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学理论
一、涂尔干
1.社会事实: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各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其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
2.社会事实的特征:客观性、约束力(对个人)、普遍性。
3.机械团结:建立在个人相似性和社会同质性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没有分化,具有同样的生活方式,心理情感、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等,且人的行动受群体意志的支配的团结。(现代不发达和古代社会中的团结)
4.有机团结:每个人都按照社会分工执行某种专门的社会职能,建立在社会分工和非个人异质性基础上的团结。(现代社会)
5.社会分工的原因:
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增长,从而导致社会容量和社会密度的扩大,表现在两个方面:
(1)生存竞争加剧促使人们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和工作效率,以养活大量增殖的人口,促进了劳动分工的产生。
(2)分工的发展和互动的增加使得人们之间的依赖性加强。
次要原因是科学的世俗化极其发展。
限制条件有年长者的权威、传统和习俗的消弱、法律、道德和文化的合理性加强,社会对个人的压制的普遍减轻、个人独立个性的增强等。
6.自杀的社会类型:
(1)利己型自杀是由低度的社会整合及由此带来的社会膨胀。(如已婚者中没有孩子的夫妇比有孩子的夫妇自杀率更高,其中家庭组织增强了社会团结的纽带)
(2)利他型自杀是在社会组织高度整合和社会整合力量过强的状态下产生的,它是个人对集体的牺牲。(如军队中为了集体荣誉和勇于奉献的精神所产生的自杀)
(3)失范型自杀是由社会失范导致的。(如离婚引起的家庭秩序的破坏导致的自杀)
(4)宿命型自杀是由于集体力量对个人的超强控制以及个人无法忍受“过多的限制”所造成的。(被严律苛法无情断送前程、压制情欲的人们,如年轻的丈夫、五子女的妻子等。)7.宗教的概念:是以超现实的神圣世界为象征,反映世俗世界的力量和规范,保存和传播社会文化,并对人类思维和个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种符号系统。
二、齐美尔
1.社会几何学:(1)群体构成的数量:群体人数和群体规模的增大会使群体的结构和群体的互动性质发生改变。
(2)社会互动的距离: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对距离与互动形式和事物的价值密切相关。
2.货币哲学:(举例或论述见107p)
3.主观文化的概念:是指行为者生产、吸收和控制各种客观文化因素的能力与倾向,是已经内化了的各种文化因素在行为者那里的综合体现。
客观文化的概念:是指人们在历史进程中制造和生产的各种文化因素,如宗教、哲学、科学、工具、科技、艺术、伦理、组织、团体、制度等。
三、韦伯
1.理想类型:一套以增强客观性,减少主观随意性的严谨而精确的概念体系。
2.合法统治的理想类型:
(1)传统型统治:人们对传统的神圣性信奉的基础智商的统治。(前现代社会)
(2)魅力型统治:建立在对具有炒饭品质和特殊魅力的领袖人物的崇拜和信赖的基础之上的统治。
(3)法理型统治:建立在遵守正式制定的法律基础之上的统治。
3.科层制的特征:
(1)官员们个人上是自由的,仅仅在事物上具有服从官职的义务。
(2)官员们处于固定的等级制度之中。
(3)官员们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
(4)官员们根据契约受命,建立在自由选择之上,这是科层制的本质。
(5)官员们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考试获得,通过证书确认的专业业务资格。
(6)官员们获得固定的资金作为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养老金。
(7)官员们把他们的职位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
(8)官员们可看清自己的前程。
(9)官员们在工作总完全同行政资源管理分开,个人不得将职位占为己有。
(10)官员们要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
四、功能主义
1.单元行动的要素:行动者(行动主体)、目的(行动者要达到的目标)、情景(目标实现的环境)、规范限定(涉及思想、观念、行为取向等)。
2.五队模式变项:情感中立性——情感性自我取向——集体取向
普遍主义——特殊主义成就性——先赋性专一性——分散性
3.AGIL功能分析模型:帕森斯的行动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分别为社会系统、人格系统、文化系统、行为有机体系统。这四类系统对应四种功能:即行为有机体系统具有适应(adaptation)功能、人格系统具有目标获取(Goal attainment)功能、社会系统具有整合(Integration)功能、文化系统具有模式维持(Latency)功能,简称AGIL。
五、默顿
第一种类型是指,行为既符合文化目标,也符合制度化制度化手段要求,这是最常见的行为方式,是社会常态。
第二种类型是指,接受文化目标,但采用非制度化手段,如以非法手段谋利的巨头。
第三种类型是指,与目标偏离,但利用的手段合法,如唯命是从的官僚。
第四种类型是指,拒绝一切目标和手段,这是个人由于受挫所导致的失败主义淡泊和隐退等。第五种类型是指,接受某些目标和手段,同时又拒绝他们,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
六、达伦多夫
1.社会冲突的程度
强度:是指冲突各方面的能量消耗以及卷入冲突的程度,人们是否安全投入到一定的冲突中冲突是大还是小等等。
烈度:是指争斗双方用以追求他们利益的手段。
2.影响冲突强度的因素:社团的重叠程度、权威关系与其他报酬分配的相关程度、社会流动
性的程度。
3.影响冲突烈度的因素:社会经济的剥夺情况、冲突的调节。
4.社会冲突的类型
(1)现实性冲突:是指那些由于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所做的估价而发生而发生的冲突,或目的在于追求没有得到的目标的冲突。
(2)非现实性冲突:是指至少冲突的一方为“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而发起的冲突。
5.内群体冲突:那些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
特征:(1)内群体冲突的激烈程度与其成员的人格投入程度相关。
(2)在内群体冲突中,那些积极热情参与群体生活的成员,对群体中的“叛徒”会采取更多的暴烈式反应。
(3)群体对于内部异端分子的反应有时要比变革者更加充满敌意。
6.安全阀制度:是一种社会安全机制,也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
七、社会交换理论
1.六个基本命题
(1)成功命题:对于人们进行的所有行动来说,一个人的的某种行动得到的越经常,这个人就越愿意从事这种事。
(2)刺激命题:如果在过去一种特殊刺激或一组刺激的出现,曾经称为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报酬的原因,那么现在的刺激越是于过去的刺激相同,人就越可能产生这种行为,或者相似的行为。
(3)价值命题: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行动结果对他越有价值,他就越有可能执行这种行动。
(4)剥夺—满足命题:一个人最近越是得到一种特殊的报酬,那么该报酬的追加对于这个人来讲,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5)攻击—赞同命题:在一个人的行动没有得到他预料到的报酬时,或得到他没预料到的惩罚时,他将感到气愤,他便可能去从事侵略性行为,这种行为的结果变得对他更有价值。(6)理性命题;人们在对两种行动进行取舍时,会根据他当时的认识,选择那种随着获利可能性增大,结果总价值也增大的行为。
2.布劳结构交换论的过程:吸引—竞争—分化—整合
八.符号互动论
1.米德自我发展的三阶段:(1)玩耍阶段:个人简单的扮演其他一些人的社会角色。
(2)游戏阶段:由于生理的成熟和个人角色领会的实践,个人同事担任几个社会角色,并把他们整合到一起。
(3)概化阶段:个人按照“概化的他人”进行行动。
2.行事:指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行动的结果”。
3.舒茨的日常生活世界:指的是这样一个主体间际的世界,它在我们出生很久以前就存在,同时也被其他人,被我们的前辈当作一个有组织的世界来经验和解释。
4.知识库存:它是指“现成的掌握在行动者手头的只是储藏库,是在行动者长期日常生活行为中自然的累积,并时时在行动中起作用的那些知识”。
5.索引性表达:是指日常沟通行动“依赖于对意义的共同完成且未经申明的假设和共享知识”,就意义而言,它是完全依赖与情境的,也即它是由情境限定的。
6.客观性表达:主要对事物的客观性质的普通特征予以描述,而不受描述着与特定情境限定。
7.行动的反身性:就是指行动与说明和场景之间的不可分性,说明是行动的内在组成部分,说明行动也不能独立于其从社会角度组织起来的运用场合而存在。
九.哈贝马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