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艺术研究试题(详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国古代小说两大系统及几种体式和代表作品

两大系统分为文言系统和白话系统,文言系统分为志怪、志人、杂传、传奇等四种体式。白话系统多指说唱艺术,包括曲艺、话本、章回等体式。文言系统中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幽明录》祖冲之《述异记》等;志人小说代表作有刘义庆《世说新语》郭澄之《郭子》裴启《语林》等;杂传代表作品有《燕子丹》《西京杂记》等;传奇盛行在唐代,代表作品有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等;白话系统中曲艺的代表作品有王实甫《西厢记》关汉卿《窦娥冤》等;话本代表作有冯梦龙《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章回小说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

二、中国古典小说的民族特点:

(一)直面社会人生,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1.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正义感(同情弱者,反对邪恶,主持公道),伦理感(宣扬伦理纲常,忠孝节义等),道德感(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诚实守信)

2.艺术理念上首先重视真实性:史传文学的影响,其他艺术的借鉴,如“神似”“境界”。(二)中国古代小说重视情节性

1.情节的单向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缺陷:封闭性;但有的也具有开放性如《金瓶梅》)。

2.人物动作性(少心理描写,在情节发展和人物语言动作中体现)。

(三)叙述语言精练简介。

(四)体质不同形成艺术特点的各异(白话作品文言作品文白相间韵散结合)。

(五)篇章结构千姿百态(片段、;一生段落划分、章回结构)

三、远古神话的小说史意义:

1.从叙事角度看,我国上古神话多记叙,少描写,多梗概,少细节。比如《淮南子.本经训》羿除诸怪的神话,每一次战斗都是如火如荼的。2风云诡谲,这种叙事结构已成为后世降妖伏魔小说之祖3宏大的时空观念4千变万化的神怪形象对后世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5审美特征奇崛多变,壮丽瑰伟6文化精神的滋养:崇神尚德

四、中国古典小说的功能:

1、观念载体,传播工具:例如魏晋志怪小说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用小说来表现和宣传道教思想,展现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2、道德教化:上古时期的神话作品中已有初步展现出道德教化、规范秩序的功能,唐宋以后的小说家开始将其作为小说的基本思想价值,大大丰富了小说的正面意义

3、娱乐功能:不同小说体式适应不同人群的娱乐需要,上至贵族,下至百姓都能在小说中获得娱乐满足,小说还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求

五、魏晋志怪志人小说的异同及对后世的影响:不同点:志怪小说主要记录事件志人小说主要记录人物

共同点:1.题材类型:二者都主要记录当时的奇人怪事,题材具有同一性。其同一作者的作品有些是志怪,有些是志人,刘义庆的《幽明录》和《世说新语》就分属这两类小说

2写作特点一致:以“志”为尚,着重于记录,所以都将“真实”放在第一位,表现形式上都以笔记体为主,细节上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长短不拘特点表现明显。两类小说主要由主要内容决定创作事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对应小说的长短程度。

3、影响:A.叙事范型有不同层次。a.有的只是某些情节构成要素的相似,如刘义庆《幽明录》中《卖胡粉女子》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陶绣》。b..有些地方虽不能与后世小说做简单对应,但背景相似,情节相近,仍值得关注,例如《搜神记》中的“李奇”和《西游记》中的灵感大王。

C.实际上,当时的小说已有初步的叙述范型,如《搜神记》中“父喻”表明当时小说在理想与现实间寻找一个能使人产生心灵感动的契合点。d.从影响看,有一些叙事范型更为清晰重要,如神仙洞窟类作品。《幽明录》中的《刘晨阮瞻》即为代表,对后世神怪小说创作影响重大。B.思维方式。a.从思想文化上看,魏晋南北朝的志人志怪小说对后世影响广泛。例如《搜神记》中《干将莫邪》的故事就体现了鲜明的忠臣意识和复仇意识、侠客精神、雌雄观念等,在后世作品中均得以沿袭和发展。b.志人志怪小说中的因果报应观念也成为大中古小说创作的一个出发点和基本叙事结构。C.总之,魏晋为中古小说文体的形成提供了一个原初形态的文本形式,对后世的启发表现在题材类型、艺术特点、叙事范型思维方式等方面,还在小说理论建构中,南宋刘辰翁评点《世说新语》是最早的小说评点之作,提出了一些小说创作的的重要见解。

六、志怪的艺术手法及对古代小说发展的影响。(1)1、叙述角度个人化。相对于史书的公共叙事而言,这种记录与传说依托的是个人表述行为,经常有“视”“见”“闻”“听”之类的说法,一方面为了表明记叙的真实客观,另一方面丰富了小说的叙事角度。2、情节结构复杂化。出现了后世小说中一些常见的叙事范型,如高度型、野遇型、离魂型、游仙型、凶宅型、复仇型等。3、细节描写的突出,以概述为主,一旦出现细节描写,就显得格外突出,艺术效果明显,如《搜神后记》中的《》叙述鬼魂与与约为夫妻的细节描写,用笔细腻,刻画宛然。4、对话的运用,对话的拟写是依托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只要有对话人物应答与反应也必然使作品的情节叙述呈现更为复杂的关系。5、韵散结合的叙述方式。

(2)虽然志怪小说有其特殊的产生背景,也有其特殊的目的,但从艺术手法上看,已经昭示了后世小说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材料题

1. 《干将莫邪》的作者、处处,反映的传统观念对中国传统小说的影响。

(1)《干将莫邪》的故事在刘向的《列士传》、《太平御览》卷三六四所引的《吴越春秋》佚文。曹丕的《列异传》、干宝的《搜神记》中均有记载,期中以干宝《搜神记》最为详细生动。

(2)1、君臣意识和复仇意志。《干将莫邪》的主题是复仇矛盾,是在国王与臣民之间展开,就带有更复杂的性质。按照传统观念,臣民要绝对服从和忠诚国王,任何反抗就视为大逆不道,如果不看到这一点,就难以理解干将莫邪的行为,干将受命于楚王,就自认为必须忠于他,但他儿子不同,他没有这样的义务,所以他可以复仇。这是《水浒传》等书的精神命脉。2、侠客精神。山中侠客本来与楚王无冤无仇,得知干将之子的深仇大恨,便主动请求替他报仇,并不贪图赏金,只是出于一种义愤就挺身而出,这种见义勇为的行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表彰的侠客精神,他也是中国小说中较早出现的侠客形象。明清以后侠义小说渐渐变成一大流派。3、雌雄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一向是重男轻女的,因此本故事中干将慷慨赴死,她的妻子却无能为力不能承担复仇的重任,临行前还嘱咐妻子让儿子为其报仇,如果他妻子生的是女儿,这个悲壮生动的故事就无从表现了。在器物表现上也是如此,剑分雌雄,就是鲜明的例证。后来的《西游记》中孙悟空骗夺妖怪的宝葫芦之类尤以雄雌分辨胜负,正是同一观念的流露,至于小说叙述中的男性话语霸权则更为复杂。

2. 《西京杂记》中王昭君故事的发展与流变,小说和史传文学在同一素材创作上的差异及对文人的影响。

答:1,《昭君出塞》最早见于《汉书》之《元帝纪》《匈奴传》史书中她本是自愿出塞的,意在“和番”“故少悲凉”同时也无“按图召幸”和“画工弃市”之说,这些都是随后民间传记附会的。《西京杂记》中记载者元帝后言既多,不得常见,及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虽是粗陈梗概但却孕育着丰富的内涵,王昭君的特立独行使美丽带有一种凛然高洁的品格,因此,她很快就从“画工弃市“的故事凸显出来,成为历代文人咏赞的对象,王安石《明妃曲》赞叹:“意志由来画不成,当年枉杀毛延寿”元杂剧《汉言秋》则是这一题材的集大成者,不但继承了以前同类作品,对王昭君崇高人品的褒扬,更强化了一国之主的汉元帝竟然连自己的妃子都不能保护的情境,从而使这一题材的政治意义。

2,小说与史传文学的差异

A,真实与虚构,这是史传与传记的本质区别,史传的语言,讲求真实性,要做到“不虚美不淫恶”,小说作者则可以根据情节需要,虚构一些语言和情节。B,对历史中的细节问题,史传关注的是历史的基本走向,而小说更加注重细节描写,以细节和语言来衬托人物。C,结构模式不同:史传一般用宏观,大规模的叙事模式,小说则是围观小场景的结构模式。D,客观与主观,史传讲求真实,关注的是历史发展的动向问题,作者总是以第二人称来客观的评述发生事件,小说则多为第一人称,多主观描写。E,记事与记言,史传多记事,小说多记言,通过语言来描述人物故事情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