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整合升华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整合升华课件新人教版

方法专题 规律揭秘
微专题一 《经济生活》曲线类选择题 【例题❶】 (2019·天津卷)粮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 证,人们需要凭粮票购买粮食。改革开放后,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 动,1993年粮票被正式宣告停止使用。下图描述了粮票退出历史舞台的主 要原因,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本题以粮票发展历史设置情境,通过价格曲线图像题考查获取和解读 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粮票是粮食供给短缺时代的产物, 本质上是生产问题而不是需求问题,据此排除A、B两项的需求曲线;由于 粮票退出历史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发展、供给增加,所以在C、D两项的供 给曲线中选择C项。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 的变动为点移动,即点沿着同一条曲线上下移动。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的 情况下,由其他条件引起的需求(或供给)的变动,表现为线的平移,即整条曲 线的左右移动。
2.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 (1)收入。一般商品或者高档耐用品,收入与需求量呈正方向移动;对某些低档商 品或者生活必需品,需求量与收入呈反方向移动。 (2)相关商品的价格。某种商品的替代品或者互补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这种商 品需求量的变化,造成需求曲线平移。 (3)收入预期。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影响人们现在对商品与劳务的需求,二 者呈正方向移动。 (4)消费者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某种消费品的消费者数量增多,该商品的需 求量会增多,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亦然。 (5)国家政策。国家为促进消费,通过财政补贴推动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为 推动节能减排,对符合节能要求的汽车给予财政补贴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 况下,此类措施会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全国I卷)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1 文化与社会分层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I卷)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课时1 文化与社会分层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3

(全国I卷)2019版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课时1 文化与社会分层提升新人教版必修31.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

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不同年龄阶段对用筷子的感觉不同,这说明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①正确;每个人对家人的爱是唯一的,这是因为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③正确;②表述颠倒了;④说法太绝对。

答案 C2.在古代,老百姓只许穿着素色麻布粗衣,于是人们用“布衣”和“白丁”来形容老百姓;绫罗绸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享用,于是贵族少爷便被叫作“纨绔子弟”;“顶戴花翎”是官老爷的别称,“黄袍加身”则意味着臣下当上皇帝。

这些服装文化字眼折射出(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②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③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④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材料表明,中国古人的服装穿着体现着中国古代的封建等级制度,①入选;材料中的“布衣”“白丁”等服装文化字眼,是群众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④入选;②③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都不选。

答案 B3.2016年7月20日,“4·20”芦山强烈地震纪念馆向社会开放,该馆真实记录和反映“4·20”芦山强烈地震从抗震救灾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全过程,展示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的艰辛历程和丰硕成果。

参观该纪念馆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课件必修3

2019-2020年新人教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1单元文化与生活一文化与社会课件必修3

4.(2017·嘉兴市七校期中联考)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不到 GDP 的 5%,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差悬殊。这告诉我们( )
A.文化是维护自身经济安全中必不可少的精神武器 B.抵御文化渗透,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显得日益紧迫 C.在科技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D.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一、释疑难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二、补笔记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遍自己写的笔记,既可以起到复习的作用,又可以检查笔记中的遗漏和错误。遗漏之处要补全,错别字要纠正,过于潦草的字要写清楚。同时,将自己 对讲课内容的理解、自己的收获和感想,用自己的话写在笔记本的空白处。这样,可以使笔记变的更加完整、充实。
2.文化的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 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都富 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7/16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thank
you!
2019/7/16
精选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D [本题借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现状,考查发展文化产业 的必要性,D 项正确。A、B、C 三项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019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1 文化与生活 单元总结 (共31张PPT)

2019年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1 文化与生活 单元总结 (共31张PPT)

作答角度
答案示例 意识对人们认识
分值
评分要求 正确阐明所用
理论依据 世界和改造世界 具有指导作用
0~2分 原理,2分。不 够准确给1分
作答角度
答案示例 不同教学观念指导下的教学,对学生
分值
评分要求 运用原理对观点进行论 证,6分。其中,引领观
成长的作用是不同的。用先进的教学 论证观点的
合理之处 观念指导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 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用落
单元总结
必修3 第一单元
【体系构建】
【重点聚焦】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成果,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引导 和制约作用;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
2.当代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 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运用原理对观点进行 论证。6分。其中,引
论证观点的
不合理
领观点2分,条件分析
4分。缺少引领观点最 多2分,分析基本清楚 但不够透彻给3分
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学习动力等就不能达到 预期效果
作答角度
答案示例 学生的成长受多
分值
评分要求
其他角度指明 观点的不足, 3分。意思相 近给1~2分
其他角度 说明不足
种因素的影响,
不能把教学观念 0~3分
视为影响学生成 长的唯一因素
【问题答卷抽样】
【阅卷人点评】该答卷问题如下: 把辨析题型当作判断分析题型来回答,没有抓住辨析 题的特性。表现在: (1)对观点作出了一个完全正确的判断,导致失分,并
为以后的回答不完整埋下了隐患。
(2)运用原理对观点进行论证不够精准透彻。 (3)没能指明这一观点的不足之处并加以论证,致使答 案缺乏辨析题特性,导致失分。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模块综合提升课件新人教版必修

• 9.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立足于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 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 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必 修 三
文化生活
模块综合提升
• 一、宏观把握,转化概念,巧解文化非选择题
• 观点表述 • 文化生活非选择题设问方式灵活多变,那么,我们应如何破解文化 生活非选择题呢? • 1.应盘点规律找方法 • (1)要对教材的概念进行宏观把握,根据文化的定义把全书的核心概 念分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两类:
文化现象 一般文化、优秀文化、民族文化、传统文化、 外来文化、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社会主 义思想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
• 3.从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看,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 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 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4.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5.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 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可以推动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可 以促进外域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 其中甲乙丙为材料、设问中的具体概念,经重新整合, 放大和转化,找出对应的教材概念,再根据题意选取最 合适的原理。 • 比如,文化遗产既属于民族文化,又属于传统文化。材 料中暗示民族文化的,就用民族文化的知识来回答;暗 示传统文化的,就用传统文化的知识来回答;两者皆涉 及的,就分别用两个知识点来回答。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单元总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物质 和意 识谁 是世 界的 本原
物质是本 唯物 原,意识 近代形而上学唯 是派生的, 物主义 主义 物质决定 辩证唯物主义和 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心 意识是本 原,意识 主义 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 (1)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就是因 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 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 果。 •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真正的哲学可以批判 旧制度、旧思想,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真正 的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 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一)深刻背景
◆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人走村空”问题愈演
愈烈
2012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6亿,每年新增
900-1000万。
四川抽样调查: 26% 20% 举家外出农户 留守农户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深刻背景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老人农 业”“妇女农业”“小学农业”问题日益凸显
◆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农业后
继乏人问题步步紧逼
新生代农民工 76% 不愿再回乡务农 85% 从未种过地 (国家统计局2010年10省调查:90%的新生代农 民工没有从事过一天的农业生产活动)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紧迫课题
——“谁来种地”“地如何种”?
◎党的十八大: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 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 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要稳定完善强农 惠农富农政策,充分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使务农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动,农户兼业化、 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民利益诉求多元,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势在必行。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要采取 有效措施,稳定农业生产经营队伍,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精选ppt
12
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 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有利于)建 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2)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 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正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立党 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关系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 治久安。
精选ppt
9
二、解答意义类非选择题常见角度和术语归纳如下 1.经济意义 (1)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 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 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 带动相型工业化道路。 ④(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 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精选ppt
4
[2014·高考浙江卷,41(2)]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林 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 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 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 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 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 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
精选ppt
5
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 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 添乡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中华美食文化的 积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备考中,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把握:(1)把握文 化的内涵和特点、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 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等知识点。(2)做到能结合具体事 例对现实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作出准确判断,能运用文化 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等知识,分析我国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注重弘扬和培育中华民 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分析我国为什么要重视发展科 学技术、教育事业等。(3)要注意结合社会文化现象、文 化活动,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特点,感悟优秀 文化对人生的积极作用。(4)考生需要关注的社会热点有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活动、全国道德模范评 选活动、优秀文化(影视、文学、网络)作品、整顿文化市 场秩序等。
﹝解题指导﹞
• 意义类非选择题解题方法
• [题型特点] 意义类非选择题是高考文综或政治试卷的常 考题型,题目一般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分析 材料中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 的意义,常以“运用知识说明事情的意义(包括经济意义、 政治意义、文化意义)、作用、重要性、积极影响”为设 问形式。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 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整合有效 知识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因而答题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 [解题方法]
• (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解答意义类非选择 题,首先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即运 用什么知识分析问题,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题目要求 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意义,若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 生活与哲学知识说明意义肯定不能得分。有的题目还规 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那就更应该围绕限定的知识组织 答案。例如:2013年浙江文综第41题第(1)问,要求学生 运用文化与综合国力的有关知识,分析推进社会主义文 化建设对实现中国梦的意义,知识范围就是文化与综合 国力的关系。
• (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 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 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 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 主义道路的需要。
•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化的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
• (7)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 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三、文化作用示意图
﹝答题模板﹞
• 有关“文化的作用”的命题 • [设问模式] • (1)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如何更好地发挥文
• (2)读懂题意,找出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主体是指意义作 用的对象或措施实施的对象,即对谁的意义。解答意义 类非选择题,明确意义的主体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 答题的具体知识和答题的要点。例如,2013年海南单科 第25题第(1)问,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 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意义的主体是塑造人生,应围 绕文化塑造人生来组织答案。
• (3)研读背景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梳理答题要点。有的 试题背景材料分几个层次,对背景材料的归纳总结,再 融入课本知识可能就是这道意义类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
•有的背景材料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进行阐述,答 题时就要围绕材料主题,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方面、多 个层次组织答案。例如,结合材料说明文化创新的意义, 就要结合课本知识从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角度组织答案;结合 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优先发展教育的意义,就 要梳理文化生活中与教育有关的知识,从教育(文化)与经 济、政治的关系,教育(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教育 (文化)对人的影响,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在 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 综合分析。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 复习第一单元文化与生 活单元整合提升课件新
人教版必修
﹝单元概述﹞
• 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考查的角度主要有文化的内涵和特 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 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 对人的影响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考查形式有选择 题和非选择题,但近几年以选择题为主。从命题规律上 看,近年来本专题对知识内容的考查主要侧重于文化的 内涵和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等。从能力要求上看,本专题以 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为背景,将课本知识和当前的经 济新常态、简政放权、反腐倡廉、“一带一路”、依法 治国等时政热点相结合,要求考生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 的相关知识分析现实问题,考查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 二、从各种具体文化角度看文化的作用
• (1)民族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与现实中,民族文化都 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 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 (2)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创造的, 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 (3)中华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源远流 长、博大精深,是的影响。
• 提示:来源+表现+特点+塑造人生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 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 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②文化对人的 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③优秀文化能促 进个人成长。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化的作用。 •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创建良好文化环境
的意义。 • (3)分析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原因。
• [答题要素]
• (1)文化的社会作用。
• 提示:精神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
• ①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 影响、相互交融。③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