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在合作学习、讨论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欲望。
5.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认知,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实物展示、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宋代经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价值观。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这幅画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宋代经济的发展状况。那么,宋代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如政治稳定、农业发展、科技进步等。
2.讲解宋代农业发展的特点,如水稻种植面积的扩大、农具的改进、土地利用率的提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和影响。
2.强调宋代经济发展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启示。
3.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历史奥秘,关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5.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了解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概况,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作业要注重史论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避免空泛论述。
2.书写规范,字迹清晰,保持卷面整洁。
3.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4.家长签字确认,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宋代南方与北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和影响。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学案(部编版)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8讲两宋的政治
辽宋夏金元时期(916-1368年)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文化成就达到我国封建文化的又一高峰。
(1)政治: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各民族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2)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3)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民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
第8讲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标要求 1.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
2.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定位 1.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及影响。
2.北宋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表现及影响。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4.辽、西夏、金政治制度的特点及与宋的关系。
5.元朝的建立、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主题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宋初的政治和军事(1)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2)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分散机构权力中央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设转运司和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初期为州(府、军、监)和县二级,后改道为路,形成路、州(府)、县三级制(选必1,P6)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影响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消极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思维拓展宋代崇文抑武政策崇文抑武政策指北宋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C、活字印刷书的发明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南宋哥窑B、北宋景德镇D、南宋景德镇【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宋代经济的发展-PPT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 1.城市贸易繁华 • 2.海外贸易繁华 • 3.纸币旳出现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货郎图》(局部)
三.商业贸易旳繁华
1.出现了大城市
城市旳商贸活动也辐 射到乡镇,形成了新旳商 业区,叫做草市;在城市 与乡村之间旳市镇也发展 成为主要旳商业贸易区。 当初市场上各类商品琳琅 满目,客商往来不绝,呈 现出一派繁忙景象。
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种国家旳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 易。当初政府管理海外贸易旳机构是( A ) •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课后习题
• 7.(2023•湖南湘西)北宋时期,四川地域出现 了世界上最早旳纸币( C )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 8.(2023•湖南郴州)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旳 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旳一种重大事件,也是经济 地理格局中旳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 南移完毕于( C )
是怎扬场样发展起来旳?经济重心为何会出 《耕
现南移?这种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又 到什么时候收完获毕?这都是我插们秧这一节课 要学习旳内容。
获 图》
学习目的
1.掌握五代、辽、宋时期农业、手工业、 商业发展旳详细情况;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旳情况; 3.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旳南移最终完毕。
一、农业旳发展
课堂小结
类别 农业 原因
情况
手工 纺织业
业
制瓷业
商业
造船业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货币
发展成就
1.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安定。2. 政府注重、扶持。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旳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②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栽培有了很大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认识二:如何看待社会的变化
1.国家版图:由政权并立走向国家统一,版图最大。 2.民族关系: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 3.经 济:经济重心南移,商品经济发达。 4.对外关系:中外交通发达,丝绸之路达到鼎盛时
期。 5.文 化:重文轻武,科技发达,文学艺术异彩
本单元课标要求
课程结构与课标对应:严格遵守课标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了解辽、宋、西夏并立与北宋强化 中央集权和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
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金灭辽及 北宋;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体会 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南宋的 偏安。
单元时空坐标
北
金
南金
宋
朝
宋灭
建
建
建北
立
立
立宋
960
1115
1127
蒙 古 灭 夏
1227
忽 必 烈 即 位
1260
元 灭 南 宋
1276
元 朝 灭 亡
1368
916
1038
1125
1206
1234
1271
1279
元
丹
夏
攻
古
古
朝
朝
建
建
灭
政
灭
建
完
国
国
辽
权
金
立
成
建
统
立
一
时间跨度:起于960年宋朝建立,止于1368年元朝灭亡。
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 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一步南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①兴起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②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③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①兴起:唐朝时期,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②建国:11世纪前期,元吴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③发展:元吴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获胜的西夏也遭受损耗,人民困苦(2)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二.金灭辽及北宋四、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①城市: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乡镇: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③城乡市镇:城乡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③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第8讲 宋元时期农耕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视角二 土地的流动 材料三 宋代政府顺应了土地私有的历史趋势,鼓励和支持土地的私人占有,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对土地兼并采取了自由放任的态度,使宋代土地所有权的 转换非常频繁。
★2.自然经济结构:出现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
一定突破。棉花的种植始于宋朝,在元朝得到大力推广。 3.土地政策:宋代 不抑兼,租并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4.租佃关系: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租佃经成营为仅次于自耕农
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用
的订形立式契。约地租以实物为主。
5.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
。 高转筒车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二、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 五大名。窑宋 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继丝绸后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 2.纺织业: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元朝,黄道 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宋末元初, 棉纺织成业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3.矿冶业:煤的开采量大,东京居民普遍使用 煤作燃料。煤的使用提高了金 属冶炼的产量与质量。 ★4.印刷业:宋朝新兴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 的发展。
︱高中总复习︱一轮·历史
3.国家对社会的控制较为松懈 (1)朝廷对土地买卖等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2)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等,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 六、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中举为官;流行“榜下捉婿”的风 习;官商分利原则运用广泛,出现了盐引、茶引等各种禁榷商品的转卖凭证,众 多商人与官府合作,地位尊崇。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D、浙江居民能吃到当地的占城稻
秦岭-淮河这道天然界限,大致把我国领土分成南北两半。历史上,南 方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远远落后于北方,但后来南方经济不但赶上 而且大大超过了北方。
请回答: 1、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是在什么时候?
2、请结合唐朝末期到两宋的历史,说说这时期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的原因是什么?
docin/sundae_meng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
1、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 南方。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 2、南方的麦田面积迅速增加,许多丘陵、山地 种上麦、粟、豆等作物。 3、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了长江流域, 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 4、茶树栽培也很广,许多农民以种茶为生。 5、南方的甘蔗、柑橘和荔枝等生产兴旺,许多 人家成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者。
docin/sundae_meng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
1、纺织业:
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棉织业:南宋时,棉纺织业发展到了东南沿海
“号为冠天下”的蜀d地ocin丝/sund织ae_品meng
南宋棉毯
2、陶瓷业:
1、商业发展,金属货币不易携带。 2、纸币比金属货币携带方便,可以较大
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
3、今天的货币有国家同意发行,具有更 高的信用度,使用范围更广,印刷更精 美,防伪技术更高。同时纸币的发行和管 理更加的科学。
docin/sundae_meng
小结:
类别
发展成就
国 农业 粮食作物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
家
苏湖成为粮仓;麦田面积迅速增加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南宋 赋税 60000000
1196年
45095000 14319000
44:56 81:19
魏晋南北朝
南移的过程
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唐代中后期
展南 方 经 济 发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手工业进步
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 心的南移奠定基础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南宋: 经济重心南移最后 完成
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 济建设有何启示?
C
4.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 过程,下边的示意图对这一过程的完成作了形象
C 的描述。图中①对应的朝代应该是(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瓷都。
观音坐像 宋·孩儿瓷枕
瓷器挂盘
汝
定
窑 钧
窑
窑
哥
官
窑
窑
(4)造船业: ①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
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②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③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
大,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
《货郎图》(局部)
1、市镇的发展
(1)地位: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 (2)表现:
海舶、征榷、贸易之事”的机构被称为( )
A.中书省 B.三司 C.市舶司 D.行书省
C
3.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州桥夜市每 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夏天卖的饮食 品种繁多,有沙塘冰雪冷元子、生淹水木瓜等。 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统一国家建立 B.江南地区开发 C.商业贸易繁荣 D.民族政权并立中
苏州 湖州
富足
重要粮仓
(2)经济作物: 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第8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榷物是宋辽夏金政权在边境所设的互市市场。场内贸易由官吏主持,除官营贸易外,商人须纳税,领得证明文件(关子、标子、关引等)方能交易。榷场贸易的兴衰与国家商税收入相联系。榷场的设立是为了适应各地区的经济需要,也有控制边境贸易、安边绥远的作用。
2.榷场
在古时候,城和市是各自独立的概念,“城”的本义是城墙;“市,买卖之所也”,即市是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宋代以前,城市的政治功能突出,宋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甚至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城市。
矿冶业
北宋煤的开采量很大,东京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燃料的改进大大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
发展迅速,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一、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发展
3.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市场
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边境
官方设置榷场进行互市交易;民间贸易也相当活跃
货币
需求量剧增,纸币(交子、会子)出现
二、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
1.宋朝时期
门第观念淡化
原因
科举制度更为完善,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
表现
婚姻择偶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贱民阶层数量显著减少
家内服役更多地来自雇佣
无地农民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受到契约关系以外的人身束缚
国家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
漠北、东北、西北、西南的农业都有显著进步
1.复种制
复种制是指在同一耕地上一年种收一茬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有两年播种三茬,一年播种两茬,一年播种三茬等复种方式。复种制是农业史上的重大变革,大大提高了耕地利用率,大大增加了粮食产量。
七年级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识记宋朝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的成就。
②掌握宋朝南方经济发展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③思考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①思考和概括宋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综合归纳的能力;看图了解中心的位置,理解经济重心的南移。
②通过思考和总结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国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较大的发展,商业和对外贸易达到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
②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传播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
【教学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教学方法】合作、讨论、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一、导入说到江南,人们都说,江南是一个水乡,是一个如梦似画的地方。
今天的江南发展仍然迅速,往前追溯,我们要回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刚开发,那么,江南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开发,发展到宋代,这个时候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今天,让我们走进宋代,了解宋代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自主学习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的发展2.手工业的兴盛3.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都市繁荣的表现(2)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3)纸币出现的标志,原因和作用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1.经济重心南移,从什么时候开始?到什么时候完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三、学生展示1. 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①垦田面积扩大;②耕作技术提高(复种技术,秧马)③越南传入的占城稻不断推广④南方的水稻在北方得到推广;⑤南方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⑥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粮仓(“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①南方普遍种植茶树;②棉花种植区由南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中华文明的成熟第8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特征宋元时期 (960 ~ 1368 年 ) 是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时期。
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宋代在中央和地方全面实行分化事权的改革;元代行省制影响深远。
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商业活动突破坊市限制。
交子的使用标志着商品货币经济发展到空前水平。
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
思想:理学产生,儒学完成转型;科技世界领先;文艺平民化、市俗化。
第 8 讲宋元时期的政治与经济一、宋元时期的政治( 一 ) 君主专制的加强1.宋代(1)宋代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中央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2.元代(1)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2)元末,宰相权势越来越大,有时可以左右皇位继承。
( 二 ) 中央集权的发展1.宋代(1)措施①军事: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
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③财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2)影响①积极: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元朝:行省制度1(1)措施①地方设行中书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②下设路、府、州、县。
③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
(2)影响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②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图示解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宋元时期的经济( 一 ) 农业的发展1.生产技术: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一年两熟制或一年三熟制。
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关系有了较大发展。
3.灌溉工具:宋代出现利用水力为动力的高转筒车。
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 二 ) 手工业的进步1.制瓷业:宋朝时,中国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五大名窑。
历史《宋代经济的发展》
4.宋代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取得辉煌的成就,其中江南有一个镇被誉
为“瓷都”,它是(
)
D
A.广州
B.长安
C.泉州
D.景德镇
5.史料实证是我们必备的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哪一项不能说明两宋时期手工业
的兴盛( C )
A.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B.海南岛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C.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位的农作物是(
)
A.高粱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3.如表所示赋粮比例信息说明(
)
B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总计
北方数
南方数 南方所占比例(%)
贯、石、匹、两 10 018 153 4 414 841 5 603 312
55.93
A.黄河流域战乱频繁 B.南方经济地位重要 C.文化重心开始南移 D.北民南迁速度加快
作的踏犁。
——李成贵等《宋代的农业推广》
谜语:打一农作物
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点大,都 是宝中宝。 生在山上,卖到山下,一到水里,就 会开花。
不是桃树却结桃,桃子里面长白毛, 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见白毛不见桃。
2.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亦称"食用作物"、 "粮谷作物"。一般用作人 类主食。比如:小麦、水 稻、马铃薯等。
窑
: 汝窑: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 钧
官 哥窑: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 定
汝 哥
官窑:色自粉青泯火气,纹犹鳝血裂冰肤
宋钧宋窑汝玫窑瑰莲紫花釉式葵花温花碗盆
叶氏哥宋宋窑景官定复德窑窑制镇青白哥釉(釉瓷窑方梅都葵花瓶)瓣盆口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
部编⼈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有答案)第8课⾦与南宋的对峙知识整理+练习知识整理1.⼥真族的崛起(1)⼥真崛起:⼥真族居住在⿊龙江流域和长⽩⼭⼀带,过着游牧渔猎的⽣活。
11世纪末,完颜部的⾸领阿⾻打进⼀步完成了⼥真各部的统⼀。
(2)⾦朝建⽴:1115年,阿⾻打正式建⽴⼥真政权,国号⼤⾦,他就是⾦太祖。
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真部落军政体制,颁⾏⼥真⽂字,发展⽣产,⼥真势⼒迅速壮⼤。
2.⾦灭辽及北宋(1)辽灭亡: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打得⼤败。
⽽⾦军却势如破⽵,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1125年,辽被⾦灭亡。
(2)北宋灭亡:⾯对⾦军的强⼤攻势,宋徽宗、宋钦宗⽆⼼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
1127 年,⾦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3.南宋的偏安(1)南宋建⽴: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2)岳飞抗⾦:岳飞统率“岳家军”在郾城⼤败⾦军主⼒,并乘胜追击,迫使⾦军后撤。
(3)岳飞被害:宋⾼宗和权⾂秦桧害怕抗⾦⼒量壮⼤,危及他们的统治,便向⾦求和,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4)宋⾦和议:宋⾦达成和议,南宋向⾦称⾂,并给⾦岁币,双⽅以淮⽔⾄⼤散关⼀线划定分界线,宋⾦对峙局⾯形成。
(5)宋⾦对峙:⾦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南宋统治者满⾜于现状,偏安江南⼀隅。
课堂练习⼀、选择题1. “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物最有可能是( )A.阿保机B.阿⾻打C.元昊D.赵构2. “⼭外青⼭楼外楼,西湖歌舞⼏时休。
暖风熏得游⼈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A.宋辽对抗B.南宋与⾦对峙C.宋夏和议D.北宋与⾦对峙3. 下列不是⾦朝变⾰⼥真习俗内容的是( )A.南迁⾄中原地区B.改⾰⼥真部落军政体制C.颁⾏⼥真⽂字D.仿照南宋改⾰官制4. 如果编写少数民族的历史,下列哪些⼈物可以⼊选其中?( )①阿⾻打②阿保机③元昊④寇准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③④5. 12世纪强⼤起来的⾦政权,在不到⼗年的时间,就先后灭掉了两个政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导学提纲
一、农业的发展
1.原因:大量兴修,开辟耕地,精耕细作技术走向成熟。
2.作物:
(1)粮食: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2)经济作物:和茶叶成为南方重要经济作物。
二、手工业的进步
1.制瓷业:出现了窑、龙泉窑、哥窑等名窑。
2.造船业:工匠建造了适于内河航运的江船、外海航行的海船以及车船。
3.纺织业:丝织业在一带获得很大发展。
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三、经济重心南移
1.开始时间:后期。
2.过程:隋朝,形成了以为中心的经济区,为整个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3.完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总量超过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
4,原因:
(1)北方战乱,南方安定,大量南迁。
(2)南方地理、气候条件优越。
(3)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和经验。
(4)统治者重视农业的发展,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巩固训练
1.两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较快,耕地面积扩大了那时农民扩大耕地面积的方式有哪些()
①开辟圩田②开垦牧场③修造梯田④屯垦荒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下列关于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南方农业发展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南方灌溉技术和耕作技术有很大的提高
B.南方小麦的产量大幅度增长
C.原产北方的小麦、粟和豆类在南方扩大种植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成为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3.在我国封建王朝中,有一个王朝在手工业生产上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它是()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4.据报道: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了宋代瓷器。
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窑厂,它们是()
A.汝窑、哥窑、钧窑
B.龙泉窑、景德镇窑、哥窑
C.定窑、哥窑、汝窑
D.汝窑、哥窑、龙泉窑
5.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
从唐朝中晚期到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6.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
7.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
A.“扬一益二”
B.“苏湖熟,天下足”
C.“无徽不成商”
D.“湖广熟,天下足”
8.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农业、手工业获得了发展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北方战乱,经济重心南移
9.宋代时南方手工业与前代相比有了很大的发展,下列叙述能体现发展的有()
①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②棉纺织业从北方兴起,发展到南方
③景德镇成为重要的瓷都④造船业发达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材料解析题。
两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币。
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1)闻名天下的“粮仓”在哪里?根据材料指出,南方形成“粮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新的手工行业”指的是什么?
(3)两宋时期出现的新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哪些?
(4)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1.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见右图(南宋瓷器)
材料二:两宋时期,主产于南方的水稻已是全国产量最多的粮食作
物,南方出现了天下闻名的“粮仓”。
南方商业发展的水平,从总体上看
也超过了北方。
与此同时,南方赋税收入增加,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支
柱。
材料三:从东晋开始,北方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更北的游牧
民族侵扰,居住在山西、河南、山东、河北的汉族人开始迁往江淮一带。
从南北朝一直到南宋,北方汉人迁往江淮的脚步就一刻没有停留,共计数百万。
(1)材料一中的瓷器出自哪里?宋朝时,与该窑齐名的还有哪些?
(2)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中国古代经济已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完成于什么时候?
(3)从材料三可知,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12.材料解析题
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过程中值得我们借鉴的一些经验和教训。
材料一:
图一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反映了哪一行业的生产情况?在两宋时期,图一行业出现了怎样的兴盛局面?图二为泉州出土的南宋海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手工业繁荣的其他表现?
材料二: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西汉《史记》
材料三: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江苏)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陆游集》
(2)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4)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答案:
1.B
2.B
3.B
4.B
5.D
6.B
7.B
8.B
9.D
10.(1)苏州和湖州。
气候温和、资源丰亩。
(2)棉纺织业。
(3)牛转翻车、铁弯锄、秧马等。
(4)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11.(1)景德镇窑。
龙泉窑、哥窑等。
(2)我同经济重心南移。
南宋。
(3)大量的北方人南迁,给南方提供了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等。
12.(1)农业。
水利大世兴修,耕地广为开辟,精耕细作技术走向全面成熟;水稻成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棉花和茶叶在许多地方栽培起来,成为重要经济作物。
制瓷业得以大规模发展,并出现了景德镇窑、龙泉窑、哥窑等名窑;丝织业在江浙一带获得很大发展,棉纺织业在南方兴起,成为我国古代手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2)材料二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江南人口稀少、生产方式原始落后、物资贫乏;材料三反映的是南宋农业发达、物资富足的状况。
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3)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迁的北方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辛勤劳动。
(4)政局的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统治者对经济发肢的重视程度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及时引进、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于经济建设中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