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研究的概况

合集下载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细胞死亡是指细胞受到某种刺激或发生某种异常而引起的程序性死亡。

在细胞死亡的研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凋亡和坏死。

凋亡是一种特定的细胞死亡方式,它主要通过某些基因的表达来调节其过程。

而坏死则是细胞在动力学异常或其他原因下不可逆性死亡,这种死亡一般是由于细胞丧失生命必需的功能而导致的。

凋亡作为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在治疗多种疾病中被广泛应用。

在许多实验疗法中,凋亡有时被认为是某些化疗和放疗方案的核心。

例如,某些癌症治疗试剂就是以凋亡作为目标的。

在其他的疾病中,如感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凋亡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尽管凋亡治疗相对较新,但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功的治疗效果。

对于凋亡治疗的成功,主要要归功于这个过程的研究。

最近,对于凋亡机制研究的大量努力导致了对凋亡调节的全新理解。

这些发现将凋亡与其他单元和过程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更广泛的凋亡调节过程的图像。

某些基因和蛋白质能够调节凋亡过程。

一些基因,如 Bcl-2 家族,具有抗凋亡作用。

与此相反的另一些基因,如 Puma、Noxa等,与细胞内蛋白质 Mcl-1 相互作用,从而发挥促凋亡的作用。

通过研究这些关键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科学家可以找到治疗某些疾病的方式。

最近的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也可以通过凋亡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

与传统的细胞毒素相比,这些凋亡调节剂在选择性杀死巨噬细胞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由于巨噬细胞在人体的免疫反应中是非常关键的,因此这些凋亡调节剂的研究发现预示着这类药物可能具有极佳的临床前景。

细胞坏死是另一种细胞死亡机制。

表面上看,坏死与凋亡的选择性和可逆性差异显然很大。

但是,随着坏死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坏死相关的机制有时被证明与凋亡相同或有交叉联系。

最近的研究表明,与坏死相关的细胞死亡机制可能是一种新颖的细胞死亡机制,这种机制具有特定的调节因子和调节通路。

例如,壊死因子系统被发现是促进细胞坏死的主要通路之一。

在某些疾病中,如骨科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阻止壊死因子调节的药物已经被证明是有效的。

死亡分析报告

死亡分析报告

死亡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死亡事件进行分析和统计,以便于从中寻找相关的模式和趋势,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决策支持。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进行死亡事件分析,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根据所做的分析范围和目标,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取数据,如医院、警察局和政府统计机构等。

数据可以包括死因、死亡年龄、性别、地理位置等信息。

在收集数据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以便于后续的分析。

死因分析死因是分析死亡事件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对死因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社会问题。

常见的死因包括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等。

通过统计不同死因的发生次数和比例,可以对不同死因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并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来改善公共服务。

比如,如果发现某一类死因的数量大幅增加,可以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年龄分析死亡事件对年龄的分布情况可以提供重要的信息,如人口结构、社会健康水平等。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死亡数量和比例的分析,可以判断人们在不同年龄段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并为相关部门提供指导,以提高社会的整体健康状况。

此外,年龄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人们的预期寿命和抚养比等指标。

性别分析性别是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可能对死亡事件的分析产生影响。

通过对男性和女性死亡数量和比例的分析,可以找出可能存在的性别差异和相关问题。

一些疾病可能在男性群体中更为常见,而另一些则在女性中较为普遍。

通过性别分析,可以为相关的医疗资源和政策提供参考,以满足不同性别群体的需求。

地理分析地理位置也是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

通过对死亡事件发生地点的统计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死亡情况,找出高发地区并进行重点关注。

此外,地理分析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评估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并制定针对不同地区的预防策略。

结论死亡分析是了解人口健康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死亡事件的分析,可以找出潜在的问题和趋势,并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在进行死亡分析时,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并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如死因、年龄、性别和地理位置等。

幼儿死亡教育的研究

幼儿死亡教育的研究

幼儿死亡教育的研究
幼儿死亡教育是一个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旨在帮助幼儿理解和应对死亡的概念和情感。

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死亡教育的研究。

1.幼儿死亡教育的意义:幼儿死亡教育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生命和死亡的真正含义,培养他
们的同理心和悲痛处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幼儿死亡教育的内容:幼儿死亡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生命和死亡的基本概念、悲痛的处
理和情绪管理、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等方面。

同时,也应该结合幼儿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和语言进行教育。

3.幼儿死亡教育的方法:幼儿死亡教育的方法应该多元化,包括故事、游戏、绘画、音乐、
电影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引导幼儿探索和理解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4.幼儿死亡教育的实践:在实践中,幼儿死亡教育应该注重幼儿的情感和心理需求,尊重
他们的个性和差异,同时也要注重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

5.幼儿死亡教育的评估:评估幼儿死亡教育的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观察、问卷调
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评估,以了解教育的实际效果和改进的方向。

总之,幼儿死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领域,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

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术,我们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命和死亡的概念和情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死亡研究的概况

死亡研究的概况

死亡研究的概况一、人类死亡研究史况最初人类对死亡的思考是以原始宗教活动、原始宗教神话、原始宗教艺术和悼念仪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

后来,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死亡又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受科学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局限,尚不能对死亡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分析。

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死亡现象进行的探究所得出的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对于今天的死亡研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所以,对人类自古至今对于死亡认识的状况作一简要回顾,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类死亡观变化的历史沿革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人们就对死亡现象予以关注,试图对它的原因和实质加以认识。

原始社会中神话的出现,对死亡有了一些前宗教的答案。

对死亡的探究与回避是宗教诞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后来随着宗教的诞生,原始死亡观崩解,而宗教死亡观又很快地被哲学所融合,形成一个宗教与哲学共同诠释死亡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现代科学的诞生,应该说对死亡现象有了较为明确的解释,但由于死亡过程,尤其是死后的不可知性或客观观测的高难度性,人们大多偏爱于从哲学角度对死亡的解释,宗教也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综观人类死亡观变化的历史沿革,大致可划分为对死亡的否认、发现和确证几个时期。

1 神话宗教时期对死亡的否认这一时期约从10多万年前开始,至公元前2~1千年古埃及宗教、古印度婆罗门教、犹太教等形成之时为止。

死亡的否认,是指原始人采取非自然的神话形式,否定死亡的必然性或终极性。

他们借助于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死亡观,认为人类原本是不死的,死亡来到世上是由于手持不死礼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

原始人否定死亡的终极性,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绝对终结,因为人死后总有一部分会永远存留下去,尸体虽然腐烂,但还有骨骼、幽灵或游魂的存在。

所有的原始人都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或可再生的。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下来,或强或弱、或盛或衰。

原始丧葬风俗的陪葬、殉葬,说明原始人相信人有死后生活。

人类学中的死亡与丧葬仪式研究

人类学中的死亡与丧葬仪式研究

人类学中的死亡与丧葬仪式研究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每个人都必将面对死亡。

死亡是一个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而每个文化对待死亡的方式和丧葬仪式都有所不同。

人类学家通过对死亡与丧葬仪式的研究,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文化如何理解和应对死亡,揭示出各种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观。

在人类学中研究死亡与丧葬仪式的学科被称为“死亡人类学”。

死亡人类学者关注的不仅仅是个体的生命终结,更关注的是死亡在文化中的地位和形式。

他们研究不同文化中死亡的信仰、丧葬习俗和仪式,以及这些背后的社会和心理含义。

通过对比不同文化中的死亡与丧葬仪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人类对于生与死的各种理解和态度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对待死亡的方式多种多样。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死者被埋葬在宗教意义上的圣地,或者被火化,然后把骨灰撒在特定的地方。

这些方式背后承载着对死者灵魂去向的信仰和敬意。

而在其他文化中,死者的遗体被保存,或置于特定的位置进行纪念。

还有一些文化有特殊的节日或仪式来纪念已故的亲人,例如中国的清明节和墨西哥的亡灵节。

正因为每个文化对待死亡的方式都不同,死亡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探索不同文化对死亡的解释和理解。

在许多文化中,死者的灵魂被认为是能够与世界的其他部分进行交流的存在。

丧葬仪式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为了与灵魂沟通和送行的重要仪式。

在像埃及古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死者送行的丧葬仪式包括一系列的活动,例如祭祀、合葬和纪念仪式。

这些仪式不仅仅是为了给予死者尊重和安息,也是为了在社会上和家族中传达对死亡的理解和对生命的敬畏。

通过对各个文化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对待死亡和丧葬的态度和方式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

例如,在一些部落社会中,死亡可能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人们相信死者的灵魂会继续存在并与他们交流。

在这些文化中,死者的丧葬仪式往往强调了个体和社区的联系,并倡导着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尊敬。

相比之下,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理性主义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和丧葬往往更加理智和简化,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尊严。

生命末日的言说——余华小说“死亡叙述”研究

生命末日的言说——余华小说“死亡叙述”研究

中文摘要余华小说创作的前期和后期有诸多不同,余华小说的创作转型和余华在小说结构、语言和叙述上的探索,以及由此体现出来的创造精神一向为论者所津津乐道。

但是,余华的创作转型中也有一以贯之和承继的方面,即对死亡的关注与言说,死亡叙述贯穿着余华小说创作的前期和后期。

论文即以此为切入点来分析和考察余华的小说创作。

论文以余华的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死亡”在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美学特征及哲学思考。

首先,论文通过对作家童年经历、创作资源以及创作理念的揭示,分析了“死亡”成为作家始终不渝的表达的原因。

独特的生活经历、川端康成和卡夫号的阅读共鸣、“写内心的真实”的创作原则,共同构成了死亡在作家作品和作家生命中的基本底色。

其次,论文通过对死亡哲学的讨论,分析了余华死亡叙述所体现出的美学特征:死亡本体形态的呈现,叙述中突出的想象性和体验性以及冷观性和诗意化。

最后,论文从人性的、历史的以及生存的角度,重在挖掘作家死亡叙述背后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余华小说死亡叙述AbstractYuHua(1960.),theeminentnovelisttodayinChina,hasshifteddistinctlyinthenarrativestyle.Unlikeotherresearchers,whopaytheirattentiontothedifference,thepresentdissertationpurportstofocusontheperpetuatedartisticpracticeinhisnovelcreative,thatis,DeathNarrative.PaperemphasizesontheaestheticandmetaphysicalcharacterexpressedintheDeathNarrative.Chapter1summarizesthreecausesofthedeathnarrative,thatis,thespecialexperienceinhischildhood,thespecialexperimentofhispre-readingffranzKatka,theJuristnovelist,andYasunariKawabata,theJapanesegreatliteraturemaster),andthelastcausesishisto-write—the·heart—realitycreativeprinciple.ThosetangledtogethertoimpelYuHuacreatingvividly.Chapter2dealswiththeproblemofdearthinthephilosophicaestheticsphere,andanalyzestheaestheticfeatureoftheDeathNarrationinhisnovels.Thatis,thedeathnoumenalform,thesignificantimaginativestyle,andtheeminentdispassionateandpoeticexpression,Finally,inthethirdchapter,wetrytOfurtherdiscussthedeepvalueofhisdeathnarrativeinawidenhorizonofhumanity,historyandexistence.Keywords:YuHua’Snovel,DeathNarrative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人类学研究中的死亡与丧葬习俗

人类学研究中的死亡与丧葬习俗

人类学研究中的死亡与丧葬习俗人类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群体和文化现象的学科,其中对死亡与丧葬习俗的研究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群体对于死亡的看待和处理方式存在巨大差异,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些差异所背后的文化、宗教和社会意义。

在许多文化中,死亡被看作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然而,对于死亡的看待和处理方式却因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而有所不同。

在一些文化中,死亡被视为生命的终点,是人们达到来世的通道。

这样的观念在宗教上有着深厚的根基,如天主教中的天堂和地狱,佛教中的轮回转世等。

而在其他一些文化中,死亡被视为生命的延续。

一些原始社会的文化中,人们相信在死后的世界中,死者仍与他人有着交流和互动。

这种观念在一些非洲、北美和亚洲的部落社会中广泛存在。

因此,他们对待死者的遗体和丧葬仪式十分重视,认为这是与逝去的亲人维持联系的重要方式。

在研究死亡与丧葬习俗时,人类学家通常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

他们会深入到特定的群体中,观察和记录他们的仪式和习俗。

通过与当地人的亲密接触,人类学家可以获取他们对死亡的看法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的意义。

研究死亡与丧葬习俗的人类学家还会关注一些特定的问题。

例如,不同文化对待遗体的方式,在宗教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下,可能形成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火葬、土葬、水葬等。

关于墓地和纪念碑的建造,也可以反映出不同社会对于死亡的态度和纪念方式的差异。

此外,人类学家还会研究不同文化中的丧葬仪式和悼念活动。

这些活动通常由社会的其他成员来组织和进行,旨在缓解亲人的离世所带来的痛苦,并为死者送行。

在一些部落社会中,丧葬仪式可能持续数天或数周,包括丰盛的食物、舞蹈和歌曲等。

而在一些现代社会中,丧葬仪式通常由家庭成员和朋友参与,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悼和尊重。

通过人类学的研究,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中对于死亡与丧葬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这样的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人类文化的理解,也有助于拓宽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

人类学视角下的死亡与丧葬研究死亡观念与葬礼仪式的多样性

人类学视角下的死亡与丧葬研究死亡观念与葬礼仪式的多样性

人类学视角下的死亡与丧葬研究死亡观念与葬礼仪式的多样性人类学视角下的死亡与丧葬研究: 死亡观念与葬礼仪式的多样性在人类社会中,死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来说,对待死亡的观念和葬礼仪式的方式也存在着显著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使得人类学家们对死亡与丧葬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试图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死亡的认知和处理方式。

本文将从人类学的角度来探讨死亡观念与葬礼仪式的多样性,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社会意义以及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一、死亡观念的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待死亡的观念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一些宗教中,死亡被视为人类灵魂的离开,是灵魂继续存在的开始;而在另一些文化中,死亡则被视作生命的终结。

例如,在基督教文化中,人们普遍相信死后的灵魂会升入天堂或下降到地狱,而在佛教文化中,死后的轮回被视作一种重生与涅槃的过程。

这些观念的多样性深刻地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对人类生命和死亡意义的不同理解。

此外,死亡观念还会受到社会、历史和个体层面的影响。

在某些传统社会中,死亡被视作一种自然过程,人们更加接受和平静地面对死亡的到来。

相比之下,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技的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死亡产生了更多的恐惧和焦虑。

因此,死亡观念的多样性不仅与文化因素相关,同时也受到社会和个体心理状态的影响。

二、葬礼仪式的多样性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葬礼仪式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

葬礼作为一种对死者的送别仪式,在不同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式和意义。

在某些文化中,葬礼注重举行隆重庄重的仪式,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和纪念。

例如,希腊文化中的丧葬仪式通常会持续多天,让亲友们有时间来表达哀思和悼念。

而在其他文化中,葬礼则更加强调庄重和肃穆,表达对死者的敬意。

此外,不同文化对待遗体和后事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异。

例如,在一些文化中,遗体会被火化,而在另一些文化则普遍选择土葬。

一些文化还会对遗体进行特殊的处理,如木乃伊化、尸体保存等。

葬礼仪式的多样性反映了不同文化对待死者的态度和价值观念。

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概况

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概况

根据超生反应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概况【关键词】超生反应;死亡时间【中图分类号】d91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XX)02—0147—03死亡时间推断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推测尸体从检查时距死亡时刻的间隔时间(postmortem interva1),是法医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之一。

准确推断死亡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能为刑事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的线索.划定侦查范围.确定犯罪嫌疑人有无作案时间乃至确定案件性质和阐明作案过程均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法医工作者在超生反应、法庭昆虫学、内皮细胞活性、核仁区噬银蛋白形态学变化、肌肉酶活性、骨骼肌运动终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玻璃体液化学物质成分的改变、肝细胞自溶超微结构、家兔死后红细胞内钾离子含量、尸体腐败程度、植物根系生长规律、胃内容物变化差异、死后dna降解程度、脑组织atp含量等变化与死亡时间推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提供了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数据。

其中一些结果已用于法医实际检案。

尽管如此,但这些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尚存异议.目前还不能十分准确地或单独地用于推断死亡时间。

因此,在法医鉴定实际工作中还必须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推断。

尤其在利用超生反应进行死亡时间推断方向的研究不多,现就目前超生反应有关死亡时间推断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超生反应的概念躯体整体死亡后,部分人体组织、细胞或某些器官尚能生存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超生期)内,这些组织对物理性或化学性刺激仍可发生反应.称为超生反应。

超生反应的基础是机体有生命状态时残存的能量代谢。

个体死亡后,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组织器官在廖志铜2.四川华大司法鉴定所。

四川成都610041)普遍性缺血的条件下,经历终期(1atency period):以有氧能量产生为特征;幸存期(survival period):lt~期后生命终结.可出现r自发性超生反应,如:砍头后由于心肌收缩大血管的喷血,头颅落地时面部表情肌的运动、肠蠕动、白细胞游走等;复苏期(resuscitation period):此期结束后不再具有复苏能力;超生反应期(supravital period):组织器官对外界刺激尚能做出一定反应。

国内外死亡态度研究概况

国内外死亡态度研究概况
的死亡接受愈高 , 且有较低 的死亡焦虑 , 这是 因为对死后 的
情形较确 定。然而 , 研究发现拥 有宗教信仰和趋近导向的死
亡 接受之 间 . 并没有一致 的相关性 , 至负相 关 , 甚 这一方 面 可能是受信仰虔诚度的影响 , 一方面受死后 审判 、 回观念 轮
的影 响 。
度的调查, 直到 2 但是 O世纪 5 代中期才有相关领域的专 O年 家对此做 科学 的研 究;而真正 引起科 学界 的关 注,则 是在
2 1 死 亡 恐 惧 .
地应对存在 的苦痛 与问题 ,而将死亡视 为今生痛苦的解脱
之道 。 23 死 亡逃 避 .
死亡 逃避 指 的是 人们 回避 死亡 本 身或象 征死 亡 的事 物 , 们尽 可能地 回避 与死亡相关的 、 引发死 亡恐 惧的象 人 可 征物 , 如死人 、 曾发生死亡 的场所 、 医院 、 殡仪馆 、 园等 , 墓 尽 量 不去想 到死亡或讨论 死亡 , “ 对 死亡 ” 眼感 到不 自在 或 字 忌讳 , 因此尽 可能地 以其 他用语 来代替 , 如走了 、 驾鹤西归 、 升天 、 往生 、 过往等等 。
进行死亡态度 的探讨 , 意义尤 为深远 。 态度 , 是一个抽 象的概念 。心理学家认 为态度是学习来 的…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是学习的一种 。 , 最早 的死亡态度研
究 可 追 溯 到 13 9 6年 Mid tn开 展 的 一 项 对 大 学 生 死 亡 态 dlo e
部 分宗教相信有死后世界 ,因此 有宗教信仰者 的趋近 导向
具体 的 、 无特定对象 的模糊 、 不安 的感 觉[ 3 1 于死亡 , 。对 恐惧
与焦虑二者同时存在 , 且无 法清 楚区分 , 以文献常 常将 二 所 者交互使用 。 古希腊哲学 家伊 壁鸠 鲁曾说过 : 死是一切恶 中最 可怕 “ 的。” 人到底 为什 么会有死亡恐惧或 焦虑死亡呢 ? 因为人们 不知道死后的世 界是什么 ;人们对死亡事件本 身感 到害怕 ;

法医学的研究内容

法医学的研究内容

法医学的研究内容
一、死亡原因鉴定
法医学对死亡原因的鉴定是其主要任务之一。

通过对尸体解剖、病理学检查、组织学检查以及毒物分析等方法,确定死者是自然死亡、意外事故、自杀还是他杀。

二、死亡方式判断
法医学通过研究死者的身体损伤、姿态、表情等情况,判断死亡方式是自杀、他杀还是意外。

同时,根据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推断犯罪手段和过程。

三、死亡时间推断
法医学通过尸体现象、胃内容物分析、尸体内部组织变化等方法,推断死亡时间。

这对于案件调查和法庭审判具有重要意义。

四、致死手段分析
法医学通过对尸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致死原因和致死手段。

这有助于确定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手段和工具。

五、致死工具认定
法医学通过对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认定致死工具。

这有助于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段。

六、尸体检验技术
法医学通过尸体解剖、组织病理学检查、毒物分析等方法,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和检验。

这些技术有助于确定死因、死亡方式等关键信息。

七、尸体现象分析
法医学通过对尸体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推断死亡时间、死亡方式等关键信息。

这有助于案件调查和法庭审判。

八、毒物与药物鉴定
法医学通过对死者体内毒物和药物的检测和分析,确定其是否中毒或服药自杀。

这有助于确定死因和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作案手段。

九、个人识别与遗传分析
法医学通过DNA分析、遗传标记等方法,进行个人识别和亲属关系鉴定。

这对于认定身份和亲人认领等具有重要意义。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研究概况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研究概况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的研究概况摘要:全球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肺炎(新生儿肺炎)、腹泻、疟疾、脓毒症、早产和产期窒息,而我国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肺炎等。

对此我国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完善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及产时监测水平、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控制、积极防治意外的发生、启动儿童疾病综合管理计划等。

关键词: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儿童死亡;死亡原因2000年9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具体就消除贫穷、疾病、环境恶化等问题,商定一整套有时限性但也能够测量的目标和指标,即“千年发展目标(MDGs)”。

千年首脑会议要求到2015年必须实现这些目标,其中目标4为:降低儿童死亡率,将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1 概述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指规定年份出生的儿童,在年满5岁前死亡的概率(表示每1000名活产的比率),但须以现有年龄死亡率为准。

婴幼儿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和抗病力极为薄弱,自然或社会环境对人口死亡的影响,首先反映在婴幼儿身上。

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反映了全球18岁以下儿童90%以上的死亡情况。

该指标用于计量儿童的存活情况,反映儿童(和社会其他人)所处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状况,包括他们的保健。

2 国外研究概况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调查数据,每年世界儿童死亡人数从1990年近1300万人下降到2006年的970万人,而死亡率下降最快的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中东欧和独联体,以及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一些非洲国家在降低儿童死亡率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非洲西部、中部和南部国家的儿童死亡率仍为世界最高。

2005年的WHO的调查数据显示,全球73%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归因于6种疾病:肺炎(19%)、腹泻(18%)、疟疾(8%)、新生儿肺炎或脓毒症(10%)、早产(10%)和产期窒息(8%)。

4类传染病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儿童总死亡人数的半数(54%)。

国内外儿童死亡教育的现状研究

国内外儿童死亡教育的现状研究

国内外儿童死亡教育的现状研究发布时间:2021-09-01T10:33:01.55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1期作者:潘婷苟芬郑玉婷[导读] 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其一由于教育学术领域谈论死亡较少见潘婷苟芬郑玉婷大理大学护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摘要:我国死亡教育起步较晚,其一由于教育学术领域谈论死亡较少见,又受到中国民族的、传统的思想文化等诸多原因的影响死亡教育在中国发展较缓慢。

其二由于近年我国中小学中生自杀、他杀、校园暴力、地震、流脑、新冠状病毒肺炎等事件的发生,对死亡教育的需求日益紧迫,且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同与重视。

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死亡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

关键词:儿童死亡教育现状困境路径死亡教育是一个探讨生死关系的教育课程,其包含死亡文化以及宗教信仰对死亡的看法与态度,目的是借助死亡的话题探讨生命的价值,使青少年儿童更加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自己及他人生命[1],并将这种态度落实在现实生活中。

死亡教育最早出现于美国,随后发展成熟。

在中国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死亡教育起步晚、内容单一且生死问题上一直持“未知生,焉知死”的观念,对生命的讨论保持在生的状态,则对死采取逃避的态度,在社会、教育界都存在忌讳死亡的现象,因此我国死亡教育发展缓慢理论薄弱[2-4]。

学术人员对死亡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较少,使得死亡教育不被社会公众所接受。

本综述旨在接合中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的死亡教育的课程及模式。

1 儿童死亡教育发展概述1.1国外儿童死亡教育发展情况美国是最早开展死亡教育课程的国家,1959年出版《死亡的意义》。

随后大量的教材涌现出来。

70年成立了“死亡教育委员会”,出版了《死亡的准备教育》书籍,从死亡教育发展至今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

日本出版了《生与死的思考》和《对孩子来说什么是死》书籍以及录音带。

1976年英国皇家学院为儿童开设死亡相关课程。

邀请殡葬、医护人员,共同讨论死亡面临的问题,让学生模拟亲人死亡的情景,感受丧亲之痛,并提出应对方案。

疫情死亡人数的研究报告

疫情死亡人数的研究报告

疫情死亡人数的研究报告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中疫情死亡人数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疫情死亡人数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了解疫情的严重程度,还能为未来的公共卫生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一、疫情死亡人数的统计方法在统计疫情死亡人数时,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的统计标准和方法存在差异。

有些地区将直接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病例计入疫情死亡人数,而有些地区则将因新冠病毒引发的基础疾病加重导致的死亡也包含在内。

这就导致了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受到一定影响。

其次,检测能力的不均衡也给统计工作带来困难。

在疫情初期,许多地区检测资源有限,无法对所有疑似病例进行检测,从而可能导致部分死亡病例未被准确记录。

另外,死亡证明的填写和报告流程也可能存在延误和不准确的情况。

二、全球疫情死亡人数的概况据权威数据显示,全球疫情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不同地区的死亡人数差异较大,一些发达国家由于人口老龄化严重、医疗资源紧张等因素,死亡人数相对较多。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医疗条件有限、防控措施难以有效实施等原因,也承受了较大的死亡压力。

在疫情的高峰期,一些国家和地区每日新增死亡人数屡创新高,给当地的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同时,也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在疫情死亡人数中的分布从年龄段来看,老年人是疫情死亡的高危人群。

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且往往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一旦感染新冠病毒,更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而在性别方面,虽然没有明显的差异,但一些研究表明,男性的死亡比例可能略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在社会活动中的接触频率较高,以及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四、疫情死亡人数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大量的死亡人数给家庭带来了巨大的悲痛和经济负担。

许多家庭失去了主要的劳动力,导致收入减少,生活陷入困境。

在社会层面,疫情死亡人数的增加导致劳动力市场短缺,影响了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

死亡的真相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

死亡的真相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

死亡的真相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死亡的真相: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引言:死亡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扮演着不可避免的角色。

科学家们对死亡的解释和对其进行的研究,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对生命和死亡的深入理解。

本文将探讨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带领读者一窥死亡真相的科学维度。

一、细胞死亡科学家认为,生物体内部的细胞死亡是构成死亡过程的重要环节。

细胞死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程序性细胞死亡,也被称为凋亡。

凋亡是一种有序和规范的死亡过程,常见于生物体发育和组织修复的过程中。

科学家通过研究细胞凋亡的机制,探索细胞死亡的本质,并为治疗某些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大脑死亡大脑死亡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真正死亡”的概念。

科学家通过研究大脑活动和神经信号传递,尝试探索大脑死亡的发生和影响。

脑死亡的定义是大脑的可逆功能无法恢复,这意味着大脑无法维持个体的生理过程和意识。

然而,科学家对大脑死亡的界定和判断标准仍然存在争议,这也给相关法律、伦理及医疗实践带来了许多挑战。

三、心脏停搏与复苏心脏停搏是导致细胞无氧代谢的一种情况,也是许多人死亡的原因之一。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家不断探索如何在心脏停搏后实施有效的复苏。

心脏复苏术的成功与否可能影响个体的生存与死亡。

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如心脏起搏器和自动体外心脏按压等,为心脏停搏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四、生命延续的研究当我们讨论死亡时,科学家对生命延续的研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研究生命延续的机制和方法,科学家致力于延长寿命和探索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例如,通过研究基因的表达与抑制、细胞分裂和再生等领域,科学家希望揭示生命延续的秘密,给我们带来更长久和健康的生命。

结论:科学家对死亡的解释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对死亡及其过程的更深入的认识。

细胞死亡、大脑死亡、心脏停搏与复苏,以及生命延续的研究,构成了科学家对死亡探索的重要方面。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更多了解死亡现象的线索,并逐渐揭示了死亡的真相。

社会学研究中的死亡和丧失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死亡和丧失问题

社会学研究中的死亡和丧失问题在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死亡和丧失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面对死亡和丧失的时候也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因此,社会学家们对于死亡和丧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究,以增加我们对这一问题的认知和理解。

一、死亡的社会学研究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终极结局,它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也产生了不同的态度和反应。

因此,死亡的社会学研究也逐渐走向多元化。

首先,社会学家们关注的是如何面对死亡及其社会意义。

他们指出,死亡不仅仅是个人的遭遇,同时也是一种社会体验。

死亡时刻提醒我们不仅要关注个人生命的意义,也要探究死亡对于社会意义的影响。

并且,死亡的意义也会随着时间和文化的变迁而不同。

其次,社会学家们关注的是死亡对于社会结构和组织的影响。

他们认为,死亡会对社会结构和组织产生深刻的影响。

例如,死亡可能会打破家庭和群体的稳定性,进而对社会造成连锁反应,引发社会的混乱和不安。

最后,社会学家们关注的是如何应对死亡。

他们认为,面对死亡我们需要拥有正确的心态和行为。

例如,尊重死者,关注亲友,缘起缘灭,有一份对生命的敬重心态是应对死亡的一种正确方式。

二、丧失的社会学研究人的一生中难免会经历许多的丧失,例如亲人的离世、失去工作、失去爱人等。

当人们面对这些丧失时,也会对他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因此,社会学家对丧失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研究。

首先,社会学家们关注的是丧失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影响。

他们认为,丧失会对人们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例如,失业会让人们感到失落和无助,心理上轻度的失落可以转化为正面的动机,促使人们重获新生,而过度的失落则会导致抑郁和消极。

而失去爱情会让人感到身心上的创口,导致人们失落、怨恨、痛苦和孤独等。

其次,社会学家们关注的是社会对于丧失的反应。

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存在,对于不同的丧失会产生不同的反应。

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研究的范围综述

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研究的范围综述

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研究的范围综述
李映兰;赵越;龙艳芳;田凌云;李博雅;胡宁宁;甫凤;唐小贵;杨梦茹
【期刊名称】《中国护理管理》
【年(卷),期】2024(24)2
【摘要】目的:对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我国面向临床护士开展死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按照范围综述的研究方法,系统检索相关中英文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完成文献筛选和提取,采用描述性分析及主题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理。

结果:共检索到1678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文献。

研究以横断面研究和类实验研究为主,主要发现包括死亡教育需求、死亡教育内容、死亡教育开展方式等。

结论:目前,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尚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未来应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重视死亡教育内容的实用性、丰富死亡教育开展方式、完善死亡教育研究工具等,推动我国临床护士死亡教育的持续发展。

【总页数】6页(P186-191)
【作者】李映兰;赵越;龙艳芳;田凌云;李博雅;胡宁宁;甫凤;唐小贵;杨梦茹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临床护理学教研室;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全科医学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R197
【相关文献】
1.死亡教育对急诊科护士的死亡态度和死亡焦虑的影响研究
2.临床护士开展叙事护理培训的范围综述
3.临床护士组织沉默影响因素的范围综述
4.临床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范围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死亡研究的概况一、人类死亡研究史况最初人类对死亡的思考是以原始宗教活动、原始宗教神话、原始宗教艺术和悼念仪式等形式表达出来的。

后来,随着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死亡又成了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许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受科学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局限,尚不能对死亡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分析。

但是几千年来人们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方式、借助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死亡现象进行的探究所得出的自认为正确的结论,对于今天的死亡研究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所以,对人类自古至今对于死亡认识的状况作一简要回顾,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类死亡观变化的历史沿革从人类诞生那天起,人们就对死亡现象予以关注,试图对它的原因和实质加以认识。

原始社会中神话的出现,对死亡有了一些前宗教的答案。

对死亡的探究与回避是宗教诞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后来随着宗教的诞生,原始死亡观崩解,而宗教死亡观又很快地被哲学所融合,形成一个宗教与哲学共同诠释死亡的漫长的历史时期。

现代科学的诞生,应该说对死亡现象有了较为明确的解释,但由于死亡过程,尤其是死后的不可知性或客观观测的高难度性,人们大多偏爱于从哲学角度对死亡的解释,宗教也仍占有一定的位置。

综观人类死亡观变化的历史沿革,大致可划分为对死亡的否认、发现和确证几个时期。

1 神话宗教时期对死亡的否认这一时期约从10多万年前开始,至公元前2~1千年古埃及宗教、古印度婆罗门教、犹太教等形成之时为止。

死亡的否认,是指原始人采取非自然的神话形式,否定死亡的必然性或终极性。

他们借助于神话来表达自己的死亡观,认为人类原本是不死的,死亡来到世上是由于手持不死礼品的使者传错了神的旨意。

原始人否定死亡的终极性,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绝对终结,因为人死后总有一部分会永远存留下去,尸体虽然腐烂,但还有骨骼、幽灵或游魂的存在。

所有的原始人都相信灵魂的存在,认为死亡是可逆的或可再生的。

这种观念一直延续下来,或强或弱、或盛或衰。

原始丧葬风俗的陪葬、殉葬,说明原始人相信人有死后生活。

尽管当时人类对死亡不断地予以否认,但是死亡仍然不断地发生,人类为了躲避对于死亡的恐惧,造成一个不死的氛围,于是就在神话的基础上,促使了宗教的诞生。

2 宗教哲学时期对死亡的发现这一时期大约从公元前1千年左右佛教、耆那教等创立,中国先秦百家争鸣以及欧洲希腊罗马哲学家出现于思想舞台上之时开始,在欧洲至16世纪为止,在中国和印度等地则落后了大约三百年,延及近代。

原始社会后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能力出现了重大转机,原始死亡观开始崩溃,必然性和终极性的死亡才得以发现.人的肉体生命成为唯一的生命,于是产生了生命终极性的概念。

人们认识到人的个体生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从而肯定了死亡的终极性。

在这一时期由于人类对死亡的思考和对死亡的发现,对灵肉关系或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确定,使得哲学这种人类认识史上全新的思维形式才得以诞生。

在这漫长的历史时期,对于死亡认识的主导思想尽管仍被宗教所垄断,但用哲学思辩解释生死等问题,已成为不可遏制的时代思潮。

宗教也被这时代思潮所推动,宗教家们多兼着哲学家的衣钵,对其教义不断作哲学的论证;而一些哲学家又不断地被宗教所迷惑,在哲学中不可避免的存有明显的宗教的印迹。

3 哲学科学时期对死亡的确证自16世纪开始于西方的并延伸至现代的科技革命,尽管在历史上仅占有很短的时程,然而确实导致了人类社会巨大的变革。

在科学拓展的同时,传统宗教的生死观退居次要地位,传统的哲学死亡观依附于科学的成果,当代哲学与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的死亡观代之而起,逐渐成为人类对死亡探究的主要方式。

科学对人自身生命的研究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死亡之谜破解的过程。

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研究人体的学科日益进展,借助其它现代科学的成果和工具,对人身的认识从宏观的整体器官系统,深入到微观的细胞、分子、电子层次,基因的发现、蛋白质的合成、无性繁殖(克隆)、试管婴儿、器官移植的成功等,使得人类在自身的生命机制得到详尽揭示的同时,死亡现象也得到客观的、辩证的揭示与确证。

在确证死亡的同时,当代科学与当代哲学结成强大的同盟军,对死后续存和灵魂不灭等唯心主义死亡观进行了艰难的斗争。

进化论关于人类由猿猴进化而来的论证,打破了宗教上帝造人的神话;脑科学、思维科学、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对人生理、心理、神经精神的研究,详细揭示了人的感觉、意识和行为方式的生理机制和社会条件;摹拟人知觉、记忆、思维的人工智能研究,已制造成功了智力仅次于人的大脑的机器人。

这一切已初步揭开了人自身的谜底。

然而,由于人死后的不可知性和对死亡客观观测的高难度性等特点,加之当代科学对死亡问题的探究尚未臻完善,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民众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的差异,于是就出现在科学死亡观已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还一直存在着宗教利用当代哲学和科学为其唯心主义死亡观服务、竭力扩展其唯心主义死亡观影响的现象,从而形成当代科学死亡观、种种哲学死亡观和种种宗教死亡观并存的时代特征。

(二)世界死亡研究的发展当代人类对死亡的研究是在现代医学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医学始终把防治疾病、减少死亡、延缓死亡和增加寿命作为主要目的。

在医学对死亡观察和斗争的基础上,其它学科才能够开展对死亡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死亡学体系。

1 美国死亡研究的概况美国早期的死亡研究、死亡教育情况大致分为3个阶段,即1928~1957年的探索期、1958~1967年的发展期和1968~1977年的普遍期。

在1912年美国罗斯威尔·帕克创用死亡学一词的时候,该词的内涵主要涉及一般所理解的死亡概念,尤其是濒死者的反应。

当时研究的学者把目光主要聚焦在濒死者身上,他们认为从濒死者身上可以探索到许多如何对待死亡的知识。

几十年后,才有学者开始以综合的科学知识及心理学的观点研究死亡的过程。

1959年,赫尔曼·法伊费尔从行为科学观点编著了《死亡的意义》一书之后,死亡便成为学者专家们热烈探讨的题目之一,为死亡观念、死亡教育的发展树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在出版了几本有关的专著后,死亡学作为一门专业学科才得到发展,死亡才成为人们热烈讨论及研究的学科。

1969年库伯勒·罗斯编著的《论死亡与濒死》、1970年沃伦编著的《死亡社会学》、1972 年罗伯特·卡斯腾鲍姆和露特·艾森伯格编著的《死亡心理学》等著作,分别从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对死亡现象进行了研究,使对死亡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层次。

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许多大学及医院开始多次地举办关于死亡、濒死、居丧的学术研讨会,大量有关死亡研究的论文得以涌现,并开设了与死亡相关的课程。

死亡教育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门学科,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医院、社会服务机构等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研究死亡的期刊也相继面世,如《死亡与濒死杂志》、《死亡教育杂志》、《死亡学杂志》等。

2 其他国家死亡发展概况日本出版界自1975年以后,有关死亡话题的出版物迅速地增加铃本正子(1990)曾就手边拥有的约150 本有关死亡问题的书籍,按年代顺序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如下:1965~1974年为10%;1975~1984年为60%;1985~1990年为30%。

医学界也逐渐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显示了相当的兴趣。

1984年在上智大学成立了“生死问题研究会”,每年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

英国对死亡的研究,重点是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对濒死和居丧方面的研究。

1967年西塞莉·桑德斯博士在伦敦建立的圣克里斯多弗临终关怀院,标志着现代临终关怀学的建立。

德国注意对青少年开展死亡教育,教育界从儿童抓起,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就接触有关死亡的的内容并获得成功。

还组织中学生参观殡馆,让青年人直面人生的终点。

通过参观殡仪馆的技术处理间和告别间,学生们了解到这里并没有难闻的气味和可怕的恐怖的景象,与世长辞的人们处于安详的状态,从而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

德国出版的《死亡准备的教科书》成为人们欢迎的关于死亡问题的书籍。

此外,在法国、荷兰等许多国家的学校也都开设了死亡教育课,并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世界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学校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计划,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三)中国当代对死亡研究概况中国当代学者在西方死亡学研究成果的影响下,逐步摆脱传统唯心主义死亡观以及宗教和封建迷信的禁锢,对人类死亡研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特别是1980年以后医学伦理学界对安乐死的讨论,启迪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死亡的关注和兴趣,并积极地投入到死亡的研究中来,对中国和世界当代人类死亡的研究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有些学者的研究,中国对死亡研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对西方死亡学的引进借鉴与关注阶段20世纪20年代初到30年代,中国陆续出版了一些探讨生死问题的著作,大多以译著为主。

如《死之研究》(H.Carrington and J.R.Meader 著,华文祺译述,商务印书馆,1923年),《生与死》(E.Dater著,蒋柄然译述,商务印书馆,1925 年),《生死问题》(E.Teichmann著,丁捷臣译,商务印书馆1926 年),《科学的生老病死观》(朱洗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等等。

这些著作或从科学与哲学角度讨论生与死的过程、性质与意义,或追述历史上的灵魂观念并对其进行心灵学的探讨。

这种工作虽然尚属对国外死亡学理论的引进介绍,并未直接展开对死亡观念的研究,但表明中国学者对死亡的研究已发生兴趣,从一般科学和哲学的角度对死亡问题予以关注。

2 以社会学和文化学为突破的死亡研究阶段限于中国现代医学等科学发展的滞后性,中国学者尚不习惯于从医学或心理学等方面入手,而是擅长于从文化或社会的角度对死亡问题进行研究。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民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兴起,对民间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提上日程。

一些学者对于死亡现象中丧葬习俗的研究,对中国死亡研究发展具有积极的开拓意义。

中国现代学者对丧葬习俗的研究,一般偏重于史学、民俗学和考古学三方面。

史学角度研究的代表性论著有杨树达的《汉代婚丧礼俗考》(1933)、冯友兰的《儒家对于婚丧祭礼之理论》(1928年)、娄子匡的《土葬风水源流考》(1932年)和郭昭文的《古今葬仪之比较研究》(1932年)等。

这些论著的材料来源主要是从典籍、文献、方志中钩沉,用一定的现代科学眼光对其进行汇集、分类、分析。

民俗学角度的研究,即以民间现存的丧葬礼俗为主要内容,对活在民间的有关仪式、习俗、艺术进行搜集、记录、探究。

例如顾颉刚等所记述的《苏粤的婚丧》(1928年)以及其它见于《民俗》杂志的各地区民族丧俗的记述等。

建国前后兴起的考古学对墓葬制度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其着眼点主要集中于考古发掘的实物材料,对丧葬仪式和习俗的研究则多侧重少数民族,且以描述、记录为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