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安占然-第6章_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生产管理-习题答案
国际商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商务管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国际商务管理是指()。
a) 在国际商务环境下进行企业管理b) 国内企业与海外企业之间的贸易活动c) 按照国际贸易规则进行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d) 在国外开展商务活动的管理2. 国际商务中,市场选择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哪项是一个好的市场选择标准?a) 市场规模大b) 市场竞争激烈c) 市场文化与本土企业相似d) 市场政府管理机构完善3. 国际商务管理中,供应链管理是指()。
a) 管理国际贸易的各个环节b) 控制国际贸易过程中的风险c) 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d) 实施国际采购和供应管理4. 下列哪种市场进入模式风险最小?a) 直接投资b) 联盟合作c) 出口d) 特许经营5. 企业国际化的主要动因包括以下哪些方面?(多选)a) 扩大市场份额b) 寻求资源优化配置c) 降低生产成本d) 扩展企业影响力答案:1. a) 在国际商务环境下进行企业管理2. a) 市场规模大3. c) 维护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4. c) 出口5. a) 扩大市场份额b) 寻求资源优化配置c) 降低生产成本d) 扩展企业影响力二、简答题1. 国际商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国际商务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活动。
它包括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市场开拓、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2. 国际商务管理中,企业在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答:企业在选择市场进入模式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市场规模、竞争程度、文化差异、政府政策等。
此外,企业还需考虑自身资源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和国际经验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宜的市场进入模式,如直接投资、合作联盟、出口等。
3. 请简要介绍一下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国际供应链管理是指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协调和管理供应链各个环节,以实现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效率。
主要内容包括供应链战略规划、供应商选择和管理、物流和运输管理、库存控制和配送管理等方面。
商务运营管理第六章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运营经理而言,持有库存数量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需要决定的小项有A.应持有库存的数量、原材料的数量、合格产品的数量成品库存数量和各件库存数量B.应持有库存的数量、原材料的数量、在制品库存数量、成品库存数量和合格产品的数量C.应持有库存的数重、原材料的数量、在制品库存数量、成品库存数和备件库存数量D.应持有库存的数量、合格产品的数量、在制品库存数量、成品库存数量和件库存量答:C解析:P157,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运营经理在库存控制中的职责。
持有库存数量对运营经理而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需要决定应持有库存的数量、原材料的数量、在制品库存数量、成品库存数量和备件库存数量。
合格产品的数量不是运营经理在库存控制中的职责。
2.下列不是持有库存的常见原因的是A.持有库存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附加值B.持有原材料库存作为不断变化的供给的缓冲C.存储成品以减少过程振荡,设置一个缓冲,应对变化的需求,或者应付季节性需求D.为了采购或者生产的经济性,寻求采购或制造大批量答:A解析:P158,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持有库存的常见原因。
持有库存的常见原因有:存储成品以减少过程振荡,设置一个缓冲,应对变化的需求,或者应付季节性需求;持有原材料库存作为不断变化的供给的缓冲,可以预防原材料短缺或者价格上升;持有在产品,以便出现故障或质量问题时生产过程能独立地运行;持有某种类型的库存,形成足够大的批量,使运输更经济可行;为了采购或者生产的经济性,寻求采购或制造大批量;为了提供合适的服务,库存水平可能会不得不维持下去;持有库存,可能更容易管理运营。
A选项不是持有库存的常见原因。
3.库存中的关键词是A.持有和缓冲B.缓冲和减少C.堆积和减少D.缓冲和堆积答:B解析:P158,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库存的关键词。
库存的关键词是缓冲和减少,这两个因素对库存的影响最大。
缓冲和堆积不是库存的关键因素。
4.以下关于库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短期内,原材料的库存能吸收供给和需求的波动B.缓冲的库存越大,成本也就越高C.为了提供合适的服务,某些库存可能不得不维持下去D短期所持库存不会导致现金流风险的产生答:D解析:P158,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库存控制。
《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习题库
经济学院《国际商务管理》课程习题库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第一章:1.国际商务: (易)2.国际商务学: (易)3.跨国公司: (中)4.国际市场: (易)5.贸易条约和协定: (中)6.经济全球化: (中)第二章:7. 比较成本论:(中)8. 相互需求原理:(中)9. 产业内贸易:(中)10. 波特四因素:(较难)11. 生产要素:(易)12. 需求条件:(中)13. 相关及支持产业:(较难)14. 比较成本论:(中)15. 相互需求原理:(较难)16. 产业内贸易:(中)17. 波特四因素:(中)18. 生产要素:(易)19. 需求条件:(中)20. 相关及支持产业:(中)21. 国际竞争力: (中)22. 国际竞争的类型: (中)23.所有权优势:(易)24. 内部化优势:(中)25. 区位优势:(较难)第三章:26.直接标价法:(中)27.间接标价法:(中)28.固定汇率: (易)29.浮动汇率: (易)30.即期汇率: (中)31.远期汇率: (中)32.单一汇率: (易)33.复汇率: (易)34.国际资本流动:(中)35.政治风险:(较难)36.国际收支:(中)37.外汇市场:(中)38.外汇期货:(较难)39.外汇期权:(较难)40.掉期交易:(较难)41. 货币市场:(易)42. 资本市场:(易)43. 贴现:(中)44. 信贷市场:(易)45. 证券市场:(中)46. 国际债券:(较难)47. 市场经营环境: (易)48.次级影响因素:(中)49. 一级影响因素: (中)50. 国际收支: (中)51. 技术环境: (易)52. 环境威胁: (易)53. 环境机会:(中)54. 交易风险:(较难)55. 经济风险:(较难)56. 储备风险:(中)第四章:57. 商品出口:(易)58. 间接出口:(中)59. 直接出口:(易)60. 彩车效应:(难)61. 新建进入: (中)62. 收购进入: (中)63. 外贸收购:(中)64. 独家代理:(中)65.易货贸易:(易)66.回购贸易:(较难)67.互换贸易:(较难)68.转手贸易:(较难)69. 补偿贸易:(中)70.合同安排:(中)71.管理合同:(较难)72.国际分包合同:(难)73.对外直接投资:(中)第五章:74. 国际市场细分:(中)75. 国际目标市场:(易)76. 国际目标市场选择:(中)77. 集中性市场策略:(中)78. 无差异性市场策略:(易)79. 差异性市场策略:(易)80. 国际市场定位战略:(中)81.渗透策略:(较难)82. 国际分销渠道:(较难)83. 撇脂策略:(中)84.国际市场促销活动:(较难)85.渠道长度策略:(较难)86.选择性分销渠道策略:(较难)87.需求导向定价法:(较难)88. 全球统一定价策略:(易)89.市场差别定价策略:(易)90. 成本差别定价法:(易)91. 直接渠道策略:(易)92. 渠道宽度策略:(易)93. 广泛性分销渠道策略:(中)94.独家分销渠道策略:(易)95. 国际标准化广告:(中)第六章:96. 外向型企业:(易)97. 广义的“走出去”战略:(较难)98.狭义的“走出去”战略:(较难)99. 竞争战略: (较难)100. 成本领先战略: (易)101. 差异化战略: (易)102. 集中战略: (易)第七章:103.横向发展模式:(易)104.纵向发展模式:(易)105.前向发展: (易)106.向后发展: (易)107.混合发展模式: (易)108.范围经济:(较难)109.战略实施计划:(较难)110.跨国并购:(较难)111.战略联盟:(较难)第八章:112. 营运资本:(易)113. 营运资本流量管理:(较难)114. 营运资本存量管理:(较难)115. 国际财务管理:(中)116. 转移定价:(中)117.项目融资:(较难)二、判断改错题:(每小题2分,要求:先判断对错,将错误改正过来。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试析大量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贸易条件通常是从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的。
(1)FDI通过国际收支变动效应间接影响东道国的贸易条件①外资的流入在短期内会造成国际收支盈余。
如果不转化成为额外进口,外资的流入会使东道国贸易条件好转。
但长期看,外资终究代表一种债权或利润索取权,利息、利润、管理费等的流出,要求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特别是经常项目处于盈余状态。
因此,东道国必须扩大出口,造成出口价格下降,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东道国对母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母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反之,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好转。
(2)FDI的工资效应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由于工资差异能够决定物价水平差异进而决定价格贸易条件差异,故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工资水平提高会使相应产品的价格提高,如果该产品是出口品,工资水平提高会引起该国出口品价格上升,由此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以此推论,FDI 提高东道国工资水平这一效应,将导致东道国出口品的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从供给角度看,工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如果需求等条件不变,劳动力成本提高将导致一国出口品的供给减少,由此也会带来该国出口品价格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3)FDI的产业流向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过度扩张其比较优势行业,出口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价格下降,引起贸易条件恶化。
②如果FDI大量投入各国的相同产业,将会引起同类行业出口产品的恶性竞争,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还会引起贸易战和保护主义泛滥。
2.在下列情况中,哪些属于对外直接投资?哪些不是?(1)一个沙特阿拉伯商人购买了1000万美元的IBM公司股票。
(2)一个外国商人在纽约买了一幢公寓楼。
(3)一家法国公司与一家英国公司合并,英国公司的股票持有人将他们的股票换成法国公司的股票。
国际财务管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供参考)
CHAPTER 6 INTERNATIONAL PARITY RELATIONSHIPSSUGGESTED ANSWERS AND SOLUTIONS TO END-OF-CHAPTERQUESTIONS AND PROBLEMSQUESTIONS1. Give a full definition of arbitrage.Answer:Arbitrage can be defined as the act of simultaneously buying and selling the same or equivalent assets or commodities for the purpose of making certain, guaranteed profits.2.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for the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Answer: Assuming that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roughly an unbiased predictor of the future spot rate, IRP can be written as:S = [(1 + I£)/(1 + I$)]E[S t+1 I t].The exchange rate is thu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interest rates, and the expected future spot rate, conditional on all the available information, I t, as of the present time. One thus can say that expectation is self-fulfilling. Since the information set will be continuously updated as news hit the market, the exchange rate will exhibit a highly dynamic, random behavior.3. Explain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will be an unbiased predictor of the future spot exchange rate.Answer: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will be an unbiased predictor of the future spot rate if (I) the risk premium is insignificant and (ii) foreign exchange markets are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4. Explain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both the absolute and relative versions. What causes the deviations from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Answer: The absolute version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S = P$/P£.The relative version is:e = π$ - π£.PPP can be violated if there are barriers to international trade or if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onsumption taste. PPP is the law of one price applied to a standard consumption basket.8. Explain the random walk model for exchange rate forecasting. Can it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echnical analysis?Answer: The random walk model predicts that the current exchange rate will be the best predictor of the future exchange rate. An implication of the model is that past history of the exchange rate is of no value in predicting future exchange rate. The model thus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technical analysis which tries to utilize past history in predicting the future exchange rate.*9. Derive and explain the monetary approach to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Answer: The monetary approa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 It is based on two tenets: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nd the quantity theory of money. Combing these two theories allows for stating, say, the $/£ spot exchange rate as:S($/£) = (M$/M£)(V$/V£)(y£/y$),where M denotes the money supply, V the velocity of money, and y the national aggregate output. The theory holds that what matters in exchange rate determination are:1. The relative money supply,2. The relative velocities of monies, and3. The relative national outputs.10. CFA question: 1997, Level 3.A.Explain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ept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a. The law of one price.b. Absolute PPP.c. Relative PPP.B.Evaluate the usefulness of relative PPP in predicting movements in foreign exchange rates on:a.Short-term basis (for example, three months)b.Long-term basis (for example, six years)Answer:A. a. The law of one price (LOP) ref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arbitrage condition for the standardconsumption basket. LOP requires that the consumption basket should be selling for the same price ina given currency across countries.A. b. Absolute PPP holds that the price level in a country is equal to the price level in another countrytimes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A. c. Relative PPP holds that the rate of exchange rate change between a pair of countries is aboutequalto the difference in inflation rates of the two countries.B. a. PPP is not useful for predicting exchange rates on the short-term basis mainly becauseinternational commodity arbitrage is a time-consuming process.B. b. PPP is useful for predicting exchange rates on the long-term basis.PROBLEMS1. Suppose that the treasurer of IBM has an extra cash reserve of $100,000,000 to invest for six months. The six-month interest rate is 8 percent per annu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6 percent per annum in Germany. Currently, the spot exchange rate is €1.01 per dollar and the six-month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0.99 per dollar. The treasurer of IBM does not wish to bear any exchange risk. Where should he/she invest to maximize the return?The market condition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I$ = 4%; i€= 3.5%; S = €1.01/$; F = €0.99/$.If $100,000,000 is invested in the U.S., the maturity value in six months will be$104,000,000 = $100,000,000 (1 + .04).Alternatively, $100,000,000 can be converted into euros and invested at the German interest rate, with the euro maturity value sold forward. In this case the dollar maturity value will be$105,590,909 = ($100,000,000 x 1.01)(1 + .035)(1/0.99)Clearly, it is better to invest $100,000,000 in Germany with exchange risk hedging.2. While you were visiting London, you purchased a Jaguar for £35,000, payable in three months. You have enough cash at your bank in New York City, which pays 0.35% interest per month, compounding monthly, to pay for the car. Currently, the spot exchange rate is $1.45/£and the three-month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1.40/£. In London, the money market interest rate is 2.0% for a three-month investment. There are two alternative ways of paying for your Jaguar.(a) Keep the funds at your bank in the U.S. and buy £35,000 forward.(b) Buy a certain pound amount spot today and invest the amount in the U.K. for three months so that the maturity value becomes equal to £35,000.Evaluate each payment method. Which method would you prefer? Why?Solution: The problem situation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A/P = £35,000 payable in three monthsi NY = 0.35%/month, compounding monthlyi LD = 2.0% for three monthsS = $1.45/£; F = $1.40/£.Option a:When you buy £35,000 forward, you will need $49,000 in three months to fulfill the forward contract. The present value of $49,000 is computed as follows:$49,000/(1.0035)3 = $48,489.Thus, the cost of Jaguar as of today is $48,489.Option b:The present value of £35,000 is £34,314 = £35,000/(1.02). To buy £34,314 today, it will cost $49,755 = 34,314x1.45. Thus the cost of Jaguar as of today is $49,755.You should definitely choose to use “option a”, and save $1,266, which is the diff erence between $49,755 and $48489.3. Currently, the spot exchange rate is $1.50/£ and the three-month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1.52/£. The three-month interest rate is 8.0% per annum in the U.S. and 5.8% per annum in the U.K. Assume that you can borrow as much as $1,500,000 or £1,000,000.a. Determine whether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is currently holding.b. If the IRP is not holding, how would you carry out 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Show all the steps and determine the arbitrage profit.c. Explain how the IRP will be restored as a result of covered arbitrage activities.Solution: Let’s summarize the given data first:S = $1.5/£; F = $1.52/£; I$ = 2.0%; I£ = 1.45%Credit = $1,500,000 or £1,000,000.a. (1+I$) = 1.02(1+I£)(F/S) = (1.0145)(1.52/1.50) = 1.0280Thus, IRP is not holding exactly.b. (1) Borrow $1,500,000; repayment will be $1,530,000.(2) Buy £1,000,000 spot using $1,500,000.(3) Invest £1,000,000 at the pound interest rate of 1.45%;maturity value will be £1,014,500.(4) Sell £1,014,500 forward for $1,542,040Arbitrage profit will be $12,040c. Following the arbitrage transactions described above,The dollar interest rate will rise;The pound interest rate will fall;The spot exchange rate will rise;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will fall.These adjustments will continue until IRP holds.4. Suppose that the current spot exchange rate is €0.80/$ and the three-month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0.7813/$. The three-month interest rate is5.6 percent per annum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5.40 percent per annum in France. Assume that you can borrow up to $1,000,000 or €800,000.a. Show how to realize a certain profit via 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assuming that you want to realize profit in terms of U.S. dollars. Also determine the size of your arbitrage profit.b. Assume that you want to realize profit in terms of euros. Show the covered arbitrage process and determine the arbitrage profit in euros.Solution:a.(1+ i $) = 1.014 < (F/S) (1+ i € ) = 1.053. Thus, one has to borrow dollars and invest in euros tomake arbitrage profit.1.Borrow $1,000,000 and repay $1,014,000 in three months.2.Sell $1,000,000 spot for €1,060,000.3.Invest €1,060,000 at the euro interest rate of 1.35 % for three months and receive €1,074,310 atmaturity.4.Sell €1,074,310 forward for $1,053,245.Arbitrage profit = $1,053,245 - $1,014,000 = $39,245.b.Follow the first three steps above. But the last step, involving exchange risk hedging, will bedifferent.5.Buy $1,014,000 forward for €1,034,280.Arbitrage profit = €1,074,310 - €1,034,280 = €40,0305. In the issue of October 23, 1999, the Economist reports that the interest rate per annum is 5.93%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70.0% in Turkey. Why do you think the interest rate is so high in Turkey? Based on the reported interest rates, how would you predict the change of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U.S. dollarand the Turkish lira?Solution: A high Turkish interest rate must reflect a high expected inflation in Turkey.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IFE), we haveE(e) = i$ - i Lira= 5.93% - 70.0% = -64.07%The Turkish lira thus is expected to depreciate against the U.S. dollar by about 64%.6. As of November 1, 1999, the exchange rate between the Brazilian real and U.S. dollar is R$1.95/$. The consensus forecast for the U.S. and Brazil inflation rates for the next 1-year period is 2.6% and 20.0%, respectively. How would you forecast the exchange rate to be at around November 1, 2000?Solution: Since the inflation rate is quite high in Brazil, we may use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o forecast the exchange rate.E(e) = E(π$) - E(πR$)= 2.6% - 20.0%= -17.4%E(S T) = S o(1 + E(e))= (R$1.95/$) (1 + 0.174)= R$2.29/$7. (CFA question) Omni Advisors, an international pension fund manager, uses the concepts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 and the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IFE) to forecast spot exchange rates. Omni gather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as follows:Base price level 100Current U.S. price level 105Current South African price level 111Base rand spot exchange rate $0.175Current rand spot exchange rate $0.158Expected annual U.S. inflation 7%Expected annual South African inflation 5%Expected U.S. one-year interest rate 10%Expected South African one-year interest rate 8%Calculate the following exchange rates (ZAR and USD refer to the South African and U.S. dollar, respectively).a. The current ZAR spot rate in USD that would have been forecast by PPP.b. Using the IFE, the expected ZAR spot rate in USD one year from now.c. Using PPP, the expected ZAR spot rate in USD four years from now.Solution:a. ZAR spot rate under PPP = [1.05/1.11](0.175) = $0.1655/rand.b. Expected ZAR spot rate = [1.10/1.08] (0.158) = $0.1609/rand.c. Expected ZAR under PPP = [(1.07)4/(1.05)4] (0.158) = $0.1704/rand.8. Suppose that the current spot exchange rate is €1.50/₤ and the one-year forward exchange rate is €1.60/₤. The one-year interest rate is 5.4% in euros and 5.2% in pounds. You can borrow at most €1,000,000 or the equivalent pound amount, i.e., ₤666,667, at the current spot exchange rate.a.Show how you can realize a guaranteed profit from covered interest arbitrage. Assume that you are aeuro-based investor. Also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arbitrage profit.b.Discuss how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may be restored as a result of the abovetransactions.c.Suppose you are a pound-based investor. Show the covered arbitrage process anddetermine the pound profit amount.Solution:a. First, note that (1+i €) = 1.054 is less than (F/S)(1+i €) = (1.60/1.50)(1.052) = 1.1221.You should thus borrow in euros and lend in pounds.1)Borrow €1,000,000 and promise to repay €1,054,000 in one year.2)Buy ₤666,667 spot for €1,000,000.3)Invest ₤666,667 at the pound interest rate of 5.2%; the maturity value will be ₤701,334.4)To hedge exchange risk, sell the maturity value ₤701,334 forward in exchange for €1,122,134.The arbitrage profit will b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1,122,134 and €1,054,000, i.e., €68,134.b. As a result of the above arbitrage transactions, the euro interest rate will rise, the poundinterest rate will fall. In addition, the spot exchange rate (euros per pound) will rise and the forward rate will fall. These adjustments will continue until the interest rate parity is restored.c. The pound-based investor will carry out the same transactions 1), 2), and 3) in a. But to hedge, he/she will bu y €1,054,000 forward in exchange for ₤658,750. The arbitrage profit will then be ₤42,584 = ₤701,334 - ₤658,750.9. Due to the integrated nature of their capital markets, investors in both the U.S. and U.K. require the same real interest rate, 2.5%, on their lending. There is a consensus in capital markets that the annual inflation rate is likely to be 3.5% in the U.S. and 1.5% in the U.K. for the next three years. The spot exchange rate is currently $1.50/£.pute the nominal interest rate per annum in both the U.S. and U.K., assuming that the Fishereffect holds.b.What is your expected future spot dollar-pound exchange rate in three years from now?c.Can you infer the forward dollar-pound exchange rate for one-year maturity?Solution.a. Nominal ra te in US = (1+ρ) (1+E(π$)) – 1 = (1.025)(1.035) – 1 = 0.0609 or 6.09%.Nominal rate in UK= (1+ρ) (1+E(π₤)) – 1 = (1.025)(1.015) – 1 = 0.0404 or 4.04%.b. E(S T) = [(1.0609)3/(1.0404)3] (1.50) = $1.5904/₤.c. F = [1.0609/1.0404](1.50) = $1.5296/₤.Mini Case: Turkish Lira and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Veritas Emerging Market Fund specializes in investing in emerging stock markets of the world. Mr. Henry Mobaus, an experienced hand in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your boss, is currently interested in Turkish stock markets. He thinks that Turkey will eventually be invited to negotiate its membership in the European Union. If this happens, it will boost the stock prices in Turkey. But, at the same time, he is quite concerned with the volatile exchange rates of the Turkish currency. He would like to understand what drives the Turkish exchange rates. Since the inflation rate is much higher in Turkey than in the U.S., he thinks that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may be holding at least to some extent. As a research assistant for him, you were assigned to check this out. In other words, you have to study and prepare a report on the following question: Does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hold for the Turkish lira-U.S. dollar exchange rate? Among other things, Mr. Mobaus would like you to do the following:Plot the past exchange rate changes against the differential inflation rates betweenTurkey and the U.S. for the last four years.Regress the rate of exchange rate changes on the inflation rate differential to estimatethe intercept and the slope coefficient, and interpret the regression results.Data source: You may download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data for the U.S. and Turkey from the following website: /home/0,2987,en_2649_201185_1_1_1_1_1,00.html, “hot file” (Excel format) . You may download the exchange rate data from the website: merce.ubc.ca/xr/data.html.Solution:a. In the current solution, we use the monthly data from January 1999 – December 2002.b. We regress exchange rate changes (e) on the inflation rate differential and estimate theintercept (α ) and slope coefficient (β):3.095) (t 1.472βˆ0.649)- (t 0.011αˆε Inf_US) -Inf_Turkey (βˆαˆ e tt ===-=++=The estimated intercept is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whereas the slope coefficient is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In fact, the slope coefficient is in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unity. [Note that t-statistics for β = 1 is 0.992 = (1.472 – 1)/0.476 where s.e. is 0.476] In other words, we cannot reject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intercept is zero and the slope coefficient is one. The results are thus supportive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5.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deviations from th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for countries’ competitive positions in the world market.Answer: If exchange rate changes satisfy PPP, competitive positions of countries will remain unaffected following exchange rate changes. Otherwise, exchange rate changes will affect relative competitiveness of countries. If a country’s currency appreciates (depreciates) by more than is warranted by PPP, that will hurt (strengthen) the country’s competitive position in th e world market.6. Explain and derive the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Answer: The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can be obtained by combining the Fisher effect and the relative version of PPP in its expectational form. Specifically, the Fisher effect holds thatE(π$) = I$ - ρ$,E(π£) = I£ - ρ£.Assuming that the real interest rate is the sam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e., ρ$ = ρ£, and substituting the above results into the PPP, i.e., E(e) = E(π$)- E(π£), we obtain the international Fisher effect: E(e) = I$ - I£.7. Researchers found that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forecast the future exchange rates more accurately than the forward exchange rate or the current spot exchange rate. How would you interpret this finding?Answer: This implies that exchange markets are informationally efficient. Thus, unless one has private information that is not yet reflected in the current market rates,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beat the market.。
(NEW)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第1章 全球化第Ⅱ篇 国家差异第2章 政治、经济和法律体系中的国家差异第3章 经济发展中的国家差异第4章 文化差异第5章 伦理、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第Ⅲ篇 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第6章 国际贸易理论第7章 政府政策与国际贸易第8章 国际直接投资第9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第Ⅳ篇 全球货币制度第10章 外汇市场第11章 国际货币体系第12章 全球资本市场第Ⅴ篇 国际企业的战略与组织结构第13章 国际企业的战略第14章 国际企业的组织第15章 进入战略和战略联盟第Ⅵ篇 国际商务运营第16章 出口、进口和对等贸易第17章 全球生产与供应链管理第18章 全球营销与研发第19章 全球人力资源管理第20章 国际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第Ⅰ篇 引言和概论第1章 全球化1描述在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
这些转变对总部设在英国、北美、中国香港的国际企业各意味着什么?答:(1)过去30年中世界经济所发生的转变在过去30年中,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世界经济的格局可用四个事实来描述:第一是美国在世界经济和世界贸易中起主导作用;第二是美国支配了当时的世界对外直接投资;第三是在国际商务舞台上,美国的大型多国企业占统治地位;第四是地球上大约一半的计划经济国家对西方国际企业的排斥。
在过去30年中,这四个事实都已发生了变化或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①美国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但在相对规模上较20世纪60年代下降了许多。
日本、泰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它们的世界产出份额显著增加。
②各国在对外直接投资总存量中所占的份额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的份额在稳步增长,而发达国家的份额在逐渐下降。
③多国企业的性质也在变化。
多国企业的统计构成中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趋势:一是非美国的多国公司的增加,尤其是日本的多国企业;二是小型多国公司的增长。
④许多东欧国家和拉美国家进行民主政治改革,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为国际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出口与投资机会。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国际经营战略)【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6章国际经营战略6.1 复习笔记一、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与选择1.国际经营战略的模式及模式理论(1)横向模式①含义横向发展模式指国际企业将其在母国生产和经营的产品平行地扩展或转移到海外,即母公司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从事同种产品或同类产品的生产和经营。
②采取横向发展模式的出发点a.母公司本身具有单一性产品和技术,而母公司在当地的市场容量和潜力不大,公司希望将产品安排在国外生产,以赢得东道国市场;b.母公司本身拥有知名品牌,为利用名牌效应而选择横向发展模式;c.母公司为了加强在世界范围内的某产品或某类产品的占有率,谋求市场控制权,则采用横向发展模式。
(2)纵向发展模式①含义指母公司与子公司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经营不同的业务,但这些产品和业务彼此之间是紧密联系和相互衔接的,组成一条生产链的一种经营模式。
②方式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a.前向发展即从整个生产链来看,向着原材料或者粗加工方向发展,即向上游方向发展,通过前向发展可以把原来的生产链向着资源开发供应的方向延伸,将资源的开发、供应纳入自己的生产链中。
b.后向发展即从整个生产链来说,是向着下游方向发展,由原来只从事资源开发或初步加工逐步向资源的深加工方向发展,由原来只从事原料性中间产品生产向着最终产品方向发展。
③采取纵向发展模式的出发点a.确保资源的供应,防止企业生存和发展受到资源供应的制约;b.将分工协作内部化,以减少不可控因素,减少交易成本,增强生产的稳定性,保持竞争优势;c.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在后向发展的情况下,实际上从生产销售附加价值较低的初级加工品发展到生产和销售附加价值高的深度加工品,获得更多的利益;d.提供转移定价的机会,在纵向发展模式下,国际企业内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以及子公司之间存在大量的货物、技术等资源的流动,和转移定价提供了极好的机会;e.降低国有化的风险,由于设在国外的子公司只加工零部件和半成品,东道国不能通过将这些零件和半成品企业国有化而获得完整的生产工艺和体系,而且由于生产出来的零部件和半成品主要出口用以组装而不是在当地市场销售,因此降低东道国将之国有化的愿望。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国际市场营销学》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1.解释下列概念:物质自然环境:物质自然环境是国际营销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
自然条件: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地面积及自然资源等。
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施、通讯设备和仓库等,还包括有关商业的基础设施。
环保运动或环境保护主义:环保运动或环境保护主义是指由对保护及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十分关注的公民和政府所倡导的一种有组织的运动。
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社会经济发展必须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相联系,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以保证实现社会良性循环的发展。
绿色消费: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个人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人类社会和永续发展出发,试图以自己强烈的环境意识对市场形成一股巨大的环保压力。
以此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促进环境保护,以实现人类与环境和谐演进的目标。
绿色产品:所谓绿色产品,指对社会或环境的改善有贡献的产品,或减少其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损害,或指对环境及社会生活品质的改善优于竞争者所提供的产品。
绿色营销: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保护环境观念作为其经营哲学思想,以绿色文化为其价值观念,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为中心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及实施绿色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2.何谓物质自然环境?它对该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及国际营销发生什么样的影响?答:物质自然环境是国际营销环境的重要因素, 它主要包括自然条件与基础设施。
自然环境影响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地理条件影响一个国家的交通运输与贸易的发展;地理条件影响一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差异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与贸易发展的格局。
自然环境对国际营销的影响:影响产品的适应性;影响分销体系的设立及分销渠道的选择;自然条件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
基础设施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国际营销:交通运输、通讯设备、商业基础设施。
《国际商务》思考题答案
《国际商务》思考题答案第1章导论1.什么是国际商务,国际商务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国际商务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一般而言,国际商务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跨越国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性活动,包括几乎任何形式的经济资源——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和信息等的国际转移;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2.国际商务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1.国际商务是企业国际化战略的综合反映;2.国际商务是以进入和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3.国际商务复杂多变、风险更大.3.为何社会文化环境对国际商务运营如此重要?参考答案:社会文化环境是指企业国际经营所涉及国家或地区居民的语言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价值取向、风俗习惯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不同国家的文化社会环境各有差异和特点,国际商务运营中需要尤其注意当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4.如何评估国际商务宏观环境?参考答案:一般情况下,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对国际商务宏观环境分析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但一般都应对政治法律(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文化(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这四大类影响企业国际商务活动的主要外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即PEST分析法.5.企业进行国际商务运营的动因和条件?参考答案:寻求市场、寻求资源、寻求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寻求效率、寻找贸易支持条件.6.国际商务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参考答案:国际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贸易主导阶段、投资主导阶段、全球商务阶段(生产活动国际化不断增强、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更加重要、国际商务活动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无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重要性凸显、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第2章国际贸易理论1. 单选题(1)主张一国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的国际分工理论是(B)A.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 D. 产业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B(2)提出各国应按照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经济学家是(C)A.亚当·斯密 B. 里昂惕夫 C. 赫克歇尔和俄林 D. 大卫·李嘉图参考答案:C(3)主张各国按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A)A.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D. 产业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A(4)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将会使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B)A.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参考答案:B(5)一国拥有的资本要素充裕,就应专门生产并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一说法来自(C)A.绝对优势理论 B. 比较优势理论 C. 要素禀赋理论 D. 产业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C2. 多选题(1)广义的要素禀赋理论包括(ABC)A.罗伯津斯基理论 B.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C.H-O理论D. 产业内贸易理论参考答案:ABC(2)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AC)A.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 B. 劳动密集型产品 C. 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入 D. 资本密集型产品参考答案:AC(3)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的理论有(ABD)A.劳动熟练说 B. 自然资源说 C. 技术差距说 D. 人力资本说参考答案:ABD(4)英国生产一单位酒需要120人/年,生产一单位毛呢需要100人/年;葡萄牙生产一单位酒需要80人/年,生产一单位毛呢需要90人/年,根据比较优势理论,(BC)A.英国应该生产和出口酒 B. 英国应该生产和出口毛呢 C. 葡萄牙应该生产和出口酒D. 葡萄牙应该生产和出口毛呢参考答案:BC(5)动态的国际贸易的理论有(BC)A.要素禀赋理论 B.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C. 技术差距理论 D. 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参考答案:BC3. 简答题(1)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参考答案: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各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贸易的双方都会从贸易中获利.(2)比较优势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绝对优势理论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每个国家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绝对优势理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绝对优势理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绝对优势理论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3)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参考答案: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家贸易的基础是生产要素的禀赋和使用比例的相对差别,各国倾向于集中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充裕资源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产品.(4)基于局部均衡分析要素禀赋理论下贸易影响和贸易所得.参考答案:①贸易影响:没有贸易时出口国的国内市场均衡价格<国际市场价格<没有贸易时进口国的国内市场均衡价格.进口国外商品会导致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下降,生产减少,消费增加.出口产品的价格上升,生产增加,国内消费减少.②贸易所得:对出口国而言,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但对生产者来说,出口则带来了很大利益:既增加了产量,又提高了价格,“生产者剩余”增加,出口使本国消费者受害而生产者得益.对进口国而言,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讲,自由贸易并非一件好事,在廉价进口的冲击下,“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正是由于廉价外国产品的进口,使得“消费者剩余”增加,进口使本国消费者受益生产者受损.无论是对进口国还是对出口国而言,贸易使该国的整体福利增加.具体分析见本章第3节.(4)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谜?西方学者对此作了哪些解释?参考答案:里昂惕夫1947年运用投入一产出分析法考察美国对外易商品结构,拟对H-O 定理进行实践上的验证时,却发现美国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却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美国显然是一个资本雄厚而劳动相对不足的国家.这一结论与赫克歇尔、俄林的观点完全相反.西方学者提出了人力资本说、熟练劳动说、自然资源论、要素密集度逆转论、需求偏向论和贸易保护论六种解释.(5)什么是产业内贸易?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产业部门具有相似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替代性的产品通过外部或内部市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间的双向流动,简单地说,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既进口又出口同一产业部门的现象,在某些研究中,又被称为双向贸易或重叠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所指的产业,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产投入要素相近;二是产品在消费上可以相互替代.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产品的同质性、规模经济和经济发展水平三方面.(6)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从创新国与模仿国的角度,将产品生命周期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产品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新产品刚刚问世,仅在创新国生产和消费,所以既无出口也无进口.第二阶段为产品成长阶段.在这一阶段,创新国对新产品进行了改进,使产量迅速提高.此时,国外还不能生产这种产品,故创新国在国内外市场都拥有垄断地位.在这一阶段,将有一定量的新产品出口到国外,主要是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第三阶段为产品成熟阶段.新产品在创新国已经标准化,创新厂商开始授权外国厂商生产这种产品.第四阶段为其他发达国家参与新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模仿国不仅为本国消费者生产,而且出口产品,并且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出口国.第五阶段为创新国成为该产品的进口国.由于外国的技术水平与创新国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同时外国的工资水平仍低于创新国,因此该产品在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而创新国逐渐成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此外,由于技术日益陈旧,技术的转让费用越来越低,技术逐渐在发展中国家扩散,一些发展中国家开始引进该产品的技术进行生产和出口,最后发展中国家成为该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7)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是以下四项因素: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第3章对外直接投资理论1.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参考答案: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理论包括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和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2.简述垄断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发展.参考答案:垄断优势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国际贸易是跨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唯一方式,并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从事进出口活动;而市场不完全性的存在使得一些企业取得了垄断优势,这些垄断优势则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众多西方经济学家在海默与金德尔伯格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垄断优势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主要包括约翰逊“知识资产垄断优势理论”、凯夫斯“产品异质化垄断优势理论”、尼克博克“寡占反应垄断优势理论”和阿哈罗奈“生产技术垄断优势理论”.3.目前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较快,请以内部化理论解释该现象.参考答案:内部化理论认为世界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跨国公司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为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失效以及某些产品的特殊性质或垄断势力的存在,导致企业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 公司可以将本来应在外部市场交易的业务转变为在公司所属企业之间进行,并形成一个内部市场.从而通过外部市场内部化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风险.4.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如何评价?参考答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为“三优势模式”(O.I.L.Paradigm),即跨国公司经营决策是由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组变量决定的.一国企业是否应从事国际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应当全面研究和评价它是否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类优势是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任何一类优势都不能单独用来解释国际生产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只有同时具备这三类优势才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若只拥有所有权优势而无力将其内部化,同时也不能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则最好采用许可证合同的方式转让技术;若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且能够将其内部化,但仍然不具备区位优势,则其最优选择为国内生产然后出口;若公司同时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则企业应当选择对外直接投资.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融合了自海默以来的多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学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综合性,用以评价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起因和发展方面影响重大的一系列因素,较为全面准确地解释了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活动,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中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理论框架,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的“通论”.5.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区别在哪里?参考答案: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则是形成了一个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适用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只取决于其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而对外直接投资发展阶段理论则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一部分是国家特定优势或企业特定优势的函数,另一部分是该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函数.6.简述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的基本内容.参考答案: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在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的组合作用下而发生的.所谓直接诱发要素,主要是指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技术、管理及信息知识等.间接诱发要素是指除直接诱发要素以外的其他诱发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投资国政府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2)东道国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3)全球性诱发和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因素.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直接诱发要素在起作用,这与他们拥有某种要素优势有关,如资本、技术、管理等.而发展中国家则相反,由于他们相对于发达国家缺乏明显的直接诱发要素优势,对外直接投资很大程度上受间接诱发要素影响.间接诱发要素对当代国际直接投资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4章国际收支与汇率理论1.什么是一价定律?它有什么假设?使用范围是什么?参考答案:一价定律可表述为,当贸易是开放的且交易费用为零时,同样的货物无论在何地销售,其价格都必然相同.即:表示商品的国内价格,表示的是商品的国外价格,为两国间的汇率.一价定律的成立需要满足严格的限制条件,例如没有额外交易成本的假设.同时,一价定律并不适用于世界上所有的商品和服务,因为某些商品和服务(例如理发等)是非贸易品,各国的消费习惯、经济发展阶段与产业结构的差异也会扭曲一价定律.2、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贡献有哪些?有哪些缺陷?能否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参考答案:购买力平价理论提出了纸币制度下决定汇率的基础,可以判断一国货币币值是否被高估或低估,为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它还可以作为换算工具,用来比较各国的主要国民经济指标,避免按照市场汇率转换而产生的偏差.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缺陷在于,各国国内都存在一些不进入国际贸易领域、不参与国际交易的商品和劳务,无法衡量其价格水平;它要求不同市场上的同类、同质商品的价格通过国际贸易趋向相等,这一条件存在的前提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和交易成本为零,但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存在着种种人为障碍(如关税壁垒、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制、外汇管制以及市场上存在的垄断力量等)和自然障碍(如贸易本身所涉及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等),因此,贸易商品的价格是不可能完全趋向相等的.该理论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经济水平.因为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框架中,消费者偏好的变化、生产技术的进步、资本货物或生产资料的积累、市场结构的改变以及国民收入的增长等实际因素对汇率的影响被简化,该理论仅仅在货币性经济变量之上进行分析,将实际性经济变量以及人们的预期心理因素排斥在外.政府实施的管制及其他干预措施、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心理出现的频繁变化等因素,也都会阻碍货币汇率对通货膨胀率差异作出充分的调整,从而使得购买力平价难以成立.3、利率平价方程说明了什么?如何理解现实中对利率平价的偏离?参考答案:利率平价方程表明:如果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远期外汇将升水;反之则贴水,而且升(贴)水率等于利率差异.现实中对利率平价的偏离情况为投资者提供了机会,根据利率平价对现实偏离的方向进行分析,既可以让风险爱好者赖以牟利,也可以为风险规避者提供避险的依据.4.西方发达国家的学者们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的结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目前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并据此对中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设置种种障碍.试根据购买力平价的缺陷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参照第二题.购买力平价说本身就存在许多缺陷,因此给予此理论的论述可以作为特定假设下的参考,而用于政策制定则难免有失偏颇.5.如果分别代表本国和外国利率水平,分别代表以间接标价法表示的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而且远期期限与利率期限相同.试推导利率平价条件并解释它为什么会成立?参考答案:如果用本币投资于本国金融市场,则1单位本国货币到期可增值为.如果这一单位本币用于投资于外国金融市场,则这一投资行为分为三个步骤:(1)先在外汇市场上兑换为外币,在间接标价法下,可得单位的外币;(2)再投资于外国金融市场,一年后可得外币:个单位;(3)存款到期后,将外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按照远期汇率换成本国货币,可得本币:个单位.如果,则众多的投资者都会将资金投入外国金融市场,这导致外汇市场上即期购入外国货币以及远期卖出外国货币行为增多,从而使本币即期贬值(增大),远期升值(减小),投资于外国金融市场的收益率下降,反之亦然.只有当这两种投资方式的收益率完全相同时,市场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当投资者采取持有远期合约的抛补方式交易时,市场会最终使利率与汇率之间形成下列关系:.记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升(贴)水率为,整理得间接表示法下的利率平价公式:,其经济含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水平之差.6、假定美国与瑞士的利率分别为,即期汇率为1美元等于1.1314瑞士法郎,试计算瑞士法郎三个月的远期汇率.参考答案:第5章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1.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它有哪些形式?参考答案: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位于某一地理区域内的各个国家通过相互合作,削减或消除国与国之间的商品、劳务和资本的流通壁垒的过程被.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形式,其中每一种经济一体化形式都包含了比它更低层次的一体化形式的所有特点.主要包括特惠贸易安排、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2.试分析自由贸易区与关税同盟的区别.参考答案:自由贸易区通常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成员国相互取消关税和数量限定,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可以自由流动,但各成员国仍保留独立的对非成员国的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以及保持其内外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其重要特征是在该一体化组织参与者之间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国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的输入和输出,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但是它严格地将这种贸易待遇限制在参与国或成员国之间.自由贸易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成员国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而关税同盟是指成员国根据缔结的协定,将各自的关税合并为一个统一的关税,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对从同盟以外的国家进口的货物实行统一的关税和进口数量限制.关税同盟规定成员国之间共同、统一的对外关税,实际上是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它不像自由贸易区那样,只是相互之间取消关税,而不作权利让渡.因此,关税同盟对成员国的约束力比自由贸易区大.3.简述WTO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协定是国际贸易制度运行和各成员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法律基础,它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主要原则,比关贸总协定约束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体系. 在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协定中,明确指出了五个基本原则,即非歧视原则、通过谈判逐渐推行贸易自由化原则、可预见原则、促进公平竞争原则和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非歧视原则,即贯彻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在关贸总协定中作了明确的规定.贸易自由化原则是指通过减少贸易障碍来促进贸易的扩大.这些贸易障碍不仅是指进口关税,还包括各种数量限制、政府的某些限制进口的规定以及汇率政策等方面的限制措施.可预见性原则是指各成员国在其贸易政策或规定执行以前,要对成员国公开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鼓励公平竞争的原则是指世界贸易要在公开、公正和不受干预的情况下开展,因而该体系反对倾销、补贴及政府的歧视性采购等.鼓励发展与改革原则是指对发展中成员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采取鼓励原则.4.关贸总协定通过八轮谈判成功地降低了各成员国货物贸易中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为什么还要成立WTO?参考答案:关贸总协定的制定使得国际贸易能够在一个比较自由的贸易环境下展开.但关贸总协定在设立时,主要是针对货物贸易及其相关产业部门的贸易问题而设定的规则协议,这就制约着缔约国之间贸易范围的发展扩大,如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等贸易问题.1986年9 月,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启动第八轮谈判(又称乌拉圭回合),谈判议题中涉及了服务贸易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非货物贸易问题.这些重大议题的谈判成果很难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框架内付诸实施,使得创立一个正式的国际贸易组织的必要性日益突出.5.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参考答案:促使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美、加、墨三国具有实行经济一体化的可能性.三国地理位置紧紧相连,语言文字、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都具有相似性.三国的经济互补性加强且依存度很高.第二,是来自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压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一个突出现象.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更多的国家组成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或者加入到原有的一体化组织当中.欧洲一体化的扩大和深化使美国倍感压力.美国清楚地认识到,统一大市场将使自己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单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应付来自欧共体和其他区域经济体的挑战,建立以美国为首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以整体力量与其他一体化组织对抗,才可以保持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第三,符合北美各成员国发展经济的需要.。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圣才出品】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圣才出品】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试析大量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贸易条件通常是从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的。
(1)FDI通过国际收支变动效应间接影响东道国的贸易条件①外资的流入在短期内会造成国际收支盈余。
如果不转化成为额外进口,外资的流入会使东道国贸易条件好转。
但长期看,外资终究代表一种债权或利润索取权,利息、利润、管理费等的流出,要求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特别是经常项目处于盈余状态。
因此,东道国必须扩大出口,造成出口价格下降,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东道国对母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母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反之,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好转。
(2)FDI的工资效应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由于工资差异能够决定物价水平差异进而决定价格贸易条件差异,故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工资水平提高会使相应产品的价格提高,如果该产品是出口品,工资水平提高会引起该国出口品价格上升,由此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以此推论,FDI 提高东道国工资水平这一效应,将导致东道国出口品的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从供给角度看,工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如果需求等条件不变,劳动力成本提高将导致一国出口品的供给减少,由此也会带来该国出口品价格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3)FDI的产业流向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过度扩张其比较优势行业,出口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价格下降,引起贸易条件恶化。
②如果FDI大量投入各国的相同产业,将会引起同类行业出口产品的恶性竞争,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还会引起贸易战和保护主义泛滥。
2.在下列情况中,哪些属于对外直接投资?哪些不是?(1)一个沙特阿拉伯商人购买了1000万美元的IBM公司股票。
国际商务管理学选择题与答案
国际商务管理学选择题与答案第一篇:国际商务管理学选择题与答案《国际商务管理学》补充习题 2专题三单选题: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是(B)。
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C,直接贸易D,多边贸易2,世界贸易组织对任何多边贸易协议的解释和决议,须经部长会议和总理事会成员(C)。
A,2/3以上的多数通过B,1/2以上的多数通过C,3/4以上的多数通过D,4/5以上的多数通过3,价格条款中(A)组成。
A,单价和总值B,单位价格和计量单位C,计价货币和总值D,单位价格金额和价格术语 4,CIF条件下交货,(C)。
A,装运时间先于交货时间B,装运时间迟于交货时间C,装运时间与交货时间一致D,其先后次序视运输方式而定5,进口关税是一种间接税,其税负最终由(C)承担。
A,进口商B,出口商C,消费者D,生产商6,单独海损仅涉及受损货物的所有者单方面的利益,由受损方承担损失,这种损失(A)。
A,属部分损失B,属全部损失C,属推定损失D,有时是全部损失,有时是部分损失 7,通过寄售协议,获得某地区商品专营权的是(A)。
A,代理商B,包销商C,寄售商D,拍卖商8,买方信贷是指(B)。
A,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B,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C,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D,进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9,(B)是出票人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依据。
A,汇票B,本票C,光票D,支票10,约束性贷款是指(A)。
A,买方信贷B,卖方信贷C,短期信贷D,进口信贷11,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商(A)优惠待遇。
A,在现金补贴或财政上B,仅在现金补贴上C,仅在财政上D,仅在退还进口税上12,在出口业务中,采用托收的支付方式时,汇款的付款人应填写(C)。
A,本国进口人B,本国出口人C,外国进口人D,外国出口人13,下列哪一项不是国际技术转让的动机(C)。
国际商务管理试题及答案
国际商务管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国际商务管理的定义是什么?A. 管理跨国商务活动的过程B. 管理国内商务活动的过程C. 管理企业内部商务活动的过程D. 管理国际贸易的过程答案:A2. 国际商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A.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B. 扩大市场份额C. 实现利润最大化D. 以上皆是答案:D3. 在国际商务管理中,SWOT分析用于评估什么?A. 企业的市场定位B. 企业的竞争优势C. 企业的风险与机遇D. 企业的财务状况答案:C4. 在跨国公司中,谁负责制定企业在不同国家的经营策略?A. 总经理B. 首席执行官C. 国际部门经理D. 公司董事会答案:C5. 国际商务管理中的国际市场划分主要根据什么因素?A. 国家B. 地理位置C. 消费习惯D. 所属行业答案:C二、问答题1. 请解释国际商务管理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手段来限制或阻碍进口商品,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
这些手段包括提高进口关税、采取非关税壁垒、实施进口配额等。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目的是保护本国企业免受外国竞争的冲击,但可能会导致贸易战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2. 请列举国际商务管理中常用的国际支付方式。
常用的国际支付方式包括信用证、托收、电汇和本票。
信用证是一种保证付款的方式,买方向银行开立信用证,卖方按照信用证的要求交付商品后才能得到款项;托收是指卖方将出口商品的付款要求委托给银行,买方在支付货款后,银行才能将货物交付给买方;电汇是通过银行电信系统将款项从买方账户划入卖方账户;本票是卖方向买方开具的一种允许买方将支付款项延期的票据。
三、案例分析某跨国公司计划将产品扩展到中国市场,请根据国际商务管理的理论知识,给出以下问题的解决方案:1. 在进入中国市场前,如何评估中国市场的潜在需求?答: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习惯,分析竞争对手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市场分析,以及与中国的合作伙伴进行交流,获取他们对市场需求的观察和洞察。
《国际商务管理学》(1-8章练习题)
《国际商务管理学》(1-8章练习题)第⼀章国际商务管理概论⼀、单项选择题1、毕博(中国)咨询公司向美国企业提供的在华投资咨询业务属于服务贸易中的()A、越境提供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然⼈移动2、在下列商务活动中,哪⼀笔属于国际商务活动()A、美国花旗银⾏上海浦东分⾏向美国花旗银⾏总⾏贷款B、美国花旗银⾏上海浦东分⾏向中国建设银⾏浦东分⾏贷款C、美国花旗银⾏上海浦东分⾏向美国城市银⾏上海浦东分⾏贷款D、美国花旗银⾏上海浦东分⾏向美国第⼀国民银⾏总⾏贷款3、⼆⼗世纪80年代⾄今,国际商务发展的历程已经进⼊了()阶段。
A、贸易主导阶段B、全球商务阶段C、投资主导阶段D、企业国际化阶段4、⼆⼗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转向()A、农业B、制造业C、建筑业D、服务业⼆、名词解释题1、国际商务: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所进⾏的有关商品、服务、技术、⽣产要素、知识产权等⽅⾯的交易或交流活动。
2、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系列管理过程。
3、宏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国的政府或⾏业主管部门,从⼀国整体利益⾓度出发,对从事国际商务的本国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进⾏的限制、引导、帮助等各种活动。
4、微观国际商务管理:是指某个企业或企业集团从⾃⾝利益⾓度出发,在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过程中寻找、分析、评价有利的市场机会和不利的市场风险,作出相应决策并加以实施的⼀系列管理过程。
三、简答题1简述当代国际商务的特征。
答:(1)⽣产活动国际化。
(2)国际贸易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空前增长。
(3)国际商务活动所需要的需求环境逐渐形成。
(4)⽆形商品和⽆形贸易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越显重要。
(5)⽣产经营跨国公司化。
(6)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7)贸易和投资壁垒逐步拆除。
2简述国际商务发展的三个历程。
答:(1)贸易主导阶段。
(2)投资主导阶段。
国际商务习题答案
国际商务习题答案国际商务习题答案国际商务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习题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通过解答习题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应用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国际商务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跨国公司是指什么?答案:跨国公司是指在一个以上国家开展业务活动的公司。
它们通常具有总部所在国的国籍,但在其他国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
跨国公司通过在不同国家间进行资源配置、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实现全球化经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 请简要介绍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答案: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包括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包括出口和进口。
服务贸易则是指跨国公司或个人提供的服务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易,如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旅游服务等。
3. 什么是关税?答案: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或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的目的是保护国内产业,调节国际贸易,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和竞争力。
关税的税率可以根据不同的商品和国家制定,有时也会根据贸易协定进行调整。
4. 请简要介绍国际支付的方式。
答案:国际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证、托收和电汇。
信用证是一种由银行保证付款的方式,买卖双方通过银行开立信用证,卖方在符合信用证规定的条件下交货后,可以向银行索取付款。
托收是指卖方通过银行向买方发出付款要求,买方在收到货物或文件后进行支付。
电汇是指买卖双方通过银行直接转账进行支付。
5. 请简要介绍国际市场的市场划分方式。
答案:国际市场的市场划分方式主要包括地理划分、经济划分和文化划分。
地理划分是根据国家、地区或城市的不同来划分市场。
经济划分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等因素来划分市场。
文化划分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语言、宗教、价值观念等因素来划分市场。
6. 请简要介绍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
答案:国际市场营销的策略包括标准化策略和差异化策略。
国际商务课本习题部分解答DDIM
国际商务目录第一章国际商务导论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第三章国际商务环境第四章外国经营环境第五章国际商务经营方式第六章国际经营战略第七章国际商务的营销战略第八章国际商务中的进出口实务第九章国际财务管理第十章国际人力资源管理第十一章国际商务组织与控制第十二章中国企业的国际经营第一章国际商务导论1.国际商务的含义和经济实质➢国际商务学是一门研究为满足个人及组织需求而进行的跨国界交易的科学。
该定义有两层含义:一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跨国界的活动;二是国际商务学研究的是国家、企业或个人以经济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商业性经济活动,而不是非商业性的跨国经济活动(例如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非商业性经济活动不在国际商务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跨国公司。
跨国公司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进行跨国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
2.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经济实质➢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
(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3.国内经营和国外经营的联系和区别➢经营环境的复杂化(面临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货币制度,经济环境不同,社会文化背景有差别)➢面临更多的机会和选择➢面临着更大的风险➢面临着特殊的冲突➢面临着经营决策的特殊性4,现代企业和国际商务之间的必然联系➢国际商务是现代企业功能的组成部分➢市场国际化导致了生产和资本越过了国界➢市场国际化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竞争更加激烈➢市场国际化导致了市场需求的趋同化和多样化趋势5.为了适应国际经营活动的需要,在经营观念上应该有哪些转变➢参与国际分工的意识➢按WTO原则和国际惯例办事的意识➢竞争的意识第二章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1.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是由哪些主要理论组成的?为什么选择这些理论作为国际商务的基本理论?➢主要有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生产理论➢国际贸易:古典贸易理论(重商主义,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资源配置理论),现代贸易理论(规模经济理论,产品周期理论,需求贸易理论)➢重商主义:认为贵金属(货币)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
国际商务-安占然-第6章_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生产管理-习题答案
国际商务-安占然-第6章_企业国际化运营中的生产管理-习题答案第六章企业国际化运营的生产管理导入案例1.Dell公司的生产活动应在世界上什么地方进行?企业对生产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异质化因素和产品因素的影响。
Dell公司在选择生产地时至少应考虑以下两点:第一,在最佳地点集中生产并从该地服务于全球市场;第二,在临近主要市场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分散生产,节约成本。
因此,Dell公司应选择开放度较大、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均国家出台政策对高科技产业进行扶持,有利于Dell公司的发展。
2.Dell公司多少生产活动是在国内进行的,多少是通过外包、FDI等形式在国外进行的?Dell公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5个生产中心:得克萨斯的奥斯汀、巴西、中国、爱尔兰和马来西亚。
Dell作为目前全球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领先的电脑公司,正在进一步推广原始设计(ODM)和外包模式,将90%以上的产品外包给台湾富士康等合约制造商,以消除部分笔记本电脑的两步式生产模式,并将自有厂商逐渐关闭或者出售,致力于对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3.Dell公司是如何协调其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的?Dell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系统贯穿于整个原材料管理始终,最终目标是除了正在供应商和Dell公司之间运送的原配件外,把所有的原料存货剔除供应链,使原配件不经过库存直接分配到生产各个环节,有效地以信息代替库存。
同时其互联网上订货和采购供应系统也使公司做到了需求和供给同步,通过平衡供需将额外过时的存货最小化,为Dell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而对于原材料供应商,Dell通过与其共享关键数据,使他们能把握原配件需求趋势的最新信息,并自主预测和提供恰好满足Dell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原配件。
此外,Dell公司的生产系统引用了适量生产和零存货管理模式,即通过将库存推至上游供应商的做法减少本企业的库存。
在达成电脑的交易订单后,产品的详细参数被送到生产基层。
国际商务管理(试题与标准答案)
国际商务管理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国际商务导论(一)1金砖国家中,最后加入的国家是()。
•A、中国B、巴西C、印度D、南非我的答案:D2跨国公司这一名称产生于()。
•A、1964年B、1974年C、1984年D、1994年我的答案:B3全球排名第三的飞机制造公司是()。
•A、加拿大庞巴迪公司B、中国商飞C、美国麦道D、巴西航东工业公司我的答案:D4跨国公司的战略导向是()。
•A、国内市场B、国家形象C、国际市场D、利润最大化我的答案:C5到2012年,全球手机新增用户的80%以上来自LDC国家。
()我的答案:√6华为公司目前还不是世界500强公司。
()我的答案:×(二)1外国公众对中国商品的()评价最低?•A、质量B、价格C、实用D、品牌和环保我的答案:D2外国公众紧盯中国公司的方面有()。
•A、产品质量B、售后服务C、环保和人工权益D、以上都有我的答案:D3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根本性原因是()。
•A、寻找新的顾客B、寻找低成本资源C、开发海外市场D、打造核心竞争力我的答案:D4下列企业国家化经营战略中,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较差的是()。
•A、本国中心战略B、一国中心战略C、全球中心战略D、多国中心战略我的答案:A5在美国,下列哪种贸易形式增长最快?()•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C、分包D、代理我的答案:C6 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实现连续9年增长。
()我的答案:×7跨国公司越大发展越好。
()我的答案:×(三)1需要较少的新兴市场,但是需要较多的跨国界价值链协调的公司称为()。
•A、新兴进出口商B、跨国界贸易C、区域集中型公司D、全球型公司我的答案:C2下列不属于国际企业的市场环境的是()。
•A、国际金融市场B、区域经济一体化C、国际经济组织D、政治与法律我的答案:D3下列文化体系中,不属于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的是()。
•A、印度文化体系B、中国文化体系C、希伯来文化体系D、以罗马、希腊为始的西欧文化体系我的答案:C4下列哪个要素中,不属于五力关系模型中竞争关系的构成要素?()•A、供应商B、竞争者C、潜在竞争者D、替代品我的答案:A5世界上最大的多变贸易组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商务管理第6章
第二节 欧盟市场
1993年11月1日成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最 成功、影响最大的地区经贸组织(15个国家) 2002年1月1日开始使用单一货币欧元 除英国、丹麦、瑞典之外,12国已结成单一货 币联盟 10个新成员国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 主要条约:《罗马条约》、《马约》、欧洲统 一法案 成立原因:1、二战后对永久和平的渴望 2、保持在世界政治和经济舞台的地位
2010年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 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将建成自由 贸易区。
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东盟,包括10个国家 东盟内部差距较大 中国的主要伙伴之一 预计2005年取消内部关税,发展成关税 同盟
中国与东盟
从2005年1月1日起,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CAFIA)将全面启动 该自由贸易区建成以后将形成一个拥有18亿人 口、国内总产值近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达 12000亿美元的经济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自 由贸易区 该贸易区的时间框架为:2005年起中国与东盟 开始正常轨道产品的降税;2010年中国与文莱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 泰国建成自由贸易区;2015年中国与越南、老 挝、柬埔寨、缅甸建成自由贸易区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1994年1月1日建立,15年内彻底消除内 部贸易壁垒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 主要条约:〈美加自由贸易协定〉、〈 主要条约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成立原因: 成立原因 1、三国的客观需要 2、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
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内容
降低与取消关税 开放金融保险市场 放宽对外资的限制 保护知识产权
二、美国市场的主要特征(领会) 美国市场的主要特征(领会) 答:美国是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工业、农业 、交通运输等各行各业都十分发达。美国工业布局的 特点是发展地区集中,分布不平衡。美国是世界上交 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拥有水陆空高度现代化的运 输工具、道路、港口及机场设施,对促进国民经济发 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三.加拿大市场的主要特征(领会): 加拿大市场的主要特征(领会): 答:加拿大是西方七大工业国之一,制造业和高科技 产业较发达,资源工业、初级制造和农业亦是国民经 济的主要支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企业国际化运营的生产管理
导入案例
1.Dell公司的生产活动应在世界上什么地方进行?
企业对生产地点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异质化因素和产品因素的影响。
Dell公司在选择生产地时至少应考虑以下两点:第一,在最佳地点集中生产并从该地服务于全球市场;第二,在临近主要市场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分散生产,节约成本。
因此,Dell公司应选择开放度较大、劳动力成本较低,交通便利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国,均国家出台政策对高科技产业进行扶持,有利于Dell公司的发展。
2.Dell公司多少生产活动是在国内进行的,多少是通过外包、FDI等形式在国外进行的?
Dell公司的生产主要集中在5个生产中心:得克萨斯的奥斯汀、巴西、中国、爱尔兰和马来西亚。
Dell作为目前全球在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领先的电脑公司,正在进一步推广原始设计(ODM)和外包模式,将90%以上的产品外包给台湾富士康等合约制造商,以消除部分笔记本电脑的两步式生产模式,并将自有厂商逐渐关闭或者出售,致力于对生产模式的进一步改革。
3.Dell公司是如何协调其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的?
Dell建立了完整的信息系统贯穿于整个原材料管理始终,最终目标是除了正在供应商和Dell公司之间运送的原配件外,把所有的原料存货剔除供应链,使原配件不经过库存直接分配到生产各个环节,有效地以信息代替库存。
同时其互联网上订货和采购供应系统也使公司做到了需求和供给同步,通过平衡供需将额外过时的存货最小化,为Dell带来了巨大的成本优势。
而对于原材料供应商,Dell通过与其共享关键数据,使他们能把握原配件需求趋势的最新信息,并自主预测和提供恰好满足Dell需求数量和质量的原配件。
此外,Dell公司的生产系统引用了适量生产和零存货管理模式,即通过将库存推至上游供应商的做法减少本企业的库存。
在达成电脑的交易订单后,产品的详细参数被送到生产基层。
产品的生产遵照一张特殊纸单上的内容,包括特定材料要求、特别的指示以及相关的软件安装事项。
这张特殊纸单上的内容会及时得到更,硬件材料安装完毕后通过检测,检测
合格后被送往包装部门。
包装部门将外延设备如键盘、鼠标等配齐,附上质保书,封包加贴运标志即出运。
Dell公司的基本供应链模型是面向顾客的直销。
Dell公司的供应链越过了销商和零售商,只设3个阶段:顾客、制造商和供应商。
通过Dell电脑公司完善的全球生产网络和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运输公司可以方便地从Dell位于奥斯汀(Austin)的工厂装上适当数量的计算机主机,在墨西哥的索尼工厂装上一定数量的显示器,按照顾客订单将它们进行组装,并将成品送达顾客。
这个过程使Dell公司节省了与显示器保存有关的时间和费用。
综合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货源决策:又称为企业自制或外购的决策,是指企业围绕既可自制又可外购的产品、零部件或原材料等的取得方式而开展的决策。
2、准时生产制:准时生产制(Just In Time,JIT),也称为零库存或丰田生产模式,是以追求一种零库存生产系统或使库存达到最小化的生产系统为理想目标的生产经营体系。
JIT系统的宗旨是“只在需要的时候,生产所需的产品,所需的量”,并通过节约存储成本、减少浪费、提升质量来追求精确生产和零库存管理。
3、柔性生产:柔性生产(也称精益生产)是指通过更好地安排时间、提高各机器设备的利用程度,减少复杂设备的安装次数,从而提高制造工序各阶段质量控制的一系列制造技术的总称。
该技术允许企业以生产标准化产品的单位成本来生产多样化的最终产品。
4、战略联盟:所谓战略联盟是指由两个或多个有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或跨国公司,为达到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联合行动模式。
二、简答题
1、试简述影响企业全球化生产的因素。
影响企业全球化生产的因素有:生产地点的选择,货源决策,全球生产系统的协调以及战略联盟等。
其中在生产地点的选择过程中,至少要考虑国家因素、技术因素、内部异质化因素和产品因素等,并协调好相互关系。
企业在进行货源决策时,要充分考虑企业所面临的
内外部环境,权衡自制与外购的关系,并做好选择。
运用准时生产制、组织协调、信息技术等手段对原材料及产品进行管理,进而协调好企业的全球生产系统。
2、试简述企业在全球化生产中,应如何处理好自制与外购的关系。
企业在自制与外购的决策中,当企业的生产活动比同类企业花费更低的成本,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且需要保证产品质量,并有利于保护专利技术时,选择自制会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而当企业外购比自制的成本更低时,为了寻求生产专业化和灵活性,选择外购会对企业更加有利。
3、为什么高效的原材料管理能帮助国际性企业在全球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通过对原材料的管理可以降低创造价值的成本并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人工成本已经大大的降低,甚至在有些自动化高的企业所占不到1%,而原材料成本在制造业中所占比例在50%以上,在其他行业也在30%~70%之间,而且鉴于这种变化,原材料成本的比例还有不断加大的趋势。
因此,原材料成本有很大的降低空间,即便是原材料成本微小的降低,通过生产过程的放大作用,也可以极大地增加利润。
4、试简述战略联盟的优缺点。
战略联盟的优势包括:(1)战略联盟有利于企业快速进入国际市场;(2)战略联盟有利于新产品的共同研发,降低成本;(3)战略联盟有利于技术互补,开发出依靠单个企业很难开发新的产品。
战略联盟的劣势包括:(1)战略联盟可能造成核心技术外泄,给企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2)战略联盟可能使合作双方协调困难,达不到优势互补的效果。
案例分析
1、根据本章所学知识,试分析华为进行全球运营的动因及其理论依据。
华为进行全球运营是为了在市场多样性中寻求发展机遇,赚取更多的利益和利润,获得对产品、服务和经营方式的新理念,获取更低成本或者更高价值的生产要素,在采购、生产、营销和研发方面发展规模经济并与外国公司建立有利的合作关系。
2、试分析,华为在全球合资战略中是如何处理好本土生产与国际外包的关系的?
华为坚持将数据通信的电信级高端核心路由器产品拿出来放在华为内部,合资公司只做企业级市场的产品。
后来发现,3COM只在美国有影响力,一到了欧洲就借不上力。
华为不得不跟西门子建立渠道联系。
为遵守对3COM的承诺,华为不以自己的名义而是以“华为3COM”的名义跟西门子合作,这样,通过跟西门子合作每赚100元钱,就有49元归属3COM,在看得见的利益面前,3COM也做出了妥协。
3、根据本章所学知识,试分析华为是如何协调其全球生产系统的?
华为在海外市场设立20个地区部,100多个分支机构;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美国达拉斯及硅谷、印度班加罗尔、俄罗斯莫斯科以及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西安、成都和武汉等地设立了研发机构,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实施全球异步研发战略并构建了一个全球的研发生产体系,进一步融入全球生产体系并扮演重要决策。
4、试分析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对国内同类企业的全球化生产有何启示?
对通讯行业本质的深刻认识,使任正非与他的同辈企业家区别开来,建立了一整套全球视野的战略思维,并找到了恰当的路线与合适的模式,以一贯之:
1)恪守战略产业。
对战略产业的专注,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2)抢占战略高地。
通讯行业的另外一个本质规律是,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战略高地。
唯有立于核心技术这个战略高地,才可以江河高下,势不可挡。
3)以研发本地化为先导的全球布局。
一般公司考虑的是中国区域,而华为考虑的是全球;一般公司会考虑以产品去拓展市场,而华为则是以研发带动市场。
要完成产品的全球布局,首先要完成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全球化布局。
一个不能适应本地人审美、思维、工作习惯的技术设计,难以赢得客户;一个没有充分本地化的产品和技术,更难以获得客户的情感和忠诚。
4)以性价比为旗。
全球化的市场,要求公司必须每时每刻从客户的角度来看自己。
一个欧美大客户,他是否愿意为中国的民族工业出力?不会。
他更关注自己所得到的性价比。
只有对商业全球化的价值保持特别的尊重和守护,才能被全球的客户所接纳,才能形成一支世界性的力量。
5)间接路线战略。
坚持“我发展,让别人因此也发展;我得利,让别人因此也得利;我发达,让别人因此也发达。
”客户通过巨头们认知华为品牌。
中国公司普遍的真理是:全力
打造出最完美的产品,以创出品牌征服世界;华为则进一步认识到间接路线的价值,实行了与跨国公司的广泛合作,凭借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参股或控股,以技术为本,借壳知名品牌和渠道,实现华为全球技术版图的扩张,这是间接路线战略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