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ppt

合集下载

种抗精神病药的比较课件

种抗精神病药的比较课件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
要点一
总结词
最新一代,疗效和安全性更高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第三代抗精神病药是最新一代的精神疾病治疗药物,主要 包括阿立哌唑、鲁拉西酮等。这些药物相对于前两代抗精 神病药,具有更高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对精神分裂症等 精神疾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此 外,第三代抗精神病药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也有一定作用, 可以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不良反应比较
氯丙嗪
阿立哌唑
氯丙嗪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代谢紊乱 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阿立哌唑相对其他抗精神病药的不良 反应较少,但仍有体重增加的风险。
利培酮
利培酮可能导致体重增加、高血糖和 血脂异常等不良反应。
适用人群与适用症状比较
氯丙嗪
适用于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和 躁狂发作,尤其对于阳性症状明
显者。
THANKS
感谢观看
抗精神病药的作用机制
抗精神病药主要通过影响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发挥治疗作用。
多巴胺是精神分裂症中最重要的神经递质之一,抗精神病药通过阻断多 巴胺受体来改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5-羟色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情感、认知和行为调节,第二代 抗精神病药对5-羟色胺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助于改善情感症状和认知功能 。
根据患者的基因、表型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复发
通过持续治疗和康复措施,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风险。
研究热点与挑战
耐药性机制
深入研究耐药性的发生机制,为克服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药物副作用
关注抗精神病药的长期副作用,如代谢综合症、心血管疾病等。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资源,推 动精神疾病治疗领域的创新发展。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精神疾病的药物治疗PPT课件

焦虑症及药物治疗
焦虑症概述
焦虑症是一种以焦虑情绪 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 常常伴随着躯体症状,如 心慌、出汗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治疗焦虑症的 重要手段之一,包括苯二 氮䓬类药物、抗抑郁药物 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 逐渐增加至有效剂量,治 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副作 用和疗效。
双相情感障碍及药物治疗
Part
02
常见精神疾病及药物治疗
抑郁症及药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 低落、兴趣丧失和思维迟 缓等症状。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是治疗抑郁症 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选 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剂、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药物治疗原则
药物治疗应遵循足量、足 疗程的原则,同时需密切 观察副作用和疗效,及时 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
详细描述
新型抗焦虑药物如选择性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SBRAs)和具有新型作用机制 的药物,如谷氨酸类药物和神经肽类药物等,具有更好的疗效和更少的副作用, 为焦虑症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研发
总结词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在研发中注重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快 速稳定情绪,减轻焦虑、 抑郁等症状,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 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 法,如某些严重的抑郁症 和焦虑障碍。
对未来药物治疗的展望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未来将有更多新型药物问世,为精神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选 择。
未来药物治疗将更加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详细描述
近年来,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取得了重要进 展,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和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s)等新型抗抑郁药物,具有更高的疗 效和更少的副作用,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更好 的治疗选择。

第8章抗精神病药PPT课件

第8章抗精神病药PPT课件
第8章抗精神病药
要点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 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 反应。
2.了解其他抗精神失常药的作 用特点及用途。
抗精神失常药
精神失常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一类 疾病的总称
包括: 精神病,亦称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抑郁症 (抗抑郁症药) 躁狂症 (抗躁狂症药)
焦虑症 (抗焦虑症药、苯二氮 卓 类药治疗)
• 顽固性呃逆 • 对晕动症引起的呕吐无效
3、人工冬眠

体温
工 冬
基础代谢

组织耗氧量
冬眠合剂
氯丙嗪
异丙嗪 哌替啶
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 减轻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
严重创伤、感染性休克、高热惊厥
[不良反应及注意]
1、一般反应 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无力等) 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眼压升高等 )青光眼禁用 α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应用
最广的抗精神病药物
[药动学]
口服吸收不规则,局部刺激性较强,可用深部肌 注;静脉注射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以生理盐水 或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注射。 剂量个体化 易透过血脑屏障及胎盘
氯丙嗪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精神病作用 镇吐作用 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对锥体外系作用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 精神病又称精神分裂症,主要表现病人的 思维、情感、行为发生异常
• 根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两型
Ⅰ型 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抗精神病药
又称神经松弛药。 按其化学结构分为吩噻嗪类、丁酰苯类、硫 杂蒽类及其他类。 多数抗精神病药大多对Ⅰ型治疗效果好,对Ⅱ 型则效果较差甚至无效

《抗精神病药物》PPT课件

《抗精神病药物》PPT课件
片) ,奥氮平5-20mg/天(1-4片)
完整版ppt
17
什么是好药?
• 疗效好:改善阴性、阳性症状,提高认知功 能
• 副作用少:无过度镇静,锥外反应轻,无长 期后遗症
• 服用简便:依从性高 • 经济:成本收益比合理
完整版ppt
18
欢迎提问
完整版ppt
19
用药或恢复期维持治疗,副作用较轻,但长期应 用有蓄积作用。
完整版ppt
15
常用的非经典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优点
• 对阳性、阴性症状都有 效
• 镇静作用最强——控制 兴奋
• 锥外反应轻 • 对难治性病例有效, • 经济
缺点 • 嗜睡 • 心肝损害 • 流涎 • 诱发癫痫 • 粒细胞缺乏 • 糖尿病 • 服用不便,每天8-24片
同上较轻 心血管损害
较轻 较轻
较轻
舒必利 情感症状为主 600-1200
6-12
重度
较轻
泰尔登
抑郁焦虑
200-500
8-20
轻度
镇静
高抗素 复康素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20-60 20-40
2-6
4-8
完整版ppt
重度 重度
较轻
较轻
14
长效针剂
• 代表药:氟癸酯,氨棕酯,哈力多等 • 使用方法:急性期1-2周/针,维持期2-4周/针 • 特点:作用持久,使用简便,多用于急性期合并
攻击等),才应用镇静作用强的药
完整版ppt
7
抗精神病药的副作用(二)
2. 锥体外系副作用
① 类帕金森症:震颤、肌强直:面具脸,颈强 直,吞咽困难,四肢强直,碎步等
② 静坐不能 ③ 急性肌张力障碍(双眼上翻、扭转痉挛等)

精神科常用药物ppt课件

精神科常用药物ppt课件

阿立哌唑
适应症 •精神分裂症
不良反应 便秘、静坐不能、体重增加 、锥体外系综合症、迟发性 运动障碍
15
抗抑郁药
氯米帕明 舍曲林 百忧解
16
氯米帕明(氯丙咪嗪)
剂量
25mg/片 25mg/支
药理作用
阻断NA、5-HT在神经末梢的再摄取,从而使突 触间隙的递质浓度增高,促进突触传递功能而发 挥抗抑郁作用。
L/O/G/O
;.
精神科常用药物 1
精神科常用药物 精神科常用药物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抗癫痫药
2
抗精神病药
氯丙嗪 奋乃静
➢吩噻嗪类
氟哌啶醇 ➢丁酰苯类
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 奥氮平 喹硫平 舒必利 利培酮 帕利哌酮 齐拉西酮 阿立哌唑
➢其他抗精神病药
3
氯丙嗪
剂量 50mg/片
药理作用 阻断多巴胺受体
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症状,包括伴随焦虑、有或无躁狂史 的抑郁症。也用于治疗强迫症。
腹泻/稀便、口干、消化不良和恶心。厌食、眩晕、嗜睡 和震颤。失眠、多汗、性功能障碍。
18
百忧解(盐酸氟西汀分散片) 剂量
20mg/片
药理作用
选择性的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适应症 不良反应
抑郁症 强迫症 神经性贪食症
过敏(皮疹、风疹)胃肠功能紊乱(腹泻、恶心、呕吐、 口干)神经系统包括头痛、睡眠异常、疲乏,有欣快、短 暂的动作异常。尿频、尿潴留等。慎用于既往有抽搐发作 史的患者。
适应症
•精分症患者的急性激越症 状
药理作用
对多巴胺、5-羟色胺及 肾上腺素能受体有较高 的亲和力
注射用 齐拉西酮
不良反应
嗜睡、恶心、头晕头痛、体 位性低血压、锥体外性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脑内DA通路:
黑质-纹状体通路 调节锥体外系运动功能
D1样和D2样受体
中脑-皮层通路 调控认知、思想、
感觉和推理能力 D2样受体的D4亚型
DA通路
中脑-边缘系统通路 调控情绪反应
D2样受体的D4亚型
结节-漏斗通路 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D2样受体的D2亚型
与精神病 发病密切 相关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作用机制
维障碍
目的与要求
掌握: 1.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米帕明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熟悉: 1.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抗精神失常药物的分类 3.精神分裂症的类型
了解: 1.其他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和应用 2.其他抗抑郁症药物的作用和应用
十八
治疗精神病药
Drugs Used for Treatment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Schizophrenia 精神分裂症 doparminergic 多巴胺能的
Limbic structure 边缘系统
Secondary
继发
Epiphenomenon 偶发
Neuroleptic drug 安定药
精神失常 psychiatric disorders
多种原因引起的精神活动障碍疾病,表现为 思维、情感、知觉、智能、意志和行为诸方 面的障碍。包括: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躁狂症(mania) 抑郁症(depression) 焦虑症(anxiety)
抗精神失常药物分类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2)镇吐作用
小剂量:阻断延髓第四脑室底部的催吐化学感受区 的D2样受体, 对抗DA受体激动剂去水吗啡(中枢性 催吐药)引起的呕吐。
大剂量:直接抑制呕吐中枢(不能对抗前庭刺激引 起的呕吐)
治疗顽固性呃逆:抑制位于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旁 的呃逆调节中枢
激素。 高:催乳素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体内过程】
吸收:口服后吸收慢而不规则; 分布:分布于全身,脑、肺、肝、肾、脾中较
多,脑中浓度可达血浆浓度的10倍; 代谢:肝脏代谢; 排泄:肾脏排泄。 特点:脂溶性高,易蓄积于脂肪组织,个体差
异大,老年人须减量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临床应用】
Tranquilizer
镇定剂
Manic
谵妄
Delirium
躁狂
Serotonin 5-羟色胺 thiothixene 氨砜噻吨
Haloperidol 氟哌啶醇 Fluphenazine 氟非那嗪 chlopromazine 氯丙嗪 Fundamental thinking disordor 根本思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
多巴胺假说
认为发病是由于中枢与精神活动有关的神经通 路中的DA系统机能亢进。证据包括: L-DA可使病情加剧。 患者脑内DA-β羟化酶活性低于正常人 苯丙胺(促进DA释放抑制其再摄取)可致中 毒性精神病 尸检发现患者脑组织DA受体数目增多 DA受体阻断药可缓解病情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3、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结节-漏斗系统的D2亚型受体激动后可刺激下丘脑分 泌多种激素——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卵泡刺激素 释放因子、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ACTH等。
阻断结节-漏斗系统的D2亚型受体,结果是增加催乳素 的分泌,抑制促性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
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可试用于巨人症的治疗。 “三低一高”:低:促性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对体温调节的作用
抑制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失灵 机体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可降低正常体温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2. 对植物神经系统的作用 ① 阻断肾上腺素α受体:血管扩张、血压下
降等,但不宜用于高血压治疗。 ② 阻断M胆碱受体:口干、便秘、视力模糊等。
作用机制有二 :
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中脑-皮层系统多巴胺受体 经典作用方式。如氯丙嗪。严格地说是阻断上 述部位的D2样DA受体发挥疗效,由于药物选择 性不高,会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
阻断5-羟色胺受体 非经典方式。如氯氮平(苯二氮卓类,D4亚型 受体和5-HT2A受体拮抗剂)、利培酮等。较少 产生锥体外系副作用。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1)抗精神病作用(神经安定作用) 对正常人:安静,表情淡漠,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 对动物:自发活动↓,易诱导入睡,易唤醒,大量 也不麻醉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迅速控制兴奋躁动,使幻觉、 妄想、躁狂等症状逐渐消失, 恢复理智,安定情绪, 生活自理
抑郁症:无效,甚至可以使之加剧。
治疗以上疾病的药物统称为抗精神失常药物, 也叫“精神药物”。包括:
抗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 抗躁狂症药(antimanic drugs) 抗抑郁症药(antidepressive drugs) 抗焦虑药(antianxiety drugs)
精神分裂症:
以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与现实脱 节为主要特征的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 精神分裂症分类: Ⅰ型:以阳性症状(幻觉和妄想)为主 Ⅱ型:以阴性症状(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等)为主 本节药物多对阳性症状有效,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 其他精神病的躁狂症状。多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在 治疗同时可引起冷漠、迟缓、运动不良等反应。
一、吩噻嗪类
氯丙嗪(chlorpromazine,冬眠灵 wintermine)
是第一个抗精神病药,开创了药物治疗精神疾病 的历史。氯丙嗪的发现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阻断DA受体,发挥抗精神病作用 有明显的锥体外系副作用和低血压反应。 பைடு நூலகம்管选择性低仍在应用
一、吩噻嗪类 —— 氯丙嗪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精神分裂症:主要用于Ⅰ型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对急性患者效果显著,慢性患者效果差,不能根治,长 期用药。
对I型效果好,对II型无效或加重症状。 对其他精神病伴有阳性症状者有效。 对器质性精神病(动脉硬化、感染中毒)、症状性精神 病有效,用药量宜小,控制后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