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十法和破十法对比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讲解及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讲解及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7487ad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9.png)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讲解及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计算中,拆分法和凑十法是非常重要的。
其中,破十法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见五数字拆分法。
例如,9+6可以拆分成
9+(1+5),然后再加起来得到15.还可以通过数字组合的方
式来记忆,比如6可以由一五、二四、三三、四二、五一组成,但要注意不要漏掉任何一种组合。
另外,凑十法也是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
可以通过以下歌诀来记忆: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另外,还可以通过一加九、二加八、三加七、四加六、五加五的方式来进行凑十运算。
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可以先看大数,再分小数,凑
成十,最后加上剩下的数。
而在退位减法中,要从个位开始减起,如果不够就要向前退位,并且本位要加上十。
如果隔位退了1,可以记为变十。
最后,在连续退位的减法中,可以通过
向前看,找到哪一位上有数,然后借位往后走,上有点可以看
作9.例如,对于8+5这个加法,可以先想到8可以凑成10,然后再加上剩下的3,得到13.。
凑十法-破十法口诀
![凑十法-破十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0a54b78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9.png)
凑十法-破十法口诀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在数学运算中常用到的技巧,通过这两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加便捷地进行数字计算和整数的加减运算。
下面是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口诀:一、凑十法口诀1. 个位加法,凑十为上家。
个位数不够十时,我们可以通过凑整十的方法,将个位数加法运算转化为十位数加法运算。
例如,5+7=5+5+2=12。
2. 退位加法,去十留个位。
十位数加法运算时,若个位数相加超过十,我们可以将个位数退位,只保留十位上的数。
例如,23+17=2+(3+1)7=40。
3. 同位进位,十随千进。
当进行各位数加法运算时,若进位出现,我们要将进位的数(即十位上的数)加到更高位上的数中。
例如,38+47=3(3+1)+8(7+4)=85。
4. 退位加法,整十如拆散。
整十数相加时,我们可以将整十数分别拆解成个位数和十位数相加,再将结果相加。
例如,60+40=6×(1+4)+(0+0)=100。
二、破十法口诀1. 个位相减,不退位。
个位数相减时,若被减数小于减数,我们直接将个位数相减,不退位。
例如,7-5=2。
2. 前位退位,借一当十。
十位数相减时,若被减数小于减数,我们从更高位上的数借一,并将借到的数加到被减数上。
例如,30-52=(2-1)9+(10-2)=78。
3. 同位退位,十随个变。
当进行各位数相减运算时,若退位出现,我们要将退位的数(即十位上的数)减去更高位上的数。
例如,85-47=8(5-4)-(7-4)=38。
4. 中位无退位,照写个十。
中间位数相减时,我们可以直接相减,并将结果写在中间位上。
例如,680-320=36(8-3)0=360。
通过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口诀,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数字运算中的各种情况。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熟练掌握这些技巧,将会提高我们的计算效率,帮助我们在数学问题中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数学凑十法及破十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及破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b439e41b0242a8956bece4f2.png)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容主要包括:10以的加减法、20以的加减法、100以的加减法三部分容。
其中,10以的加减法和20以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以的退位减法和100以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20以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
在旧版教材中,“破十法”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掌握。
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以的减法”从第1课“十几减几”开始,“十几减几”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退位问题。
第2课“11减几”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破十法”。
教材中出现情景“聪聪买皮球”,从11个皮球中取走3个,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并展示书中主人公“红红”和“聪聪”的办法,红红直接从11中数出3个,还剩8个;聪聪则使用“破十法”,把11分成10和1,先从10中取走3个,剩下7个,再加上1个等于8个。
新教材中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破十法”备受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
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的办法——直接从11中数出3个,得到剩下的8个。
情争之下,老师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巧妙算法”,教材中的重点容——破十法。
然而,问题并未由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受,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红红的办法”更好,没人愿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破十法”。
笔者认为,课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颇有代表性,反映了课改实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施者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忽视。
数学凑十法破十法口诀详解
![数学凑十法破十法口诀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c700334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ec.png)
数学凑十法破十法口诀详解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数学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在学习数学运算时经常用到的技巧。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口诀和应用技巧。
凑十法口诀:一位凑九,十个结;已知数据加几亮,凑成的数就在右边。
凑十法是在加法运算中常用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地进行计算,尤其适用于两位数相加。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详细的凑十法口诀的应用过程。
例子:23 + 47首先,我们将47分解成一个个位数和一个十位数,即将47拆分为40和7。
然后,我们用凑九法,将7凑成9,即7加2等于9。
接着,我们将9和23的个位数相加,即9加3等于12。
最后,我们将40和12相加,得到52。
因此,23加47等于52。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凑十法口诀的应用过程。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结果,还能够培养我们的快速思维和观察力。
破十法口诀:大个位,小个位,从小个位上借十位;借来的数要实实在在放到借位上,然后借位的数小个位借进去。
破十法是在减法运算中常用的方法。
它通过借位的方式,帮助我们简化减法计算,尤其适用于两位数相减。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解释详细的破十法口诀的应用过程。
例子:75 - 38首先,我们将75拆分成十位数和个位数,即将75拆分为70和5。
然后,我们发现个位数5比减数38小,就需要向十位借位。
我们从十位数7中借出1,变成6,同时将这个借来的1放到个位上。
现在,个位数5变成了15。
接下来,我们将15减去减数38,得到17。
因此,75减去38等于37。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破十法口诀的应用过程。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简化减法计算,还能够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借位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在数学运算中常用的两种技巧。
通过凑十法,我们可以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加法运算;通过破十法,我们可以简化减法运算过程。
掌握这两种方法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还能够提高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凑十法和破十法算式题20以内
![凑十法和破十法算式题20以内](https://img.taocdn.com/s3/m/81731db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a.png)
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学习20以内算式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更加快速地学习和掌握加法和减法运算。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应用技巧。
一、凑十法1. 凑十法是指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将数字凑成10的倍数进行计算,以简化运算过程。
对于算式8+6,可以将8凑成10,然后再加上6,即8+2+4=10+4=14。
2. 对于减法运算,同样可以利用凑十法进行简化。
对于算式13-8,可以将13减8看作是10减8再加上3,即10-8+3=5。
3. 在具体运用凑十法时,可以通过画图、使用计数棒或其他教具来帮助孩子理解和掌握这种方法。
逐步引导孩子独立进行凑十运算,培养其灵活运用数学技巧的能力。
二、破十法1. 破十法是指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将数字破成10的倍数进行计算,同样可以帮助简化运算。
对于算式7+9,可以将9破成7和2,然后与7相加,即7+7+2=14。
2. 对于减法运算,同样可以利用破十法进行简化。
对于算式12-6,可以将12破成10和2,然后再减去6,即10-6+2=6。
3. 在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孩子可以通过绘制拆分图、使用计数器或其他教学工具来帮助掌握破十法的运算思路。
通过多种方式展示和实践,帮助孩子灵活地应用破十法进行运算。
凑十法和破十法是学习20以内算式的重要方法,通过这两种方法,孩子可以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灵活地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和练习,帮助孩子掌握这两种方法,提高其数学计算能力。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引导孩子掌握凑十法和破十法,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和快乐的体验。
通过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学习,孩子可以更灵活地处理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算式,这对于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然而,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两种方法,让我们更详细地了解它们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让我们来看看凑十法在20以内加法算式中的应用。
凑十法与破十法
![凑十法与破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d3158555270722182ef76c.png)
有趣的凑十法与破十法计算是宝贝们在学习数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打好计算的基础非常重要,如何快速、正确的计算,是我们非常非常想做到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现阶段孩子做加减法时用到的巧算方法吧~1、好朋友数想要巧算,首先我们要知道好朋友数。
一位数中,那两个数相加等于10呢?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
这五对数两两相加等于10,我们把他们叫做好朋友数。
2、凑十法凑十法在进行20以内加法运算时非常的使用。
跟随老师来学习以下吧~小朋友们先来算一算,10+1=?,9+8=?宝贝你又更喜欢哪一个呢?一定和老师一样,是第一个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10加几就等于十几,非常的好算。
但是在真正的计算中,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有10,不好计算。
没有关系,没有10,我们就想办法把10给凑出来。
现在来计算9+8,我们可以把谁凑成10呢?9或8都可以凑成10,拆大补小,我们把9凑成10。
9离10差1,就让8分给9一个1,还剩下7。
1和9是好朋友,所以1要写在左边,离9近一些。
好朋友要手拉手,先算好朋友。
9+1=10,再加上8剩下的7,10+7=17。
8+7=8离10更近,就把8凑成10。
8离10差2,7给8一个2,还剩5。
先算好朋友,再加上余下的5,8+7=15。
3、破十法加法学会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减法吧~计算15-3,宝贝儿们都知道15是一个两位数。
十位上的1代表1个10,个位上的5代表1个5。
所以,可以把15拆成10和5。
遇到减法,先用小数去减。
5-3够减吗?够减,5-3=2,10没有动,用2+10就是结果。
13-5=同样的,13可以分成10和3,先用小数减,3-5够减吗?不够,小数不够就用大数减。
用10-5,就把10写的离5近一些。
10-5=5,3没动,用5=3=8。
宝贝儿你学会了吗?跟随老师再来算一道吧!16-9=16可以分成10和6,先用小数减,6-9不够减,再用大数去减。
10-9=1,加上没有动的6,1+6=7。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指南]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753f7b3192e45361166f503.png)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
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20以内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
在旧版教材中,“破十法”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掌握。
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以内的减法”从第1课“十几减几”开始,“十几减几”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退位问题。
第2课“11减几”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破十法”。
教材中出现情景“聪聪买皮球”,从11个皮球中取走3个,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并展示书中主人公“红红”和“聪聪”的办法,红红直接从11中数出3个,还剩8个;聪聪则使用“破十法”,把11分成10和1,先从10中取走3个,剩下7个,再加上1个等于8个。
新教材中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破十法”备受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
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的办法——直接从11中数出3个,得到剩下的8个。
情争之下,老师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巧妙算法”,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破十法。
然而,问题并未由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受,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红红的办法”更好,没人愿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破十法”。
笔者认为,课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颇有代表性,反映了课改实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施者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忽视。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精品]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dd63a5b60722192e4436f603.png)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
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20以内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
在旧版教材中,“破十法”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掌握。
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以内的减法”从第1课“十几减几”开始,“十几减几”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退位问题。
第2课“11减几”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破十法”。
教材中出现情景“聪聪买皮球”,从11个皮球中取走3个,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并展示书中主人公“红红”和“聪聪”的办法,红红直接从11中数出3个,还剩8个;聪聪则使用“破十法”,把11分成10和1,先从10中取走3个,剩下7个,再加上1个等于8个。
新教材中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破十法”备受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
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的办法——直接从11中数出3个,得到剩下的8个。
情争之下,老师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巧妙算法”,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破十法。
然而,问题并未由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受,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红红的办法”更好,没人愿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破十法”。
笔者认为,课堂中出现的这一现象颇有代表性,反映了课改实验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教材编写者和教学实施者对学生已有经验的忽视。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
![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13b4c2b52acfc788ebc993.png)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小学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小学一年级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
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第一册出现,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只包括口算部分)在第二册出现。
执教过一年级数学的老师对于这部分内容很熟悉,也一定了解“20以内的减法”的基本算理——“破十法”。
在旧版教材中,“破十法”被摆在十分明显的位置,并通过例题的解法演示,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掌握。
在课标实验教材中,“20以内的减法”从第1课“十几减几”开始,“十几减几”中出现的算式和例题都是个位够减的,并不涉及退位问题。
第2课“11减几”则涉及退位减,并在这一课出现“破十法”。
教材中出现情景“聪聪买皮球”,从11个皮球中取走3个,引导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
具体操作方法是运用学具“摆一摆、算一算”,并展示书中主人公“红红”和“聪聪”的办法,红红直接从11中数出3个,还剩8个;聪聪则使用“破十法”,把11分成10和1,先从10中取走3个,剩下7个,再加上1个等于8个。
新教材中的这样的设计是符合“新课标”理念的,体现了“数学学习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设计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的思想。
可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让孩子动手实践,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算时,教材中重要的“破十法”备受冷落,几乎没有学生选择这种思路解题。
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红红的办法——直接从11中数出3个,得到剩下的8个。
情争之下,老师只好亲自出马,在投影下演示了聪聪的“巧妙算法”,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破十法。
然而,问题并未由此解决,当老师再次尊重学生感受,让孩子评价两种算法的优劣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红红的办法”更好,没人愿意主动接受教材中的“破十法”。
凑十法和破十法-学习资料-幼儿园-小学-数学启蒙-教具-强烈推荐-家长学会了可以直接辅导孩子
![凑十法和破十法-学习资料-幼儿园-小学-数学启蒙-教具-强烈推荐-家长学会了可以直接辅导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c3b339f358fafab068dc024f.png)
凑十法和破十法-资料,家长学会了可以直接辅导孩子在这个暑假有很多准一年级家长在给孩子恶补“凑十法”和“破十法”的内容,这其实已经是一年级上下册的内容了,但有很多家长表示孩子还上幼儿园大班时已经学过“凑十法”和“破十法”了,为了不输在起跑线,只能如此。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的辅导孩子,老师给大家详细讲一讲“凑十法”和“破十法”吧。
咱们从一年级数学课本说起:小学一年级上下册数学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三部分内容。
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是“凑十法”,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是“破十法”,即掌握“凑十法”与“破十法”是熟练计算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基础和关键。
凑十法“凑十法”是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和核心,它的过程很复杂,简言之是:先分,再凑十,最后把零头相加。
具体来说,分之前的观察十分重要,首先决定凑哪个数,分哪个数,要凑成十的那个数还缺几,就从另一个数分出几。
这个思维过程包含量不变的数学思想和最优化思维。
这里的最优化思维是思考问题从最好、最简洁的角度,因此这种“凑十法”就是让学生计算起来既容易想,又不容易出错的过程。
“凑十法”虽然分三步,但这个过程之前的观察思维是复杂的,是“凑十法”过程的酝酿和成形,所谓的“胸有成竹”。
如果只看算式想凑十过程,即抽象又复杂,如旱地里拔葱,很难,结合实物、学具让学生动手摆摆,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的是生动有趣的实物图象,如:上面的9 7,让学生左边摆9个黄圆形,右边摆7个红圆形,然后把1个红圆形移到左边成为10个,学生口述过程是: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或者左边的3个黄圆形移到右边,右边成为10个,学生口述过程是:9分成3和6,3加7得10,10加6得16。
理解了“凑十法”的过程,就是明白了“凑十法”的算理,接着采用各种形式巩固“凑十法”。
一是看图填方框,二是根据教材提供的习题,圈圈、算算,三是根据教材提供的习题,看图列式计算等。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附专项练习)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附专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dd96e3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1.png)
一年级数学凑十法与破十法(附专项练习)2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凑十法复重点知识一:凑十法凑十法是指在进位加法中使用的方法,其口诀为“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例如:9 + 9 = 18,可以将9拆成8和1,然后将1加到另一个9上,得到10,再加上8,最终结果为18.为了巩固练,可以尝试以下口算题目:7 + 9 = 167 + 8 = 157 + 7 = 149 + 9 = 189 + 8 = 179 + 7 = 16另外,凑十法也可以用于退位减法中,例如:18 - 9 = 9,可以将18拆成10和8,然后将10减去9得到1,再减去8,最终结果为9.为了巩固练,可以尝试以下口算题目:17 - 8 = 9重点知识二:破十法破十法是指在退位减法中使用的方法,其口诀为“看大数,分出10,减小数,加剩数”。
例如:17 - 9 = 8,可以将17拆成10和7,然后将10减去9得到1,再减去7,最终结果为8.为了提升练水平,可以尝试以下口算题目:12 - 6 = 611 - 6 = 514 - 5 = 913 - 5 = 86 + 9 = 156 + 8 = 146 +7 = 13填空题:15比()多3.答案:12比12少5.答案:7比20少5.答案:1517比()少3.答案:20比19多1.答案:20比12多4.答案:16应用题:1.XXX和XXX共画了15朵花,XXX画了9朵,XXX画了几朵?答案:62.XXX有18枝彩色笔,XXX借走了9枝,XXX还有几枝?答案:93.同学们排队,XXX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答案:134.同学们排队,XXX的前边有5人,后面有7人,这一行共有多少人?答案:135.停车场上的汽车开走了6辆,又开走了5辆,一共开走了多少辆?答案:11填空题:1.在数位顺序表中,从()边数,第一位是(),第二位是()。
答案:右边,个位,十位2.写出2个个位是7的两位数()、()。
一年级数学的重难点《凑十法和破十法》
![一年级数学的重难点《凑十法和破十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a3f17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e.png)
一年级的孩子,在学习20以内加减的时候,现在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凑十法与破十法。
这个方法,可能有些家长不是很熟悉。
其实,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它只是学习的一个过渡阶段。
在我们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之后,这个方法就可以忘记了。
但是,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方法呢?既然以后都不用这个方法来做20以内的加减,那么我能不能不学它,直接把20以内的加减算式背下来不就行了吗?确实,有些同学在幼儿园时,就已经背下了20以内的加减算式。
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凑十法与破十法的用处。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数字的分解与合成,对以后的速算还是有不小的帮助。
这个练习,可以提升同学们对于数字的感觉,为将来的运算提供一些基础。
1、凑十法凑十法主要在于拆数,当两个一位数相加超过10时,我们一般使用凑十法。
凑十法关键在于凑数和拆数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凑数:5+5=10,6+4=10,7+3=10,8+2=10,9+1=10第二部分是拆数:2=1+1,3=2+1,4=3+1=2+2.................举个例子:一般地,我们拆小数,凑大数会比较方便。
但是,你如果想拆大数,凑小数,也是可以的。
一开始慢一点也没关系,可以先让孩子背下口诀,很快就能学会。
凑十法的歌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小朋友,拍拍手,大家来唱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凑十法口诀: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一双手。
【1、9】【2、8】【3、7】【4、6】【5、5】下面的这些练习可以尝试一下:2、破十法破十法为了解决十几减几,并且个位不够减的情况。
举个例子:请做尝试做下面的练习: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平十法,破十法,凑十法例题
![平十法,破十法,凑十法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aafce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5.png)
平十法,破十法,凑十法例题【最新版】目录1.引言:介绍平十法、破十法和凑十法的概念和作用2.平十法:解释平十法的定义,举例说明其应用3.破十法:解释破十法的定义,举例说明其应用4.凑十法:解释凑十法的定义,举例说明其应用5.结论:总结三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正文一、引言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尤其是在初中数学阶段,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运用巧妙方法解决的问题。
今天我们将介绍三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平十法、破十法和凑十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解决一些看似复杂的数学问题。
二、平十法平十法是一种通过将数字拆分为两个相加等于 10 的数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式子如 46 + 54,我们可以将 46 拆分为 40 和 6,将 54 拆分为 50 和 4。
然后我们可以将拆分后的数相加,即 40 + 50 = 90,6 + 4 = 10。
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即 90 + 10 = 10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三、破十法破十法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中一个数是 10 的倍数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式子如 78 + 22,我们可以将 78 拆分为 70 和 8,将 22 拆分为 20 和 2。
然后我们可以将拆分后的数相加,即 70 + 20 = 90,8 + 2 = 10。
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即 90 + 10 = 10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四、凑十法凑十法是一种通过将一个数拆分为两个数,使其和为 10 的方法。
例如,当我们遇到一个式子如 37 + 63,我们可以将 37 拆分为 30 和 7,将 63 拆分为 60 和 3。
然后我们可以将拆分后的数相加,即 30 + 60 = 90,7 + 3 = 10。
最后将两个结果相加,即 90 + 10 = 10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最终的答案。
五、结论平十法、破十法和凑十法都是非常实用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尤其在初中数学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