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
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信息报送及统计报表填报的说明
附件 4: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信息报送及统计报表填报的说明一、要明确信息报送中的一些概念总体要求是,各县市区农机局要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切实明确信息报告范围、内容,弄清报告程序、方法,严守报告时间和工作需求,认真负责地搞好灾后恢复重建项目信息报送工作。
1.报告的内容对应在规划明确的重建任务和年度计划确定的重建项目的实施动态情况。
各市区报告的内容对应的依据:一是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10 个专项规划明确的重建任务;二是省发改委下达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川发改投资〔2008〕936 号,以下简称《省年度计划》)确定的年度计划任务,以及调整后的灾后重建2009 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表、灾后重建三年目标任务分解表、灾后重建分行业年度计划表对应的计划任务动态情况。
2.上报内容的形式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量化情况填报三表:反映项目的实施状态(开工、在建、完工)、进度、资金使用情况;二是书面文字报告:反映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建议和措施。
二、要清楚统计报表中各列栏目指标含意和填报口径。
1.关于附件1:《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汇总表(2009年1—月日)》的填报口径。
规划栏目和2009 年计划栏目按2008 年12 月18 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下达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年度计划的通知》(川发改投〔2008〕936 号)和补充调整后的年度计划对应填报,计划有调整的按调整后的填报。
本半月栏目按本半月实际的开工项目数、在建项目数、完工项目数填报,完成投资按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在本半月内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填报;本年度截止本半月栏目按2009 年初至本半月内累计开工、完工项目数填报,累计完成投资按本年度至本半月之前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加本半月内开工、在建、完工项目完成实物工作量所完成的投资数填报。
县按项目划分汇总上报市(州)。
2.关于附件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实施进度统计表(2009 年1—月日》的填报口径。
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
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
成都市(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住房专项规划、城镇体系专项规划、农村建设专项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生产力布局专项规划、市场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生态修复专项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精神家园重建专项规划
编制单位: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小组
组长:孙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单位:市发改委
成员单位:市委机要局、市统筹委、市经委、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劳动保障局、市国土局、市建委、市规划局、市交委、市水务局、市农委、市林业园林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人口计生委、市环保局、市广电局、市体育局、市统计局、市旅游局、市机关事务局、市信息办、市房管局、市粮食局、市防震减灾局、市政府金融办、市国税局、市地税局、市气象局、市邮政局、成都电业局、市物流办、市妇联、市残联、人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市能源办,都江堰市政府、彭州市政府、崇州市政府、大邑县政府
谨以本规划
向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致以深切悼念
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广大灾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成都市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人们致以真挚感谢
附件:点击下载成都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
【地震】汶川地震灾后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
【关键字】地震汶川地震灾后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设计说明序汶川大地震已过半年,与震中近在咫尺的映秀镇区重建工作,牵动人心。
我们的视线穿越满目的废墟,缅怀苦痛,试图重新解读这片土地;我们的视野超越空间的局限,放眼周边,思考重建之路;我们的记忆包容了时间的伤痕,收拾心情,探索未来发展之道。
在历史的时空中,我们在寻找答案……1. 前期研究——规划要点与立意分析1.1. 宜居·安全——躲难减灾设计以灾后重建的典范城镇为目标,映秀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躲难减灾问题。
而面临的主要困难,可归结为:1、毗邻地震断裂带及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地区;2、城镇可用土地资源有限,躲难空间难于安排;3、对外交通联系依靠沿岷江河谷公路,灾害发生时可能中断。
针对以上特点,本规划遵循“躲让”,“抵抗”,“自救”相结合的防灾策略,通过科学有效的防灾系统规划,在各种灾害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间树立坚实的屏障。
1.2. 缅怀·激励——“512汶川大地震”纪念映秀,是汶川大地震的核心纪念场所。
规划方案力图整合现有的纪念资源,并进一步完善、升华,打造完善的城市纪念体系。
缅怀伤痛的百花大桥遗址、映秀中小学遗址,遇难者公墓、地震飞落巨石,以及反映赈灾感人场景的铁军大道和救援直升机起降场,都将是规划研究的重点。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纪念体系在情感因素以外,还应融入科学、教育的因素。
作为举世瞩目的震灾中心城镇,映秀镇周边及镇内遗迹遗址和灾后自然环境具有科学考察和教育、研究的极高价值。
因此,城市纪念体系需要包含科学、教育等积极元素,以反映人类缅怀前事同时的理性思考和积极应对。
1.3. 传承·发扬——藏羌民族文化藏羌文明源远流长,民族文化魅力天成,而映秀镇正是由成都平原文化进入川西山川文化的咽喉,被誉为“西羌门户”。
唯有在重建规划中传承、发展地域特色和文化,才能在使当地同胞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基础上,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重建乐土、生生不息的坚强信念。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做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后恢复重建必须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之上,认真做好灾害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考虑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先急后缓、统筹安排,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灾后恢复重建要从灾区实际出发,尊重民意,注重实效,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
3.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灾区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自己动手、生产自救,苦干实干、重建家园。
4.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把政府主导和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结合起来,组织实施好对口支援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灾区恢复重建。
5.要把修复重建城乡居民损毁住房摆在突出和优先的位置。
对于可以修复的住房,要尽快查验鉴定,抓紧维修加固;对于需要重建的住房,要科学选址、集约用地、合理确定抗震设防标准,尽快组织实施。
让受灾城乡居民早日住上安全、经济、适用、省地的住房。
6.在中央的统筹部署下,国务院牵头编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和产业调整、城乡住房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修复和农村建设等9个专项规划,受灾省市县结合国家层面的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重建规划。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体系形成灾后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各地方规划相互衔接配套的灾后重建规划体系,为灾后重建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些做法对于恢复汶川地震灾区的生产生活秩序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巨大损失。
面对空前惨烈的灾难,中国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展了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民众生命,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中国政府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原则,科学制定灾后恢复重建规划,迅速推出一系列支援灾区的政策和措施,各地积极开展对口支援,迅速组织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经过一年多时间,地震灾区的城乡居民住房大部分实现重建、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优先恢复重建,基础设施的恢复重建、产业重建和结构调整、历史文化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果。
地震灾区在加快重建家园的同时,更加关注改善灾民的生活状况。
各级政府官员深入灾区,向灾民问寒问暖;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努力帮助灾民摆脱灾难造成的心理影响,使他们重振走向新生活的信心。
中国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得到了众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国际友好人士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的真诚同情和宝贵支持,对此,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
图片说明:20091001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四川地震灾区考察灾后恢复重建情况时,同平武县平通镇牛飞村的羌族村民们围坐在火炉边亲切交谈。
20091002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月24日在中国农历新年,前往四川地震重灾区北川羌族自治县,看望喜迁新居的羌族民众。
20091003 瑞士在华机构援建的四川崇州隆兴镇中心幼儿园项目2009年5月奠基动工。
该幼儿园建成后可容纳240名儿童。
20091004 2009年9月1日,由一家中国台湾公司援建的都江堰新建小学交付使用。
20091005 汶川地震重灾区四川省都江堰市向峨乡灾后重建的社区新居。
20091006 甘肃文县宋家坝村民在灾后恢复重建的新村道路两旁栽植树木。
灾后恢复重建计划
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是指在自然灾害或其他重大灾害事件之后,为了恢复和重建受灾地区的基础设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些计划旨在帮助受灾地区重新恢复正常运作,并在未来减少或应对类似灾害的风险。
灾后恢复重建计划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基础设施恢复:重建计划会重点考虑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力、通信、供水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恢复对于受灾地区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房屋和建筑恢复:在灾后恢复重建计划中,重建受灾地区的房屋和建筑物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包括修复受损的房屋、重建毁坏的建筑物,以及提供住房设施给无家可归的人们。
3.经济恢复和发展:重建计划还会考虑受灾地区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这可能包括支持当地企业和农民重新恢复生产,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多元化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财政支援等手段,刺激经济的发展。
4.社会福利和民生保障:重建计划也会关注受灾地区的社会福利和民生保障。
这可以包括提供紧急救助和医疗援助,重建受损的教育和医疗设施,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等。
确保受灾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是重建计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5.环境保护和风险减灾:重建计划还应考虑对环境的保护和风险减灾的措施。
这可以包括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规划防灾设施,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等。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减少未来灾害的风险,提高受灾地区的抵御能力。
总之,灾后恢复重建计划是为了帮助受灾地区从灾难中恢复过来,并为他们建设更加抗灾和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通过综合考虑基础设施、房屋和建筑、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需求,制定合理有效的重建计划,可以帮助受灾地区尽快恢复正常,并提高其抵御灾害的能力。
灾后建筑物的修复与重建
四、灾后重建需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1.适当调整地震区划
汶川、北川、 绵竹、都江堰 等设防烈度设 为7度,绵阳、 德阳的设防烈 度设为6度。 但此次汶川地 震造成汶川及 周边地区的地 震烈度达到Ⅹ 度。
几年前我国就开始了断层摸底工作,但 主要是在城市集中地带。建议在边远地区 也开始这种系统的断层摸底工作。然后适 当调整地震区划图,为灾后重建提供可靠 的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
震前文星塔
震后文星塔
专家指出,与其他倒塌的民房不同,古建筑 遗址修复不能操之过急,需要在摸清楚遗址受损 情况的基础上才能考虑其修复工作。如何恢复原 有遗址的建筑风貌,还需要经过国内权威专家的 论证,确定方案以后才能实施。地震中损坏的一 些木结构建筑有望尽早修复。砖石结构建筑的修 复则是非常复杂的一项工作,但专家提醒,其中 未被震碎的瓦片可以在灾后复建时重新使用,以
• 简洁、规则。
4.采用隔震、减震等新技术
优点:通过隔震垫调整结构动力参数,变形集中在柔 软支座,使楼体只发生缓慢平动,从而保护内部结构, 可抵抗7.8级地震。
5.将村镇建筑纳入国家规范体系
汶川大地震中,大量的村镇房屋倒塌,造成 大量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 村镇房屋根本是不设防的,建设之初也没有进行 正规的设计、施工和规划。很多村镇的建设都还 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大量的农村建筑是随意施工, 拍脑袋做事,材料质量不过关,严重影响了建筑 的质量。所以灾后重建中应该将村镇建设纳入到 国家标准规范体系,同时加强政府指导和监督。
• 第二种方案:迁址重建。 代表:北川 (新址选择)
• 第三种方案:行政合并。
四川省已经出台了《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 规划工作实施方案》,规划期将分为近三年和后 五年。2008年-2010年以恢复重建为主;2011年 -2015年以发展提高为主,力争在未来八年时间 里将汶川等受灾地区建设成为一个综合工业、农 业和旅游等资源的新型城区。同时,国务院常务 会议审议并通过《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草案)》,重点将灾后重建涉及的重要问题做 了详细规定。这为科学有序的开展灾后重建提供 了最有力的法律保障。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後农房重建工作方案
“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6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制定了“5.12”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工作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自力更生,坚持统筹兼顾,把灾后农房重建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充分发挥受灾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组织、灾民自建、社会支持,确保受灾群众尽快住进经济、实用、安全的永久性住房,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基本原则(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农房重建必须做到规划先行、方案具体,在全面准确掌握房屋倒塌和严重损坏的基础上,科学制定重建规划和实施方案。
规划和方案要体现科学性、适用性、操作性。
在出台重建规划的前提下尽快启动分步实施。
(二)政府组织,农民自建。
农房重建必须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有序进行。
灾区各级政府要做好农房重建的科学选址、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资金补助、政策扶持、社会动员等方面的工作。
要调动受灾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其自力更生、自主建房的主体作用。
(三)因地制宜,统筹兼顾。
农房重建必须依据统计台账,结合倒损情况,因地因户制宜,做到统筹兼顾。
除因灾无法在原址重建的外,原则上应在原址建设。
异地重建的,宅基地可新旧折抵、一户一宅。
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传承农房民族文化特色。
(四)技术指导,强化质量。
农房重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建筑技术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建设,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安全、经济、透用”,降低建设成本。
三、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任务。
力争用1年半时间,全面完成汶川地震因灾倒塌和严重损毁农房重建任务,保证受灾群众在2009年12月底前住进新房。
(二)阶段目标任务。
1.2008年,除国家确定的6个重灾市(州)外,其它受灾市(州)全部完成重建任务;6个重灾市(州)完成重建任务60%。
全省力争完成农房重建任务70%。
2.2009年,全省完成农房重建任务100%。
四、政府补助对象和标准(一)对恢复重建永久性住房的农户,政府按以下政策给予建房资金补助。
国务院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的通知
资源 比较 富集 ,世界 文化 自然遗产 和 自然保
护 区比较 集中 ,旅游资 源丰富 , 能 、有色金 属和非金 水
第一章
第一节
重建基础
灾区概况
属矿等 资源蕴 藏较 多。
— —
经济基 础 薄弱 ,平 原地 区工 业化程 度 相对较
高 ,高山高原地 区经 济规模较 小 ,产业结 构单一 ,贫 困 人 口集 中。
— —
持 以人为本 ,尊重 自然 ,统筹兼顾 ,科 学重建 。充 分依
靠 灾区广大干部 群众 , 弘扬 中华 民族 自力更生 、 苦奋 艰
斗 的优 秀 品质 。充分发 挥社会 主义 制 度的政治 优势 , 举 全 国之 力 ,有效 利用各种 资源 。通过 精心规划 、 心组 精
自然 灾害 频发 ,高 山高原 地 区地震 断裂带 纵
安置 受灾 群众 等方 面取 得重 大阶 段性 胜利 。
汶 川 地 震 灾 后恢 复 重 建 是一 项 十 分艰 巨的 工作 。 面对受 灾面积 广 大 、受灾人 口众 多 、自然 条件 复杂 、 基
中 国气象局 、中国银行 业监 督 管理 委 员会 、中国证券 监
督管理 委 员会 、 国保 险监 督管理 委 员会 、国家 电 力监 中
成 员单位 :陕西省 人 民政府 、 肃 省人 民政府 、 甘 教
l ‘
-- -
勇 U磊
20 0 8年 5月 l 2日 l 4时 2 分 ,汶 川发 生里 氏 8 0 8 .
育 部 、 学技 术部 、工业 和信 息化 部 、国家 民族事 务 委 科
级特 大地 震 , 数万 同胞 在灾害 中不 幸遇 难 , 数百万 家庭 失去世 代 生活 的家 园 , 十年辛 勤劳 动积 累的财 富毁于 数
10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规划正式公布
是 为 贯 彻 胡 锦 涛 总 书 记 在 今 年 6月 2 地 震 断 裂 和 地 震 机 理 的重 要 工 程 。 号 3 一
3 1两 院 院 士 大会 上 的 讲话 精 神 , 实 温 孔 的 正 式 开 钻 , 志 着 中 国 地 学 界 向地 落 标 家 宝 总 理 重 要批 示 而 组 织 实施 的 。 了 震 研 究 和 预 报 领 域 吹 响 新 一 轮 的 进 军 为 提 高对 于 自然灾 害 的 监 测 和 预 警 能 力 , 号 角 。
至 此 .汶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1 0项 专 项 交 通 、 信 、 源 和 水 利 等 四 个 方 面 基 础 规 划 》 通 能 。
规 划 已经 全 部 公 布 。
设 施 建 设 将 耗 时 3年 .估 算 总 投 资 17 60
中国 计 划 用 3年 左 右 的 时 间 ,耗 资 1
资
讯
国家 发 展 改 革 委 1 1月 7 1 布 了 3公 体 系 基 本 恢 复 , 大 次 生 灾 害 隐 患 点 得 到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市 场 服 务 体 系 专 项 重 《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防 灾 减 灾 专 项 规 有 效 治 理 ,应 急 救 援 救 助 能 力 得 到 提 高 , 规 划 》 《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生 态 修 复 汶 、汶 I 划 》 《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基 础 设 施 综 合 减 灾 能 力 明 显 提 升 。《 划 》 明 确 了 项 规 划 》 《 川 地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农 村 建 和 汶 规 还 、汶
专项规划》 。之 前 两 天 , 展 改 革 委 联 合 多 灾 害 风 险 治 理 、 测 预 警 、 急 指 挥 和 救 设 专 项 规 划 》 《 川 地 震 灾 后 恢 复 重 建 城 发 监 应 、汶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计划方案
灾后生态修复项目林草植被修复实施方案第一章项目提要1.1、项目名称灾后重建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第一期)1.2、项目性质新建(恢复重建)1.3、项目主管部门某区林业局1.4、规划依据与原则1.4.1、规划依据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2、《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3、《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实施方案》(川府发电〔2008〕81号);4、《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灾后重建规划组);5、《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四川省林业损失专项评估报告》(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6、《四川汶川地震灾后生态修复重建规划》(四川省林业厅2008年6月);7、《省林业厅在全省地震灾后林业恢复重建培训会上的讲话》8、《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9、《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15163-2004);10、《森林抚育规程》(GB/T15781-1995);11、《育苗技术规程》(GB/T6001-1999);12、《造林经营环境保护规程》(DB51/T380-2003);13、《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LY5141-1999);14、《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11607-2003);1.4.2、规划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总体部署、依法重建、突出重点、确保急需、因地制宜,难易结合的原则;2、坚持尊重自然,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兼顾,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生态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2、坚持生态优先,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相结合的原则;3、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造、封并举,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4、坚持适地适树适种源的原则,以优良乡土树种为主,适当选用引种成功的外来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5、采用先进实用的营造技术和科研成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第一;1.5规划实施范围生态修复建设林草植被恢复项目,规划覆盖受灾区域东坝、大石、工农、河西、宝轮等17个镇办乡及国有森林管理和某经济开发区。
512地震灾后重建实施方案范文
512地震灾后重建实施方案范文某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22年建设项目实施方案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特大地震波及我县,给我县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行各业都造成了重大损失。
截至5月26日下午6时,全县受灾总户数达到37766户,受灾人口151184人,共造成13人死亡、1266人受伤;3010间5.5万平方米房屋倒塌,138886间271.93万平方米房屋受损;工业、农业、教育、卫生、文化、广播电视、金融、税务、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城镇基础设施、乡村公路、桥梁、水利、电力、通讯等各个领域普遍受损严重,全县受灾损失累计达176413.98万元。
为了把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保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根据省市关于抗震救灾工作的安排部署和《某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2022年实施恢复重建项目概况按照《某县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2022年,全县规划实施各类灾后重建项目个,估算总投资万元。
其中;;;。
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万元。
二、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抗震救灾的总体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安排、分清缓急、突出重点、自救为主、政府支持”的原则和“六个一”的工作思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整合各种资源,统筹人力、物力、财力,结合“十一五”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超前谋划,立足应急,着眼长远,合理布局、分步实施,尽快恢复重要基础设施,尽快恢复工农业生产,尽快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和重建家园的伟大工程,奋力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基本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灾后恢复重建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一篇概述 (1)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研究过程 (2)第二章工程概况 (5)2.1 项目名称 (5)2.2 建设地点 (5)2.3 项目业主 (5)2.4 可研编制单位 (5)第三章编制依据 (6)第四章编制原则 (8)第五章编制范围及内容 (10)5.1 道路工程 (10)第六章简要结论 (11)6.1 建设项目的符合性 (11)6.2 技术标准 (12)第七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4)第二篇城市概况 (15)第一章历史特点、地理位置、行政区划 (16)1.1 历史沿革 (16)1.2 地理位置 (17)1.3 行政区划 (17)2.1 县城(东河镇) (18)2.2 城市性质 (18)2.3 城区规划规模及人口 (18)2.4 旺苍社会经济概况 (19)第三章自然条件 (21)3.1 地形地貌 (21)3.2 气候水文 (21)3.3 地震效应 (22)第四章工程、水文地质 (23)4.1 地质构造 (23)4.2 水文地质 (23)4.3 地下水 (23)第三篇5.12 地震的影响及建设必要性 (25)第一章5.12 地震的影响 (26)第二章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8)2.1 本工程的建设是恢复城市功能,保证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的需要 (28)2.2 本工程的建设有助于促进旺苍县灾后经济尽快恢复 (28)2.3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保证旺苍灾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28)2.4 本工程的建设可以提高旺苍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9)第三章社会目标及效益 (30)第四篇交通分析与预测 (31)1.1 县域交通运输现状 (32)1.2 城市交通现状 (32)第二章交通量预测 (35)2.1 趋势交通量预测 (35)2.2 转移交通量预测 (36)2.3 诱增交通量预测 (38)2.4 交通量预测结果 (39)第三章机动车道数拟定 (41)3.1 现状断面单向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 (41)3.2 车道数初步拟定 (42)第四章建设标准适应性分析 (45)第五篇城市道路工程 (46)第一章城市道路规划及现状 (47)1.1规划道路概况 (47)1.2 综合交通规划与现状 (47)1.3 城区道路规划与现状 (47)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9)2.1 该工程对灾后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49)2.2 该工程的开工建设,是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结构的需要 (50)2.3 该工程的开工建设,能大大的改善城市居民的人居环境 (50)2.4 该工程的开工建设,将会大大促进旺苍县的城市发展 (51)3.1 方案设计原则及设计标准 (53)3.2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58)3. 3 道路工程设计 (59)3.4 排水工程设计 (68)3.5 给水工程设计 (76)3.6 附属工程设计 (81)第六篇项目招投标及实施计划 (91)第一章项目招投标 (92)1.1 实施原则及步骤 (92)1.2 实施组织与分工 (92)1.3 项目主要履行单位的选择 (93)1.4 项目招投标方案 (93)第二章项目计划进度 (95)第七篇社会评价报告 (96)第一章项目背景介绍 (97)1.1 旺苍县社会经济概况 (97)1.2 地震的损失情况 (98)1.3 社会目标以及效益 (98)第二章社会评价结论 (99)第八篇资金筹措及投资估算 (100)第一章编制范围 (101)第三章人工、材料、设备价格采用 (103)第四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内容及费率标准 (104)第九篇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 (105)第一章环境保护 (106)1.1 环境标准 (106)1.2 环境污染因素分析 (106)1.3 主要污染防治对策及措施 (109)1.4 环境评价 (110)第二章水土保持 (111)2.1 施工临时占地的恢复措施 (111)2.2 料场的恢复措施 (111)2.3 堤背坡绿化措施 (111)第十篇效益分析与社会评价 (112)第一章经济效益 (113)第二章社会效益 (114)第三章环境效益 (115)第四章评价结论 (116)第十一篇结论及建议 (117)结论和建议 (118)第一篇概述第一章项目建设背景及项目研究过程1.1 项目建设背景“5.12”汶川特大地震和连续的余震,共造成旺苍县38个乡镇(街道)、382个村(社区居委会)、2513个社、14.7万户45.47万人受灾、其中重灾19.6万人,灾害直接损失达123.9亿元。
成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
中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成立地震灾后重建红十字援建项目
领导小组的通知
为顺利实施我县地震灾后重建红十字援建项目工作,根据《中国红十字总会关于印发〈中国红十字会参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实施意见〉的通知》(红总字[2008]64)号规定和相关会议精神,县政府决定成立县地震灾后重建红十字援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援建项目工作的领导和实施。
组长:黄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红十字会会长)副组长:丁勇(县卫生局局长、县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成员:郑大明(县教育局局长)
刘礼(县民政局局长)
周勇(县发改局局长)
甘志(县财政局局长)
刘剑(县规划建设局局长)
廖守龙(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曾宇(县审计局局长)
武术玉(县纪委副书记)
陶开军(县卫生局纪委书记)
领导小组下设:
教育援建项目工作组,由郑大明同志任组长,具体负责实施援建学校项目工作;
民房援建项目工作组,由刘礼同志任组长,具体负责实施援建民房项目工作;
卫生援建项目工作组,由丁勇同志任组长,陶开军同志具体负责实施援建卫生院(站)项目工作;
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丁勇同志任主任,陶开军同志任副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事务工作(设在县红十字会)。
二00八年八月十三日。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强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7.9级地震,这是距离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发生的最为严重的地震灾害之一。
汶川地震给当时的四川省乃至全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给灾区人民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为了尽快恢复灾区,展开重建和发展工作,国家启动了汶川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
汶川地震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是指由中国各地、各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海外华侨华人有序开展的汶川地震灾区援助行动。
这个方案既体现出国家的关心和关注,也充分发挥了社会的力量和智慧,发挥了各方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汶川地震灾区进行了支援和援助。
首先,这个方案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力量和作用。
财政部门向灾区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房屋重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社会保障等方面。
国家还成立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纲要》,建立了灾后重建统一领导机构和工作协调机构,组织了专家对灾区进行了详细的评估和规划,制定了方案,并组织实施。
其次,这个方案也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作用。
各地政府派出援助队伍到灾区,帮助灾民处理善后事宜,为灾区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援。
同时,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落实援助方案,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援助计划和方案,为灾区提供了更为全面和细致的支持。
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也是这个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地各界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参与到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工作中来。
许多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无偿捐赠了大量的物资和资金,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
许多志愿者自发前往灾区进行义务劳动,为灾区重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个方案得到了全国各界的积极响应和广泛支持,在汶川地震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这个方案的优势在于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力量,实施综合、多样化和创新的援助模式,有效提高了救援和重建的效率,为灾区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塑造了全民援助、共克时艰、互帮互助的社会风尚。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汶川特大地震给四川、甘肃、陕西等地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为支持和帮助受灾地区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使地震灾区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现就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有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举全国之力支持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明确政策、加强保障,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努力争取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让灾区人民满意,让全国人民满意。
(二)基本原则。
1.全面支持,突出重点。
政策措施支持范围覆盖灾后恢复生产和重建的各方面,同时重点支持城乡居民倒塌毁损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恢复重建。
2.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就业等各类政策,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各项财政投入、对口支援、国内银行贷款等资金,引导使用好各类捐赠资金,使政策安排、资金投入及重建规划相互衔接,有机配合,形成合力。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根据受灾程度、恢复重建对象的不同,实行分类支持。
对受灾严重地区给予重点支持;对公共服务设施和公益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捐赠等其他投入为辅;对工商等企业恢复生产和重建,运用市场机制,以企业生产自救为主,国家给予财税等政策支持,带动银行信贷资金投入。
4.立足自救,各方帮扶。
贯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把国家支持、社会援助和生产自救结合起来,调动和发挥受灾地区干部群众等各方面的积极性,立足自力更生,加快恢复重建。
①/Art_View.asp?ID=444,最后访问时间2011年8月23日。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文本(公开征求意见稿)2008年8月12日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编制单位: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组组长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组长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成员单位:陕西省人民政府、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水利部、农业部、商务部、文化部、卫生部、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文物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支持单位: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国家测绘局谨以本规划向汶川特大地震中不幸遇难的同胞致以深切悼念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广大灾区人民致以崇高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人们致以真挚感谢目录前言 (1)第一章重建基础 (2)第一节灾区概况 (2)第二节灾害损失 (3)第三节面临挑战 (5)第四节有利条件 (6)第二章总体要求 (6)第一节指导思想 (6)第二节基本原则 (7)第三节重建目标 (8)第三章空间布局 (9)第一节重建分区 (9)第二节城乡布局 (11)第三节产业布局 (12)第四节人口安置 (12)第五节用地安排 (13)第四章城乡住房 (14)第一节农村居民住房 (14)第二节城镇居民住房 (15)第一节市政公用设施 (16)第二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18)第六章农村建设 (19)第一节农业生产 (19)第二节农业服务体系 (20)第三节农村基础设施 (20)第七章公共服务 (21)第一节教育和科研 (21)第二节医疗卫生 (22)第三节文化体育 (23)第四节文化自然遗产 (24)第五节就业和社会保障 (25)第六节社会管理 (26)第八章基础设施 (26)第一节交通 (27)第二节通信 (28)第三节能源 (28)第四节水利 (29)第九章产业重建 (30)第一节工业 (30)第二节旅游 (32)第四节金融 (34)第五节文化产业 (34)第十章防灾减灾 (35)第一节灾害防治 (35)第二节减灾救灾 (35)第十一章生态环境 (36)第一节生态修复 (36)第二节环境整治 (38)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 (38)第十二章精神家园 (39)第一节心理康复 (39)第二节民族精神 (40)第十三章政策措施 (40)第一节财政政策 (40)第二节税费政策 (41)第三节金融政策 (42)第四节土地政策 (43)第五节产业政策 (43)第六节对口支援 (44)第七节援助政策 (45)第八节其他政策 (46)第一节资金需求和筹措 (47)第二节创新融资机制 (47)第三节资金配置原则 (48)第十五章规划实施 (49)第一节组织领导 (49)第二节规划管理 (50)第三节分类实施 (51)第四节物资保障 (51)第五节监督检查 (51)前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数万同胞在灾害中不幸遇难,数百万家庭失去世代生活的家园,数十年甚至几代人辛勤劳动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灾后重建典型案例
灾后重建典型案例灾后重建是指在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后,对受灾地区进行修复和重建工作,以恢复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灾后重建案例。
1. 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汶川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灾后重建工作包括重建房屋、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恢复交通和生产生活秩序,同时加强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2. 2010年海地地震灾后重建:海地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基础设施破坏,重建工作包括修复道路、桥梁,重建学校和医院,改善供水和电力设施,重建住房等。
3. 2005年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后重建: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受到了严重的海啸袭击,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旅游设施、港口、机场,改善海岸防护设施,重建渔村和居民点等。
4. 2011年日本东北地震灾后重建:日本东北地震引发了核泄漏事故和大面积破坏,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核电站、道路、铁路、港口,重建受灾地区的城镇和农田,改善防灾设施等。
5. 2013年菲律宾台风海燕灾后重建:菲律宾遭受了强台风袭击,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农田受损,重建工作包括修复基础设施、重建住房、恢复农田和渔业,改善防灾减灾体系。
6. 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啸灾后重建: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受到了严重的海啸袭击,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旅游设施、港口、机场,改善海岸防护设施,重建渔村和居民点等。
7. 2017年墨西哥地震灾后重建:墨西哥地震造成了大量建筑倒塌和基础设施损毁,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房屋、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重建道路和桥梁,改善地震防灾设施。
8. 2018年印度喀拉拉邦洪灾灾后重建:印度喀拉拉邦遭遇了严重的洪灾,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房屋、道路、桥梁,重建学校和医院,改善供水和电力设施,恢复农田和渔业生产。
9. 2009年中国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玉树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基础设施破坏,灾后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房屋、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改善道路和水电设施,加强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10. 2015年尼泊尔地震灾后重建:尼泊尔地震导致了大量房屋倒塌和文化遗产破坏,重建工作包括修复文化遗产、修复房屋、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改善道路和水电设施,加强地震防灾减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环境及社会安全保障政策筛选与评价框架在使用中2008年12月5日中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目录2项目描述 (3)3. 子项目的选择 (4)4. 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政策框架 (5)5.解决环境和社会安全保障问题的方法 (6)6.追溯报帐子项目的安全保障筛选和影响管理 (12)8.能力建设 (13)缩写和术语CDC 社区疾病控制中心DSP 大坝安全计划EIA 环境影响评价EMP 环境管理计划EMCP 少数民族社区计划ESSAF 环境及社会安全保障政策筛选与评价框架GoC 中国政府MCH 妇幼保健中心MEP 环境保护部OM 业务手册PCR 物质文化资源PMO 项目管理办公室RAP 移民行动计划SA 社会评价TOR 工作任务大刚1. 项目介绍及目标1. 世界银行正在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提供金额为7.10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WERP)。
本项目支持中国政府在《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下文中简称“总体规划”)中确立的重建战略,本项目将出资进行地震灾后四川省和甘肃省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部门的重建和恢复工作1,并帮助两个省的汶川地震重灾区的长期可持续性经济恢复奠定基础。
2. 制订该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的目的是确保在所有世行贷款的活动中采取一切手段去避免和将环境和社会影响降至最低;对于那些不能避免的影响,将按照有关的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行政策确认并制订和实施必要的削减措施。
3. 该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将作为项目业务手册的一部分,并在项目法律协定中索引。
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包括正文和两个附件,它们建立了用于确定和管理由项目活动产生的潜在环境和社会影响的目标,程序,机构框架和实施安排。
它也建立了公众参与和解决可能产生的公众申诉的机制,并涵盖了建议在所有子项目使用的特定的筛选工具。
4. 在业务手册中将为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补充相关的技术指导规范,用于为环境和社会筛选和评价提供指南,并为项目的环境和社会专家提供一套工具——包括为项目实施机构和世行工作的专家。
这些指导规范包括项目能力建设所需的重要的材料,并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和更新,以便纳入获得的经验。
2项目描述5. 本项目的目标是将关键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服务至少恢复到汶川地震前的水平;在减少地震和洪水灾害的脆弱性的同时,对服务设施进行适度扩建,并加强地方政府管理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的能力。
6.本项目由两大部分组成,分别位于四川省和甘肃省。
项目重点是两省选定县市的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恢复与重建;其中甘肃项目还包括教育服务机构的恢复与重建。
在本项目中,把重点放在了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领域,因为这些领域的灾区恢复所带来的效益将能够改善市场进入的条件,以支持当地经济发展,并且实现更长期的医疗卫生和中小学教育目标。
7.在四川省,项目的基础设施部分将在绵阳、广元、巴中、南充和雅安5个市16个县资助重建与适度扩建所需的土建工程和货物。
项目的医疗卫生部分将出资在绵阳、广元、巴中、南充、雅安、成都和德阳等7市21个县进行卫生服务重建和扩建所需的土建工程和货物。
项目支持部分主要用于项目的培训、能力建设和工程成本。
1本项目出资的基础设施将主要位于城镇地区。
8.在甘肃省,项目将主要出资陇南市七个县的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教育子项目,重点放在成县、徽县和西河县。
项目的基础设施部分将出资基础设施重建和适度扩建所需的土建和货物。
项目的医疗卫生部分将出资重建及适度的扩建卫生服务所需的土建工程和货物。
项目的教育部分将为小学、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的恢复和适度扩建资助设施、设备。
如四川类似,项目支持部分主要用于培训、能力建设和工程成本。
3. 子项目的选择9.项目采用了框架方法,它对于当项目的原则和各子项目的选择标准在评估之前已经确定、但是在世行执董会批复之前无法对所有的子项目进行确定和评估的情况下,作为一个灵活的项目设计方法而采用。
10.子项目的定义是总项目中的一项活动,或位于单个县及主要行业之一(基础设施,卫生或教育)的一群类似活动。
每个子项目受项目的法律要求的约束,包括财务和安全保障要求。
有3大类子项目可以被放入项目:(1)那些有资格获得追溯报帐的子项目;(2)受地震损坏并在原址直接重建/改造的项目;(3)那些需要更长时间和更仔细准备的复杂的投资(由于被划分为高度灾害脆弱地区而不能在原址重建的资产;为了向受地震影响而从高度灾害脆弱地区迁出的居民提供服务,而在新地点重建和/或扩建的资产)。
11.世行和中国政府就十个项目选择标准达成了一致。
全部的子项目均须:1.包括在国家、省和地方的汶川地震重建规划中;2.属于基础设施/卫生和教育部门;3.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4.如果某些子项目是关于被毁或被破坏的服务或设施的重建,尤其是针对脆弱人群的子项目,而且没有其他重建资金来源的,此类子项目应被作为第一优先进行考虑;5.符合世界银行业务政策和世行政策8.0款要求(OP/BP8.00);6.符合国家、省、地方的技术标准和规范;7.其设计能够确保可持续的服务提供,包括设备和能力建设资金;8.其设计要有合理和有效的方案选择分析论证,包括技术、财务、社会、环境和安全考虑方面;9.根据目前和适当预测的需求来确定建设规模和阶段;10.能够在贷款协议规定的贷款关帐日期内完成。
12.四川和甘肃省政府在中央政府和一个大型专家组的支持下,已经完成了灾损和需求的初步评价,并编制了总体规划。
通过这些评价和总体规划,各县政府可以拟订合适的优先活动以便纳入本项目。
这些活动将被打包放入不同的子项目中,并由省项目办(位于四川)和市项目办(位于甘肃)按照已经达成一致的子项目选择标准和业务手册中建立的程序对这些子项目进行筛选。
13.世行项目组将对项目办的项目资格初步筛选进行确认。
当各子项目准备完毕,世行项目组将对被认为较复杂的子项目进行前审和评估。
对于所有其它子项目,世行项目组将在对较简单的子项目的检查团访问时以抽样的方式进行后审。
4. 环境和社会问题的政策框架14.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是按照以下的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行安全保障政策编制的。
4.1 国家法律法规1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已经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这已经在中国成为适用于所有投资的成文程序。
国家的环评要求将适用于汶川地震后的重建工作。
但是考虑到汶川地震的严重影响,国家环保部和四川及甘肃省政府自2008年5月发布了许多环境管理补充规定,并适用于所有汶川震后重建动作的环境管理。
16.在这些中央政府和省政府通过的新规定和指南中(见附件2),与本项目最密切相关的是与废墟和医疗废弃物管理,土壤污染和水有关的规定:∙废墟清理和废弃物管理;∙震区医疗垃圾安全处置;∙震区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震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和地表水水质的监测;∙震区土壤污染的防治和处理;∙汶川地震重建征地特殊规定17.中国已经制订了关于非自愿移民和少数民族的一些法律和规定及实施指南,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国家物权法和国家地区自治法。
中国还制订了一些相关的行业和地方规定,用于指导这些法律的实施。
这些法律和规定强调了要保护那些受投资项目消极影响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和少数民族。
考虑到汶川震后重建的需要,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特殊的规定,以简化和加快震后重建项目的征地程序。
在中国法律法规与世行的相关安全保障政策要求不对等的情况下,以后者为准。
18.将根据国内的指南和要求来制订本项目的安全保障要求,以尽可能地使各子项目所需的文件不与政府和世行的安全保障要求发生冲突。
4.2世行安全保障政策19.在2008年10月进行的项目评估期间,省政府和世行访问了拟建子项目中的一个样本项目。
根据此次初步访问,及与潜在合作部门的初步会议,评估团预计大部分的潜在子项目需要进行环境和社会研究,并需要得到符合中国法律和规定的批复。
此外,这些潜在的子项目将/可能触发下列的世行政策:∙OP/BP 4.01 环境评价:考虑到拟建项目的性质,该项政策将被使用。
将会按照OP4.01对单个的子项目进行筛选,并划分合适的环境类别,还将进行环境尽职调查。
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计划/削减措施的编制和实施,包括承包商采用的标准的环境行为规范”的技术指导将被纳入业务手册中。
∙OP/BP 4.04 自然栖息地:现场考察和潜在子项目位于城市地区的地理位置都表明,自然栖息地不大可能受到消极影响。
无论如何,全部的子项目建议书将根据对关键和非关键自然栖息地的潜在消极影响进行筛选。
如果需要,将准备合适的减缓措施,并作为具体子项目的环评和环境管理计划的一部分。
∙OP/BP 4.11 物质文化资源:一旦某个子项目包含对历史或考古遗迹的重建或保护,这些子项目将需要编写物质文化资源管理计划,这些管理计划将作为子项目环评的一部分或作为单独的报告。
将对所有子项目的环评/环境管理计划进行审查,确定其对物质文化资源的潜在影响,并将这些程序纳入所有的标准招标文件中来处理施工过程中的机会发现问题。
一份关于“物质文化资源管理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南将被纳入业务手册中。
∙OP/BP 4.37 大坝安全:考虑到现有大坝受到的损害,和在某些地方可能需要增加需蓄水能力的要求,地方政府可能提出对现有水库的维修工程或新的蓄水设施的投资计划。
一旦提出这些要求,预计OP 4.37会被触发。
一份关于“包括聘请大坝安全专家小组在内的大坝安全计划的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南将被纳入业务手册中。
∙OP/BP 4.12 非自愿移民:本项目预计会涉及征地和非自愿移民,特别是那些涉及扩建或在新地方重建的子项目。
因此,可能触发OP/BP 4.12。
将会就征地有关的影响对各子项目进行筛选,并编写和实施动迁行动计划。
一份关于“动迁文件的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南将被纳入业务手册中。
∙OP/BP 4.10 少数民族:根据项目地区的现场考察和与地方少数民族专家的初步讨论及文件审查发现,在项目地区可能不会出现少数民族群体。
但是所有的子项目都将按照OP/BP 4.10进行筛选,来确定上处的结论是否正确。
一份关于“社会评价和少数民族社区计划地的编制和实施”的技术指南将被纳入业务手册中。
5.解决环境和社会安全保障问题的方法20.根据世行政策OP/BP 8.00,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将在子项目的实施过程用于指导环境和社会安全保障规划的编写和达标。
随着这些子项目在项目实施期间被先后连续地确认并获得贷款支持,潜在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筛选和消减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将按照达成一致的环境及社会保障筛选和评价框架进行。
21.环境和社会影响筛选、减缓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将遵守如下步骤:步骤1 - 根据选择标准确定子项目;步骤2 - 根据中国法规和世界银行的政策进行潜在环境和社会保障影响的筛选,并决定要求的保障文件;步骤3 - 由世界银行审查保障筛选;步骤4 - 准备保障文件,进行磋商和披露;步骤5 - 在中国政府或/和世界银行内部审查和批准保障文件;步骤6 - 实施已经达成一致的行动;监督、监测和评价5.1 步骤1 - 根据选择标准确定子项目22.按照业务手册和项目的法律协定中规定的项目框架的要求,将使用一套标准的选择标准对所有的子项目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