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写作技法探微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写作技法探微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学形式,在有限的篇幅内,要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和科幻元素的故事,起承转合,情节通畅,语言精炼。
以下将探讨一些撰写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的技巧和方法。
1. 确立主题
2. 独特想象力
科幻小说的创作需要拥有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出惊人的情节和场景。
所以,在撰写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时,必须要有一颗富有想象力的心。
可以从科技、能源、生物、宇宙等方面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创新的想法,给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
3. 短小精悍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需要在很短的篇幅内表达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要体现“短小精悍”的特点。
应该尽可能的简化情节和人物,更加注重语言的精炼和深思熟虑。
采用简短而精准的语言,让读者在极短的时间内领会到故事的本质和情感。
4. 多元化叙事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的叙事必须要多元化,注重情节铺设和描写。
可以采用对话、描述、叙述等方式,来丰富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
在叙事中注重独到的构思,让读者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情绪。
5. 循序渐进
撰写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应该尽量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逻辑进行构思和写作。
要避免统筹帆过的问题,即故事梗概提出后,把所有的情节都安排进去,最后篇幅过长,情节错乱。
写作时应逐步引导读者进入情节,逐步激发起读者的兴趣和想象。
高考超短篇科幻小说需要有独特的主题、想象力、短小精悍的文字、多样化的叙事方式以及合理的故事发展逻辑。
在创作时,应该理性思考,打破保守陈旧的思维定式,注重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的激发,从而写出惊人的科幻故事。
怎么做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

怎么做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怎么做高中语文科技文阅读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日,科技说明文的阅读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
高考语文全国卷第一题便是科技说明文,其意义颇为深远。
据分析,这类试题的题型相当稳定,全是选择题,一般要求考生依据材料供应的信息,选出符合(或不符合)原文文意的选项我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快来学习学习吧!科技文阅读答题技巧【答题口诀】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确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一篇文章看开头和结尾,一个段落看第一句和结尾句。
科技文的阅读一、考纲陈述1、理解:(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分析综合:(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意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愿思;(4)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答题技巧1、依据文章特征读懂文章(1)依据文体特征读懂文章。
一类是以社会科学为讨论对象的一般论述类文章(学术论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谈论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涉及到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历史学,语言学,美学等,且内容多为介绍学术论点及其分论点,论据,背景和意义。
一类是以自然科学为对象的科技说明文,主要运用说明的表达方式行文,内容多为介绍新科技新发觉新熟悉,主体文字若干段落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这个“新”:背景,构造,原理,特点,现状,进展,评价(优点缺陷)及其讨论应用前景。
(依据文体特征,可边阅读边猜想下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注意整体阅读。
逐段阅读,标出各段的中心句子,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最终在找到全文说明对象(谈论对象)的基础上整合文意。
2、选择题的解答明确此类题目是在玩文字嬉戏,命题者改造原文设置错部分定语或状语(复句的部分分句),从而转变句意。
(1)设误的常用五种方法:添:添加定语或状语,删:删除句子而转变句意。
换:换用别的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
调:调换词语或句子挨次,从而转变句意。
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整理精校版)

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高考二轮复习1221 15:24::高考科技文阅读方法指导考试题型1、对词语的理解2、对句意的把握3、对内容要点的提炼4、根据内容合理推断选文特点⒈选文时代感强⑴常关注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世界政治形势等。
⑵内容基本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天文学等方面研究的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人类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⒉文章内容单一,结构相似。
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围绕一个概念展开,对这个概念从几个方面加以阐释。
弄清:①文章的概念⑵分析概念(导因、困难、用途、功能)⒊文章思路明晰(说明“概念)科技文:通过对一个新概念、新发现、新发明在纵向上的分析,进行几个方面的说明,如发现过程、目的、所遇困难、其它相关原因等,重在因果推理、现象介绍、功能说明等。
⑴分清文章出现的概念(主概念与次概念及其关系)。
⑵注意文中的关联词,注意表程度表范围的副词。
重点考项有以下几点:(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或指作为说明对象的概念,或指承载信息量大的词语,或在结构上有重要组织作用的词语。
对于这些词语的理解,要求把握它在文中的含义,而不是理解其词典上的意义。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对于科技说明文来说,所谓重要的句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一个观点、一个结论的句子2、直接表述一个科技发现、假设、推测、成果的句子3、结构复杂、内容较丰富、涵盖面较宽的句子4、在行文结构上有起承转合意义,展示文章思路的句子。
注意:这些句子的理解主要靠联系全文,根据语境分析确认。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接收信息是阅读科技说明文的主要目的,也是考试命题的主要落点。
科技说明文的信息包括观点、思想、概念、知识、举措等。
这些信息都是凭借语言来传递的,因此必须通过对语言因素的分析来获取信息。
解题时要对选择项所表述的信息与原文进行比较辨析,审其有无,辨其真伪,定其主次,这样在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高考语文复习科技文整体阅读步骤和方法

高考语文复习科技文整体阅读步骤和方法【方法指导】分三步:第一步,通读原文,整体感知;第二步,审题,明确筛选范围;第三步,查对原文,筛选整合;基本方法:查对原文,仔细分析。
解题技巧:换位思考,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看清十大误区。
1、整体与部分(以偏概全)---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 “全部”“有时”等。
【对应文段】比如藏医,很长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试题】关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下列说法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B.中医学能治疗包括中风在内的所有疑难杂症,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
2、已然与未然---抓关键词语:“目前、将会、已经、大概、也许、可能”等【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
去年西班牙的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细胞中,使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消失了。
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
不过,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已经证实,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3、前期与后期(时态不清)---注意“前、后”以及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词语【对应文段】因为水由氢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
在身体暴露于一个强磁场,无线电波的脉冲传递到位后,原子核的能量便开始改变。
在脉冲之后,原子核返回先前的状态,一个共振波便发射出来。
这样,原子核振荡的微小变化就可以探侧出来。
【试题】下列对“氢原子核能够起到类似显微指南针的作用”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在人体于特殊磁场中接受无线电射频脉冲的前后,体内氢原子核便会产生微小振荡,发射出共振波。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作文范文1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
科技文阅读是高考阅读中的重点,需要我们掌握好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注重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包括文章的标题、首段、结尾等。
通过阅读这些重点信息,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和背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我们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科技知识,例如IT、互联网、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来解读文章中的专业术语和概念。
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专业术语,可以通过百度搜索或问老师来加强自己的了解。
最后,要注重文章的语言和结构。
科技文章中常常使用复杂的语言和长难句,需要我们耐心读,逐步理解。
同时,要关注作者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这些手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文章的意义。
总之,科技文阅读是高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需要我们在日常阅读中注重积累和提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阅读技巧。
写作重点:科技文阅读指导,语言与结构掌握。
用词分析:科技知识、专业术语、阅读技巧、修辞手法。
高考科技文阅读指导作文范文2大家好,对于高考的科技文阅读指导,我想分享一些自己总结的经验和技巧。
首先,我们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和逻辑。
科技文通常会先介绍问题、背景,然后再详细阐述解决方法和实验结果,最后总结结论。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先了解整篇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然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文章的细节。
科技文章很注重细节和精度,因此阅读时应注意细节,尤其是数字、单位等细节,避免读错或理解偏差。
最后,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专业术语和概念。
高考科技文的难点在于掌握和运用相关的科学和技术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例如运用物理知识来解读相关文章中的概念和术语。
总之,高考科技文的阅读需要我们注重细节,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领悟文章中的思想和意义。
写作重点:了解文章结构和逻辑,掌握科技知识。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小说阅读解题方法指导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小说阅读已经成为高考语文考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小说阅读不仅考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更是通过阅读和解题,检验对语言和文化的认识,和应对生活中各种情境的能力。
那么,如何应对高考小说阅读解题呢?以下有几点指导。
一、读懂题目意思解题先要读懂题目意思,深刻理解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解题时要结合材料进行整体分析,从文本中搜寻答案,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准确找到答案。
二、掌握解题思路阅读小说,解题应首先了解学科的解题思路,并对题目进行分类和分析。
学科的阅读解题方法一般是根据小说中的逻辑性质,分成主旨题、细节题和语言表达题。
其中,主旨题考察整个小说的主题,细节题是对小说中的具体细节的理解和把握,语言表达题则是对文章的语言和表达的情感作出总结。
三、掌握小说主题阅读小说,掌握小说主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从小说标题、扉页、前言、正文、结尾等角度寻找小说的主题。
了解主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从而更好地回答试题。
四、掌握小说人物小说人物是小说故事要素之一,通过对人物的性格、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理解小说的内容和意义。
解题时,需要注意分辨人物的关系、人物言行是否符合其性格等方面。
此外,还可以从人物角度寻找主题。
五、按照时间顺序逐步把握重点在阅读小说时,应该注意小说中不同阶段的变化和突出要素的存在,尤其要从时间的角度来进行深入分析和理解。
解题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的变化和突出要素进行分类,梳理出主线,识别和捕捉重点。
六、辨别语言和表述中的情感在阅读小说时,需要注意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尤其是巨变、亲情、友情、爱情、成长、思想等。
如果没有深入理解小说的情感,很难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寻找细节信息。
在解题时,要融入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情感,在感性理解的基础上作出准确的语言表达题答案。
七、结合材料进行思考、分析在阅读小说后,要结合文章材料进行思考和分析。
高一语文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

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科技类作品的阅读一直是高考的主要测试内容,着重从不同侧面考查学生筛选、提取、推断信息的能力。
其解题技巧总结如下:科技文第1题通常重在检测对文中重要词语或概念的理解,含指代义的理解;重在检测对关键句子或判断的理解,为全面准确地理解科技文做准备。
解答此类题,要认真读好原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找到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谨防望文生义一类的选择项的干扰。
科技文第2题通常考查对文中局部信息的筛选、提取和辨别。
题目的指向非常明确,有的虽然没有明示,但实际上仅是在某一段落内就可以找到答案。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
科技文第3题则主要侧重对全文范围内的关键信息、重要信息的筛选、辨别及判定上。
从近几年高考情况来看,或者是对全文不同地方的内容进行提取,或者是对全文重要内容,如主旨、意图、意义等进行提取,或者是根据文章意思转换表述形式。
解答此题,要先整体感知;然后再扣住关键语句,充分认识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全局的,增强筛选和提取的自觉性;最后对照题目,逐一找准题干每一选项对应的区间,按需踩点,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瞻前顾后找准联系。
科技文最后一道题重在检测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测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关键要根据文章已经提供的相关信息(内容)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演和测定。
一是内容上要有着落,二是推断的过程要合乎思维规律,这样就能比较顺利地完成相关的题目。
科技文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本人对2004年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粗略归结出十种陷阱:(一) 偷梁换柱。
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二)张冠李戴。
所谓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
(三)以偏概全。
以偏概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
(完整版)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
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
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法不可取。
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
(完整word版)__高考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doc

高考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马鞍中学汤云整理一、考点研读:能力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科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具体包括以下七项:①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②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③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⑥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⑦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其中①②是对理解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 B;③至⑦是对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 C。
题型主要侧重于于:理解。
筛选。
推断。
科技说明文的结构特点一般科技说明文是思路和结构是这样的:第一段:大多介绍说明对象,列出主要观点;第二段:大多按时间顺序说明实验、研究过程,以及遇到的问题;第三段:大多解释科学原理;第四段:大多展望未来前景,或说明科学将给人们带来哪些好处,或说明我们将面临哪些任务。
常见结构模式: 1 总分总 2 总分 3 分总 4 并列式 5 递进式理清结构可以了解作者的思路,更清晰地领会内容要领。
二、答题步骤A.画(如何画?)B.定(如何定?)C.对或比(如何对或比?)1、具备两种心理状态。
一是专注。
二是仔细。
2、明确三个步骤。
第一步,通读全文。
第二步,针对试题,尤其是选项,到原文中找相关语句。
第三步,把选项和在原文中找到的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三、题型:A.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B.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C.综合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D.对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三个选择题四、常见干扰项类型:11.无中生生: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
2.偷换概念: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
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尤要注意代词的指代。
3.以偏概全:以偏概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 , 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
科技文的阅读方法

科技文的阅读方法一、阅读(一)读原文1、抓信息、整体把握2、抓关键语句关键词: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计划、预计、其、这、与其相反、如此、或(两者)和(都有)1)抓关键句、中心句、注意每段的开头和结尾2)抓要点句:首先、其次、再次3)观点句4)过渡句5)双重否定6)表疑问语气句(二)读题:注意题目的要求和信息之间的联系(三)对比二、设臵选项的迷惑手段(一)答非所问:内容与题目无关,转移了题目的视线(二)鱼目混珠:用似是而非的词语或句子来代替正确的1、偷换概念2、无中生有3、混淆事实:把可能变肯定、把未然变已然、把偶然变必然4、因果颠倒5、牵强附会:把无因果关系的事物强加结合(三)增减扩缩:对原文句子加以改动,通过增加某些字或减少某些词语的办法扩大或缩小说明的范围文学类阅读一、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1、借助语法知识,如结构、搭配上的特点来确定词语含义2、代词的指代义:这、这个、这些、那、那些、某、某些、即3、词语概念,对概念词语概念理解,要揭示其本质特征与属性4、词语语境二、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一)抓住句子的修饰语(二)抓句子在语段中的地位1、一正一反两层意思的句子,这样的句群正面的意思是中心句2、总分结构的句群,总说是中心句3、因果关系的句群,果是中心句4、转折关系的句群,转折后的句子是中心句(三)比较难理解的比喻句要理解它的意思,从喻体找到本体(四)找到相关段落,从相关段落的内容破解句子含义三、筛选并整合信息四、分析结构,把握思路1、根据标志性词入手2、从重点句入手、首句入手、抒情句入手3、从文体特征入手五、归纳文章要点、中心思想和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1、从题目分析入手2、抓文章开头和结尾3、参考作品的时代背景4、抓住文眼和关键句5、结合文体特征6、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7、从隐含的信息去思考六、欣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特点1、读散文,重点理解内容,把握语言和技巧2、读小说,重点把握情节、评价人物、品味语言、欣赏技巧3、读戏剧,把握戏剧冲突、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个性化语言表达技巧的相关知识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人称的选择及人称的变换、叙述的顺序安排、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特点记叙顺序:按时间叙述倒叙、插叙、补叙描写:人物描写: 1、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性格、形象) 2、概括描写、具体描写3粗笔勾勒(白描)、抓住细节4语言、行动、心理、肖像描写等景物描写:1、正面描写、事物烘托(特点) 2、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3、宏大场景、细节景物4、动静、虚实描写、衬托、烘托、渲染5、修辞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待一个自然环境或背景(自然、社会背景)2、为后文作铺垫(情节展开用铺垫)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心情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奠定全文的基调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人、借景、借事、借物抒情)二、选材、剪材主次详略,选材典型真实、新颖三、表现手法(技巧):象征手法:用具体内容表达抽象含义(委婉)对比手法:衬托手法:扬抑手法: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真抒胸怀:四、结构技巧:开头结尾:过度照应:设臵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烘托铺垫: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方式:二、表现手法:动静、烘托、托物言志、景情关系、虚实结合、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渲染、铺垫、扬抑、赋(叙事)、比(比喻)、兴(象征)三、修辞:夸张、拟人、比喻、对比、排比、设问、反问、通感四、结构技巧:五、语言风格:1、叠词、叠句2、平淡、清新、自然、直率、雄奇、奔放、洗炼、沉郁、慷慨、激昂、优美、清丽六、诗词意象:月亮——思乡、相思梧桐、细雨、芭蕉——愁思、忧愁、缠绵松——刚强、坚毅竹——气节梅——清高、坚强菊——隐士、君子莲、荷——高洁、高雅秋水——眼睛鸿雁——跟书信有关七、语言:情感词:悲、喜、独、哀、孤、离合、怒、愁、愤等等文章开头的作用1 对标题:开头点题,开门见山。
科技文阅读方法

• 解析:答案选C。 • 四个选项中,A说“中医学解决了……问
题”,而原文中用词是“缓解”“明显的 改善作用”,可见不能说已“解决”; • B中说中医学能治疗“所有疑难杂症”,文 中无此义,而事实上也没有这样,还说 “西医学对这些病则感到束手无策”也是 不符全事实的; • D中说的“全部”与“部分”,文中也没有 依据。此题难度不大。
•答案:B
• 解析:A.“植物”范围扩大, “为适应外界环境”也属无中生有。 C.“所有豆科植物”范围扩大, “闭合起来”表达不严密。D.“捕 绳草闭合起来”“捕食苍蝇等昆 虫”,这和“植物睡眠”是有区别 的。
以偏概全
——即扩大范围,选项对原文论 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的扩大。
例2.
中国传统医学界由汉、藏、蒙等多个民族的传 统医药学共同组成,它既有东传统医药学的神秘之 处,又往往有现代医药学所不及的奇特功效,它含 有神话、传说的成分;它的许多原理至今也无法用 现代医学理论进行科学的解释,但这种“神秘”的 医药学,却常常有着神奇的功效,比如藏医,很长 一个时期,它的传授是在寺庙中以隐秘的方式进行 的,它用青藏高原所独有的植物、动物、矿物和食 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对包括癌症、中风在内的多种 令现代医学棘手的疾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例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 项是( )
A.从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评选可 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为嗅觉系统研究的重 要方向。
B.王安石的咏梅诗和阿克塞尔、巴克的嗅觉 研究表明,中国人关注的是审美,外国人关注的是 科学。 无中生有
C. 人类能够识别约l万种气味。按照阿克塞尔 和巴克的理论,人类自身也应该有约l万种属于C蛋 白的嗅觉受体。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题是丢分特别多的一类题,尤其是科技文。
总结了科技文各类技巧给大家,教大家识别出题的坑,把握评分规则,有效的提高阅读题的分数。
高考语文社科文阅读方法一、客观题命题设置的陷阱所谓陷阱,也就是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
具体说来,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1,断章取义所谓断章取义,是指概括内容信息不全面,就妄下结论,使论题不全面。
高考卷《铜奔马正名》第2题,题目要求考生找出不用于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时所用证据的一项。
作为这个题答案的C项是这样表述的:“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就有人骑神兽、神龙的景象。
”这句话在原文中是可以找到的,且就在集中阐述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原因的一段,可为什么不对呢?因为原文中这句话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这句话和前面选项的那句话合起来才能作为作者否定“飞廉铜马”一名的依据。
2.偷换概念面对传授新知识、新信息的文章,要准确无误地把握那“惟一”的语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原文,首先要必须准确无误地理解概念。
命题者常常在此设置干扰项。
如高考全国卷《铜奔马正名》第3题的A项“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就是偷换概念,原文的表述是“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
古诗文中的“燕”并非现在人们说的“燕子”,两者不是同一概念。
由此看来,我们在解答试题时,对文中尤其是选项中出现的重要概念要予以特别的关注,力求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辨别真伪,作出正确判断。
点击查看:高考语文科技文阅读3.张冠李戴原文中用于指甲事物、甲现象的事物、现象在干扰项中用于指乙事物、乙现象。
例如题干为“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其中选项B为“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从选文来看,第3段是讲沙尘在土壤和水循环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科幻小说阅读指导 课件30张

者心情低落,读者也为之惊骇,情节被拉入低谷。此处描写为后文先行者不相信“微纪 元”的存在埋下伏笔。 • 这时,飞船收到了从地面发来的一束视频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微纪元(节选)——题目展现出全新的概念,开启神奇的科幻之旅
1、科幻小说是(
)小说的一种。
2、从文学流派上看,属于(
)主义。
3、从哲学上看,思索人类与(
)之间的关系,
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
)命运。
•科幻小说
• 定义:在尊重科学结论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而非妄想)而 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当下以叙事为重点,追求人文思考已成为 科幻小说的主流。
• 注:高考出现的科幻小说更强调文学性,阅读题力求表现对想 象力的重视。
示例:(——科幻)
• 四个智子——量子感应是超距的,即使四个智子分处宇宙 的两端,感应照样可以在瞬间传递,它们构成的量子阵列依然 存在。把三号和四号智子留在这里,它们就可以实时接收位于 地球的一号和二号智子发回的信息,这样就实现了三体世界对 地球的实时监视。同时,智子阵列也使三体世界能够与地球文 明中的异己分子进行实时通讯。
球微纪元世界。 • 先行者进入了着陆舱,在那束信息波的指引下开始着陆。 • 他戴着一副视频眼镜,可以从其中一个镜片上看到信息波传来的画面。画面上,那姑娘唱起歌来: • 啊,尊敬的使者,你来自宏纪元! • 伟大的宏纪元, • 美丽的宏纪元, • 你是烈火中消逝的梦…… • 人海沸腾起来,所有人都大声合唱:“宏纪元,宏纪元…… • >>> 歌声传递了重要信息——宏纪元。展现新的情节生长点。
如何有效阅读科幻小说

如何有效阅读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文学形式,它通过描述未来或虚构的世界,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然而,阅读科幻小说并非一件轻松的事情。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科幻小说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文学体裁。
一、选择合适的科幻小说作品在开始阅读科幻小说之前,首要的任务是选择一本合适的作品。
科幻小说的题材多样,有的偏向科学探索,有的强调社会、人性等方面的思考,还有的关注未来技术发展。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一本质量较高、与自己相关性强的科幻小说。
二、理解背景设定科幻小说常常设定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之下,例如未来的地球、外星球、平行宇宙等。
阅读者需要仔细阅读故事中的背景描述,包括时间、地点、社会结构、科技水平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行为。
三、抓住科技细节科幻小说中的科技设想通常是故事的关键和特色之一。
但对于非科学背景的读者来说,科技细节可能会造成困扰。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边读边查阅相关的科学知识,以提高对故事中科技细节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也可以尝试将故事中的科技与现实世界中已有的科学成果进行对比和联系,从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科幻作品所描绘的未来世界。
四、分析情节结构科幻小说的情节往往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扑朔迷离的情节转折。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尝试分析故事的起承转合,把握故事线索,理清主线和支线的关系。
同时,也可尝试推测和猜测故事的发展方向,以增加阅读的兴趣和乐趣。
五、关注人物形象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和背景。
在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对人物的描绘和发展进行观察和思考。
思考人物的动机、行为和对故事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六、思考社会、人性问题科幻小说常常通过虚构的世界和故事情节,探讨和反思现实社会和人性的问题。
在阅读科幻小说时,读者可以尝试将故事中的情节与现实世界进行对比和联系,思考其中所蕴含的哲学、伦理以及社会问题。
这样的思考将有助于提升阅读体验,并引发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最全答题技巧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最全答题技巧本文主要介绍高考科幻小说阅读的最全答题技巧。
通过精确理解题目要求、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以及理解科幻元素等方面的技巧,可以帮助考生在高考中更好地完成科幻小说阅读题目。
1. 理解题目要求在阅读科幻小说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明确题目要求考察的重点和要求。
可以通过划线、标记或者做简单的注释来帮助理解题目的要求。
2. 把握故事情节科幻小说通常有复杂的故事情节,考生应该努力理解故事的起承转合,把握主线和支线的关系。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简单的笔记或者摘录关键句子,加强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3. 分析人物形象科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有独特的特点和能力,考生应该注意观察和理解各个人物的性格、动机及其对故事发展的作用。
可以将人物的特点和关系进行简单的归纳和整理,有助于在答题时准确描述和分析人物。
4. 理解科幻元素科幻小说中常常包含各种科幻元素,如时空穿梭、未来科技、异星文明等。
考生应该努力理解并解释科幻元素的含义、作用及其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影响。
可以结合具体例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解释和论述。
5. 注意语言风格科幻小说通常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描写方式,考生在阅读科幻小说时应该留意其中的特点和含义。
可以通过分析文中的形容词、动词、修辞手法等语言元素,来理解和解释科幻小说的语言特点。
通过以上的答题技巧,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高考科幻小说阅读题目。
在实际阅读中,还应养成多读多练的习惯,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应注意写作的规范和准确性。
希望以上内容对考生有所帮助。
科幻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策略

科幻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科幻类作品是一种以未来或未知世界为背景的文学作品,正因为如此,其情节、人物和环境都与我们生活中的现实世界相差甚远,需要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以下是科幻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策略:1.掌握背景知识科幻类作品是建立在未来或虚构的世界观之上的,因此需要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涉及的科技、环境以及人物关系等内容。
阅读前可以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或网站,了解本书的背景设定,以便更好地把握作品的内涵。
2.注意人物关系科幻类作品中常常涉及到多个种族、多个星球或多个时空,人物关系较为复杂,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和专注力来认真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中,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制作人物关系图来帮助自己更好地掌握人物之间的关系。
3.注意细节描写科幻类作品中的环境和科技设备都是虚构的,因此需要注意作者对于这些设定的描写,掌握其特点和功能,便于理解情节发展。
在阅读中,可以用笔记本记录下一些重要的细节描写,以便后期回归查阅。
4.注意情节跳跃在科幻类作品中,情节跳跃较为频繁,时空转换也常常出现。
这对于读者的阅读能力要求比较高,需要耐心阅读并处理好情节的跨度。
在阅读中,可以多利用各种标记方式,如标题序号或者笔记等,快速切换情境和角色。
5.把握核心思想科幻类作品在虚构的世界观和情节背景之下,往往蕴含有深刻的内涵和思想。
在阅读中,需要仔细品味书中的核心思想,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科幻类作品的整本书阅读策略包括掌握背景知识、注意人物关系、注意细节描写、注意情节跳跃和把握核心思想等方面,通过认真理解阅读,可以更好地领略科幻文学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科幻小说阅读方法指导一、什么是科幻小说“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辞海》)科幻小说是以一种特殊的幻想方式反映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现实难题和生存困境的文学。
它是通俗小说的一种。
文学流派上属于浪漫主义。
哲学上思索人类与宇宙之间的关系、关注与猜测人类社会未来命运。
二、软科幻小说分类软科幻与硬科幻1.软科幻是情节和题材集中于哲学、心理学、政治学或社会学等倾向的科幻作品;2.硬科幻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写新技术新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影响的科幻作品。
三、科幻小说的特点和阅读方法1.不能将科幻小说与科普作品等同起来。
科幻小说虽然有科学性,具有科普功能,甚至有些科幻小说还具有预言和启发科学发明的功能,但它仍然是文艺作品,不能与科普作品相等同。
对于科幻小说,只要它倡导的是一种严肃的科学精神,具有好的创意和深刻的内涵,能够发人深省,就不必对其吹毛求疵。
2.阅读科幻小说要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科幻小说不同于一般的小说,是因为它描写的是现实生活中一般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这就需要不同于一般的创造性思维。
好的科幻小说都有好的创意,可以开拓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青少年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应多注意科幻小说的创意。
3.阅读科幻小说仍然要关注现实,将科幻思维融入日常生活中,提高处理疑难事物和人际关系的能力。
科幻小说虽然以现实生活的经验为基础,但仍然是一种幻想性的文学。
于是,有些读者阅读科幻小说时,把读科幻当作逃避现实的一种方式。
这种做法不可取。
阅读科幻小说,要培养敢于想象、敢于提出不合常规的观点的能力,使自己更适应未来发展的多样性。
4.不要把灾难题材的科幻小说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相等同。
有相当一部分的科幻小说以今天人类的某些失误为出发点,描述了如此下去将产生的可怕的未来,给人以警钟作用。
这样的作品与宣传世界末日的异端邪说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等同视之:科幻小说用反向的夸大激励读者对科学的关注,激发他们纠正失误、创造美好未来的强烈动机。
而异端邪说扭曲现实,使人绝望和颓废。
5.科幻小说写作特点好的科幻小说之所以能震撼人心,是因为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组织起来的严密叙述,会让阅读者产生强烈的真实感。
阅读科幻小说时,要注意体会作者想象力的张弛,要注意作品中的人物是如何承载作家的写作意图和实现小说向前推进的功能的,注意作者是如何铺设情节的。
大部分科幻小说都是情节性较强的小说,从科幻小说里学习铺设情节的技巧,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简易便捷的道路。
阅读科幻小说时,不要放过观察作者设计情节的机会。
我们可以学习作者的叙述模式,也可以通过变通贯穿到我们日常记叙文的写作中。
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是一方瑰丽的土地,就像异域风情带给热爱旅行的人们惊喜那样,它让忙碌在现实世界的成年人和孩子们都能放飞想象力,让思维驰骋和超越现实的羁绊。
不过不能否认,人们在以阅读的姿态走进科幻小说时,往往对它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五、例题水滴刘慈欣①丁仪发出一阵冷笑,听起来有种令人寒颤的凄厉,三名军官也同样知道这冷笑的含义:水滴不像眼泪那样脆弱,相反,它的强度比太阳系中最坚固的物质高百倍,这个世界中的所有物质在它面前都像纸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弹穿透奶酪那样穿过地球,表面不受丝毫损伤。
②“那……它来干什么?”中校脱口问道。
③“谁知道?也许它真是一个使者,但带给人类的是另外一个信息……”丁仪说,同时把目光从水滴上移开。
④“什么?”⑤“毁灭你,与你有何相干?”⑥这句话带来一阵死寂,就在考察队的另外三名成员和联合舰队中的百万人咀嚼其含义时,丁仪突然说:“快跑。
”这两个字是低声说出的,但紧接着,他双手,声嘶力竭地大喊:“傻孩子们,快--跑--啊!”⑦“向哪儿跑,”西子惊恐地问。
⑧只比丁仪晚了几秒钟。
中校也悟出了真相,他像丁仪一样绝望地大喊:“舰队!舰队疏散!”⑨但一切都晚了,这时强干扰已经出现,从“螳螂”号传回的图象扭曲消失了,舰队没能听到中校的最后呼叫。
⑩在水滴尾部的尖端,出现了一个蓝色的光环,那个光环开始很小,但很亮,使周围的一切笼罩在蓝光中,它急剧扩大,颜色由蓝变黄最后变成红色,仿佛不是由水滴产生的,而是前者刚从环中钻出来一样。
光环在扩张的同时光度也在减弱,当它扩张到大约是水滴最大直径的一倍时消失了,在它消失的同时,第二蓝色小光环在尖端出现,同第一个一样扩张、变色和减弱光度,并很快消失。
9322;光环就这样从水滴的尾部不断出现和扩张。
频率为每秒钟两三次,在光环的推进下,水滴开始移动并急剧加速。
9323;考察队的四人没有机会看到第二个光环的出现,第一个光环出现后,在近似太阳核心的超高温中,他们都被瞬间汽化了。
9324;“螳螂”号的船体发出红光,从外部看如同纸灯笼内的蜡烛被点燃了一样。
同时金属船体像蜡一样熔化。
但熔化刚刚开始,飞船就爆炸了。
爆炸后的“螳螂”几乎没有留下固体残片,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开来。
9325;舰队清晰地观察到了一千公里外“螳螂”号的爆炸,所有人的第一反应是水滴自毁了,他们首先为考察队四人的牺牲而悲伤,然后对水滴并非和平使者感到失望,不过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全人类都没有做好最起码的心理准备。
9326;第一个异常现象是舰队太空监测系统的计算机发现的,计算机在处理“螳螂”号爆炸的图象时,发现有一个碎片不太正常。
大部分碎片是处于熔化状态的金属爆炸后都在太空中匀速飞行,只有这一块在加速。
当然,从巨量的飞散碎片中发现这一微小的事件,只有计算机能做到,它立刻检索数据库和知识库,抽取了包括“螳螂”号的全部信息在内的巨量资料,对这一奇异碎片的出现做出了几十条可能的解释,但没有一条是正确的。
9327;计算机与人类一样,没有意识到这场爆炸所毁灭的,只是“螳螂”号和其中的四人考察队,并不包括更多的东西。
9328;对于这块加速的碎片,舰队太空监测系统只发出了一个三级攻击警报,因为它不是正对舰队而来,而是向矩形阵列的一个角飞去,按照目前的运行方向,将从列外掠过,不会击中舰队的任何目标。
在“螳螂”号爆炸同时引发的大量一级警报中,这个三级警报被完全忽略了。
但计算机也注意到了这块碎片极高的加速度在飞出三百公里时,它已经超过了第三宇宙速度,而且加速还在继续。
于是警报级别被提升至二级,但仍被忽略。
碎片从爆炸点到阵列一角共飞行了约一千五百里,耗时约五十秒钟,当它到达阵列一角时,速度已经达到 31.7 公里/秒,这时它处于阵列外围,距处于矩形这一角的第一艘战舰“无限边疆”号一百六十公里碎片没有从那里掠过阵列,而是拐了一个三十度的锐角,速度丝毫未减,直冲“无限边疆”号而来。
在它用两秒钟左右的时间飞过这段距离时,计算机居然把对片的二级警报又降到了三级,按照它的推理,这块碎片不是一个有质量的实体,因为它完成了一次从宇航动力学上看根本不可能的运动:在两倍于第三宇宙速度情况下进行这样一个不减速的锐角转向,几乎相当于以同样的速度撞上一堵铁墙,如果这是一个航行器,它的内部放着一块金属,那这次转向所产生的过载会在间把金属块压成薄膜。
所以,碎片只能是个幻影。
9329;就这样,水滴以第三宇宙速度的两倍向“无限边疆”号冲去,它此时的航向延长线与舰队矩形阵列的第一列重合。
9330;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
由于撞击的速度极快。
舰体在水滴撞进和穿出的位置只出现了两个十规则的圆洞,其直径与水滴最粗处相当。
但圆洞刚一出现就变形消失,因为周围的舰壳都由于高速撞击产生的热量和水滴推进光环的超高温而熔化了,被击中的一段舰体很快处于红炽状态,这种红炽由撞击点向外蔓延,很快覆盖了“无限边疆” 号的二分之一,这艘巨舰仿佛是刚刚从煅炉中取出的一个大铁块。
9331;穿过“无限边疆”号的水滴继续以约每秒三十公里的速度飞行,在三秒钟内飞过了九十公里的距离,首先穿透了矩形阵列第一列上与“无限边疆”号相邻的方”号,接着穿透了“雾角”号、“南极洲”号和“极限”号,它们的舰体立刻都处于红炽状态,像是舰队第一队列中接顺序亮起的一排巨灯。
12881;“无限边疆”号的大爆炸开始了。
与其后被穿透的其他战舰一样,它的舰体被击中的位置是聚变燃料舱,与“螳螂”号在高温中发生的常规爆炸不同,“无限疆”号的部分核燃料被引发核聚变反应,人们一直不知道,聚变反应是被水滴推进光环的超高温还是被其他因素引发。
热核爆炸的火球在被撞击处出现,迅速扩张,整个舰队都被强光照亮,在黑天鹅绒般的太空背景上凸现出来,银河系的星海黯然失色。
【简介】①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
2015 年8 月23 日,凭借科幻小说《三体》,获第 73 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这是亚洲人首次获得雨果奖。
②《三体》:系列长篇科幻小说,是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
该系列作品由《三体》《三体Ⅱ8226;黑暗森林》《三体Ⅲ8226;死神永生》三部小说组成。
讲述了文明和三体文明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节选部分的“水滴”是三体文明发来的一个探测器。
阅读题(1)结合小说中“水滴”摧毁地球舰队的过程,说一说你的感受。
(2)小说中有多处文字展示了“水滴”的神奇,超出读者的想象。
请你从文中选出一处,加以赏析。
(3)这篇科幻小说带给人们的是震撼和沉思。
结合人类生活现状,写出引发你思考的问题并阐释理由。
参考答案:(1)示例:外星文明发来的一个探测器--水滴,以人类和计算机无法想象的速度毁灭太空战舰,爆炸后的船体金属全部变成白炽的液态在太空中飞散。
这种超出象的毁灭给我带来深深思考:宇宙是一片无止境的神秘的空间,人类自以为历经沧桑,其实才蹒跚学步。
自以为懂得了生存奥秘,其实还远没有竞争的资格。
(2)示例:例如:水滴撞击了“无限边疆”号后三分之一处,并穿过了它,就像毫无阻力地穿过一个影子。
影子是无声无息的,把水滴比作一个影子,非常形象描绘了水滴穿过舰体的神速以及无法估量的力量。
让我们震惊于水滴的神奇和地球外文明的高超。
(3)示例:问题:人类是不是应该停止互相残杀的战争?阐释:这篇科幻小说带给我们深深思考。
宇宙是无限的,在人类朝着无尽太空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人类作为一个种族团结在一起来,就会一同灾难,一同面向未来。
所以,现实中的人类应该把眼光放长、放宽,而不是现在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