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讲
高考作文的三种思想境界
高考作文的三种思想境界2012-12-20 11:54:59| 分类:默认分类| 标签:写作知识|字号大中小订阅高考作文的三种思想境界从具体要求来看,高考作文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但如果就思想水平而言,高考作文应有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上阶:把准题意。
读懂题目,看清要求,透过字面意思,挖掘深层含义;进而吃准题目,准确理解题意,即进入第一境界。
如果是雾里看花,看不真切;迷迷糊糊,糊里糊涂;看不透题目,吃不准题意,那就说明没有进入第一境界。
比如下列高考作文模拟题:初生牛犊不畏虎,可成年牛却怕虎,为什么会这样?是否必然这样?不怕虎与怕虎孰好孰坏?涉世的深浅与勇气究竟是什么关系?请以“涉世深浅与勇气有无”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对于这样一个文题,如果光谈涉世,或光谈勇气,就是不谈涉世与勇气,不谈二者关系,那就与第一境界无缘。
如果只是讲涉世浅、勇气大,牛犊勇、非真勇,那也末必就真正进入了第一境界。
而要想真正进入第一境界,就必须准确把握涉世与勇气的关系:即二者的关系是变化的、发展的,井非那么绝对、那么简单。
因为牛犊初生,不知虎为何物,有多厉害。
它的不怕虎,纯粹是一种无知,根本算不上有什么勇气,更谈不上有什么真勇和大勇。
但随着牛犊的长大,历经各种磨炼,倒真能磨出一些勇气,甚至炼成真勇和大勇。
如此说来,牛犊涉世与勇气的关系,起初是毫无关系,后来倒有点像增函数关系;不过,没有增函数那么规则,该是一种曲折的上升。
而成年牛怕虎,恐怕也不能一概而论,至少说在程度上有很大区别。
刚成年的牛,应该说还有一些勇气,估计还敢跟老虎争斗;只有随着涉世的加深,成年牛历经磨难,饱尝虎威,勇气越来越少,以致趋向于零。
由此看来,成年牛与牛犊正好相反,该是一种减函数关系,只是这种关系也不那么标准,当是一种迂回的下降;且下降的终点是零。
第二境界是登堂:拓展题意。
不管怎么说,第一境界再深刻,也还是就事论事。
所以,要想进入第二境界,就必须深入开拓挖掘。
可以横向拓宽:由物到人,由近及远;也可以纵向拓深:由古到今,或由外到内;还可以纵横挖掘:由表及里,或由浅入深。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解析世界观和方法论审题高擎思想大旗,坚定理想信念。
统筹设计,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融入试题。
一是直接引用原著原文;如“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思维能力”“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等。
立足学生生活,鼓励个性表达。
作文题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每道题可书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都相当多,学生既能紧扣时代脉搏书写重大主题,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学习,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表达个人成长中的感悟与思考。
精选思辨材料,提升思维品质。
全国甲卷思辨型作文材料文字精到,启人深思,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观察、归纳相应现象,并凝练成鲜明的观点,增强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阅读写作关联,引导深度学习。
新课标II卷是读写结合类新题型,根据本试卷其他模块的阅读材料,生发出相关写作话题或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在读、思、写之间转换,做到深入阅读、延伸思考、个性写作。
2023年高考四道作文试题合理布局,深学细悟笃行。
试题精心选材、精心设问,题面简洁但意蕴丰富,启人深思,切实发挥了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
设计思路: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
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
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
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
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
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运用辩证思维提升高考作文的思想高度
运用辩证思维提升高考作文的思想高度高考作文对考生思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文章“深刻”“有创新”。
如果不想自己的文章思想肤浅、落后,观点片面、绝对,如果想写出有思想、有见地的作文,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分析说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辩证思维在高考作文命题中的体现高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考查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能够检测出来的。
学生的辩证思维、思辨能力如何,语文学科是通过作文命题、作文表达来检测的。
2018年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材料渗透了“个体与国家的关系”这一辩证思想。
材料精选中国21世纪以来的重要事件和重大规划。
引导考生在体会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同时,更加充分地认识个人成长与国家、民族、时代的深刻关联。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努力,同时国家的发展又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只有读懂材料的内涵,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把握这一辩证关系,作文立意才能深刻。
2018年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材料中英美军方认为对作战后幸存战机的防护重点是加强弹痕多的部位,而统计学家沃德则认为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
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飞机很难有机会返航,所以这些部位才是飞机最需要加强防护的地方。
可见,读懂材料,理清弹痕多少与飞机能否返航的辩证关系,对于准确审题立意显得尤为重要。
2018年上海卷的作文命题,强调“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更加充满思辨色彩。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有自身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人的生活质量才能提高,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个体又生活在社会中,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不可避免地被他人需要。
被他人需要的人会获得更多的精神满足,人生也会更有价值。
这个命题贴近考生的实际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它的思辨性又有利于写出立意深刻的好文章,不失为一个好的命题。
2018年天津卷的“器”,可以指具体的器具,也可以指抽象的器量;可以是匠人之器,也可以是大国之器。
2018年江苏卷的“语言”,可以是有声的,也可以是无声的;可以是花的色彩,也可以是鸟的鸣叫。
2022届高考作文评讲:作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
高考作文评讲:作文思维能力的提升训练【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十月文学奖等国内外数十种文学奖项的著名诗人陈先发在儿子16岁要去美国读书时,写过一段告诫之语,劝儿子在生活中要积蓄起人生“四力”。
(一)眼力:世界无限而你唯一,你须积累起一种强悍的辨别能力,剔除芜杂而后知道什么是你所应坚持的。
(二)思力:习得一种方法,形成一种眼光,而后才有你自己的世界。
(三)定力:不为他人的判断与观点所摆布,不为世界的复杂而乱了方寸之心。
(四)抗压之力:不因挫败而放弃,不因重负而失去对生命的激情。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感悟,从以上“四力”中任选两种,谈谈两者之间的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试题分析】本题很好地将核心词理解与关系型作文结合在一起。
对核心词的理解,尤其是“定力”和“思力”,能有效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
现象是事物的外在方面,是多变、丰富的,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所描绘的世间万象;本质是事物的内在方面,是相对稳定、比较深刻的,反映在文字上就是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或普遍规律。
对关系的理解要明确概念之间的基本关系,如现象与实质、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质变与量变等。
关系颇具开放性,可以任意组合。
【课堂研讨】师:这道作文题中的“四力”是陈先发先生对儿子的告诫之语,展现了陈先生对儿子的期待和他的人生智慧。
这是怎样的期待和智慧呢?我们先来看两位同学的作文的开头部分,思考他们对“定力”的理解。
①定力,从字面上看,显露着“沉着、冷静”的意味。
定力对于我们来说如定海神针之于大海,不论外界风浪如何繁杂多变,我们如水下的内心却可以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
②之前有句话在网络上很火,“首先定个小目标,先赚他一个亿”。
不用多说,豪迈的话语肯定是出自某位商业巨头。
然而被这个“豪”字震慑到之外,成功人士的目标意识值得细究。
“定目标”,这是唯一一件无论你处于何种阶段,都被建议要去做的事。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及解析
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及解析高考作文是高中学生临考时所需面临的重要科目之一。
在写作时,逻辑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逻辑思维是指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的思维方式。
在高考作文中,逻辑思维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组织论点、展开论述,提高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分数。
本文将阐述一些提高高考作文逻辑思维的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解析。
一、认清作文要求在写高考作文之前,考生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明确作文的要求和写作任务。
作文题目通常会要求考生分析和解释一个观点、提出建议或者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评述。
考生应该理清题目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并针对这些概念进行论述,不要跑题。
二、构建逻辑框架在写作时,考生应该先构建好作文的逻辑框架。
逻辑框架是作文的组织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考生可以在草稿纸上列出主要的论点和论据,然后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排序。
合理的逻辑框架能够帮助考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方便阅卷老师理解文章的思路。
三、事例分析与论证逻辑思维除了需要清晰的组织结构外,还需要考生能够提供有力的事例分析和论证。
事例分析是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解释和支持自己的观点。
考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案例或者自身经历进行分析。
论证是对事例进行推理和解释,使读者理解自己的观点更加合理和可信。
四、避免逻辑漏洞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尽量避免逻辑漏洞。
逻辑漏洞是指论述中存在不一致、矛盾或者推理有误的情况。
为了避免逻辑漏洞,考生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复思考,确保论述的合理性和连贯性。
此外,注意使用恰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使文章的各个部分能够紧密衔接。
五、多练习和反思提高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需要不断的练习和反思。
考生可以多做一些作文练习,尤其是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练习。
练习中,可以加强对逻辑思维的训练,例如对论点进行分类整理、对论证进行梳理和推理等。
练习后,考生可以查看范文或者请教老师,了解自己文章的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进行反思改进。
综上所述,提高高考作文的逻辑思维需要考生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和提升。
写作中的思维能力
写作中的思维能力写作中的思维能力我们从写作的角度来认识思维逻辑,这既区别于逻辑学的抽象理论也不同于原始的生活逻辑与自然逻辑,我们希望讲求写作思维的理性化,在表现感性生活中体现一种内在的逻辑美。
如果说哲学的诞生是人类对思想追求的必然,那么逻辑学的创立则是人类追求思维的成果。
认识规律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永恒追求。
思维的规律源于自然规律,是自然规律在人头脑中的理性反映,同时思维规律又受到社会规律的制约,表现为社会对人性的主观规范。
人类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这两种形式。
观察生活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先从现实存在着的现象获取第一印象,进而做具体的局部观察,论证调整第一印象,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准确、更深刻的感受,即:观察生活(印象、细节、感受)——从人性出发,观察生活,发现矛盾。
思考生活往往以抽象思维为主,先从生活中选取一个话题,然后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度分析话题的各种可能性、必然性及其可能导致或必然导致的后果,最终得出一个客观的论断。
即:思考生活(话题、阐述、结论)——以矛盾为核心,揭示生活、人性的矛盾。
印象、细节、感受,话题、阐述、结论,是思维构成的一般抽象思维:话题——起阐述——承、转结论——合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托尔斯泰说过: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
而“推动自己”是首要的,写作,从根本上讲,就是思想的孕育和表达。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无法呈现给读者有价值的思想,那么这种文章是没有存在的必要的。
古人强调“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即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来。
目前学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轻理性、重文辞而轻立意、患有精神缺钙症,思想贫乏成为高考作文的常见病,不少考场作文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方法和技巧,但内容苍白。
对一篇文章而言,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作者的思想蕴藉其中,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
作者要注重在文章中揭示出最能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给读者启发和深思的思想。
辩证思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的灵魂
辩证思维: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的灵魂高考作文是考生展示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而高考作文的命题则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高考作文命题背后,反映了教育部、学科教研组、考试机构等多方利益的博弈,也是对千万考生和家长关切和期望的回应。
因此,正确理解和分析高考作文命题,运用辩证思维进行写作,是高考作文成功的灵魂所在。
辩证思维是指运用对立、矛盾的思维方式,客观、全面地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思考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高考作文中,辩证思维的核心是理性思维、全面思维、对立思维。
下面,分别就这三种思维表现为高考作文命题与写作的灵魂进行说明。
首先,高考作文命题是需要理性思维的应试形式。
理性思维是指运用科学、系统的思考方式,在数据、证据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归纳和总结的思维方法。
高考作文命题,通常涉及某一具体问题或主题,考生需要有理性思维的工具,准确分析命题的内涵、要求和指向,才能准确回应命题。
例如,如果命题要求是“写一篇故事,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考生要用理性思维,分析故事中表现出的哪些人性美好的元素,将它们贯穿于文中,展现出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其次,高考作文命题是需要全面思维应对的挑战。
全面思维是指从整体和部分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思考,而不是孤立、片面、主观的表现。
高考作文命题,通常是在某一领域或角度上涉及特定的主题,考生需要用全面思维,从多方位、多层次的角度探究主题所涉及的问题,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表达。
例如,如果命题要求是“关于母亲的一件事”,考生可以从母亲的角色、母爱的表达、母亲的生活和工作等多个方面展开思考,对母亲的赞扬和尊敬时意蕴更加丰富、立体。
再次,高考作文命题需要应用对立思维,去探究问题的深层次的本质。
对立思维是指在矛盾、对立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判断,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的思考方式。
高考作文命题通常要求考生探究社会现象、思考人生、展现情感等等,而这些命题背后通常隐藏着一些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高考作文是考生在高考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能力与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重要环节。
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成为每个考生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提升的方面。
首先,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清晰的思维逻辑。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从标题中找到关键词,梳理思路,明确要点,构建逻辑框架,合理安排篇章结构,做到材料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同时,要注重段落之间的逻辑连接,通过恰当的过渡词和句,使文章层次清晰、思路连贯,展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其次,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考生需要善于分析问题,提出合理观点。
面对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要通过深入思考、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善于辨析,提出有力论据,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展现个人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证逻辑的合理性和说服力,引用恰当的事例、数据,展现自己的思辨能力。
此外,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考生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高考作文是一种正式的书面表达,要求文章结构清晰,语言通顺,逻辑严谨,符合语法规范。
考生要注重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避免语言表达中出现歧义和模糊不清的情况,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要在高考作文中展现逻辑与思辨能力,考生需要具备清晰的思维逻辑、善于分析问题、提出合理观点和准确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取得优异的写作成绩。
希望广大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逻辑与思辨能力,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高考作文要把握五度思维方式体现立意深远思想深刻行文有法
目前高考作文“假、空、浮”现象严重,堆砌材料、照搬照抄、先背后抄、掐头去尾、辞藻陈列、欠缺逻辑、思维混乱、肤浅片面等毛病突出,这表现出学生思维的系统性缺失、思维能力不足、认识水平低、思想肤浅、独立思考能力差。
高考来临,猜题现象严重,但若不掌握写好作文的核心技战术和思维方式,即使猜到题你也写不好,因为思路都没有,思路来自思维,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平时我们都教知识去了,忽视了思维培养,如何能写好作文。
思路决定出路,因此,掌握一些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具体方法,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的文章,是一个需要给与他们帮助的问题。
高考作文尽管纳入语文科目考试,但实质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考试内容,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涵盖多学科以及时政热点、拓展点,其根本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的情怀、思想和信仰。
如何写,审题是关键,立意是重点。
立意即中心思想。
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需要把作文命题置于情怀、思想、信仰和信念、信心、担当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之中进行思考谋划,既立足命题,又跳出命题审视命题,做到准(切题不跑题),深(深刻不肤浅)、稳(稳妥不走险)、新(新颖不俗套),要通过多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维来把握,把握大题小做,小题大做的原则,切忌就事论事,见子打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优秀的作文一般都是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命题作文无论涉及人和事,都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必须是体现新时代,融会新思想,突出新主题,必须突出时代精神,涵养家国情怀,贴近现实营造青春色彩和时代风采,深刻阐述中国青年与祖国、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在创造青春中国、实现民族复兴新征程中展现历史定位和主流价值。
李晓波“五度”思维方式(五度思维法),这是我20多年来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集多向思维、多角度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理论思维创新成果,融高度、广度、深度、力度和厚度为一体。
因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具有哲学方法论意义,不仅适合各类管理、教学、科研、面试、论文、讲话,还适合包括申论考试等文章撰写,当然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具体写作中要牢牢运用这五个方面的思维方法对作文命题进行思考与行文,方显思考的深度性,思想的深邃性,论述的严密性,行文的生动性,论证的科学性。
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讲义(doc 6页)
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讲义(doc 6页)①小事不小,是因为它常常寓含哲理。
只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小事就会显现出价值。
一些同学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题,就是因为平时让许多含有哲理的小事白白流失了。
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高考作文题“‘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曾经难倒不少考生,但一名考生却出人意料地从游山玩水入手,把这个题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文中写道:到了杭州,若只是在湖滨一带走走,是不行的。
观赏西湖,先须“入乎其内”,——泛舟湖上,探访小瀛洲,登临湖心亭,后须“出乎其外”,——攀南高峰远眺,上宝石山俯瞰。
入乎其内,才能领略西湖深处的精致妩媚;出乎其外,方知西湖大略。
此外,“入乎其内”,就是还要了解西湖的历史人文底蕴。
“出乎其外”,就是还要跳出来作横向比较,比如说,西湖虽不比太湖浩渺,却又比扬州瘦西湖耐看。
如此,才算真正读懂了西湖。
游玩之事小矣,在此却成了绝好的材料。
作者从“内”和“外”、“入”和“出”这些既对立又有联系的观点来考察西湖,谈得很有真知灼见。
这和作者多角度地观赏西湖的游历有关,也和他具有了哲学意识有关。
哲理并不神秘,它既隐藏于万事万物,又适用于万事万物。
这大概也是近年来哲理性高考作文题渐见增多的原因,从关注生活、解读小事中的哲理开始做起,才是写好此类作文的治本之策。
②有些生活现象的背后有着某种规律,不是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加以归纳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层楼。
许多人写高考作文题“季节”,都只是停留在对四季自然现象的描述上。
有篇作文却这样写道:城市人已被季节所抛弃,上班族更是被迫远离了季节。
季节是一种秩序,而现代人却是秩序的破坏者。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我们需要季节,而属于唐诗宋词的季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如秋季般萧瑟的现代社会。
读了这几句高度概括的话,也许谁都能心生共鸣。
作者说,起初他也想写写一年四季,但想到一件事就改变了主意。
——乡下的爷爷到城里来居住,原以为他可以好好享受了,可是爷爷总是精神萎靡,便去问他,爷爷说,住在城里,听不到虫儿叫,闻不到花香,看不到燕来雁去,吃不到自家院里的四时果蔬,心里郁闷啊。
高考作文技巧提升作文逻辑思维的方法
高考作文技巧提升作文逻辑思维的方法高考作文一直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重点之一,作文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往往是评卷老师评判作文的重要标准。
在备考过程中,提升作文逻辑思维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提升高考作文逻辑思维的方法。
一、积累和运用素材语言文字是作文的基础,向考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素材可以极大的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帮助他们建立起扎实的逻辑思维。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报刊杂志以及互联网等途径,收集各类信息和素材,同时学会运用它们。
例如,考生可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时事政治、历史事件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引用一些有力的事例或数据进行支撑,从而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信度。
二、良好的提纲思维在写作过程中,一个合理的提纲思维对于作文的逻辑性至关重要。
考生在动笔之前可以先进行提纲的规划,将自己的思路和观点有序地展示出来。
首先,考生可以明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围绕这个中心思想展开。
其次,可以在提纲中列出几个要点,每个要点都有自己的论证和举例,这样可以使文章结构清晰,思路连贯。
三、注重逻辑连接词的运用逻辑连接词是用来引导作文思路逻辑关系的重要工具。
考生可以灵活运用各种逻辑连接词,如“首先”、“其次”、“再者”、“因此”、“然而”等等,使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
适当运用逻辑连接词可以使文章更加流畅和连贯,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四、合理运用段落结构段落结构不仅是文章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在文章的每一段中呈现出一种连贯的逻辑关系。
例如,考生可以运用“比较-对比”、“因果关系”、”举例论证“等不同的段落结构,以使自己的文章更加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整篇文章的逻辑关系更加紧密。
五、精确运用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在作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增强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考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逻辑性。
思想的力量,评析2015新课标2高考作文
名师评2015年新课标2卷满分作文:思想的力量议论文以理服人,靠的是见识,体现的是思想的力量。
思想的触点源自对作文材料的审读。
新课标卷二作文涉及到当代风采人物评选,要从中捕捉到思想的因子,需要抓住材料主题词“风采”。
“风采”从字面上来讲,指“风度、神采”,表现在人物的美好的举止态度方面。
于材料中的三个人物来看,具体表现如下:人物风采表现思想光圈大李“矢志创新”“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创新精神和团队领袖风范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爱岗敬业”“不断超越自我”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时间美景”,并发布在博客上为人们奉献精神食粮由上表我们可以明白整个作文材料的思想触点,这就是“风采”。
思想的维线在生活的空间穿插。
由大李的风采可联想到潜心学术,造福未来的人。
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潜心于学术,造福于未来人生之路,以其多样和繁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亦用其复杂和差异考验着我们的选择。
不同的人生之路决定不同的人生价值,我尤为欣赏大李,认为他的人生最具风采。
不可否认,爱岗敬业,勤于奉献,变普通技艺为完美艺术的老王有他的风采,他让我们看到,平凡如你我的小人物,也可以通过潜心所热爱事业的创造,为人生延展与增添价值;酷爱摄影,跋山涉水的小刘凭借对山水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将青山悠悠,流水深深的美景定格于镜头瞬间,带给人们以美的感受。
这样的人生,同样具有风采。
但是,我还是认为大李最具风采。
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是“板凳做得十年冷”的对学术的纯粹钻研;是“吾志所向,一往无前”的对创新的极致追求;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对生命价值的充分自信与尊重。
在人心浮躁的当下,人们往往为了一纸文凭,一个空名争得头破血流,而像大李这样葆有纯净与积极的人格就显得尤为珍贵。
我们的社会,需要“老王”们用精妙的技艺增添精致,需要“小刘”们用精湛的艺术增加精彩。
但若没有了“大李”们对学术的潜心研究,我们就很可能被禁锢在当代截面上,难以博古通今,继往开来。
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讲义
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按:思想能力体系从写作旳角度认识思想行为。
不一样于思想家旳思想,也不一样于生活中随意旳想法。
是一种应用思想,即用思想家旳思想,认识现实生活现象。
思维着旳精神是地球上最美旳花朵。
托尔斯泰也说:“思想,就是推进自己和全人类旳生活旳力量。
”而“推进自己”是首要旳,写作从主线上说,就是思想旳孕育和体现。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旳,假如无法奉献给读者以有价值旳思想,那么这种文章是没有存在必要旳。
古人强调“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即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深刻旳哲理、启示来。
目前学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轻理性,重文辞而轻立意,患有精神缺钙症。
思想贫乏成了高考作文旳常见病,不少考场作文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措施和技巧,但内容苍白。
因此,对一篇文章来说,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作者旳思想蕴藉其中,思想就是文章旳灵魂。
考生要重视在作文中揭示出最能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给读者以启发和深思旳思想。
一、深厚旳人文素养和深切旳人文关怀人类文明旳历史,就是寻求人自身存在价值旳历史。
一篇真正旳好文章应当是对生命存在本质旳独特发现和个体生命旳独特体验。
我们处在一种飞速变化旳时代,古人所谓旳“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种纯粹旳精神浪漫已经被工业信息时代旳“机械旳力”所替代。
对生命旳思索,对灵魂旳拷问,对生活旳体悟,对幸福、正义、良心等旳思索,就显得尤为重要,恰恰这些方面也最能彰显考生旳思想品质。
1、普世价值,思想多元。
普世性价值是个抽象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旳生活实践和交往中,在不一样文化旳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旳共同价值取向,最终以规范化旳形式表述出来。
它来源于人类旳共性,形成于诸多民族旳共同参与之中,只是不一样民族、国家对普世价值形成参与旳早晚、奉献旳大小不一样而已。
人类社会文化发展旳历史,也提供了大量旳可以证明共同价值存在旳例子。
例如,不一样人类群体在道德信条和实践上有着跨文化旳共通性、相似性,虽然历来没有发生过文化接触旳不相邻地区,也有某种相似旳准则。
有关全面思维高考作文提纲
有关全面思维高考作文提纲全面思维是指从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事物,以便对各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当我们正确认识了某些问题后,又要回到原来,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研究,看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才能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运用这种方法论,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只见森林而不见树木,这样就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在自己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应该如此,避免“顾此失彼”现象的发生。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为浩瀚无垠的是天空,比天空更为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同样,也没有哪一门知识可以通过一条主线把所有内容串起来,一本书也没有固定的框架去阐述其所有涵义。
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具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
只有站在科学的高度掌握好知识点的相互关系,融会贯通,取长补短,方能厚积薄发。
从总体着眼寻求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毛泽东曾经提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他认为,客观存在着的一切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我们既要从个别性、特殊性出发考虑问题,又要从共性、普遍性出发去观察和处理问题。
例如:“小明把铅笔刀丢入垃圾桶,第二天却在马路旁找到了,这不符合常理啊!小明是怎样做到的呢?仔细想一想吧!一个生命结束,尸体还要放置一段时间再被人发现。
原来他把小刀藏入了床底下,那么你认为马路边的橡皮屑又会怎样?它们也许正沉浸在梦乡,突然被某些东西惊醒……此外,数据记录显示:2003年,美国每秒钟消费掉大约1.4万美元;2005年,德国每秒钟消费掉0.6万欧元;2010年,印度每秒钟消费掉1.7万卢比……由此可见,每个企业家并非每天花掉200美元买饮料,但他们肯定有所需要。
如果他们满足自己基本需要——喝牛奶或咖啡,那就意味着未来5~6年将损失约60亿美元!这就告诉我们商机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管理必须注重全局。
首先,在写文章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根据题目要求,精选材料,使文章主题集中,观点鲜明,内容丰富。
高考作文训练指导应强化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高考作文训练指导应强化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意识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理性。
作为高考一线的指导教师,很有必要在作文训练指导中强化学生在作文时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关键词:作文训练;思维能力;写作水平作者简介:苏光艺,任教于广西合浦县第一中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维越来越理性,包容意识越来越强,因而越来越显多元化格局,但无论如何,从近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及命题原则来看,无论是全国题,还是各自命题的省份,却都本着“平稳过渡”,“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等原则。
作为高考一线的指导教师,很有必要在作文训练指导中强化学生在作文时的四个方面的能力和意识。
一、强化审题和文体意识,提升审题能力和文体驾驭能力高考作文第一条要求是“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就是符合题目的“规定性”,即指题目规定的文章体式、主旨、材料,以至标题、字数等等。
比如09年北京卷“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这个题目,从标题结构上来看,“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句子的主干是“我有翅膀”。
主语是“我”,“我”的“翅膀”给予“我”无限可能,促使“我”在发展的道路上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考生作文应该紧密围绕“我”和“翅膀”来写,突出“隐形的翅膀”对“我”的意义。
首先是“我”,这是最容易被考生忽略的。
文章一定要写与我有关的人、事、情,而不是泛泛的去写一般意义的“隐形的翅膀”,文中应该体现的是“我”的翅膀,而不是“你”的翅膀,“他”的翅膀。
其次,“翅膀”是“隐形”的,可以做多种象征性的解读,但必须有合理的意义。
“隐形的翅膀”是助“我”成长的潜移默化的、不可或缺的力量,是能让“我”有所思考、有所启迪、不断探索、不断追求,积极创造的凭借。
这双“翅膀”是考生能有所体味、有所感悟,包含对“我”的成长的思考。
面对这个考题,考生应该注意并坚守的是更真切的回归生活,更生客的叩问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究竟我“我”有哪些“隐形翅膀”,对“我”的成长更为重要?平凡之中的“润物细无声”也许更能体现“隐形”的真谛。
高中作文的思想性与思辨能力
高中作文的思想性与思辨能力如何体现文章的思想性一直是写作教学的难点。
高中学生的文章要体现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学生的写作缺乏思想。
本文试从因果分析、比枝分析以及一些转折性词语的运用入手,探讨如何在写作中体现学生思.维能力这一问题。
一、写作教学中强化思辨性的缘起(一)对写作中思辨能力的认识“思辨”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思辨性的加强,就是指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必须加强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虽然时下作文文体正在由纯议论文向一些交叉文体转变,但是学生行文的思想性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现在高中生进大学后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是,写散文、随笔还可以,文体比较规范的议论性文章(小论文)却写不好。
”王教授的话绝非空疏之言。
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我们在作文训练中过多地在意语言的亮丽,而没有将作文的灵魂思想放在首要的位置。
于是,思想空洞已经成为时下学生习作的通病。
(二)写作中思辨能力的培养符合课标要求2011年版课标在强调学生对生活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的同时,也强化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在“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表达与交流”这块内容中,课标是这样罗列的:(1)高中生应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
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要求学生“对社会、对人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其实都是指向学生思维能力(包括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说,思辨能力的培养是完全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三)学生习作思辨性不强的现状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会有这么一种习惯:一篇文章,开头说明自己的观点,之后罗列三个事例,最后再次附上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写作势必是失败的。
高中生要写的一些说理议论性的文章固然离不开事例,但是事例并不能取代分析论证,一篇文章是否能成为一篇观点鲜明、思想饱满的文章,说到底,就是要以“理”取胜,而不是看事例的多寡。
高考作文背后的教育心得:重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相互促进。
高考作文背后的教育心得:重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相互促进。
关于高考作文的思想性。
思想性是高考作文的核心,也是高考评分的重要依据。
高考作文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有深刻的思考,掌握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前沿信息,还要求学生有独立的思考和论述能力。
一个优秀的高考作文必须有一个独特的观点,深刻的思考和准确的表达。
因此,对于高考作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思想性。
第一个方面是阅读。
阅读是提升思想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通过阅读,可以积累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开拓自己的视野,从而拥有更多的思考和论述的素材。
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学术研究论文等,这些都是提高思想性的好方法。
第二个方面是独立思考。
高考作文要求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日俱增,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提出独特的见解和观点,并用准确的语言和论证手法将其表达出来。
为了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来训练自己的思考能力。
第三个方面是体验生活。
高考作文的好素材来自于生活、来自于社会问题和热点事件,只有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培训、实践活动等,锻炼自己的实际能力和体验生活的能力。
关于高考作文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高考作文评分的另一个重要依据,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一个优秀的高考作文,不仅要表达出学生的思想,还要表现出学生的语言艺术和文字魅力。
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艺术性。
第一个方面是语言。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准确、优美、简洁的语言,要求学生能够选用准确的词语和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多读书、阅读优秀作文等方式来积累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第二个方面是结构。
高考作文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文章结构和组织能力,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思想。
我们可以通过模仿优秀的文章去提升自己的结构能力,例如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逻辑套路等。
第三个方面是文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思想能力体系按:思想能力体系从写作的角度认识思想行为。
不同于思想家的思想,也不同于生活中随意的想法。
是一种应用思想,即用思想家的思想,认识现实生活现象。
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托尔斯泰也说:“思想,就是推动自己和全人类的生活的力量。
”而“推动自己”是首要的,写作从根本上说,就是思想的孕育和表达。
文章是写给读者看的,如果无法奉献给读者以有价值的思想,那么这种文章是没有存在必要的。
古人强调“论事叙事,皆以穷尽事理为先”,即要从素材中开掘出深刻的哲理、启示来。
目前学生作文多重情感而轻理性,重文辞而轻立意,患有精神缺钙症。
思想贫乏成了高考作文的常见病,不少考场作文尽管语言华美,讲究方法和技巧,但内容苍白。
因此,对一篇文章来说,可贵之处就在于有作者的思想蕴藉其中,思想就是文章的灵魂。
考生要注重在作文中揭示出最能对读者有教育意义、给读者以启发和深思的思想。
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寻求人自身存在价值的历史。
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应该是对生命存在本质的独特发现和个体生命的独特体验。
我们处在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古人所谓的“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种纯粹的精神浪漫已经被工业信息时代的“机械的力”所代替。
对生命的思考,对灵魂的拷问,对生活的体悟,对幸福、正义、良心等的思考,就显得尤为重要,恰恰这些方面也最能彰显考生的思想品质。
1、普世价值,思想多元。
普世性价值是个抽象概念,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交往中,在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中,逐渐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最后以规范化的形式表述出来。
它来源于人类的共性,形成于诸多民族的共同参与之中,只是不同民族、国家对普世价值形成参与的早晚、贡献的大小不同而已。
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也提供了大量的可以证明共同价值存在的例子。
比如,不同人类群体在道德信条和实践上有着跨文化的共通性、相似性,即使从来没有发生过文化接触的不相邻地区,也有某种相似的准则。
人道:四海一家,每个人都跟我一样是人类兄弟。
因为如此,所以无法坐视拥有同样血肉的人类兄弟同胞活在痛苦、不幸、不公义之下。
人本:以人为目的,而不以人为手段。
平等:人人生而平等,生而自由。
平等与自由,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之自然权利。
只要是人,不分种族、肤色、贫富、性别、宗教、国家、民族,大家都享有同样身为人的尊严。
尊重:每个人都有跟我一样的尊严;将心比心,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追求自由时,须以不侵犯他人为其界限。
法治:人民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此为民主的基本定义,执政者必须依大家所公认之法律为规范来治理国家,而不能依个人好恶随意变更规范,而令国家的主人——人民感到无所适从。
多元:每个人、每个族群、每种观点、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质,也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没有谁比谁更正确或高一等。
即使目前某一方居于主流,也应尊重与包容其他不同的存在与声音。
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应该捍卫对方充分表达意见的自由。
2、终极关怀,敬畏生命。
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是有限的,必然面临生死问题。
但是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是,只有人才有思想,才会思考生死存亡这一根本问题;也只有人才会给予人生种种实践以终极性的价值和意义根据,以求克服生与死的尖锐冲突。
终极关怀正是源于人的存在的有限性而又企盼无限的超越性本质,它是人类超越有限追求无限以达到永恒的一种精神渴望。
对生命本源和死亡价值的探索构成人生的终极性思考,这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长的哲学智慧;寻求人类精神生活的最高寄托以化解生存和死亡尖锐对立的紧张状态,这是人的超越性的价值追求。
只有终极关怀才能化解生存和死亡、有限和无限的紧张对立,才能克服对于生死的困惑与焦虑。
终极关怀是人类超越生死的基本途径。
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我们才会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高贵与美丽。
有时候,我们敬畏生命,也是为了更爱人类自己,丰子恺曾劝告小孩子不要肆意用脚去踩蚂蚁,不要肆意用火或用水去残害蚂蚁,他认为自己那样做不仅仅出于怜悯之心,更是怕小孩子那一点点残忍心以后扩大开来,以致驾着飞机装着炸弹去轰炸无辜的平民。
地上搬家的小蚂蚁,春天枝头鸣唱的鸟儿,高原雪山脚下奔跑的羚羊,大海中戏水的鲸鱼等等,无不丰富了生命世界的底蕴,我们也才会时时处处在体验中获得“鸢飞鱼跃,道无不在”的生命的顿悟与喜悦。
二、让高考作文成为独立思想的成年礼有人言,在某种意义上高考已经成了“中国人的成年礼”。
尽管这个论断值得商榷,但是,倘若我们迫于无奈,真的需要这样一个“成年礼”的话,我们也希望它是一种感受思维乐趣、崇尚独立思想的成年礼。
1、拥抱生活,见微知著把来自生活的鲜活体验和独到的思想相融合,正是近年来许多优秀高考作文的共同点。
那些远离生活、注重概念的文章难免肤浅雷同,枯燥乏味。
①小事不小,是因为它常常寓含哲理。
只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加以分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来进行考察,小事就会显现出价值。
一些同学害怕遇到哲理性的作文题,就是因为平时让许多含有哲理的小事白白流失了。
被称为史上最难的高考作文题“‘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曾经难倒不少考生,但一名考生却出人意料地从游山玩水入手,把这个题目演绎得淋漓尽致。
文中写道:到了杭州,若只是在湖滨一带走走,是不行的。
观赏西湖,先须“入乎其内”,——泛舟湖上,探访小瀛洲,登临湖心亭,后须“出乎其外”,——攀南高峰远眺,上宝石山俯瞰。
入乎其内,才能领略西湖深处的精致妩媚;出乎其外,方知西湖大略。
此外,“入乎其内”,就是还要了解西湖的历史人文底蕴。
“出乎其外”,就是还要跳出来作横向比较,比如说,西湖虽不比太湖浩渺,却又比扬州瘦西湖耐看。
如此,才算真正读懂了西湖。
游玩之事小矣,在此却成了绝好的材料。
作者从“内”和“外”、“入”和“出”这些既对立又有联系的观点来考察西湖,谈得很有真知灼见。
这和作者多角度地观赏西湖的游历有关,也和他具有了哲学意识有关。
哲理并不神秘,它既隐藏于万事万物,又适用于万事万物。
这大概也是近年来哲理性高考作文题渐见增多的原因,从关注生活、解读小事中的哲理开始做起,才是写好此类作文的治本之策。
②有些生活现象的背后有着某种规律,不是满足于对现象的客观描述,而是加以归纳概括,思想就能更上一层楼。
许多人写高考作文题“季节”,都只是停留在对四季自然现象的描述上。
有篇作文却这样写道:城市人已被季节所抛弃,上班族更是被迫远离了季节。
季节是一种秩序,而现代人却是秩序的破坏者。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我们需要季节,而属于唐诗宋词的季节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如秋季般萧瑟的现代社会。
读了这几句高度概括的话,也许谁都能心生共鸣。
作者说,起初他也想写写一年四季,但想到一件事就改变了主意。
——乡下的爷爷到城里来居住,原以为他可以好好享受了,可是爷爷总是精神萎靡,便去问他,爷爷说,住在城里,听不到虫儿叫,闻不到花香,看不到燕来雁去,吃不到自家院里的四时果蔬,心里郁闷啊。
——这不是说住在城里找不到一年四季的感觉吗?由此他想到了城市生活的悲哀一面,再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了此文。
如果说他爷爷的话仅是对现象的表述,而他的话则把爷爷个人的感觉上升为一种概括,一种思想。
一件小事引发了他对季节的重新思考。
③有些事虽小,却值得细究;有些事虽司空见惯,却有着鲜为人知的一面。
所谓思想,就是抵达了事物深处的认识。
2008年上海高考唯一的满分作文《他们》的作者黄莎同学,就读于上海大学附中,那里地处城乡结合部,附近的小菜场有很多外来务工者,有次去买水果,她看到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趴在卖水果的摊位上,一笔一画地写作业,四周的嘈杂混乱,与男孩独自伏案的小小身影形成的对比,让她看出些许无奈与坚韧,还有乐观与希望。
这件小事引起她对农民工子女这一群体的关注和思考,这才有了日后那篇写农民工子女的满分作文。
文章把来自生活的鲜活体验和独到的思想相融合,表达了作者对同龄人的同情、关注和企盼,这种可贵的悲悯和真诚深深地感染了读者。
这正是近年来许多优秀高考作文的共同点。
因此,考生要注重归纳琐屑零散的生活现象,从中发现它们的异中之同,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视野,就能写出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文章。
2、开阔视野,储学积宝作文要“大气”,有高远的立意,也就是要有才识。
有了才识,就具备了发展创新的意识和气量,就从思想上有了把握全局与选择目标的能力;有了才识,就能形成独立之见,就有了超越平庸的气概和胆略;有了才识,就有了创造的自信和能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全面充分地展示自我。
才识是高考作文的制高点,它决定了文章品位的高低。
一些文章思想不深刻的主要原因,是囿于自我的狭小天地,只停留在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喜怒哀乐,荣辱得失上,因而文章流于平淡,流于“小气”。
深厚的思想从阅读中来。
须知,广泛的阅读乃是形成深厚思想的源泉。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积淀深厚的思想必须从阅读开始。
广览天下优秀作品,逐步积累起一个博大的资源库。
深厚的思想从生活中来。
阅读是理性的,面对现实生活却是感性的,生活是如此广阔,处处时时都能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同学们应特别注意从生活中积淀思想。
深厚的思想从反思中来。
阅读书籍,感知生活,搜集到的只是思想的原材料,要成为自己独特的思想,还需进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反思的过程是过滤思想的过程,也是积淀思想的过程。
深厚的思想从写作中来。
积淀思想的目的是要将它通过语言的表达显示出来。
深厚的思想只有在不断的写作中才能逐渐成熟。
当思想的积淀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后,那么作文成功的第一个支点便打造成功了,此时让你的思想在你的笔下纵横驰骋,定会薄发出震人心魄的力量来。
3、思想深邃,有章可循①让作文的立意彰显“思想之美”一般拿到一个作文题,考生都会产生丰富的联想:或者是人,或者是事情;或者是课本里的人物事情,或是生活中的人物事情;或是自己的,或是他人的。
但这些联想获得的只是粗糙的材料,如果不能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意义,就不可能写出优秀的作文。
因此,当我们想起与题目相关的事情或者片段情景时,需要思索:里面有什么意义,能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对意义的感悟和追寻,是构思立意的基础。
要思考作文的立意是否独特而有深度,避免人云亦云,避免思想的幼稚,要尽量挖掘有深度的思想内涵。
关注时代,关注社会热点,时常看报看电视新闻,多读一些时文,善于从社会现象中体察人生,在放松精神的同时思考一些学习之外的事情,在思考过程中澄清自己的灵魂,对人生、对社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力争在文章中表现出卓尔不凡的思想。
另外,作文要善于以小见大。
社会热点不是空谈大道理,不是调子一味拔高,要就小的方面见深刻的道理,见微知著,才是深刻的作文。
②让材料和思想紧紧地“胶合在一起”在材料的运用上,不少考生存在以摆问题代替分析问题的现象,缺少对材料的分析和评论,材料只是孤立地存在,成了多余的罗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