的进程。
人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全球化的利与弊,以及如何在其中找到最好的平衡点。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根源及影响论文++摘要::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
金融资产的高速扩张是当今金融发展的趋势,其过快发展必然给经济增长带来风险。
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次贷危机起因影响对策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经济危机;一、引言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剧烈的冲击。
华尔街的巨头陷入了困境,曾经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已遭破产;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被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收归国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也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几乎全军覆没:雷曼兄弟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吞并,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
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华尔街的危机开始蔓延。
伴随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市场上的不安情绪也打击了对实体经济的信心。
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面临着衰退的风险,而新兴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索罗斯将这次危机称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
而这场金融危机若不能有效应对,也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
《2024年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范文
《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及其新特点、新态势》篇一随着全球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本篇论文将分析当前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全球化现象,并对其新态势及新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引言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尽管各国经济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复苏,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未因此而停滞不前。
相反,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点。
本文旨在分析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新特点以及所面临的新挑战。
二、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1. 数字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数字经济的崛起,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2. 供应链全球化重组:全球范围内的企业纷纷对供应链进行重组,以实现更加高效、灵活的生产和分销模式。
跨国公司更加注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资源配置,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压力。
3. 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各国纷纷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IB)的成立、欧盟的深化等,都为区域内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三、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1. 多元化发展: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各国在经济发展中更加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互补性发展。
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为全球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
2. 绿色发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方向。
各国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投入,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3. 创新驱动: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管理创新等创新活动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涌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四、后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的新态势1. 风险与机遇并存: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
经济危机论文
经济危机论文篇一:经济危机论文从美国蔓延开来的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并已经转变为经济危机。
从华尔街到全世界,从金融界到实体经济,各国政府都在严阵以待并拿出各种措施积极应对这次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到底有没有影响到中国呢?答案是显然的。
我甚至认为,这场危机演变到最后,有可能中国受的影响最深,损失也会最大!我认为这场影响深远的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远远超过1997年的金融风暴!在1996年,中国经济开始软着陆,1997年暴发东南亚经济危机,当时国内经济就比较箫条,但美国需求还是非常旺盛。
而现在的情况与过去根本不同,现在是国内开始出现这种征兆,同时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欧洲以及日本经济都在衰退,他们国内也都在箫条,这就导致工作难度要比以前要大的多!如果我们还抱以前的老观念,我们就会对形势产生误判,我们的政策也不能对症下药!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出口方面。
我们知道我国贸易顺差接近一多半,主要来自于美国,如果美国出口市场出现大的萎缩,理所当然会对我国出口驱动经济的轮子产生影响。
由于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中国出口企业如纺织、房产、玩具、钢铁行业提早步入寒冬。
同时,由于美国在建工程的萎缩,家具、卫浴、五金、电子等产品的出口企业也举步维。
据报道,全球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正令近30年来一直保持高速成长的福建外贸行业经历严冬考验。
第104届广交会如期开幕。
然而,作为中国外贸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过去福建外贸企业一席难求的展会摊位,这次却出现了破天荒的退订现象。
圣诞旺季外贸订单同比骤降、部分加工企业生产线处于半停产状况、部分企业一周只上3天班……20xx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两工厂倒闭,6500名员工面临失业!这是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实体企业倒闭规模最大的案例。
数据显示,20xx年中国玩具出口额前8个月虽然有51亿美元,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个百分点,大幅回落了近22%。
有关经济危机的论文
有关经济危机的论文经济危机已成为当代经济社会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它的频繁发生对社会产生严重冲击。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有关经济危机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经济危机的论文一:资本主义的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研究肇始于20XX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短时间内形成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并在一定程度上演化为全球经济危机。
自20XX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尤其是在20XX年9月雷曼兄弟破产倒闭之后,美国政府实施了极其宽松的财政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
但是旧的危机还没解决,新的危机又猝然来访,20XX年以来,欧债危机导致的金融危机又让欧元区乌云密布。
面对危机,资本主义原有的制度、理论束手无策,中外学者和政治家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著作,以期从中找到解决危机的良策。
《资本论》重又热销,马克思主义又热了起来,喧嚣过后,人们开始将危机的根源指向资本,指向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
一、马克思主义对虚拟资本的深刻揭露:虚拟性和对世界人民的剥削是当代金融资本的本质虚拟资本范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对商品价值形式的分析,尤其是通过对信用制度下复杂的金融关系的分析所做出的深刻而形象的概括。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虚拟资本的本质,同时看到了虚拟资本的扩张性,以及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运行的关系,从资本的运行规律出发,科学而富有远见地预见了虚拟资本的产生和发展及对经济的巨大影响。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信用工具,可以加速资本的周转,促进资本的集中和股份公司的发展,广泛利用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从而满足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但同时,虚拟资本又是资本主义信用投机的工具,它会造成虚假的经济繁荣,加速金融和经济危机的爆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已经对虚拟资本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认识,虚拟正是当代资本主义金融经济的本质:它可以作为资本增值而当作商品来买卖,但它自身并没有任何价值。
它与实体资本的共同之处在于:可以通过循环运动瓜分利润,更直接的G-G 的过程撇开了G-W-G的周转。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1)论文
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化思考(1)论文全球化把世界变成平的,把地球变成一个村庄。
区域化放大到极致就是全球化。
金球化把局域的蝴蝶效应扩展到异国他乡,把异国风情带进小桥流水人家。
全球化把美国的金融危机带给世界各国,把世界经济拖人危机的泥潭,各国为此纷纷出笼经济刺激政策刺激经济复苏,在成效显现之后又在研究刺激政策如何退出。
中国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卓有成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的V型回复。
全球化有两面刃:让大家共享荣景,也让众生共渡危机。
在景气时,人们褒扬全球化之舞;在危机时,人们则转而质疑和垢病全球化。
在危机后,我们对全球化应该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1.全球化有多大的推动力,就有多大的冲击力。
全球化的载体有信息流、人流、商品流和金融流(包括资金流和各种金融产品)。
信息流拥有顶级的流动性。
网络化为信息流洞开了多维空间,全球涌流的信息宛如风流云散。
金融流具有极好的流动性。
现代金融市场为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不断创新的衍生产品开创了广泛便捷的渠道。
如果说信息流是气态的,金融流便是液态的,商品流乃是固态的,人流则是生态的。
全球化增加了多少流动性,增强了多少流动力,同时也就潜伏着多少野性和破坏力。
一旦这些流动性泛滥成灾,人们就会穷于应付。
全球化为世界增加了广泛而便捷的联通性,缩短了人们的时空距离。
然而,全球化在顺境时具有多大的功效,在流感来袭时,就具有多大的传染性。
这次美国金融危机引致的世界经济衰退就是很好的佐证。
全球化使世界联成一个庞大的有机体,局域的影响会很快扩散到整体。
我们在享有全球化的成果和功效时,很可能也在增加系统的应力和风险。
数千亿美元的顺差,5千万吨钢材的净出口,世界市场可谓大矣!可一旦美国人囊中羞涩,减少消费,世界需求不振,中国出口立马萎缩。
看似很远的寒流,眨眼就吹到面前,冷入肌骨。
2.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经济全球化始于商品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渐人人才全球化、企业全球化的佳境。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范文精选3篇(全文)论文一: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过去几次金融危机的案例,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不仅引发了经济的衰退和失业率的增加,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际社会应加强监管机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
论文二: 金融危机对不同国家经济体系的影响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经济体系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国家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并探讨了其根本原因。
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较为脆弱,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衰退更加严重;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系相对较为稳定,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较小。
因此,不同国家应根据自身经济体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论文三: 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与挑战全球金融危机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本文通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经验的研究,分析了金融危机对新兴市场的影响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导致了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衰退、资本外流和汇率波动等问题,同时也暴露了其结构性和制度性问题。
因此,新兴市场国家应加强金融监管、实施结构性改革,并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的三篇论文范文精选。
每篇论文都通过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方法,探讨了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这些论文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
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经济金融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一起来看看吧!关于金融危机形势政策论文篇1关于目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与政策建议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稳步提升,经济金融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虽然我国的经济已经从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走了出来,并得到了稳固发展,但是在经济运行当中,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金融形式。
本文就关于目前经济金融形式做一些分析与研究,并针对经济运行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经济金融形式;分析;政策;建议我国经济在过去两年当中呈现出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这也深刻影响着我国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式。
现如今,我国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较去年相比增长了10.3%,增速达到了1.1个百分点。
而在这样的建设成果当中,我们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在巩固的前提上促发展。
一、目前我国经济金融形式分析(一) 实施节能减排策略以及转型产业结构的速度慢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趋于不合理,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得我国在社会经济上只能低效生产运用,那些污染以及能耗高的企业根本找不到与自身相适合的转型方向,以致于长时间处在污染和能耗过高的状态当中,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环境与经济发展。
(二) 扩内需实施艰难虽然我国的经济整体提升势头良好,但是部分行业在生产以及经营上有着许多困难,使得这些企业都出现了亏损,民间资本尚欠火候。
随着物价的不断提升以及人民币增值的速度日趋加快,人们群众的消费信心越来越低下,国民消费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增长。
(三) 国际环境紧张当前,金融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就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步履维艰,高失业率不断提升,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盛行,社会保障以及就业问题的发展方向一片迷茫。
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持续增多,供应量远远大于企业的需求量,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亚洲金融危机,是自1997年起在亚洲多个国家爆发的一场金融风暴,给当时正迅猛发展的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这场危机迅速波及了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引发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连锁反应。
本文将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探讨亚洲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格局和金融体系的深远影响。
首先,亚洲金融危机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质疑与思考。
危机爆发之前,亚洲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逐渐崛起为全球工厂。
然而,危机的爆发暴露了亚洲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引发了人们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担忧。
这也使得人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方式开始反思,对资本自由流动、金融创新等议题提出了更多质疑。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加速了东亚经济体系的重塑和转型。
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洲各国被迫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以减少外部冲击。
韩国、泰国等国家推出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积极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刺激内需增长。
同时,亚洲国家也加强了区域经济合作,推动东亚经济共同体的建设。
这些努力促使亚洲国家在危机后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并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第三,亚洲金融危机也暴露了国际金融体系的问题和不足。
危机的蔓延和影响无疑揭示了国际金融机构在风险管理和监管方面的不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在危机爆发时未能及时提供有效的援助和支持,加剧了危机的恶化。
这使得人们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质疑,并对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提出了改革的呼声。
最后,亚洲金融危机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危机期间,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和资本外流不仅冲击了亚洲地区的经济稳定,也造成了全球经济的剧烈动荡。
当时,美国等国家股市也受到了影响,国际投资者信心受损。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呈现出较长时间的调整期,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应对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调整经济结构和金融政策。
综上所述,亚洲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有关金融危机的论文):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分析
国际金融危机论文(有关金融危机的论文):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与效应分析———基于凯恩斯理论【摘要】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加深,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现。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2008年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
从2009年的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看,这些政策是合理的,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文在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概览的基础上,运用凯恩斯理论对我国当前采取政策及其效应进行分析,认为应对金融危机,财政政策更为有效,货币政策可以配合财政政策进行,并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凯恩斯理论;国际金融危机;政策;效应200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各种复杂的局面,国内发生了冰冻、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再加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受到一定的影响。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采取了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和产业振兴政策等。
从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份公布的数据看,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四个季度增长分别为6.2%、7.9%、9.1%、10.7%。
从数据看,我国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未出现大的衰退,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表明前期出台的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财政政策对经济回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我国这些政策方案充分体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
凯恩斯理论为我国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就是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及其效应。
一、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概览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但是2008年下半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主旨是扩内需、保增长。
(一)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采取一般是在遇到社会总需求减少或者整个国家遇到了某种灾难性事件时,如1930年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以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投资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1998年,我国为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采取积极财政政策等。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全球化论文
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全球化论文
本文将探讨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金融波动性是指金融市场中各种资产价格的不确定性,而全球化是指一种经济和金融行为,该行为有可能在多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影响。
在投资者经历这两种不确定性时,他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才能作出明智的决定。
金融波动性会对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使得投资者不知道应该如何投资,以及该采取何种风险来投资。
金融波动性的出现会造成市场的不稳定,使投资者难以判断怎样去投资才能取得最大利润。
全球化也会影响金融波动性。
由于不同经济体之间相互联系的增加,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金融波动性时,其他国家或地区也会感受到这种影响。
此外,全球金融服务行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从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更为超越的一种性质。
许多新兴的金融公司正在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跨国和跨行业的金融服务,从而使全球化对金融波动性产生更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全球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影响金融市场的元素是复杂的,以及直接影响金融波动性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投资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采取适当的投资措施,以尽量减少受到金融波动性影响的风险。
因此,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与全球化的联系不容忽视。
大学论文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2500字)
经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2007年以来环球金融危机,又称金融海啸危机、信用危机或华尔街海啸等。
此次金融风暴,本质上是美国模式市场经济治理思想的严重危机。
美国有学者指出,目前的美国金融风暴,是资本主义一种特殊制度形式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的新自由主义形式作用的结果。
由于金融管制的解除,没有了国家的密切监管,资本主义的金融部门就会出现内在的不稳定。
金融危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金融机构接连倒闭,金融系统紊乱,汇率下跌,资本外逃,投资萎缩,GDP下降。
规模空前的金融风暴是对世界各国经济治理能力的考验,是对世界各国加强国际合作的诚意与决心的考验。
目前,国际社会正密切关注着这场危机的走势,关注着金融危机对全球各国的影响以及各国应对举措及其所产生的效应。
⒈美国2008年,金融风暴改写了世界经济的历史。
与愿望相悖,金融风暴在2008年下半年将世界经济拖入衰退的泥潭,其深至今不可见底;而作为金融危机原发灶的美国,朝野上下更是哀鸿遍野。
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牵涉到多方面。
首当期冲的是经济方面。
美国金融业元气大伤。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已有100多家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宣布破产或被兼并。
美国的实体经济遭到重创。
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汽车、钢铁业等美经济支柱产业也相继陷入困境。
通用汽车公司申请破产保护,钢铁业开工率不到生产能力的一半。
然后是政治方面。
金融危机助长了美民众对保守主义长期主导美社会思潮的厌倦心理,他们用选票将奥巴马送入白宫,结束了长达30多年的“保守主义革命”。
还有外交方面。
美推动召开G20金融峰会,虽有“转嫁危机”之嫌,但更是在美实力相对下降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奥巴马政府为集中精力应对金融危机,对外不得不强调“巧实力”的运用,展现“接触、倾听与合作”的新姿态,与传统盟国合作,与新兴大国协调,与“敌对国家”对话,寻求打造一个“多伙伴世界”。
美对外政策更趋务实。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奥巴马政府作出了多种举措来应对。
对内政策上,奥巴马政府制定总额为2万亿美元的金融稳定计划,实施总额为7872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推出总额为2750亿美元的住房救援计划,推进绿色革命,购买国债和债券,出台财政预算案,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全球化论文金融危机论文论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来自中国的证据摘要:金融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增长乏力。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转型经济”国家与美国经济的关联度不断加深,分析此次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金融危机;转型国家;金融全球化一、问题的提出经济全球化在使转型经济国家在分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的同时,也会遭遇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风险。
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遭遇重创的同时,转型国家也收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其受到的打击比发达国家更严重,并极有可能成为此次金融危机的主要买单者。
研究此次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文献回顾国内对转型经济体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转型经济体的规范定义和对转型经济国家特征的研究,另一类是对转型经济体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问题的研究。
对于什么是经济转型以及转型经济体的规范定义和特征,国内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
景维民,王永兴(2008)认为,转型经济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状态,,这一过渡状态存在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私有制经济成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上升。
第二个阶段是价格改革阶段,通过价格改革使得价格在市场中充分发挥信号作用,第三个阶段是预算约束硬化阶段,这第四个阶段是完整的市场体系建立的阶段,这一阶段价格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作用。
陈丹丹、任保平(2009)认为,中国经济的转型的取向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是体制转型和经济转型的有机统一,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是两大主线,包括: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技术进步转型和政府管理方式转型。
杨梅枝(2009)认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命令型经济向自由调节经济的转变,其中政府政策的调整和职能的转变,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关键。
王永兴(2010)认为,转型是原有的计划经济走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是对原用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的扬弃同时又是新的市场经济的建立过程,也是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前转型时代”和“后转型时代”的统一,“前转型时代”主要研究新制度的“创设”问题,“后转型时代”主要研究转型经济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
冒天启(2010)认为,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包括三个部分:市场微观基础的建设、市场宏观调控机制的建设和市场安全网的建设即社会保障体系。
对转型经济体在转型过程所面临问题的研究中,国内有关学者从中国经济增长和经运行中的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林跃勤(2009)认为,转型国家在转型的过程中,更容易为金融危机“买单”,其金融体系脆弱,经济增长结构不佳,其中对外部需求依赖过重是转型经济体更易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基本原因。
米军、郭连成(2009)认为,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转型国家金融自由化的转型,是本国金融体系同外部金融体系有机结合的产物,是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结果,但是转轨国受到国外的金融资本冲击,会危及一国金融安全,同时金融转轨,增加了对外金融资本的依赖性。
皮天雷(2010)中国经济的转型是以政府主导和政府干预为特征的,政府对市场具有很强的干预和控制能力,政府干预挤出或替代了法制对金融发展的促进作用。
刘哲、孙熠(2010)认为,转型经济体的金融转型就是金融自有化,是使资产价格逐步市场化的过程。
金融的自有化必然要求金融开放,是金融向国际市场的市场化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会危及自身的国家经济安全。
邢祖礼、刘传初(2010)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经济高速增长是以经济运行的低效率为代价的,其原应是寻租产权的微观基础,寻租造成了不良资产积累和收入差距的扩大,这影响了经济运行的效率。
吴晓波、张超群、窦伟(2011)认为,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更加强烈。
三、转型经济国家的特征中国的经济转型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在三十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取得了超过世界平均增长率的高速增长。
这一高速的经济增长过程是原有僵化的计划经济向灵活的市场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在工业和信息经济的转变过程。
中国作为最大的转型经济体,其经济的转型的本质特征突出的表现在:1. 经济的转型过程本质上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
这就是说,在资源配置方面,原有的政府对社会的经济资源的指令性计划转变为以市场为主体的自发调节,价格作为自发调节的信号和手段。
国家不再作为市场的微观主体,逐步推出多数的市场领域,各个微观经济主体逐步渗透到市场经济的各个领域。
2. 经济转型的外延是从原有的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逐步过渡。
1978年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206.4亿美元,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逐步开放,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截至2010年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2 047.8亿美元,为1978年的10倍。
3. 经济转型的内涵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原有低效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高效的集约性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种现代的经济增长方式依赖于向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服务业的转变。
从以上中国经济的转型的本质特征来看,国民经济的转型是一项系统、浩大的“经济工程”,转型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复杂性。
中国经济的转型促进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的发展同时带来了经济的失衡。
这一失衡突出的表现在(1)经济增长模式失衡,经济增长过分的依赖于出口与投资,消费在促进的经济增长的因素中比重偏低。
2010年全年,家庭消费仅占GDP的33.8%,低于2009年的35%。
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重达51%,其中出口总额占GDP的21%。
由于四万亿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2010年投资占GDP的比重达到创纪录的46.2%。
较高的投资水平与较低的国民消费水平是经济失衡的集中表现。
(2)贸易出口结构失衡,出口行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国民经济严重依赖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对外部技术和外部市场过分依赖。
(3)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失衡”,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明显增加,以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等形式的热钱流入波动较大,资产与资本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连续多年的贸易顺差导致我国外汇储备过于庞大,截至2011年3月。
我国外汇储备已达30 446.74亿美元。
巨额的外汇储备导致人民币货币供应过度超发,货币市场流动性过剩。
(4)在金融体系的转型阶段,金融行业整体的资金利用效率低下。
资本和资产市场缺乏合理的定价机制,资产价格波动大,整个市场显得不理性,缺乏对资本和资产市场有效的监督机制,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水平有待提高。
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转型不彻底,不利于为经济的转型提供金融支持,反成为经济转型的绊脚石。
四、金融危机对转型经济国家的影响中国作为以经济市场化、金融自由化为体制转变目标的“转型经济”经济转型大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在贸易、金融等方面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经济与金融的关联度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深。
美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繁荣也通过这一纽带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相应的美国经济增长的减缓和金融市场的动荡也给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现笔者简要分析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 引发和加重全球通胀趋势,输入性通胀加剧了中国通胀的压力。
随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美联储为防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连续的降低利息,为防止经济出现持续性衰退和促进经济早日复苏,分别实行高达1.725万亿美元的QE1和6 000亿美元的QE2。
加之美元疲软和美国股市低迷,促使大量的投机资金流入包括石油、金属和粮食等实物经济市场。
在投机资金大举入侵,疯狂炒作之下,资源类产品价格疯狂上涨。
农产品期货价格出现飚升和剧烈起伏,农产品价格被华尔街投机家炒作历史高位。
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农产品价格加倍增加。
由全球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供给型价格冲击,即由于产品成本增加所引起的价格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原材料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全球经济出现增缓趋势,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引起了全球“转型经济”国家进一步的社会动荡,中国的通胀压力持续加大。
2. 导致中国外部失衡进一步加重。
美联储为防止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连续的降低利息。
这促使本币与美元息差进一步加大,将会吸引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进行无风险套利,央行为了维持国家收支平衡和稳定人民币汇率,必然会加大本国货币供给以吸收过剩美元供给,这会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压力,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加大。
3. 抑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
中国是个对外依存度较大的转型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对美国出口和对美国经济的依赖程度很高。
美国金融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减速,美国消费市场萎靡不振,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的中国的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必然地将受到牵连,出现增缓趋势,威胁本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加4. 扰乱全球金融市场次序,加剧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效应持续发效,房地产市场泡沫的进一步破灭。
金融系统的面临的金融风险进一步加大,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紧缩信用,市场出现悲观预期,金融市场出现萧条和动荡,金融全球化的趋势过程中,中国自身的金融市场也必然受到波及,一方面可能衍生国内的金融动荡,同时也加大金融当局调控本国金融市场的难度。
五、对策与政策建议结合以上对中国经济转型特征与中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分析,笔者认为,积极应对和消化金融危机对转型过程的干扰和冲击,对实现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尤为重要。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是漫长、复杂和系统的。
这就要求相应的政策和应对措施,必须系统和全面。
1. 继续推进自身金融体系的转型,建立起健康的、市场化运作的金融市场体系,使资产价格充分发挥信号作用,营造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机构要按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加强金融自律,积极进行公司治理改革,增强金融企业对抗风险的能力,提高对金融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国家金融调控和监管机构要提高宏观经济与金融政策的执行质量和效果,领导国内的金融体系创新,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资产结构,积极的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2. 进一步推进经济的结构转型,改变过分依赖外贸出口推动经济增长的不良格局,对原有的外贸出口行业优化升级,提高出口产品的经济附加值和科技含量;培育和大力发展服务业,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国内消费的增加使之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