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研究
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现状与对策
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现状与对策引言盐碱地是土地资源中最为贫瘠的一种,其约占我国总面积的8%左右。
在东营地区,盐碱地的种植情况也比较严重,给当地的农业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创新也在应用于盐碱地的种植中。
本文将从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现状入手,探讨当前的问题及对策,帮助地方政府与农民更好地解决种业创新的问题。
一、东营盐碱地农业现状1、盐碱地的特点盐碱地是指含盐量高,pH 值过低或过高,有草碱化现象、土层稀薄且钾、钙等微量元素缺乏的土地。
它通常是由于盐分母岩的风化作用或人类的不当开发而形成的。
2、盐碱地的影响盐碱地的种植面临很多问题,包括盐碱度高,水分缺乏,植物营养不良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盐碱地的种植效果,从而影响了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
3、盐碱地的种植现状尽管盐碱地的种植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是东营地区的农民仍在不断探索和尝试。
目前主要的种植是油菜和草地,但盐碱地的种植效果并不理想。
这意味着,需要采取一些创新性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现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盐碱地的种植也在持续创新中。
这些创新包括改变土壤性质和改进作物品种等方面。
1、改变土壤性质改变土壤性质是一种有效的盐碱地治理方法。
通过使用中性化剂、消石灰和有机肥料改善土壤酸性,增加土壤的含水量等,可以改善盐碱地土壤质量,从而提高种植效果。
2、改进作物品种在东营盐碱地种植的作物中,油菜和草地是最常见的。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适合盐碱地种植的优质作物也被发现。
这些作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规划园地,从而提高种植效果。
三、东营盐碱地种业创新对策为了提高东营盐碱地的种植效果,需要采取一些创新性的对策。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1、加强技术培训对于农民来说,有效的技术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盐碱地改良技术和作物选择方法。
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种植效果,也会减少他们的投资风险。
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技术培训计划的支持和管理。
垦利西部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垦利西部新城规划方案背景介绍垦利是位于山东省东部的一个县级市,隶属于东营市。
作为垦利的新城区,垦利西部新城是该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经过多次研究与论证之后,垦利市政府决定启动垦利西部新城规划的编制工作,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型态的良性演变。
规划目标1.实现人口集聚,形成人口规模适宜的新城区。
2.建设一批支撑生产生活的公共设施和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
3.创建符合环保要求的现代化产业基地,实现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4.以现代化的城市形态,创造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推动垦利城市化进程。
5.加强交通物流建设,形成交通动脉,提升区域内交通效率。
规划内容地理位置垦利西部新城位于垦利市的中心地带,凸显区位优势,紧临国道和高速公路,具有良好的交通连接。
如下是垦利西部新城具体位置图:![image]()用地规划垦利西部新城总面积为300平方千米,其中住宅用地占50%、商业、服务业用地占20%,公共设施用地占10%,工业用地占20%。
产业规划1.以轻工、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产业基地。
2.建立一些国际性的企业和大型科技企业,在政府引导和扶持下,形成联合发展的新模式。
3.促进区内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整体企业竞争力。
建设规划1.制定居住区、商业中心和公共设施区详细的建设规划和土地规划设计。
2.建立现代化的生态居住区域,提供封闭小区和公寓住宅两种居住模式,实现人口多样性发展。
3.分区域打造文化、体育、教育和医疗公共设施,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4.基础设施方面,新城区建设现代化交通网络、水电气供应系统等基础设施,极大地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垦利西部新城的规划方案,以新城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形态的良性演变为目标,从用地规划、产业规划、建设规划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并提出了实现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
该规划的实施将在加快垦利市的城市化进程,推动区域内经济的升级和发展,提升居民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目标。
垦利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展望
垦利县休闲渔业现状与展望作者:付霄来源:《河北渔业》2014年第01期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4.01.019近年来,垦利县积极推进黄蓝两区建设,抓住有力时机,促进渔业生产向多种经济形式转变,摸索现代渔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拓展渔业功能,积极打造休闲渔业品牌,2012年休闲渔业总产值1.2亿元,休闲渔业已成为垦利县渔业发展新亮点。
1垦利县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垦利县充分发掘“入海口、黄金海岸”等区位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内陆水库水面,大做“休闲渔业”文章。
2012年,垦利县渔业流通和服务业总产值达到58 192万元,其中水产流通总产值36 936万元,休闲渔业总产值12 877万元,同比增长60.8%,成为了全县海洋渔业经济一个重要的增长点。
垦利县已经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有机结合起来,成功举办了“天青湖大闸蟹美食节”、“红光赶海拾贝节”等活动,建成了集养殖、游乐、垂钓、餐饮等于一体的多处生态园和休闲渔业度假区,并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良好结合与配置,休闲渔业的迅猛发展,不仅为居民节假日休闲提供别具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增加了渔民收入,带动了渔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2垦利县休闲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休闲渔业缺少统一标准休闲渔业的发展离不开完整统一的总体规划,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标准,还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法律保障,而这些都是我们所欠缺的,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垦利县休闲渔业的发展。
2.2现有的休闲渔业项目底子比较薄弱目前,垦利县休闲渔业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功能薄弱,服务不到位,公共交通跟不上;同时,对渔趣文化本质的挖掘上还没深入到休闲渔业中去。
2.3休闲渔业经营者缺乏相应的管理经验休闲渔业的经营者还是以传统渔业生产的经营者为主,他们缺少经营休闲渔业的各种技能和手段。
同时,许多休闲渔业场地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条件较差,整体环境不能达到相应的标准。
垦利县-城市详细规划
第十九篇垦利县城乡规划第二章城市详细规划第一节城市详细规划沿革20世纪末,垦利县虽编制了总体规划,但一直未编制详细规划。
进入21世纪,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加快了详细规划的编制进程。
2001年,垦利县城乡规划设计室编制了《和平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2年,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编制了《垦利县城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垦利县石化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3年,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垦利县高新工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委托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分别编制了《垦利县新行政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黄河经济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振兴东路北侧商贸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了《行政新区二期修建性详细规划》,滨州市城建设计院编制了《水岸佳苑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等10余项详细规划。
至2005年底,垦利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90%,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
2006年,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行政新区办公区三期修建性详细规划》、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军苑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东营市宇洲建筑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明珠怡馨园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新东方高层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指导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青岛雍达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完成《辰兴花园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大地国际建筑事务所青岛分公司完成《胜兴小区西侧商业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牡丹江民用建筑勘察设计院完成《天亿阳光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青岛城阳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垦利县老年公寓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寿光市建筑设计院完成《茗瑞华府住宅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共11项城市详规设计;2007年,委托东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垦利县汽车站区块修建性详细规划》、委托沧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完成《垦利信誉楼商厦修建性详细规划》等5项详细规划。
垦利县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
垦利县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垦利县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垦利区为山东省东营市市辖区,因境域曾被称作垦区和利津洼而得名。
位于黄河入海口,地处胜利油田腹地。
区域位置为北纬37°24’-38°10’,东经118°15’-119°19'。
区域呈西南、东北走向,南北纵距55.5千米,东西横距96.2千米。
总面积2331平方千米。
截至2013年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4.82万人,主体民族为汉族。
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亿元。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6.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5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42元。
主要旅游景点有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民丰湖休闲娱乐区、黄河入海口生态农业观光园、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等。
2018年11月,入选2018年工业百强区。
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2226.0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45.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92%;流动资金380.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08%。
达产年营业收入359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49.14万元,税金及附加40.75万元,利润总额741.86万元,利税总额884.94万元,税后净利润556.3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28.5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3.33%,投资利税率39.75%,投资回报率24.99%,全部投资回收期5.50年,提供就业职位50个。
坚持应用先进技术的原则。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建设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在项目产品生产技术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性、操作安全性。
采用先进适用的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努力提高项目产品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在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的同时,做好项目投资费用的控制工作,以求实科学的态度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垦利县-开发区规划
第八章开发区规划为适应垦利经济开发区整体建设和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开发区的各项建设,2003年编制了《垦利县经济开发区规划》。
该规划确定垦利县经济开发区位于垦利县城东部,北起永莘路、复兴路,南至德州路,西起育才路,东至七干渠,规划区控制面积1.03万公顷,可建设用地面积为6666公顷,居住人口12万人。
性质为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东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外向型加工工业和仓储物流、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化、生态型省级经济开发区。
随着经济和社会形势的发展,对原《垦利县经济开发区规划》几经补充、修订、调整,于2006年编制了《垦利县经济开发区规划》。
一、规划范围及战略规划期限:2006~2020年规划范围:东到博新路,西到民丰路,南到北外环及溢洪河,北到永莘路,总面积约7450公顷。
规划区:东到石油大学工业园,西到民丰路,南到市北外环及溢洪河,北到永莘路,总面积2415公顷。
起步区:主要位于高速公路以东,总面积984公顷。
产业发展战略:以石油化工、纺织、轮胎钢丝钢帘线、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为主体,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仓储物流业。
空间发展战略:依托中心城区和主要交通干道,轴向延伸、组团布局、分工协作、逐步展开。
支撑体系发展战略:在积极发展主导产业同时,配套协调发展商业贸易、金融保险、商务办公、商品展示、科研设计、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娱乐、生活居住等相关产业和设施,建立完善的现代产业支撑服务体系。
发展目标:把垦利经济开发区建设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富有活力的现代化生态开发区。
”开发区形象定位:生态新区、高效新区、活力新区。
二、开发区性质与规模开发区性质: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东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外向型加工工业和仓储物流、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综合性、生态型开发区。
人口规模:居住人口规模为2~3万人。
三、控制区协调发展规划控制区协调发展规划发展轴线:构筑民丰路——庐山路、中心大道——东二路两条南北发展轴线,分别与东营市西城、东城的发展对接;构筑广兴路东西发展轴,与垦利县城的发展对接;通过3条轴线建设,将开发区、县城、东营市东西城紧密结合在一起。
村庄布局规划方法探讨——以《垦利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1 7 ・ 4
村 庄布 局 规 划方 法探 讨一 以(利 村 布 规 》 例 ( 县 庄 局 划为 垦
Exp or to lag y l a i n on Vil e La out& Pl nni e h s: a igteE a l f ni u t a o t Pa nn a ng M t od T kn x mpeo lCo nyL y u & ln ig h Ke
摘要: 以垦 利县村 庄布 局规 划的 实际 为例 , 结合 建设 社会 主 义新 农村 和扶 持 “ 农” 三 的优 惠 政 策 , 出 了“ 提 明确 一 个 目标 、 遵循 五个 原 则 、 定 制 四种 类 型” 的村庄 布局 规 划工作 方 法 , 为村庄 布局 规 划 工作 的开展 提 供一 定 的经验 。
Ab ta t s r c :Ta n h x mpl fKe l o ny ly u &pa n n n o kig te e a e o n ic u t a o t ln i g a d c mbii h oiy o o ils o n rsd ul i n e ee ta oiy o nngt e p l fs caitc u ty i e b idnga d prfr nilp l c c f s p rig ”h e i nso a u a su s”,h a e r p s ste vla e ly ut& p a ig meh d o ma e a ce rg a ,olw hefv rn il n up o n t re d me in r r lis e t l te p p rp o o e h i g a o l lnnn to f” k la o lf l o t e pi cp e a d i d v lp fu y e ”wh c r vd sc ran e p re c o hei e nain o i a e ly u e eo o rtp s ih p o ie eti x e in efrt mplme tto fvl g a o t& pln i r l a nngwok.
垦利西部新城规划方案
垦利西部新城规划方案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垦利西部新城规划方案的详细信息。
垦利西部新城是一个新开发的城市项目,位于中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西部。
该规划方案旨在为该地区的快速发展提供指导,并确保城市功能的完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城市背景地理位置垦利西部新城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西部,南邻渤海,北靠胶州湾。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城市规模和人口根据预测数据,垦利西部新城的规模预计将容纳20万人口。
这将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将提供良好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
经济发展垦利西部新城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力巨大的产业发展。
该地区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但随着新城的规划和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也将迅速发展。
规划目标垦利西部新城的规划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方案制定了以下关键目标:1.提供高品质的住房和基础设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求。
2.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包括水资源、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规划和保护。
3.打造经济繁荣的城市,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产业发展。
4.建设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安全。
5.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文化、医疗和娱乐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垦利西部新城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能源效率,该城市将成为一个环境友好型城市。
综合发展新城的规划将注重综合发展,包括住宅、商业、工业、教育、医疗、文化和娱乐设施的合理布局。
这将为居民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提高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空间规划新城的空间规划将合理安排不同功能区的布局,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和绿地区等。
这将确保城市的有序发展,并提供符合居民需求的场所。
人文关怀在新城的规划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和社区建设将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通过提供多样性的社区设施和服务,该城市将成为一个和谐、宜居的社区。
规划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垦利西部新城的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方面。
关于东营市垦利县家乡经济发展的调查分析报告
关于东营市垦利县家乡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关于东营市垦利县家乡经济发展的调查报告摘要:全面了解家乡的发展状况,研究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是搞好家乡建设的必要前提。
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了我的家乡东营市垦利县。
东营市位于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黄河入海口的三角洲地带,内控黄河、外濒渤海,是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
垦利县山川绮丽。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物产丰富,古院文化内蕴丰厚。
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县城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日渐突出,形式也日渐严峻,希望通过这次调查,找出矛盾,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关键词:发展状况经济、政治、文化研究问题实践目的:通过对家乡、企业、社区的实地调查,全面了解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历史、风俗等各个方面的真实情况,在调查中发现问题、分析矛盾、作出判断,形成结论。
实践内容:8.1号我跟随村里的社员在村里进行社会实践。
首先了解了一下经济的发展问题,经济问题,在农村的主要表现就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用一句话说,就是城乡发展不协调。
农民贫穷,主要是农民的创业能力低,就业渠道窄,非农收入少;农业不发达,主要是产业循环能力低,一、二、三产业脱节,工业和农业分离,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产业链条短,农业效益不高;农村落后,主要是农村发展能力低,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落后制约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
当然,这是相对于城镇居民及二、三产业和城镇而言的。
“三农”问题是历史积累下来的问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决非是今天才出现的。
古往今来,有许多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看法和建议,但只有中国共产党人真正站在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积极、主动地谋划解决“三农”问题。
关于农民问题。
农民穷只是表现,说到底是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或者说是国民待遇问题,是农民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地位问题。
渔业论文
浅析垦利县发展渔业观光的现状及对策论文摘要:我的家垦利县位于黄河三角洲,母亲河从这里入海,留下了大片的湿地和滩涂。
垦利县处于经济发达的山东半岛和京津唐地区的中间地带,是环渤海经济区与沿黄经济带的结合部。
但这些丰富的海洋资源和湿地资源为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所以垦利县要借助国家开发环渤海经济区和黄河口高效生态区力,发展要围绕“沿河、沿库、围路、围场”和渔业经济总体规划展开,科学规划、政策扶持、跟踪服务。
充分利用资源,发展观光渔业。
论文关键词观光休闲渔业旅游湿地垦利县一休闲渔业旅游概念的界定休闲渔业旅游,包含的概念有三个,休闲?渔业?旅游。
其组合,可以是休闲渔业,也可以是渔业旅游,或者休闲渔业旅游。
休闲是指免于工作?家庭?社会的责任之外,个人觉得自己的意愿所从事的活动,目的是为了获得松弛?娱乐或扩大知识?促进社会参与?实践创造力。
关于休闲渔业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都有所涉及。
最早对休闲渔业进行定义的是台湾著名经济学家江荣吉教授,认为:休闲渔业就是利用渔村设备?渔村空间?渔业生产的场地?渔法?渔具?渔业产品?渔业经营活动?渔业自然环境及渔村人文资源,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渔业于渔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国人对渔村与渔业之体验,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渔民收益,促进渔村发展。
洪惠馨先生在《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一文中定义:休闲渔业,是利用海洋和淡水渔业资源?陆上渔村村舍?渔业公共设施?渔业生产器具?渔产品,结合当地的生产环境和人文环境而规划设计相关活动和休闲空间,提供给民众体验渔业活动并达到休闲?娱乐功能的一种产业。
研究休闲渔业的林法玲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以资源为依托,从市场需求实际出发,通过渔业和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将休闲?娱乐?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实现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提高渔业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渔业。
国内多数专家认为,休闲渔业是一种集渔业?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它不同于普通的渔业,因为它具有包括旅游?休闲?娱乐业的性质;也不同于以生产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产业,而属于以服务增殖为特性的第三产业。
垦利县-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
垦利县城乡规划第一章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节规划沿革1943年4月,建立垦利县。
直到1981年,县城未有总体规划。
1982年,在惠民地区城市规划组的指导下,垦利县基本建设局编制了《垦利县城总体规划》。
1987年,垦利县人民政府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订。
1988年,该规划经审查批复。
垦利县城的性质定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东营市小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县城规模:远期2000年为3.5万人,用地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均城市用地130.45平方米。
城市用地的发展方向以旧城为依托,向南、向西发展。
规划东西向主干道5条、南北向主干道4条。
工业区重点发展西、南两片。
居住区规划分布为四大片,即东北片、西北片、西南片、东南片。
公共建筑,行政机关主要分布在中兴路两侧;商业、饮食、服务业规划在振兴路中段、兴隆路两侧,中段建综合性的市场,以商业带动城市发展;文化教育,分布在东部城区,南部增设影剧院,文体教育用地设在县城西北部;医疗卫生,县医院原地扩大规模,城区生活居住区内增设卫生保健站或小规模门诊部;城东北部规划建设体育中心。
采取点、线、面相结合,重点绿化和一般绿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绿化,规划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烈士陵园迁至城区以北,利河路以西;以大桥公园为中心,普遍绿化城区北部,建成城市公园。
垦利县城第二轮总体规划于1996年由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垦利县城乡建设委员会联合编制而成,并于1997年4月经东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二轮总体规划期限为近期1996~2000年;远期1996~2010年城市性质是以石油化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的现代化小城市。
县城规模为近期人口4万人,用地4.76平方千米;远期人口为8万人,用地9.08平方千米。
规划中心的县城由四个相对独立的片区组成,即城西片区、城东片区、石化工业区和绿化景观片区。
2002年6月,建设局委托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了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发展壮大垦利县村级集体经济路径探析
发展壮大垦利县村级集体经济路径探析2013年山东省召开“全省村级集体经济运转经费保障工作”现场会,把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作为农村经济运转的主渠道来抓。
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与发展关系重大,它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
本文将立足于试点调查摸底基础上,探索垦利县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径。
标签:村级集体经济垦利县发展壮大1 垦利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垦利县近年来始终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1.1 基本情况2012年下半年,垦利县对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新一轮调查摸底,并主要针对董集镇、兴隆街道办事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研。
通过调查掌握:全县333个行政村中,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占33.3%;有收入但3万元以下的占15.6%;收入为3至5万元的占16.5%;5至10万元的占14.4%;10万元以上的占20.1%。
从初步调查情况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在3万元以下有163个村,占到48.9%,即使收入在3万元以上的170个村,经营性收入占村内收入比重也非常低。
虽然经过县委、县政府的艰辛努力,全县农村集体经济较以往有了较大改善、村级组织服务能力逐年增强,但不可否认,由于受农村税费改革后村级收入渠道变窄,村级组织基础差、底子薄等客观因素影响,全县农村集体经济仍然普遍比较薄弱。
1.2 主要做法1.2.1 坚持政策引领。
垦利县制定下发《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对“盘活存量资产,以经营促增收”、“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三产促增收”、“搞活土地经营,以地生财促增收”、“鼓励村企资源结对,合作开发促增收”等发展模式作出了政策性支持,特别对村级资产资源租赁、村级组织开展有偿服务、农村土地流转、村企投资联营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和政策解释。
1.2.2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从2009年开始,按照500人以下的薄弱村每村每年补贴0.3万元、500-1000人以下0.5万元、1000人以上0.8万元的标准。
东营市区域经济布局研究(二)
东营市区域经济布局研究(二)三、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东营作为黄河三角洲的核心区域、山东经济版图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个重要支撑点,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既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更要结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放在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范围内来统筹考虑。
特别要注意把握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1、全球经济正面临新一轮调整。
当前。
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技术创新转化为商品生产的周期明显缩短,国际金融资本向实体经济转移的速度加快。
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及时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搭建良好的载体,以便吸引国际资本特别是国际大财团、跨国公司和基金组织进入,大力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园区发展。
2、区域间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入。
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对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营造区域经济多赢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全国看,我们加强了与东盟等的区域合作,内陆与香港也建立了更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
东营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主动接受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辐射,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自觉融入山东半岛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黄河经济带。
同时,作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主战场,在进行产业选择和布局时还要呼应整个地区的发展,充分发挥特色,尽量寻求错位发展。
3、产业集群化趋势开始凸现。
所谓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其中产业园区化是一种主要的实现方式。
同时,产业分散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区转移,也是势所必然。
目前,东营在石油装备制造、橡胶轮胎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产业集聚的雏形,因此在产业布局和发展方面要继续加强引导,争取在区域经济版图上出现更多的“经济马赛克”。
加快垦利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的论文
加快垦利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的论文关于加快垦利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考的论文摘要:东营市垦利区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全区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最具竞争力产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通过分析垦利区工业转型的现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工业转型升级对策建议一、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情况第一,强化政策引导,营造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工业结构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垦发〔2011〕14号)、《关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剥离非核心业务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垦政发〔2011〕19号)、《关于实施“双百企业家工程”的意见》(垦办发〔2011〕17号)、《垦利县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提升工作意见》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广泛开展了“改进作风提效能,务实为民谋发展”“百名干部联百企”“企业宁静日”“垦利精神进万家”等活动,努力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
第二,加强经济运行监控,保持工业平稳发展。
完善重点企业调度快报制度,扩充重点监测企业和指标,提升监测分析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关注产能过剩行业、大企业集团领域风险情况,引导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家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4家企业连续多年入围“中国制造业500强”和“山东企业100强”,垦利入围“工业百强县(市)”。
第三,突出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步伐。
把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作为提高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坚持农业调“精”,工业调“强”,服务业调“大”,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战略,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的'步伐。
第四,坚持创新引领,提升发展能力。
加强企业与科研院所和目标客户的联系互动,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薄弱环节和核心技术;推进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成果转化步伐。
目前,全区80%以上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施了企业技术创新计划,已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1家、创新型企业4家、科技型企业35家、专精特新企业73家。
垦利西郊营销策划方案
垦利西郊营销策划方案1. 市场分析1.1 目标市场垦利西郊位于山东省垦利县,该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较为稳定。
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环境的好处,垦利西郊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居民。
我们的目标市场将主要包括当地居民、周边城市的居民和游客。
1.2 竞争分析垦利西郊周边有许多类似的景区和休闲娱乐场所,如公园、温泉、农家乐等。
这些竞争对手对我们的吸引力产生了一定的竞争。
然而,垦利西郊拥有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能够提供独特的体验和活动,为我们赢得了一定的竞争优势。
2. 目标和定位2.1 目标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垦利西郊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市场营销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居民,增加他们对垦利西郊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2.2 定位垦利西郊定位为一个以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为特色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我们将力求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丰富多样的活动,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和回忆。
3. SWOT 分析3.1 优势- 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已有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团队3.2 劣势- 竞争对手较多- 知名度相对较低- 服务和设施可提升的空间较大3.3 机会- 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 垦利西郊与周边景点互补性强- 多元化的市场需求3.4 威胁- 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和促销活动- 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和政策风险- 经济不稳定和市场需求下降4. 营销策略4.1 品牌建设- 我们将打造一个独特而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以吸引目标市场的关注,并树立垦利西郊的专业性、可信度和信任度。
- 品牌定位将强调垦利西郊的自然和文化特色,以及提供独特体验的能力。
4.2 产品开发与推广-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垦利西郊的产品线,开发新的景点和活动,满足目标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
- 我们将利用广告、宣传、社交媒体和公关活动等多种形式,推广垦利西郊的产品和服务,增加市场曝光度。
4.3 客户关系管理- 我们将建立一个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了解客户需求和反馈,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优惠,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村庄布局规划方法探讨——以《垦利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
村庄布局规划方法探讨——以《垦利县村庄布局规划》为例张海波【摘要】以垦利县村庄布局规划的实际为例,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扶持"三农"的优惠政策,提出了"明确一个目标,遵循五个原则、制定四种类型"的村庄布局规划工作方法,为村庄布局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0(029)027【总页数】1页(P147-147)【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布局规划;工作方法【作者】张海波【作者单位】东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东营,257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村庄布局规划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在规划中确立了以下目标:全面了解垦利县村庄的现状,对交通、供电、供水、电讯、商业等生产生活设施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巩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进一步明确村庄位置、规模、性质、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实施村庄规划和村庄合并。
建设完善的村庄基础设施,加强村庄绿化建设,保持村庄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目标。
村庄布局规划作为一种特殊的规划类型,其规划原则应重点从规划内容入手,提出与“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规划原则:2.1 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提倡以强并弱,以大并小,以富并贫,即以支部班子强、经济实力强、村庄规模大的行政村同地域相邻的支部班子弱、经济实力弱、村庄规模相对小的行政村建制合并。
属其他情况的地域相邻的行政村,具备条件的也可以合并。
2.2 以人为本、尊重群众原则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注重历史沿革,坚持宜合则合。
充分认识各地区、各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新农村建设,允许起点有差别、过程有快慢、水平有高低,提倡多样化,不搞一刀切。
要立足乡村特点,突出行业特色,尊重各地的传统、习惯和风俗,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东营市区域经济布局研究(一)
东营市区域经济布局研究(一)东营市区域经济布局研究(一)区域经济布局指生产要素、主要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的优化组合。
由于任何生产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一定区域之内,经济布局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和山东半岛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打造蓝色经济区的历史重任,在未来一个时期如何发挥比较优势,合理配置空间资源,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意义重大。
本课题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12个重点课题之一,依据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指导意见》和《黄河三角洲(东营)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重点就我市区域范围内产业布局及行政区划的调整优化做了研究探索。
一、区域资源环境评价(一)比较优势。
东营市环境良好,资源丰富,生物多样,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气候环境宜人。
地处中纬度,背陆面海,受亚欧大陆和西太平洋共同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人类生活居住和投资创业。
多年平均气温12.8℃,无霜期长达206天,≥10℃的积温约4300℃,可满足农作物的两年三熟。
年平均降水量555.9毫米,多集中在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65%。
区域位置优越。
东营地处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环岛环抱的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
市内基本实现半小时经济圈,距济南、青岛2小时里程,距北京、天津分别为3.5小时、2.5小时里程,与大连海上距离120海里,具有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
土地资源优势突出。
这里土地总面积1200多万亩,人均土地面积6.7亩,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7倍。
其中,农用地564.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建设用地172.6万亩,占14%;未利用地451.7万亩,占38%,约占全省的20%。
同时黄河还在以每年1.5万多亩的成陆速度继续向渤海湾淤长。
垦利县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示范区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县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发展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连续列入国家、省“十五”和“十一五”规划。
今年4月份我县向省政府提交了关于将我县列入黄河三角洲生态高效经济示范区综合改革配套试点县的申请和有关材料。
试点县的确立必将为我县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和政策支持,有力促进我县经济水平提高,提升竞争实力,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加速建设“富裕黄河口,和谐新垦利”的步伐。
如何把握好、利用好这次机遇,是作为每个领导干部和群众必需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次调研从周边环境和发展现状等入手,对我县试点县建设的环境基础做了总结归纳,并借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发展设想,现就调研内容做如下介绍:一、条件分析(一)政策背景2008年3月17日省政府通过下发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根据《规划》,具有特殊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和广阔开发前景的黄河三角洲,被赋予“对外承接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机遇,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对内依托山东半岛城市群和济南城市圈,支撑全省可持续发展”两大使命。
已被列入国家‘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省发改委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和高效、集约、文明开发思路,我省将在黄河三角洲加速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对服务天津滨海新区、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和在黄河流域下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拉动沿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区位特点黄河三角洲是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地区,以黄河历史冲积平原和鲁北沿海地区为基础,向周边延伸扩展形成的经济区域,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自然环境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涉及6个城市的19个县(市、区),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6。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热点区域逐步向北拓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深入,黄河三角洲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日益凸显。
垦利县水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本
垦利县水稻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垦利县农业局2016年2月29日一、垦利县水稻发展情况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具有高产、稳产和受自然灾害影响小的特点,在我县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水稻自60年代开始在我县引进试种,70年代末逐步扩大到2万亩左右,1983年种植面积达到4万亩,80年代中后期面积达到10万亩左右,1992年,全县水稻面积达到18万亩左右。
后因黄河枯水期的延长,水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到1995年全县水稻面积仅有4.7万亩。
近年来由于黄河小浪底等水利工程的兴建,黄河水情得了有效的改善,我县水稻种植面积开始逐年增加,据统计,2015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了17.5万亩,平均亩效益在850元左右(不包括土地承包费),预计2016年水稻的种植面积将达到20万亩。
(一)区位环境优异,造就独特品质。
垦利县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位于黄河最下游,土壤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成陆时间短,是中华人民国最年轻的土地。
土壤矿物质丰富,工矿企业少,大气质量优良,气温适中,黄河水是唯一的农业生产用水资源,水质无污染,适宜于水稻栽培,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最正确区域。
同时,全县土地宽满,现有耕地63.8万亩,宜开发荒碱地70万亩,广阔的土地资源能够满足优质水稻种植生产的需求。
绿色生态生长环境、晚熟优质品种、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黄河水浇灌和先进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方式造就是了黄河口大米的独特优质品质,精米率高、蛋白质高、垩白度少、胶稠度大、食口性好,味香米质符合一级食用粳稻标准,具有“一家煮饭十家香”的美称。
随着品牌的营销和推介,黄河口大米已走出垦利,逐步走上、、等大城市市民的餐桌。
(二)种植技术丰富,发展前景广阔。
我县于90年代初承当了国家计委下达的10万亩水稻开发项目,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稻的种植、良种繁育、技术研发创出一条成功道路。
成立了民丰社大米农民专业合作社、薛家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垦利县生金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一邦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专业水稻种植农民合作组织27家,万隆农林、宏盛农业、一邦农业等水稻龙头企业近10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垦利县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研究垦利县黄蓝两区建设办公室一、垦利县的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现状近年来,垦利县全力实施黄蓝国家战略,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突出高效生态,深化改革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强化项目支撑,加快“一城一带三区”建设,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发展框架全面拉开。
(一)产业发展现状。
2012年垦利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16.4 亿元、192.1 亿元、91.5 亿元,增长4.5%、20%、13%。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 6.2:64.5:29.3调整到 5.5:64:30.5。
今年上半年,预计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80亿元,同比增长16.5%,完成年度计划的51.1%。
预计,今年上半年一产业增加值达到 8.5亿元,增长2%;二产业增加值达到 121.5,增长19%;三产业增加值达到 50亿元,增长11%。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4.5:67.5:28。
1、现代农业快速突破。
稳定发展传统农业,6.5万亩小麦喜获丰收,夏粮实现十连增。
64.5万亩棉花长势良好,肉蛋奶、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4.27万吨、4.64万吨,增长9.5%、6.7%。
加快壮大提升东部海洋渔业区,海跃公司13万立方水体海参鱼苗、1200吨海产品精深加工、景明公司500吨黄河口特优水产品加工等项目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园区经济规模日益增强。
集中突破沿黄生态农业带,黄河口现代农业产业园、郝家镇舜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快速起步,董集镇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搭起框架,初具规模;高效生态畜牧业快速发展,新建畜牧养殖园区5个,达到342个。
以总投资8.1亿元的9个农业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市级龙头企业5家,达到30家。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等经营方式,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分别达到290家、46家、6家。
新注册农产品商标4个,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5个,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
2、新型工业平稳发展。
引导企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落实国家、省市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开发等产业为重点,重点实施6万吨/年PET光学膜、维生素A产业化等12个战略性新兴项目。
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家、2家。
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家,达到14家,预计上半年,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以上。
加快两化融合进程,实施垦利石化管理信息系统(PE-MIS)等两化融合和信息产业项目10个,工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上半年,预计全县157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080亿元,增长27%,完成年度计划的55.4%,工业质量和规模得到进一步提升。
3、现代服务业强势崛起。
西郊现代服务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发展定位、重点、政策明确。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和盛路、美盛路等6条道路完工通车,总投资1.2亿元的路网二期工程全面开工。
中凯汽车后市场产业园、万坤国际建材城、万通金顺物流等总投资56.4亿元的24个项目加快推进。
园区招商引资带动产业规模,营海集团汽车零配件仓储物流、金辰公司风尚国际大厦等项目落地开工。
沿黄旅游产业带渐成规模,黄河人家国际旅游度假区、天宁寺文化旅游区已形成雏形,蓝镇、蓝湖等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开辟了“一日游”“二日游”精品线路。
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2.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7亿元,增长27.13%和27.52%。
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全县投产运营物流企业44个,在建物流业项目16个,完成投资10.7亿元。
房地产业良性发展,新开工面积63.1万平方米,增长68.95%,成交面积44.8平方米,房价处在合理运行空间。
金融保险业逐步壮大,民生银行垦利支行、莱商村镇银行西郊支行开业运营。
上半年,全县各项存、贷款余额287亿元、251亿元,较年初增加74亿元、31亿元;全县保费收入22000万元,增长8%。
预计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增长28%,占地区生产总值28%,比去年同期增加1.3个百分点。
(二)产业空间布局情况。
突出“一城一带三区”,打造黄蓝战略引擎。
重点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轻工纺织、现代物流及生态旅游等五大高效生态产业,海洋生物、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渔业及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运输物流及文化旅游业等五大海洋产业,加快培育骨干企业、优势产业、特色园区,强力推进“一城一带三区”建设。
1、现代化黄河口生态新城。
融入东营中心城市,高标准完善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完善环城水系,构筑绿色廊道,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宜居的现代化黄河口生态新城。
实施了商务大厦、文化大厦、市民活动中心等城建重点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东青高速互通立交、西四路北延、黄河路取直等道路工程竣工通车,初步构筑起快速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水系、绿化、雕塑、亮化景观,金湖银河水系、民丰湖扩展、植物园、林场等工程建设使城市水网更加完善,绿化覆盖率达到36.5%,路灯覆盖率、亮化率达到100%,城市形象品位进一步提升。
2、沿黄生态产业带。
突出沿黄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两大产业,加快沿黄130公里产业带建设。
加快发展沿黄生态旅游业和现代农业。
生态旅游业,借助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开发机遇,坚持借势借力,错位发展。
现代农业,坚持集约经营、规模发展、龙头带动,加快布局一批现代农业园区,黄河口现代农业示范区、黄河口现代农业产业园、董集镇现代农业示范园、东营舜景生态农业观光园等农业园区建设推进顺利。
3、东部海洋产业区。
以黄河口现代渔业示范区为支撑,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海洋科技、海洋旅游等海洋产业。
以黄河口大闸蟹养殖为主的10万亩淡水区全面提升,以海参养殖为主的20万亩海水区形成规模,建成高标准养殖池塘10万亩。
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建成投用,商务中心完成主体,滨海新汇园全面竣工,新汇东海岸一期加快推进,海水景观湖完成驳岸衬砌和环湖绿化,蓝镇建设拉开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框架。
4、中部新型工业区。
以县经济开发区和胜坨精细化工园为主体,突出壮大高端装备、精细化工、新材料、新医药等优势产业集群。
县经济开发区建成区达到1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63家;胜坨精细化工园被商务部命名为“中国精细化工产品出口基地”,空港物流产业园快速起步,初步构建起“一区两园”发展格局。
5、西部现代服务区。
以东营西郊现代服务区为重点,围绕打造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区的目标定位,重点发展汽车贸易、现代物流业等新型服务业。
目前,汽车4S店发展到32家40个品牌,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到16家,成为全市最大的汽车贸易服务区、石材交易集散地,被省政府批复为省级重点服务业园区、全省十大商贸流通园区。
二、存在的问题从垦利县来看,相对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传统产业比重仍然较大,新上项目中传统工业项目居多,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高端项目、现代服务业项目较少;相对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素成本不断攀升的现状,企业创新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
垦利县各功能区域发挥着各自的优势,在产业选择方面集聚优势较大。
但各功能区之间的衔接和互补性还不强,在功能区内部的项目配置上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东部海洋产业带在产业项目上投资大,但教育、卫生、紧急情况的搜救、海事、安全等方面的配套完善机制不够。
沿黄生态产业带项目互补性差,产业链短且单一。
现代化黄河口生态新城社会事业建设起步晚,功能性服务配套不够完善。
尤其是在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方面,国际金融机构少,对新型工业区的贡献率低,缺乏必要的竞争市场和投融资环境。
三、下一步的对策思路(一)优化产业布局。
站在实施国家战略高度,主动对接融入国家规划,加快推进资源整合,规划布局了现代化黄河口生态新城、沿黄生态产业带、东部海洋产业区、中部新型工业区、西部现代服务区等“一城、一带、三区”,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聚集区、优势突出的经济隆起带。
把握“高效生态”定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确定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强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维护黄河口生态安全。
坚持黄蓝融合、海陆统筹、一体发展,加快对接融合国家规划,明确目标定位,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构筑高效产业体系、生态文明体系、基础支撑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力争把垦利建设成为全国高效生态经济和蓝色经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领航区,全国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开发区,黄河三角洲逸居宜业的新城区。
(二)加快结构调整。
突出转方式调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无论从当前还是长远来看,这都是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必须加大力度,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一是坚持一产调强。
针对我县农业产业链条短、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进一步明确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方向,不断提高农业产出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打牢收入倍增的坚实基础。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二是工业上突破产业链发展。
首先要加快高新技术装备下的传统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强优势产业发展的活力。
在此基础上,突出抓两端。
一是抓首端,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模式。
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特别是行业顶尖领域科研院所合作,依托我县资源禀赋和重点领域建立合作平台,主动承接研发项目和合作课题,提高合作层次。
年内计划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二是抓后端,延伸产业链条。
重点围绕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向下游拓展延伸,开发配套产品,发展配套产业,兼做市场和品牌,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抱团”发展模式,带动一批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加速崛起,最终形成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为主的相对完善的产业链条,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
三是三产上突破现代服务业。
重点发展西郊现代服务区、生态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
西郊现代服务区是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和样板,要深入对接东营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着力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招商引资,年内争取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
在抓好汽车贸易、石材建材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围绕以技术研发、市场服务为主的产业两端,加快打造一批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
旅游业,修编《垦利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整合精品路线,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优先把硬件框架搭建起来。
与黄河口生态游错位发展,加快打造沿黄、沿海旅游线路。
培育发展连片式农家乐旅游,年内达到10家以上。
现代物流业,要着眼于向信息化、现代化过渡,加快推万通金顺郝家油品仓储物流、金浩公司物流仓储园等大项目建设,年内完成投资8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