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第9课《土地的誓言》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的誓言

设计说明: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开展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多重对话,将自主、合作、探究贯穿于对话全过程。教师根据条件,适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并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对话,使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激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积累并掌握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揣摩、欣赏乃至背诵精彩语句和段落;理解分析修辞的运用;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朗读课文;联系时代背景;揣摩优美而富有激情的语句;独立质疑、多重对话、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

一、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二、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

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满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字字有情,句句含情。教学中宜反复朗读,体味情感;由于学生年龄、经历所限,根本没有家国之痛、民族之恨这些体验,但是他们有朴素的感情,丰富敏感的心灵。因此教学之前务必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作为文章阅读,教师应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探究,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多重对话,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当学生的情感与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本文的教学就易于进行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的影片片段或歌曲《松花江上》,或展示相关的图文资料,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震撼。(以上手段视教学条件而定)

(然后教师用语言渲染)“九·一八事变”,东北沦亡,日本帝国主义猖狂入侵,广袤肥沃的东北大地沦陷于日军的铁蹄之下,广大的百姓走上了流亡之路,途中,割舍不下的是浓

浓的乡土情结。让我们一起感受端木蕻良先生的《土地的誓言》,体味其中的家园情、故国情吧!

二、相关资料(学生课前查阅)

作家简介:端木蕻良(1912—1996),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他在六十多年的文学创作中,出版了几十部小说集、散文集和戏、曲剧本,还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他的《科尔沁草原》和《曹雪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当代文学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背景提示: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们东三省,“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194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抗日战争正处于十分艰苦的阶段,流亡在关内(山海关)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作者怀着难以遏制的思乡之情和爱国热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三、师生探究

〈一〉“倾听”文本(略)

说明:“倾听”文本即倾听文本作者的言说,整体感知文本,发现问题并质疑。

1、听录音或教师范读

学生聆听,体味感情,略谈听读感受。

2、学生朗读,在预习基础上准备质疑。

3、字词读写、释义(检查预习情况)

炽痛(chì)嗥鸣(háo)亘古(gèn)丰饶(ráo)

默契(qì)污秽(huì)怪诞(dàn)白桦林(huà)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标直:笔直。

亘古:远古。

污秽:肮脏的东西。

炽痛:热情而深沉。

斑斓:灿烂多彩。

怪诞:荒诞离奇。

嗥鸣:(野兽)大声嚎叫。

〈二〉“言说”文本(详)

说明:“言说”文本即在文本基础上读者对文本的解释、阐述。

教师应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对话”,并善意地、负责任地纠正学生脱离文本或无视文本的读误言说。

1、生生对话,质疑问难

内容:学生们的自问自答、互问互答。

形式;全班性课堂讨论或小组合作学习。

2、师生对话,确立问题

A、整体把握

a、概述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b、理解文章主题

c、分析写作技巧

B、问题探究

a、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b、为什么文章起初写“关东大地”用“她”来称呼,而后面却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c、文中奔涌着炽痛的情感,这种情感,我们把它定位为思乡之情,好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d、揣摩语句(结合语句朗读进行)

(1)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

(2)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想起……

(3)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我便能看见那大地的深层,……,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

(4)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5)怎样理解文中“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中的“泛滥”与“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中的“埋葬”这两个词语的确切含义?

3、多重对话,释疑解难

A、a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热血沸腾!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魂牵梦绕,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

b.主题:作者以倾述式的语言,抒发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对美好家园——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深深眷念之情,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写作技巧

(1)运用呼告手法,直接倾诉自己的情感。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语势。

B、a.这一标题要点在于“誓言”。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壮怀激越的发誓:“我要回到她的身边……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这种掷地有声的誓言读者自可强烈感受到。因此,此标题应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b.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迫切。这在修辞上称为“呼告”,具有强烈的抒情效果。

c.不好。文中的思乡之情、爱国之情有特定的背景。当时,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作者流亡关内,无家可归。国恨家仇叠加,使文章主题更加深厚。

d.(1)这是移情于物的写法。作者要表达的是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但此句却写故乡在对自己召唤,使思乡之情更浓烈、深挚。

(2)本句运用排比,使语句更加连贯,逐渐增强语势,便于情感进一步抒发。故乡的风物犹如一幅幅优美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展现,作者对故乡的牵系与眷恋呼之欲出。

(3)从表层看,这是写实。在任何一块大地的深层,都涌动着沸腾的岩浆,这些岩浆就是文中所说的“红熟的浆液”。“关东大地”因拟人化的描写而有了生命有了情感,于是可以像人一样召唤着我、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牺牲!

(4)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土地的依赖、热爱和眷念之情。

(5)这两个词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①明确该词本意;②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最后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确切含义。

“泛滥”原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的心情正如决堤之水不可遏抑地向四下奔流,作者那激奋狂放的心情用“泛滥”形容较之用“澎湃”“涌动”等形容更多了几分野性和难以驾驭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