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检验标准

合集下载

电泳仪校验规程

电泳仪校验规程

电泳仪校验规程
1.目的:
确保本仪器的功能和运行正常,能够达到电泳图谱正常的效果。

2.使用范围:
该自校程序适用于水平电泳仪。

3.技术指标
额定电压:100-120/200-240V50-60HZ
输入功率:约350W
纹波系数:<2%
稳定度:<0.5%
调整率:<0.5%
最大电压:140V2.5A
4.检验方法
4.1打开电源,在恒定电流的情况下测定电压或在恒定电压的情况下测定电流,若与显示值相符,则仪器运转正常。

4.2利用配制好的琼脂糖凝胶和标准DNAMarker电泳,看两次同一Marker跑出的电泳图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仪器运转正常。

5.校验周期
一年。

6.参考文件
JJF 1071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
JJF 1001 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
GBT/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7.记录表格
《测试设备校验记录表》。

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油渍裸手触摸时没有粘
油渍裸手触摸时有 /
手感,且未有结成块状
粘手感,且有结成
块状
允收图片
缺陷图片
允收
轻微缺陷
主要缺陷
检验方法
面积小于 1/10 ,且未腐 面积大于 1/10 ,且 整个工件金属
目视检查
蚀至基材
腐蚀至基材
全部腐蚀至基

任何位置的翘曲,变形
/
都不允许
/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3 碰伤 零 件 表 面 的 呈 / 划 凹陷或条状的 伤 浅沟
刮伤长在 13 毫米,宽 刮伤长在 13 毫米, 不超过正常制 目视检查与
A、B 面: L<0.1 ,H<0.1 ,N=1; C 面: L<0.25 ,H<0.2 ,N=1
A、B 面: L<0.1 ,H<0.1 ,N=1; C 面: L<0.25 ,H<0.2 ,N=1
精品资料
不允收
不允收
目视 检查
与样
件对

A 、 B :0.1<L<0.2 ,
任何影响产品
目视
0.1<H<0.15 ;N=1 : 外观 /机械寿命
检查
C 面: 0.25<L<0.35 ; 的颗粒
与样
0.2<H<0.0.25 ; N=1
件对

A 、 B :0.1<L<0.2 ,

制件电泳判定标准

制件电泳判定标准

电泳件外观检查标准
一、目的
本标准为明确制件外观质量:的描述、检验方法、判定标准、为制造过程及外观检马佥提供依据,特制订本评价标准。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制件外观质量检验判定标准。

三、面级定义
1、A级面:上壳体上表面;下壳体底面(外露面)(见图1)
2、B级面:上壳体下表面、下壳体上表面;(见图2)
图2—B级面
四、外观检验方法及判定标准标准
1-目视要求: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室外多云自然光或下述光线相近的室内适当亮度的日光灯光(500-80(Hux)。

眼睛与被检样件距离0. 4m-0. 6m,与被检表面成45°、90°、135°的角度进行注视检查。

2.触摸要求:需佩戴检验专用手套。

相关文件
《出库检验记录》^
《岀厂检验报告》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执行。

本标准未尽事宜请参考同行业及其它公司的相关标准及规范,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
编制审核
批准:
五、八、。

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1 目的1.1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1.2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职责及权限: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2.5 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 检验条件:3.1检验工具:目视;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4.1严重缺陷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4.3次要缺陷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 表面定义:5.1 :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5.2 :B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5.3 :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电泳通常缺陷判定标准表6.1:白件来料不良判定标准6.2:黑件不良判定标准(N=数量,L=长度,W=宽度,H=高度(深度))。

电泳盐雾试验标准

电泳盐雾试验标准

电泳盐雾试验标准简介电泳盐雾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环境耐腐蚀性测试方法,主要用于评估金属制品或涂层在盐雾环境中的耐腐蚀性能。

该试验方法通过模拟一定时间内的盐雾腐蚀环境,可以判断产品能否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

试验流程1.检查设备–确保盐雾试验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表、仪器、喷嘴等均完好无损。

–检查并校准设备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确保与试验要求相符。

2.样品准备–准备待测样品,包括金属制品或涂层。

–清洗并除去样品表面的油脂、灰尘等杂质,确保样品表面干净。

3.盐雾试验设定–设定盐雾试验的时间、温度、湿度等参数,通常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设定。

4.盐雾试验操作–将样品安放在试验槽中,并保证试验槽内外的温差较小,避免产生结露。

–打开试验槽并设置相应的盐雾喷嘴,启动盐水喷雾系统。

–开始试验后,定时监测试验槽内的温度、湿度,确保试验条件的稳定。

–观察样品表面的腐蚀情况,定期记录并拍照以备后续分析。

5.试验结束及评估–试验时间结束后,关闭盐水喷雾系统和试验槽。

–取出样品,用清水进行彻底冲洗,以去除盐雾残留。

–实施腐蚀评估,通过对样品表面的腐蚀程度进行评估和记录。

评估可基于国际标准或客户要求,如ISO 9227等。

试验注意事项1.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并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防止发生故障。

–清洗喷嘴和试验槽,以防止盐雾残留。

2.样品选择–样品的准备和选择应符合试验要求,以保证实际环境下的测试可靠性。

–样品表面不应有任何涂层或处理,以真实模拟使用环境。

3.试验条件控制–严格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湿度和盐雾浓度等参数,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4.数据记录–试验期间要及时记录试验环境参数和样品腐蚀情况,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试验结果分析通过电泳盐雾试验的结果,可以对样品的耐腐蚀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

根据腐蚀程度和时间,可以得出样品的抗盐雾腐蚀能力。

通常,评估方法包括对样品表面的腐蚀程度进行定性或定量描述,并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

阴极电泳工艺与检验标准

阴极电泳工艺与检验标准

阴极电泳工艺与检验通用规范文件编号: HBWP—YJDY—2015编制:张龙审批: 胡方灿批准:蒋祖君年月日发布年月日执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阴极电泳的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控制及质量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程机械产品钢板厚度在4mm一下的薄板件(驾驶室、覆盖件、电控柜)以及无机加工面、加工孔的结构件的防护底涂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720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30 漆膜硬度检测法摆杆阻尼试验GB/T 173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32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7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雾性能的测定GB/T 6739 漆膜铅笔硬度测定法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753 色漆和清漆杯突试验GB/T 13312 钢铁件涂装前除油程度检验方法(验油试纸法)HG/T 3334 电泳漆漆膜制备法HG/T 3335 电泳漆电导率测定法HG/T 3336 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HG/T 3337 电泳漆库仑效率测定法HG/T 3338 电泳漆沉淀积量测定法HG/T 3339 电泳漆泳透力测定法(钢管法)3 术语3.1 电泳电泳涂装是带电荷的水溶性涂料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在相反电荷电极上沉积形成涂层的工艺.有阴极电泳与阳极电泳之分。

3.2 泳透力泳透力是指电泳液在规定的电泳条件下(电压、时间、固体分和PH值),深入被屏电极点沉积的能力。

3。

3 槽液固体分系指电泳槽液中成膜物质(树脂与颜料)的含量,一般以质量百分数表示.4 工艺4。

1 工艺流程图4。

1.1 电泳工艺流程图4.1.2 前处理工艺流程图4。

2 工艺过程4。

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1 目的1.1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1.2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职责及权限:2.1 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2.2 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2.3 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2.4 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2.5 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 检验条件:3.1检验工具:目视;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4.1严重缺陷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4.3次要缺陷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 表面定义:5.1 :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第 1 页;共6 页标题:电泳外观标准 发布日期 编号:版本号:发布状态第 2 页;共 6 页5.2 :B 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5.3 : C 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 电泳通常缺陷判定标准表 6.1:白件来料不良判定标准 序号 项目 缺陷描述 允收图片缺陷图片允收轻微缺陷 主要缺陷 检验方法 1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面积小于1/10,且未腐蚀至基材面积大于1/10,且腐蚀至基材整个工件金属全部腐蚀至基材目视检查2变形 局部形状产生变异任何位置的翘曲,变形都不允许//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3碰伤/划伤零件表面的呈凹陷或条状的浅沟刮伤长在13毫米,宽0.2毫米,面积1000-5000内(平方毫米)只允许有2处 刮伤长在13毫米,宽0.2毫米,面积1000-5000内(平方毫米)只允许有2-7处不超过正常制造标准(如由于定位偏而造成的压伤不允收)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标题:电泳外观标准 发布日期 编号:版本号:发布状态第 3 页;共 6 页4 油污 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油渍裸手触摸时没有粘手感,且未有结成块状 油渍裸手触摸时有粘手感,且有结成块状/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5 漏加工来料产品未加工完整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6铁屑 在冲切面形成的突起多余物,在边沿或孔上呈突起状突出边缘小于0.1mm0.1<突出毛边<=0.15mm突出边缘大于0.15mm ,尖利可能造成伤害 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7管内异物 管内有多余残留的异物不允收不允收不允收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6.2:黑件不良判定标准(N=数量,L=长度,W=宽度,H=高度(深度)) 序号项目 缺陷描述允收图片缺陷图片允收 轻微缺陷 主要缺陷检验方法标题:电泳外观标准 发布日期编号:版本号:发布状态第 4 页;共 6 页1水印电泳时水未擦干导致的水流印1.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可消除;2.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不可消除,但对产品外观无影响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不可消除,影响产品外观物件外表面,A 级面,不能有明显的夹水纹目视检查2积瘤在工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A 面:不允收;B 面:L ≤3.50mm ,W ≤2mm ,H ≤1.0mm ;C 面:L ≤4.50mm ,W ≤3mm , H ≤1.0mm不允收 不允收目视检查3碰伤/划伤零件表面的呈凹陷或条状的浅沟面壳·支架·底壳的A/B 都不允许B 面:L ≤1.0,N=1B 面:L>1.0,N>1目视检查4桔皮喷涂面因涂料附着力差而导致起皱,象桔子皮样的外观。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文件名称


Q/QX-JS-P-004
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本号
A
共4


1页
漏镀
产品表面
不允许有镀层
未镀上的情况
电镀件A面或B面有漏底材现象,不可接受
电镀件A面或B面有相关镀层未镀上,不可接受
电极点周围有未镀上痕迹,组装后不能完全遮盖,其外露面积 S≤2mm²,且40cm处观察不明显
电镀件凹位或阴角位明显发黄,组装后又不能够遮盖的,不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出现发黄面积超过其他所在面的1/3或在组装后基本可遮盖,可接受
电镀件内部未镀上的地方生锈,不能接受
六价铬
六价铬含
量低于
1000ppm
六价铬含量超标,不能接受
8 装配标准
8.1 与本产品相配的其他配件应进行试装,要求配合良好。

8.2 产品装配后,有转动部位处,应无干涉或受阻的现象。

8.3 带螺母的产品需试打螺丝,用扭力计以2.5kg的力将配套螺丝打入螺母内,无打不进打不紧(滑牙)或难打现象。

(最大破坏力必须小于3.5kg)。

电镀电泳外观检验要求

电镀电泳外观检验要求

表面区域划分 A区 B区 C区 序号 外观特性
描述
① 在40w日光灯或自然光下,视力在1.0以上,物件放置于人体视角45°处,无 明显差异
Cr
缺陷等级 Maj Min O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表面镀层颜色不能超过 ②如果颜色有差异,但组合后整体颜色配合较好,无明显差异,可接受 所签样板 ③组合后,整体颜色色差明显,不可接受 ④如果发黄面积超过其面的2╱3或不能够遮盖的,不可接受 ① Ø≦0.5mm,在10c㎡内,不能超出3pcs 表面不能有明显麻坑点 ② Ø≦1mm,在10c㎡内,不能超出2pcs 或砂粒 ③ 砂粒面积≦5m㎡,且其直径能超过0.1mm ① Ø≦0.5mm, A级 B级面不能有起泡。
B、C级面 污物面积
第 1 页,共 2 页
序号
外观特性
描述
① 物件表面加工后,其A级面在自然光下或在40w日光灯下,视力在1.0以上,于 人体视角45°,距离50cm处观察,无明显凹凸现象。(如有治具需使用治具检 测)
Cr
缺陷等级 Maj Min O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第 2 页,共 2 页
2
3
镀层表面不能有汽泡
C级面不能超过3PCS ②0.5mm ≦Ø≦ 1mm在10c㎡内,B级面不能超过2pcs, C级面不能超过3pcs ①物件A级面及B级面,不能有镀层脱落现象
4
表面的电镀防护层不能 有脱落现象 1 m㎡≦x≦3 m㎡
② C级面镀层脱落面积≦1 m㎡

电泳及喷塑质量标准技术协议

电泳及喷塑质量标准技术协议
1.电泳的品质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1
电泳外观
电泳后的表面应平整光滑,无明显的颗粒、疙瘩、陷穴、缩孔、针孔、水滴迹、斑痕、夹杂异物、挂流、不匀、粗糙、露底、剥落等缺陷。
目测检验
2
泳层厚度
15~25µm
3
泳层附着力
以1mm间距进行划100方格检验,划格力度深达底材,然后用3M胶布贴上,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20%
目测检验
3
塑膜附着力
用裁纸刀在涂层表面以1mm为间隔从垂直交叉方向切划下若干个方格,(注意刀片划割时应垂直于工件表面,且一定要切透到金属,(若涂层超过50微米则切线间距就为2mm),用透明胶带(25.4mm*50.8mm以上尺寸附着力度为10N/25mm),沿一切线方向贴在有方格的涂层上,(胶带不能起皱,用手指推紧胶带使其与涂层紧密接触),快速拉起胶带,观察工件表面变化,只能起线不能起面。(一个方格中20%面积被撕下为此方格被撕下,有方格被撕下为不合格品)
执行国际标准
注:喷塑件的抽样及检验判别按GB2828中一次抽样,Ⅱ级检查水平、AQL CR=0 ;A=0.65;B=2.5规定进行。
按技术要求中描述,进行检验。(CR类)
4
塑膜颗粒
漆膜表面不应有明显的颗粒,A类部件:1平方分米内Φ1.0mm的颗粒≤3颗,为合格;
B类部件:1平方分米内Φ1.0mm的颗粒≤5颗,为合格;
按技术要求,目测检验
1.A类部件:
2.B类部件:
6
残件及划伤
喷塑件有破裂、断柱、断扣、明显刮伤、碰伤
目测检验
硬度
2H铅笔
划格法测定
4
泳层耐蚀性
盐雾实验500小时无锈蚀。

电泳检验标准

电泳检验标准
检验方法
1
水印
电泳时水未擦干导致的水流印
1.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可消除; 2.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不可消除,但对产品外观无影响
物件外表面夹水纹明显,经后续加工不可消除,影响产品外观
物件外表面,A级面,不能有明显的夹水纹
目视检查
2
积瘤
在工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A面:不允收; B面:L≤3.50mm,W≤2mm,H≤1.0mm; C面:L≤4.50mm,W≤3mm, H≤1.0mm
C面:L<0.25,H<0.2,N=1
A、B:0.1<L<0.2,0.1<H<0.15;N=1:
C面:0.25<L<0.35;0.2<H<0.0.25;N=1
任何影响产品外观/机械寿命的颗粒
目视检查与样件对比
6
沙眼
细小杂质颗粒压入零件表面。
A、B面:L<0.1,H<0.1,N=1;
C面:L<0.25,H<0.2,N=1
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 缺陷定义
4.1严重缺陷
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
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均属主要缺陷。
A、B:0.1<L<0.2,0.1<H<0.15;N=1:
C面:0.25<L<0.35;0.2<H<0.0.25;N=1
任何影响产品外观/机械寿命的沙眼

15-电泳件的检验标准

15-电泳件的检验标准

页码:第1页共4页一、范围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电泳产品的来料质量验收。

二、引用文件JB/T10242-2013《阴极电泳涂装通用技术规范》GB/T1720-2008《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6461-2005《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三、表面区分区域特性范围重要程度A面主要外露面指产品的正面,即产品安装后最容易看到的部位。

或物料的外观面对最终产品的外观、功能、客户使用有重大影响或客户有要求。

极重要B面次要外露面指产品的侧面、向下外露面、边位、角位、接合位、内弯曲位,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产品的外观要求、客户使用无影响或此面对功能调试没有影响。

重要C面不易看到的面指产品安装后的隐藏位、遮盖位。

或物料装配成产品后,对参数调试无影响,纯属设计需要或此面有喷漆要求,或非喷漆面不外露面。

一般重要四、定义气泡:指因为电泳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脱落:指电泳产品表面涂漆层掉。

漏漆:指电泳产品要求电泳面实际未涂漆。

花斑:指电泳前因基本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泳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发黄:指电泳产品表面的颜色显示黄色状态。

色差:指偏离标准色度的量。

凸起:指因材料本体或外来物出现高于平面的现象。

水印:指电泳后因为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印迹。

砂眼:指表面的疏松针孔。

挂具印:指电泳表面处理生产过程中,因装挂用于辅助工具的遮挡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现象。

颗粒:指因材料杂质或外来物的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的凸起现象。

异物:指由材料、模具、环境或机器设备中的灰尘、夹杂物、污物等影响而形成的与表面不同色的斑点。

电泳前划痕:指电泳或氧化之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伤或局部摩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对其他无膜层表面则为:目测不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马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电泳工艺

电泳工艺

电泳工艺:脱脂-----水洗------除锈-----中合-----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纯水洗-----纯水洗-----电泳--- --纯水洗------纯水洗-----洪干电泳涂层检验项目及标准1.膜厚μm 20~30检验标准:GB/T1764-792.附着力(级) ≤1检验标准:GB/T9286-883.柔韧性mm ≤2检验标准:GB/T1731-794.杯突mm ≥6检验标准:GB/T9753-885.冲击kg•cm 50检验标准:GB/T1732-936.硬度H ≥2检验标准:GB/T6739-967.耐盐雾h ≥1000检验标准:ASTM B117-73电泳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电泳英文名称:electrophoresis定义1:液体介质中带电的胶体微粒在外电场作用下相对液体的迁移现象。

所属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表面工程(二级学科);电镀与化学镀(三级学科)定义2:依据分子或颗粒所带的电荷、形状和大小等不同,因而在电场介质中移动的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技术。

所属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方法与技术(二级学科)定义3:带电物质或细胞在电场中的泳动。

根据大分子或颗粒的电荷、大小和形状不同,使其在通过电场中的凝胶或介质时发生分离的方法。

所属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生物学技术(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电泳带电颗粒在电场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称为电泳(electrophoresis, EP)。

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

1937 年瑞典学者 A.W.K.蒂塞利乌斯设计制造了移动界面电泳仪,分离了马血清白蛋白的3种球蛋白,创建了电泳技术。

目录是在一定的支持物上,于均一的载体电解质中,将样品加在中部位置,在电场作用下,样品中带正或负电荷的离子分别向负或正极以不同速度移动,分离成一个个彼此隔开的区带。

电泳检验指导书

电泳检验指导书
目测灰尘最多允许5目测露白在风机外壳和法兰的安装孔与转子外壳的轴孔内露白其余地方允许一点或线露白目测照片1划伤最多允许个单位区域允许1处最大5mm长02mm宽目测表面表面最大粗糙度与油漆无光目测照片2表面不得有桔皮效应目测水泡和弹坑状最多允许个单位区域最多允许2处最大面积1mm201mm目测不得有条纹台阶状目测电泳不平整与电泳干后痕迹以照片3与扎照片4为极限目测照片3照片4不得有部分分解再溶解目测尺寸漆膜厚度符合图纸要求镀层测试仪性能百格测试需符合iso2409
检验项目
产品名称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工序名称
工序号
页次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
检测方法
照片
外观
颜色
颜色为深黑色RAL 9005,变色即不合格。
目测
灰尘
最多允许5颗
目测
露白
1.在风机外壳和法兰的安装孔与转子外壳的轴孔内露白
2.其余地方允许一点或线露白
目测
照片1
划伤
最多允许2处,1个单位区域允许1处,最大5mm长,0.2mm宽
百格测试
需符合ISO 2409:2007 1级标准,即"切边交叉点位置上有小方块脱落,但受影响范围不超过5%"
百格刀(或美工刀)
胶带
照片1
照片2
照片3
照片5
目测
表面
表面最大粗糙度与油漆无光泽
目测
照片2
表面不得有桔皮效应
目测
m高
目测
不得有条纹,台阶状
目测
电泳不平整与电泳干后痕迹以照片3与扎照片4为极限
目测
照片3照片4
不得有部分分解,再溶解
目测
尺寸
漆膜厚度
符合图纸要求
镀层测试仪
性能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电泳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制定本标准以有效地控制电泳产品的质量。

2、范围
本标准使用于本公司电泳产品外观的质量验收。

3、表面区分
4、定义
气泡:指因为电泳工艺原因产品表面出现的气泡。

脱落:指电泳产品表面涂漆层掉。

漏漆:指电泳产品要求电泳面实际未涂漆
花斑:指电泳前因基本材料腐蚀、或者材料中的杂质、或者材料微孔等原因所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块状花纹外观。

黑点:指电泳产品表面存在的黑色圆点。

7缺陷分类表
白印有明显的异色
白印或黑印面积S<2mm2,40cm处观察不明显斑迹
8装配标准
与本产品相配的其他配件应进行试装,要求配合良好。

产品装配后,有转动部位处,应无干涉或受阻的现象。

带螺母的产品需试打螺丝,用扭力计以的力将配套螺丝打入螺母内,无打不进打不紧(滑牙)或难打现象。

(最大破坏力必须小于)。

电泳件检验规范

电泳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
NO
制/修订日期
修订编号
制/修订内容
版本
页次
1
2023-10-11
-
新制订
A0
核准
审核
制订
1、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电泳件。
2、检验方式:
GB/T2828.1-2012 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
AQL取值: A:0.25 B:0.4 C:1.0
3、电泳件检验规范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工具
抽样方案
2H铅笔
3PCS
5
泳层耐蚀性
电泳件要求24小时或48小时的中性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及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等腐蚀点。
盐雾试验机
3PCS
注:需要时,供方需出具质颗粒、疙瘩、陷穴、缩孔、针孔、水滴迹、斑痕、夹杂异物、挂流、不匀、粗糙、露底、剥落等缺陷
目 视
GB2828
一般检验水平Ⅱ级
2
泳层厚度
10-18µm
光谱测试仪
3PCS
3
泳层附着力
用划格法测定:即在产品表面划方格,再用胶带粘结,如没有脱落的为合格
刀片、胶带
3PCS
4
泳层硬度
涂层用犁耕法测定:即以2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痕。

电泳件的检验标准

电泳件的检验标准

页眉内容
电泳件的检验标准
一、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电泳件
二、外观检查
电泳后的表面应无颗粒、疙瘩、陷穴、缩孔、针孔、水滴迹、斑痕、夹杂异物、挂流、不匀、粗糙、露底、剥落等缺陷
三、泳层厚度
泳层厚度在10-18µm
四、泳层附着力
(1)用划格法测定:即以1mm间距进行划100方格检验,划格力度深达底材,然后用3M胶布贴上,瞬间用力拉开,不得脱落20/100
(2)用圆滚线划痕法测定:用附着力测定仪测定,不低于GB/T1720中的5级。

五、泳层硬度
涂层用犁耕法测定:即以2H铅笔将笔芯前端切齐,铅笔与待测物成45度推出,表面无划痕。

六、泳层耐蚀性
电泳件要求24小时或48小时的中性实验,实验后试样的边缘以及外表面不出现白色、黑色或棕色等腐蚀点,即按GB/T6461判定覆盖层不低于5级
七、需要时,供方需出具质检报告
页脚内容1。

电镀电泳产品检验规范

电镀电泳产品检验规范

成品检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加工之电镀品和电镀-封漆品的最终检验和出货检验。

2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6461-2002 金属基体上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经腐蚀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GB/T 6739-2006 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3 定义3.1 致命缺陷(critical defect)可能导致危及生命或造成非安全状态的缺陷,或可能损坏重要的最终产品的基本功能的缺陷(产品的极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3.2 严重缺陷(majoy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但可能导致功能失误或降低原有使用功能的缺陷(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3.3 轻微缺陷(minor defect)对产品的使用性能没有影响或只有轻微影响的缺陷(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3.4 致命不合格品(critical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致命缺陷,可能包含严重缺陷和(或)轻微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5 严重不合格品(major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严重缺陷,可能包含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3.6 轻微不合格品(minor defective)包含一个或多个轻微缺陷,但不包含致命缺陷和严重缺陷的一种不合格品。

注:本规范将不符合有电沉积覆盖层和相关精饰单位产品规定要求的所有缺陷视为严重缺陷。

3.7 检验批(inspection lot)由同一生产单位在同一时间或大约同一时间内,按同一规范在基本一致的条件下生产的,并按同一质量要求提交作接收或拒收检验的同一类型的一组镀覆产品。

3.8 样本量(sample size)取自一个批并且提供有关该批的信息的一个或一组产品称为样本。

样本量即样本中产品的数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照明要求:在光度大于70W发上的环境下检验,(以光度仪测试结果为准)。
4缺陷定义
4.1严重缺陷 此种缺陷将导致装配者或使用者受到伤害或产品不能执行其功能之缺陷。
4.2主要缺陷
将可能造成产品之功能故障, 降低其使用效能或其它有关客户主要规定品质偏差的缺陷, 或可能影响出货的标准规定及对产品的使用者造成不良抱怨, 均属主要缺陷。
1目的
1.1为确保龙发金属表面处理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此检验标准;
1.2用以规范和统一电泳检验方案,内容及判定标准。
2
2.1本标准必须由培训合格之人员执行;
2.2检验中如有疑问及争执,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2.3如有本标准未涉及的项目及书面文字无法描述者,以顾客质量代表最终判定为准;
在产品表面 所残留的油 污
面积小于1/10,且未腐 蚀至基材
面积大于1/10,且
腐蚀至基材
整个工件金属 全部腐蚀至基 材
目视检查
任何位置的翘曲,变形 都不允许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刮伤长在13毫米,宽
0.2毫米,面积
1000-5000内(平方毫
米)只允许有2处
油渍裸手触摸时没有粘 手感,且未有结成块状
刮伤长在13毫米, 宽0.2毫米,面积
2.4当本标准与客户标准相冲突时优先采用客户标准;
2.5若新项目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有未涉及到的内容,应在本标准中加入并进行整理。
3检验条件:
3.1检验工具:目视;
3.2检验距离:检验物距眼睛30-50cm;
3.3检验角度:水平方位45°,上下左右转动15°;
3.4按正常规定要求的距离和角度要求扫描整个检测面10—15秒钟为准;
5.3: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机箱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6电泳通常缺陷判定标准表
6.1:白件来料不良判定标准
项目 缺陷描述允收图片
缺陷图片
允收
轻微缺陷
主要缺陷
检验方法
生锈
/氧

变形
碰伤
/划

油污
暴露在空气中 的金属表面发 生的化学反应
局部形状产生 变异
零件表面的呈 凹陷或条状的 浅沟
4.3次要缺陷 指不影响产品的适用性和功能性或外观的缺陷,对产品的使用者不会造成不良反应或影响之缺陷,均属次要缺陷。
5表面定义:
5.1:A级面:正常使用中,直接观察到的主要外漏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正面),如龙杰产品打标识面或齿轮均属正面
5.2:B级面:正常使用中,不直接观察到但外漏次要表面(正常观察产品的上下•左右侧面和背面)
不允收
不允收
不允收
0.1<突出毛边
<=0.15mm
不允收
不允收
突出边缘大于
0.15mm,尖利
可能造成伤害
不允收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1000-5000内(平
方毫米)只允许有
2-7处
油渍裸手触摸时有 粘手感,且有结成 块状
不超过正常制 造标准(如由 于定位偏而造 成的压伤不允 收)
/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目视检查与
样件对比
漏加

来料产品未加 工完整
管内
异物
在冲切面形成 的突起多余物, 在边沿或孔上 呈突起状
管内有多余残 留的异物
突出边缘小于0.1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