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学校宗教排查报告一、引言本学校在实施关于宗教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宗教排查,以了解学校内部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宗教活动或一些极端宗教言行。

本报告旨在总结排查的结果、分析当前状况、提出改进建议,确保学校的教育环境健康和谐。

二、排查目的和方法1. 排查目的:(1)了解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2)发现学校内部是否存在过度宣传或发展非法宗教组织的现象;(3)了解学校内部是否存在极端宗教言行,以及对此的防范措施。

2. 排查方法:(1)问卷调查:针对学校教职工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经历以及对宗教的态度;(2)资料调查:查阅学校档案和相关教职工和学生的宗教背景以及宗教运动的活动记录;(3)访谈调查:通过对学校的教职工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宗教的认识和态度。

三、排查结果1. 教职工宗教信仰情况:(1)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职工中,72%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其中佛教占52%,基督教占28%,伊斯兰教占15%,其他宗教信仰占5%。

(2)在访谈调查中,教职工普遍表示对宗教持尊重、包容的态度,并且不会在工作场所宣传个人信仰。

2. 学生宗教信仰情况:(1)在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中,50%表示有宗教信仰,其中佛教占38%,基督教占32%,伊斯兰教占25%,其他宗教信仰占5%。

(2)学生对宗教的态度呈多元化,部分学生表达了对宗教信仰的兴趣和好奇,但大多数学生表示对宗教持中立的态度。

3. 学校宗教教育情况:(1)学校定期开展宗教教育课程,内容包括世界各大宗教的基本知识、历史和文化;(2)学校举办的宗教活动偏向于展示多元文化,强调宗教的融合和互相尊重。

4. 学校极端宗教言行情况:(1)在调查期间,未发现学校内部存在明显的极端宗教言行;(2)学校管理部门对于宗教言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较为完善,包括严禁教职工在工作场所宣传个人宗教信仰,加强对学生的宗教教育,以及加强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

关于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数据分析

关于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数据分析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以广东高校的数据为例11计算机毛概第十⑦小组小组成员:袁俊扬周业祖汪炜饶德彦郑森胜凌忠怡林凯伟【摘要】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现状及成因分析,是新形势下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观、加强高校理想信仰教育、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此次调查发现,在现状上:第一,大学生信教人数占一定比例,并有升温趋势;第二,信仰的宗教类型以佛教、基督教、道教为主;第三,政治信仰对宗教信仰具有低度相关。

在成因上:第一,以家庭为主的人际圈对大学生宗教信仰产生极大影响;第二,大学生好奇心强、对具有神秘感的宗教容易产生兴趣;第三,宗教的部分道德美和艺术美迎合了大学生对道德和艺术的探索需要;第四,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满足了大学生在现实压力和矛盾中寻找心灵寄托的心理需求。

德国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所说:“任何一个努力生存的社会,无不多少具有宗教性质的信仰,人类总有必要解释人生的恐惧与困惑,人类对此追寻一致的反应就是宗教。

”为此,我们于2012年11月—12月对广东不同高校的360名在校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力争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做参考。

一、样本和资料(一)样本设计此次调查的总体是广东省所有高校在校大学生,样本由360名大学生组成。

考虑到调查的样本隶属于不同生源地、学校、专业、年级、民族背景等,为了增加样本的代表性,首先,在学校的选取中,主要以“文理特点”和“学校级别”(独立学院、专科学校、普通大学)为参照标准.(二)资料收集和分析本调查由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11级计算机第17毛概实践小组实施完成。

资料收集采取自填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方式相结合。

填答时间约为10分钟。

本次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18份,有效回收率为98.3%,完全符合问卷调查的基本要求。

电子版收回242份,刚好360份。

从回收的资料来分析,列下:从性别来看,调查对象中男生占62.3%,女生占37.7%,男性多于女性24.6个百分点;从学习类型分类,理科类学生占55.6%,工科类(19.4%),文科类(16.7%),艺术类(8.83%);理科居首。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摘要:本文是一份针对学校宗教情况的排查报告。

通过对学校的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详细分析了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学校宗教活动的态度以及宗教对学校管理的影响等多个方面。

报告旨在为学校提供科学、全面的宗教管理建议。

第一部分:引言背景和目的:介绍宗教排查报告的背景和目的,指出宗教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方法和样本:解释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的合理性,并介绍报告所采用的三种主要调查手段:调研、问卷调查和访谈。

第二部分: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本部分通过对学生的宗教信仰调查,希望了解学生宗教背景及其信仰程度。

教派背景:统计了不同宗教教派在学生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教派对学生宗教行为的影响。

信仰程度:通过量表测量学生的宗教信仰程度,并分析不同信仰程度学生的特点和行为。

第三部分:学生对学校宗教活动的态度调查本部分旨在了解学生对学校宗教活动的态度和看法,以及对宗教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关系的看法。

支持程度: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学生对学校宗教活动的支持程度,分析不同支持程度的学生可能产生的原因。

看法与体验: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宗教活动的看法和对参与宗教活动的体验,并分析宗教活动对学生的影响。

宗教活动和教学关系:调查学生对宗教活动和教学之间关系的认知和看法,并探讨其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第四部分:宗教对学校管理的影响调查本部分旨在研究宗教对学校管理的影响,包括学校文化、学生行为和学校政策等方面。

学校文化: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宗教对学校文化的塑造和影响,探讨学校文化与宗教之间的关系。

学生行为:通过调查学生宗教行为的特点和规模,以及与学校管理的相关性,分析宗教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并给出建议。

学校政策:研究学校在宗教管理方面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提出相应建议。

第五部分:宗教管理建议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对学校进行宗教管理方面的建议,包括宗教教育、宗教活动监管和学校政策等方面的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总结全文,回顾研究目的、方法和调查结果,并强调宗教管理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大学生的信仰的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目的信仰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是统摄其它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态。

我们正处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与社会基础的变更必然会影响到处于转型期人们的心理。

而我们当代大学生也是受到中西文化冲突交融影响最深最广的一代。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关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问题。

如何使作为未来社会发展中流砥柱和社会高知敏感人群的大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觉地持有正确合理的信仰,依然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所在。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针对不同对象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影响我校学生信仰及其相关特征因素,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

达到以下目的:1.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2.通过表层深入到大学生的情感深处,判断何种情感支撑着信仰的需求从而示信仰“有无”的心理依据;3.通过马克思主义之外的信仰的选择,判断大学生信仰状况的一些值得关注的趋势;4.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对大学生信仰教育全面而有效的策略。

二、调查对象XX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形式问卷形式。

(发放问卷 210 份,回收有效问卷 205份。

)四、调查时间20XX年5月24日——20XX年5月27日五、调查内容简介本调查问卷主要就大学生的自身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看法,认为大学生应该有的信仰,被调查者对于金钱以及宗教在内的相关问题的看法,就马克思主义在人们信仰中的地位,来推断当今社会的人们在面对工作压力,就业困难等社会问题时的心态。

六、调查过程首先,出于对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我们在调查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先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征集问卷题目,然后将题目进行合理筛选、整合,经过修改核对形成最终的问卷调查;接着,我们从小组中挑选出责任心较强的两名成员,由他们负责问卷的打印、分发、回收。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篇一: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大学生对宗教的态度调查报告近年来,中国的各种宗教都以不同形式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基督教的信仰人数发展快。

其中大学生所占的比列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在我们这次抽样调查的50份问卷中,有宗教信仰的占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发展很快,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宗教信徒。

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近年来,理论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研究大学生的信教问题。

学者们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开展了实证调查,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其中基督教在中国发展传播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大课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日趋密切,并尊重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基督教在中国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当代青年中传播甚广。

这种现象己经引起国际社会和我国教育、文化和宗教部门的极大关注。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在此次问卷调查中,我们组主要对于我校以及其他非艺术类同学做的一次调查。

调查显示:信基督教的同学占8%;其余同学中大部分同学认为对宗教没有太多的了解,谈不上信仰不信仰的问题;而96%的同学都理解身边有宗教信仰者;对于宗教的传播宣传,30%的同学认为应该,但要适度;6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听听也可以;还有8%的同学坚决反对。

从影响上来说,佛教和基督教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较大。

要说明的是,虽然有些同学选择信仰佛教,但他们对佛教的教义并不十分清楚,平时也没有佛教的饮食习俗,更没有经常到寺庙去烧香拜佛。

之所以选择信仰佛教,是因为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同学们对佛教比较熟悉。

相反,信仰基督教的同学虽然从比例上看没有佛教高,但参与基督教活动的人数却相对较多。

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1.社会和家庭原因。

任何宗教本质上都是支配人间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社会或自然异己力量,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宗教存在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最终版]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最终版]

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最终版]第一篇: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最终版]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为什么不分种族、民族、地域、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程度都会有宗教信仰呢?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无疑,宗教信仰可以看作是全人类所具有的普遍特征。

信仰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天赋,是人类对于宇宙天地命运历史的整体超越性的意识,是统摄其他一切意识形式的最高意识形式,是人类对人自身存在整体性的反思。

信仰也是人类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它把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倾向化为坚定的信念,支配人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信仰是文化的灵魂,是道德的支柱它可以使人安身立命,也可以使民族有新的精神方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而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的转型期,新旧社会制度体系的交替必然出现激烈的社会变迁而产生一定问题,信仰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人们行为的失范、异化、思想的空虚等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并将其作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方面做出贡献。

认真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宗教信仰问题,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培养人的根本任务,也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我国实现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2007年8月31日,我食品科学学院组织部分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

在调查中,我们采用填空式的答题形式,在我院的187名学生中进行了调查,回收率高达100%。

现将问卷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信仰佛教: 36(人)占19.25% 信仰基督教: 5(人)占2.67% 信仰天主教: 2(人)占1.07% 信仰道教: 1(人)占0.53% 无任何信仰:143(人)占76.5% 从以上调查的结果,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在大学生中还是有不少信仰宗教者已经存在,且发展趋势不容忽视。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关于学校宗教排查报告1. 引言近年来,随着宗教信仰的重新兴起,学校中出现了一些宗教活动的迹象。

为了维护校园的宗教中立性,评估和排查学校宗教情况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XXX学校进行宗教排查,并提出相关建议,以确保学校继续保持宗教自由、平等和尊重的学习环境。

2. 背景XXX学校作为一所公立学校,其主要宗旨是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并为学生提供安全、开放的环境。

宗教问题在校园中引起了关注,我们认为有必要进行宗教排查以确保校园的宗教中立性。

3. 宗教排查方法为了确定学校中宗教情况的真实状况,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宗教排查。

主要方法包括:3.1 抽样调查我们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校园内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了调查。

调查主要包括对个人宗教信仰的了解、宗教活动的参与情况、宗教活动是否对校园秩序产生不良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3.2 文件审查我们审查了学校的文件档案,包括学校宗教政策、学生社团活动记录等。

通过文件审查,我们可以了解学校在管理宗教问题上的做法和效果。

3.3 线上监测我们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对学校进行了线上监测,以了解学校内是否存在宗教活动和相关言论。

4. 结果和分析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审查,我们得出以下结论:4.1 学校宗教氛围良好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和教职员工在校园宗教方面表现出了宽容和尊重。

很少有学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或在校园内传播极端宗教思想。

这表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宗教观念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4.2 个别宗教问题存在尽管整体情况良好,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了一些个别宗教问题。

有些学生或教职员工在校园内进行宗教宣传或活动,这可能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影响,损害校园的宗教中立性。

4.3 学校宗教政策有待完善通过审查学校文件,我们发现学校的宗教政策存在一些缺陷。

学校没有明确规定宗教活动的边界和限制,也没有对学生宗教权益的保护提供具体指导。

因此,学校在宗教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境。

5. 建议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学校的宗教管理水平,我们提出以下建议:5.1 加强宗教教育学校应加强宗教教育,培养学生宽容和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能力。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

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及其引导教育机制研究一、引言宗教信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宗教信仰更是一个复杂多样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大学生宗教信仰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对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调查分析1.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在中国,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发展,宗教信仰也日益多元化。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其宗教信仰也呈现出多样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宗教信仰中以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

佛教的信徒最多,其次是基督教和道教。

这说明大学生宗教信仰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变革与传统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变革和传统同样是一种现象。

传统的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在变革中得到传承。

基督教传统在大学生中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同时也有一部分大学生开始接触新兴的宗教,如佛教和道教。

这表明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是开放的,他们愿意接受新事物,但同时也会传承和坚守传统。

3. 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代化趋势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大学生的宗教信仰也呈现出现代化的趋势。

他们更加注重宗教的社交功能和心灵寄托,更倾向于在宗教里寻找精神慰藉和社交团体。

与此一些大学生也开始对宗教教义进行重新解释和认识,试图将宗教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这种现代化的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吸引力,成为其选择宗教信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引导教育机制研究1. 加强宗教教育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明显,加强宗教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可以增设宗教课程,开设宗教讲座,组织宗教文化活动等,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传递宗教知识,增强对宗教信仰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其对宗教信仰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2. 宗教团体引导宗教团体作为宗教信仰的重要载体,也应当引导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发展。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0年12月13日调查地点: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调查背景: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多元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大学生的信仰状况越来越受到关注。

信仰是人类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和精神现象,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生活的前途和命运、人生的状态和归宿等等的超越性的把握和持有;它是统摄整个价值观念的核心,支配并集中体现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根本上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

社会转型期中国人的信仰处于困惑、缺失甚至危机状态,这是各种社会失范问题的总根源,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因此,信仰的重建关系到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构,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青年大学生是改革开放事业的生力军和后备力量,他们的信仰状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更是息息相关。

调查目的: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信仰状况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把握大学生信仰的特征、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我院团委思想调研部对大一新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大体掌握了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对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针对大一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调查员由我院团委思想调研部所有成员组成。

二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针对大一学生。

调查的30人中,有宗教信仰的占总人数的3%。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份,收回30份有效问卷。

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是否有宗教信仰。

(2)是否参加过非法组织活动。

下面对这些问题做出具体分析: 其一是具有本土性的“中国传统宗教信仰”,包括民间宗教和佛、道教三种宗教信仰类型。

调查表明,“信财神、观音或其它中国民间神灵”,亦即信仰中国民间宗教的比例最高,达到7.3%;自认为是“佛教居士”的学生比例为4.5%,信仰“道教”的学生比例为0.8%。

从中国本土的佛、道教以及民间宗教交叉合流的特点来看,在自认为是佛、道教信徒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可能仍然只是信仰民间宗教。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3篇)

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3篇)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通用3篇)关于信仰的调查报告篇1从物质和意识的领域来理解,信仰就是一种意识,道德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从真理的概念来理解,信仰就是人们对未来世界正确的意识,道德就是在信仰的支配下正确的行为。

如果我们站在个人的角度来讲: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自以为是的信念或者真理。

道德是在信仰支配下的行为。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人某物或某种主义、学说、理论等的极度信任和景仰,以至在它面前表现出敬畏和依赖感,并神圣地奉为自己行为的典范和指南。

一、民间信仰概述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

民间信仰指流行在中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农民中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乡村民众之中,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不管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外界压力有多大,农民始终没有放弃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自然崇拜、神灵信仰、祖先崇拜等精神追求。

民间信仰以其独特的“民间性”,伴随农民的一生。

中国民间信仰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民间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影响着社会中大多数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并与国家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社会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在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作用。

因此,对于民间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校对,而且对于理解传统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民间信仰共同构成了乡村民众的信仰图景,扎根于农民心中,渗透在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着农民的精神需求和利益索求。

宗教与民间信仰反映着乡村生活的全貌,日益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和探索的热门课题。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引起过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

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毛概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大学生宗教信仰情况调查报告前言人类信仰是人类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一种精神动力,是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目前大学生对于宗教信仰问题看法上呈多样性趋势,很多学生对宗教问题有浓厚的兴趣,继而影响个人社会观,价值观。

因此,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中的发展状况对我国的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当代大学生信仰结构,与宗教信仰的看法;2.认识宗教信仰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3.探究大学生宗教信仰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潜在联系;4.思考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的利与弊,讨论原因及改良方法;5.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与民族性格,文化结构的内在联系。

二.调查方法。

1.思考调查方法,确定调查基本思路,样本数量;2.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方式及樟树林论坛发帖调查;3.回收问卷后,分析数据,并结合调查目的讨论总结;4.撰写调查报告。

三.时间与地点。

1.时间地点四.调查对象。

学生及网友。

五.调查结果及分析。

经过分析数据及阅读相关书籍可以得出。

宗教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容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极为重要而广泛的作用,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在今天的文化活动、国际事务和日常生活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客观地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产生和发展规律,了解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体系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当今的大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宗教现象,认识到宗教对于社会安定和世界和平的影响,而且对于拓宽知识视野,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分析科学、伦理、法律、经济、文学艺术等各种文化活动,更好地处理在人际交往中的宗教信仰关系等,也有积极的意义。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经济水平的提高、价值观念的变化,使人们的信仰变成多元化。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04
高校生信仰状况的详细分析
高校生宗教信仰状况
信教比例
调查显示,约有10%的高校生表示自己有宗教信仰,这一比例在各类高校中基本一致。
信仰程度
大多数高校生的宗教信仰程度较浅,仅有一小部分人对自己的宗教信仰有深入的了解和认 同。
信仰选择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高校生中最受欢迎的三大宗教,但也有部分人信仰其他宗教或 民间信仰。
大多数高校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个人价值和社会 价值的统一。
信仰追求
高校生的信仰追求多样化,包括学术、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 。
信仰践行
大部分高校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自己的信仰,但也有部分 人存在言行不一的情况。
05
结论和建议
结论
高校生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大多 数高校生对宗教信仰持开放态度,但 并不认为信仰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 分。
探讨高校生信仰的意义和价值
3
分析高校生信仰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影 响和作用。
研究范围
• 本研究以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其信仰状况及 影响因素,并探讨高校生信仰的意义和价值。
02
研究方法和样本信息
研究方法
1
采用问卷调查法,设计涵盖了与信仰相关的多 个方面的问题,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性。
不同年级、专业和地区的高校生在信 仰问题上存在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 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调查发现,部分高校生在面对人生重 要抉择时,会寻求宗教信仰的帮助和 指引。
建议
针对高校生的信仰状况,建议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宗教 信仰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高校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对不同年级、专业和地区的高校生,应开展有针对性 的宗教信仰宣传和教育活动,以增强高校生的信仰意识 和认同感。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宗教信仰作为一种与特定时代相联系的文化信仰。

其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呈现出多元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它的影响渗透于社会的各个层面,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接受能力最强的群体,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有人说信仰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尤为重要的,因为这是支撑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是他们对自身灵魂的肯定。

而宗教信仰作为信仰的一种,在相互地交流中涉及了来自不同文化的冲击和碰撞,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备受关注。

二、调查目的鉴于宗教信仰对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影响,笔者决定对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这一个具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进行一次调查。

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认识及其态度,加深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信仰的整体认识和思考;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宗教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可程度,通过调查现实中大学生信仰形成的路径,探索针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策略,并提出积极建议。

三、调查对象西南政法大学渝北校区全体在校学生。

四、调查方法1、上网查阅相关报道,文献;2、了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在校学生的相关情况;3、随机采访在校学生,了解其想法,并如实记录分析。

五、调查时间2012年11月25日——2012年12月05日六、调查内容及分析(具体题目及选项统计数据—百分比见附录)(一)调查概况:1、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方式,采取男女各100人随机派发的方式,发出200份调查问卷,实际收回187份;2、由于地域原因限制,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同学为汉族,少数民族较少;3、由于高校环境限制,参加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为共青团员,当然也涵盖了少数的党员和群众;4、本次调查从2009级至2012级各个年级的学生都有涉及,不过主要集中在本科生部。

(二)关于调查内容的分析:1、关于当代大学生对宗教的思考:从调查问卷的第5)—7)题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几个信息,当代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对宗教有过一些思考,但极少会有人认真地去思考关于宗教的意义,性质,与我们的联系等深层次的问题;在被调查者中,大部分人都能够客观的去认识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却仍然有极少的同学有失偏颇,将宗教信仰与荒诞的迷信相混淆,认为宗教就是迷信的代言人;被调查者的主流观点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互通有无,没有矛盾的,它们是可以相互并存的。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

学校宗教排查报告一、背景介绍近年来,宗教极端主义的存在对社会安定和学校教育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我们进行了一次宗教排查,以了解学校师生群体内是否存在宗教极端主义的倾向,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二、排查目的1.了解学校师生群体的宗教信仰情况,是否涉及宗教极端主义;2.确定学校教育环境中存在的宗教极端主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3.加强师生群体对宗教极端主义的辨识能力,提高宗教教育管理水平。

三、调查方法本次宗教排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

1.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师生的匿名问卷,涵盖了有关宗教信仰、宗教行为、宗教知识等方面的问题。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0份,有效问卷860份。

2.个别访谈: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些具有宗教倾向或存在宗教极端行为的学生进行个别访谈,以深入了解其宗教信仰和原因,以及对宗教的态度等方面的问题。

四、调查结果根据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统计,得出以下结论:1.学校师生群体的宗教信仰情况:大部分师生表示自己是无宗教信仰的,占总数的70%以上。

少数学生表示自己有信仰,但不涉及宗教极端主义。

仅有个别学生表示对其中一种宗教产生兴趣,但认知不全面,对宗教并不了解。

2.学生存在宗教极端主义倾向的原因:个别学生表示其受到亲友或网络上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对宗教的误解和偏见。

部分学生也表示自己在一些宗教团体的宣传下,对宗教有了兴趣,但因为年龄较小,对宗教的认知不全面,存在盲目追求的情况。

3.宗教极端行为的表现:个别学生关注和传播一些涉及宗教极端主义的信息和资料,包括视频、文章等。

个别学生还存在试图说服他人加入他们宗教的行为。

五、对策建议1.加强宗教教育:学校应加强学生的宗教教育,提高学生对不同宗教的了解和认知,增强他们的宗教辨识能力,让他们能辨别正常宗教信仰与宗教极端主义的区别。

2.心理辅导:对于存在宗教极端主义倾向的学生,学校应加强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开对宗教的迷思和困惑,引导他们走上正常的心路。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集合7篇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集合7篇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集合7篇1.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之一尊敬的校领导:根据学校安全管理要求,我校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开展了宗教问题排查工作的集中排查,现将具体情况向您汇报如下:阶段一:宣传教育阶段我们在宣传栏、班会、校报等渠道发布了宗教思想的法律法规,倡导学生要积极参与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文化传承。

此外,还邀请了公安机关的专家开展宗教问题宣讲,向师生普及了宗教法规和宗教极端思想的危害性。

阶段二:学生自愿登记阶段我们开展了学生自愿宗教信仰登记工作,对学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情况。

通过这一工作,我们大致了解到学生的宗教信仰以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为主,而且绝大多数学生的宗教信仰并未对其学业和社会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阶段三:问题线索排查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针对一些线索进行详细的排查工作。

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档案、家庭调查以及辅导员的日常观察等方式,核实了一批涉及宗教问题的线索。

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参与宗教组织或活动的情况、宗教书籍等材料的传播情况等。

经过排查,我们未发现有学生参与极端宗教活动或传播极端宗教思想的情况。

总结:通过本次宗教问题排查工作,我们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宗教信仰情况,并未发现学生参与极端宗教活动的现象。

但我们仍将继续加强宗教教育和排查工作,为学校的安全稳定提供有效保障。

此致XXX学校安全工作办公室2.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之二尊敬的校领导:自起之日起,为加强学校的宗教问题排查工作,我校于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展开了一系列相关工作,现将情况向您汇报如下:阶段一:召开动员会议在宗教问题排查工作开始之前,我们召开了动员会议,向全体教师和辅导员传达了有关宗教问题排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做法,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学生和家长的宗教教育。

阶段二:线索收集和筛查我们广泛收集了学生和教职工的举报和反映,针对其中有关宗教问题的线索进行了筛查。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

宗教信仰调查报告班级:12417 专业:药物化学小组长:常青青学号:1241724 得分:96调查报告执笔人:常青青学号:1241724 得分: 96组员:王迪学号:1241720 得分: 95 李娇娇学号:1241722 得分:95牛慧学号:1241726 得分:95一.调查目的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是一个有这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作为青年只是分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将直接印象到未来中国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宗教在大学生中的印象特点,大学生对宗教信仰的态度,并分析宗教信仰产生的原因,大学生容易收到宗教影响的原因,以及对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影响,进一步分析了解宗教信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借鉴意义,研究宗教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利害关系,并提出积极建议。

二.调查主题宗教是一种与特定的时代相联系。

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内涵的社会精神现象和文化现象。

在宗教世俗化,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对当代社会的印象日渐突出,信徒的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宗教在各个方面的广泛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到学生的思想中。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

在对于宗教的认识上,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了解宗教信仰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

三.调查对象中国药科大学学生四.调查形式问卷五.调查时间六.调查过程首先,出于对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考虑,我们在调查小组内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先由小组组长向小组成员征集问卷题目,然后将题目进行合理筛选、整合,经过修改核对形成最终的问卷调查;接着,我们从小组中挑选出责任心较强的两名成员,由他们负责问卷的打印、分发、回收。

其次,对于回收上来的问卷,我们进行了认真的统计、分析,并在小组内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对于给出的问题,我们大致的分了一下类,并且从各个方面讨论了大学生的信仰观念,以及信仰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一个好的信仰是否能够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走向等等。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报告课程名称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指导教师孙忠义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班级11计本(3)班姓名(学号)第一小组吴波孙毅威孙元进程绪海章记红合肥学院思政部制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主要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系的学生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

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

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

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 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

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

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

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

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并将其写入党章,标志着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的正式确立;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可见党中央对宗教工作的重视。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时代的进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大学生信仰宗教的人数越来越多就是其中一个问题。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某高校16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总结出当代大学生宗教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解决当代大学生信仰宗教、信仰缺失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吉林农业大学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报告一、调查方法和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问卷共26题,单选为主,多选为辅。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自然情况;第二部分为宗教信仰认知状况;第三部分为对国家宗教政策的理解和获取宗教信息的途径。

2014年10月共向在校生发放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570份。

参与问卷调查学生,在家庭城乡分布上,来自省内城镇比例为19.7%、来自省内农村的比例为17.2%、省外城镇的比例为25.5%、省外农村的比例为31.8%。

二、当代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1、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楚。

在调查中,问及什么是宗教时,75.8%的同学认为宗教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3.2%的同学认为它就是迷信,是一种荒诞学说,14.6%的同学认为它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组织,有教义教规,6.4%的同学的观念很模糊,说不清楚什么是宗教。

在问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时,1.3%的同学认为宗教即科学,11.5%的同学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相互对立、不可调和,50.3%的同学认为宗教与科学互通有无、没有矛盾,36.9%的同学认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说不清。

2、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耳濡目染宗教。

在问及父母或者家庭成员信仰宗教是否信教时,3.8%的家庭成员全部信仰,24.2%的家庭部分成员信仰,52.9%的家庭全不信仰,19.1%的家庭不清楚。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范文六篇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范文六篇

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范文六篇【篇1】学校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为贯彻上级关于宗教及反邪教工作精神,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强化广大师生抵御和防范宗教向校园渗透的意识,维护学校良好的育人环境,保障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现将系部开展宗教问题排查情况汇报如下:一、前期工作开展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组长:XX组员:XXXX2、召开专题教育学习会、深化了解政策我系于20xx年X月X日下午X点,组织召开了全体教职工会议,分析研判师生民生领域舆情、意识形态风险隐患排查,研讨预警机制、妥善举措情况,并集体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中关于宗教问题的法律法规,学习了十九大报告关于宗教工作的有关论述和《宗教工作应知应会》等相关知识,确保系部教师能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国家关于宗教的各项政策。

3、全面开展问题排查教师层面:系办公室对所有教师进行了全面摸查,经调查我系教职员工无信教及在校内外宣传宗教行为。

学生层面: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通过班会形式对学生进行了相关政策教育,并对班内学生进行了调查,系部全体在校及实习学生不存在信教和宣传宗教行为。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1、所有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决抵制宗教干预教育教学及宗教向教育渗透现象,不得宣扬宗教教义,不得强迫或鼓励学生信仰宗教。

2、班主任在后续工作中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关心关爱学生,让学生有存在感、归属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

3、加强系部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业余生活吸引师生参与,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满足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引导师生向团组织、党组织靠拢,坚定师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下一步系部全体师生将继续深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将学习宗教相关法规政策常态化,纳入业务学习范畴,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问题,用实际行动积极抵御和防范宗教势力向校园渗透,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名称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
指导教师孙忠义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11计本(3)班
姓名(学号)第一小组吴波孙毅威孙元进程绪海章记红
合肥学院思政部制
关于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信教人数的增多,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已成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

本文通过调查,旨在探讨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对宗教的认识、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对策,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正确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宗教和正确对待宗教提供客观依据,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82份,收到有效问卷79份,有效回收率为96%。

主要对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11级学生,有少数其他年级其他系的学生参与。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基本资料分析
①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比例不高。

统计结果显示,有89.8%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信仰宗教。

②大学生对宗教本质的认识。

关于宗教的本质,60%的大学生认为宗教是一个团体,有自己的教义,有自己的规则。

11%的大学生认为宗教就是愚昧迷信。

另外29%的大学生表示说不清宗教是什么。

这表明多数大学生能从文化的视角认识宗教的本质,少数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有些片面。

③大学生对宗教和迷信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在调查宗教与迷信的关系上,有35%的大学生认为两者都有信仰的成分,46%的大学生认为迷信是骗人的,宗教可以帮助人。

2%的大学生认为宗教与迷信连在一起。

17%的大学生对两者关系不太清楚,数据表明,很多大学生都能明确区别宗教和迷信。

④大学生对宗教功能的认识。

46%大学生认为是提供心灵安慰,14%的大学生认为是帮助发展自我人格,7%的大学生认为是让人完善自我,7%的大学生认为没有帮助,8%的大学生认为有负面影响。

2、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特点
①大学生信教以佛教和基督教居多。

在信教大学生中,信仰基督教的人数最多,有4人,其次是佛教,有3人,道教1人,其他宗教1人。

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信仰比较多元化,但还是以佛教和基督教为主。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释、道三家并存,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在中世纪又陆续传入。

中国各族群、各社区的居民都以此为基础而形成自身的道德伦理、
制度规范和风俗习惯,但佛教所倡导的思想始终是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公认的道德标准。

②大学生中定期参加宗教活动的不多。

真正的宗教徒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①承认信仰宗教;
②明确信仰何种宗教;③完全认同该宗教所宣扬的基本教义;④定期参加所信仰宗教的活动。

在信教大学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定期参加宗教活动,51.9%的大学生偶尔接触过宗教活动及相关资料,48.1%的大学生从没参加过宗教活动。

在调查“如果您参加过宗教活动,那您参加宗教活动的原因是”,选“表达信仰”的人最多,占33%;其次是“学习宗教知识”,占25%.9%的大学生选择“求神的保佑”。

选获得回报的人占4%。

29%的大学生是出于其他原因。

③大学生信教途径多样化。

大学生接触宗教,通过书籍、报纸的占17%,通过电视、广播的占46%,通过网络占12%,通过家人或朋友的宣传占12%,还有13%的大学生是通过其它途径。

由上述结果可知,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今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是多元化的,但主要还是电视的宣传以及书籍和报纸的影响。

④对未来是否皈信宗教,大部分学生处于不确定状态。

预期将来有可能信仰宗教的学生比例,小于拒绝宗教的学生比例。

这种对宗教知识总体上比较欠缺的现状,对目前尚未信仰宗教的学生,在未来是否可能信仰宗教有一定影响。

这意味着,宗教知识越匮乏,对自己未来是否信仰宗教就越不确定。

⑤有关宗教信仰的法规制度认识模糊。

25%的大学生表示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宗教信仰的政策,同时有27%的同学表示说不清。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⑥混淆共产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

信仰共产主义与信仰宗教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是政治信仰和宗教信仰两种不同信仰的最终选择。

有部分学生认为入党以后仍可以信教。

三、对策和建议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级专门人才的后备军。

他们是否有信仰,信仰什么,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成才的方向,也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我国的思想教育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使每个人接受理想信仰教育。

因此,面对大学生宗教信仰出现的新情况,以及理想信仰教育的要求,在保护大学生宗教信仰的自由,尊重少数民
族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基础上,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引导和教育:
1、引导大学生认识宗教本质。

树立科学观念“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

在高校,由于缺乏对宗教应有的教育和宣传,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宗教,把宗教和封建迷信、风俗习惯混淆起来,对宗教的本质、功能等缺乏客观、科学的分析。

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文化遗产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文化资源,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神的存在和宗教信仰的需求,否则只会激化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的对立情绪,对解决信仰问题毫无益处。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教育大学生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帮助他们树立科学观念,指导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辩证地看待宗教,使他们学会欣赏并汲取其中的精华,明白信仰宗教与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的关系,有效地发挥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减少消极影响。

同时大学生应自觉培养科学精神,注重培养探索真理的理性精神、实验取证的求实精神、追求科学的献身精神。

2、开设宗教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

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和压力,他们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自我调适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仅凭其个人努力难以解决,在感到痛苦无助时,他们就会转向宗教寻求心理寄托和安慰,部分大学生误以为这就是宗教信仰,其实他们与真正的宗教信仰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因此,高校有必要开设关于宗教基本知识的选修课程,对于信仰宗教的大学生来说,要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宗教知识,认识宗教的本质和特征,通过课程教育消除大学生对宗教的神秘感,帮助他们了解宗教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宗教的教义教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宗教观。

3、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

校园文化是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和认可的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它可以使大学生感受到自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产生强烈的校园归属感和责任感,尤其是大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校园文化会给他们信念的支撑,促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追求远大目标。

大学生宗教信仰主要是精神的需要而很少有物质的需求,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满足大学生的精神需要,把校园文化作为对大学生信仰教育的主要载体,在最大程度上引导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宗教观,用蕴含着教育目的的文化环境和精神氛围去影响他们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

4、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社会适应能力锻炼。

大学生由于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以解决,然而大学生毕竟身心还不成熟,更多的问题单凭其个人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的压力和困惑时常使一部分大学生在心理上感到无助、痛苦甚
至绝望。

此时,如果有意或无意中接触了虚幻的、超现实的宗教,就很容易走进这一“避风港”来逃避无奈的现实,来摆脱苦闷和困惑,求得心理慰藉。

因此,高校要千方百计,采取各种措施,确实解决大学生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消除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现实根源;要根据不同的形势发展需要和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测试、心理讲座及其它寓教于乐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进而造就一批具有坚强乐观的精神、顽强拼搏的毅力、稳定良好的情绪和健全完善的人格的新一代高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11级计本(3)班
调查小组成员:孙毅威孙元进
吴波程绪海章记红
调查报告撰写人:章记红
2011年12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