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ed9f6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c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t C .正常人的体温约为36.5℃D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0.8m2.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3m/s ,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6m/s ,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 .4m/sB .4.5m/sC .5m/sD .6m/s3.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速度为v 1,后三分之二的路程速度为v 2,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122v v + B .1223+v v C .121232v v v v +D .121232v v v v +4.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3s 时甲在乙的后方℃0~4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 .只有℃℃正确B .只℃℃有正确C .只有℃℃正确D .℃℃℃℃都正确5.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次实验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B.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则可测出小车在BC 段的平均速度C.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时要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开始滑下,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v BC>v AC>v AB D.选择较小坡度的斜面,是为了方便测量时间6.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A.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B.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球从斜面释放滚下D.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7.如图为百米赛跑比赛场景,第1跑道的小华前半程用时8s,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终点裁判员采用物理学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对成绩排名B.小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为7.1m/sC.小华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D.终点裁判员听到枪声后才开始计时,会导致同学们赛跑时间比实际偏长8.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13987e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f.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由A处静止下滑,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在AB段的平均速度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所测量出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2.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当小车向左做直线运动时,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墨滴,其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设小车滴墨水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小车从图中第一滴墨水至最后一滴墨水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车的速度逐渐减小C.小车的运动时间是8t D.小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3.小红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将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小车从斜面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到达位置B和位置C,记录下小车在米尺上对应的位置及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小车经过AB段的路程s AB为40.0cmB.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约为0.27m/sC.根据图示测量数据,可测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于其在BC段的平均速度4.如图是小亮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时,拍摄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0cmC.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D.小华在测量AF之间距离时,连续测量三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5.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f3521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早晨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他前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骑车的速度是4m/s,则小明从家到学校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 B.2.4m/s C.4.8m/s D.3.8m/s2.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线段OA、AB、BC、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汽车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前3小时内,汽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30km/hC.BC段汽车处于变速直线运动状态D.CD段汽车运动的速度为22.5km/h3.某户外运动爱好者去城郊骑行,他前24m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24m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5m/s B.4.8m/s C.6 m/s D.4m/s4.同方向运动的两辆小车,它们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甲车比乙车的运动速度慢B.乙车的速度为0.4m/sC.经过2s,乙在甲前1.12m D.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5.一辆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花了相同的时间,这辆汽车的运动()A.肯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肯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上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整段路程上的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6.如图为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装置.A是斜面上可移动的小车,B为固定在斜面上一段的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B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就可以计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小车由静止自由滑下时,速度与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7.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分析,错误的是()A .甲、乙、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丙运动速度相同B .开始运动15s 后,甲在乙正西30米处C .图B 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丙在4s 内通过的路程D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5∶28.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b8a25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d.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2.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运动了10km ,乙车运动了15km ,则运动快的是()A.甲车B.乙车C.一样快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3.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
AB段长度为3m,它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0.5s,则该足球从A经B到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4m/s B.5m/s C.6m/s D.7m/s4.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接近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5mB.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C.女子800m成绩为40s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km/h5.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0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0m/s,物体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5m/s B.24m/s C.10m/s D.50m/s6.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7.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1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后34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
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8m/s B.3m/s C.3.2m/s D.3.5m/s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较大的坡度B.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二、填空题9.某校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在0~2s内,小车处于状态,2s~5s内,小车处于状态(以上两空选填“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或“静止”);5s~7s内,小车以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m/s.(保留两位小数)10.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m/s.(最后一空的结果精确到0.01)11.甲、乙二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m/s,乙的速度是9m/s,他们走了2min后相距m,在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18321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龟兔赛跑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中途睡起了大觉,醒来以后,飞速跑到终点,却发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B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运动快C .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D .乌龟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2.用高速频闪照相机拍摄正在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小球,得到一张频闪照片,如图所示若照相机每次曝光的时间间隔相等,比较甲、乙两小球通过AB 过程中的平均速度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D .无法判断3.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 ,中途的速度为9m/s ,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 ,若他的成绩为12.5s 。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9m/sB .8.67m/sC .8m/sD .12m/s4.一运动员在一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7s 内的平均速度为7m /s ,10s 到达终点,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5m /sB .11m/sC .10m /sD .9.7m /s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相同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刻物体的位置。
如图是甲,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a 到b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B .从a 到b ,甲球的平均速度比乙球小C .甲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小车从A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 .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就是小车的重力C .小车AB 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 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 .小车AC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 段的平均速度7.小枫同学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 1,斜面长s 2,下列对这个实验的分析和说法错误的是( )A .小车由静止下滑,下滑的过程中在做变速运动B .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21s s v t-= C .为了延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可减小倾斜程度D .图象乙能准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情况8.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B.小刚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一半路程大C.两人的速度一直相同D.小刚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9.小明家距学校1.5Km,一天,小明骑自行车上学,他以4m/s的速度行驶到刚好一半路程时,车扎带他只好停下来,补胎用了5min,接着又以6m/s的速度到达学校,则小明骑车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约为()A.4.8m/s B.5m/s C.2.45m/s D.4.8km/h10.甲、乙两人相距18m,同时沿同一直线开始做匀速运动,其中甲的s-t图象如图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eca3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3.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物体在前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20 m/s,后一半运动时间内的速度是30 m/s,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 B.24 m/sC.25 m/s D.30 m/s2.一辆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在第1s内通过10m,第2s内通过10m,第3s内通过10m,则这辆小车()A.在第1s内速度保持10米/秒B.在第2s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C.在这3s内路程和速度成正比D.在这3s内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3.心电图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
我们根据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
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如图所示。
若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mm/s B.乙的心率为75次/minC.甲的心率比乙的心率快D.甲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为0.8s4.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4.5m.如图是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A.30 km/h B.60 km/h C.90 km/h D.120 km/h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0~4s时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C.0~3s时甲比乙的平均速度大D.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 m/s6.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
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7.长江三峡雄奇险秀,滔滔江水奔腾直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c5abc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5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2.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2.4km/h B.4.8km/hC.5km/h D.因总路程未知,故无法确定3.在100米赛跑中,小明5s末的速度是9.0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本次比赛中,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0.2m/s B.9.6m/s C.10m/s D.无法确定4.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在0~60s内物体一直在运动B.在20~40s内物体的运动速度为5m/sC.物体在0~20s比在40~60s内运动得快D.在0~60s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10m/s5.如图所示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个物体的s﹣t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相遇时两个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6.小华每天骑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135m/s B.168.75m/s C.2.25m/s D.2.81m/s7.甲、乙二人进行100m比赛.甲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完前半程,再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完后半程;乙在比赛的前一半时间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后一半时间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则A.甲赢得比赛B.乙赢得比赛C.甲、乙同时达到终点D.无法判断8.下列速度指瞬时速度的是()①子弹出膛的速度②足球被踢出时的速度③火车通过甲、乙两地间的速度④子弹头过某点的速度.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二、填空题9.达州到成都的铁路线长约400km,小陈坐在达州到成都的动车上,透过车窗看到路边的树木向后移动,他是以为参照物的;该车到达成都用了约2h30min,其平均速度为km/h.10.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s经过的路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32483c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6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是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向东运动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A.0~5s,甲车的速度是4m/s B.10~25s,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C.10~15s,甲车处于静止状态D.0~15s,甲、乙两车运动的路程都是30m2.一辆摩托车做直线运动,1s内走1m,2s内走2m,3s内走3m…,则此车的运动是()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3.关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sv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路程越长,速度就越大B.物体时间越短,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而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但可由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求出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5.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6.下列物理量估算不合理的是()A.一个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B.人步行速度约10m/sC.人体正常体温约37℃D.人体平均密度约1×103kg/m37.如图a,在平直高速公路上的某时刻,甲、乙两车相距s,经过时间t后,两车距离变为s1(s1<s).两车的s﹣t图象如图b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b中的图线℃表示的是甲车的运动情况B.图b中的t0时刻表示甲乙两车此时的速度相等C.t时刻一定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D.t时刻可能在图b中的t0时刻之前8.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然地爬到终点,后悔不已。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78e6dc763231126fdb118f.png)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2.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两者的平均速度相等D.两人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3.甲乙两车行驶路程之比为5:4,所用时间之比为3:2,则它们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5:8B.8:15C.5:6D.6:5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4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5.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 B.4.8 m/s C.5 m/s D.6 m/s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 s内,小明跑得较快D.全过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8.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72c6d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c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斜AC的长度为80cm,B点是斜面AC的中点。
实验时,将小车放置在斜面A点,松手后,小车依次通过A、B、C三点的时间如图所示。
在小车下滑过程中()A.以金属片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0cm/sC.为了便于计时,应将木块向斜面底端移动D.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2.如图,小明在比较纸锥下落快慢的活动中发现纸维下落较快,时间测量的精确程度不高,下列四种提高测量精确程度的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是()A.减小锥角B.降低下落高度C.用同一纸锥进行多次实验,用秒表测量每次的下落时间,最后取平均值D.用多块秒表同时测量某一纸锥的一次下落时间,取平均值3.P、Q是长直路面上的两地,P、Q两地相距1500m。
现有甲、乙二人骑自行车分别从P、Q两地同时、同向出发,沿直线运动,如图是甲、乙二人骑自行车运动的s—t图像,则运动2min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600mB.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360mC.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260m,甲距P点900mD.甲、乙二人可能相距1740m,甲距Q点2100m4.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C.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5.某同学百米赛跑成绩为10s,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他每秒通过的路程是10m B.他在冲线时的瞬时速度可能大于10m/sC.他赛跑时做匀速直线运动D.他在百米内的任何一个瞬时速度为10m/s6.某同学放学后慢跑回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2m/s,后半程加快步伐,平均速度为3m/s,则该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2.2m/s B.2.3m/s C.2.4m/s D.2.5m/s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若路程1s段的平均速度为1v,路程2s段的平均速度为2v,路程3s段的平均速度为3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沿斜面从顶端到底端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S 3的时间t 3,可以使小车从B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到达C 点时停止计时 C .可以用1122v v v +=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 D .要测得小车通过路程2s 的时间2t ,可以将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车头到达B 点时停止计时8.如图是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看出甲比乙运动得快B .第5s 时甲乙相遇C .乙一直以5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的速度为15m/s9.如果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6s 内通过30m 路程,则它在第2s 的速度是A .18km/hB .5km/hC .18m/sD .15m/s10.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 、B 、C 三点的时刻, B 点是全程AC 的中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ec8db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5.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汽车从静止开始不断加速到正常行驶的过程称为启动阶段.某汽车的启动阶段经历时间是半分钟,且已知它在启动阶段的最后2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那么,该汽车在整个启动阶段的平均速度是()A.等于6m/s B.大于6m/s C.小于6m/s D.无法确定2.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m/sC.物体在20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内的速度大3.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为了使棋子的像清晰一些,用手电筒对着棋子照C.在估测大气压值时,为了便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选用较大容积的注射器D.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示数变化明显,将玻璃泡涂黑4.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5.AB两汽车同时从甲地驶往乙地.A车在全程1/3路程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路程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路程内以低速V3行驶;B车在全程1/3时间内以高速V1行驶,在全程1/3时间内以中速V2行驶,在其余1/3时间内以低速V3行驶,则A.甲车先到达乙地B.B车先到达乙地C.两车同时到达乙地D.无法判断6.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车速度变大,乙车速度不变B.第4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等C.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比甲车大D.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7.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不文明行为,会带来很大的社会危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ef98d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0c.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对叙述正确的是()A.—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B.教室的高约为3dmC.一节课的时间是240s 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2.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人都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的时间,小华跑的较快D.整个过程中,小华走的路程最长3.如图所示,则表示物体运动4s时,速度相同的是()A.甲乙B.甲丁C.乙丙D.丙丁4.一摄影师用照相机对一辆运动的汽车连续进行两次拍照,拍照时间间隔为2s,先后拍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汽车长是5m,那么根据以上条件A.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B.不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但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C.不能算出这2s内车的平均速度,也不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D .既能算出这2s 内车的平均速度,又能判断出车运动的方向5.如图-1所示,快递公司利用5G 无人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
派送完成后返回出发位置。
其路程s 与所用时间t 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派送车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 .车辆在派送点停留9minC .出发点距离派送位置1.8kmD .若前往派送点的平均速度为1v ,返回出发点的平均速度为2v ,则12v v6.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A .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B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C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D .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间都比乌龟跑得快7.图是1路和2路两辆公共汽车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c939a5d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6.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辆汽车以6米/秒的速度匀速驶上一斜坡,经10秒到达坡顶;接着它又以10米/秒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经6秒到达坡底.该辆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7.5米/秒B.8米/秒C.6.25米/秒D.3.75米/秒2.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
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A.8 m/s B.7.5 m/s C.7.2 m/s D.8.3 m/s3.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由同一地点O出发,沿同一直线到达同一目的地x2的运动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图象.从图象分析得出的下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在0-t1的时间内,乙物体的运动速度比甲快B.在t1-t2的时间内,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t2-t3的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全过程中,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4.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B.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5.如图所示,小明“测量平均速度”时,在带有刻度的斜面底端B处放一金属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通过AB段的路程是9.00dm B.小车碰撞金属片后才停止计时C.这个实验可以不使用金属片D.为了便于测量平均速度,斜面越陡越好6.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600m,他去上学时,前100 s的路程平均速度为1.5m/s,为了不迟到剩余路程平均速度为3m/s,他上学的整个路程平均速度为()A.1.25m/s B.2.4m/s C.4m/s D.1.3m/s7.小瑾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4eb34f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个物体沿平直的高速公路运动,在10s 内通过60m的路程,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那么该物体在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是()A.6m/s、7.5m/s B.5m/s、7.5m/s C.5m/s、6m/s D.7.5m/s、5m/s2.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3.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s-2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B.2s-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2m/sC.3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1m/sD.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4.李军家距学校600 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 m/s的速度走完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 m/s 的速度走完一半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A.1.2 m/s B.1.25 m/s C.2 m/s D.2.5 m/s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s D.3s时乙在甲的前方6.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40.0mB.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大C.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D.斜面应保持较大坡度,以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时间7.小明跑百米时,前50米用时6秒,后50米用时7秒,则正确的说法是()A.小明在前50米的平均速度比后50米的平均速度大B.小明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小明在前50米比后50米跑的慢D.小明在百米跑中速度没变8.初三同学刚刚去二中参加了今年郑州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3.2 m B.男子1000m跑成绩为3'40″C.女子800m成绩为40s D.女子仰卧起坐每秒30个9.一短跑运动员沿直线跑了5s,前2s内通过15m的路程,后3s通过了30m的路程,这个运动员在5s内的平均速度是()A.8.75m/s B.10m/s C.32.4km/h D.45km/h10.如图所示,天舟六号货运飞船距离天和核心舱19m,正以相对核心舱0.2m/s的速度向核心舱匀速直线运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0a0a44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0.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在平直轨道上从同一点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和(b)所示,由图像判断错误的是()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经过6秒,两车相距0.6米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D.通过3.6米的距离,甲车比乙车少用3秒2.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小于10minB.汽车只要不超速可以随意开C.汽车可以120km/h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相对于护栏是静止的3.如图是某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物体在0~2s内做变速运动B.物体在2~4s内运动速度是5m/s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内运动速度是2.5m/s4.汽车从甲站开往乙站,在笔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0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5m/s ,则小轿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12.5m/s B.12m/s C.25m/s D.5m/s5.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时,甲到终点时,乙还在离终点10米处,现让甲的起跑线后退10米,各人以原来的速度再进行比赛,则先到达终点的是A.甲先到达B.乙先到达C.同时到达D.无法比较6.如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B.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用时0.3sC.小球从A点运动到C点通过路程15cm D.小球从A点到D点平均速度为1 m/s7.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像,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像,由图像可知()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C.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D.甲、乙都以4m/s匀速运动8.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A.甲车跑得越来越慢B.甲车比乙车跑得快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乙车跑得越来越快9.王八驾驶汽车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前一半路程用去总时间的25,最后用总时间的35驶完后半路程,若已知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则前、后半程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75km/h,50km/h B.50km/h,75km/hC.72km/h,48km/h D.48km/h,72km/h10.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A.18m/s B.36m/s C.15m/s D.17.1m/s二、填空题11.如图所示是从长春站到北湖公园的手机导航部分截图,导航设计了三条自驾路线,若全程不考虑拥堵且汽车每百公里油耗不变,关于这三条路线最省油是第条线路,第三条线路的平均速度是km/h。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d7d40ff01dc281e53af068.png)
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关于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v的大小与s、t的选取无关B.能够准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情况C.在任何情况下,v是不变的D.必须指明在哪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才有意义2.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9 m/s B.9.6 m/s C.10 m/s D.10.2 m/s3.一辆汽车先用1h行驶了40km,休息半小时后又用1.5h行驶了50km,则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25km/h C.30km/h D.33.3km/h4.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5.4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5.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s 时,物体通过的路程为2.5mB.整个20s 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0.2 m/sC.物体在20s 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物体在0~5s 时间内的速度比10~20s 内的速度大6.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4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 m/s B.4.8 m/s C.5 m/s D.6 m/s7.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8.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84774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04.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1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2.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路程越大,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与运动时间长短无关D.物体运动的路程和速度成正比3.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他在5s末的速度为10.4m/s,10s末到终点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这100米中的平均速度为()A.5.1m/s B.10.2m/s C.10m/s D.10.4m/s4.关于速度=sv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B.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C.相同时间内,通过路程越长,速度越小D.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小5.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前两名被美国短跑名将盖伊和罗杰斯包揽.凭借这一成绩,苏炳添成为当今跑的最快的黄种飞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苏炳添全程的速度约为8m/sB.观众是通过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来比较竞赛过程中的速度C.若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运动员的成绩会降低D.冲刺时,以前面的盖伊为参照物,苏炳添感觉自己是前进的6.小明为了“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电子设备记录了每隔相同时间小车在斜面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与CD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2B.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与AC段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C.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偏小D.为了测出小车在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能让小车从C点静止下滑7.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有一位刘女士以1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23,接着以20m/s的速度行驶完其余的13。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3ed913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2f.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题(含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的示意图,小汽车从A点出发的同时开始计时,每隔10s记录--次它的位置和已行驶的距离。
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汽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B.小汽车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C.小汽车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D.小汽车从A点到D点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2.汽车在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路口交通信号灯转为红灯,经0.5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踩刹车,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B.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C.从开始踩刹车之后ls,车速变为5m/sD.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小于10m/s3.汽车在平直的的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s通过了150m的路程,在第150s时汽车的速度是()A.10m/s B.1500m/s C.50m/s D.15m/s4.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7m/s,中途的速度为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9m/s B.8.67m/s C.8m/s D.12m/s5.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甲和丁6.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B.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7.如图所示,向右做直线运动的小车,每隔0.4s拍摄一次汽车的位置,则小车做的运动类型以及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v=A.匀速直线运动21.25m/sv=B.变速直线运动21.25m/sC.匀速直线运动25m/sv=D.变速直线运动25m/sv=8.如图所示,小学从“东外环怪坡”上骑自行车下来,他并没有蹬踏板,却发现自行车越越快,根据这一生活现象,同学们提出的最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是()A.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是否越来越大?B.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通过的路程是怎样变化的?C.自行车从山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与那些因素有关?D.物体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是怎样变化的?9.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平均速度为27km/h,则v1的值为()A.90km/h B.56km/h C.35km/h D.40km/h10.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的过程中,前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半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60km/h,则在全程内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二、填空题11.2009年12月26日,武广高铁正式投入运营,它是目前世界上投入运营铁路客运专线中最快的线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f3f0d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6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明和小华进行百米赛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华提前6m到达终点,若让小明将起点向后远离原起点6m,小华仍在原起点处与小明同时起跑,按原来的平均速度运动,则A.小明先到达终点B.小华先到达终点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小可参加了身体素质测试,以下四项测试成绩记录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是A.身高1.70m B.坐位体前屈21.3dmC.步行速度1.3m/s D.百米成绩14.5s3.小明和小海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4s内小涛做匀速直线运动B.4s时小明在小涛的前方C.0~2s内小明的速度更快D.0~4s内小明和小海的平均速度都是2m/s4.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通过的距离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A.3︰1B.5︰3C.3︰4D.4︰35.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从A到B运动了10cmB.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为3m/sC.若小车到达B点时未及时停止计时,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会偏小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CB段的平均速度,应将小车从C处由静止释放6.如图所示足球在平整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S AB=S BC=3m,通过BC段所用的时间为0.5s,则足球从A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A.7m/s B.6m/s C.4m/s D.无法确定7.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情景。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上90cm刻线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C点。
小车到达50cm刻线处的B点、0cm刻线处的C点所用时间分别为1.6s、2.4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以下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物体速度越大,物体跑得就越远
B.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C.速度小的物体跑的距离一定小
D.平均速度就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2、(2012湖北恩施州,第10题)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
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
3、(中考改编)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 4、(2011铜仁)右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
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5、甲、乙、丙三辆自行车参加比赛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是18km/h,乙车速度是300m/min
丙车速度是5m/s,那么最先到达终点的是()
A. 甲车
B. 乙车
C. 丙车
D. 同时到达
6、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
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A. 1米/秒B. 15米/秒C. 2米/秒D. 1.5米/秒
7、(2011临沂)运动会上,100m决赛,中间过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
速追赶,结果他们同时到达终点。
关于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
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
二、填空
8、要测量或者求一个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我们只要知道它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然后根据公式__________就可以求出来。
9、(2012山东菏泽)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
如下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10、(2012贵州铜仁)正在修建的杭瑞高速公路通车后,铜仁到思南鹦鹉溪段的里程是
162km。
汽车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铜仁到鹦鹉溪需 1.5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km/h,合_________m/s。
11、(2012贵州安顺改编)以下是某市2012年初中学生体育测试中的1000m跑项目:
男子1000m跑测试评分标准如下表所示:
张亮同学要想在本项测试中取得100分,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至少为__________m/s;
12、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时,起跑时的速度是9m/s,中途的速度是8m/s,最后冲刺
的速度是12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m/s=__________km/h.
三、综合运用
13、(2011南昌)2009年1月1日9时整,江西首条湖底隧道开通.这条隧道西起阳明东路
京九线隧道,东至国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长1965m,双向6车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交通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是什么?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 一辆小车通过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时间?
⋯⋯===秒
米2.820.45t s v 四、提高题
14、(2012浙江金华,第32题)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
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
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1) 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 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
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桌面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4) 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
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铅笔
纸板
甲
乙
小磁铁小重物⋯
⋯=÷++==31.92)-(2.820.15)-(0.451.00)-(1.920.15)-(0.301.000.15t s v ]秒
米秒米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