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新课标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附答案)

新课标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附答案)

(2)进一步减轻和徭役;(3)重视“”,废除一些严刑苛法;(4)提倡,以身作则。

3.表现: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

史称“”。

【合作探究】1.何谓“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夏五月,兵皆罢归家……诏曰: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减租税,复十五税一……——《汉书》卷一下《高帝纪》(1)根据所学分析,材料中,下诏书的皇帝是谁?(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位皇帝休养生息的措施有哪些?(3)结合课文分析,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3.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农于农桑,薄赋敛”。

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概括文帝景帝时期休养生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学后反思】参考答案【自主探究】一、1.202;刘邦;长安;汉高祖。

2.社会生产;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

二、1.汉高祖。

2.(1)还乡务农;平民。

(2)轻徭薄赋;赋税;兵役。

3.恢复和发展;稳定。

三、1.汉景帝。

2.(1)以农为本。

(2)赋税。

(3)以德化民。

(4)勤俭治国。

3.文景之治。

【合作探究】1.“休养生息”政策絁是指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值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政治统治的政策。

原因: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1)汉高祖。

(2)措施:①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因战乱饥荒成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②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3)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措施一方面使国家统治秩序得到稳定,另一方面使曾经脱离生产的农民回到了土地,并得到了相应的生产条件,汉初的经济逐渐恢复起来。

3.原因:西汉初年,经济凋敝,重农抑商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2)进一步减轻和赋税徭役;(3)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4)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①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性质,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时空观念)②知道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③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秦亡汉兴,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大风刮起来了,云随着风翻腾奔涌啊,威武平天下,衣锦归故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这是汉高祖刘邦所做的《大风歌》。

此诗歌只有区区三句,前两句直抒胸臆,雄豪自放,亦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灼,抒发了刘邦内心表现出对国家尚不安定的浓郁的惆怅。

那在这种惆怅不安的状态下刘邦是如何做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本课,一起来了解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环节二:整体感知1、先导阅读:西汉如何建立的?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该政策结果如何?答案提示:教师指导:本课主要讲述的是西汉建立到逐渐兴盛的历史。

楚汉之争,刘邦最终胜利,建立西汉,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明,社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因此“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三个子目互为因果关系,“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是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的前提和基础,“文景之治”是“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环节三:新课教学(一)目标导学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自主学习:①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曾经并肩作战的友军在秦灭的这一刻起发生了变化,两个人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这个胜利的果实该由谁来享受?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____________ ,封刘邦为_______。

双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开争战,史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楚汉之争的史实,分析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

2.知道西汉建立的史实,了解汉初的社会景象,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措施。

3.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社会背景,知道和理解文帝、景帝所采取的措施及积极作用。

4.通过学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认识到改革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5.通过分析楚汉之争中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和秦王汉盛的原因,认识到“得民心者的天下”。

【重点难点】1.重点: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难点: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学习】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1.楚汉之争(1)目的:西楚霸王和汉王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

(2)结果:项羽兵败,突围后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3)原因: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2.西汉的建立: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1.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由于秦朝的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破坏,到处是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民众得不到温饱。

(2)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

(3)措施①汉高祖下令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②为稳定民心,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实施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把田租定为,也就是农民将收获物的十五分之一交给国家,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4)作用:经过汉初统治者多年的治理,西汉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2.与匈奴关系(1)原因:西汉初年,匈奴不断袭扰边郡,鉴于汉初、百废待兴的现实。

(2)措施:政策。

(3)目的:以缓和双方的关系,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营造了。

三、“文景之治”1.原因:汉文帝、景帝时期,继续实行政策。

2.措施(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与民休息;准许缺少耕地的农户迁到耕地有余、水利条件好的地方;进一步把田租降到。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1(含答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1(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1(含答案)第第1111课课西汉建立和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文景之治””课标要求课标要求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西汉的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和“文景之治”2.理解“文景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文景之治”是西汉王朝强盛的基础,对后世的巩固和发展分重要;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自主学习,罗列知识结构,材料阅读,情景观察,分析归纳法自主预习自主预习一.西汉的建立1.时间。

2.人物。

3.都城。

二.休养生息政策1.背景由于秦朝的和,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目的为了,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的政策。

3具体措施有(1)下令“”,让士兵还乡务农;(2)将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3)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

4评价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政策,注重农业生产,使。

三.文景之治1.人物西汉王朝到了和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1)他们注重,提倡,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2)重视“”,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3)他们还提倡,反对奢侈浮华。

3.结果文景时期,政治,经济,人民生活,国力,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2.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大兴土木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3.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C.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4.学习历史首先要掌握历史年代与世纪的计算方法,汉高祖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王朝,应属于()A.公元前2世纪B.公元2世纪C.公元前3世纪D.公元3世纪5.汉朝的法律规定,商人禁止穿丝绸和乘车骑马,不许他们及其子孙当官,向他们加倍征税。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附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应掌握知识的要求。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西汉初年,统治者为什么要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措施的实施与文景之治局面出现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到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是在秦末农民战争的推动下,由于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和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难点:“文景之治”【教学过程】复习导入: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结果如何?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

复习导入:教师提问: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一.西汉建立刘邦胜利后,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刘邦即汉高祖。

西汉建立后,面临什么样的形势?汉朝是如何实现巩固统一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讲授新课)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要,了解本课的内容和汉朝兴衰的历史框架。

二.文景之治西汉初年,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形势呢?布置学生阅读课本76页小字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分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回答。

(地方:人口大量减少,土地荒芜,粮价飞涨,百姓卖儿卖女或者自卖为奴;中央:国库亏空,皇帝要配齐四匹一样的马拉车都办不到,丞相和将军只好坐牛车。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种局面是怎样造成的呢?(除战争因素外,还要引导学生回忆秦的暴政及其表现内容,从而引出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

)师生共同探讨课本的“议一议”:面对这样的局面,为了安定和巩固政权,统治者的党务之急是什么?投影课本“读一读”:教师解释其大意:因百姓痛恨秦朝的做法,丞相萧何顺应民情,全部废除,重新开始。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事,知道楚汉之争的史事,准确说出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理解西汉的建立对结束战乱、重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2.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事,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汉初实行该政策的原因;归纳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从秦末、汉初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作用。

3.通过阅读教材和相关史事,归纳汉文帝、汉景帝的施政措施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理解统治政策顺应时代需要并能得到有效贯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评价任务】1.完成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任务二(检测目标2)3.完成任务三(检测目标3)【学习过程】第一篇章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任务一】阅读教材P63第一段,楚汉之争的基本概况。

(指向目标1)【任务一】阅读教材P63第一段,归纳刘邦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指向目标1)【探究学习】你能说出与楚汉之争有关的成语典故吗?【拓展探究】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任务一】阅读教材P63第二段,准确说出西汉建立的信息。

(指向目标1)【任务二】阅读教材P64第一段,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汉初的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指向目标2)材料1:(汉初)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材料2:(汉初)自天子不能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所盖藏。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休养生息政策的含义及目的【任务二】阅读教材P64第二、三段,结合表格材料,总结汉高祖刘邦采取怎样的措施及影响?(指向目标2)材料一:“兵皆罢归家”材料二:“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材料三:“今天下已定,令(流民)各归其县,复故爵田宅”材料四:“减田租,复十五税一”、“令士卒从入蜀、汉、关中者皆复终身”材料五: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学案(含答案)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学案(含答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重点突破1核心概念(1)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乱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酷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

汉初统治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赋税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少徭役和兵役,重视农业的发展,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典型例题:《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此,汉高祖采取的措施是()A.休养生息B.选任贤能C.增加徭役D.对外征战(2)“文景之治”:西汉文、景两帝时经过休养生息政策后出现的盛世局面。

汉初经济残破、百废待兴,文景两帝推崇黄老之术,采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等措施使生产恢复发展,国力增强,出现了稳定的景象。

典型例题:“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

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

”诗句歌颂的是()A.西汉的建立B.刘邦的统治C.文景之治D.汉武帝大一统2重点问题秦亡汉兴的原因及启示秦亡的原因:统治者实行残暴统治,赋税沉重,徭役和兵役繁重,刑罚残酷,人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汉兴原因:统治者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提倡节俭,爱护百姓,轻徭薄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社会生产。

启示:政府要重视民生,以民为本,减轻人民的负担。

典型例题:刘邦一入关中便废除秦朝苛法;高后元年,“驰商贾之律”;文帝十三年,“除肉刑法”“除田之租税”。

以上史料可以用来说明汉初()A.儒家仁爱思想的普及B.重视农业的生产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适应时代的治国之道3综合探究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重视民意,顺应民心才能更好地发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2.掌握“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文景之治”的成因。

3. 理解西汉社会经济之所以得到恢复发展的原因。

【学习重点】西汉建立、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学习难点】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课前预习】1.“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汉朝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3.“文景之治”是指( )A.西汉初年的清明政治统治局面B.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清明统治C.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安定局面D.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4.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吸取秦亡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互学探究】1.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2.秦亡汉兴的原因和启示。

3.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4.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展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展示,各组互评,教师点拨。

【课堂小结】【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二、阅读下列材料:“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 _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习目标】①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治世局面的出现。

③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课前预习】一、西汉的建立①时间:公元前202年②建立者:刘邦(汉高祖)③都城:长安二、休养生息政策①原因: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

②措施: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轻徭薄赋,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③影响: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①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轻徭薄赋;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②影响: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史称“文景之治”【课中探究】探究一:问题:根据材料思考,西汉建立后社会景象如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解析:①田地荒芜,人口锐减,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②秦的残暴统治及秦末战乱探究二: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解析:轻徭薄赋(三十税一),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农业生产;继续采取休养生息政策;人民的辛苦劳作。

【课后检测】1. (2022年天津)2021 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

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

这印证了汉文帝()A. 勤俭治国B. 勤于政事C. 善于用人D. 虚怀纳谏【答案】A【解析】汉文帝、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

依据材料中“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印证汉文帝勤俭治国的特点,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虚怀纳谏与材料中“勤俭治国”不符合,排除B、C和D项。

故选A项。

2. (2022年四川泸州)《汉书·景帝纪》记载:“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预习+知识梳理+习题)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2、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3、休养生息具体措施:①、刘邦下令“兵罢皆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劳动力。

②、鼓励人们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4、文景之治形成原因:①、文帝、景帝继续推行修养生息政策。

②、文帝、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管理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③、文帝、景帝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④、文帝、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预习提纲一、西汉的建立1. 三要素:公元前;(刘邦);(今西安)2. 汉初景象:、经济萧条、国家贫困3. 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4.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新的王朝二、休养生息政策1. 根本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2.原因:汉初景象残破荒凉、经济萧条、国家贫困3.首次提出:汉高祖时期4.措施:①兵皆罢归家,释放奴婢;②鼓励人民致力于;③采取政策。

(十五税一)5.作用:使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三、“文景之治”1.基本措施: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①提倡,关心农桑,三十税一②重视“”,废除严苛刑法③提倡,汉文帝以身作则2.治国效果/含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

历史上称之为“”。

3.文景之治的出现,给我们什么启示?①国家要关注民生,减轻人民的负担②国家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人教版历史部编七年级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知识梳理一、西汉建立建立者:刘邦,他就是汉高祖。

时间:公元前202年。

都城:长安。

西汉初期社会: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导学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导学案: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史实, 了解汉初的社会景象, 掌握汉高祖推行休养生息的原因、措施。

2.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社会背景, 知道和理解文帝、景帝所采取的措施及积极作用。

3.通过学习汉初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 认识到改革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重点难点】1.重点: 西汉的建立 , “文景之治”。

2、难点: 休养生息政策。

【自主学习】1.西汉的建立: _______年, ________建立汉朝, 定都________, 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 减轻农民的赋税, 相应地减免_______及_______。

汉高祖死后, 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__________政策, 注重________生产, 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以_______为本, 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把田赋降到了__________。

文帝和景帝时期, 重视“__________”, 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 提倡__________, 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 政治清平,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 国家府库充盈。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2.想一想, 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3.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 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4.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当堂达标】1.西汉的都城是()A. 咸阳B. 镐京C. 长安D. 洛邑2.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A.稳定社会巩固政权B.安定天下发展生产C.人心思安以民为本D.借鉴前朝收揽人心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 再强国”的道理后, 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A. 力倡节俭B. 大兴文治C. 休养生息D. 平抑物价4.西汉初年, 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A. 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B. 下令士兵回乡务农C. 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 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来源:ZXXK]6.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A. 指刘邦统治的时期B. 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C. 前后近40余年D.“吏安其官, 民乐其业”7.“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奖励耕作的农民, 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 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 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8.阅读材料, 结合教材, 请回答。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含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含反思)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程标准】知道西汉的建立,了解“文景之治”。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西汉都城;知道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和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的措施和“文景之治”。

过程与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材,提取教材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文帝、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繁荣局面为西汉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重难点】重点: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汉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刘邦的《大风歌》学生:朗诵教师: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平民皇帝,他48岁率众揭竿而起,56岁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

刘邦建立的汉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这位平民皇帝有着怎样的治国方略?西汉统治之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继他之后,汉朝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展示:一、西汉的建立教师:楚汉之争,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

那么,刘邦是如何登上汉王朝的皇位的?生答:楚汉之争,刘邦胜利。

教师:从秦末农民起义到项羽兵败自杀,大规模的血腥战争持续了数年,而西汉建立后胜利者却无法欢欣鼓舞,因为留给开国君臣们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景象。

展示:材料一汉兴,接秦之敝(同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同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颜色相同的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材料二将相出行乘坐的牛车讨论:结西汉初年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提示:状况: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残破荒凉的景象。

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展示: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教师: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国家很穷,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案1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教案1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1 【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休养生息政策。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配乐诗歌《大风歌》视频(见课件)。

教师:《大风歌》的作者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诗抒发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他对国事忧虑的复杂心情。

公元前 202 年,刘邦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

汉朝建立之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 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探究新知目标导学(一): 西汉的建立1.观看刘邦图片和《西汉建立形势图》说出西汉是何时建立的,建立者是谁,都城在哪里。

提示:公元前202年。

刘邦。

长安。

2.根据材料说一说西汉初年的景象。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景象?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提示:汉初的社会现象: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弱,残破荒凉,人口锐减,生活困苦。

现象出现的原因: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朝末年的战乱,使得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有些将相出门只能乘坐牛车,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经济的凋敝。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过渡语: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为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人民生活,推行了休养生息政策。

其继任者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实施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由恢复进入发展阶段。

目标导学(二): 休养生息政策1.休养生息的含义:国家在大动荡或大变革以后,实施的减轻人民负担,保养民力、增加人口,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2.结合教材知识回答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目的、内容和作用。

提示:原因:吸取秦亡教训;西汉初年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残破不堪。

目的: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内容: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导学案课题: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目标】1. 了解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2. 掌握西汉的建立和发展过程;3. 理解“文景之治”的内涵和特点;4. 能够分析西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和影响。

一、导入新课1.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二、新课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1课的内容,并标记重点和难点。

2. 整体梳理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西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和发展趋势。

3. 分析西汉的建立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赵佗等一系列不同势力的斗争,以及刘邦的胜利和刘邦称帝的原因。

4. 领会“文景之治”的内涵,展示西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5. 引导学生思考西汉的“文景之治”与先秦时期的差异,了解西汉通过改革推动国家的发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回答以下问题:1) 西汉的建立过程中有哪些不同势力的斗争?为什么刘邦最终能够取得胜利?2) 什么是“文景之治”?西汉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哪些发展成就?3) 西汉的“文景之治”与先秦时期的差异有哪些?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各自的思考结果,并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四、课堂总结1. 由学生代表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五、课堂延伸1. 学生阅读与本节课相关的文献或资料,进一步了解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2. 学生练习通过解答相关题目,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布置作业】1. 阅读教材第11课的课文,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 完成相关题目的练习,并做好相关笔记备考。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延伸和拓展1.西汉的建立过程中经历了多个势力之间的斗争。

赵佗等人为了夺取中原的统治权,进行了多次战争。

其中,刘邦作为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起义军首领,以其独特的智谋和魅力,成功地聚集了一支强大的力量,并最终在战国末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3.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西汉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掌握汉高祖及继任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了解“文景之治”。

2、研读西汉初期的相关史料,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及继任者施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培养合作探究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汉初统治者政治宽厚、生活恭俭和他们简朴作风的学习,认识到他们勤俭节约的精神,杜绝奢侈浪费。

【自主学习】1、秦朝灭亡之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战争,史称“楚汉之争”。

2、公元前202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史称西汉。

3、汉高祖吸取秦朝灭亡教训,采取__________ 的政策。

4、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私信休养生息的政策。

________登基后,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5、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库充盈。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合作探究】1.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问题一:结合材料与教材,说一说,当时的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问题二:针对这样的社会境况,如果你是汉高祖及其继承者,你会怎么做呢?2.观看文景之治的视频,结合教材总结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表现。

休养生息的政策给西汉带来了什么好处?【拓展延伸】阅读65页相关史事,这段文字体现了汉文帝哪些品质?从他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当堂检测】1.西汉建立的时间是()A.公元前202年B.公元202年C.公元前206年D.公元206年2.西汉的建立者是()。

A.陈胜B.吴广C.刘邦D.刘彻3.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4.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之治。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楚汉之争、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发展的变化及原因1.了通过分析秦亡前后刘邦、项羽的战争性质的变化,了解楚汉之争及其过程。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了解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掌握推动“文景之治”出现的措施,了解“文景之治”的表现,认识“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设问1:什么是楚汉之争?西汉是怎样建立的?1、时间: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年。

2、争霸双方:西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

3、目的:争夺帝位4、结果:之围,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5、项羽失败,刘邦成功的原因:①项羽虽势力强大,却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②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6、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7.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定都;刘邦就是汉高祖。

自主学习任务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设问2:什么是休养生息政策,西汉初年为什么实行休养生息政策?1.原因——西汉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①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②是巩固新的王朝二、休养生息政策2、汉高祖采取的措施:①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释奴为民,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增加农业劳动力;3、作用:经过多年的治理,汉初的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巩固了新王朝。

自主学习任务三“文景之治”设问3:什么是“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了那些措施,影响是什么?“文景之治”的出现是西汉统治者长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结果。

对“文景之治”的出现做出贡献的1.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

2.表现举措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措施可以概括为: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

)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缓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含答案)
【自主学习】
1.西汉的建立:_______年,________建立汉朝,定都________,
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2.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采取__________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
相应地减免_______及_______。

汉高祖死后,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
行__________政策,注重________生产,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
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文景之治”:________和________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
重农业生产,提倡以_______为本,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
赋降到了__________。

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__________”,废
除了一些严刑苛法,提倡__________,反对奢侈浮华。

文景时期,
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
家府库充盈。

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__________”。

[
【合作探究】
1.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
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2.文帝和景帝的“勤俭治国”和“以德化民”给我们什么启示?对
现在的国家治理有何现实意义?
【当堂达标】
1.西汉的都城是()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
2.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
A.稳定社会巩固政权
B.安定天下发展生产
C.人心思安以民为本
D.借鉴前朝收揽人心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力倡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4.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
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来6.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准确是的 ( )
A.指刘邦统治的时期 B.指汉文帝和汉景帝的统治
C.前后近40余年 D.“吏安其官,民乐其业”
7.“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我的收获】
参考答案
【自主学习】
1.公元前202 刘邦长安
2.休养生息徭役兵役休养生息农业
3.汉文帝汉景帝农三十税一以德化民勤俭治国文景之治
【合作探究】
1.能与民休息,安居乐业,提高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逐步恢复起来,粮价大大降低,农民能够稳定地提供赋税徭役,也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汉朝统治进一步巩固起来。

2.(1)启示:成由俭、败由奢;
(2)现实意义:我们现在既要依法治国,更要以德治国。

【当堂达标】
1.C
2.A
3.C4C.5.B 6. A 7.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