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定量分析概论

合集下载

第4章 定量分析概论第一节

第4章  定量分析概论第一节
1. 组成均匀程度高的试样(如:液体,气体,粉状物 料)
采集方法:不用制备,直接采用测定。 2. 组成不均匀的固体试样 (如:矿石,煤炭)
采集方法:应根据试样堆放情况,颗粒大小,从 不同的部位和深处选取多个取样点。
原始样品取好后,再经破碎、过筛、混合和缩分,
最后制成分析试样。
缩分一般采取四分法,按经验式确定缩分的次 数。
方法 常量分析 半微量分析 微量分析 超微量分析
试样质量 >0.1g 0.01~0.1g 0.1~10mg <0.1mg
试液体积 >10ml 1~10ml 0.01~1ml <0.01ml
试样的采集 和制备
提出问题
Problem definition
4.1 定量分析过程
结果评价
Reports
预处理
2019年10月25日
Q 值检验法: 当测定次数为3-10时,根据所要求的 置信度,用Q值检验法检验可疑数据是否可以舍去。
步骤:
(1)将测定结果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x1 x2 …… xn, 则最大值xn或最小值x1 为可疑值。 (2)计算Q值:
Q 计算
=
x n - x n -1 xn -x1
3. 可用下列哪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偶然误差:
A.加样回收试验
B.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C.对照试验
D.空白试验
4.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
C.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
D.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
三、分析数据的处理
有效数字及位数 有效数字的修约与运算规则 分析数据的评价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性质分析

城市规划概论课件第五章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性质分析
优势; ❖ 3、分析行业用地规模在城市总用地所占比重大小
三、如何验证确定城市性质的正确性
❖ 1、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 2、是否合乎区域经济对该城市的而要求 ❖ 3、是否与城市本身所拥有的条件相符 ❖ 4、是否与区域城市的关系合乎其地位特征 ❖ 5、决定城市性质中主导部门的确定依据是否准确 ❖ 6、确定城市性质是否充分考虑了发展动力因素,并预测到发展前景 ❖ 7、确定城市性质是否反映城市的特点
年增长数
年增长率= 年初总人口数 ×1000‰
平均增长速度=
规划年限期限末人口数 期限初人口数
-1
人口增长曲线
❖四、城市人口发展预测的方法
影响自然增长的因素
❖ 医疗条件
婴儿成活率高、老人死亡率低
❖ 福利条件
劳保条件、产假、脯乳期
❖ 计划生育政策 五十年代关于人口的争论、七十年代的计划 生育
❖ 认识观念
❖ 城镇
2000人以上
1.9万个以上
国外城市规模的分类
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划分标准。单从人口规模上划分,被称为城市
或城镇的标准有
美国为2500人;
英国为3500人;
法国为5000人;
印度为5000人;
俄罗斯为1000~2000人。
国际统计学会建议,2000人以上的居民点算作城市居民区。
二、城市人口的概念
C34 图书展览用地
C35 影剧院用地
C36 游乐用地
C4 体育用地 C41 体育场馆用地 C42 体育训练用地
C5 医疗卫生用地 C51 医院用地 C52 卫生防疫用地 C53 休疗养用地
C6 教育科研用地 C61 高等学校用地 C62 中等专业学校用地 C63 成人与特殊学校用地 C64 科研设计用地

分析化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分析化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P2- pKb1=14-pKa2=14-5.41=8.59 Kb1=10-8.59 S2- pKb1=14-pKa2=14-14.92=-0.92 Kb1=100.92
SO32- pKb1=14-pKa2=14-7.20=6.80 Kb1=10-6.80
21
三、MBE、CBE和PBE
写出c mol·L-1 KHP的MBE、CBE和PBE(零 水准法)
16
用因保存不当而部分风化的H2C2O4·2H2O)作基准 试剂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则标定得到的NaOH溶
液浓度( B )。
A 偏高; B 偏低; C 无影响;D 难于判断
17
第六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一、酸碱质子理论中,酸、碱的定义 二、共轭酸碱对的概念及认识
分析化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系统误差及随机误差的区别
项目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
固定因素
不定因素
分类
方法误差、仪器误差 试剂误差、操作误差
性质 影பைடு நூலகம் 减免方法
重现性、单向性、可测性
不确定性、不可测性、 服从正态分布
准确度
精密度(主要影响)、 准确度
对照试验、校正仪器、 空白试验、严格操作
增加测定的次数
2
或C bTB/A103 Ba M
A
注意:A及B之间可以是直接反应关系,也可以是
无直接反应关系。无直接反应关系时,可通过所涉及
的反应,找出A与B之间的计量关系。
14
第五章 化学平衡及滴定分析法概论
二、标准溶液的配制
直接配制法 间接配制法 三、滴定分析计算
aA + bB = cC + dD

分析化学课件——定量分析概述

分析化学课件——定量分析概述
•本节所要解决的问题:
•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判断分析 结果的准确性误差(error)。
2020/8/13
9
一 真值(true value)(χT)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 真实数值,即为该量的真值。
1.理论真值 2.约定真值 3.相对真值
2020/8/13
10
二 平均值( x )
对同一种试样,在同样条件下重复测定n次,
一组测量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差称为极差,又称全距或范围误差。
R=x max- x min 相对极差为:
R 100% x
2020/8/13
21
七 测量误差
1 误差分类及其产生的原因
误差是分析结果与真实值之差。 根据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三类: • 系统误差 • 偶然误差 • 过失误差
2020/8/13
35.45 100% 35.45 22.99
60.66%
Ea 60.53% 60.66% 0.13%
Er
0.13% 100% 60.66%
0.2%
2020/8/13
16
2 精密度与偏差
• 精密度(precision) 多次测量值(xi)之间相互 接近的程度。反映测定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 表示方法偏差(deviation)
结果分别为: x1, x2, x n ,n次测量数
据的算术平均值:
x x1 x2
n
xn
1 n
n i 1
xi
三 中位数( χM )
一组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一个
数据即为中位数χM ,当n为奇数时,居中
者即是;当n为偶数时,正中间两个数的平
均值为中位数。
2020/8/13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推荐下载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推荐下载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习题一1.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3.667;3.651;3.650;3.550;3.649;pK a=3.664解:3.7;3.7;3.6;3.6;3.6;3.662.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1)2.776+36.5789-0.2397+6.34(2)(3.675×0.0045)- (6.7×10-2)+(0.036×0.27)(3)50.00×(27.80-24.39)×0.11671.3245解:(1)45.46;(2)-0.040;(3)15.13. 测定镍合金的含量,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34.25%、34.35%、34.22%、34.18%、34.29%、34.40%,计算(1)平均值;中位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若已知镍的标准含量为34.33%,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1)34.28%;34.27%;0.065%;0.19%;0.082%;0.034%(2)-0.05%;;-0.15%4. 分析某试样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重复测定6次,其结果为49.69%、50.90%、48.49%、51.75%、51.47%、48.80%,求平均值在90%、95%和99%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解:置信度为90%的置信区间μ=(50.18±1.15)%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μ=(50.18±1.46)%置信度为99%的置信区间μ=(50.18±2.29)%14.用某法分析汽车尾气中SO2含量(%),得到下列结果:4.88,4.92,4.90,4.87,4.86,4.84,4.71,4.86,4.89,4.99。

(1)用Q检验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2)用格鲁布斯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解:(1)无(2)4.71、4.99应舍去第二章滴定分析习题二1.市售盐酸的密度为1.19g/mL,HCl含量为37%,欲用此盐酸配制500mL0.1mol/L的HCl溶液,应量取市售盐酸多少毫升?(4.15mL)2.已知海水的平均密度为1.02g/mL,若其中Mg2+的含量为0.115%,求每升海水中所含Mg2+的物质的量n(Mg2+)及其浓度c(Mg2+)。

分析化学武大电子版教案

分析化学武大电子版教案

分析化学电子教案使用的教材:《分析化学》(第四版) 武汉大学主编教学参考书:1.《定量分析化学》林树昌主编2、《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数据评价》 宋清编3、《分离及复杂物质的分析》 邵令娴编4、《Analytical Chemistry》 J.G. Dick教学课时安排:共16周 每周4学时 共64学时1. 绪 论(2学时)2. 第一章 定量分析概论(4学时)3. 第二章 酸碱滴定法(10学时)4. 第三章 络合滴定法(10学时)5. 第四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8学时)6. 第五章 重量分析和沉淀滴定法(8学时)7. 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8学时)8. 第七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8学时)9. 第八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4学时)10.第九章 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2学时)绪论一、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分析化学:分析化学是研究测定物质组成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的科学。

其他定义:itinen:化学表征与测量的科学。

欧洲化学联合会(FECS)化学部(DAC)定义:“分析化学是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策略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的信息的科学。

”2、任务:鉴定物质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测定各组分的含量定量分析确定物质的结构结构分析3、作用:a.21世纪是生命和信息科学的世纪,科技和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要求分析化学尽可能快速、全面和准确地提供丰富地信息和有用的数据。

b.现代分析化学正在把化学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精密仪器制造科学等学科结合起来。

c.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国防建设等社会主义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d.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技术的眼睛,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

分析化学对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对工业生产、人类健康领域和环境保护中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

环境分析:分析化学在更低浓度水平上和更复杂基质中检测和在分子水平上分析的能力,能够鉴别出环境样品中更多的组分,从而提供对即将发生的对人类和生物群的环境威胁或危害的早期预报。

第五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第五章滴定分析法概论
5H2C2O4+2KMnO4+3H2SO4 = 10CO2 +2MnSO4+K2SO4 + 8H2O
第二节 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一、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即为物质的 量浓度,以符号CB 表示
nB m B / M B cB V V
式中 mB—物质B的质量,g;
MB —物质B摩尔质量, g· -1 ; mol
4. 间接滴定法
直接滴定法
凡是能满足上述(3条件)要求的反应, 都可以用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待测物质,即直 接滴定法。
例如,用HCl标准溶液测定NaOH含量,
用EDTA标准溶液测定Mg2+含量都属于直接
滴定法。
返滴定法
当滴定反应速率较慢,或反应物是固体, 或没有合适的指示剂时,选用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先准确加入过量滴定剂,待 反应完全后,再用另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 滴定剂;根据反应消耗滴定剂的净量就可以 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这样的滴定方法称为 返滴定法。
3. 滴定误差 (End Point Error, Et)
滴定终点(实测值)与化学计量点(理论值).不
一致,由此所造成测定结果的误差,又称滴定误差。
4. 指示剂(Indicator)
为了能比较准确地掌握化学计量点的达到, 在实际滴定操作时,常在被测物质的溶液中加入一 种辅助剂,借助于它的颜色变化作为化学计量点到 达的信号,这种辅助试剂称为指示剂。
mNa 2 B4O7 10H2O = (1/2)×0.1×(20~25)×10
-3×381.4
结论: 选用硼砂 Na2B4O7· 2O作基准物更合适,可减小称 10H 量的相对误差。
标定时的注意事项

分析化学概论习题

分析化学概论习题

第五章分析化学概论习题(一)是非题1. 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因此在任何测定时可以取代化学分析法。

()2.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3. 精密度高,则准确度必然高。

()4. pH=10.02的有效数字是四位。

()5. 将3.1424、3.2156、5.6235和4.6245处理成四位有效数字时,则分别为3.142、3.216、5.624和4.624。

()6. 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

()7. 有效数字能反映仪器的精度和测定的准确度。

()8. 欲配制1L0.2000mol·L-1K2Cr2O7(M=294.19g·mol-1)溶液,所用分析天平的准确度为+0.1mg,若相对误差要求为±0.2%,则称取K2Cr2O7时称准至0.001g。

()9. 从误差的基本性质来分可以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大类。

()10. 相对误差小,即表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

()11. 精密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定值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12. 系统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度。

()13. 测量值的标准偏差越小,其准确度越高。

()14. 随机误差影响到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15. 对某试样进行三次平行测定,得平均含量25.65%,而真实含量为25.35%,则其相对误差为0.30%。

()16. Q值检验法进行数据处理时,若Q计<Q0.90时,该可疑值应保留。

( )二、选择题1. 误差的正确定义是()A. 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D. 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2. 可以减少分析测试中随机误差的措施是()A.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 进行方法校正C. 进行空白试验D. 进行仪器校正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 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C .系统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具有单向性4. 从精密度好就可以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A. 随机误差小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D. 标准偏差小5. 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0.0001B. C(H+)=0.0235mol⋅L-1C. pH= 4.462D. CaO% =25.306. 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 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6×0.200)的结果为12.004471,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得结果修约为A.12B.12.0C.12.00D.12.0048. 用返滴定法测定试样中某组分含量,按式x % =()246.470.100025.000.5221001.00001000⨯-⨯⨯⨯计算,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9. 溶液中含有0.095mol·L-1的氢氧根离子,其pH值为A.12.98B.12.977C.13D.12.97810. 已知某溶液的pH值为0.070,其氢离子浓度的正确值为A. 0.85 mol·L-1B. 0.8511 mol·L-1C. 0.851 mol·L-1D. 0.8 mol·L-111. 某人以差示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成分含量时,称取此药物0.0250g,最后计算其主成分含量为98.25%,此结果是否正确;若不正确,正确值应为A.正确B.不正确,98.0%C.不正确,98%D.不正确,98.2%1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误差是以真值为标准,偏差是以平均值为标准,在实际工作中获得的所谓“误差”,实质上是偏差B.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可以测量的C.对于偶然误差来说,大小相近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D.标准误差是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测定数据而获得的E.某测定的精密度越好,则该测定的准确度越好13. 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试样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3.15%)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A.绝对误差B.相等误差C.系统误差D.相等偏差E.绝对偏差14. 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下列情况,哪种导致系统误差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D.砝码未经校正E.所用的蒸馏水中有干扰离子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过失误差的是A.实验中错误区别两个样品滴定终点时橙色的深浅B.滴定时温度有波动C.滴定时大气压力有波动D.称量吸湿性固体样品时动作稍慢16. 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A. 25mLB. 25.0mLC. 25.00mLD. 25.000mLE. 25.0000mL17. 今欲配制1升0.01000 mol·L-1K2Cr2O7(M=294.2g·mol-1)溶液,所用分析天平的准确度为±0.1mg,相对误差要求为±0.2%,则称取K2Cr2O7应称准至A. 0.1gB. 0.01gC. 0.001gD. 0.0001gE. 0.02g18. 滴定分析要求相对误差为±0.1%。

滴定分析

滴定分析
一级标准物质
※ 标准物质 二级标准物质(工作基准物质) ※ 我国化学试剂中只有滴定分析基准试剂和
pH基准试剂属于标准物质。
第一基准试剂 (一级标准物质)
工作基准试剂 (二级标准物质)
是滴定分析的 计量标准
常用基准物质
此表5-2很实用啊!
名称
化学式 干燥后 干燥条件 标定对象
十水碳酸钠 Na2CO3·10H2O
I2 + 2S2O32- = 2I- + S4O62-
◆沉淀滴定法
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Ag+ + Cl- = AgCl (白色)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第二节 滴定方式
◆直接滴定法 : 一种标准溶液完全符合滴定反 应要求的滴定反应.(最基本的方式)
如 HCl 标准溶液 NaOH溶液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二. 滴定分析类型
按滴定时所用化学反应的类型分类 ◆酸碱滴定法
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H3O+ + OH- = 2H2O
◆配位滴定法
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Mg2+ +Y4- = MgY2-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氧化还原滴定法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 Cr2O72-+6I-+ 14H+ =2Cr3++ 3I2+7H2O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⑦ 指示剂: (indicator)
滴定反应无终点指示时,所必须加入的辅助剂
⑧ 滴定曲线:
滴定过程中,待测组分的浓度的变化用参数记 录而成曲线图
第五章 滴定分析概述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

定量分析化学习题

第一章定量分析概论习题一1. 将下列数据修约为两位有效数字3.667 ;3.651 ;3.650 ;3.550 ;3.649 ;pK=3.664解:3.7 ; 3.7 ; 3.6 ; 3.6 ; 3.6 ; 3.662. 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计算下列结果:(1) 2.776+36.5789 - 0.2397+6.34■2(2)( 3.675 X 0.0045)- (6.7 X 10 )+(0.036 X 0.27)(3)50.00 X( 27.80 —24.39 )X 0.11671.3245解:(1) 45.46 ; (2)- 0.040 ; (3) 15.13. 测定镍合金的含量,6次平行测定的结果是34.25%、34.35%、34.22%、34.18%、34.29%、34.40%,计算(1)平均值;中位值;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2)若已知镍的标准含量为34.33%,计算以上结果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解:( 1) 34.28%;34.27%;0.065%;0.19%;0.082%; 0.034%(2)—0.05%;;- 0.15%4. 分析某试样中某一主要成分的含量,重复测定6 次,其结果为49.69%、50.90%、48.49%、51.75%、51.47%、48.80%,求平均值在90%、95%和99%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解:置信度为90%勺置信区间卩=(50.18 ± 1.15) %置信度为95%勺置信区间卩=(50.18 ± 1.46) %置信度为99%勺置信区间卩=(50.18 ± 2.29) %14.用某法分析汽车尾气中SO含量(%,得到下列结果:4.88 , 4.92 , 4.90 ,4.87,4.86,4.84,4.71 ,4.86,4.89,4.99。

(1)用Q检验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 2)用格鲁布斯法判断有无异常值需舍弃?解:( 1 )无(2) 4.71 、4.99 应舍去第二章滴定分析习题二1. 市售盐酸勺密度为1.19g/mL,HCl 含量为37%,欲用此盐酸配制500mL0.1mol/L的HCI溶液,应量取市售盐酸多少毫升?( 4.15mL)2. 已知海水的平均密度为1.02g/mL,若其中Mg+的含量为0.115%,求每升海水中所含Mg+的物质的量n(Mg2+)及其浓度c( M『)。

分析分析化学题库

分析分析化学题库

第四章误差和分析数据的处理1. 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D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2.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的差异;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它是测定结果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3. 标准偏差可以使大偏差能更显著地反映出来。

(√)4. 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B)甲组:0.19%,0.19%,0.20%,0.21%,0.21%乙组:0.18%,0.20%,0.20%,0.21%,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5.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

(√ )6. 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7. 误差按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9. 下列几种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C )(1)方法误差(2)操作误差(3)仪器和试剂误差(4)环境的温度、湿度、灰尘等造成的误差(A)1,3,4 (B)1,2,4 (C)1,2,3 (D)2,3,410. 偶然误差具有(C )(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1. 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B )(A) 随机误差具有随机性(B) 随机误差具有单向性(C) 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 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12. 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B )(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3. 指示剂的变色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致所引起的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差);每次滴定判断终点的不确定性属于(随机误差)。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药学>专业(中专)<药物制剂>专业(中专)<医药商品经营>专业(中专)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科学。

本课程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在教学中要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准确树立量的概念,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课程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达到:1、明确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在生产实际及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2、了解分析天平的构造和原理,正确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技术。

3、掌握分析测定中的误差来源、误差表征,初步学会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

4、熟悉电离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沉淀平衡和质子理论。

掌握这些理论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5、掌握各种分析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正确掌握分析操作。

6、了解仪器分析在分析工作中的意义,熟练常用的分析仪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的分析仪器的使用。

7、具有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分析方法的能力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绪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性质、任务与作用,分析化学的分类及其发展史。

会用不同的分类标准 , 将分析化学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别;懂得样品分析的一般程序。

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和作用。

2、分析方法的分类。

3、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4、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三、教学建议:结合分析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药物检验工作的重要性,来讲述绪论。

第二章分析天平与称量一、教学要求:1、了解各类分析天平的构造原理,熟悉使用分析天平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2、掌握分析天平的称量方法,了解其常见故障和排除方法。

3、了解灵敏度、稳定性、示值变动性和不等臂性的概念。

4、熟悉实验室规则。

二、教学内容:1、分析天平的分类,原理和构造。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定量分析化学概论

绪论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科学任务: 确定组成物质的化学成分(元素.离子.化合物等)属于定性分析测定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属于定量分析确定物质分子内原子的空间排列(分子结构或晶体结构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属于结构分析2. 分析方法的分类: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的要求不同,又可分为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结构分析,无机分析,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例行分析,仲裁分析,常量组分分析,微量成分分析和痕量成分分析.而化学分析法(包括滴定分析也称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是根据物质的化学反应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法(主要包括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热分析法,色谱分析法,质谱法,核磁共振,X衍射,电子显微镜分析法以及毛细管电泳分析法.则是通过物质的物理或者物理化学性质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3. 分析化学发展简史历史上曾经有三次重大的变革(1) 20世纪初,由于物理化学平衡理论的建立,为分析化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建立了溶液四大平衡理论.形成了分析化学的学科.(2) 在第二次世界大仗时期,由于物理学和电子学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形成了分析化学的另一个组成部分仪器分析法.(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应用为主的信息时代的到来,主要是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的发展需要,对分析化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形成了现代分析化学法,不但要求尽可能提供更广,更全面组成,含量,结构的信息,而且要准确,快速,灵敏,用量少,对待测物质的无损分析.总之,分析化学吸取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已经成为最富有活力的学科之一.第一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论1.1 概述一. 定量分析的过程定量分析的任务是测定物质组分的含量,完成一项定量分析的任务一般包括以下四个过程,(1) 取样最重要的是要使取样具有代表性(2) 试样的分解和分析试液的制备. 分解要完全,分解过程中绝不能引入其他的干扰杂质(3) 分离和测定应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要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分离对待测组分干扰的共存组分(4) 分析结果的计算及评价按照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进行计算并对测定结果及其误差分布情况应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评价.1.2 分析结果的表示(1) 待测组分的化学表现形式: 通常以待测组分的实际存在形式的含量表示.(2) 待测组分的含量的表示方法.a.固体试样 W = SB m m b 液体试样 物质的量浓度 mol/l 质量摩尔浓度 mol/kg (溶剂)质量分数 体积分数 摩尔分数 质量浓度 mg/l1.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一. 真值(X T )二. 平均值 (X )三. 中位数.四. 准确度与精密度五. 误差和偏差六. 极差七.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八. 公差1.3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一.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1. 有效数字的意义和位数(1)有效数字: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可疑数字(实际能测到的数字)(2)有效位数及数据中的― 0 ‖1.0005, 五位有效数字0.5000, 31.05% 四位有效数字0.0540, 1.86 三位有效数字0.0054, 0.40% 两位有效数字0.5, 0.002% 一位有效数字2. 有效数字的表达及运算规则(1)记录一个测定值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据,(2)整理数据和运算中弃取多余数字时,采用―数字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奇则进一五前为偶则舍弃不许连续修约(3)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据的位数为准,即取决于绝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位数;(4)乘除法:由有效数字位数最少者为准,即取决于相对误差最大的数据位数;(5)对数:对数的有效数字只计小数点后的数字,即有效数字位数与真数位数一致;(6)常数:常数的有效数字可取无限多位;(7)第一位有效数字等于或大于8 时,其有效数字位数可多算一位;(8)在计算过程中,可暂时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9)误差或偏差取1~2 位有效数字即可。

第七章定量分析概论

第七章定量分析概论

π~kPa; V~l,R~8.314kPa ·mol-1·K-1
24.06.2021
39
Example
第 密闭钟罩内有两杯溶液,甲杯中含1.68g蔗糖和20.00g水, 七 乙杯中含2.45g非电解质和20.00g水。在恒温下放置足够长的 章 时间达到动态平衡。甲杯水溶液总质量为24.9g。求该非电

关系。

终点:为确定等量点所加入的指示剂,在等量
点附近变色时停止滴定点。
24.06.2021
8 7.2.2 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反应的条件

七 ➢酸碱滴定法(中和法)

➢沉淀滴定法
定 量
➢配位滴定法
分 析
➢氧化还原滴定法


24.06.2021
9 滴定分析法化学反应必须的条件:

七 (1)反应定量地完成,即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进 章 行,无副反应发生,而且进行完全(≥99.9%)。


溶液


溶剂的沸点
Tf Kfm B(m ole/kg)


溶液的凝固点
溶剂的凝固点
溶液的沸点
24.06.2021
31
沸点升高常数的意义
第 七
T bK bm B (m o le/kg)

Kb为指定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

mB为质量摩尔浓度(每kg溶剂中所溶解的溶
量 分
质的物质的量)。

物理意义:
p= p 0
mB 55.51
K vap m B
24.06.2021
Raoult’s Law 使用的注意点
28
第 七
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蒸汽压下降与溶质的质 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

第五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五章-色谱分析法概论
VM = Fc·tM
Fc:流动相平均体积流速,(单位:cm3·min-1).
(5) 保留体积VR
指从进样开始到被测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点时所通过 的流动相的体积。保留时间与保留体积关系:
VR = Fc·tR (6)调整保留体积VR
某组分的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称为该组分的调整保留体 积。
VR = VR VM = tR Fc
3. 保留值与容量因子的关系
k' K1KVs KVs
Vm VM
将色谱过程基本方程代入:
k' VR VM Vs
Vs VM
可得: k' VRVMVR ' tR ' tRtM
VM VM tM tM
将该式改为: VRVM(1k')
tRtM(1k')
tR
L u
(1
k
')
4.相对保留值 2 ,1
某组分2的调整保留值与组分1的调整保留值之比,称为相对
取决于组分在固定相上的热力学性质。
2、分离度的定义
分离度又叫分辨率或分辨度,既能反映柱效率又能反映选择
性的指标,是衡量分离效能的总指标。
定义:
Rs
1 2
{ 根据流动相的
气相色谱(GC) 气-液色谱(GLC)
物态可分为
液相色谱(LC) 液-固色谱(LSC)
液-液色谱(LLC)
按固定相的固 定方式分类
填充柱色谱 柱色谱 毛细管柱色谱
平板色谱 纸色谱 薄层色谱
平板色谱
根据分离机理 可分为
吸附色谱 分配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排阻色谱
色谱法的特点和应用
1.分离效能高 2.灵敏度高 可检测10-11~10-13g,适于痕量分析.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定量分析概论 一、选择题:(在题后所附答案中选择正确答案代号填入括号中) 1、 定量分析的任务是( ) a:测定物质的含量; b: 测定物质中的组成; c: 测定物质的组成及含量; d: 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 2、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b: 系统误差不包括操作误差; c: 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 d: 系统误差又称为可测定误差; 3、滴定分析中出现下列情况,导致产生系统误差的是:( ) a:滴定时有溶液溅出; b:所有试剂含有干扰离子; c: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d:砝码读错了。 4、下列措施中,能减少偶然误差的是( )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b:进行空白实验; c:进行对照实验; d:进行仪器校准。 5、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 b: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 c: 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率是相等的; d: 偶然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 6、下列有关偶然误差正态分布曲线特点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与横坐标间所夹的面积的总和,代表所有测定值出现的机率; b:横坐标x值等于总体平均值u时,曲线有极大值; c:曲线呈对称钟形,两头小中间大,说明小误差出现机率大,大误差出现机率小; d:曲线以u值的横坐标为中心呈镜面对称,说明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 7、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进行分析时,过失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 c: 准确度高,一定需要准确度高; d: 准确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 8、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的误差( ) a:愈小愈好; b:等于零; c:略大于允许误差;d: 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9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实结果中所占百分率 c:偏差是指测定结果与平均结果之差; d:平均偏差是单次测量偏差的平均值。 10、下列情况中,何者属于操作人员不应有的操作误差( ) a:分析天平用的砝码没有校准, b:滴定前用被滴定溶液淋洗锥形瓶, c:滴定前用操作溶液将滴定管淋洗几次; d:滴定管没有校准。 11、某铁矿石样品经三次平行测定,测得Fe平均含量为40.50%,若真实含量为40.00%则:40.50%--40.00%=0.50%为( ) a:相对误差; b:绝对误差; c:相对偏差; d:绝对偏差。 1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得出MgO的平均含量为43.3%,则其中某个测定值(如43.5%)与此平均值之差为该次测定的( ) a: 相对误差 b:相对偏差: c: 绝对误差 d: 绝对偏差 13、某学生分析纯碱试样时,称取含Na2CO3(Na2CO3摩尔质量为106.0g/mol)50%的试样0.4240g,滴定时用去0.100mol/LHCl溶液40.10ml,该次测定的相对误差为( ) a:0.25%; b:--0.25%; c:0.125%; d: --0.125% 14、对某一样品进行分析,A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6.93%,标准偏差为0.03,B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为7.10%,标准偏差为0.05,其真实值为7.02%,与B的结果比较,A的测定结果是( ) a:不太准确,但精密度较好; b:准确度较好,但是精密度较差; c: 准确度较好,精密度也好; d: 准确度差,、精密度也差。 15、某矿石是锰的含量约在0.5%以下,要求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为2%,可选用的测定方法是( ) a:EDTA配位滴定法; b: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 c: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滴定法; d:高碘酸钾氧化比色法。 16某铁矿石中含有40%左右的铁,要求测定的相对误差为0.2%,可选用的测定方法是( ) a:邻菲罗啉比色法; b:重铬酸钾滴定法; c:磺基水杨酸比色法; d:硫氰酸盐比色法。 17、用硫氰酸盐比色法测定钢样中钨时,少量钒的存在将引起系统误差,为了消除钒采取的方法是( ) a:用含钒量相近的标准钢样进行对照试验; b:作空白试验; c:作仪器校正; d:进行多次重复测定。 18、在下列情况中,能用空白试验的方法来消除所引起的系统误差是:( ) a:在用K2SiF6测定硅时,由于K2SiF6沉淀不完全。 b:用EDTA滴定法测定Ca2+时,所用的NaOH溶液中含有少量Ca2+; c:标定EDTA时所用的基准物CaCO3中含有微量CaO; d:重量法测定SiO2时,滤液中含有少量硅。 19、某学生用4d法进行可疑值取舍时,分以下四步进行,其中错误的步骤是( ) a:求出不包括可疑值(x)的平均偏差d b:求出所有数据中的平均值(x) c: 求可疑值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X-X│ d:将│X-X│与4dn-1进行比较,决定可疑值的取舍 20、按Q检验法(n=4时,Q0.90=0.76)删除逸出值,在下列四组数据中,有逸出值的数据组是( ) a:0.1014 0.1012 0.1025 0.1016 b:97.50 98.50 99.00 99.50; c:3.030 3.041 3.050 3.130; d:20.10 20.15 20.20 20.25 21:标定某酸溶液的浓度,其四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 0.1021mol/L,0.1020mol/L及0.1024mol/L如果第五次测定结果不被Q检法(n=5时,Q0.90=0.64)所弃去,则最低值应为 a、0.1018; b、0.1016; c、0.1012; d、0.1014 22:标定酸溶液的浓度,其四次平行测定的结果为0.1023mol/L, 0.1021mol/L,0.1020mol/L及0.1024mol/L如果第五次测定结果不被Q检法(n=5时,Q0.90=0.64)所弃去,则最高值应为 a、0.1026; b、0.1028; c、0.1032; d、0.1030 23:某学生测定铁矿石中铜的含量时,得到下列结果为2.50;2.53;2.55;用4d法则估计再测定一次所得分析接头感不应弃去的界限是 a、2.53±0.02 b、2.53±0.017; c、2.53±0.07; d、2.53±0.12 24: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为四位数的是 a、[H+]=0.03mol/L; b、Mg%=19.50; c、PH=10.25; d、4000ppm 25: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液体体积应记录为 a、25.00ml ;b、25.0ml; c、25ml; d、25.000ml 26:下列计算式的计算结果(x)应取有效数字位数是x=9.25×12.035+1.250 a、 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 27:以加热驱除除水份法测定CuSO4·1/2H2O(CuSO4·1/2H2O摩尔质量为168.61g/mol)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有效数字应为 a、一位; b、 二位; c、 三位; d、 四位 28:用差示光度法测定某药物的纯度时,称取此药物0.0250g,最后计算药物的含量为98.25%,对此报告正确与否作出如下判断,正确的应是 a、 正确; b、不正确98.3% ; c、不正确98 %; d、不正确98.2% 29:某学生称取0.5003g铵盐试样,用甲醛法测定其中氨(NH3摩尔质量为17.03g/mol)含量时,滴定时耗用18.3ml的0.280mol/LNaOH溶液,他写出如下四种计算结果,则正确的是 a、NH3%=17 ; b、NH3%=17 .442; c、NH3%=17.44 ; d、NH3%=17.4 30:欲测某试样中B组分含量,由四人分别进行测定,试样称取量均为2.2g,四人获得四份报告如下:则合理的报告是 a、2.1%; b、2.08%; c、2.085%; d、2.0852% 31:由计算器得 (5.863×4.074)/(0.003032×1324)的结果为59.50092762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将结果修改为 a、59.5; b、59.50; c、59.501; d、59.5009 32:含有0.1100mol/LHCl溶液1L,欲配制成0.1000mol/L需加水的毫升数是 a、50.00ml; b、80.00ml; c、100.00ml; d、150.00ml 33:今含有0.4000mol/LHCl溶液1L,欲配制成0.5000mol/L需加1.000mol/LHCl的毫升数是 a、50.00ml; b、100.00ml; c、150.00ml; d、200.00ml 34:今有0.1024mol/LKOH溶液1L,欲稀释成0.1000mol/L,需加水的毫升数是 a、24.00ml; b、28.00ml; c、36.00ml; d、48.00ml 35:已知某溶液含80ppm钙,钙的摩尔质量为40.0g/mol,该溶液密度为1.0g/ml,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1.0×10—3mol/L; b、2.0×10—3mol/L ; c、4.0×10—3mol/L ; d、8.0×10—3mol/L

36:已知Mg2+(Mg摩尔质量为24.37g/mol)浓度为1.02×10—3 mol/L ,该溶液的密度为1.02g/ml,则该溶液含Mg的ppm是: a、12.2; b、24.3; c、24.8; d、36.5 37:已知KMnO4溶液浓度为0.0020 mol/L,此溶液对铁(铁的摩尔质量为55.85 g/mol)的滴定度是 a、0.00558 mg/mol;b、0.1117 mg/mol; c、0.0279 mg/mol; d、0.5585 mg/mol 38:于1L0.2000mol/LHCl溶液中,须加入多少毫升水才能使稀释后的盐酸溶液对氧化钙(CaO摩尔质量为56.08 g/mol)的滴定度为0.005 g/mol a、61.00ml; b、122.00ml; c、244.00ml; d、366.00ml 39:欲配制KMnO4溶液500.00 ml,对HNO2的滴定度为4.0,问需称取高锰酸钾多少克的(KMnO4

的摩尔质量为158.0 g/mol,HNO2摩尔质量为47.0 g/mol)

a、0.6724;b、1.8420;c、2.1162;d、2.6894 40:用0.2120g纯Na2CO3 (Na2CO3的摩尔质量是106.0 g/mol)标定HCl溶液,以甲基橙为指示剂,消耗HCl溶液20.00ml,则此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0100 mol/L ; b、0.0200 mol/L ; c、0.1000 mol/L ; d、0.2000 mol/L 41:用0.2475纯As2O3 (MAS2O3=198.0g/mol),标定KMnO4溶液,在酸性溶液中以KMnO4溶液滴定至计量点,消耗25.00 ml,则KMn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2.6894mol/L; b 1.3347mol/L; c 0.6724mol/L; d 1.8420mol/L; 42:用草酸钠溶液标定0.04mol/L溶液,如要使标定时两种溶液的体积相等,则所需配制草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0.04 mol/L; b 0.1000mol/L; c 0.0800 mol/L d 0.06 mol/L; 43:已知碳酸钠的摩尔质量为106.0 mol/L,用它来标定0.2 mol/L的HCL溶液20.00 ml,宜称取碳酸钠的克数是 () a 0.021g b 0.042g c 0.21g d 0.42g 44: 为了测定氯化物中氯的百分含量,欲使1.0mgAgCl沉淀相当于0.10%的氯,则应称取式样的克数是 (Mcl-=35.45 g/mol,MAgCl=143.3 g/mol) ( ) a0.494; b 0.128 c0.74; d 0.274 45:用0.1000 mol/LNa2S2O溶液测定铜矿中的铜(MCu=63.55g/mol)欲从滴定管上直接读得Cu%,则称取铜矿石式样的克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