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可能性》公开课教案_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4 可能性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案 4 可能性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第1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学们好,欢迎来到慕课堂,。

1.师:今天我带了一位新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

瞧,这是谁呢?(出示海宝)海宝师:大家喜欢吗?(暂停)今天我们就先来玩一个猜海宝的小游戏。

我把海宝藏在一只盒子里,请大家猜一猜,海宝会在我的哪只盒子里呢?生1:“在左边”,生2:“在右边”。

师:同学们的猜测的不一样,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海宝在哪里。

(展开盒子)在右边2.师:我们再来玩一次,猜猜海宝会在哪只盒子里?生1:“在左边”,生2:“还是在右边”。

瞧:在左边盒子里。

3.师追问:如果我们再玩一次,海宝可能藏在哪只盒子里呢?生:即可能藏在左边盒子里,也可能藏在右边盒子里。

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会这样,也可能会那样。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课题:事件发生的可能性)5.师:(出示主题图)。

为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6.(课件出示教科书P44例1相关图片)师: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唱歌、跳舞和朗诵,抽到哪张卡片,就要表演相应的节目。

小明同学第一个抽,同学们猜一猜,他会抽到什么卡片呢?生1:抽到“唱歌”。

生2:也可能抽到“朗诵”。

生3:“唱歌”“跳舞”“朗诵”这三张卡片都有可能被抽到。

师:同学们,拿出我们课前准备好的卡片模拟一下这个游戏,可以多重复几次,再来看看我们的猜测对不对。

【暂停】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每次抽出来后,再放回去打乱顺序再抽。

【暂停】7.师:【跳舞】小明抽到的是什么节目?生:跳舞【点击:我抽到了跳舞。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小明要表演跳舞,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肯定他会表演跳舞吗?生:不能。

师小结:像这样,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的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我们可以用“可能”来描述。

【点击:可能】师:还剩下两张卡片,小丽同学第二个抽,她可能会抽到什么呢?生:唱歌和朗诵都有可能【点击】师: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案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第1课时)》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并运用简单的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本节课中,他们可能对概率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2.引导学生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交流能力,提高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事件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判断事件的随机性。

2.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概率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事件,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

3.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学具,如卡片、骰子等,便于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体会不确定事件的发生,引发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关注。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事件,如购物抽奖、体育比赛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事件中的可能性。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概率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概率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难点
•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让学生习惯用概率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解“可能性”概念,如何用简单的概率语言描述可能性大小。

•通过有趣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可能性”。

2. 教学展开
•给学生展示一些形象的图片,让他们根据图片描述可能性大小。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每种可能性发生的概率大小。

3. 活动设计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展示一个事件的可能性大小。

•游戏环节: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4. 总结
•回顾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让学生自主总结“可能性”的概念。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提出问题。

四、课堂反思
•教学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待进一步培养,下次可以增加更多小组活动。

•激发学生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此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可能性”的概念,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热爱。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含教学反思共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及教材练习十一第1、2、3、4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在观察、交流、动手、思考、验证的过程中探索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学习与积累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抽签卡纸、盒子、彩色球、铅笔。

生:棋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礼物,猜一猜是什么?让学生猜一猜,学生猜可能是文具,可能是玩具,可能是书…2.师揭题: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3.出示谜语:小黑人儿细又长,穿着木头花衣裳。

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学生可能会说:铅笔。

师追问:确定吗?让学生肯定回答一定是铅笔或确定是铅笔。

4.出示奖品铅笔,并说明这是奖励表现最优秀的学生的,希望大家都能努力。

二、互动新授1.引入:下周班会,老师想组织大家表演节目,每个人都有机会表演。

但节目形式不能重复,每个类型只能有一个节目,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每一个同学演什么节目呢?组织小组讨论,大部分同学会想到用抽签的方法来决定。

2.活动:出示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找同学上来抽一张,引导学生先思考一下,会抽到什么?学生会想到:可能是唱歌,可能是跳舞,也可能是朗诵。

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师小结:每位同学表演哪种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3.抽签指生抽一张。

(以抽到跳舞为例)师引导:如果再找一名同学来抽签,可能会抽到什么?生可能回答:可能是唱歌,也可能是朗诵。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 可能性教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 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例1。

教学目标1、通过简单的事例感受事件发生随机性。

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初步感知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法:质疑引导,直观演示。

学法:合作交流、实验验证。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箱子、黄球、白球。

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老师带来了三只小动物,可能是什么小动物呢?在老师没有出示小动物之前,存在着很多的可能性,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探究新知1、美羊羊组、喜羊羊组、懒羊羊组。

以卡通人物的名字来命名我们的三个大组,哪个组为美羊羊的组?哪个组为懒羊羊组?哪个组为喜羊羊组?抽卡片。

每组组长用抽卡片的方法确定组名。

哪一组先抽呢?按到讲台前的顺序决定,先来的先抽。

(组长在抽卡片前排队)①、第一组可能会抽到什么卡片呢?能确定吗?有几种可能?(根据回答,板书:不确定:可能;第一组组长抽取卡片,确定组名)。

②、第二组可能会抽到什么卡片呢?能确定吗?能确定什么?(根据回答,板书:确定:不可能;第二组组长抽取卡片,确定组名)。

③、第三组可能会抽到什么卡片呢?能确定吗?(学生说一说;第三组组长说一说)追问:第三组还没有抽,怎么就确定了呢?(根据回答,板书:不确定:一定;第三组组长抽取卡片,确定组名)。

2、小结:有些事情在发生之前,我们就能确定的事情,可以用“一定、不可能”描述。

有些事情在发生之前是不确定,通常会用“可能”表示描述。

3、练习(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有些事情在发生前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在发生前是不确定的。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第一课时

《可能性》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及口头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袋子、棋子(黑、白两色)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提示课题谈话:今天老师带了一位朋友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课,瞧,这是谁呢?(海宝)喜欢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先来玩一个猜海宝的小游戏,好不好?张老师把海宝藏在一只手里,请你猜一猜海宝会在老师的哪只手里呢?(生猜,有的猜右手,有的猜左手……)师:同学们的猜测不一样,现在请小朋友看一看。

(展开两只手)海宝在老师的哪只手?(生答)师:请猜对的同学举手!我们再来玩一次,这回你猜猜海宝会在张老师的哪只手里?(生猜后再次出示答案)追问:请同学们猜一猜,如果我们再玩一次,海宝可能藏在哪只手呢?(生答,可能藏在老师的左手,可能藏在老师的右手)小结:海宝可能藏在老师的左手,也可能藏在老师的右手,藏在哪只手里这件事是不确定的。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的发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可能会这样,也可能会那样,今天我们就是一起来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

(板书课题:可能性)二、合作探究,猜测验证1、第一次模棋活动,体会事件发生的确定性。

(1)一定。

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猜海宝的游戏,下来我们再来玩一个有趣的摸棋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袋子,我们叫它1号袋子,里面放了许多棋。

如果你们从1号袋里任意摸一个,张老师不用看就能说出它是什么颜色,你们信不信?(生不信)师:谁不信,来试试!注意,摸到棋子以后握紧了,不要让张老师看到。

其它同学们做裁判,如果老师猜对了,就来点掌声鼓励一下,好不好?(生摸)师:我猜是黑棋!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

(生有点惊奇)追问:谁还想来摸?(再摸两次)(学生有所感悟,会说袋子里都是黑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集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主要讲述了可能性及其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可能性,并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整数等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可能性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对学生来说还是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感悟可能性,通过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可能性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知道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2.难点:可能性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感悟可能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启发引导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3.教学资源:相关的生活实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一个生活实例:抛硬币。

引导学生观察硬币正反面出现的可能性,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可能性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呈现一些关于可能性的问题,如:一个袋子里有3个红球,2个蓝球,1个绿球,随机从中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引导学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1)∣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用适当的词汇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可能性2. 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事件的可能性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事件的可能性。

(2)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习描述事件可能性的词汇,如“一定”、“可能”、“不可能”等。

(3)可能性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可能性的理解。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可能性的理解。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及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3. 练习与讨论:评价学生在练习与讨论中的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2. 在练习与讨论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 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注重评价学生的过程表现,以及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可能性的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案(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区分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概念。

2.难点: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概念,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2.工具:黑板、粉笔、教学PPT。

3.教辅资料:练习册、参考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用教学PPT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片,讨论这些图片的可能性。

2. 探究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际生活中的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可能”和“不可能”的含义,并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

3. 拓展教师出示一些更复杂的场景,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可能性,并让学生讨论其中的原因。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任务卡练习,每组选择一个事件,讨论其可能性,然后向全班汇报。

5. 总结教师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可能性”概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练习题。

2.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件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写出自己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可能性•不可能性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可能性”展开,学生在实践中更容易理解这一概念。

但在引导学生分析事件可能性时,发现学生的思维方式有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可能性”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 可能性》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 可能性》精品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可能性》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4可能性》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事件的可能性,学会用概率的知识来描述和分析生活中的事件。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体会随机现象,认识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分数(百分数)来表示。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概念,学会用分数(百分数)来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和活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概念,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表示方法。

2.难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游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

2.活动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课件、黑板、实物道具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骰子、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猜谜游戏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我有三个孩子,两个男孩一个女孩,请问第三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让学生猜测,进而引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可能事件的图片和实例,如:太阳从东方升起、抛硬币正面朝上、抽到红球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理解三种事件的概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可能性(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  可能性(1)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第1课时可能性(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含义,能够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2. 教学难点:掌握求可能性的方法,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验器材(硬币、骰子、彩色球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盒子,里面装有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的球,引导学生思考: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蓝色,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可能性。

(2)板书课题:可能性(1)。

2. 探索新知(1)教师出示实验器材,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

实验一:硬币实验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抛掷一枚硬币10次,记录正面和反面朝上的次数。

② 教师收集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实验二:骰子实验①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掷一枚骰子10次,记录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

② 教师收集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观察数据,发现规律。

(2)学生分享实验结果,总结可能性。

① 硬币实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

② 骰子实验:每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6。

(3)教师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3. 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① 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② 一个袋子里有8个黑球和2个白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学生分享解答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及其表示方法。

5.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用可能性来描述?五、板书设计可能性(1)1. 硬币实验: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2。

4.可能性(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可能性(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4.可能性(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用恰当的方式描述。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概率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概率的初步认识。

四、教学难点1.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判断。

2. 概率的简单计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明天会不会下雨?”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事件发生的确定性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确定事件,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

(2)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不确定事件,如:抛硬币,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但具体哪一次会正面朝上,无法确定。

(3)概率的初步认识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实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概率,并学会用分数表示概率。

3. 练习巩固(1)判断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认识概率,并能用分数表示概率。

六、作业布置1. 判断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讲解、实验操作、练习巩固等环节,让学生对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能用分数表示概率。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避免混淆。

同时,要加强学生对概率的理解,避免将概率误解为绝对的确定性。

重点关注的细节: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判断,以及概率的初步认识。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判断1. 确定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例如,抛一枚正常的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概率都是1/2,这是一个确定事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可能性 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可能性  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4可能性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借助猜测、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学生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体会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情分析对于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以结果能否预知为标准,可以分为确定现象和随机现象(不确定现象)两大类。

概率知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对学生进行了如下学前测试: 请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判断下面事件的发生。

1.每个人( )都是小小的婴儿成长起来的。

2.太阳( )从东方升起。

3.今天老师( )要表扬我。

4.时间永远( )停止。

测试结果:测试人数50人,全对37人,正确率为74%;13人出现错误,错误率为26%。

大部分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对于这部分知识的认识不错。

因此在新授课过程中,我们要发挥生活经验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对于抛硬币的游戏和例2的这部分的教学,我们要花的时间不多,学生必能初步体验在现实世界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之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说出课件情境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说说身边的一些现象或事情。

重在引导学生按要求完成“小小设计师”的设计,这是突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关键。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问题情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4单元可能性第1课时可能性(1)【教学内容】教材P44例1。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是确定发生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正确使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的数学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成功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描述这些事件。

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P44主题图。

师:观察主题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图意。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你是他们其中一员,现在轮到你抽签决定表演节目,你认为你自己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学生用可能抽到……可能抽到……来表述。

师:同学们说的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上都是些不确定事件。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1))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三张卡片,上面分别写上唱歌、跳舞、朗诵。

预设2:小明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跳舞,还可能抽到朗诵,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2.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二幅图。

师:小明抽到跳舞,还剩两张。

接下来小丽可能抽到什么?【学情预设】预设1:小丽可能抽到唱歌,也可能抽到朗诵。

预设2:不可能抽到跳舞。

3.课件出示教材P44例1第三幅图。

师:小丽抽到朗诵,最后只有一张了。

小红会抽到什么?【学情预设】一定会抽到唱歌。

4.小结归纳。

师: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同学们都用到了哪些词?【学情预设】用到了“可能”“不可能”“一定”这些词语。

师小结: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具有确定性,确定的事件用“一定”或“不可能”来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些事件的结果是不可预知的,具有不确定性,不确定的事件用“可能”来描述。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 》教学设计(1)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上册《 4 可能性》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可能性》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章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确定事件的分类,第二部分是概率的计算。

本节课主要讲解第一部分内容。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不确定事件的分类和概率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不确定事件的概念,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

2.让学生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不确定事件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概率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不确定事件的发生,提高学生学习概率的兴趣。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

2.游戏材料:准备扑克牌、骰子等游戏材料,用于课堂游戏。

3.练习题: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不确定事件的概念,如抛硬币、抽奖等。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认识不确定事件。

2.呈现(10分钟)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念,并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三种事件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通过课堂游戏,让学生体验不确定事件的发生。

如用扑克牌抽取红桃牌,用骰子掷出偶数点等。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概率的意义。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实践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事件的可能性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三、教学难点1.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概念。

2.判断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区别。

四、教学内容1. 概念引入•让学生讨论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如明天下雨的可能性有多大?•引导学生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指某件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

2. 同学互动•设计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判断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按照可能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并给出理由。

3. 拓展训练•给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发现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关系,加深理解。

4.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与讨论。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可能性的概念进行观察和判断。

五、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例子引入概念,增加学生的兴趣。

2.合作学习法:设计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循序渐进法: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事件可能性概念。

六、教学过程1. 活动一:概念引入(15分钟)•老师简要介绍事件的可能性概念,引入学生对事件可能性的讨论。

•学生举例讨论生活中的事件可能性,并总结事件可能性的表达形式。

2. 活动二:同学互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给出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每组汇报结果,进行讨论和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判断可能性的方法。

3. 活动三:拓展训练(25分钟)•老师给出一些事件,让学生计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讨论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事件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的联系,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可能性 - 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可能性的概念2. 计算可能性的方法3. 可能性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可能性的概念,掌握计算可能性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摸球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多少?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如何计算摸到红球的可能性?(2)小组汇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 = 红球的数量÷ 球的总数量(3)教师讲解:可能性的概念及计算方法3. 操练巩固(1)完成课本例题(2)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3)小组讨论:如何提高摸到红球的可能性?4. 应用拓展(1)设计一个抽奖游戏,让学生计算中奖的可能性(2)讨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可能性知识解决问题?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可能性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相关习题(2)设计一个可能性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可能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在以上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因为这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可能性概念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以及教师的讲解,来学习和理解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学习数学四个领域中“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初步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已经涉及,但概率知识对于学生而言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学生以后学习有关知识的基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并能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把对“随机现象”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教师做出适当引导,学生就会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

所以教材选用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引入学习内容,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创造机会。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些情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
富对不确定现象及可能性大小的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情感态度: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够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逐渐对统计与可能性知识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可能”“不可能”“一定”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能根据可能性的大小判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情境真实地搬到现实生活当中,让学生在游戏中,真实地参与中积累与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盒子、彩色粉笔。

生:硬币或橡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述情境:庆“六一”联欢会,教师要求每人都要扮演节目,节目的形式有:唱歌、跳舞、相声、小品等。

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华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
2、讨论:小华肯定能如愿以偿吗?为什么?
[点评]:给同学发明机会留有空间,让同学开动脑筋,捕获生活中的现象,将所学的知识和同学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这一情境,是同学经历过并且有体验,所以他们知道小华有可能抽不到唱歌,有可能抽得到,但抽到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在这些签中只有一张签是唱歌,这就自然引出课题:可能性。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必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

今天我们就学习(板书:可能性)。

二、互动新授
1.看课本44页,我了解到抽奖箱里有三张卡片。

小明可能抽到()、()或()。

(师小结:小明同学表演节目类型是一件不确定的事件,有三种可能的结果。


2.如果小明抽到了跳舞,还剩两张,此时小丽可能抽到的是(),不可能是()。

3.如果小丽抽到的是朗诵,则小雪一定抽到的是()。

师小结:刚才在猜测会抽到什么节目时,第一次同学们用的词是“可能”,第二次同学们用的词是“不可能”,第三次用的是“一定”。

一般事情的发生都有“可能”“不可能”“一定”三种情况,当然,不同情况下,它们有时也会发生变化。

(板书:可能不可能一定)4.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填空。

(1)人()会变老。

(2)明天的数学测试,小明()得满分。

(3)在除法中,余数()比除数小。

(4)没有水,人类()存活。

三、合作探究
1、摸球游戏(按“一定”、“不可能”、“可能”的顺序安排游戏)
总结:我知道了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会出现确定和不确定的现象,用()、()、()等词语来描述。

而且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2、抛硬币游戏(目的:游戏是否公平?可能性的大小。

见PPT)3、联系生活实际解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可选学)
注:知道可能性有大有小,可能性的大小可用分数来描述。

四、作业
五、板书设计
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可以

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