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身体教案(10篇)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f709ba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fa.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了解人类与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意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老师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孩子们感知这些植物所具备的特征和共同点,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各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2、讲解环节•首先给孩子们讲解植物的身体结构,包括根、茎、叶、花等部位的构造和功能。
•然后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支撑植物并传输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并蒸腾等。
•最后,讲解人类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例如我们需要吃植物来获取能量和养分,植物能够提供我们的呼吸所需的氧气等。
3、实践环节•老师带领孩子们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并判断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例如种植小兰花或豆芽来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更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
4、总结环节通过本次教学过程,让孩子们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和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认识到人类与植物之间的紧密联系,意识到保护植物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孩子们观察植物并判断不同部位的功能和作用。
•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操作种植,了解植物生长过程。
•孩子们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和表达植物与人类之间的互动。
五、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植物的生命特征,同时让他们对人类保护植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是,在讲解环节中,我觉得自己的语言表述存在不够简洁明了的问题,下一次我会更加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度。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fab61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0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学科领域:科学年级:大班课时:1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比较和操作,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
2. 观察比较法: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图片,比较各个部分的特点。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关注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基本概念: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基本部分。
3. 观察比较:展示植物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比较各个部分的特点。
4. 操作实践:让幼儿亲手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加深他们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5. 总结提升: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植物各个部分的作用。
6. 拓展延伸:让幼儿举例说明身边常见的植物,分享它们的生长过程。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各个部分的重要性。
8. 课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以及如何关爱植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各个部分的认识程度。
2.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植物的关注程度。
3. 定期进行课堂评价,关注幼儿在科学探究方面的进步。
七、教学资源1. 植物图片:用于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 实物植物:让幼儿亲手触摸,加深认识。
3. 教学视频: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
4. 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
八、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观察能力较弱的幼儿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 植物的身体》教案
![《 植物的身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db4c31581b6bd97f19ea6f.png)
《1 植物的身体》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植物的身体(限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2、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交流活动,让学生知道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的。
教学难点学生正确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课件、凤仙花(俗称指甲花)的挂图、凤仙花的分解图片(自制)、可供学生阅读有关植物的图书。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出示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2、出示小蚂蚁:这只小蚂蚁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那么,你认为一棵完整的植物要由几部分组成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下面的研究活动。
二、学习新课1、研究植物的组成(1)讲述:请注意观察下面几种植物的身体构造:(向日葵、凤仙花、苹果树)并填写观察记录表。
(2)请看凤仙花的身体构造: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再看花生的身体构造:叶、花、茎、根、果实、种子(3)通过以上的观察探究,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像向日葵、凤仙花、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
(4)植物身体的各部分有哪些功用呢?(5)问: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是由这六部分组成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下面的探究。
苔藓、蕨类、藻类①植物有四个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②种子植物又可分为两种: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讲述:由此可见,在植物世界中,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的。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三、再次感受,谈体会1、请欣赏下面的图片,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2、让学生谈谈看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b00d7e3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6.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教案作者:X教学对象:幼儿园大班教学时间: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身体结构,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准备:1. 植物实物(如花草、蔬菜等)2. 植物图片3. 彩色笔、画纸4. 剪刀、胶水5. 记录表(见附录)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2. 展示植物实物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二、讲解(5分钟)1. 介绍植物的身体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幼儿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
三、操作(5分钟)1. 邀请幼儿用剪刀剪下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观察和触摸它们。
2. 让幼儿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出植物的身体结构。
四、小组讨论(5分钟)1. 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和观察到的植物特点。
2. 引导幼儿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身体结构对植物生活的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对植物身体结构和生长过程的认知程度。
3. 收集幼儿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附录:记录表姓名:____________植物名称:____________植物身体结构:____________植物生长过程:____________活动感受:____________六、观察与记录(5分钟)1. 邀请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如花草、蔬菜等。
2. 给每种植物拍照或绘制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记录植物的身体结构。
3. 引导幼儿注意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阳光、水分等。
七、植物的生长实验(5分钟)1. 准备几个小花盆,放入土壤并种植植物种子。
2. 引导幼儿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3. 讨论植物生长的需要,如光线、水分、温度等。
八、植物的身体测量(5分钟)1. 邀请幼儿使用尺子或软尺测量植物的身体部分,如根、茎、叶等。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身体”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身体”教案【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aeeef9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2.png)
大班科学活动植物的“身体”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2.能够识别植物的各个部位及其作用;3.观察、探究、思考,培养观察习惯和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植物的外部结构:根、茎、叶、花、果实;2.植物的内部结构:细胞、组织、器官、系统;3.植物的功能: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输送作用、支撑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展示一段视频,让学生们观看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引导学生们想象一棵植物的样子,让他们描述植物的外部结构。
2. 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观察一棵植物,并用手指触摸植物的各个部位,然后让学生们配合老师的指令,用语言描述他们的观察结果。
例如:老师说:“摸一摸这棵植物的茎,它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说:“茎很长,很细,很直。
”3. 科学探究教师向学生们展示不同部位的植物,并引导学生们发现不同部位的植物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例如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茎的支撑和输送、叶的光合作用、花的繁殖等等。
4. 教学反思本堂课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针对学生们在观察当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新的发现,进行集中反思。
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后带着问题去发现,促进学生们对植物科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植物“身体”教案,我深深体会到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并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交流、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深度发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让他们在发现中成长。
在学生的观察和描述中,我看到了学生的独特视角和思考能力,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中,我看到了教学和学习的奇妙交融。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我认为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比如在教学反思环节,可以同时针对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进行评价,建立课堂分享制度,让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交流彼此的认识和心得体会。
同时,本教案试图将复杂的科学概念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分解和阐述,但是在一些体验和操作的细节方面还可以再进一步调整和丰富,以提高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c08ab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4.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
2. 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植物的图片,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准备一些植物的实物,如花草、蔬菜等。
3. 准备一些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不同部分。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
3. 观察:让幼儿使用观察工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变化。
4. 讨论: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引导他们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
5. 总结:总结植物的各个部分和生长过程,帮助幼儿加深对植物的认识。
6. 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对植物的各个部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能够正确指出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他们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幼儿对植物的生长需要还不够理解,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
六、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安排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植物园或公园,让他们亲身体验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
2. 观察记录: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如绘画、写作等)记录下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科学实验:通过简单的实验,如种植种子、观察植物在光照、水分、土壤等方面的变化,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原理。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评估幼儿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记录方式。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3a5ef5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1.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
2. 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
三、教学准备:1. 实物: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 图片: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教具:放大镜、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带领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让他们说出植物的名字和特点。
2. 讲解:向幼儿介绍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让他们观察实物并说出各部分的特点。
3. 操作: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并让他们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4. 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植物的生长过程,并让他们用图片展示。
5. 总结:回顾植物的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收获。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幼儿在观察、比较、操作过程中是否积极参与?3.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水平?4.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5. 如何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动手制作植物生长过程的挂图,装饰教室环境。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植物身体组成部分和生长过程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观察他们是否能够主动关注植物的生长。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发现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以适当简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物观察和操作。
3. 鼓励幼儿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户外观察,参观植物园或农田,让幼儿亲身体验植物的生长过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70d03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c.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 引导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嗅闻等感官体验,了解植物各部分的功能。
3. 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并了解其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感官体验,发现植物各部分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颗植物,最好是幼儿常见的蔬菜或水果。
2. 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准备观察记录表,用于幼儿记录观察到的植物部分。
四、教学过程:1. 引入:带幼儿户外观察一颗植物,引导他们注意植物的各个部分。
2. 讲解: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讲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3. 感官体验:让幼儿触摸、嗅闻植物的各个部分,引导他们发现各自的特点。
4. 记录:让幼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植物部分。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2.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主动观察?3.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4. 是否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体验?5. 针对本次教学活动,有哪些改进的空间?六、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进行植物种植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植物生长的过程。
2. 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植物观察活动,鼓励幼儿在家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3. 开展植物手工艺活动,如制作植物标本、植物拼画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表:评估幼儿在观察植物部分时的认真程度和记录准确性。
2. 幼儿表现: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活动参与度和幼儿学习效果的意见和建议。
八、教学建议:1. 对于幼儿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实物展示或互动游戏等方式进行解释。
2. 在感官体验环节,注意安全事项,如避免幼儿接触到植物的尖锐部分或有害物质。
大班科学《植物的身体》教案
![大班科学《植物的身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ff264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c.png)
大班科学《植物的身体》教案大班科学《植物的身体》教案 1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
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
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e59810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f.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教案章节:一、活动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组成。
2. 通过观察、触摸、闻嗅等感官体验,培养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教育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1. 教学材料:植物标本、图片、PPT、视频等。
2. 活动场地:室内活动室。
3. 工具:放大镜、剪刀、镊子等。
4. 植物:盆栽植物若干。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植物,引导幼儿发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2. 讲解:通过PPT、视频等教学材料,讲解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3. 观察:分组观察植物标本,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4. 实践:邀请幼儿动手操作,剪下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观察其结构。
5. 讨论:引导幼儿分享观察心得,讨论植物的器官功能和生长过程。
6. 总结:回顾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植物对身体结构的重要性。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邀请家长参与植物观察活动,共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环境创设:组织幼儿在园区内种植植物,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3. 区域活动:设置植物观察角,定期更新植物标本,供幼儿随时观察。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2.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 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实际情况。
4. 加强家园沟通,促进家园共育,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5. 注重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引导幼儿关爱植物,保护环境。
六、教学内容1. 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阳光、空气和温度等。
2. 植物的生长周期: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等。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4. 植物的适应性:抗旱、抗病、抗虫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6fb8076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c.png)
幼儿园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docx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知道植物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2. 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功能。
难点: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使幼儿能够准确地辨认植物的各个部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PPT等。
2. 材料: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实物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基本结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结构:展示PPT,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3.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分组观察实物植物,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4. 制作植物卡片:让幼儿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制作植物卡片,巩固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延伸:开展“植物的生长”主题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PPT展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植物的结构。
2. 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实物植物,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动手制作法,让幼儿参与制作植物卡片,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出示实物植物,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基本结构,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结构:展示PPT,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
3. 观察与实践:让幼儿分组观察实物植物,触摸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4. 制作植物卡片:让幼儿用水彩笔、彩纸等材料制作植物卡片,巩固对植物结构的认识。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植物并记录生长过程的作业。
植物的“身体”
![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5ba49773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5f.png)
植物的“身体”《植物的“身体”》教案一、教学背景植物是生活在地球上的重要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同时也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我们认识植物,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掌握植物的组成结构;2. 能够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3. 能够运用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科学实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与功能;难点:植物的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四、教学内容1. 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3.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4. 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
五、教学方法1. 讲述教学法:通过解释植物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植物的“身体”构造;2. 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加深理解。
六、教学过程1. 植物的根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根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根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的根系生长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根的生长规律。
2. 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茎的分类和结构,让学生了解茎的支持和传导的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的茎的生长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茎的生长规律。
3. 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讲述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叶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实验:观察植物叶片的气孔和叶绿体,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叶的功能。
4. 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 通过讲述植物的花的结构和生殖过程,让学生了解花的授粉和受精过程;- 实验:观察植物的花的开花和结果过程,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植物的繁殖过程。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植物,保护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贡献。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bf61b1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4d.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年龄段:5-6岁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和了解植物的不同部位(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位,了解它们的功能。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准备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如洋葱、土豆等)、植物生长过程图、记录表格等。
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物植物或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特点?”、“你们知道它们身体的哪些部分?”2. 讲解:介绍植物的各个部位(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用实物或图示展示它们的功能。
3. 实践:让幼儿动手操作实物植物,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总结:引导幼儿总结植物各个部位的功能和生长过程。
5. 拓展:让幼儿思考:“植物的生长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如何保护植物?”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和图示相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直观地了解了植物的各个部位和生长过程。
在实践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对于植物的保护方面,可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幼儿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六、教学延伸活动名称:植物观察日记目的: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
材料:记录本、彩笔、植物盆栽活动步骤:1. 教师向幼儿讲解如何观察植物,并指导他们如何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
2. 幼儿选择一个植物盆栽,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高度、叶子数量、花朵开放等。
3. 鼓励幼儿用彩笔在记录本上画出植物的生长变化。
4. 定期分享幼儿的观察日记,让大家都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0ce0d6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7.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特征和“身体”组成。
2.能够区分根、茎、叶等部位,并了解它们的功能。
3.能够描述植物从种子生长到成年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1.植物“身体”中各部位的特征和功能。
2.植物从种子生长到成年的过程。
三、教学准备1.植物标本、样本等教具。
2.教学PPT、多媒体播放器或手绘课件。
3.实验器材:种子、土、水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利用 PPT 或手绘课件介绍植物的“身体”,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组成。
2.学习内容(1)植物的各部位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等部位,并让学生取出植物标本,自己找出和归类各部位。
同时,让学生讲解各个部位的功能,如根吸收水分,茎支撑植物并输送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等。
(2)种子发芽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
将土壤倒在容器中,放置少量水,并撒上适量种子。
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
3.拓展内容(1)植物的需要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需要,例如阳光、水分、营养盐等,同时让学生想办法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使它们能够健康生长。
(2)植物的照顾让学生了解植物的需要,例如及时浇水、适当施肥、摆放到有光照的位置等。
同时让学生在学校内或家庭中养护一盆植物,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及时照顾它们,让学生提高对植物的爱护意识。
五、教学延伸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让学生查找更多与植物相关的知识,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植物接触,了解它们的生长规律和生态作用。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植物的“身体”组成、种子的发芽、植物生长需要和照顾等方面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亲身实验和生活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植物的美好,养成爱护植物的意识。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https://img.taocdn.com/s3/m/c923acf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2.png)
《植物的“身体”》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认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
2.培养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提高对科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其功能。
2.教学难点:理解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实物、图片、视频等。
2.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老师出示一颗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由哪些部分组成。
(二)基本概念1.老师分别展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它们的特点。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朗读每个部分的名称,加深印象。
(三)观察与比较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一颗植物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每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讨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四)深入探讨1.老师提问: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各自有什么作用?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茎:输送养分,支撑植物;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花:繁殖后代;果实:保护种子,传播种子;种子:繁殖植物。
(五)实践活动1.老师发给学生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个植物模型,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植物,记录下每个部分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
2.家长协助孩子完成观察记录,下周一带回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总体来说,本节课是一次成功的科学教学实践。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植物的各个部分,如:“同学们,谁能告诉我这颗植物的根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如何帮助植物的呢?”2.在讨论各部分功能时,老师可以提问:“如果植物没有了叶子,会发生什么?没有了根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此加深理解。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bdd9d4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7.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植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植物的各个部分,了解它们的功能。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植物图片、实物植物、PPT等。
2. 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植物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植物的名字。
2. 讲解:讲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并展示实物植物。
3. 操作:让幼儿动手操作,将植物的各个部分剪下来,并进行拼贴。
4. 展示: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引导他们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
5. 总结:通过PPT总结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大部分幼儿能顺利地完成植物拼贴作品。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植物的各个部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对于部分幼儿对植物部分功能的掌握程度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巩固。
4.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幼儿对植物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活动,带领幼儿在家观察家庭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布置: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在教室的环境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七、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通过观察、提问和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2.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进度,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3.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4649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8.png)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植物的“身体”教案引言: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给予我们氧气、食物和美丽的景色。
然而,我们对于植物的了解还远远不够。
本次教案将通过探索植物的“身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果实。
2. 掌握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3. 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植物的茎、叶和根,用来做实物展示。
2. PPT或幻灯片,用来辅助课堂教学。
3. 石蜡板和显微镜,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4.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袋、幼苗、水、吸管。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识1. 教师通过展示植物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和讨论他们所了解的植物的不同部分。
2. 引发问题:植物是如何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它们呼吸吗?第二步:植物的基本结构1. 通过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根、茎、叶、花和果实。
2. 请学生观察植物实物,并描述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植物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三步: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1. 教师向学生解释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植物的“根毛”结构,并通过示意图或动画演示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探究植物养分流动的路径和方式,并与之前所学的植物结构进行关联。
第四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 教师通过PPT或幻灯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并解释它们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如何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了解植物是如何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和能量。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植物的结构、吸收养分和水分的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意义。
2. 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植物,制作海报展示该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e82aa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c.png)
小学科学5《植物的身体》(教案)《植物的身体》(教案)植物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根、茎、叶等身体部位来完成生活活动。
对于小学生来说,了解植物的身体结构是建立起对植物世界的基本认识的重要一步。
因此,本节课将以《植物的身体》为主题,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植物的身体结构和功能。
【1.导入】为了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引导学生分享一些与植物有关的观察和体验,如观察花开花谢、种植观察植物生长等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展示他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兴趣。
【2.知识讲解】2.1 植物的根系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植物的根系,并重点解释根的功能和结构。
告诉学生根的作用是吸取水分和养分,并稳固植物的身体。
引导学生发现根的不同形态,如胡萝卜状根、纺锤状根等,并解释根的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2.2 植物的茎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茎,如木质茎、草质茎等,并解释茎的功能和结构。
告诉学生茎的作用是支撑植物的身体,并能输送水分和养分。
引导学生发现茎的不同形态,如直立茎、匍匐茎等,并解释茎的形态与植物生长环境的关系。
2.3 植物的叶通过图片或模型,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植物叶,如针状叶、扁平叶等,并解释叶的功能和结构。
告诉学生叶的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并呼吸气体。
引导学生发现叶的不同形态,如羽状复叶、掌状复叶等,并解释叶的形态与植物所处环境的关系。
【3.实践探究】3.1 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和结构。
引导学生用手触摸、用眼睛观察,并记录所见所思。
3.2 制作植物模型让学生分组,用纸板、木棒等材料制作植物的模型。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设计模型的形态和部位,模拟植物的根、茎、叶,并加上适当的标注。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巩固对植物身体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4.巩固拓展】4.1 探究植物的身体适应性给学生提供一些植物的实例,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叶的形态各异。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c83818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f.png)
4.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不仅学到了植物知识,还培养了环保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幼儿创造更多有趣、有益的学习机会。
2.教学难点:在理解植物生长过程的实验环节,我设计了一个互动实验来帮助幼儿理解。
教师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看植物是怎么喝水的。”
教师将一根芹菜放入染了颜色的水中,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
幼儿观察并猜测。
教师等待一段时间后,问:“你们看看芹菜的茎有什么变化?”
幼儿发现芹菜的茎变红了,教师解释说:“这是因为芹菜的茎把水吸上来了,就像我们喝水一样。”
4.鼓励幼儿提问和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思考和探究能力。
5.在教学方式上,可以结合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让幼儿更全面地认识植物。
6.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学习反应,对于反应较慢的幼儿,要有耐心,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7.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在家也参与到幼儿的学习中来。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植物的“身体”》含反思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认识植物的根、茎、叶等。
2.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幼儿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好奇心。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组成部分。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过程补充:
1.导入
教师出示一颗大树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我们平时能看到它的哪些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身体教案(10篇)出示组图“植物的身体结构”,引导幼儿了解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1.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说说植物的身体结构。
——植物是我们身边很熟悉的东西。
这是一株西红柿,请你认真观察,说说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这是什么植物呢?(花生)——它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呢?2.教师操作课件,逐一呈现植物的身体结构。
小结:植物的身体一般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出示图片“苔藓、蕨类”,帮助幼儿了解并不是所有植物的身体结构都由六部分组成。
——所有植物的身体都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吗?——植物多种多样,有些植物的身体结构只包含了六部分中的几个部分,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这是什么植物?猜猜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小结:苔藓、蕨类等植物一般由根、茎、叶三个部分组成。
出示组图“哪个部分可以吃”,引导幼儿识别日常所吃的食物属于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进一步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教师也可以用实物替代)——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吃的食物,猜猜它是植物身体的哪个部分呢?小结:植物可食用的部分不一样。
比如红薯、土豆吃的'是它们的根;莲藕、甘蔗吃的是它们的茎;白菜、空心菜吃的是它们的叶子;花菜、西蓝花吃的是它们的花;橘子、西红柿吃的是它们的果实;花生、瓜子吃的是它们的种子。
活动延伸家园共育家长可以带领幼儿去果园、菜园,引导幼儿观察水果、蔬菜,进一步扩展关于植物的认知。
植物的身体教案 2教学准备小茶壶的实物、小蚂蚁的标本、各种植物的头饰、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教学导入】教师播放课件:各种各样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植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学生观后谈感受。
教师出示小茶壶。
师: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壶盖、壶身、壶嘴、壶把)投影蚂蚁标本。
师:这只小蚂蚁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以物体和动物为例,为研究植物的“身体”做铺垫。
]【学习新课】1.植物的身体分哪些部分?我们怎样研究它们?师:一株完整的植物,它的身体应该分哪些部分呢?(学生交流回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但交流的重点不要放在获得正确而又完整的答案上。
通过交流,学生对“植物的身体分哪些部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我们怎样研究它们?”,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有利于开展探究活动。
] 师:如果我们要到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完成后汇报与反思)师: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每个观察小组要事先做好分工,并依据不同分工,携带好相应的观察用具,以便野外观察时使用。
教育学生在户外观察时注意保护好植物,懂得要珍爱生命。
]2.户外观察。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观察重点和相关的内容,让我们就一起到户外去观察研究植物。
(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观察,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在学生观察过程中,要适时的给予有困难的小组以帮助,帮助他们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观察方法和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督促每个小组做好分工,做好观察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观察过程中体会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能自觉保护植物。
]3.交流收获。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汇报研究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向其他同学介绍植物的组成部分。
比如用表演的形式、用画画的形式等等。
在汇报之前,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或没有听明白的问题,可以向发言同学进行提问,让他帮助解答。
)[在交流时,教师给每个小组创造汇报交流的机会,对学生在观察过程中获得的新发现要给予充分地肯定和认可,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
鼓励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观察目的、观察方法、观察过程以及这次活动的感受,反思自己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以及今后野外观察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及时总结植物身体的六大部分并板书。
引导学生继续研究,通过分析其他植物的组成,进而得出大部分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有的植物没有根、茎,或者不开花、不结果,如藻类植物海带、紫菜、海白菜、裙带菜等,所以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4.总结。
师:你们经过刚才的观察与研究,愿意把大树当作自己的朋友吗?生:愿意。
我们以后每天都要看看自己的大树,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变化。
[引导学生与大树交朋友,养成坚持观察的好习惯,为以后的长期观察做准备。
]【拓展探究】认识植物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讨论并说出: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植物可以提供生活材料;植物可以美化环境;植物可以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等。
指出: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的家具等等都离不开植物。
)植物的身体教案 3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1、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2、ppt课件;蔬菜分类3、白纸、胶水等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2、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教师: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教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教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四、总结植物的身体教案 4活动目标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点击黄豆苗的各部分,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将科学活动置于大自然的背景之中,扩展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体验,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经历,促进了幼儿课前的观察和思考。
由人的身体自然导入植物的`身体,激发了幼儿思考的兴趣。
多媒体的恰当使用,让幼儿对植物的身体一目了然。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与幼儿一起切苹果)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
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1)拼植物师:种子的本领真大。
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
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
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
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样的植物还有很多。
[动脑想,动手拼,动口说,调动了幼儿多个感官的参与。
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幼儿不仅对有关植物身体的知识形成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教师应用课件介绍特殊例子,给幼儿传达了科学、准确的知识。
三、操作实践.加深认识。
1.幼儿自由讲述,教师参与讲评。
师:我们知道了植物的身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哪些植物是可以吃的?吃的是它身体上的哪个部分?2.幼儿分小组拣菜,并互相交流。
师:今天我们来帮厨房里的伯伯、阿姨拣菜。
每一组的篮子里装有不同的蔬菜。
大家先认一认,自己组里拣的是什么菜?再想一想,我们吃的是它的哪部分?把吃的部分放在一个篮子里,不能吃的放到另一个篮子里。
(给各小组分别提供:豆角、芹菜、菠菜、花菜。
)3.各小组派一个代表上来介绍。
[在幼儿基本掌握了植物身体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让幼儿现场演练,提高了他们的分析、综合能力,培养了爱劳动意识,也让幼儿认识到植物与人的密切关系,感受到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四、拓展延伸师;小朋友真能干,很快就把菜拣好了,知道了植物的哪些部分可以吃。
其实,植物不仅给我们人类提供了美食和营养,还可以做成不同的物品呢!(出示蒲扇、根雕。
)你们知道这两样物品分别是用植物的哪部分做的吗?师:只要留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是由植物做成的。
小朋友们动动脑筋,想一想,我们可以用活动区中的这些材料做出什么样又好看又好玩的东西呢?(活动区提供植物的叶子、种子等,让幼儿进行操作。
)植物的身体教案 5【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片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
2.指导学生通过测量树的粗细、拓树皮、用鼻子闻、用眼睛看等用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述植物的特征。
3.指导学生通过讨论真花与假花的区别,认识到植物共有的特征以及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植物。
【教学重点】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植物、任务表、假花、植物图片、植物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水彩笔、绳子、胶水、蜡笔、胶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谜语导入:绿头发,长又长,天天河边梳头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