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概论部分习题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 (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C 17.B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化学分析习题库(含答案)

Chap 1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常量分析与半微量分析划分界限是:被测物质量分数高于__1__%为常量分析;称取试样质量高于__0.1__g为常量分析。
2试液体积在1mL~10mL的分析称为半微量_分析。
3试样用量在0.1mg~10mg的分析称为_ 微量_分析。
4试样用量为0.1 ~ 10 mg的分析称为-------- ( C)(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5试液体积在1 ~ 10 mL的分析称为------------( B)(A) 常量分析(B) 半微量分析(C) 微量分析(D) 痕量分析6若每1000g水中含有50 mg Pb2+, 则可将Pb2+的质量浓度表示为__50_μg/g。
7已知某溶液含71 μg/g Cl-,其密度为1.0 g/mL,则该溶液中Cl-的浓度为__2.0×10-3__ mol/L。
[A r(Cl)=35.5] (71/35.5)×1.0×10-38某水样中含有0.0025 mol/L Ca2+, 其密度为1.002 g/mL, 则该水样中Ca为__100__μg/g。
[A r(Ca)=40.08] 0.0025×40.08×1000/1.0029准确移取1.0 mg/mL铜的标准溶液2.50 mL,于容量瓶中稀释至500 mL, 则稀释后的溶液含铜(μg/mL)为( C)(A) 0.5 (B) 2.5 (C) 5.0 (D) 25注意:稀释至500 mL,计算时必乘2,答案只能是A C10海水平均含1.08×103μg/g Na+和270 μg/g SO42-,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则海水中Na+和SO42-浓度(mol/L)为-( D )已知A r(Na)=23.0, M r(SO42-)=96.1(A) 4.79×10-5, 2.87×10-6(B) 1.10×10-3, 2.75×10-4(C) 4.60×10-2, 2.76×10-3(D) 4.79×10-2, 2.87×10-3Na:1.08×103/1000/23.0/1.0211 海水平均含1.08×103 μg/g Na+和270 μg/g SO42-, 海水平均密度为1.02g/mL。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第一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习题1. 某矿石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0 mm ,若k 值为0.1 kg·mm -2,问至少应采取多少试样才具代表性?若将该试样破碎,缩分后全部通过10号筛,应缩分几次?若要求最后获得的分析试样不超过100 g ,应使试样通过几号筛?解:(1)m Q ≥kd 2 = 0.1 kg·mm -2 × (10mm)2 = 10kg ;至少应采10kg 试样才具代表性。
(2)10号筛筛孔直径d = 2.00mm (见51页表1-1);最小取样量为:kd 2 = 0.1kg·mm -2 × (2.00mm)2 = 0.4kg ;设:缩分次数为n ,10/2n ≥0.4, 解得n ≤4;所以应缩分4次。
(3)据m Q ≥kd 2,得d ≤k m Q= 1.0101003-⨯ = .1.0mm ; 查51页表1-1得:10号筛d = 2.00mm ,20号筛d = 0.83mm ;所以应使试样通过20号筛,可满足其要求。
2. 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得FeSO 4·7H 2O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20.01%,20.03%,20.04%,20.05%。
计算:a.平均值;b.中位数;c.单次测量值的平均偏差;d.相对平均偏差;e.极差;f.相对极差。
解:a. ∑==n1i i x n 1x = 4%05.20%04.20%03.20%01.20+++ = 20.03%; b. x M = (x 2+x 3)/2 = (20.03%+20.04%)/2 = 20.04%;c. ∑=-=n1i i x x n 1d = 4%02.0%01.0%00.0%02.0+++ = 0.012%; d. Rd = %100xd ⨯= %100%03.20%012.0⨯= 0.06%; e. R = x max -x min = 20.05%-20.01% = 0.04%;f. %100xR ⨯= %100%03.20%04.0⨯= 0.2%3. 用沉淀滴定法测定纯NaCl 中氯的质量分数,得到下列结果:59.82%,60.06%,60.46%,59.86%,60.42%。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3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速率,确定重点>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 1:1 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
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无影响
(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 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0.2039mol/L、0.2043mol/L、则其测定的平均值等于( 0.2043 mol/L ),标准
偏差等于( 0.00043 mol/L),相对标准偏差等于( 0.21% )。
三、判断题 1.( _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 的,结果准确度就好。精密度是先决条件!!! 2.( _ )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7.9.3×2.456×0.3543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保留( 3 )位。
8.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示方法有(算术平均值)和(中位数)。数据分散程度的表
示方法有(平均偏差 )和(标准偏差 )。
9.取同一置信度时,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 ),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
分析习题

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的单位是摩尔B.摩尔是一物质的量C.摩尔就是摩尔质量D.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E.1摩尔等于6.023×1023个基本单元2. 用0.1mol/L HCl溶液滴定0.16g纯Na2CO3(M=106)至甲基橙变色为终点,需V HCl()A.10ml B.20ml C.30ml D.40ml E. 16ml3.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哪些条件()A.稳定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C.易溶解D.必须具有足够的纯度E.物质的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5.下列物质中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然后再标定。
()A.KHC8H4O4B.HNO3C.H2C2O4·2H2O D.NaOH E.H2SO4二、填空题1. 滴定分析中,可采用的滴定方法有、、和。
2.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与理论上的等当点不可能恰好符合,它们之间的误差称为。
3. 适用于滴定分析法的化学反应必须具备的条件是(1);(2);(3)。
凡能满足上述要求的反应,都可应用于滴定法。
4. 根据标准溶液的浓度和所消耗的体积,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一类分析方法统称为。
滴加标准溶液的操作过程称为。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恰好反应完全的这一点,称为,亦称为。
三、计算题1.若将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保存于保干器中.用以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分析纯的NaCl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用以标定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离,试解释之。
2..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为什么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什么是化学计量点?什么是滴定终点?3.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g/ml),其中含H2SO4约为96%(g/g),求其浓度为多少?若配制H2SO4液1L,应取浓硫酸多少毫升?5. 欲配制NaC2O4溶液用于标定0.02 mol·L-1的KMnO4溶液(在酸性介质中),若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消耗的体积相近,问应配制多少浓度(mol·L-1 )的NaC2O4溶液?要配制100 ml 溶液,应该称取NaC2O4多少克?6.称取铁矿试样0.3143g,溶于酸并还原为Fe2+,用0.2000mol/L K2Cr2O7溶液滴定消耗了21.30ml。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章节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章分析化学概论章节测试题一、选择题(30分)1.定量分析工作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A. 等于零B. 没有要求C. 略大于允许误差D. 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2.可减小分析测定的随机误差的方法是。
A. 提纯试剂B. 进行空白实验C. 进行回收实验D.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3.下列情况可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A. 试样未混匀B. 砝码未经校正C. 砝码读错D. 滴定管渗液滴4.下列各式中,有效数字位数正确的是。
A. c (H+) =3.24×10-2(3位)B. pH=3.24(3位)C. 0.420 (4位)D. 0.80g(3位)5.以未干燥的Na2CO3标定HCl,则HCl的浓度将。
A. 偏高B. 偏低C. 无影响D. 不能确定6.以下试剂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A. 100~110℃干燥的Na2CO3B. 优级纯的KOHC. 100~110℃干燥的K2Cr2O7D. 优级纯的Na2B4O7∙5H2O 7.以风化的Na2B4O7∙n H2O标定HCl,则HCl的浓度将。
A.偏高B.偏低C.无影响D.不能确定8.下列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被称量的试样含有微量干扰物质B. 蒸馏水含有微量杂质C. 使用的容量瓶未经校正D. 滴定管在使用前未排气泡9.下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概率B.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定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的范围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概率D.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10.下述有关平均值的置信区间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定的置信度和标准偏差时,测定次数越多,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B. 其他条件不变时,给定的置信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宽C. 平均值的数值越大,置信区间越宽D. 当置信度与测定次数一定时,一组测量值的精密度越高,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越小11.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七章 定量分析方法概述课后练习与答案

第七章分析化学概论一、选择题1.消除测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A.空白实验 B.对照实验 C.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D.校正仪器2. 下列物质可采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NaOH B.HCl C.无水Na2CO3 D.KMnO4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误差 B.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C.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偶然误差可完全消除4.下列属于偶然误差的是 ( )A.使用生锈的砝码称量B.标定HCl时所用Na2CO3不纯C.所用试剂含待测组分D.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估计不准5.05.2010 .01250.0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A.4 B.2C.3 D.16.pH=10.02的有效数字位数为 ( )A.4 B.2C.3 D.无法确定7.用失去结晶水的Na2B4O7.10H2O标定HCl溶液,则测得的浓度会 ( ) A.偏高B.偏低C.与实际浓度一致D.无法确定8.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的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B.滴定终点C.既是化学计量点,也是滴定终点D.以上都不对9.测定CaCO3含量时,先加入一定量并且过量的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HCl溶液,此滴定方式属于( )A.直接滴定B.返滴定C.置换滴定D.简接滴定10.常量分析的试样用量为 ( )A .大于1.0gB .1.0~10gC .大于0.1gD .小于0.1g11.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 ,滴定管的一次滴定需读初、终两次读数,可能引起的最大误差为±0.02mL ,为使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终点时消耗的滴定剂的体积至少为 ( )A .10mLB .15mLC .20mLD .无法确定12.用25mL 常量酸碱滴定管进行滴定,结果记录正确的是( )A .18.2B .18.20C .18D .18.00013.已知T HCI/NaON =0.004000 g/ml 、则C HCI 为( )A .0.1000mol/LB .0.004000g/mlC .0.003600g/mlD .0.1097mol/L14.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2ml,若滴定时用去滴定液20.00ml ,则相对误差是( )A .±0.1%B .±0.01%C .±1.0%D .±0.001%15.在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某同学的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0.1023 mol ·L -1、0.1024 mol ·L -1、0.1022 mol ·L -1、0.1023 mol ·L -1,而实际结果应为0.1088 mol ·L -1,该学生的测定结果 ( )A .准确度较好,但精密度较差B .准确度较差,但精密度较好C .准确度较差,精密度也较差D .系统误差小,偶然误差大16.在定量分析结果的一般表示方法中,通常要求( )A .d R ≤2%B .d R ≤0.02%C .d R ≥0.2% D.d R ≤0.2% 17.T A/B 表示的意义是 ( )A .100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B .1ml 标准溶液A 中所含溶质的质量C .1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B 的质量D .1ml 标准溶液A 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18.T HCl/NaOH =0.003000g/ml ,终点时HCl 消耗40.00 ml ,试样中NaOH 的质量为( )A .0.1200gB .0.01200gC .0.001200gD .0.1200mg19.欲配制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12mol/L HCl)( )ml 。
滴定分析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滴定分析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的关系是():A、两者必须吻合B、两者含义相同C、两者互不相干D、两者愈接近,滴定误差愈小2、直接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有严格地要求,因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B.反应速度必须足够快C.反应产物必须能与反应物分离D.有适当的指示剂可选择3、物质的量浓度是指()。
A、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物质的质量B、单位质量的物质中所含被测物质的物质的量C、单位质量的溶液中所含物质的质量D、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物质的物质的量4、欲配制500 mL 0.2 mol·L-1 HCl溶液,应量取12 mol·L-1浓HCl体积为()。
A、0.83 mLB、4.2 mLC、8.3 mLD、12.6 mL5、标准溶液的重要性是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其浓度通常要求用( B )有效数字表示。
A、三位B、四位C、两位D、一位6.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速率,确定重点>(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1:1的计量关系(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7.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A)化学计量点(B)滴定误差(C)滴定终点(D)滴定分析8.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A)基准试剂(B)化学纯试剂(C)分析纯试剂(D)优级纯试剂9.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正误差(B)负误差(C)无影响(D)结果混乱10.0.2000 mol/LNaOH溶液对H2SO4的滴定度为()g·mL-1(A) 0.00049 (B) 0.0049 (C) 0.00098 (D)0.0098二、填空题1.滴定分析常用于测定含量(≥1% )的组分。
2.滴定分析法包括(酸碱滴定)、( 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四大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量分析概论部分习题一、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属于哪种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如何减免?1.天平盘被腐蚀2.天平零点有微小波动3.读数时,发现标尺有些漂移4.试剂中含有微量杂质干扰主反应5.试剂中还有微量待测组分6.待测液未充分混均7.滴定管读数最后一位估读不准8.滴定管刻度不均匀9.测量过程中,电压温度的波动10.滴定过程中,滴定剂不慎滴在台面上二、根据有效数字修约规则,将下列数据修约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3.1415926;0.51749;15.454546;0.378502;7.6915; 2.3625三、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计算下式。
1.50.2+2.51-0.6581=?(52.1)2.0.0121×25.66×2.7156=?(0.114)3.20.0014.39162.2060.0982100.03100%?1.4182-⎛⎫⨯⨯⎪⎝⎭⨯=(21.0%)4. 1.187×0.85+9.6×10-3-0.0326×0.00824÷2.1×10-3=?(0.9)四、滴定结果的计算1.以间接法配制0.1mol·L-1的盐酸溶液,现用基准物质Na2CO3标定。
准确称取基准试剂Na2CO30.1256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蒸馏水完全溶解后,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用待测HCl标准溶液滴定,到达终点时消耗的体积为21.30mL,计算该HCl 标准溶液的浓度。
(0.1113 mol·L-1)2.测某试样中铝的含量,称取0.1996g试样,溶解后加入c(EDTA)=0.02010 mo l·L-1的标准溶液30.00mL,调节酸度并加热使Al3+完全反应,过量的EDTA标准溶液用c(Zn2+)=0.02045 mo l·L-1标准溶液回滴至终点,消耗Zn2+标准溶液6.00mL。
计算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12.27%)3.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0.1236g用来标定Na2S2O3溶液。
首先用稀HCl完全溶解基准物质K2Cr2O7后,加入过量KI,置于暗处5min,待反应完毕后,加入80mL水,用待标定的Na2S2O3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1.20mL,计算c(Na2S2O3)。
(0.1189 mo l·L-1)4.称取1.0000g过磷酸钙试样,溶解并定容于250ml容量瓶中,移取25.00mL该溶解,将其中的磷完全沉淀为钼磷酸喹啉,沉淀经洗涤后溶解在35.00mL0.2000 mo l·L-1NaOH中,反应如下:(C9H7N3)3·H3[P(Mo3O10)4]+26OH-=12MoO42-+HPO42-+3C9H7N3+14H2O 然后用0.1000 mo l·L-1HCl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用去20.00mL,试计算(1)试样中水溶性磷(也称有效磷)的百分含量;(2)有效磷含量若以w(P2O5)表示则为多少?(5.96%;13.6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部分习题一、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哪些只是酸?哪些只是碱?哪些既是酸又是碱?并写出对应的共轭碱或酸。
H3PO4,H2PO4-,Ac-,OH-,HCl,HCO3-,NH3,[Al(H2O)6]3+,[Al(H2O)4(OH)2]+,H2O。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1) H3PO4;(2)Na2S;(3)Na2HPO4;(4)NH4H2PO4;(5)(NH4)2CO3;(6)NH3+NaOH(c);(7)HCl(c)+HAc;(8)H3BO3+NH4Cl;(9)NH3(c1)+NH4Cl(c2);(10)Na2HPO4(c1)+NaH2PO4(c2)。
三、溶液(特别是缓冲溶液)pH值计算及其应用1. 向0.1 mo l·L-1HCl溶液中通入H2S气体至饱和(0.1 mo l·L-1),溶液中S2-浓度为()。
(H2S:K a1=9.1×10-8,K a2=1.1×10-12)A.1.0×10-18 mo l·L-1B.1.1×10-12 mo l·L-1C.1.0×10-19 mo l·L-1D.9.5×10-5 mo l·L-1。
2. H2S饱和溶液(0.1 mo l·L-1)中,S2-浓度为mo l·L-1。
3. 配置pH=9.2的缓冲溶液时,应选用的缓冲对是()。
A. HAc-NaAc(K a=1.8×10-5)B. NaH2PO4-Na2HPO4(K a2=1.1×10-12)C. NH3-NH4Cl(K b=1.8×10-5)D. NaHCO3-Na2CO3(K a2=5.6×10-11)4. 下列混合溶液中,缓冲容量最大的是()A. 0.02mo l·L-1NH3-0.18 mo l·L-1NH4ClB. 0.17mo l·L-1NH3-0.03 mo l·L-1NH4ClC. 0.15mo l·L-1 NH3-0.05 mo l·L-1 NH4ClD. 0.10mo l·L-1 NH3-0.10 mo l·L-1 NH4Cl。
5. 计算0.3 mo l·L-1 HAc溶液和0.1 mo 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pH值。
(p K a(HAc)=4.74)(5.04)6. 将0.10 mo l·L-1的HAc和0.20 mo l·L-1的NaOH溶液直接混合,配制成pH为5.2的缓冲溶液1L,问需加入上述各种溶液多少毫升?(已知HAc的p K a = 4.74)(729.3mL,270.7mL) 7. 欲使100mL 0.1000 mo l·L-1的HCl溶液的pH值从1.00增加到4.44,需加入固体NaAc多少克?(忽略体积的变化)(p K a(HAc)=4.74)(1.23g)8. 用HCl滴定某一元弱碱B,化学计量点时消耗HCl40.00mL,当HCl加入16.00mL时pH =6.20,求pKa。
(6.02)四、酸碱滴定曲线、三点pH值计算、指示剂选择、(分步)准确滴定条件应用1. 用0.2000 mo l·L-1的NaOH溶液滴定0.2000 mo l·L-1的HCl溶液,其pH突越范围是()A.2.0~6.0B. 4.0~8.0C.4.0~10.0D.8.0~10.02. 计算0.1000 mo 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mL0.1000 mo l·L-1的甲酸溶液时的pH突越范围,化学计量点时的pH,是选择溴酚蓝(pH变色范围3.0~4.6)还是中性红(pH变色范围6.8~8.0)作指示剂?(6.74~9.70)3. 用0.1的NaOH溶液滴定0.1的弱酸HA(p K a=4.0)其pH突越范围是7.0~9.7,如果弱酸的p K a=3.0,则其pH突越范围是()A.6.0~10.7B. 6.0~9.7C.7.0~10.7D.8.0~9.74. 0.1000 mo l·L-1柠檬酸(H3A:K a1=7.4×10-4,K a2=1.7×10-5,K a3=4.0×10-7)和磷酸(K a1=7.52×10-3,K a2=6.23×10-8,K a3=2.2×10-13)能否用0.1000 mo l·L-1NaOH准确滴定?如能滴定,终点产物分别是什么?分别有几个突越?化学计量点时pH各为多少?(Na3A,9.4;NaH2PO4,4.66 )五、酸碱滴定法的应用1. 将含某弱酸HA(M=75.00)的试样0.900 g,溶解成60.00 mL溶液,用0.1000 mo 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的一半被中和时pH = 5.00,化学计量点时pH = 8.85,计算试样中HA的百分含量。
(50.23%)2. 有工业硼砂1.0000 g,用0.2000 mo l·L-1的HCl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消耗24.50 mL,计算试样中Na2B4O7·10H2O的百分含量和以B2O3和B表示的百分含量。
(93.44%,34.11%,10.59%)(Na 2B 4O 7+2HCl +5H 2O =4H 3BO 3+2NaCl )3. 拟出HCl -NH4Cl 混合试样中各组分的测定方案。
(1)掌握甲醛法测铵盐中氮含量原理:过量的甲醛与NH 4+作用,4NH 4++6HCHO =(CH 2)6N 4+4H ++6H 2O ;生成的H +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NaOH 溶液滴定。
(2)本题答案: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 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 V 1mL ;采用甲醛法,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NaOH 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 V 2mL ;则有n (HCl)=c (NaOH)×V 1;n (NH 4Cl)= c (NaOH)×(V 2-V 1)4. 有一碱溶液可能是NaOH ,NaHCO 3,Na 2CO 3或以上几种物质混合物,用HCl 标准溶液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消耗HCl V 1 mL ;继续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滴定到终点时消耗HCl V 2 mL ,由以下和V 的关系判断该碱溶液的组成。
(1)V 1 > 0,V 2 = 0 (2)V 2 > 0,V 1 = 0 (3)V 1 = V 2 (4)V 1 > V 2 > 0 (5)V 2 > V 1 > 0323233235. 未知试样可能由NaHCO 3和Na 2CO 3组成,每次称量1.000g ,用0.2500 mo l ·L -1的HCl 标准溶液滴定,试由以下数据判断并计算每种未知样品的组成和含量。
(1)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 24.32 mL ;另取一份,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终点时消耗HCl 48.64 mL ;(2)加入酚酞时颜色不变,加入甲基橙,终点时消耗HCl 38.47 mL ;(3)酚酞作指示剂变色时消耗HCl 15.29mL ,继续以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时又消耗HCl33.19 mL ;(1) Na 2CO 3,64.45%(2) NaHCO 3,80.79% (3) NaHCO 3+Na 2CO 3,37.80%,40.52%6. 0.1026 mo l ·L -1的NaOH 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吸收了CO 2,为了测定CO 2含量,称取该NaOH溶液50.00 mL ,用0.1143 mo l ·L -1HCl 滴定至酚酞变色,消耗42.62 mL ,求(1)吸收CO 2后溶液中NaOH 和Na 2CO 3的浓度;(2)每毫升该碱溶液吸收了CO 2多少克?(守恒和差量)7. 用移液管吸取0.15g 乙酸乙酯放入盛有50.00mL0.2387 mo l ·L -1的KOH 溶液的回流瓶中,加热回流30min 使乙酸乙酯完全水解CH 3CH 2OOCCH 3+OH -=CH 3CH 2OH +CH 3COO -剩余的KOH 用0.3172 mo l ·L -1HCl 滴定用去32.75mL ,计算乙酸乙酯的百分含量,并说明用什么指示剂,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