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部知识点集合以下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集合:
1. 数字的认识与书写:认识0-20的数字,并能正确书写。

2. 加法的概念:理解加法是将两个数字相加得到另一个数字的过程。

3. 加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加法口诀。

4. 加法的应用:能利用加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5. 减法的概念:理解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过程。

6. 减法的运算法则:掌握小于等于20的减法口诀。

7. 减法的应用:能利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8. 顺序数和顺序数的比较:了解顺序数的概念,能够比较大小。

9. 数量概念的认识:认识各种数量,包括少、多、相等等。

10. 数量的对应关系: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比如一对一、多对一。

11. 数字的顺序:学习1-100的数字顺序。

12. 位置的认识:认识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13. 图形的认识:认识圆、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基本图形。

14. 图形的特征: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比如边数、角数等。

15. 长度的认识:认识米、分米、厘米,能够进行长度的比较。

16. 长度的估测:能够估算物体的长度。

17. 时间的认识:认识小时、分钟、秒,能够读取时间。

18. 时间的比较:能够比较两个时间的先后顺序。

19. 金钱的认识:认识元、角、分,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0. 数据的整理:能够整理数据,比如制作简单的表格和图表。

这些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需要背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需要背的概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需要背的概念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背诵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背诵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厘米的地方.4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线段的特点:①直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是有限的.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8、(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9、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第二单元、《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上的数字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应注意: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在原来的个位数字上加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算起.2、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注意:看清加减号;不要混乱.3、【估算】:把一个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方法:个位小于5的少看;个位等于或大于5的多看;看成最为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如:49+42≈90 28+45+24≈10050 40 30 50 20注意:当问题里上出现了“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4、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5、连续两问的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法:先根据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一个问题;再把答案作为已知的数学信息;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边)( 顶点)( 边 )2、 角的画法: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3、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0页图例).画角时应写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课本44页第7题以及给出顶点和一条边;把角补充完整.)4、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5、 三角尺都有(1)个直角和(2)个锐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6、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大小、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直角 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7、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三角尺的直角边;沿着一画是直角(一点、二线、三标记.)8、所有的直角大小都相等.数学书的封面上有4个角;4个都是直角.9、怎样在一张不规则的纸中得到一个直角?答:拿一张不规则的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10、数角的个数时;可以先数单个的角;再数由两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再数由三个单个的角组成的角;依次这样数下去;加在一起就是一共有多少个角.11、拼角:一直(角)加一锐(角)就可以拼成一个钝角.12、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第四单元、《表内乘法》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更加简便.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算法.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改写成乘法算式:如:5+5+5+5 表示:4个5相加得20;可以列成乘法算式计算: 5×4=20 或 4×5=205 × 4 = 20 读作:5乘4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4 ×5 = 20 读作:4乘5等于20 口诀:(四五二十)乘数 × 乘数 = 积其中4和5都是乘数;积是20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7、 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计算时;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例:加法算式:3+3+3+3+2=14乘加算式:3×4+2=14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乘减算式:3×5-1=14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8、 相同得数;不同口诀只能列一道乘法算式的口诀有9句: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六六三十六;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一.9、几个几相加可以写出两个乘法算式;“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几个几就是几乘几;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求4个3相加是多少? (3+3+3+3=12或3×4=12或4×3=12)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 用 几×几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 用 几×几.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2个几相乘的积就是几乘几. 例如:2个6相乘的积就是6×6=36.12、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和后一句就相差几.第五单元、《观察物体》1、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2、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3、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4、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5、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6、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7、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8、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球).9、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2、分针长;时针短.3、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00)一共有多少个?4个4、分针走1小格是1分;5、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6、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7、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所以1时= 60分.8、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9、(15)分可以说成(一刻);(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0、时针从12走到1;走了(1)时;分针从12走到1;走了(5)分.11、时针从12走到3;走了(3)时;分针从12走到3;走了(15)分.12、时针从1 走到4;走了(3)时;分针从1 走到4;走了(15)分.13、分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60)分或(1)时.14、时针从12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12;走了(12)时.15、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6)时.16、“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加法;“之前”用减法.【补充】分针从1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到1;走了()分或()时.时间:时针走过数字几;分针从12起走了多少小格;就是几时多少分.写时间:可以用“几时几分”或电子表数字的形式来表示.时针指在8和9之间;分针指着7;这个时刻是(8 )时(35 )分.8时少5分是(7:55)7时过10分是(7:10)时间的顺序:1时;1时多;2时;2时多;3时;2时多;4时;4时多;5时;5时多;6时;6时多;7时;7时多;8时;8时多;9时;9时多;10时;10时多;11时;11时多;12时;12时多.第八单元、《数学广角》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6 个两位数.分别是12、13、21、23、31、32.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4 个两位数.分别是40、47、70、74.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4、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分别是5+7=12、5+9=14、7+9=16.5、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6、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7、每两个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8、每两个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厘米和米厘米和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cm”表示。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 米= 100 厘米2、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时,要把尺子的刻度 0 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

物体的长度=末端刻度起始刻度3、线段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画线段时,从尺子的刻度 0 开始画起,画到几厘米的地方,线段就长几厘米。

二、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 1。

2、减法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减起。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 1 当 10,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减。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三、角的初步认识1、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3、直角像三角尺上的直角就是直角。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乘法算式: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如 3 + 3 +3 + 3 = 12 可以写成 3×4 = 12 或 4×3 = 12。

2、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乘法算式中,乘号两边的数叫做因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

3、 1 6 的乘法口诀要熟练背诵 1 6 的乘法口诀,能根据口诀写出乘法算式和得数。

五、观察物体(一)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2、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方体,可能看到长方形或正方形。

从任何角度观察正方体,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圆柱,可能看到圆形或长方形。

从任何角度观察球,看到的都是圆形。

六、表内乘法(二)1、 7 9 的乘法口诀熟练背诵 7 9 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长度单位1. 尺子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5厘米。

2. 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尺子的起点要对准物体的左端。

3. 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4. 测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法或只有减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要先算加法,后算减法。

3. 算式里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

5.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减法;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用加法。

6. 在连加或连减的算式里,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和与差不变。

7. 连加: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加第三个数。

连减:先算前两个数的差(较大数减去较小数),再减去第三个数。

三、角的初步认识1. 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2条边。

2. 从一点起,画2条线段就成了一个角。

通常把这点叫做角的顶点,把这两条线段叫做角的边。

3.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用直尺画角时,要在纸上线段交会处标上角的记号(通常是顿号)。

画角时要记住画角的步骤:先画顶点再画边。

5. 角的大小是测量出来的,通常用一个量角器来测量一个角的大小。

中心点对顶点,0度线对一边,一边内角插一边,读数要领要记全。

量角时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0度线对准角的一边,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6. 每个量角器上都把内圈刻度(从小到大)和外圈刻度(从大到小)分别标为0°~180°。

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按照内外圈从大到小或从左到右的顺序来读数。

7. 计算角的大小可以从直观图形上估计,也可用量角器来测量。

计算角的大小一般采用度、分、秒制。

如已知一个角的度数是30°16’,它就是30°+9分/60+3分/3600-16’=30°15’44”,化成最简就是30°15’44”。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米m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第三单元长度单位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数是认识事物数量多少的一种表示方法。

学习数要从日常生活中认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逐步掌握。

2. 数的读写掌握数字的读写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正确书写和读出数字,认识千以内的数。

3. 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大小。

初步形成对数的大小、大小关系的概念。

4. 数的拆分学习数的拆分,能用10以内的数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加法1. 十以内的加法学习十以内的加法计算,加法口诀,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训练。

2. 计算练习进行加法计算练习,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加法计算。

三、减法1. 十以内的减法学习十以内的减法计算,减法口诀,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计算训练。

2. 计算练习进行减法计算练习,熟练掌握十以内的减法计算。

四、整数1. 认识整数学习认识负整数,初步构建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加减法学习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整数的运算法则。

五、数的应用1. 长度学习认识长度单位,初步进行长度的比较和计算。

2. 重量学习认识重量单位,初步进行重量的比较和计算。

3. 时间学习认识时间单位,初步进行时间的比较和计算。

4. 金钱学习认识人民币的基本面额和单位,进行简单的金钱计算。

总结:二年级上册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数的认识、加法、减法、整数和数的应用展开。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能,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 数字的组成:数字由0-9这10个基本数字组成,通过变化顺
序和重复使用这些数字,可以表示任意大小的数。

- 数的读法:使用“零”至“九”读个位数,使用“十”、“百”、“千”、“万”等作为数位单位来读整数和小数。

- 数的比较:通过数的大小关系可以进行比较,如“大于”、“小于”、“等于”等。

-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通过理解十以内的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 十以内的乘法和除法:通过理解十以内的数的乘法和除法规则,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 数量的估算:通过对数量的估算,可以快速得到大致的结果。

- 图形的认识:认识常见的图形,如圆形、三角形、矩形、正
方形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 长度的比较:通过比较长度可以进行物体的排序和分类。

- 时间的认识:认识和了解时钟的指针和时间刻度,能够读懂
并计算时间。

- 重量的比较:通过比较重量可以进行物体的排序和分类。

- 容量的比较:通过比较容量可以进行液体的存储和计量。

- 数形结合:通过对形状的认识,可以将数与形状结合起来进
行计算。

- 数据的整理和统计:通过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可以得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内容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内容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 加法口诀表(部分)-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例如:27 + 35,先算7+5 = 12,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再算2+3+1 = 6,结果是62。

2. 减法口诀表(部分)-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 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

例如:52 - 37,个位2不够减7,从十位5退1当10,12 - 7 = 5,十位4 - 3 = 1,结果是15。

二、表内乘法(一)1. 乘法的意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3+3+3 = 3×4 = 12,表示4个3相加的和是12。

2. 乘法口诀(1 - 6的乘法口诀)- 一一得一。

- 一二得二,二二得四。

- 一三得三,二三得六,三三得九。

- 一四得四,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四十六。

- 一五得五,二五一十,三五十五,四五二十,五五二十五。

-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三、长度单位。

1. 长度单位的认识。

- 厘米(cm):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 米(m):张开双臂,两手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米。

- 1米 = 100厘米。

四、角的初步认识。

1. 角的组成。

- 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2. 角的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直角:三角尺上最大的角是直角,直角是90°。

- 锐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 钝角:比直角大比平角小的角是钝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1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1、连加、连减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公式汇总:
1. 体积公式:
(1)立方体体积公式:V=a³
(2)正方体体积公式:V=a²
(3)圆柱体体积公式:V=πr²h
(4)球体体积公式:V=4/3πr³
2. 角的公式:
(1)直角三角形的余弦定理公式:a²=b²+c²-2bc·cosA;(2)求夹角公式:tanα=| a / b |
3. 平行四边形的公式:
(1)圆的周长公式:C=2πr
(2)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公式:d= √(a²+b²)
4. 合并面积公式:
(1)矩形合并面积公式:S=a*b
(2)三角形合并面积公式:S=1/2* a*h
(3)圆形合并面积公式:S=πr²
5. 运算公式:
(1)加法交换律公式:a+b=b+a;
(2)乘法交换律公式:a×b=b×a;
(3)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b+ac;
(4)乘法结合律公式:a×(b×c)=a×b×c
6. 根号求值公式:
(1)二次根号求值公式:a²-b²=(a-b)(a+b);(2)三次根号求值公式:a³-b³=(a-b)(a²+ab+b²)
7. 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面积公式:S=a²
(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S=a*h
(3)梯形面积公式:S=1/2×(a+b)×h
(4)圆形面积公式:S=πr²。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内容
一、基础概念
1. 数字的认识:了解0-9的数字及其对应的数量。

2. 数字的顺序:掌握数字的大小顺序。

3. 数字的比较:学会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数
字的比较。

4. 数字的拆分与组合:能够拆分一个两位数为十位数和个位数,并能够组合十位数和个位数得到一个两位数。

5. 数字的进位与退位:理解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概念,能够进行
十位数和个位数之间的进位与退位计算。

二、数的运算
1. 数的加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2. 数的减法:掌握使用“-”进行两位数减去个位数的减法运算。

3. 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解决带有加法和减法的综合问题。

三、相等与不等
1. 图形的相等:理解图形的相等概念,能够判断两个图形是否
相等。

2. 数字的相等与不等:学会使用“=”、“≠”符号进行数字的相等
与不等判断。

3. 图形的比较: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符号进行图形的比较。

四、图形的认识
1. 图形的分类:学会将图形按照形状进行分类,如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等。

2. 图形的特征:了解不同图形的特征,如边的数量、边长等。

3. 图形的画法:学会用直尺和铅笔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

五、长度和重量的认识
1. 长度的比较:学会使用“长”、“短”、“等长”等词语进行长度
的比较。

2. 重量的比较:学会使用“重”、“轻”、“等重”等词语进行重量
的比较。

以上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必背内容,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一、数的认识1.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

2.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能正确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3.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4.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二、图形的认识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2.会用简单的图形拼图,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3.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三、长度单位的认识1.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

2.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3.了解线段,会画线段,能比较线段的长短。

四、重量单位的认识1.认识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 1 —2.会用天平称物体的重量,会进行简单的重量单位换算。

3.了解生活中的常见物品的重量,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时间的认识1.认识钟表,会读整时和半时的时间。

2.了解时、分、秒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惜时间。

六、统计与概率的认识1.了解简单的统计图表,会看图表中的数据。

2.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会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能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七、数学广角1.了解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会进行简单的推理。

2.了解简单的逻辑推理方法,能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3.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能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的重点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八、解决问题1.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选择算法、进行计算、检验结果。

2.学会用画图、列表等方法帮助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

— 2 —3.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数的估算1.了解估算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汇总(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汇总(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汇总(部编版)
目标
本文档旨在为二年级学生提供数学背诵知识的汇总,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二年级数学课程的内容。

数字与数的概念
- 数字的表示方法:阿拉伯数字0-9;
- 数和数的关系:比较大小、前后顺序;
- 数的读法:1-100的读法,包括十位数和个位数。

加法与减法
- 加减法口诀:加法口诀:加法满10进1,减法口诀:例如5减2得3;
-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包括和与差的表示和计算。

计量与度量
- 长度:厘米、米的概念及换算;
- 重量:千克、克的概念及换算;
- 容量:升、毫升的概念及换算;
- 时间:小时、分钟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图形与几何
- 线段与直线:线段、直线的定义及特点;
- 点:点的定义及特点;
- 直角、直线、圆的概念;
- 常见的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定义及特点。

数据处理
-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如何记录和整理一组数据;
- 数据的分析与表示:如何用图表表示数据;
- 棒形图、折线图、表格的绘制方法。

以上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背诵知识的汇总,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整理一、加减法1.1 加法定义加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合并两个或多个值,得到其总和的过程。

重要概念•加数:加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加数:加法中被加的数。

•和:加法运算的结果。

加法性质•加法满足交换律。

•加法满足结合律。

•加上零数不变。

1.2 减法定义减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从另一个数中减去,得到差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减数:减法中被减的数。

•减数:减法中减去的数。

•差:减法运算的结果。

减法性质•减法不满足交换律。

•减法不满足结合律。

•减去零数不变。

二、乘除法2.1 乘法定义乘法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运算,指按照指定的次数重复自加。

重要概念•乘数:乘法中参加运算的数。

•被乘数:乘法中被乘的数。

•积:乘法运算的结果。

乘法公式•乘法满足交换律。

•乘法满足结合律。

2.2 除法定义除法是一种基本的运算,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的过程。

重要概念•被除数:除法中被除的数。

•除数:除法中除以的数。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

除法公式•除法不满足交换律。

•除法不满足结合律。

三、整数3.1 整数的概念整数是自然数、零和它们的相反数构成的数系统。

相反数•数a的相反数记为-a,满足a+(-a)=0。

3.2 整数的运算加减法整数的加减法遵循数学运算的通性。

乘除法整数的乘法同自然数的乘法一样。

但是,在整数的除法中,需要注意上下取整的问题。

四、长度计量4.1 厘米厘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2 毫米毫米是长度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4.3 数量比较通过对长度的比较,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数量比较的概念,为后期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时间计量5.1 秒秒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2 分钟分钟是时间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二校、三校时学习。

5.3 地球自转对于日常生活中与时间相关的问题,学生学习地球自转是非常重要的。

六、面积计量6.1 平方厘米平方厘米是面积的计量单位之一,通常在三校、四校时学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

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打印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厘米cm 米m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200厘米=2米1米30厘米=130厘米320厘米=3米20厘米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第二单元知识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写数都从最高位起。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3.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4.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5.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算,如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乘加或乘减混合,先乘后加减,如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的。

6.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7.打竹板,响连天,各位同学听我言,今天不把别的表,单把运算聊一聊,混合试题要计算,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运算最好办,从左到右依次算,两级运算都出现,先算乘除后加减。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点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点

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必备知识点一、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理解1米=100厘米,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这两个单位。

测量方法: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看右端对着的刻度来确定物体的长度。

线段:了解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并学会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不进位加法: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相加。

进位加法: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不退位减法: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相减。

退位减法: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定义: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直角的认识:了解直角的特点,知道所有直角都一样大,并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其他角是否为直角。

角的画法: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特别是画直角。

四、表内乘法乘法口诀:熟练掌握乘法口诀,能够根据乘法口诀进行表内乘法计算。

乘法的意义:理解乘法的意义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乘法算式的读法: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乘加、乘减: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乘加、乘减问题,并能用乘法算式表示。

五、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时,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立体图形的认识: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并知道它们的基本特征。

组合物体的观察:学会观察组合物体的表面,理解其形状与位置的关系。

六、时间钟面的认识:了解钟面的基本结构,包括时针、分针和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间的表示:学会用“时:分”的方式表示时间,理解1小时=60分钟。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重点难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7、加减混合(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熟练计算。

(2)提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实践活动(一):我长高了(1)巩固长度单位和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估计、测量、计算)(2)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价值性,提高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渗透统计知识,感受成长的快乐。

知识点: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加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①相同数位对齐,减号写在高位下行之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掌握知识点是我们提高成绩的关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1、不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让学生感受加法计算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位加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不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退位减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用两位数的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几"、"少几"的应用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某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

2)可以利用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搞清楚是与哪个数量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再用算式记录下来。

3)能正确列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4)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

6、连加、连减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

2)能用100以内的连加和连减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内容第一单元:观察物体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我能辨认一个立体实物从前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需要背诵的内容汇总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 厘米cm 米 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3. 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 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5.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8.三角形由(3)条线段组成,正方形由(4)条
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1)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11.量一个物体长度,一般把尺的( 0 )刻度对准物体左端。

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2、(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3、笔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时,从(个)位减起。

4、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第三单元长度单位
1、一个角有(1)个顶点,有(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都从顶点出发。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角的两
边张开得越大,这个角就越(大);如果张开得越小,这个角就越(小)。

3、画角要记住:先画顶点再画边;画角时,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
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4、量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条边对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重合,重合就
是直角,没有重合就不是直角。

5、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

6、当钟面上是(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都成(直)角。

7、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各有(4)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8、三角形有(3)个角;三角尺有(3)个角,有(1)个直角,有(2)个锐角。

9、三角尺都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10、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11、每块三角板中,都有(3)个角,有(1)个直角,其余两个角都比直角(小)。

12、数学书封面、黑板上有(4)个角,它们都是(直)角。

13、一个长方形有(4个)角,有(4)个角是直角。

14、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可以得到直角。

第四、六单元表内乘法
1、乘数×乘数=积
2、因数×因数=积
3、几个几相加就是几乘几
4、几个几连加就是几乘几
5、几个几就是几乘几
6、几和几相加就是几加几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1、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四种几何体。

2、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长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长方体),也可能是(圆柱体)。

3、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圆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柱体),也可能是(球)。

4、看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是正方形,这个几何体可能是(正方体),也可能是(长方体)。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短的是(时针),长的是(分针)。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2、先看(时针),再看(分针)。

3、1时=(60)分 60分=(1)时
4、(30)分也可以说成(半)小时,(15)分可以说成(一刻)。

5、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时针走一
大格是(1)小时。

6、钟面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

钟面上一共有(60)
个小格。

7、时针走1小时,分针正好走(60)分,是(1)小时。

8、钟面上三根针都重合时是(12)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直线时是(6)时。

9、“过了几分钟”以及“之后”,用加法;“之前”用减法。

10、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一圈是(12)时。

第八单元排列与组合
1、每两个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3)次手。

2、每两个人握1次手,4人一共握(6)次手。

3、每两个人握1次手,5人一共握(10)次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