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地探索和思考

合集下载

中山市“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调研报告

中山市“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调研报告
了贡献 。
( 一 )进 社 区 ( 农村 )
专门经费 ),保障有专人管理和协调 ,定期开展服
务群众的活动 。近年来 ,政府发现社区 、农村群众
的需求 日趋多样 ,需要 更加专业化 、针对性 的服
务 ,鼓励博睿社工中心 、心苑社工中心 、启创社工 中心、大同社工中心等进入社区建立专业服务站 ,
工与志愿者的帮助。中山市配合 “ 六好社区”的建 设 ,从2 0 0 5 年起积极推进建立 “ 社区志愿服务站”
的工 作 ,率 先选 择6 3 个试 点社 区 ,市 民政局 为 每一
课 题 组在 调查 中发 现 ,中山市社 会 工作 与 志愿
个社 区志愿站提供2 万元启动经费 ,团市委从直属
中 山市 “ 社 工+ 志愿 者"联 动机 制调研 报告
广东青年职业 学院社工 系 中山市 民政局社会工作科
摘 要 :中山市在 “ 学雷锋 、做好事 ”、 “ 慈善 万人行”的基础上 ,A k 1 9 9 5 年发展 志愿服务 ,吸 引广大干部群 众特 别是 青少年奉献社会 、帮助他人 ,赢得 社会各界 的欢迎、产生 良好的影 响 ;A k 2 0 0 9 年开始推动社会 工作的发 展 。从社会 工作服务 中心试 点 ,逐渐 面向镇 、 区建立 专业服务机 构 ,重点帮助有 需要 的人 群 ,为社会稳 定与发展 作 出了贡 献。 目前 ,中山市社会 工作与 志愿服 务发展 面临较好 的形势 ,但是也存在较 多的 困难与 问题 ,如 资金投 入 渠道狭 窄、社工经验不足 、志愿者服务 水平不 高、培训机制 不健 全等等 。出台 《 关于加强 中山市社 工与志愿者 合作折 意见 》,制定 “ 中山市社工与志愿 者合作联席会议 ”制 度等对策 ,有利 于促进社 工与志愿者合作 ,凝聚两 大社会服 务力量 ,实现 有效整合 资源,共建和 美幸福 中山。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论文

浅谈如何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论文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是一种社会公益活动,通过志愿者的自愿参与和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社区发展和提升社区文化。

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式展开,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清洁、老年人关怀、儿童教育等各种形式。

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需要充分调动社区资源,组织活动并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和参与度。

本文将通过浅谈的方式探讨如何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一、策划活动1.明确目标:在策划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首先需要明确活动的目标和意义。

确定活动的目标有助于引导活动的方向和内容,同时也能激发志愿者的热情和参与度。

例如,可以明确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如环境保护、社区卫生等。

2.确定内容:根据活动的目标和社区的需求,确定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可以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和专长,开展各种形式的服务活动,如义务清理公园、老年人陪伴、儿童教育等。

3.制定计划:在确定活动内容后,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

包括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方面的安排,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4.宣传推广:在策划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好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

可以通过社区广播、宣传单张等方式,吸引更多志愿者的参与,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

二、招募志愿者1.多渠道招募:为了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招募。

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志愿者平台、学校社团等渠道,向社区居民发布招募通知,并积极寻找志愿者。

2.培训志愿者:在招募志愿者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培训。

包括服务技能培训、礼仪礼貌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3.激励志愿者:为了激励志愿者的参与和贡献,可以设置一定的奖励机制。

例如,设置志愿者积分制度、发放荣誉证书等方式,激发志愿者的动力和热情。

三、组织活动1.分工合作:在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时,需要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和责任。

可以根据志愿者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任务分配,提高工作效率。

2.协调沟通:在活动进行中,要做好志愿者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

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困境及建议

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困境及建议

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困境及建议以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困境及建议为题,以下是列举的困境及建议:一、困境:1. 人员调配不合理:社工与志愿者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够紧密,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2. 志愿者参与意愿不高: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培训机会,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受到威胁。

3. 项目宣传不足:由于宣传手段不够多样化和精准,导致社会公众对项目的认知度不高,难以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参与。

4. 资金短缺:项目运作所需的经费来源单一,无法满足项目的长期发展需求。

二、建议:1.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社工与志愿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定期组织培训与交流活动,提升团队合作能力与工作效率。

2. 提供激励机制:建立合理的志愿者激励机制,如荣誉证书、志愿者积分制度等,鼓励志愿者参与并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

3. 多渠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校园宣传、社区活动等多种方式,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参与志愿服务。

4. 多元化筹款:积极寻找赞助商、合作伙伴,开展募捐活动,筹集资金,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5. 制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计划:明确项目的长期目标和短期计划,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

6. 增加项目透明度:定期发布项目进展报告,与社会公众分享项目成果和影响,增加项目的公信力。

7. 加强合作与联动:与其他相关社工机构、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质量。

8. 建立志愿者培训体系:制定完善的志愿者培训计划,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9.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及时应对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

10. 加强社会支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政策支持,提升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的影响力和可持续性。

以上是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困境及建议的列举,通过解决这些困境并采取相应的建议措施,可有效提升社工联动志愿者项目的运作效果和影响力,实现更好的社会服务。

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实践经验3篇

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实践经验3篇

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实践经验3篇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实践经验一XX年以来,XX省以实施“五社一心”、“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契机,着力加强“五社联动”机制建设,积极调动蕴含于基层之中丰富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助力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从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五社联动”,通过逐渐累积形成了系统性的经验创新,得到了全国民政系统以及社会工作领域的高度关注。

XX年,在民政部支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资助下,XX省在60个乡镇(街道)的31个城市社区、29个农村社区实施“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公益项目(以下简称“家园助力站”项目),旨在通过创建并运行乡镇(街道)社区公益基金,运用“五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专业支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扩大社区志愿者参与,撬动社会慈善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以XX 省“家园助力站”项目实践为例,本文提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特点、难点、重点任务以及方法路径。

理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特点难点“家园助力站”项目是在共同富裕背景下促进基层治理发展的创新性探索,与传统社会工作项目相比,“家园助力站”项目的特点在于:一是强调创建以社区公益基金为核心的资源整合“循环链”,以社会工作者为专业支撑,为社区搭建资源汇聚平台,探索”社会工作+慈善”融合发展路径;二是强调“服务+赋能”相结合的项目运作模式,项目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困弱群体帮扶服务,更囊括了对社区治理赋能的设计,赋能社区及社区社会组织学会自主发掘需求、发动资源、设计实施社区微项目;三是对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要求的提档升级,“五社联动”框架下对社会工作者的项目设计能力、资源筹措能力、发动群众参与能力均有较高要求。

基于项目以上特点,认为,社区创建“五社联动”机制的难点在于如何发掘项目实施地的慈善资源,充分发挥慈善资源作用;如何促进社工机构、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提升实施社区微项目的一系列能力;如何广泛动员群众,凝聚社会力量,激励居民参与;如何营造“人人公益,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社区公益氛围。

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

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是一种为社会贡献,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的行为。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可以增进社区的团结和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然而,志愿服务工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并找到有效的对策建议。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志愿者数量不足。

在很多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吸引力,导致志愿者参与度不高。

这就限制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展开和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宣传,提高社区居民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和参与意愿。

可以通过社区广播、户外展板、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二是建立志愿者培训机制,提高志愿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增强其参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设立志愿服务奖励制度,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二是服务项目单一。

在一些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导致服务对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志愿者的参与热情也难以持续。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开展多元化的志愿服务项目,符合不同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兴趣,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二是加强社区需求调研,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志愿服务项目,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是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开展创新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发挥其特长和创造力,促进社区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之三是管理机制不完善。

在一些社区,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导致志愿服务工作的执行效果不佳,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和服务质量也难以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执行效率和效果。

二是加强志愿服务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评价标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性和持续性。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的探索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的探索

a
7
二、为岗位服务的社志联动
Eg:少骏会
• 少骏会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中心,简称“少骏 会”,是一个青少年公益团体,在已受培训的成 人带领下,给予青少年开展有计划性、进度性的 培训和健康活动,培养团队精神,使青少年发挥 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潜能,成为有助于社 会发展的良好公民。
a
8
社工的角色:筹备组织、前期活动带领、领 队培训(孵化)
志愿者的角色:执行运作
a
9
a
10
a
11
a
12
a
13
• 老年人义工队 • 社工打造的一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志
愿服务队,从2010年组建以来提供志愿服 务小时数长达4000多小时,曾荣获“百优 志愿服务项目”奖。
• 常规服务:周末探访独居老人、医愿同行、 爱剪服务、敬老院康乐活动
a
14
社工的角色:组织策划、培训、管理 志愿者的角色:参与执行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的探索
L/O/G/O
a
1
社志联动
有效整合社工、志愿者两种人力资源,实现互动合作, 共同促进社会服务发展。
a
2
为什么要发展社志联动?
1、社工拥有专业的知识可以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打 造优秀志愿者队伍;
2、社工“以人为本”的理念可以帮助志愿者正确认识自己、 对待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资助方式:
• 定向配对资助:资助者(以个人名义或单位名义)在了解情况后,选 择指定学生进行资助,可选一个或多个;
• 不定式资助:资助者(以个人名义或单位名义)可以一次性或者定期 将资助金直接交到助学团队,由助学团队分配到受助学生,而不指定 某个学生进行资助。

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方案建议

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方案建议

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方案建议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方案建议为了推动和促进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联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志愿服务联动机制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提高志愿服务工作的协同性和效率。

以下是我对志愿服务联动机制的一些建议。

1.建立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会:将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纳入到一个联合会中,通过联合会的统一协调和组织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各类组织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联合会可以开展志愿服务培训、活动策划和项目评估等工作,提供志愿者的组织和管理支持。

2.建立志愿服务项目库:建立一个志愿服务项目库,收集整理各类志愿服务项目的信息,包括项目的组织者、实施地点、时间、服务对象等。

志愿者可以通过项目库查找到自己感兴趣和适合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也可以通过项目库宣传和推广自己的项目,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参与度。

3.推行志愿服务互联网平台:通过建设一套志愿服务互联网平台,可以实现志愿者、组织者和服务对象的在线互动和协作。

志愿者可以在平台上查找和申请参与志愿服务项目,组织者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和管理项目信息,服务对象可以在平台上提出需求和反馈意见。

平台还可以提供志愿服务的线上培训和证书认定功能,帮助志愿者提升技能和积累经验。

4.加强政府支持和协调:政府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可以制定志愿服务政策和法规,明确志愿服务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志愿服务组织和项目的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志愿服务;定期召开志愿服务工作会议,加强政府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协调和指导。

5.加强志愿服务培训和评估:志愿服务培训是提高志愿者素质和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开展志愿服务法律、心理辅导、沟通技巧等培训课程。

同时,建立志愿服务评估机制,定期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和整改,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果。

6.加强志愿服务宣传和推广:通过多种途径和媒体宣传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可以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企业志愿者走进乡村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提高社会对志愿服务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三社联动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三社联动社工个人工作总结

三社联动社工个人工作总结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作为一名三社联动社工,始终秉持着敬业、专业的精神,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合作以及社会资源整合,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在此,我将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在未来的工作中不断进步。

二、工作总结1. 社区建设(1)深入了解社区居民需求。

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情况、需求和问题,为后续开展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2)推动社区治理。

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社区规章制度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3)打造社区文化。

组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

2. 社会组织合作(1)加强与社会组织沟通协作。

与各类社会组织保持良好沟通,了解其服务内容、资源状况,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支持。

(2)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交流。

组织社会组织间的交流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关注社区内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人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壮大社区服务力量。

3. 社会资源整合(1)挖掘社会资源。

积极联系企业、爱心人士等,为社区居民筹集资金、物资等资源。

(2)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社会资源,确保资源用到实处,发挥最大效益。

(3)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社区资源数据库,方便各类社会组织和居民查询、共享资源。

三、反思与展望1. 提升专业素养。

作为一名社工,我深知专业素养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2. 加强团队协作。

三社联动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加强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我将积极与同事、合作伙伴沟通,共同推进社区工作。

3. 创新发展。

在总结过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探索适合社区发展的路径。

4. 关注特殊群体。

在服务过程中,关注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为他们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

四、结语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收获满满。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视角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视角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对策——基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视角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在解决社会民生问题、帮助弱势群体、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

“社工+ 志愿者”联动治理模式作为一种工具性制度创新,对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起到独特作用。

但由于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制度仍不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亟须对两者科学联动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梳理和研究,以充分发挥两者协同发展合力,推动和完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社工+志愿者”联动机制建设现状(一)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关系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经历了从相互独立到相互融入,进而走向联动互促发展的过程。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关系主要包括四种类型:指导型关系,社会工作者从专业知识、专业方法、成果评估、理念等多种方面对志愿者进行指导;互补型关系,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利用双方的优势开展工作,特别体现在人力资源、知识结构、社会资源方面的互补;服务型关系,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双方可以成为对方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心理咨询,志愿者可以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法律咨询等;管理型关系,双方可以对对方进行管理,社会工作者对志愿者进行前期服务设计、招募到使用的管理,志愿者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本土的文化帮助。

(二)“社工+ 志愿者”联动的主要模式基于不同社会服务类型的联动模式。

根据不同社会服务的需要,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分别承担不同的职能。

日常服务,社会工作者督导与志愿者实践;专业服务,社会工作者实践与志愿者配合;大型活动项目服务,社会工作者组织与志愿者实施;应急服务,社会工作者评估与志愿者参与;倡导服务,社会工作者推动与志愿者传播。

基于不同组织类型的联动模式。

主要包括社区志愿服务站的专业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志愿者队伍,志愿服务组织内的职业社会工作管理人员,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向社会工作组织转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与志愿服务组织的联动等合作形式。

创新志愿服务新思路

创新志愿服务新思路

创新志愿服务新思路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增进社区凝聚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志愿服务也需要与时俱进,探索创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创新志愿服务的新思路,以期为志愿者提供一种更加有效的参与方式。

一、技术与志愿服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将技术与志愿服务相结合,可以有效地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和影响力。

比如,可以通过建立一个在线平台,将志愿者与需要帮助的人进行匹配。

这样,志愿者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志愿服务项目,而需要帮助的人也能够更快地得到帮助。

此外,利用技术可以更好地记录志愿服务的过程和成果。

通过建立一个志愿服务的数据管理系统,可以方便地记录志愿服务的时间、地点、参与人数等信息。

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评估志愿服务的效果,还可以为志愿者提供参与证明和奖励。

二、跨界合作与志愿服务传统的志愿服务往往局限于单一的领域或组织。

然而,如果能够实现跨界的合作,不仅可以扩大志愿服务的覆盖面,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创新机会。

比如,医疗机构可以与志愿组织合作,开展义诊活动;企业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开展青少年教育项目等等。

通过跨界合作,志愿服务可以结合不同领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这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还可以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模式与志愿服务传统的志愿服务往往基于传统的模式,如活动组织、义工招募等。

然而,如果能够运用创新的模式,志愿服务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比如,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志愿服务模式。

通过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志愿服务信息,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并且可以更好地与年轻人进行互动。

此外,也可以探索建立一种奖励机制的志愿服务模式。

通过设立一些奖励措施,如积分、荣誉称号等,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志愿服务。

这样,志愿服务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公益行为,而成为一种受到社会认可和尊重的行为。

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社区治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区治理是社会治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而重要的社会功能。

作为参与社区治理的一种方式,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志愿服务不仅可以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助互补,增进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还可以提高社区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和谐与发展。

然而,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实际工作中,志愿者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社区治理过程中出现行政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协调不足,社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

因此,对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促进社区治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法治化,推动社区和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着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社区治理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1.志愿者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参与、无偿服务、为社区贡献的行为,志愿者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效果。

然而,目前志愿者群体中存在着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部分志愿者缺乏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2.行政与志愿服务协调不足在社区治理中,行政部门和志愿服务机构是两个重要的参与主体,二者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关系直接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效果。

然而,目前行政与志愿服务之间的协调不足,行政部门对志愿服务的支持不足,志愿服务机构与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资源调配不畅,导致社区治理工作存在滞后和效率不高的问题。

3.社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社区治理的核心是社区管理,而社区管理的核心是社区管理机制。

当前,在社区治理中存在着社区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社区管理的责权利不清晰、决策和执行不到位、绩效考核不规范等,导致社区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

对“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几点探讨

对“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几点探讨

对“社工 +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几点探讨摘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能够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提升社会整体发展的有效性。

社工具备了较高的专业化技能,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人员数量有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志愿者虽然数量较多,但专业化技能欠缺,通过对两者的融合,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则能够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推动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

基于此,文本就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梳理“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内涵与意义,并找出该模式构建中所面临的问题,最终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优势互补一、“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内涵与意义1.“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内涵“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指的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相互之间有机配合与协调,共同为社会中有需求的人员提供服务的模式。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公益活动、公共管理活动以及社会援助业务等不断增多,对志愿者的需求量日益加大。

志愿者服务的范围和领域众多,且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工作一方面能够对市场服务与政府服务的不足进行弥补,另一方面能够为有需要的人员提供更为全面的帮助,带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而社工则是指的社会工作,其目的是对社会问题进行解决,促进社会功能的完善,使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在社会工作中,最为专业的主体就是社工机构,他们为社会提供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服务,促进了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格局的形成。

从定义上而言,志愿者与社工两者工作的性质都是为他人提供帮助,这两者之间存在互通性,但双方的工作过程不同,所取得的工作结果也不相同,相互之间通过有机联系与融合能够使工作得到完善,取得更为良好的服务水平,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2.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模式的意义第一,推动社工工作覆盖率的加大。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工工作起步较晚,在2006年我国政府才开始在国家顶层设计中纳入了社工工作有关的方案,很多人员对该职业并不了解,因此我国社工行业的发展速度较慢,覆盖面较窄,且社工在社会资源、人力资源等各方面的调度支持度较低。

“社工、义工”双工联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社工、义工”双工联动问题及对策研究
“ 社工、 义工 ” 双 工 联 动 问题 及 对 策研 究
张 江 甫
摘 要 :社 工 引 领 义 工 ,义 工协 助 社 工 的 双 工联 动服 务 模 式是 目前 社 会 工作 服 务 中 的主 流 模 式 。本 文 以 成 都 A机 构 为 案 例 ,研 究 了 社 工与叉工联动服务 中存 在的问题 ,并在 此基础 上提 出建立社 工与义工双 工联动合作 的策略 。 关 键 词 :社 工 ;义 工 的地方 ,首先机构 仅提 出义工 应填写其信息 登
记 表 ,办理注册登记 手续 ,没有指 出义工在 申请参 与志 愿服务是所需 做 的一些 事项 ,义工需 了解社 工并详 细阅读 相关规章 制度 ,之后再 由负责 社 工审批 ;其 次 ,社 工需对 义工进 行基本专业考核 ,通 过后方可成 为机 构的志愿者 ;再次 ,机构虽对 义工提出报 销其在 服务活 动中产生 的交 通 费、误餐 费 ,但 对于活动中产生的意外事故 或危 险,没 有相应 的社会 保 险,其 人身安全没有得到相应 的保 障。 ( 二 )联动 平台单一 A机构主要 由政府 推动 ,依 托政 府 提供 的公共 服务 场所 ,链接 高 校 、社 区、公 益组织等各方面资 源推进社 会工作 服务活动 ,除此之 外 , 部分项 目由社会 公益组 织提供 服务 ,A机构的义工 主要 来源于 附近 高校 的青年志愿者协会 ,依托的志愿服务组织 较少。社 工机 构是构建 和谐 社 会的重要载体 ,对社会建设 和发展具有积极 的推 动作用 ,社会应该 为社
民政部在 《 关 于 加强社 会 工作 专业 人才 队伍 建设 的意见 》 指 出 : 建立社会 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 联动 服务机 制,是 当前和今后全 国 社 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的指 导性 纲领。志 愿者 队伍 ( 即义工 ) 是 社工专业人才开展服务的重 要补充力 量,健全 面向全社会 的义工服务 动 员系统 ,进一步完善义工服务体系 ,普及 志愿理念 ,强 化志愿意识 ,弘 扬 志愿 精神 , 倡 导志愿行 为 ,完 善激 励机 制 ,培 育一 支 参与 广、功 能 强、作 用好的宏大义工队伍 ;建立健 全社工 和义工相互 协作 、共 同开 展 服务的机制 ,通过社 工专业 人才的引领,规 范义工招募 注册与管理 ,提 升义工 服务水 平 ,丰富社工 专业人 才资源 ,拓展社工专 业服务范 围,增 强社工 专业 服务效果 。之后社会工作服务发展 比较成熟的深圳市政 府 出台了 《 关 于加强社 会工作 人才 队伍建设 推动社 会工作 发展 的意见 》 , 指出推进社会工作 ,既要发挥 社工的作用 又要发 动公众 广泛参 与,尤 其 是义工的协助与合作 ,推行社 工与义工联 动模式 ,充分 发挥社工在组 建 团队 、规范服务 、拓展项 目、培训 策划等方 面的专业优势 ,形成 “ 社 工 引领义工服务 、义工协助社 工服务” 的模式 ,建立社工 、义工联动发 展 的 机 制 。

《2024年“双工联动”模式下志愿者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双工联动”模式下志愿者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范文

《“双工联动”模式下志愿者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志愿者服务已成为社会治理和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双工联动”模式下,志愿者管理不仅关乎个人和组织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然而,在志愿者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本文将深入探讨“双工联动”模式下志愿者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志愿者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二、双工联动模式下的志愿者管理问题1. 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机制不健全当前,许多组织在招募志愿者时缺乏科学、规范的筛选机制,导致招募到的志愿者质量参差不齐。

同时,培训机制不健全,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使得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难以发挥最大效用。

2. 志愿者激励与保障机制不完善在“双工联动”模式下,部分组织对志愿者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受挫。

此外,志愿者在工作中可能面临的安全、权益等问题也未得到充分保障。

3. 志愿服务过程监控与评估不足在志愿者服务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与评估机制,导致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同时,对志愿者的服务成果缺乏科学、公正的评估,影响了志愿者的成长和组织的持续发展。

4. 跨部门、跨领域协作不畅在“双工联动”模式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的协作,但目前各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不够顺畅,导致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影响志愿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三、对策建议1. 完善志愿者招募与培训机制建立科学的招募机制,制定明确的招募标准和程序,确保招募到的志愿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

同时,加强培训工作,制定系统、专业的培训课程,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水平。

2. 健全志愿者激励与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通过精神鼓励、物质奖励等方式激发志愿者的参与热情。

同时,加强保障工作,为志愿者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权益保障,解除其后顾之忧。

3. 加强志愿服务过程监控与评估建立有效的监控与评估机制,对志愿者的服务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定期评估。

针对社区“义工”现象实施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针对社区“义工”现象实施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针对社区“义工”现象实施志愿服务面临的
困难问题及建议
问题
1. 缺乏组织和协调:社区中的志愿服务活动往往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协调机制,导致资源分散和重复劳动。

2. 缺乏培训和指导:许多志愿者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无法有效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3. 缺乏持续性和可持续性:一些志愿者只参与一次性的活动,缺乏长期的参与和支持,导致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问题。

建议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设立专门的组织或机构来协调和管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避免重复劳动。

2. 提供培训和指导:为志愿者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包括基
本技能培训、沟通技巧和项目管理等,提高志愿者的专业素养和服
务质量。

3. 制定长期计划和项目:与社区合作,制定长期的志愿服务计
划和项目,鼓励志愿者参与长期的服务,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激励
措施。

4. 建立志愿者网络和交流平台:建立志愿者网络和交流平台,
方便志愿者之间的沟通和研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

5. 加强宣传和意识提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区居民对志愿
服务的认识和重视,增强大家对志愿服务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建议和措施,我们相信能够解决针对社区“义工”现
象实施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问题,提高志愿服务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希望社区能够重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探索和思考

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探索和思考

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效劳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民政局宋红伟何鸣宇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社会建立和社会管理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创新开展。

社会工作依托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多元化效劳,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创新,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但是,社会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专业社工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加快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社会效劳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着下的全民义工队伍,是充分整合我市社工与义工资源的合理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立、实现效劳型政府的在需要。

一、平湖市“两工联动〞工作的现状我国社会工作、义务工作开展中,人们对志愿者的认识远熟悉于“社工〞和“义工〞。

实际上,义工与志愿者从英文单词上来讲是同一个词,即Volunteer,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翻译不同。

在地多译为志愿者,在港台及西方国家多译为义工,本文为表述方便,统称“义工〞。

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就是在社会效劳中采用“社工带动义工开展效劳,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效劳〞的运行机制,整合社工、义工的人力资源,实现两工“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

近年来,平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积极推进“两工联动〞工作。

1.探索建立一套机制。

一是组建三级社工组织网络。

由市委副书记挂帅,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25个机关部门纳入委员单位,并在民政局设立社工办。

同时,在全市各镇街道组建社工委,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工效劳站。

二是完善1+N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立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并陆续出台?平湖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方法?、?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购置社会组织效劳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形成“三社〞共建“1+6〞框架政策体系。

其中?平湖市“社工和志愿者〞联开工作方法?作为配套文件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形成“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工作机制。

2.着力培育两支队。

〔1〕社工队伍。

目前我市有持证社工有421人,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效劳〔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约占5%;二是以提供社会效劳〔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司法、卫生、教育等系统,约占12%;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人员,主要是城乡社区工作者,约占83%。

查找资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五社联动的认识与理解。

查找资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五社联动的认识与理解。

查找资料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五社联动的认识与理解。

五社联动,指的是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的联动。

“五社联动”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

“五社联动”后,旗社会工作服务站与各社会组织之间互为依托、相辅相成,不断加强合作、积累经验、总结做法,通过协同协作丰富社区服务内容,吸纳壮大社区服务队伍,融合发展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共同推动基层治理和服务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社联动”是在“三社联动”这一机制基础上发展而来。

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既反映了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力量在逐渐壮大且蓬勃发展,又反映了社区基础的变化。

在宏观上,从“三社联动”到“五社联动”,是社会发展推动和国家社会治理思想转变的结果。

从社会发展基础看,社会文明发展的结果必然是国民财富的累进增长和社会公益慈善精神的勃兴。

一方面,民众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为社会公益理念的践行、慈善仁义之心的释放提供了经济基础。

另一方面,社会公益慈善精神的勃兴,对人道主义、人文主义的倡导,成为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

从国家社会治理思想来看,一是新时期国家更加强调党建引领,二是强调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治理单元和实践场所,上述两者必将对在社区的社会工作以及整体的社区治理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在“五社联动”框架下,新时代的社会工作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职业、专业属性,以参与主体的姿态投入社区治理,用专业优势和服务成效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成为社区“两委”的好帮手,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若干思考

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若干思考

关于社区志愿服务的若干思考社区志愿服务是一种无偿的社会参与行为,通过自愿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活动来帮助他人和提升社会福祉。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社区志愿服务变得越来越重要。

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群,还可以促进社区的发展和凝聚社会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就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形式、影响等方面进行一些思考。

首先,社区志愿服务的意义非常重要。

志愿服务能够促进社会发展和建设,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参与志愿服务的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社区和社会做出贡献,提高社会的整体福祉水平。

同时,志愿服务也可以增强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意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团结。

其次,社区志愿服务有多种形式。

志愿服务不仅包括在社区开展义务劳动、义工活动等直接服务行为,还包括通过各种渠道为社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公益演出、义卖活动、慈善募捐等形式来筹集资金和物资,为社区的困难群体提供帮助。

志愿者还可以参与社区文化、教育、环保、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和改善作出贡献。

与此同时,社区志愿服务也能够对社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志愿服务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社会的生产率和效益。

志愿服务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缩小社会的贫富差距,增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此外,志愿服务还可以带动更多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

然而,社区志愿服务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由于社会分工的趋向和个人私利的增加,一些人可能对志愿服务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率较低。

其次,由于社会资源的有限和社会需求的多样,一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难以得到足够的资金和支持,影响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和质量。

最后,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社区发展的不平衡,一些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可能存在着不合理的地区分布和资源配置,导致志愿服务的效果和影响有所局限。

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发展和实践,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

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工作制度

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工作制度

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工作制度构建“社工+志愿者”联动体系工作制度一、主要内容(一)建立联动制度。

建立由社区牵头,相关单位、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等共同推进的联动制度,明确合作目的、职责分工、协调方式、共享途径等。

(二)培育联动组织。

充分发挥现有社工服务机构与志愿者组织的作用,建立专门促进合作联动的社会组织,有效推进联动工作。

鼓励资深社工与志愿者骨干成立“社工+志愿者”合作促进组织,推动建立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促进中心。

(三)创新联动项目。

开发“社工+志愿者”合作服务的项目,促进社会工作项目引入志愿者的辅助服务,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效能;促进志愿服务项目引入专业社工指导,深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四)强化联动激励。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志愿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并获得专业社工资格,向专业社工转型。

鼓励社工为志愿者提供培训、督导服务,作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内容。

建立“社工+志愿者”合作服务项目的奖励机制,纳入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表彰体系。

二、工作措施(一)建立“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开一次以上的成员会议,研究制定“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的重要事项,建立健全促进联动体系的政策措施;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商合作措施,解决存在问题,促进联动工作开展。

(二)成立“社工+志愿者”合作促进组织。

鼓励社工、志愿者申请成立促进合作服务的专业机构,独立自主推动合作发展,承接社区委托的合作服务事项。

(三)设立“社工+志愿者”综合服务中心。

整合社工、志愿者队伍建设资源,统筹建立“社工+志愿者”综合服务中心,吸引具有行业性、创新性、服务性等优势的志愿者组织。

(四)建立健全公民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加强部门协调,理顺现有志愿服务记录机制和工作制度,建立统一、完备、便利、有效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

(五)推动“社工+志愿者”合作的交流。

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社工与志愿者合作经验,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公益机构的交流,探索并完善社工与志愿者联动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加强“社工+义工”联动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民政局宋红伟何鸣宇随着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任务日益艰巨,迫切需要创新发展。

社会工作依托专业的社工机构和社工人才,为社会提供专业化、多元化服务,是社会管理的一种重要补充和创新,其重要性日益突显。

但是,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社工的力量,更需要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加快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社会服务机制,培育一支专业社工带领下的全民义工队伍,是充分整合我市社工与义工资源的合理选择,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内在需要。

一、平湖市“两工联动”工作的现状我国社会工作、义务工作发展中,人们对志愿者的认识远熟悉于“社工”和“义工”。

实际上,义工与志愿者从英文单词上来讲是同一个词,即Volunteer,它们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翻译不同。

在内地多译为志愿者,在港台及西方国家多译为义工,本文为表述方便,统称“义工”。

构建社工、义工“两工联动”机制,就是在社会服务中采用“社工带动义工开展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运行机制,整合社工、义工的人力资源,实现两工“联动双赢、互补互惠、互动共进”。

近年来,平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积极推进“两工联动”工作。

1.探索建立一套机制。

一是组建三级社工组织网络。

由市委副书记挂帅,成立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25个机关部门纳入委员单位,并在民政局设立社工办。

同时,在全市各镇街道组建社工委,在城市社区建立社工服务站。

二是完善1+N政策体系。

制定出台《关于加强社区、社团、社工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意见》,并陆续出台《平湖市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形成“三社”共建“1+6”框架政策体系。

其中《平湖市“社工和志愿者”联动工作办法》作为配套文件之一,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形成“社工引导志愿者、志愿者协助社工”的工作机制。

2.着力培育两支队。

(1)社工队伍。

目前我市有持证社工有421人,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一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主要职能的部门和单位,以民政系统为代表,包括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约占5%;二是以提供社会服务(管理)为辅助职能的领域,包括司法、卫生、教育等系统,约占12%;三是综合性领域,包括街道、社区和农村地区的社会工作人员,主要是城乡社区工作者,约占83%。

现阶段发展壮大社工队伍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公开招聘。

由社区、社工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工专业毕业或接受过社工专业培训或从事过社会工作的人员。

二是本土培养。

通过开设社工专业培训班、聘请上海督导、选派社工外挂锻炼等形式,加强本土化社工人才的培养,今年通过培训考试新增持证社工83人。

三是政策激励。

按照相应标准切实落实社会工作从业人员社工资格证书职称待遇。

同时,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带头转身“社工”,市委出台政策,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积极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并对取得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物质奖励。

四是搭建平台。

通过建立社工协会、社工之家等,积极搭建社工之间的交流、培训、合作平台。

(2)义工队伍。

我市义工队伍相当庞大,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但总的说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一是政府主导。

如由团市委主管的志愿者协会,现有会员29000多人,组织部主抓的双休日义工队及党员文化志愿者队、12316农技志愿服务队等。

二是民间自发。

如志愿者爱心联盟,依托网络自发形成并登记注册,现有会员400多名。

三是社区组织。

根据“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及96345志愿者服务队等。

四是机构招募。

由专业社工机构根据服务需要面向社会广泛招募义工,如和谐家庭社工事务所拥有100多名“和谐使者”。

3.积极推进三大联动。

即社区社工+志愿者联动,依托社区社工服务站,由社区社工带领双休日义工、党员文化志愿者等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开展公益活动,提供专业服务;社工机构+志愿者联动,和谐家庭社工事务所、乐耆工作室、孝德公益文化发展中心等专业社工机构,依托大量义工队伍,协助社工开展社区活动、个案服务,实现“两工”的结合与互补;核心人物+志愿者联动,主要是指社会上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社会工作经验及能力的人,通过他们的个人影响力,聚集一大批志愿追随者,为有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使志愿服务的正能量发挥最大化。

如田奶奶工作室、金老师快乐互帮组、姚雁心理工作室等。

二、平湖市“两工联动”机制面临的困境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社工+义工”联动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满足了市民的许多服务需求。

但总体而言,这一联动模式在我市还处于初创阶段,实际上还面临如下问题——一是社会认知度不高。

社会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家对社工机构及社工人才知晓度不高,认识模糊;相比,公众对志愿者服务认同度远远高于社工,因此,在此情况下,社工如何带动义工,这是问题。

二是公民社会有待进一步培育。

社会工作与公民社会是一个互相建构的过程,公民社会强调的是公权力的下放,社工机构、义工机构作为NGO组织,是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公权力的下放及NGO的大量兴起,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三是两工联动的制度保障不够完善。

目前,对于社工、义工的制度建设还比较薄弱,公共财政对“两工联动”支持力度较弱。

四是两工联动的民间化程度较低。

当前社会福利资源大多集中于政府,如果缺乏政府的推动和支持,这些社工机构、义工机构将很难生存,导致行政化色彩较浓。

就我市现有的志愿者组织而言,大部分是通过政府推动形成的,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志愿服务的初衷,减弱了社会参与的热情。

五是两工联动的平台及载体相对缺失。

社工与义工互相认同感不够,社工机构与义工机构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载体,社工资源与义工资源之间缺少信息共享的平台,从而导致了二者之间直接的合作与交流不多。

三、加强“两工联动”服务模式的思考综上所述,对我市建立“社工+义工”联动机制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1.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奠定联动的社会基础。

公民意识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公民自觉地以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核心内容,以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为思想来源,把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的自我认识。

公民意识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等。

它强调的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法治和道德意识。

它强调的不仅仅是个体的自由,也强调在享受自由的同时所应当承担的责任,甚至是一种更高的担当意识。

而这与我们社工“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高度融合。

一方面,通过举办公益活动、让市民更多地感受社工、义工的服务,从而提升市民意识;反之,通过培育和提升公民意识进一步推动社工、义工队伍的发展。

2.不断推进制度建设,强化联动的互动能力。

“两工联动”的核心是社工,基础在义工。

社工是社会服务策划、组织、实施的主体;而义工在社会服务中扮演着参与和协助的角色。

因此“两工联动”的重点是要加强社工、义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一要注重社工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健全各项制度,推进社工的主导地位。

一是资格认证制度。

通过职业资格鉴定,增强社工的专业理念,提高社工的专业水平。

二是注册管理制度。

建立社工信息档案,公开社工服务信息,接受义工咨询及社会监督,规范社工的职业行为和工作操守。

三是继续教育制度。

要求社工每年参与不同形式、一定课时的继续教育。

四是从业规范制度。

加大对社工职业行为的监管力度,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规范。

五是专家评估制度。

建立社工服务的专家评估制度,也可以由督导围绕社工、义工在工作中的分工及合作等注意事项,进行正确的讲解、示范、指导,促进社工、义工联动。

二要关注义工在整个制度体系中作用,体现社工、义工的互动。

具体可考虑建立如下一些制度:一是义工服务记录制度。

建立义工服务档案,也可以采取计分制、计时制等方法,掌握其从事义务工作的整体情况和具体表现,并根据表现情况颁发《义工证》。

二是义工教育培训制度。

对于参与特殊义务工作的义工,服务机构要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培训,以便帮助义工胜任其工作。

三是义工考评监督制度。

对于义工每一次的服务,机构要给出相应的评估意见,评定义工服务的表现和质量。

四是义工权益保障制度。

对于每一位参与服务的义工,相应的组织机构必须提供必要的保障,维护义工及机构的基本权利。

五是义工奖惩激励制度。

逐步探索将参加义务工作作为个人升学、求职、晋升等的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各种制度化的奖励措施,鼓励全民参与义务工作。

3.加强互动沟通,搭建联动的实时平台。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市“社工+义工”治理模式的相关主体有民政局、团市委、组织部、社工机构、义工组织、义工和社工等。

因此,要通过联席会议等形式推进上述主体之间的多项互动,包括部门之间、社工机构与义工组织、社工与义工三个层次的平行联动及纵向互动。

要建立覆盖全市的社工、义工信息服务网络,实现社工、义工服务信息的实时共享。

设立社工、义工及相应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库,开通网上招募、网上注册、网上培训等信息建设项目,实现社工、义工服务信息的快速传递。

通过网络,社工可以及时调取所需义工的个人信息,发布机构的义工服务计划,在服务结束后在线评定义工表现,迅速反馈意见;义工则可以获取感兴趣的义工招募信息,了解服务项目、社工及机构的基本情况。

4.培育公益性民间组织,丰富联动的实践载体。

要注重培育两类公益性民间组织,一类是专业的社会工作机构,一类是专门的义工服务中介。

培育专业社工机构,不仅可以吸纳专业社工,强化社工的力量,而且增加了可供义工开展服务的机构数,提供了更多的义工岗位。

社工及其机构可以为义工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和监督,促进服务的质量改善和义工的迅速成长。

但是,随着义工队伍的壮大,服务需求的扩大,服务项目的多元化,仅仅依靠政府及非专门的机构之力将无法胜任义工资源整合的重任,因此需要建立一些专门的义工服务中介组织,比如义工联合会等,由这些组织接受市民参与义工服务的申请,负责对其进行登记和管理,为其提供适合的岗位;同时,接受需要义工服务的机构的申请,并根据各机构的不同需求,组织符合条件的义工开展服务,在义工和被服务机构间起到中介作用。

5.强化多元筹资机制,保障联动的物质基础。

积极探索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建立可靠的社工、义工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一是政府拨款,这是目前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加大财政资金向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购买形式列入财政预算,并确保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增加,在机构运作经费、人力资源薪酬经费、社工、义工服务工作经费上予以支持。

在财政拨付方式上从“人头预算”方式向“项目预算”方式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