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总概论总结.

合集下载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知识点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关注着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重要的生态学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功能性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种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小型的湿地,也可以是一个大型的森林。

2.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至关重要,它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如食物供应、水资源净化和气候调节。

3. 能量流动和营养循环生态学研究生物体之间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循环。

能量通过食物链从一个生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生物体,而营养物质则在生态系统内循环。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它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供给生物体使用。

4. 生态位和资源分配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

不同物种通过资源分配和竞争来避免直接竞争,从而在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的生态位。

资源分配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和策略,它可以影响物种的竞争能力和生存成功率。

5. 群落结构和演替群落是指在同一地区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类的总体。

群落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相对丰度等方面。

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变化和演化过程,它包括初级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6. 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面对外部干扰或内部变化时,系统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物种多样性、生物群落结构和营养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更好地抵御环境变化和生物入侵的影响。

7. 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生态学可以帮助解决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的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恢复。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生态学概论娜娜一. 绪论1、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1、生态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即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的创立和发展期、生态学的巩固和学派分化时期、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

生态学发展的早中期阶段,主要以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发展为特征;近现代生态学以系统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的大发展为主。

2、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及景观、生物圈等不同层次的生命系统。

•3、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探讨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的生态学基本原理研究,生态学方法论研究和以生态学价值观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化的研究。

4、生态学的方法论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及进化观。

5、广义的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健康、基本权利、社会秩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

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整体水平的反映。

6可持续发展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及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经济持续、环境持续、社会持续。

生态学研究对保障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一个功能整体。

生态系统是个功能单位,而不是生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2、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组分和生物组分。

生物组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生物。

生产者的生态学功能过程是利用光解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完成有机物质的生产过程;消费者完成了有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转化过程;分解者则将有机物分解还原成无机物,重新释放到环境。

3、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物种所提供的能够满足和维持人类生活需要的条件和过程。

生态系统服务是客观存在的,是多层次的、全方位的,包括产品,调解服务,信息服务支撑服务。

生态学概论

生态学概论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技术的进步, 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影响着环境, 人类在获得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诸如人口膨胀、能源耗费、资源枯竭、粮食短缺、环境退化、生态平衡失调等, 这六大基本问题的解决, 都有赖于生态学原理的指导, 从而推动了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使生态学超越了自然科学的范畴, 迅速成为当今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 生态学的基本原则, 不仅是被看作是环境科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也被看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 生态学不仅引起当代各学科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使生态学形成若干新增长点, 同时, 也被各国政治领袖和社会舆论所称道, 生态学学科正以其旺盛的生机在发展, 并肩负着解决一系列世界性问题的历史使命。

第一章绪论⏹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生态学的定义生态: 指生物的生理习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有关系的总和。

生态学(ecology):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具体来讲,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博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在其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Generelle Morphologie Der Organismen)首次提出并定义的。

)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进化论物种起源的“自然选择”和“最适者生存”的两项基本原则之上。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书2~6页)1、生态学萌芽时期(十七世纪以前)2、生态学的创立与发展时期(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①E.Warming 《以植物地理学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②A.F.W.Schimper 《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3、生态学的巩固及学派分化时期(二十世纪10到30年代)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北欧学派前苏联学派4.生态系统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40到60年代)☐ 5.人类生态学时期(二十世纪60世纪末到现在)☐生态学的发展趋势1、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主流2.生态学研究由定性向定量研究发展3.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4.应用生态学迅速发展⏹生态学的学科体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6)研究对象: 由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整体, 即生态系统, 可以说所有的生命层次都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

生态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一、生态学的概念和分类1. 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演替过程、生物群落的形成和演变等内容。

2. 生态学的分类(1)种群生态学:研究同一生态系统或生态环境中的各个物种的数量、分布、生存策略等。

(2)群落生态学:研究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和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

(3)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生物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4)景观生态学:研究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

(2)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物种,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3)生态位:生物种类之间的角色和地位,包括它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生活空间的利用等。

2. 生态系统的功能(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产生、转移和利用的过程。

(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化合物的循环过程,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3)稳定性:生态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和恢复能力,包括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1. 生态环境的保护(1)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限制过度开发和消耗。

(2)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制定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进行惩罚和制裁。

(3)环境监测和评估: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2. 生态环境的修复(1)生态恢复: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其原有的功能和稳定性。

(2)土地整治:对受到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的土地进行整治,恢复其肥力和生态功能。

(3)水体治理:对受到污染的水体进行治理和净化,恢复其清洁和健康状态。

四、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1)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学学习重点总结

生态学学习重点总结

生态学学习重点总结首先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物种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和物质的流动等方面。

学习生态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研究和管理中。

例如,了解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预测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研究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揭示物种之间的竞争、捕食和共生等关系,通过研究能量和物质的流动可以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过程。

其次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观察、实验研究、数学建模和生态学模拟等方面。

学习生态学需要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并能够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这些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而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和动态过程,通过生态学模拟可以模拟和重现现实中的生态过程和事件。

最后是生态学的应用价值。

生态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学习生态学需要了解和掌握生态学的应用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环境问题中。

例如,通过研究和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功能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预测和评估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可以为生态环境管理提供合理的策略和措施。

总之,生态学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价值。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可以提高我们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生态学的学习也需要注重实践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验研究来加深对生态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生态学基础知识重点整理一、生态学概述1.1 生态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2 生态学的发展历程1.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二、生态系统2.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组成2.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2.3 生态系统的层级结构2.4 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三、生物多样性3.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分类3.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和保护3.3 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和损失3.4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策略四、群落生态学4.1 群落的定义和组成4.2 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和结构4.3 群落的演替和稳定性4.4 群落的相互作用和竞争关系五、种群生态学5.1 种群的定义和特征5.2 种群的数量动态和增长模型5.3 种群的分布格局和生活史特征5.4 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适应性六、生态位和资源利用6.1 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6.2 生态位的竞争和分化6.3 资源的利用和分配6.4 生态位的演化和适应性七、生态系统的演替7.1 生态系统演替的概念和类型7.2 生态系统演替的驱动因素7.3 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和特征7.4 生态系统演替的影响和重建八、生态学与环境保护8.1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8.2 生态学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8.3 生态学在自然保护区管理中的应用8.4 生态学在城市生态规划中的应用九、全球变化与生态学9.1 全球变化的概念和影响9.2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9.3 全球变化对物种适应性和分布的影响9.4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生物的生存、繁衍和适应,以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位和资源利用、生态系统的演替等内容。

这些知识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生态学也需要关注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生态学的基础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总结与整理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总结与整理

初中生物生态知识点总结与整理生物生态知识点总结与整理生物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物种、群落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对初中生物学来说,生态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了解生物生态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然界的规律。

本文将对初中生物生态知识进行总结和整理,包括生物生态基本概念、生态因子、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生物生态基本概念1. 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分为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三个层次。

2. 种群:种群是指生态环境中某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3. 群落:群落是指在空间上形成的不同物种的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4.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的环境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二、生态因子生态因子是影响生物生活和发展的外界环境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

1. 生物因子:生物因子指与生物体的生命现象以及与周围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的因素。

如种群密度、竞争、捕食等。

2. 非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是指与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和周围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有关的因素。

如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类型等。

三、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1. 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自然界中物种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状态。

当一个生态系统能够维持自身稳定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生态平衡。

2.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是指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和破坏。

如森林砍伐、水体污染、生物种群减少等。

3. 生态恢复:生态恢复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或行动来修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使其恢复到原有的状态。

如造林、生物保护区的建立等。

四、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对环境与生态的保护和修复,以确保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1.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和环境,使后代也能满足其需求。

2. 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特定区域,禁止一切破坏性活动。

生态科学知识点总结

生态科学知识点总结

生态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生态系统的定义和分类:生态系统是由许多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合而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单位。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包括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物圈、生物群落、生境和生态位等要素。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命体组成的空间,生物群落是由各种生物种类组成的一定区域的集合,生境是提供动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地方,生态位是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特定位置。

3. 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系统有多种功能,包括能源流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持等。

其中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断循环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维持和保护。

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生态学的定义和分支: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科学的核心领域。

生态学可以分为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和方法学生态学等多个分支。

2.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基本概念包括生态学说、食物链、食物网、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等。

其中生态学说是生态学的基础理论,食物链是描述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种类之间能量传递的关系,食物网是由多个相互交织的食物链组成的复杂关系网络,种间关系是描述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态系统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在外界干扰下的抵抗力和恢复力。

3. 生态学的原理:生态学的原理包括能量流动原理、物质循环原理、生态位原理等。

能量流动原理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原理,物质循环原理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物质在生物和非生物之间不断循环利用的原理,生态位原理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占的特定生态位和相应的生态角色。

三、生物多样性和生物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

生态学的知识点概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着生物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和相互依赖关系。

在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生态学的一些关键概念进行概述,以帮助读者对生态学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首先,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物群落是指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活并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种群。

而非生物环境包括土壤、水体、气候等因素。

生态系统的研究旨在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

其次,生态学研究还涉及到物种的相互关系。

物种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等几种类型。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蜜蜂与花朵之间的关系。

竞争是指物种之间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而进行的争夺,例如食草动物之间的竞争。

捕食是指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为食的关系,例如狮子捕食羚羊。

寄生是指寄生物从寄主体上获取营养而对其造成损害的关系,例如寄生虫寄生在人体上。

生态学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能量流和物质循环。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传递,从光合作用开始,通过食物链中的不同级别的生物体传递。

物质循环包括碳循环、氮循环、水循环等,这些循环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生态学的研究还涉及到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旨在保护和维护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研究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最后,生态学还研究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人类的活动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污染、气候变化等。

这些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生态学的研究旨在寻找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点,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涉及到生态系统、物种相互关系、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总结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总结

初中生物生态学知识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

在初中生物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生态学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环境。

本文将总结初中生物的生态学知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是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体,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共同生息和相互作用。

它们与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以及其他生物之间相互关联。

此外,种群是生物群落中同一物种的个体的总和。

种群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受到生物的生长、迁移、死亡等因素的影响。

其次,初中生物学还会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的整体。

生态系统可以是一个小型的水塘,也可以是一个大型的森林或者一个海洋。

生物与物质的循环以及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相互连接,形成食物网,将能量从一个层次传递到另一个层次。

光合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

接下来,我们需要探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个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气候、水分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

这些环境因素对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都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温度过高或过低,可能会限制一些物种的生存。

水分不足或过量也会对生物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生态学强调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我们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都至关重要。

生物多样性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其具备更好的抗干扰能力,同时也提供了许多经济和医疗资源。

因此,我们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采取措施保护我们的环境。

最后,生态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是指一个人、一个国家或者人类整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需求的度量。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主要内容概括(整理)

生态学基础主要内容概括1。

生态学的定义、发展简史以及研究对象与内容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发展简史: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研究对象: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生物圈2。

现代生态学阶段的特点1)生态学在研究社会问题中的重新定位2)生态学研究对象的时空尺度不断拓展3)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向过程和预测发展4)生态学新分支在学科交融中不断产生5)生态学研究方法与手段在集成中创新3.生态学分支学科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4。

生态学研究方法野外与现场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数学模型与计算机模型、生态网络及综合分析5.生态学任务人类生态问题五大危机:人口危机、粮食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态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1.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态系统的特点定义:一定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生物群落)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特点:1)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属于经典生态学研究的最高层次;2)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3)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4)生态系统中营养级的数目受限于生产者所固定的最大能量和这些能量在流动过程中的巨大损失,因此,营养级的数目通常不超过5-6个;5)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系列发育阶段。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六大组成成分(四大基本成分):①非生物成分(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气候因素)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还原者)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及能流和物流间的关系)3。

食物链与食物网的概念、分类以及其生态学意义食物链: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和物质,通过一系列取食和被食的关系而在生态系统中传递,各种生物按其取食和被食关系而排列的链状顺序称为食物链。

生态学应用理论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应用理论知识点总结

生态学应用理论知识点总结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维持其稳定的自然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生态学应用理论中的生态系统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1. 生物成分(1) 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中包括的不同种类的生物,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 养分循环: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包括碳、氮、磷、硫等,它们通过生物过程和生物非生物相互作用不断循环。

2. 非生物成分(1) 水、土壤、空气: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2) 物理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对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态系统知识点不仅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还包括了生态系统的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

同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力学也是生态学应用理论中所关注的重要知识点。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后仍能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是指系统在长期演变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结构、功能和动态变化。

物种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的多样性、分布、演化和维持都是生态学应用理论中所关注的知识点。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丰富度和种类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物种分布和演化是指物种在地理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和演化规律。

物种维持是指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数量和多样性的机制和过程。

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各种不同物种组成的生态系统。

群落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是生态学应用理论中的重要知识点。

群落的结构包括物种组成、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共生关系等。

群落的功能包括光合作用、有机物质分解和无机物质循环等。

群落的相互作用是指物种与物种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方法是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技术。

生态学方法包括实地调查、实验研究、数学模型以及现代技术手段等。

生态学概念总结

生态学概念总结
18.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是朝着一个方向连续的变化过程。
19.波动:是短期的可逆的变化,其逐年的变化方向常常不同,一般不发生新种的定向代替。
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或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称为初级生产量。
20.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
21.在初级生产过程中,植物固定的能量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而包括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
22.信息素: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有生物代谢产生的化学物质参与传递信息、协调各种功能,这种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通称为信息素。
2.种群数量统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3.为什么说种群动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4.种群动态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评价这些方法的利弊。
5.何谓年龄锥体?列出其基本类型.研究年龄锥体和生命表有何意义?
6.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7.生命表通常包括哪些栏目?生命期望的含义是什么?
8.怎样区分动态和静态生命表?它们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
11.种间关系: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称为种间关系。
12.密度效应:在一定时间内,当种群的个体数目增加时,就必定会出现邻接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称为密度效应。
13.他感作用:植物的他感作用就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9.如何用综合生命表的数据计算净生殖率(R0)?写出计算公式。
10.什么是内禀增长率?研究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有何意义?

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概论

生态学-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1生态系统概论

食物网:许多长短不一的食物 链互相交织成复杂的网状关系
(一)食物链与食物网
(一)食物链与食物网

2、食物链的类型

捕食食物链,指一种活的生物取食 另一种活的生物所构成的食物链。 捕食食物链都以生产者为食物链的 起点。
(一)食物链与食物网

2、食物链的类型

寄生食物链:由宿主和寄生物构成。 它以大型动物为食物链的起点,继 之以小型动物、微型动物、细菌和 病毒。后者与前者是寄生性关系 。
食物链和食物网概念的意义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形象体现。通过食 物链和食物网把生物与非生物、生产者与消费者、 消费者与消费者连成一个整体,反映了生态系统 中各生物有机体之间的营养位置和相互关系;各 生物成分间通过食物网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 保持着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和物质循环正是沿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食物链和食物网还揭示了环境中有毒污染物转移、 积累的原理和规律。
物种数目: 个体数量: 生殖力: 个体体积: 觅食范围: 搜索能力: 行为复杂度: 取食专一性: 寿命:

多→少 多→少 高→低 小→大(一般) 小→大 弱→强 低→高 弱→强 短→长
(三)生态系统的空间与时间结构 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成层性) 水平结构(镶嵌性) 时间结构 季节动态(季相) 年变化
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而相互作用、相互 依存的统一体,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复合 体。 森林生态系统 草地~ 沙漠~ 苔原~ 小树林 一颗树
地球生物圈 陆地生态系统
海洋~ 淡水~ 最高级 高级
中级
小型
微生 态系统

生态学总结

生态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生存因子:在生态因子中凡是有机体生活和发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研究的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态特性的生态体或生态群体总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这一特定环境叫生境。

种群: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同种有机体的结合。

群落: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内,不同种群的集合。

系统: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营养成分。

耐受性定律: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或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都将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限制因子原理:一个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荣取决于综合的环境条件状况,任何接近或超过耐性限制的状况都可说是限制状况或限制因子。

临界温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温度时便会受到伤害,这一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冷害:喜温生物在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受到的伤害。

冻害:生物在冰点以下受到的伤害叫冻害。

霜害:在0℃受到的伤害叫霜害。

贝格曼规律:内温动物,在比较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内温动物身体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区有变小的趋势。

生物学零度:生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生物完成某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

土壤质地:土壤机械成分的组合的不同百分比。

基因型:每一个体的基因组合。

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因组合。

基因库:在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的基因组合。

基因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在一个基因库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频率。

生态学第四版总结

生态学第四版总结

生态学第四版总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它关注的是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与相互关系。

生态学第四版是生态学领域的一本重要教材,以下是对该书的总结。

本书从总论、生态系统、生态物种、种群与群落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生态学的核心内容进行了详尽阐述。

总论部分介绍了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为读者建立起初步的理论框架。

生态系统部分重点讲解了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群落动态等内容。

生态物种部分探讨了不同物种的适应机制和相互关系,让我们了解到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

种群与群落部分研究了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和群落结构的形成过程,加深了我们对生物群落组成和稳定性的理解。

生物多样性部分介绍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提醒我们要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紧迫性。

本书的优点在于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应用,结合了大量的案例和实证研究,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此外,本书还注重了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提醒读者生态学在解决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

然而,本书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有些概念和理论的表述过于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其次,有些章节的内容相对较少,难以全面了解某些生态学的分支领域,建议在后续版本中加强相应内容的介绍和扩展。

综上所述,生态学第四版是一本系统而完整的生态学教材,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读者建立了对生态学的基本认识和理论框架,同时也提醒读者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

花时间研读本书,将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态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Word count: 239)。

生物生态知识总结报告范文(3篇)

生物生态知识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生物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涵盖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旨在对生物生态学的基本知识进行总结,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 生态系统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的生物种群以及非生物环境组成。

2.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由多种生物种群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生物群体。

3. 生物种群:生物种群是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具有相同种类的生物个体组成的群体。

4. 非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自然条件。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 能量流动特点: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并且具有不可逆转性。

2. 能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是描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的图形,分为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个层次。

3. 生态系统能量来源:太阳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来源。

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物质循环特点:物质循环是循环往复的,具有全球性。

2. 物质循环过程:生物体通过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过程,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又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实现物质的循环。

3. 生态系物质循环类型: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循环、水循环、碳循环等。

五、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 信息传递方式: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2. 信息传递作用: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的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生态系统稳定性类型:包括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2. 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生物多样性、环境因素、人类活动等。

七、生物多样性保护1. 生物多样性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

2. 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等。

八、结论生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对于人类了解自然、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学总结

生态学总结

生态学总结第一篇:生态学总结培训小结今年暑假八月,我有幸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生态学高等学校教师网络课程培训。

通过培训和学习,我对生态学课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的收获很多,真正让我的思想水平得到了提高。

我深深地认识到生态学教学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老师能通过各种途径和采用多种方法有效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通过两位教授的讲述使我认识到上好生态学这门课不仅要深挖教材的基础知识,抓住各个部分的内容,而且要学会从总体全局的高度来认识生态学的问题。

我体会要做到以下几点:一、重视生态学基础知识和生态学发展历程的教学教师在讲授生态学知识时间,应该针对教授对象的层次和特点设计理论框架体系。

认真挖掘生态学基础知识的内涵,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进行备课,这就要求老师对课程体系的理解非常透彻,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所以,优化合理设计课程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因此,要理解生态学的确切定义,掌握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了解生态学的复杂性和可预测性,运用简化论和整体论、演绎和归纳方法,从生理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几个层次研究和讲授生态学。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不断提高同学的课堂效率和教师的授课效果。

二、重视传统和现代教学理念的结合首先,重视经典生态学理论,因为这是生态学的基础内容。

培养生态学辩证法与发展观、重视生态学概念发展史和著名生态学家的里程碑工作,让学生在了解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启发。

注重生态学的尺度问题加强生态学数学模拟思维的教学,以便于学生在进行生态学学习和研究中,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解决生态学问题。

教学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四大要素: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

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实现四者的和谐统一。

教学中,老师应广泛利用网络资源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配合多媒体教学,在使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教学时要特别注意课件的整体性、逻辑性和美观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3.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际间缓慢上升。

4. “温室效应”假说:即大气中对地表长波反辐射具有吸收屏蔽作用的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

6. 全球变暖导致的严重后果: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许多沿海和低洼地区被淹没;物种灭绝,尤其是极地和高山生物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升高(如血吸虫,杆状痢疾、钩虫、雅司病和霍乱等);大大影响食物生产和稳定性,农业生产力和贸易都可能收到影响;影响温带地区国家的能量供求。

7. 酸雨:被大气中存在的酸性气体污染,pH小于5.65的雨称为酸雨,此外还有酸雪、酸雾。

8.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是人为排放的SOx(SO2,SO3)(化石燃料燃烧)和NOx(NO、NO2)(机动车排放和硝酸基化肥)。

14. 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5.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方面,即经济持续、环境持续、社会持续。

第二章生态系统0.系统的基本性质1. 系统功能整合作用:系统的整体功能不等于它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是一种集体效应,既有各组分的功能,又有各组分之间交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这种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特性称为系统功能整合作用。

4.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生存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功能整体。

(ppt)5. 生态系统4个基本组成成分: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6. 就营养方式来说,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都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等4个基本成分所组成。

7.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9. 生态系统的类型:生物圈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10. 按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划分:自然、半自然(驯化)、人工11. 生物圈也叫生态圈,它由大气圈下层、水圈、岩石圈以及活动于其中的生物组成。

从距地球表面23km的高空,到地表以下11km的深处,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14.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15. 湿地的效应:调节水循环,湿地还可以容纳地下水和地面水,具有排洪、蓄洪功能;净化环境,湿地成为“自然之肾“,在水分和化学物质循环中具有一定功能,并在下游作为自然和人类废弃源的接收器的功能;调节气候;提供水产,工农业用水。

16. 湖泊湿地是地球上淡水的主要贮存库。

18. 按地带性的气候特点和相适应的森林类型,可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

19. 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净化空气,防治污染;减低噪音,美化景观;提供燃料,增加肥源22.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利益,是对人类生存和生活质量有贡献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

产品是在市场上用货币表现的商品,如食物、原材料等;服务是不能在市场上买卖,但具有重要价值的生态系统性能,如净化环境、保持水土、减轻灾害等。

第三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3. 生境:具体的生物个体或群体生活区域的生态环境与生物影响下的次生环境统称为生境。

4.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5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

5. 环境对生命系统的影响称为生态作用。

生命系统改变其自身的结构与过程以便与其生存环境相协调的过程称为生态适应。

而生物反过来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变称为生态反作用。

6. 限制因子: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该因子即为限制因子。

7 举例说明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14. 耐性定律也称谢尔福德耐性定律(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

1913年美国生态学家Shelford经过大量的调查后指出,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有一个最小量和最大量的界限,生物只有处于这两个限度范围之间才能生存,这个最小到最大的限度成为生物的耐性范围。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存在耐性限度的法则称为耐性定律。

16. 生态幅:每一个物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21. 驯化:如果一个生物体长期生活在偏离它的最适生存范围一侧的环境条件下,其生态幅的位置就可能偏移,产生一个新的最适生存范围和适宜范围的上下限,即发生了驯化。

22. 内稳态:任何生物体在外界条件变化较大的情况下都具有维持体内理化状态相对稳定的能力。

内稳态是生物对多变的外部环境的主动适应。

25. 趋同适应:不同生物适应相同环境产生了相同的适应叫趋同适应26. 生活型:不同种的生物,由于长期生存在相同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同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形成的,具有类似形态、生理和生态特性的物种类群称为生活型27. 生活型是种以上的分类单位28. 按植物的大小、形状、分枝以及生长周期长短等,分为:乔木、灌木、半灌木、藤本、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及垫状植物29. 饶基耶尔的生活型系统,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高低和保护方式,分为:①高位芽植物:这类植物的芽和顶端嫩枝位于离地面较高处的枝条上,如乔木、灌木和一些生长在热带潮湿气候条件下的草本等。

②地上芽植物:位于地表或接近地面处,受土表的残落物保护,或受积雪保护。

③地面芽植物:这类植物在不利季节,植物体地上部分死亡,只有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并在地面处有芽。

④地下芽植物:这类植物度过恶劣环境的芽埋在地面以下,或位于水体中。

⑤一年生植物:以种子形式度过不良季节。

30. 趋异适应:同种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叫趋异适应。

31. 生态型: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长期生存在不同的自然条件或人为培育条件下,发生趋异适应,并经自然选择或人工选择而分化形成的生态、形态和生理特性不同的基因型类群,称为生态型。

32. 就植物来说,可以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将植物生态型分为三类:气候生态型、土壤生态型、生物生态型。

35. 植物长期适应一定光照强度便形成了不同的光强生态类型: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耐阴植物。

36. 根据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37. 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才能进行生殖诱导并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

如:凤仙花,冬小麦,大麦,油菜和萝卜等。

38. 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在长日照下只进行营养生长。

如:牵牛、水稻、玉米、棉花等。

39. 温度系数(Q10):表示温度对生物生长或生化反应速度的影响程度,即温度每升高10℃生长或反应速度增加的倍数。

40. 最低温度、最适温度和最高温度称为酶活性的三基点温度41. 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形态,生理生化适应43. 有效积温法则: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个总热量可用有效积温表示。

44. 有效积温: N(T-C)=K 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历期即生长发育所需时间;T为发育期间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44. 有效积温法则的实际应用: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的北界;可作为农业规划、引种、作物布局、预测农时的重要依据;预测害虫来年发生程度;利用天敌昆虫进行害虫防治时,可以用来计算天敌昆虫合适的释放时间。

46. 物候:植物适应一年中的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长发育规律。

49. 海洋生活的动物有两种渗透压调节类型:等渗和低渗;淡水动物对环境来说是高渗的。

50. 对水因子不同适应的植物类型--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叶植物,挺水植物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少浆植物,多浆植物)第四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群1. 生物种群:特定时间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群称为生物种群。

8. 年龄结构:各个年龄或年龄组在整个种群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形成一定的年龄结构。

9. 年龄结构的类型:从生态学的角度,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种群,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

12.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14.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无限制环境条件下,种群增长率决定于年龄组成和各年龄群的特殊增长率。

对于某一种群来说,不同的年龄构成表现出不同的增长率,当建立了稳定的年龄分布时,其稳定的相对增长率称为内禀增长率(r m)又称为生物潜能。

15. 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某种群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即一个有限的环境中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最大密度),称为系统的环境容纳量,常用K表示。

17. 种群增长的基本理论模型。

(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蒂增长)。

(1)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在无限环境或近似环境条件下,一些种群的数量按指数增长,其增长曲线如“J”形,所以也称为J-型增长。

1)世代分离种群的指数增长Nt=N0.λt,λ为每个世代的净增值率,或称周限增长率。

2)世代重叠种群的指数增长dN/dt=rN,指数式为Nt=No. e rt,r为种群的增长率。

(2)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dN/dt=rN(1-N/K),r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K为种群的环境容纳量,(1-N/K)称为剩余空间或逻辑斯蒂系数(或密度制约因子)。

他对种群数量变化有一种制动作用,使种群数量总是趋向于环境容纳量,形成一种S形增长曲线,所以逻辑斯蒂增长也称为S-型增长。

24. 分别介绍种群的密度制约作用、非密度制约作用、内源调节、外源调节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6. 分别介绍K对策和r对策的特点,举例说明两者在进化过程中的优缺点。

(问答题)27. 通常种群分布的状态及其形式有三种类型:随即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30.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及其生物学意义。

31. 简述种间正、负相互作用类型并举例说明。

32. 竞争排斥原理:两个生态位完全相同的物种不可能同时同地生活在一起,其中一个物种最终必将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

34. 协同进化第五章生物群落及群落生态学2. 生物群落7. 植物群落中常见的群落成员型分类。

8. 多度:是对物种个体数目多少的一种估测指标,多用于群落内草本植物的调查9. 频度是含有特定种的样地数占样地总数的百分数。

它反映群落中各种植物在水平分布上是否均匀一致,从而说明植物与环境或植物之间的关系。

10. 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

重要值主要应用于乔木层,反映该种植物在群落全部种类中的重要程度。

11. 总优势度,分析草本植物和灌木的重要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