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仿甲醇法提取
磷脂脂肪酸plfa测定方法

磷脂脂肪酸(PLFA)是一种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指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PLFA 测定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采集: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其保存在适当的条件下。
2. 提取:使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如氯仿、甲醇等)从土壤样品中提取磷脂脂肪酸。
3. 净化:使用硅胶柱或其他适当的方法对提取物进行净化,以去除杂质。
4. 分离:使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等技术对磷脂脂肪酸进行分离。
5. 鉴定:使用质谱或其他适当的技术对分离出的磷脂脂肪酸进行鉴定。
6. 数据分析:对鉴定出的磷脂脂肪酸进行数据分析,以确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
需要注意的是,PLFA 测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可能因不同的实验条件和设备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 PLFA 测定之前,需要仔细阅读相关的实验手册和文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食品分析技术2

无氮抽出物:是指不包括粗纤维在内的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指淀粉、糖原和糊等。
总碳水化合物(%)=100-(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
无氮抽出物(%)=总carb-粗纤维%=100-(水分+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粗纤维%
4、滴定,将馏液加热到60—65℃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N NaOH测定至微红 色,于30秒内不裉色为终点。为了准确,须作空白试验。(蒸馏瓶中加入蒸 馏水50ml,相同条件下蒸馏)
5、计算:x(%)=(V1-V2)*N*0.06/W *100 X——挥发酸含量 N——NaOH当量浓度 0.06——醋酸的毫克当量
(三)、碱性乙醚提取法:
又称罗斯(罗兹)—哥特里氏法(Rose-Gottlieb method),准确度
高,适用范围广,是乳与乳制品中脂利用氨水—乙醇溶液溶解非脂成分(如pro,氨水使酪蛋 白钙盐变成可溶解的盐,乙醇使溶解于氨水的pro沉淀析出 ),使脂 肪游离出来,用乙醚提取脂肪。
特点:氯仿—甲醇溶剂的提取效率最高,试剂温和。
(五)、牛乳脂肪测定仪:
乳脂率测定仪
牛乳成分分析仪
第八章 碳水化合物的测定
碳水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种类很多,谷类食物和水果、蔬菜的主要组分就是carb, (合理膳食组成中,碳水化合物应占其总热能的50—70%。但不大于70%,其中食糖的 热能不能超过15%)
四、测定方法:索氏提取法、直滴或抽提法、脂肪自动测定仪法(特卡托 (Tecator)脂肪自动测定仪)
(一)索氏提取法:经典方法(主要提取游离脂肪酸)
1、原理:将经过预处理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使样品的脂肪 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残留物即为脂肪(粗脂肪)本法提取的脂 溶性物质为脂肪及脂物质的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 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因此称为粗脂肪。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预实验,初步了解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
1. 中药样品(例如:丹参、黄连、甘草等)
2. 实验试剂: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氯仿等
3.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薄层色谱板、紫外灯、试管、滴管等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
1. 索氏提取法:采用索氏提取器,以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中药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
观察提取液的颜色和质地,记录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2. 溶剂萃取法:将中药样品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萃取,观察不同溶剂萃取后得到的萃取液的颜色和质地,初步判断各萃取液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3. 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样品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初步确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初步确定中药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
例如,丹参可能含有丹参酮类化合物,黄连可能含有小檗碱类化合物,甘草可能含有甘草甜素等。
讨论这些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在中药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预实验,初步了解了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和方法,提高分离和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

食品分析与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计 30 分,每小题 2 分)1、采样遵循的原则是( ) 。
2、肉制品新鲜度常用检验方法有( ) 、( ) 、( ) 、( ) 。
3、采样一般分三个步骤进行,分别得到的样品为( ) 。
4、分析柑橘类果实及其制品时,用( ) 酸表示, K=0.064, K 是换算为主要酸的系数,即指( ) 。
5、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的鉴别主要检测对象是( ) 。
6、已知测定蔗糖溶液的糖锤度为 35.8oBx,则该糖液的重量百分浓度为( ) 。
7、食品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8、对于颜色深的食品,测定其酸度的方法有( ) 。
9、对于含磷脂较多的鱼、贝、肉、蛋等,测定其脂肪含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10 、测定痕量水分的食品中的水分含量的方法是( ) 。
11、在测定磷酸盐含量比较高的食品的灰分时,为了使灰化完全,可采取的措施有( ) 。
12、食品中的总酸度是指( ) 。
13、食品感官分析按照应用目的可分为( )按照方法的性质可分为( ) 。
14、食品分析的一般程序为( ) 。
15、快速测定蛋白质的方法名称有( ) 。
二、是非题(计 10 分,每小题 1 分)1 、测定所有食品中的脂肪含量时都可以用索氏抽提法。
( )2、在测定冰淇淋膨胀率时,加入乙醚的体积为 2.0ml,滴加蒸馏水的体积为 22.0ml,则冰淇淋膨胀率为 92.3% 。
( )3 、测定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前处理。
( ) 4、测定食品中的钾、钠含量时,可用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
( ) 5 、有效酸度是指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 )6 、测定含磷脂的结合态脂类的样品中的脂肪含量用巴布科克法。
( )7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的糖精时,根据色谱图以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峰面积定量。
( )8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矿物元素的含量。
( )9、VB2 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荧光,在 525nm 波长下可以测定其荧光值,从而可以在 525nm 波长下测定食品中 VB2 的含量。
实验3卵磷脂的提取和鉴定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从组织或细胞中提取卵磷脂。
在提取过程中,卵磷脂会从组织 或细胞中释放出来,并溶解在有
机溶剂中。
通过离心和过滤等操作,去除杂 质和其他磷脂成分,得到纯度较
高的卵磷脂。
卵磷脂的鉴定方法
薄层色谱法
将提取的卵磷脂点样在薄层板上,用 适宜的展开剂展开,然后通过显色反 应(如喷洒硫酸氢钠、高锰酸钾等) 进行鉴定。
了解卵磷脂的生理功能和作用
生理功能
卵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具有保 护细胞膜、促进脂质代谢、降低血脂 等作用,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 关重要。
作用
卵磷脂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 ,如促进大脑发育、提高记忆力和智 力水平、抗疲劳等,同时还有抗氧化 、抗衰老的作用。
探究不同提取条件对卵磷脂提取效果的影响
步骤6
通过显微镜观察卵磷脂的形态和结构,并使用色谱柱进 行进一步分析。
04 实验结果与分析
卵磷脂提取效果的测定
01
02
03
卵磷脂含量
通过测定提取液中卵磷脂 的含量,可以评估卵磷脂 的提取效果。
提取率
提取率是卵磷脂实际提取 量与理论提取量的比值, 反映了提取效率。
纯度
通过色谱分析等方法测定 卵磷脂中的杂质含量,以 评估卵磷脂的纯度。
结果分析与讨论
提取效率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离心分离技术能 够有效地去除杂质,提高卵磷脂的纯 度。但提取效率较低,可能是由于有 机溶剂用量较大或提取时间较长所致。
鉴定方法比较
红外光谱和质谱分析均能准确鉴定卵 磷脂的主要成分,但质谱分析具有更 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够更准确地 鉴定卵磷脂中的微量成分。
提取脂质的几种方法

Folch法提取脂质
1.组织称重。
2.剪碎组织,按照1g组织加入20ml溶剂比例加入氯仿和甲醇(2:1)
混合溶液。
混匀15-20min后1500-2000r/min离心5min收集溶液。
3.溶液加入0.2体积的水(20ml溶液加4ml水)或0.9%NaCl溶液清
洗,涡旋几秒钟,以2000rpm离心10min得到两相液面。
吸取上清液,用于分析检测神经节苷脂类或小的极性分子。
如果有必要(为移除标记分子),用甲醇和水(1:1)清洗两相液交界面1至2次,注意不要冲洗到下层液体内。
4.收集的下层液即氯仿层含有脂质,用N2吹干氯仿即得脂质。
文献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和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测定神经酰胺时说按Folch法,以氯仿和甲醇(2:1,1:1,1:2)三个不同比例来提取脂质,每种混合溶液提取2小时。
Bligh和Dyer的方法(也是我们之前用的方法)
1.皮肤组织称重,胰酶37℃消化1h,用镊子分离表皮和真皮,弃去
真皮。
2.剪碎表皮组织,加入
3.75ml氯仿和甲醇(1:2)混合溶液。
匀浆
15min。
加氯仿1.25ml,混匀30s。
再加水1.25ml,混匀30s。
3.1500r/min离心15min,吸取下层氯仿层,收集在棕色小瓶中,N2
挥干溶剂,即得总脂质。
注:
本次试验Forch法取两只正常组的雌雄鼠制备两个样,B&D法也是取两只正常组的雌雄鼠制备两个样。
预先准备好需要的溶剂、移液管、棕色小瓶和离心管(离心管最好用玻璃的)。
脂类测定

心机中,离心5min(1000r/min),取出后向瓶中
加60℃热水至分离的脂肪层在瓶颈部刻度处,再
用同样的转速旋转2min,取出置60℃水浴中保温
5min,取出,立即读数。所得数值即为脂肪的
百分数。
(四)说明与注意
1)硫酸的浓度要严格遵守规定的要求,如过浓会使乳炭 化成黑色溶液不易读数;过稀则不能使酪蛋白完全溶解, 会使测定值偏低或使脂肪层浑浊。 2)硫酸除可破坏脂肪球膜,使脂肪游离出来外,还可增 加液体相对密度,使脂肪容易浮出。 3)加热和离心的目的是促使脂肪离析。 4)罗兹—哥特里和巴布科克法和盖勃法都是测定乳脂肪 的标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表明,前者的准确度较后者 高,后两者中巴布科克法的准确度比盖勃法的少高点, 两者差异显著。
溶性物质溶解,如水溶性盐类、糖类等,使得测
定结果偏高。过氧化物会导致脂肪氧化,在烘干
时也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④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查方法:
A.取6ml 乙醚,加2ml 10%的碘化钾溶液,用 力振摇,放置1分钟,若出现黄色,则证明有过氧 化物存在。 B.乙醚+少量Fe2++少量kCNS—红色现象生成, 则证明有过氧化物存在。 除过氧化物: 含过氧化物乙醚+少量Feso4--除去过氧化物 (蒸馏)
B.装样品的滤纸筒一定要严密,不能 往外漏样品,但不要包得太紧影响溶
剂渗透。
C.滤纸筒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
② 对含糖及糊精多的样品,要先以冷水使糖及糊 再一起放入抽提管中。
精溶解,经过滤除去,将残渣连同滤纸一起烘干, ③ 抽提用的乙醚或石油醚要求无水、无醇、无
过氧化物,挥发残渣含量低。因水和醇可导致水
三萜含量的测定方法

三萜的检测方法
1、实验原理:
食品中三萜类物质经氯仿萃取后在香草醛-浓硫酸的作用下,生成橙色物质,其颜色深浅与三萜含量成正比。
2、试剂与材料
香草醛、氯仿、甲醇、浓硫酸均为分析纯试剂;
硫酸溶液:在100ml量筒中取水28ml,加浓硫酸至100ml,按硫酸稀释方法,小心进行。
香草醛溶液:香草醛8g加甲醇溶解定溶至100ml。
3、标准物质
齐墩果酸SIGMA 纯度≥97%
4、仪器
水浴锅、分光光度计
5、绘制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精密量取齐墩果酸标准品10mg,以氯仿定溶至100ml。
标准曲线:吸取标准溶液0.0,0.10,0.20,0.50, 1.00,1.50ml加热挥去溶剂,加入香草醛0.5ml,硫酸溶液5ml混匀后,于60度水浴中保温30分钟。
取出后冰水放置15分钟,于1cm比色皿中,以标准液0.0管为参比调节零点,于波长550±2nm处测定吸光值,求直线回归方程。
6、样品处理
固体样品:精密吸取样品0.2000-0.5000g,加氯仿约25.0ml,超声1小时,
冷却后,用氯仿定溶25.0m1,过滤:滤液备用。
液体样品直接用氯仿萃取,取氯仿层备用。
7,测定
精密移取样品制备液0.1-1.0m1于玻璃试管中,加热挥发掉溶剂加入香草醛0.5ml,硫酸溶液5.0ml混匀后,于60度水浴中保温30分钟。
于lcm色皿中,以试剂空白液为参比调节零点,于波长550±2nm处测定吸光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8、计算公式
cv1
W(%)= ————
mv2。
食品化学与分析习题及答案4-6章[1]
![食品化学与分析习题及答案4-6章[1]](https://img.taocdn.com/s3/m/e1494b23a8956bec0875e317.png)
第四章名词解释:感官检验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食品化学分析指食品卫生分析过程中所用的各种化学分析方法。
分为定性和定量两部分。
滴定分析法:用滴定剂滴定被测组分至定量反应完全为止,根据滴定剂的浓度和消耗的体积及与被测物的化学计量关系,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光吸收曲线将不同波长的光透过某一固定浓度和厚度的有色溶液,测量每一波长下有色溶液对光的吸收程度(即吸光度),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可得一曲线。
这曲线描述了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能力,称吸收曲线分配系数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
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单位:g / mL)比,称为分配系数食品微生物检验就是应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活动规律及其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
精密度^指多次平行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的程度。
它代表测定方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反映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问答题1、感官检验的意义是什么可对食品的可接受性做出判断,可判断食品的质量及变化情况。
感官检验在食品生产中的原材料和成品的质量控制、食品的贮藏和保鲜、新产品开发、市场调查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折光度法的原理是什么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可通过测定液体中光线的折光度来测定一些物质的含量。
通过测定液态食品的折射率.可以鉴别食品的组成,确定食品的浓度,判断食品的纯净程度及品质。
3、旋光法的原理是什么旋光法:应用旋光仪测量旋光性物质的旋光度以确定其含量的分析方法。
旋光度和比旋光度是旋光性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食品检验工(中级)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食品检验工(中级)模拟试卷1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简答题 2.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3. 单项选择题1.氯仿-甲醇提取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答案:1)提取结束后先用玻璃过滤器过滤,再用溶剂洗涤烧瓶,每次用5 mL洗3次,然后用30mL洗涤残渣及滤器,洗涤残渣时可用玻璃棒一边搅拌试样残渣,一边用溶剂洗涤。
2)回收溶剂也可利用索氏抽提器,提脂瓶需事先恒重后,再把提取液移入提脂瓶。
3)溶剂回收残留物应具有一定流动性,不能完全干涸,否则脂类难以溶解于石油醚而使测定值偏低。
故最好在残留有适量水分时停止蒸发。
4)在用石油醚萃取时,应先加石油醚再加无水硫酸钠,以免影响脂肪的溶解。
涉及知识点:肉蛋及其制品的检验2.酸水解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答案:1)放入滤纸筒时高度不要超过回流弯管,否则超过回流弯管以上部分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尽造成误差。
2)提取时水浴温度不可过高,回流速度控制在每5~6min回流一次为宜。
3)在抽提时,冷却管上端最好连接一个氯化钙管,这不仅可防止空气中水分的进入,还可避免抽提剂的挥发。
若无此装置,可松松地塞一团干燥的脱脂棉球。
4)浸出物在烘箱内干燥时间不能过长,因为极不饱和脂肪酸会受热氧化而增加质量。
5)抽提瓶干燥时,瓶口应侧倒放置,使挥发物易与空气形成对流,干燥较快。
涉及知识点:肉蛋及其制品的检验3.指示剂滴定法的注意事项正确答案:1)蒸馏时,应首先打开排气口,待烧瓶中的水加热沸腾2min、排除冷空气、保持蒸馏装置稳定后,关闭排气口进行蒸馏。
2)蒸馏结束时,也应先打开排气口,然后关闭热源。
以防止蒸馏瓶造成真空,致使溶液倒吸。
3)食醋样品蒸馏时间一般为20min左右,收集蒸出液约180mL,至少不少于150mL 或不多于200mL。
4)因挥发酸在蒸馏收集时可能存在的损失,以及指示剂滴定法也存在误差,仲裁检验应以酸度计法为准。
涉及知识点:调味品、酱腌制品的检验4.对于同一种物质,使用不同的光源,测得的折光率相同。
氯仿-甲醇提微生物油脂

4. 测定方法: (1)提取:准确称取样品5克,放入200毫升具塞三角瓶中(高水分食品可加适量硅藻土使其分散)加入60毫升氯仿-甲醇混合液(对干燥食品可加入2~3毫升水).连接布氏漏斗,于60度水浴中,从微沸开始计时提取1小时.
氯仿-甲醇提取法
索氏抽提法只能提取游离态的脂肪,而对脂蛋白、磷脂等结合态的脂类则不能被完全提取出来,酸水解法又会使磷脂水解而损失.而在一定水分存在下,极性的甲醇与非极性的氯仿混合液(简称CM混合液)却能有效地提取结合态脂类.本法适合于含结合态脂类比较高,特别是磷脂含量高的样品,如鲜鱼\贝类\肉\禽\蛋等,对于含水量高的试样更为有效.
(2 )溶剂回收至残留物尚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不能完全干涸,否则脂类难以溶解于石油醚中,从而使测定结果偏低。所以,最好在残留有适量水分时停止蒸发。
(3)在进行萃取时,无水硫酸钠必须在石油醚之后加入以免影响石油醚对脂类的溶解,其加入量可根据残留物中的水分含量来确定,一般为5~15g.
5. 结果计算 w=(m2-m1)*2.5/m*100% 式中:w----脂类质量分数,%; m----试样质量,g m2----称量瓶与脂类质量,g m1----称量瓶质量,g 2.5---- 从25ml乙醇中取10ml进行干燥,故乘以系数2.5。
6. 说明
(1)提取结束后,用玻璃过滤器过滤再用溶剂一边搅拌试样残渣,一边用溶剂洗涤。
1. 测定原理 将试样分散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在水浴中轻微沸腾,氯仿-甲醇及样品中一定的水分形成提取脂类的溶剂,在使样品中组织中结合态脂类游离出来的同时与磷脂等极性脂类的亲和性增大,从而有效地提取出全部脂类,经过滤除出非脂成分,回收溶剂,对残留脂类用石油醚提取,蒸去石油醚后定量.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介绍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介绍(一)溶剂法针对中药所含有效成分及共存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溶剂,采用适宜的方法将有效成分从药材中提取出来。
需要掌握4个方面的问题:1.常用溶剂及性质常用溶剂包括石油醚、苯、乙醚(Et2O)、氯仿(CHCl3)、乙酸乙酯(EtOAc)、正丁醇(n-BuOH)、丙酮(Me2O)、乙醇(EtOH或Alc)、甲醇(MeOH)、水等,极性依次由小渐大。
其中排在正丁醇以前的溶剂与水混合后能够分层,可用于从水溶液中萃取化学成分,而丙酮、乙醇、甲醇与水混合后不分层。
另外象氯仿比水重、乙醚沸点低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知道。
2.中药化学成分的极性中药化学成分因分子结构的不同会表现不同的极性。
化合物极性的大小由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排列方式等综合因素所决定。
一般而言,中药成分的分子越小,取代基的极性越强,极性基团的数目越多,则该成分极性越大,亲水性越强。
如何判断某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极性相对大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3.溶剂提取法的基本原理——相似相溶原理“相似相溶原理”的“相似”指的是极性相似,即所用溶剂的极性要与所提取成分的极性相似。
一般,亲脂性强的溶剂,如石油醚,可提取亲脂性强的中药成分,如油脂、挥发油、游离甾体和三萜类化合物;氯仿或乙酸乙酯可提取游离生物碱、有机酸及黄酮苷元、香豆素苷元等中等极性化合物;丙酮或乙醇、甲醇可提取苷类、生物碱盐、鞣质等极性化合物;水可提取氨基酸、糖等水溶性成分。
4.提取方法溶剂法提取中药成分的常用方法有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5种。
其中浸渍法和渗漉法属于冷提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成分的提取,但提取效率低于热提法,因此提取时间长、消耗溶剂多。
含淀粉、果胶、粘液质等杂质较多的中药提取可选择浸渍法。
煎煮法、回流提取法和连续回流提取法属于热提法,提取效率高于浸渍法、渗漉法,但只适用于对热稳定的成分的提取。
三法比较,煎煮法只能用水作提取溶剂,回流提取法溶剂消耗量较大,连续回流提取法节省溶剂,但提取液受热时间长。
食品分析复习整理及习题检测答案

(一)基础知识、程序1、简述样品采集、制备、保存的总原则?并简述什么叫四分法采样?答:样品采集的原则:所采集的样品要能够代表所要检测食品的性质。
样品制备的原则:制备的样品的各个部分的性质要保持一致。
样品保存的原则:干燥、低温、密封、避光四分法采样:将原始样品充分混合均匀后,堆积在一张干净平整的纸上,用洁净的玻棒充分搅拌均匀后堆成一圆锥形,将锥顶压平成一圆台,使圆台厚度约为3cm ;划“+”字等分为四份,取对角2份其余弃去,将剩下2份按上法再行混合,四分取其二,重复操作至剩余量为所需样品量为止。
2、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简述样品预处理所要达到的要求?答:为了使试样中的待测组分处于适当的状态,以适应分析测定方法的需求,必须对食品试样进行预处理。
样品预备处理的要求:①消除干扰因素。
②完整保留被测组分。
③应能使被测定物质达到浓缩。
(二)水分1、试设计测定果汁(鲜橙多)中水分含量的实验方案。
(6分)仪器设备:蒸发皿,常温常压干燥箱,干燥器,电子天平,玻璃棒,海砂。
样品:鲜橙多。
(1)蒸发皿恒重:洗净→ 烘干→ 做标记 →加海砂+玻璃棒→105℃烘箱干燥1h → 干燥器冷却0.5h →称重→再次干燥0.5h →冷却称重→重复以上操作直至相邻两次质量差不超过2mg →记录质量m 1。
(2)样品预处理:准确称量10-15g(M)果汁于已烘干至恒重的蒸发皿内,置于沸水浴上不断搅拌,蒸发至近干,擦去皿底的水滴;(3)移入干燥箱中105℃干燥至恒重,记录质量m 2。
(4)计算,根据下列公式计算该试样中水分含量,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采用常压干燥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样品应当符合的条件? (6分)1)水分是样品中唯一的挥发物质,不含或含其它挥发性成分极微。
2)水分可以较彻底地被去除,即含胶态物质、含结合水量少。
因为常压很难把结合水除去,只能用真空干燥除去结合水。
3)在加热过程中,样品中的其它组分由于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重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对热稳定的食品。
生物碱的提取

生物碱的提取:由于各种生物碱的结构不同,性质各异,提取分离方法也不尽相同,主要是根据生物碱的溶解度而定。
生物碱大都能溶于氯仿、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除季铵碱和一些分子量较低或含极性基团较多的生物碱外,一般均不溶或难溶于水,而生物碱与酸结合成盐时则易溶于水和醇。
基于这种特性,可用不同的溶剂将生物碱从中药中提出,常用的提取溶剂有下列3种:(1)非极性溶剂:样品先用10%氢氧化铵溶液湿润,使中草药中与酸结合成盐的生物碱呈游离状态,然后用氯仿或乙醚等提取,一些与酸结合比较稳定的生物碱盐类和鞣酸盐或碱性较强的生物碱盐等,氢氧化铵不能将其完全分解,可用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钙或氧化镁,甚至氢氧化钠碱化,这个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提出水溶性生物碱。
(2)极性溶剂:极性较大的生物碱可用中性甲醇、乙醇、酸性甲醇、乙醇、酸水(常用0.1%~1%盐酸、硫酸、乙酸、酒石酸等)以及缓冲液等进行提取,该方法较简便,但提出的杂质较多,需进一步净化。
(3)混合溶剂:用不同极性的溶剂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较好地进行提取,如麦角用氯仿:甲醇:氢氧化铵(90:9:1),百部、粉防已用乙醚:氯仿:乙醇:10%氢氧化铵溶液(25:8:25:1)等。
水溶性生物碱还可采用与生物碱沉淀试剂如雷氏盐(硫氰化铬铵)、磷钨酸等生成不溶的复盐而从水溶液中析出。
生物碱与雷氏盐生成的沉淀可溶于丙酮,再通过阳离子交换树脂,用氢氧化铵洗脱即得游离的生物碱,生物碱与磷钨酸生成的沉淀可与固体碳酸钾研磨使干燥,再用无水乙醇热提。
实际上,每种分析法的建立都要对上述三类溶剂作比较,以优选出最佳提取溶剂。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常用的有冷浸、渗漉、超声波、索氏提取、热回流提取,由于中药分析所涉及到的大部分内容是有机化合物微量分析,故需要的样品量很少,因此,实际上是少量样品与大量提取溶剂,加上样品又经粉碎过筛,常常冷浸提取液中被测组分浓度与提取液中粉碎的样品内所含被测组分相当,即能提取完全。
红细胞膜提取及成分测定

红细胞膜提取及成分测定细胞膜有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性。
如物质代谢、能量转换、细胞识别、细胞免疫、代谢调控、肿瘤发生等均与细胞膜有关,因此生物膜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随着生物膜研究的迅速发展,在膜的结构及功能的研究中分离和鉴定生物膜常常是必要的。
为进行膜结构的生物化学分析,必须首先分离出纯净的细胞膜。
高中生物学练习中,经常有许多关于细胞膜的成分的鉴定,如蛋白质的鉴定需要用双缩脲试剂,但事实上还有多种方法,甚至更好的方法,如下内容所示。
试题中用丙酮提取磷脂,事实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氯仿-甲醇提取膜磷脂。
试题中用本尼迪特试剂测定膜上的还原糖,但本人觉得应该用蒽酮比色法是一个快速而简便的测定可溶性糖方法。
因为糖类并不都是还原糖,况且量又是极少的。
由上可知,要鉴定细胞膜的成分命题时,还是需要考虑科学性和实际性。
红细胞膜的提取1.实验原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膜在分离状态下。
一般称为“血影”,其没有通常真核生物细胞内所含有的任何细胞器,经过制备,容易得到纯粹的细胞膜,并且在取材方面来源方便,因此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是研究细胞膜的好材料。
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细胞质膜。
第一步:将血液取放在加有抗凝剂的容器内,用低速离心的方法从血液中分离出红细胞,然后用等渗缓冲液重复洗涤多次,去除血浆。
第二步:将洗净的红细胞从等渗缓冲液转移到低渗缓冲液中,由于渗透压力作用于细胞质膜,使红细胞膨胀而溶血。
第三步:将溶血的红细胞经过充分反复洗涤。
高速离心,去除血红蛋白和其他细胞内含物。
这样制备所获得的最终产品几乎全是红细胞膜。
2.仪器、试验材料和试剂仪器:冷冻离心机、冰箱、自动移液管、相差显微镜、冷冻干燥机等。
原料:哺乳动物的血液。
试剂:(1)pH7.4等渗磷酸盐缓冲液(含有0.15mol/L氯化钠的5mL,pH7.4磷酸盐缓冲液):贮液A:称取0.7808磷酸二氢钠溶于水,定容至1000mL;贮液B:称取3.5828磷酸氢二钠溶于水,定容至2000mL;取380mL贮液A加1620mL贮液B,用少量浓盐酸调pH至7.4。
两相溶剂萃取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两相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对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后续的药物提取和分离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原理两相溶剂萃取法是利用混合物中各成分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的目的。
当混合物与两种溶剂接触时,各成分会在两相中分配,分配系数较大的成分会更多地进入某一相,从而实现分离。
三、实训设备与试剂1. 设备:分液漏斗、烧杯、搅拌器、旋转蒸发仪、天平等。
2. 试剂:水、乙酸乙酯、苯、氯仿、甲醇、乙醇等。
四、实训步骤1.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中药样品,加入适量水,煮沸提取,冷却过滤,得到水提取液。
2. 选择萃取剂:根据待萃取成分的亲脂性和亲水性,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例如,亲脂性成分可选择苯、氯仿等;亲水性成分可选择乙酸乙酯、甲醇等。
3. 萃取操作:a. 将水提取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加入适量的萃取剂。
b. 盖上分液漏斗盖,用力振荡1分钟,使两相充分接触。
c. 静置,待两相分层。
d. 打开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水相,收集上层有机相。
e. 重复步骤b-d,进行多次萃取,直至达到满意的效果。
4. 浓缩与干燥:将收集到的有机相倒入烧杯中,用旋转蒸发仪进行浓缩,得到浓缩液。
然后将浓缩液倒入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得到待测样品。
五、实训结果与分析1. 萃取效果:通过多次萃取,可以明显提高待萃取成分的回收率。
例如,对黄酮类成分的萃取,回收率可达80%以上。
2. 溶剂选择:根据待萃取成分的亲脂性和亲水性,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例如,对亲脂性成分,选择苯、氯仿等;对亲水性成分,选择乙酸乙酯、甲醇等。
3. 萃取次数:增加萃取次数可以提高萃取效果,但同时也增加了操作时间和溶剂用量。
一般萃取3-4次即可。
六、实训总结1. 两相溶剂萃取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方法。
2.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萃取剂、控制萃取次数、避免乳化现象等。
3. 通过本次实训,掌握了两相溶剂萃取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高了对中药化学成分分离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提取脂质的几种方法

Folch法提取脂质
1.组织称重。
2.剪碎组织,按照1g组织加入20ml溶剂比例加入氯仿和甲醇(2:1)
混合溶液。
混匀15-20min后1500-2000r/min离心5min收集溶液。
3.溶液加入0.2体积的水(20ml溶液加4ml水)或0.9%NaCl溶液清
洗,涡旋几秒钟,以2000rpm离心10min得到两相液面。
吸取上清液,用于分析检测神经节苷脂类或小的极性分子。
如果有必要(为移除标记分子),用甲醇和水(1:1)清洗两相液交界面1至2次,注意不要冲洗到下层液体内。
4.收集的下层液即氯仿层含有脂质,用N2吹干氯仿即得脂质。
文献采用正相液相色谱法和大气压化学电离质谱分析测定神经酰胺时说按Folch法,以氯仿和甲醇(2:1,1:1,1:2)三个不同比例来提取脂质,每种混合溶液提取2小时。
Bligh和Dyer的方法(也是我们之前用的方法)
1.皮肤组织称重,胰酶37℃消化1h,用镊子分离表皮和真皮,弃去真
皮。
2.剪碎表皮组织,加入
3.75ml氯仿和甲醇(1:2)混合溶液。
匀浆15min。
加氯仿1
.25ml,混匀30s。
再加水1.25ml,混匀30s。
3.1500r/min离心15min,吸取下层氯仿层,收集在棕色小瓶中,N2
挥干溶剂,即得总脂质。
注:
本次试验Forch法取两只正常组的雌雄鼠制备两个样,B&D法也是取两只正常组的雌雄鼠制备两个样。
预先准备好需要的溶剂、移液管、棕色小瓶和离心管(离心管最好用玻璃的)。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氯仿-甲醇提取法

氯仿-甲醇提取法索氏抽提法只能提取游离态的脂肪,而对脂蛋白、磷脂等结合态的脂类则不能被完全提取出来,酸水解法又会使磷脂水解而损失.而在一定水分存在下,极性的甲醇与非极性的氯仿混合液(简称CM混合液)却能有效地提取结合态脂类.本法适合于含结合态脂类比较高,特别是磷脂含量高的样品,如鲜鱼\贝类\肉\禽\蛋等,对于含水量高的试样更为有效.1.测定原理将试样分散于氯仿-甲醇混合液中,在水浴中轻微沸腾,氯仿-甲醇及样品中一定的水分形成提取脂类的溶剂,在使样品中组织中结合态脂类游离出来的同时与磷脂等极性脂类的亲和性增大,从而有效地提取出全部脂类,经过滤除出非脂成分,回收溶剂,对残留脂类用石油醚提取,蒸去石油醚后定量.2.仪器(1)具塞离心管.(2)离心机:3000转/分.(3)布氏漏斗:11G-3,过滤板直径40毫米,容量60~100毫升.(4)具塞三角瓶.3.试剂(1)氯仿:97%(体积分数)以上.(2)甲醇:96%(体积分数)以上.(3)氯仿-甲醇混合液:按2:1体积比混合.(4)石油醚.(5)无水硫酸钠:特级,在120~135摄氏度,干燥1~2小时.4. 测定方法(1)提取:准确称取样品5克,放入200毫升具塞三角瓶中(高水分食品可加适量硅藻土使其分散)加入60毫升氯仿-甲醇混合液(对干燥食品可加入2~3毫升水).连接布氏漏斗,于60度水浴中,从微沸开始计时提取1小时.(2)回收溶剂:提取结束后,取下三角瓶,用布氏漏斗过滤,滤液用另一具塞三角瓶收集,用氯仿-甲醇混合液洗涤烧瓶\滤器及滤器中的试样残渣,洗涤液并入滤液中,置于65~70度水浴中回收溶剂,至三角瓶内物料显浓稠态,但不能使其干涸,冷却。
(3)萃取、定量:用移液管加入25ml乙醚,再加入15克无水硫酸钠,立刻加塞振荡10分钟,将醚层移入具塞离心管中,以3000r/min离心5 min进行分离。
用移液管迅速吸取离心管中澄清的醚层10ml,于以衡重的称量瓶内,蒸发去除石油醚后,于100~105摄氏度烘箱中烘至衡重(约30分钟)。
食品分析之油脂的测定复习要点

脂类的测定脂肪(甘油三酯)含95-99%脂类类脂(脂肪酸、糖脂、磷脂、甾醇、固醇)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乙醚,石油醚,氯仿)大多数动、植物食品都含有天然脂肪或类脂化合物,但含量不同。
脂类物质的功能和测定意义提供热量;37.62kJ/g提供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VE、VD、VA;赋予食品特殊风味、组织结构、品质、外观、口感。
脂类的测定方法食品中脂肪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如动物性脂肪及植物性油脂;也有结合态,如天然存在的磷脂,糖脂,脂蛋白及某些加工食品中的脂肪,与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形成结合态。
大多数食品中所含的脂肪为游离脂肪,结合态脂肪含量较少。
样品前处理:有的需将样品粉碎,切碎,研磨等;有的需将样品烘干;有的易结块,可加4~6倍量的海砂;有的含水量高,可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使样品成粒状。
总脂的测定方法直接萃取法食品中总脂含量在80%以下,通常利用溶剂将脂类从经预处理的食品中萃取出来,从而直接测定总脂含量。
工业用正己烷作为溶剂,实验用乙醚。
(分析油饼中脂类含量时,正己烷只能萃取出油脂,而含有氧化酸的甘油酯则萃取不出来;当使用乙醚作为溶剂时,不仅能将含有氧化酸的甘油酯萃取出,还能萃取出很多不溶于正己烷的氨基酸,色素,乙醚为溶剂时测得的总脂含量远远大于使用正己烷所测得的总脂含量)索氏提取法(代表性方法)索氏提取的基本原理将经前处理的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使样品中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的残留物即为粗脂肪。
本法提取的脂溶性物质为脂肪类混合物,除含有脂肪外还含有磷脂,色素,树脂,固醇,芳香油等醚溶性物质。
2. 虹吸现象虹吸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现象,将液体充满一根倒U 形的管状结构内后,将开口高的一端置于装满液体的容器中,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虹吸管从开口于更低的位置流出。
3. 循环回流适用范围与特点1. 脂类含量较高,结合态的脂类含量较少2.能烘干磨细,不易吸湿结块的样品的测定3.测得的只是游离态脂肪,而结合态脂肪测不出来索氏提取过程滤纸筒的制备→ 样品制备→索氏提取器的准备→抽提→回收溶剂→ 称重计算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称取干燥并研细的样品2-5g ,必要时伴以海砂,无损地移入滤纸筒2)半固体或液体样品:称取5-10g 于蒸发皿中, 加入海砂约20g ,于沸水浴上干燥后,再于95-105℃烘干、研细,全部移入滤纸筒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仿/甲醇法提取
称取干燥、粉碎的南极磷虾置于匀浆机,按1:6(m/V)料液比分别加入氯仿/甲醇(2:1,V/V)、无水乙醇和正己烷于室温(25 ℃)搅拌浸提。
过滤后用少量提取溶剂冲洗滤渣,合并滤液。
采用无水乙醇和正己烷提取的滤液真空旋转蒸发,温度为40 ℃。
采用氯仿/甲醇法提取的滤液中要加入10%氯化钠溶液,振荡摇匀后静置过夜,溶液分层明显,收集下层氯仿层,通过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移至旋蒸瓶,于40 ℃下真空旋转蒸发。
每100克新鲜或冷冻样品将组织在Waring Blendor中用混合物均化2分钟,100毫升氯仿和200毫升甲醇。
然后向混合物中加入100毫升氯仿和混合30秒后,加入100ml蒸馏水并继续混合30秒。
过滤匀浆。
通过在Coors No. 3布氏漏斗上的Whatman No.1滤纸轻微吸力。
过滤通常很快,当残留物变成时干燥,在烧杯底部施加压力,以确保最大限度地重新加入溶剂的混合物。
将滤液转移至500毫升量筒中,并且,在允许几分钟完全分离和澄清后,记录氯仿层的体积(至少150ml)和酒精通过抽吸去除图层。
少量氯仿层也是移除以确保完全移除顶层。
氯仿层含有纯化的脂质。
对于定量脂质提取,保留在组织残留物中的脂质是通过将残余物和滤纸与100ml氯仿混合来回收。
将混合物通过原始布氏漏斗和混合器过滤。
将罐和残余物用总共50ml氯仿冲洗。
这种滤液是在除去醇层之前与原始滤液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