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言
鉴赏第一步_读懂诗歌2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后四 写了作者由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 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 野。③棰:鞭子。
句为 画中的内容 第二 而生发出的 层次。 感想。
[即时应用]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苦 寒 行 刘克庄 十月边头风色恶,官军身上衣裘薄。 押衣敕使①来不来?夜长甲冷睡难着。 长安城中多热官②,朱门日高未启关。 重重帏箔③施屏山,中酒不知屏外寒。 [注] ①敕使:奉皇帝命令办事的使者。②热官: 指有权势的大官僚。③帏箔:帐幔和帘子。
②这种表达技巧是在描写某种景物画面时 运用的,所以,深入思考还是要立足于描 写景物常用的技巧。
题干(2)“陶渊明有句‘采菊东篱下,悠然 见南山’,本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与陶 渊明有何不同?” 信息提炼:本诗在情感态度上与陶渊明 在田园隐逸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隐居田 园,悠然自得”的感受有可比之处,但 又有所不同,要回到诗中关注这种共同 点,更要明辨这种不同。
鉴赏第一步: 读懂诗歌2
如何读懂诗歌
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对于考生来 说,能否读懂诗,决定着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 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 重做题的倾向,而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 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 古诗。
在考场上,读懂一首古诗,说到底就是理解 诗句意思,诗歌写了哪些内容,是按照什么样的 思路和层次来写的。下面我们就考场上如何能在 短时间内快速读懂诗歌作解说。
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可分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写初冬边 疆骤冷,战士们衣薄难眠;后四句为第二层,写 京城官僚暖床醉酒,长睡不起。
(二)读关键语品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钱
(一)读懂一首诗歌
五.明典故
•
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可以丰富 诗的内容,装点诗的门面,提高诗的质量,增强诗歌感染力。如辛弃 疾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里仰天长叹:“凭谁问: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用廉颇典故:廉颇被免职后,跑 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 仇郭开贿赂使者,使者看到廉颇,廉颇为之米饭一斗,肉 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使者回来报告赵王说:“ 廉颇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假字 ,即屎)矣。”赵王以为廉颇已老,遂不用。辛弃疾以廉 颇自比,抒发了有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悲叹之情。
分析从诗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分析从诗中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 【解读】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 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 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 ,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这正是作者 因反对秦桧而被免职后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 真正是触景生情,情由景生。
第一步:品标题
• 例:杜甫的《春夜喜雨》传达了作者 • 对春夜喜雨的热爱之情。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题材是送别诗。 • 那按照常理写离别之情。
常见诗歌题材
• 古典诗歌大致分为: • 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赠友送别 诗、边塞征战诗、山水田园诗、爱情闺怨诗。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鉴赏诗歌要有文本意识。文本指的是诗歌作品本身 。在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时,同学们最容易出的问题是只 会孤零零地答出一个“思乡”、“离别”或者“忧国忧民 ”,空对空地说表现了什么;而答不出之所以是“思乡” 、“离别”或者“忧国忧民”的理由与根据,结果使赏析 流于笼统空泛。这是一个大忌。一定要注意从诗歌中寻找 答题根据,要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分析。这对防止把题 答偏是大有帮助的。
诗歌鉴赏三步走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 【注】①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 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 绝食而死。②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 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 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 •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3分)
•【答案】:⑴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 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意思答对即 可)
2、看诗后注解
•两个作用: 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 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 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 阅读障碍。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 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
看作者
在同一背景下,诗人的经历 与境遇决定诗歌的特殊主题 。 特定内容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怀才不遇自信与狂放——愤世嫉俗、清 新飘逸 •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 白居易——雅俗共赏 固定风格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1)表达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之情.
(2007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武夷山中(宋)谢枋得① • 十年②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 天地寂寥山雨歇, 几生修得到梅花? • •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思想感情?(3分) 梅——凌寒独开,傲霜斗雪——敢为人先, 不畏权贵——君子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 操 (1) (并借梅花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孤傲不 群、坚贞自励的情怀。
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如何读懂诗歌——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如何明白浅层意思?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例1:汉江临泛(王维)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大意:(我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襄阳风光美丽,(似乎想要把我)留下,与山翁共谋一醉.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4分)答:“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
(3)从整首诗看,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1、品标题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诗歌鉴赏第一课:如何读懂诗歌
李益 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 开门复动竹, 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 稍沾阶下苔。 何当一入幌, 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 益诗友。
读懂诗歌的字面意思要注意:
1、注意准确理解字词,要有一定的常识积累。 2、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 图与情感侧重点。 3、注意语言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 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填充内容 调整语序 整合句意
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等。
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 完整的句子。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颠倒
• 1.主语与谓语倒置。 •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 杜甫《江村》)意即“堂上燕自去自来,
水中鸥相亲相近”。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 崔颢《黄鹤楼》)意即“晴川(晴朗的原 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 萋”。 •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杏花雨沾衣欲湿,杨柳风吹面不寒” 意即
• 思家步(于)月(下在)清宵(里)立,忆弟看云(于)白日眠。
• 举例: • 如梦令· 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 “海棠依旧”。知 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
• 补充省略: • (我看见)昨夜雨疏 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我)试问卷帘人, • (卷帘人)却道海棠 依旧。 • (我)说,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红瘦!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省略
• 1、主语省略: •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我)与君离别意,(我们)同是宦游人。 •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 平明(我)寻白羽,(白羽)没在石棱中。
古典诗歌中词序的省略
读懂诗歌始鉴赏
读懂诗歌始鉴赏
❖
❖ (3)读意象、表情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意象:“荒城”“天寒”“远山”“日 暮”“长河”。表情词语:“笑”“泣”“伤 离”“愁”。
读懂诗歌始鉴赏
❖ (4).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首诗中诗人 所经历的情感阶段。诗人在表达感情时使用 了多种艺术手法,请选择其中一种,结合具 体诗句简要分析。(6分)
读懂诗歌始鉴赏
❖在读懂“诗家语”的基础上,把诗歌当作文言文来 对待。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 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 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可以翻译为:风急天高猿 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 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 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 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 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 了浇愁的酒杯。
读懂诗歌始鉴赏
卷别 2013年山东卷 2013年福建卷
诗题寺);②点明了时间 (夜);③事件(起)
送何遁山人归 ①交代了诗的题材(送别诗);②暗示了
蜀
全诗的感情基调(惜别)
2013年四川卷
九日和韩魏公
①点明了时间(九月九日);②点明了人 物(韩魏公);③唱和之作
2013年江苏卷 2012年课标全 国卷 2011年课标卷
❖ 【对点训练】 ❖ 阅读下列诗歌题目,指出从题目中读 出的内容。 ❖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①交代了写作缘由(左迁)、地点(蓝 关)和特定读者(侄子孙湘); ②暗示了诗 的类别(贬谪诗)。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言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凛冽寒风又将变成吹拂绿柳的春风,那条 条嫩绿的枝条看上去好像蒙蒙轻烟。
问题二:画面反常处
射雁
?冲北风 ? 饮酒高歌 ?嗔天公? 寒风春柳?烟 ?
读懂诗歌的步骤二: 关联分散的画面,将画面串联成整体,还原为 诗人的各种感观体验。
诗人的经历或体验
客观体验
③樯橹灰飞烟灭。
“灰”“烟” 意为“像灰尘一样;像烟雾一 样”, 名词作状语。
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互文见义
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 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
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当年我常常在岐王和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 到你的歌声 。
•读懂诗歌步骤一:辨明成分,恢复语序, 补全句子,重组诗句
行动体验:(我)做了 视觉体验:(我)看到 听觉体验:(我)听到 嗅觉体验:(我)闻到 ……
主观体验 联想与想象: (我)想到 梦境:(我)梦见 感慨:(我)觉得 那就像……
关联歌画面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主体情境 何人于何处境或何人做何事 步骤二:分清主客观画面
(情境时空内)客观画面:(我)看见、听见,
B
①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吹拂着绿柳,那嫩
绿的柳条看上去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 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牛刀小试:利用文言知识,还原诗人主客观体验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高考诗歌鉴赏第一步——解读诗家语
高考诗歌鉴赏第一步——解读诗家语[教学目标]掌握解读诗家语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如何读懂诗家语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在《语言与文学》中讲,“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学”,所以解读诗歌语言是高考中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第一步。
如何读懂诗家语呢?(一)关注诗歌中的具体名词和具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首先古诗语言多用名词,这些名词多为形象。
例如,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通过“众鸟”越飞越远,“孤云”独自飘远的形象的描绘为我们勾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的诗人形象。
其次,古代诗歌常使用不同色彩的词语表现诗歌的感情基调,暖色调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冷色调显示出冷漠凄苦、消极颓废、孤独寂寞。
例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落地黄花早已为枯黄色,此时天已渐黑,整首词的色调为暗色调,表明女词人内心的凄苦。
再如,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莲叶中点缀着映日的红红的荷花,这是一个热烈的意境,自然表现诗人愉悦的心境。
基于这些,我们在阅读诗歌时首先明确诗歌中都运用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都有哪些特点,这些形象合成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这个意境具有怎样的色调,这个意境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古人讲“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抓住了景语自然我们就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推敲炼字炼句。
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炼字常常是诗歌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炼句往往是绝句、律诗中的第二、三两联。
炼字炼句最能揭示诗歌的思想情感,炼字炼句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我们在读诗时必须咬文嚼字,“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朱光潜《咬文嚼字》)。
例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诗歌鉴赏--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即通常在 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 就可以知道诗的开头句往往是扣住标题来写 的,从而了解了开头的内容。
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
二、读正文
(一)、懂得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 ①结构章法: 1、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次, 2、绝句前两句叙事写景,(次)后两句抒情。 诗 (主)(第四句最重要) 3、律诗前四句叙事写景,(次)后四句抒情。 (次) 有的诗歌还将就起承转合 上片:首句渲染气氛, 主句写景 写景(次) 词 尾句过渡 下片:抒情。(主)
答案:
本诗末句并不正面回答第三句的疑问, 而是以景结情,描写明月照耀下的朦胧、 沉寂、荒无人烟的莽莽平沙,气象阔大, 含蓄地暗示了戍边将士风餐露宿的艰苦生 活,余味无穷。
典型试题
例10、以杜甫的《春日忆李白》为例来 看说说起、承、转、合对懂诗、解题的 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 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2021327chenli66读懂诗的一般步骤1看标题写作缘起时间处所人物场合感情基调如望月怀远春夜喜雨旅2看作者时代身世生平思想风格流派3通词句抓情感词认清歧义理顺倒文解读典故推断品味关键字词概括句义4味意象形声色质味及修饰语5入意境设身处地涵泳品味领悟其中的情7认技巧结构关系类语意关系类表达方式类主要是写景抒情方式语句修辞类8看注释难字或有典故时代背景2021327chenli67诗歌鉴赏答题规范
诗歌创作的大致“套路”:起、承、转、合。 起句:写景叙事。 承句:承接上文,继续写景,叙事。 转句:笔锋逆转,引向抒情,议论。 合句:抒发情感,发表议论。
22
③读懂诗歌思路----起、承、转、合。
“起”句就是开头,或写景,或叙事, 或抒情,或议论,方式多样。其作用主 要有两种:①点明题旨,统领全诗,奠 定情感基调;②托物起兴,烘托铺垫, 渲染映衬。
如何读懂诗歌
看炼字
雨晴 (王贺)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悠然见南山 实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虚词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
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孔尚任)
宾语前置
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 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 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 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 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法, “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 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 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王之涣)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
3、数量词
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实战: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还是当一个人走来,看完他的帽子和眼睛 后,第三就要看他的衣饰,是绮罗,还是布衣, 是制服。还是便装,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 位思想观念审美趣味—— 反映在阅读诗歌中。 就是要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如果说,诗人要表 达的情感、思想是一首诗的灵魂,则这首诗的语 句表达,就是它的衣服。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 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 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 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说,搞不懂诗歌对语 言的常见变形,就无法读懂诗歌,更谈不上做高 考诗歌鉴赏题。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五古代诗歌鉴赏一走好“三个步骤”读懂诗歌大意二抓住“九大题材”了解每
阅读帮
第二步,读诗歌正文 1.抓“变形”之处,读懂“诗家语”。颔联对仗工整,正常语序应是 “曾闻湓浦似衣带,见说庐峰胜香炉”。“曾闻”“见说”为“听闻” 之意。诗人在此运用虚写的艺术技巧呈现出友人贬谪之地江州的自然 风光。 2.抓意象,体悟意境。颔联中的意象有“湓浦”“庐峰”。前句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湓浦”比作“衣带”,写出了江水的曲折灵动。 后句描写庐峰的盛景。诗人通过写江州的美景,宽慰朋友。颈联中的
阅读帮 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 解?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 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 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6分)(评分参考:每答 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 分)
阅读帮
阅读范例 诗1 [2021新高考Ⅰ卷,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 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 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阅读帮
3.读注释。 借助注释可以理解一些生僻的字词,了解冷僻的史实、典故等,扫清 阅读障碍;也可以了解一些不太熟悉的作者和诗歌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第二步,读诗歌正文 1.抓“变形”之处,读懂“诗家语”。 诗歌语言的“变形”之处表现为:在语法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 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运用互文、列锦等手法。
阅读帮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教案
诗歌鉴赏1——读懂诗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章“诗歌鉴赏”部分,主要内容为第一章“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诗歌的语言特点,以及如何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理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培养学生读懂诗歌的能力,学会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等要素。
3. 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的解读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诗歌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引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过程细节: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分享感受,引入课题。
2. 讲解:介绍诗歌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
过程细节:教师通过PPT展示诗歌的发展历程,结合实例讲解诗歌的语言特点。
3. 实践:引导学生阅读一首诗歌,学会分析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经典诗歌,指导学生从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解读诗歌的方法。
4. 例题讲解:针对一首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从题目、作者、背景、内容、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全面解读。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分析一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过程细节:教师选取一首适合练习的诗歌,指导学生按照解读方法进行分析,并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形成与发展2. 诗歌的语言特点3. 诗歌解读方法语言分析形象分析情感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诗歌,阐述其意境与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更多诗歌作品,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鼓励学生参加诗歌朗诵、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1资料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4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不知人面去何处,
?
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5
如何辨别语序倒装
作为主谓宾之间的倒装,我提供的方法是:寻找 动词,辨别动宾关系,找出动作的发出者.当然,我 们在做题的过程中,辨别语序并非时时需要处理 这个问题,而只是在无法理解句意时一种途径.
鉴赏第一步: 读懂诗歌1
诗歌鉴赏能力要求
E、鉴赏评价。指对诗歌的鉴别、赏析和评价。
鉴赏评价点
•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3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定语,状语的倒装,在诗歌篇章中,我们一概叫做 修饰语于中心语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我们要做 的自然是找好中心语,然后辨别个别词语到底是 独立的成分,还是某某中心语的修饰成分.
崔颢《黄鹤楼》诗:
指出正常语序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鹉晴洲川芳(草晴萋朗萋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 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 归隐田园的情怀。
17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语言的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诗歌语言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言27页PPT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 言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Biblioteka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言PPT27页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读懂诗歌 的语言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诗歌鉴赏第一步:如何读懂古诗
诗歌鉴赏第⼀步:如何读懂古诗编者按: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关重要。
对于考⽣来说,能否全⾯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我们应沉下⼼来,反复咀嚼,⼀定要重视古诗本⾝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诗歌呢?⼀是明⽩表层意思:能翻译出⼤意,把握如时间、地点、⼈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是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标题切⼊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
从标题切⼊,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边练边悟⼆、细读正⽂诗的正⽂是阅读的核⼼,也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在。
这⼀环节是以平时的积累和素养为基础的,不过,在⽅法上还是有以下两点很关键:(⼀)懂得古诗的基本特点和章法结构1.基本特点:情景结合古⼈云:作诗⽆他端,只“情”“景”⼆字。
我们读诗、赏诗也⼀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
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先写景,后抒情。
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两句,律诗的⼀、⼆两联,词的上⽚是写景部分;绝句的三、四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三、四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下⽚是抒情部分。
⽽词,⼜特别强调上下⽚之间的过渡(过⽚)。
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情景结合不仅要注意其顺序,更要注意情与景之间的关系:①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致的,如乐景乐情、哀景哀情。
②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明景衬暗情等。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第一步-读懂古诗》课件
• 二、下看看注释
• 注释是命题者给考生的暗示,内容包括: • ①简介作者,暗示诗歌情感。 • ②简介写作背景,暗示诗歌主旨。 • ③简介典故,暗示诗人的用意。 • ④解释关键词,利于理解诗句。
• 特别注意:每个注释都有用,且每个注释都要用。
• 二、下看 看示注儿释子
祝同学们高考成功
上看看题目
• 《 鹊桥仙•赠鹭鸶 》 • 题目告诉我们,这首词是写给鹭鸶的,
• 还暗示我们这首词可能要用拟人手法。 • 还有可能写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上看看作者
• 知人论世
• 同学们了解辛弃疾的身平,也学过他的几种风格的词, 《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 村居》,思考一下这 首词和上面哪一首更接近?
•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______ •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 1、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表述错 误。“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意为:那里的虾鳅任你饱餐,我当 在这看你乘风归来。“听君”是“任君”的意思;“一缕”即指白鹭顶部的白 色羽毛。所以词末并不是从听觉和视觉上写鹭鸶饱食后的状态,而是作者 想象 中期望的鹭鸶饱食而归的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好诗歌鉴赏第一步
——读懂诗歌的语言
武平一中刘民慧
学情分析:
诗歌鉴赏这一题型一直是学生的短板,他们知道知人论世,明白要抓意象、关键字词,懂各种答题技巧,但真正做起题目来却又一头雾水。
细究原因,主要是学生根本没有读懂诗意。
在高二选修《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讲第一单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时,有给学生介绍过一些解读诗歌的方法,但学生掌握的情况不容乐观。
所以一轮总复习时,结合高考题目,再回过头,给学生系统地复习一遍相关知识点。
教学目标:
1、利用所学文言知识,准确地翻译诗歌,读懂诗歌大意。
2、根据诗意,还原诗歌画面,辨别人物的主客观体验,以便更深入地理解诗歌。
教学重难点:
1、文言的知识地熟练运用。
2、辨别诗歌中人物的主客观体验,找出反常处,全面深入分析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平时是怎么读诗的?读懂没有?
题目、作者、注释、意象、关键字词、表现手法、情感……
二、发现诗歌鉴赏的误区
1、阅读误区:我们急于做题,急切地想要了解诗人在诗中的情感,于是越过了对诗歌字面语言的仔细阅读,过于注重意象、技巧和答题步骤,使诗歌变得零碎不完整,赏析诗歌近乎猜诗!
2、如何读诗:刘勰(xié):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阅读文章的人通过文辞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被人所理解。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古典诗歌中所蕴藏的思想感情是通过语言文辞表达出来的,然而这些语辞是历史的产物,所以欣赏古典诗歌,我们首先要通过对诗句、文辞的准确解读,窥见作品的意旨、作者情感。
所以,阅读诗歌的第一步,读懂诗歌的语言。
三、方法指导及例诗分析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解说部分学生的翻译,指出其中问题。
(一)步骤一:利用文言知识扫清文字障碍,大概读懂诗句。
P72
1、教学示例:
省略倒装①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②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③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词类活用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③樯橹灰飞烟灭。
互文①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小结:读懂诗歌步骤一:辨明成分,恢复语序,补全句子,重组诗句
2、解读诗歌
在刚才方法的基础之上,我们来看一下《野歌》这首诗。
师生互动读解——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用山桑木制成的弓,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仰天射落(空中)口衔芦苇的大雁。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北风,在田野里饮酒高歌,直到天暗下来。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大丈夫虽身处困窘,(才志)不得伸展,但心志不可沉沦。
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什么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
凛冽寒风又将变成春风吹拂着绿柳,那条条嫩绿的枝条看上去好像蒙蒙轻烟。
(二)步骤二:关联分散的画面,将其串联成整体,还原为诗人的各种感观体验。
问题二:画面反常处
射雁?冲北风?饮酒高歌?嗔天公?寒风春柳?烟?
1、怎么办?用人物的主客观体验使之关联起来。
方法:①确定主体情境
何人于何处境或何人做何事
②分清主客观画面
(情境时空内)客观画面:我看见、我听见……
(情境时空外)主观画面:我想到、我梦见、那就像……
③合理串联主客观画面,勾勒出人物在处境中的体验或人物在做的事情。
2、明确主客观感受,还原诗歌
(客观)我拿着用山桑木制成的弓,乌鸦羽毛作箭羽的箭,仰天射落(高空中)口衔芦苇的大雁。
(客观)我穿着肥硕宽大的黑色粗麻布衣服,迎着凛冽的北风,在田野里饮酒高歌,直到天暗下来。
主观)回想当初我怀着高超的才华进京应试,以为就像射雁一样可摘冠折桂,可是却事与愿违。
(客观)我不禁愤怒问天公:上天为何要作有枯有荣这样不公平的安排?(主观)认真想想,我认为大丈夫虽身处困窘,才志不得伸展,心志却不可沉沦。
(主观)我想,凛冽寒风终将过去,即将到来的应是和煦春风吹拂着绿柳,那嫩绿的柳条看上去就像轻烟笼罩般摇曳多姿。
当画面之间出现关联,那么整诗就统一为诗人进京应试,虽然因“避讳”无言中举,但诗人“屈穷心不穷”,对未来还充满热情向往。
所以,如果我们能看诗人所看,听诗人所听,想诗人所想,体验诗人所体验,那么又何愁读不懂诗?
四、课堂演练
利用文言知识,还原诗人主客观体验。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明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我看到贡院里紫案台上焚着香料,温暖地春风轻轻地吹拂着,一大清早宽阔的庭中就席地坐满了应试的精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我看到举子们安静肃穆地战斗,如同衔枚勇斗的士兵,只听见笔在纸上沙沙作响,仿佛是春蚕嚼食桑叶的声音。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我认为郡县里向京都献上贤才,肯定是以品德操行为先,朝廷中分等授予官职,依赖着执政大臣。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我感到惭愧的是身体衰病心神已尽,全仗诸位来识别辨明选拔超群的英才。
五、课堂小结:
1、读懂诗句:运用学过的文言知识,辨明成分,恢复语序,补全句子,重组诗句。
2、关联情境:确定主体情境,分清诗人在处境中的主客观体验。
呈现为:在……处境中,主人公看到、听到、想到……
六、课后作业P73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①。
阵解星芒②尽,营空海雾消。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③。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的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
③麟阁:即麒麟阁。
在未央宫中。
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
霍嫖姚:即霍去病。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的紧张气氛。
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颈联描写“破天骄”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紧张气氛消失,烘托出战争的悲壮惨烈。
D.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
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E.尽管全诗笔力雄健,气势雄浑,基调乐观高亢,意境壮美,但作者在结句仍不免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情感。
(2)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塑造将士们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