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剂的知识点
液体制剂知识点
![液体制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6c2f50f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6.png)
第九章
液体制剂系指药物分散在适宜的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分散相:固体、半固体、液体、气体。
药物存在形式:离子态,分子态、胶粒、颗粒、液滴等从而可以制备混悬剂,溶液剂和乳剂注意:液体制剂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药效甚至毒性等均与药物粒子的大小有紧密关系。
一液体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注意:溶剂与分散介质的差异:均相体系中为溶剂和溶媒,非均相中为分散介质。
一、液体制剂常用溶剂
防腐措施:
三、低分子溶液剂
低分子溶液剂:系指低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可供
六、混悬剂:
八、其他液体制剂:。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1d656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5.png)
药学基础必学知识点
1. 药物分类:掌握药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用途分类、按药理学分类、
按化学结构分类等。
2. 药物的命名:了解药物的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以及药物的化学名
和化学式。
3. 药物的制剂:掌握药物的不同制剂形式,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4. 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分布
到组织和器官的过程、代谢和排泄的途径。
5. 药物的作用机制:了解药物与生物体发生作用的机制,如药物的靶点、药物与受体的结合等。
6. 药物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了解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和不良反应,如药物过敏、药物依赖等。
7. 药物的药理学作用:了解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如药物的抗生素作用、镇痛作用等。
8. 药物的药动学参数:了解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中的
动力学参数,如半衰期、最大浓度等。
9. 药物相互作用:了解药物之间可能发生的相互作用,如药物的协同
作用、拮抗作用等。
10. 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了解药物的适当剂量和用法,以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
这些知识点是药学基础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和应用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高一药剂知识点
![高一药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99fb382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5a.png)
高一药剂知识点药剂学是指研究药物的性质、制剂和应用的学科。
在高一阶段,学习药剂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健康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高一药剂知识的介绍。
一、药物的分类药物可以根据其来源、化学性质、用途等方面进行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和人工合成药物。
天然药物指的是从动植物、微生物等自然界中提取的药物,如中药材。
人工合成药物则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的药物,如化学药品。
根据化学性质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有机药物和无机药物。
有机药物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如大多数中药。
无机药物则主要由无机元素组成,如氯化钠。
根据用途的不同,药物可以分为内用药物和外用药物。
内用药物是指通过口服、注射等内部途径使用的药物,如口服片剂。
外用药物则是指涂抹、喷洒等外部使用的药物,如药膏。
二、药剂制剂的形式药剂制剂是指按照一定比例和要求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制成的成品。
常见的药剂制剂形式包括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注射剂、乳剂等。
片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后制成的固体制剂,常见的有片剂、糖衣片等。
颗粒剂是将药物和辅料混合后制成的粒状制剂,常见的有颗粒剂、合剂等。
胶囊剂是将药物和辅料填充到胶囊中制成的制剂,常见的有硬胶囊和软胶囊。
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注射器注入人体的制剂,常见的有溶液剂、悬浮剂等。
乳剂是将药物和辅料以乳状悬浮液的形式制成的制剂,常见的有乳剂、栓剂等。
三、药物的用途药物的用途主要包括治疗疾病、预防疾病、诊断疾病等。
治疗疾病是药物的主要用途之一,药物可以通过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来治疗疾病。
预防疾病是指通过接种疫苗、口服药物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诊断疾病是通过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检测,如抗体检测试剂盒用于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
此外,药物还可以用于调节机体功能、改善健康状况等。
四、合理用药原则在使用药物时,需要遵循合理用药原则,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
合理用药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合理选择药物,即根据病情和药物特点选择适合的药物;合理使用剂量,即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正确的药物剂量;合理选用给药途径,即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和方法;合理选择药物制剂,即选用适合病情和患者特点的药剂制剂;合理掌握用药时间,即按照规定的时间和间隔使用药物;合理评估疗效,即根据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
药剂学快速记忆口诀
![药剂学快速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b93532484254b35effd3497.png)
药剂学知识点较多,需要背记的内容也有很多,我们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可以助于提高记忆效率。
我们可以利用口诀记忆,下面由给你带来关于药剂学速记口诀,希望对你有帮助!片剂崩解时限口诀:片剂崩解有口诀,舌泡五分普一刻。
三三十分可汗搏,六十定位常趟河。
注释:舌—舌下片。
泡—泡腾片。
普—普通片。
一刻—十五分钟。
三——三分钟,对应可——可溶片。
三十——三十分钟,对应汗——含片,搏——薄膜衣片。
定位——结肠定位肠溶片。
常——肠溶片。
趟——糖衣片。
崩解剂口诀:崩解干淀甲基淀,加上低取和交联。
润滑剂口诀:润滑剂最好记,油滑硬硅醇月桂。
粘合剂口诀:粘合剂丙甲基,甲乙丙最好记。
甲纤钠淀粉浆,明胶蔗糖PVP胃溶辅料:胃溶丙基Ⅳ树酮,加上丙甲准能溶。
肠溶辅料:肠溶邻苯马来酸,树脂型号ⅠⅡⅢ。
热原的性质及除去方法:热原热原脂多糖,耐热吸附可滤亡。
不耐酸碱强氧化,不挥水溶性质强。
热吸酸碱反渗透,凝胶超滤离子帮。
制备方法:乳剂:新生机械干湿胶,两相交替胸前高。
脂质体:超生住入薄膜里,冷冻你想脂质体。
注释:超生=超声、住入=注入、你想=逆相固体分散剂:固体研磨水火溶,溶剂后面加喷溶。
注释:水火溶=溶剂法熔融法、溶剂后面加喷溶=溶剂-喷雾法;溶剂-熔融法。
包合物:饱和喷雾研磨完,冷冻干燥包得严。
软胶囊、栓剂、膜剂、溶胶剂、混悬剂:软囊滴压栓冷热,膜剂匀浆热复合,溶胶混悬同分散,凝聚法中物化变。
复习药剂学的方法1理清复习思路首先应建立一个清晰的复习思路,把教科书上独立介绍的板块之间联系起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提高学习效率。
如可用图表的形式将药剂学每章的基本内容归纳总结:内容简介介绍一章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质量要求→制备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通过比较可较容易地区分各种剂型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增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联想,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归纳总结例如对于中药各剂型的制备,均需要寻找适宜辅料。
辅料的选择原则,只需记住八字方针,安全、高效、稳定、易得。
药剂学 知识点
![药剂学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92c08de53a580216fcfe9e.png)
中药药剂学第一章绪论1.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纂,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处方:系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书面文件。
包括法定处方和医师处方。
第二章液体制剂1.液体制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均相液体制剂(低分子溶液剂、高分子溶液剂)非均相液体制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按给药途径分:内服液体制剂和外用液体制剂2.液体制剂常用的溶剂:①极性溶剂(水、甘油、二甲基亚砜);②半极性溶液(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③非极性溶液(脂肪油、液体石蜡、乙酸乙酯)3.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甜味剂、芳香剂、胶浆剂、泡腾剂)、着色剂(天然色素、合成色素)4.常用的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商品名为尼泊金5.低分子溶液剂:溶液剂、芳香水剂、糖浆剂、醑剂、酊剂、甘油剂、涂剂。
6.溶液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药物的称量→溶解→过滤→质量检查→包装稀释法:先将药物制成高浓度溶液,再用溶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即得。
7.糖浆剂的制备方法:溶解法(热溶法、冷溶法),混合法8.单糖浆(纯蔗糖的近饱和水溶液)的浓度为85%(g/ml)或64.7%(g/g)9.高分子溶液的制备:有限溶胀(高分子空隙间充满了水分子)无限溶胀(高分子化合物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高分子溶液)10.混悬剂稳定剂:助悬剂(甘油、糖浆、阿拉伯胶)、润湿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絮凝剂、反絮凝剂混悬剂的制备:分散法: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备混悬剂的方法。
(粉碎时采用加液研磨法;对于质重、硬度大的药物采用水飞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评定混悬液质量的方法:沉降体积比(F)的测定:F=V/V0=H/H0;F值在0-1之间,越大混悬液越稳定絮凝度(β)的测定:絮凝度表示有絮凝所引起的沉降物容积增加的倍数。
乳剂的制备技术 (1)
![乳剂的制备技术 (1)](https://img.taocdn.com/s3/m/407ccdde26fff705cc170a68.png)
乳剂类型鉴别、 乳剂制备过程、 质量检查、增 加乳剂稳定性 方法
染色镜检法鉴别:取已制得的乳剂涂于载玻片上,用油溶性 染色剂苏丹-Ⅲ染色,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若乳剂内相被 染成红色,则乳剂剂型为O/W型;外相被染成红色,则为W/O 型。同样的方法用水溶性染色剂亚甲基蓝染色,若乳剂外相被 染成蓝色,则乳剂剂型为O/W型,内相被染成蓝色则为W/O型。 结果
④乳化温度和时间
温度:
通常制备温度:70 ℃左右
温度高ー粘度下降
有利于乳剂的形成
缺点ー膜膨胀,稳定性下降
时间过长:易絮凝
乳剂的质量判断
分层现象观察:加速观察乳剂的分层或沉降
4000r/min,15min
不分层
乳剂稳定
3750r/min,5h(r=10cm)
分层效果
非均相 一种 另一种 乳剂 均相 (溶液)
乳剂定义
水
乳化剂
油
乳
油 水
化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特 征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聚集
动力学不稳定体系——沉降或漂浮
乳剂的制备技术—基本理论知识
乳剂的组成
基本组成 水相 (W)—水或水溶液; 油相(O)—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 乳化剂—防止油水分层的稳定剂
酸 败
微生物等
光、热、空气等
变质乳剂
有效措施
抗氧剂 防腐剂
课堂活动
提供乳化所需的能 量 加入适宜的乳化剂 具有适宜的相比
乳剂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根据哪些条件来判断乳剂的类型?
乳化剂的种 类、HLB值、 外观等。
乳剂的制备技术—课堂小结
知识点
能力点
乳剂的定义、组 成、制备方法、 物理稳定性,常 见乳化剂的种类
初级执业药师药剂学——液体制剂知识点总结
![初级执业药师药剂学——液体制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1441b1f705cc1754270916.png)
初级执业药师药剂学——液体制剂知识点总结要点:1.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2.表面活性剂3.液体制剂的简介4.低分子溶液剂与高分子溶液剂5.溶胶剂6.混悬剂7.乳剂8.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一、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一)药物溶剂的种类和性质水:最常用的极性溶剂非水溶剂:醇/多元醇(甘油)、酰胺、酯、植物油、亚砜类——药物溶解度小选择溶剂的极性影响溶解度,极性大小有两个指标>>介电常数ε:表示将相反电荷在溶液中分开的能力,反映溶剂分子的极性大小(水80.4,苯2)>>溶解度参数δi:表示同种分子间的内聚力,也是表示分子极性大小的一种量度。
(水47.86,苯18.61)(二)药物的溶解度与溶出度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中(或100g溶液或100ml溶液)溶解溶质的最大克数——咖啡因20℃,1.46%(略溶)药典: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和不溶准确表示:一份溶质(1g或1ml)溶于若干毫升溶剂苦杏仁苷:1:12,1g溶于12ml水(溶解)溶解度是反映药物溶解性的重要指标拓展:2015版药典关于溶解度的描述极易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易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溶解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略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30~不到100ml中溶解微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不到1000ml中溶解极微溶溶质1g(ml)能在溶剂1000~不到10000ml中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溶质1g(ml)在溶剂10000ml中不能完全溶解前方高能预警!2.溶解度的测定方法◆药物的特性溶解度:药物不含任何杂质,在溶剂中不发生解离或缔合,也不发生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饱和溶液的浓度。
◆药物的平衡溶解度:药物的溶解度数值多是平衡溶解度(又称表观溶解度)特性溶解度直线1:药物发生解离,或杂质成分或溶剂对药物有复合及增溶作用直线2:药物纯度高,无解离与缔合无相互作用直线3:存在盐析或同离子效应,抑制溶解平衡溶解度3.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药物分子结构、晶型、粒子大小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溶解温度溶液pH与同离子效应混合溶剂(潜溶剂)添加物:助溶剂、增溶剂①药物的影响极性大小:对溶解度影响很大,相似相溶晶格:排列紧密,引力大,溶解度小多晶型:无定形>亚稳定型>稳定型粒子大小:难溶粒径减小增溶(0.1-100nm)②水合作用与溶剂化作用◆药物离子的水合作用与离子性质有关,阳离子和水之间的作用力很强,阳离子周围保持有一层水。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https://img.taocdn.com/s3/m/65dc6c1d7c1cfad6185fa725.png)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细小的液滴均匀地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
分散的液滴状液体称为分散相,包在外面的液体称为分散介质,分散的过程称为乳化。
(一)乳剂的组成、分类和特点1.乳剂的组成由水相( 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防腐剂、抗氧剂等附加剂。
2.乳剂的分类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类:水包油( O/W)型油包水(W/O)型复乳:W/O/W,O/W/O根据乳滴粒径大小普通乳亚微乳:如微乳纳米乳:如脂质体3.乳剂的特点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快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及毒副作用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静脉注射乳剂,可使药物具有靶向性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影响,出现分层、破乳或酸败等现象(二)乳化剂1.乳化剂的作用:(1)形成乳剂,并使乳剂保持一定的分散度和稳定性;(2) 能增加乳剂的黏度,无刺激性,无毒副作用;(3)在乳剂的制备过程中不必消耗更多的能量。
2.乳化剂的分类(1)高分子化合物乳化剂(天然乳化剂)乳化能力弱,能形成O/W型乳剂。
常见的有阿位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卵黄、果胶等。
(2)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乳化能力强,应用广泛。
联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O/W型:HLB 8~16W/O型:HLB 3~8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硬脂酸盐、油酸盐等。
非离子型:司盘类(脂肪酸山梨坦类)、吐温类(聚山梨酯类)、泊洛沙姆,蔗糖硬脂酸酯、苄泽、卖泽等。
(3)固体粉末乳化剂为不溶性细微的固体粉末,吸附在油一水界面形成固体微粒膜起到乳化作用。
O/W型:硅皂土、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白陶土等;W/O型: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等。
(三)乳剂的稳定性(乳剂的不稳定现象)分层: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乳滴逐渐聚集在上层或下层的现象,称为分层或乳析。
化工乳液知识点总结
![化工乳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5c255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4b.png)
化工乳液知识点总结一、化工乳液的基本概念化工乳液是由至少两种不相溶的液体相通过乳化剂的作用而形成的混合物。
其中一个液体相称为连续相,另一个液体相称为分散相。
乳液是一种特殊的胶体溶液,其粒子直径一般在0.1微米到1微米之间。
乳液的性质和构成成分会随着用途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二、化工乳液的制备方法乳液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机械乳化和高压乳化两种。
机械乳化是将分散相和连续相混合均匀后,通过机械乳化设备进行搅拌、剪切、震荡等操作,将两相混合成乳液。
高压乳化是在高压条件下将两相混合起泡,通过压缩释放气泡,使得两相乳化成乳液。
三、化工乳液的物理性质1. 稳定性乳液的稳定性是指乳液在储存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相分离或相变化的性质。
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浓度、粒径、乳化剂种类等。
2. 流变性乳液的流变性指的是乳液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特性。
乳液的流变性对其应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控制乳液的流变性可以提高其在生产过程中的表现和稳定性。
3. 粒径分布乳液中的颗粒粒径分布对其性能、稳定性和应用都有重要影响。
常用的方法有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等。
四、化工乳液的应用1. 日用品洗发水、沐浴露、护肤乳液等日用品中常常使用乳液作为基础成分。
这些产品在使用时质地细腻,易于涂抹,且滋润效果好。
2. 医药领域医药领域中的药膏、药液等产品中也常常使用乳液作为载体。
这些产品能够更好地接触患处,具有更好的渗透性和吸收性。
3. 工业领域在工业领域,化工乳液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涂料、油墨、胶粘剂等工业产品中,化工乳液作为分散剂、稀释剂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化工乳液的质量控制1. 外观检查首先对乳液的外观进行检查,确定是否有悬浮物、沉淀等不良现象。
2. 粒径分布检测通过激光衍射法、动态光散射法等检测乳液的颗粒粒径分布,确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3. 稳定性检测通过加热、冷冻等条件,检测乳液的稳定性,确定产品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总的来说,化工乳液作为一种特殊的分散体系,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乳剂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乳剂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1290e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8.png)
乳剂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定义乳剂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互不相溶的液体通过乳化剂的作用而精细分散的一种复合体系。
乳剂有着比较宽泛的范围,可以分为油在水型和水在油型两种,根据乳化稳定机理可以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根据外形又可以分为液体型和固体型。
二、结构1. 乳化剂乳化剂是乳剂中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它能够在油水两相界面形成一层薄膜,使得两种相互混合并保持稳定。
乳化剂通常由亲油基团和亲水基团组成,亲油基团与油相结合,亲水基团与水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在油水界面形成一层稳定的薄膜。
常用的乳化剂有月桂酸二醇醚硫酸钠、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脂等。
2. 乳化液乳化液是乳剂中分散相和连续相的组成部分,乳化液的性质决定了乳剂的稳定性和应用效果。
根据分散相与连续相的不同,乳化液可以分为油在水型和水在油型,油在水型指的是油滴分散于水相中,水在油型则是水滴分散于油相中。
这两种类型的乳化液在应用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三、稳定性乳剂的稳定性是指乳剂在长时间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不发生分层、析出或相变的性质。
乳剂的稳定性受到乳化剂、分散相和连续相性质的影响,以及pH值、温度、加工方法等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乳剂的稳定性,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和乳化液、调节pH值、控制加工温度等手段进行改进。
四、制备方法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机械法、化学法和物理法三种。
1. 机械法机械法是指通过机械设备对乳化剂、分散相和连续相进行强烈的物理作用,使其达到微观混合的目的。
这种方法包括搅拌法、高压乳化法、超音波乳化法等。
2. 化学法化学法是指在乳化剂和分散相之间通过化学作用形成盐类、酯类等物质,使得两种相发生亲和性增加,从而达到乳化的目的。
这种方法包括酯化法、聚合物乳化法等。
3. 物理法物理法是指通过物理作用,如重力、离心力、电场、磁场等对乳化剂和分散相进行作用,使其形成乳状液。
这种方法包括离心法、电泳法、磁搅拌法等。
五、应用领域乳剂在农药、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e40eccf111f18582d05a5d.png)
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药物化学必备知识点整理2)按分散相与分散介质性质分:(1)水包油(O/W)型(2)油包水(W/O)型(3)复合型乳剂分为O/W/O与W/O/W二类。
3)乳剂在药剂学中的应用(1)液体药剂口服、外用(2)注射剂肌肉、静脉注射(3)栓剂(4)软膏剂(5)气雾剂9.6.2乳化剂1.乳化剂的基本要求1)乳化力强能强烈地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能在小液滴周围形成牢固的膜,以维持乳剂的稳定。
2)安全毒副作用与刺激性小。
3)稳定化学稳定性与生物稳定性好。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常用的乳化剂1)O/W型乳化剂硬脂酸钠、硬脂酸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酯(吐温类)、卖泽类、苄泽类、泊洛沙姆、阿拉伯胶、西黄芪胶、卵磷脂等。
2)W/O型乳化剂硬脂酸钙(镁、锌)、脂肪酸山梨坦(司盘类)。
3.乳化剂的选择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主要参考乳化剂HLB值。
2)根据乳剂的给药途径选择乳剂的给药途径有外用、口服、局部注射与静脉注射,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到乳剂的安全性。
3)根据乳化剂的稳定性选择乳化剂对一定的pH值有一定的耐受能力,且不与药物之间发生配伍变化。
4)乳化剂的混合使用混合乳化剂有更大的适应性,混合使用可满足理想的HLB值、适当的粘性及膜的牢固性的需要。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混合使用(如脂肪酸山梨坦与聚山梨酯的混合使用);非离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混合使用。
但不能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使用。
9.6.3乳剂形成的条件1.有油相、水相与乳化剂三个基本成分存在,且油、水两相有适当的相体积比,分散相的浓度一般在10%~50%之间。
2.做乳化功,如搅拌、研磨、强烈振摇等。
3.乳化剂吸附在乳滴表面,形成乳化膜,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乳剂。
9.6.4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1.乳化剂的性质是主要因素,乳化剂的HLB值大,可形成O/W型乳剂。
2.相体积比内相体积在10%~50%时,乳剂较稳定;当内相容积超过74%时,乳剂就转型或被破坏。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软膏剂乳膏剂糊剂
![执业药师西药药剂学知识点辅导:软膏剂乳膏剂糊剂](https://img.taocdn.com/s3/m/d522df2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1.png)
软膏剂系指药物与油脂性或⽔溶性基质混合制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制剂。
因药物在基质中分散状态不同,有溶液型软膏剂和混悬型软膏剂之分。
溶液型软膏剂为药物溶解(或共熔)于基质或基质组分中制成的软膏剂;混悬型软膏剂为药物细粉均匀分散于基质中制成的软膏剂。
乳膏剂系指药物溶解或分散于乳状液型基质中形成的均匀的半固体外⽤制剂。
乳膏剂由于基质不同,可分为⽔包油型乳膏剂与油包⽔型乳膏剂。
糊剂系指⼤量的固体粉末(⼀般25%以上)均匀地分散在适宜的基质中所组成的半固体外⽤制剂。
可分为单相含⽔凝胶性糊剂和脂肪糊剂。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的组成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由药物和基质两部分组成,基质起着⾮常重要的作⽤。
(⼀)药物 软膏剂、乳膏剂、糊剂中药物性质各不相同:药物可溶于基质;药物不溶于基质;半固体黏稠性药物,如鱼⽯脂;含共熔性成份共存的药物,如樟脑、薄荷脑、麝⾹草酚等;液体(如煎剂、流浸膏等)或为固体浸膏的中药浸出物;受热易破坏或挥发性药物等。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基质的类型 1.油脂性基质 (1)烃类。
此类基质主要是从⽯油中得到的各种烃的混合物,多数为饱和烃。
①凡⼠林:⼜称软⽯蜡,是液体烃类与固体烃类的混合物,有黄、⽩两种,后者由前者漂⽩⽽得。
凡⼠林⽆嗅味,熔程38℃~60℃,⽆刺激性,能与蜂蜡、脂肪、植物油等混合。
有适宜的黏稠性和涂布性,可单独⽤作基质。
性质稳定,能与多数药物配伍,特别适⽤于遇⽔不稳定的药物如某些抗⽣素等。
但释药性、对⽪肤的穿透性差,仅适⽤于⽪肤表⾯病变;吸⽔性差,不适⽤于急性炎症和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
凡⼠林仅能吸收其重量5%的⽔分,故不能与较⼤量的⽔性药液配伍,如果加⼊适量⽺⽑脂或鲸蜡醇、硬脂醇等吸⽔性较好的成份,则可改善其吸⽔性。
如在凡⼠林中加⼊15%的⽺⽑脂可吸收⽔分达50%. ②固体⽯蜡和液状⽯蜡:均为从⽯油中得到的烃类混合物,前者是固体,熔程为50℃~65℃,与其他基质融合后不会析出。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乳剂的质量评定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乳剂的质量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de63a06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1d.png)
药剂学知识点归纳:乳剂的质量评定
药剂学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很多学员都觉得药剂学知识点特别多,不好复习。
今天就带着大家总结归纳一下药剂学各章节的重点内容,以便大家更好地记忆。
乳剂的质量评定
1.乳剂粒径大小的测定
乳剂粒径大小是衡量乳剂质量的重要指标。
方法如下:
(1)显微镜测定法:可以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计算平均粒径,本法测定粒子数不少于600个。
(2)电感应测定法:库尔特计数仪可测定粒径大小和粒度分布,方法简便、速度快、可自动记录并绘制分布图。
(3)激光散射光谱法:样品制备容易,测定速度快,可测定0.01~2 m范围的粒子,最适于静脉乳剂的测定。
(4)透射电镜法:可测定粒子大小及分布,可观察粒子形态。
测定粒子范围0.01~20 m。
2.分层现象的观察
分层过程的快慢是衡量乳剂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采用离心加速法分层:
(1)半径为10cm的离心机,4000r/min离15min,不分层视为稳定
(2)半径为10cm的离心管,3750r/min离5小时,相当放置1年的自然分层离心效果。
(3)乳剂于5℃、35℃下,12小时改变1次,共12天进行考察。
3.乳滴合并速度的测定
乳滴合并符合一级动力学规律:lgN = lgnN0 kt/2.303,用以评价乳剂稳定性。
4.稳定常数的测定
稳定常数Ke =(a0 a)/a 。
Ke为稳定常数,Ke越小,乳剂越稳定。
本法是乳剂稳定性的定量方法。
乳化液基础必学知识点
![乳化液基础必学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bc9a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3.png)
乳化液基础必学知识点
乳化液是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通过乳化剂的作用使之均匀分散的系统。
乳化液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乳化剂的类型:乳化剂是实现液体乳化的关键因素,常见的乳化剂
类型有表面活性剂、胶体和聚合物等。
不同类型的乳化剂在乳化液中
的应用效果各不相同。
2. 乳化机制:乳化剂通过改变液体的表面性质,使之能够相互混合。
乳化剂的分子结构可以同时与两种液体相互作用,将其包裹在一起形
成胶束结构,从而达到乳化的效果。
3. 乳化液稳定性:乳化液的稳定性是指乳化液中各组分的分散状态在
一定时间内保持不变的能力。
乳化液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乳化剂的类型和用量、液体的性质、pH值、温度等。
4. 乳化液的性质:乳化液具有均匀分散、稳定性好、流动性强等特点。
乳化液的性质可以通过测定其粒径分布、黏度、浓度等参数来进行评价。
5. 乳化液的应用:乳化液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如食品工业中的乳
制品、调味品等;化妆品工业中的乳霜、乳液等;制药工业中的药剂等。
以上是乳化液基础知识的一些要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乳化
液的原理和应用。
乳剂的名词解释
![乳剂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59c0dc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a.png)
乳剂的名词解释乳剂,是一种由液体和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液体通常是油类,而固体则是分散在其中的微小颗粒。
乳剂是一种常用的制剂形式,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农业等领域。
在乳剂中,固体颗粒的尺寸通常在1至100微米之间。
1. 乳剂的特点乳剂有着许多独特的特点。
首先,乳剂具有较长的稳定性。
固体颗粒在液体中的分散状态可以使乳剂保持稳定,避免颗粒沉积。
此外,乳剂还具有较高的贮存寿命,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长时间保持品质。
乳剂还具有良好的外观特性,颜色均匀、透明度好,很容易使用。
2. 乳剂的应用领域乳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在医药领域,乳剂被用作药物的制剂形式,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和利用效果。
化妆品中的乳剂则用于制造润肤霜、面霜等产品,具有滋润保湿的功能。
在农业领域,乳剂被用作农药的一种载体,可以提高农药的附着力和渗透力,增强防治效果。
3. 乳剂的制备方法乳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剂法、高速搅拌法和脂质熔融法等。
溶剂法是较为常用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固体和液体混合,并添加乳化剂,在适当的条件下,使其充分分散均匀。
高速搅拌法则通过高速搅拌设备将固体和液体搅拌混合,使其形成乳液状。
脂质熔融法是将固体脂类物质融化后,与液体相混合,形成乳剂。
4. 乳剂的品质控制乳剂的品质控制是确保乳剂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品质控制指标包括外观、乳化稳定性、粒径分布、药物释放度等。
外观应该均匀透明,无大颗粒物质悬浮。
乳化稳定性包括稳定性指数和剪切稳定性。
粒径分布应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颗粒过大或不均匀分布。
药物释放度评估乳剂的药物释放速度和效果。
5. 乳剂与其他剂型的比较乳剂与其他剂型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乳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易发生分离或结块。
其次,乳剂制剂的溶解度较高,更易被人体吸收。
此外,乳剂还可以适应不同药物的需要,通过改变乳化剂的配方或浓度,实现不同药物的乳剂制备。
总之,乳剂是一种常见的制剂形式,具有多种应用和独特的特点。
通过了解乳剂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乳剂的制备、应用和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乳剂
![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乳剂](https://img.taocdn.com/s3/m/ea5a245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9.png)
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乳剂2018初级药师考试知识点之乳剂乳剂系指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相液体分散体系,属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乳剂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概述1.乳剂的基本组成乳剂由水相(W)、油相(O)和乳化剂组成2.乳剂的类型根据乳滴的大小,将乳剂分类为普通乳、亚微乳、纳米乳。
3.乳剂的特点(1)乳剂中液滴的分散度很大,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很快,生物利用度高;(2)油性药物制成乳剂能保证剂量准确,而且使用方便;(3)水包油型乳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并可加入矫味剂;(4)外用乳剂能改善对皮肤、黏膜的渗透性,减少刺激性;(5)静脉注射乳剂注射后分布较快、药效高、有靶向性;(6)静脉营养乳剂,是高能营养输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乳化剂的分类(1)表面活性剂类乳化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W/O(2)天然乳化剂O/W型乳剂,常用的有: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明胶、杏树胶、卵黄等。
使用这类乳化剂需加入防腐剂。
(3)辅助乳化剂2.乳化剂的选择(1)根据乳剂的类型选择:O/W型乳剂应选择O/W型乳化剂,W/O型乳剂应选择W/O型乳化剂。
乳化剂的HLB值为这种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根据乳剂给药途径选择:注射用乳剂应选择磷脂、泊洛沙姆等乳化剂。
(3)根据乳化剂性能选择:应选择乳化性能强、性质稳定、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无毒无刺激性的乳化剂。
(4)混合乳化剂的选择:可改变HLB值(三)乳剂的形成理论1.降低表面张力加入乳化剂的意义在于:①降低表面张力或表面自由能,有利于形成和扩大新的界面2.形成牢固的乳化膜(1)单分子乳化膜(2)多分子乳化膜(3)固体微粒乳化膜(四)乳剂的稳定性乳剂属热力学不稳定的非均匀相分散体系,乳剂常发生下列变化。
1.分层乳剂的分层主要原因是由于密度差造成的。
分层的乳剂经振摇后仍能恢复成均匀的乳剂。
2.絮凝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称为絮凝。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https://img.taocdn.com/s3/m/b626219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d2.png)
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乳剂
乳剂是一种由液体药物和乳化剂组成的悬浮液剂型。
以下是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的乳剂
知识点:
1. 乳剂的定义和特点:乳剂是一种由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油相和水相)通过添加乳
化剂和适当的辅助剂混合均匀而形成的悬浮液。
其特点包括粒径小、稳定性好、易于
服用和便于吸收。
2. 乳剂的组成:乳剂主要由油相、水相、乳化剂和辅助剂组成。
油相是乳剂的连续相,通常是油或脂肪;水相是乳剂的离散相,通常是水或水溶液;乳化剂用于将油相和水
相胶束化混合;辅助剂用于改善乳剂的稳定性和药物的溶解性。
3. 乳化剂的选择:常用的乳化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种。
离子型乳化剂包括阴离子
型(如磺化脂肪酸盐)、阳离子型(如脂肪胺类)和非离子型乳化剂(如聚氧乙烯链
化合物)。
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油相和水相的特性和药物的溶解度。
4. 乳剂的稳定性:乳剂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药物的性质、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pH值、温度等。
常见的乳剂失稳现象包括沉淀、凝结、分层和霉变等。
常用的提高乳剂稳定性的方法包括添加防腐剂、pH调节剂、抗氧化剂等。
5. 乳剂的制备方法:常见的乳剂制备方法包括机械法、物理法和化学法。
机械法包括
搅拌法、高速搅拌法和超声波法;物理法包括凝胶化法、蜡溶法和总体法;化学法包
括液相沉淀法和硫酸肽法。
以上是执业药师考试中常考的乳剂知识点,备考时可重点关注这些内容。
另外,还需
要了解乳剂的性质、分类、质量控制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防水乳液知识点总结
![防水乳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e479f3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3e.png)
防水乳液知识点总结一、防水乳液的成分防水乳液是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护肤品,它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乳化剂、油脂和防水剂。
其中,水是防水乳液的溶剂,乳化剂是用来稳定水和油脂的混合物,油脂则是起到滋润肌肤的作用,而防水剂则是为了让乳液在接触水时不容易被洗掉。
二、防水乳液的作用1. 保湿滋润:防水乳液含有丰富的油脂成分,能够有效地滋润肌肤,使肌肤保持水润光滑。
2. 防水护肤:防水乳液含有防水剂,能够在肌肤接触水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水分的流失,避免肌肤变得干燥。
3. 防晒保护:部分防水乳液含有防晒成分,能够有效地阻挡紫外线对肌肤的侵害,保护肌肤不受阳光的伤害。
三、防水乳液的使用方法1. 清洁肌肤: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将肌肤彻底清洁干净。
2. 护理肌肤:在肌肤适量的防水乳液,均匀涂抹在面部和颈部肌肤上,轻轻按摩至乳液完全吸收。
3. 防晒保护:如果选用含有防晒成分的防水乳液,可在户外活动前使用,以增加肌肤的防晒保护。
四、防水乳液的适用人群防水乳液适用于各种肤质的人群,特别是在夏季、户外活动或者水上活动时使用效果更为明显。
对于干燥肌肤的人群,使用防水乳液能够保持肌肤的水分,起到良好的滋润效果。
对于油性皮肤的人群,选择质地清爽的防水乳液能够避免肌肤出现油光,保持肌肤清爽舒适。
五、防水乳液的选择技巧1. 选择品牌可靠的产品:应选择知名品牌生产的防水乳液,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2. 根据肤质选择产品:应根据自己的肤质特点选择适合的防水乳液,干性皮肤适合含有滋润成分较多的产品,油性皮肤适合质地清爽的产品。
3. 注意产品的防水效果:在选择防水乳液时,可留意产品的防水效果,建议选择能够长时间保持防水效果的产品。
总之,防水乳液是一种适合夏季、户外或者水上活动时使用的护肤品,它具有保湿滋润、防水护肤和防晒保护的功效。
在选择和使用防水乳液时,应注意产品的成分和适用人群,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产品,并注意产品的防水效果。
希望以上防水乳液的知识点总结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防水乳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剂的知识点
乳剂是一种非均匀的液体分散体系,由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组成,其中一相以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
乳剂的组成包括水相、油相和乳化剂。
根据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不同,乳剂可以分为水包油型(O/W)和油包水型(W/O)两种类型。
乳剂的特点包括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快、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改善皮肤和黏膜的渗透性等。
乳剂的不稳定现象包括分层、转相、合并与破裂、絮凝和酸败等。
静脉注射用脂肪乳剂常用的乳化剂有卵磷脂、豆磷脂和普朗尼克F-68等。
●乳剂的优点主要包括:
1.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快:乳剂中的药物分散成小滴,增加了与皮肤或黏膜
的接触面积,易于吸收,从而加快药物作用速度,提高药效。
2.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稳定性:通过乳化作用,可以将难溶性药物以分
子形式分散在乳剂中,增加药物的溶解度,从而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3.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乳剂可以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气味,提高药物的适口
性。
4.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毒副作用:乳剂可以减少药物对皮肤和黏膜的刺激性,
降低毒副作用。
5.分剂量准确,使用方便:乳剂的分剂量通常比较准确,而且使用起来也比较
方便。
●乳剂的缺点主要包括:
1.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系统:乳剂在贮存过程中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出现分层、
絮凝、合并与破裂、转相、酸败等变质情况。
2.加工难度高:形成乳状液需要输入外界的能量,一般加工设备需要高速剪切
机或均质机,能耗高。
3.药效不如其他剂型:由于乳化剂的用量低,稀释液的表面张力高于其他剂型,
润湿、展着性不如其他剂型。
4.对活性成分的要求高:对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化学稳定性及溶解度要求高。
因此,在选择使用乳剂时,需综合考虑其优缺点,并针对具体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