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变更实施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变更实施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f922bbd0d233d4b14e69a4.png)
4.4.3负责收集设变后首台车辆的信息,相关文件的归档管理。
4.4.4负责存档新件首台实施的VIN号,以便后期车辆跟踪追溯。
4.5供应商品质部
4.5.1负责供应商设变零部件到货检验,要求供应商就设变零部件做好设变标识。
4.5.2负责设变后产品检验文件的修改和发布。
4.1.2负责确定关联设变影响,并与涉及工程师制定关联设变方案。
4.1.3负责完成并发布变更后的零部件图纸、数模等以及相应的工程认证工作。
4.1.4负责对更新或新发布的零部件,按OTS认可流程进行认可。
4.1.5负责零部件切替(含试装过程中)工装样件的确认及技术支持。
4.2产品技术部
4.2.1负责整车领域的设变及设变申请归口管理。
3.2 P/B/D阶段
P阶段是指数据冻结后到升B图之前;B阶段是指升B图之后到升D图之前;D阶段是指升D图之后。
3.3关联件
一个零部件发生变更,另外一个或多个零部件必须同步变更,这种零部件统称为关联件。
3.4沿用件
指被两个或两个以上车型使用的零部件。
4职责
4.1研究院
4.1.1负责《P/B术部
设变切替通知
√
长期
生产管理部
产品设变建议单
√
长期
产品技术部
4.5.3负责统计新供方零部件(含法规件)永久性标识及一致性备案情况审核。
4.5.4负责设变相关的检具更改。
4.5.5负责按照《产品设变建议单》模板提出变更申请。
4.6过程质量管理部
4.6.1负责设变后试装车身及整车的质量检查,设变零部件纳入特别检查项。
4.6.2负责设变切替后过程质量相关文件的修改和发布。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95a91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4.png)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第一部分:产品设计管理的重要性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销售和客户满意度。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产品设计管理办法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产品设计管理办法的内容一、确定产品设计目标和要求在产品设计之前,明确产品的定位、目标市场、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要求,从而为产品设计提供指导和依据。
二、制定产品设计流程和时间计划确定产品设计的流程和关键节点,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以确保设计任务能够按时完成。
三、建立设计团队和沟通机制组建专业的设计团队,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平台,确保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
四、采用设计评审和风险控制方法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设计评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防止问题的出现和扩大。
五、提供必要的设计资源和技术支持为设计团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等,以确保设计任务的顺利推进。
六、进行设计变更和修正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求变更和设计修正的情况,必须及时进行变更管理,确保设计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七、收集用户反馈和优化设计在产品设计完成后,及时收集用户的反馈和意见,进行产品改进和优化,以提高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用户满意度。
第三部分:产品设计管理办法的实施步骤一、明确产品设计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明确产品的定位、目标市场和用户需求等方面的要求。
二、制定产品设计流程和时间计划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开发周期,制定详细的产品设计流程和时间计划,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三、组建设计团队和建立沟通机制组建专业的设计团队,确定团队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团队内部和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机制。
四、进行设计评审和风险控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多次设计评审,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采用风险控制方法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测和控制。
五、提供必要的设计资源和技术支持为设计团队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技术支持,包括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等,以确保设计任务的顺利推进。
产品开发更改活动方案
![产品开发更改活动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f0d38b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7.png)
产品开发更改活动方案
一、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产品开发的速度和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决定对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一系列更改调整,以提高产品研发的效率和灵活性。
二、目标
1.提高产品研发速度,缩短新产品上市时间;
2.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增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效率。
三、活动方案
1. 建立敏捷开发团队
•将产品研发团队划分为多个小团队,每个团队包含跨职能的成员,实施敏捷开发方法论;
•每个团队负责一个特定的产品功能或模块,自主负责该功能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
2. 强化产品需求管理
•引入产品经理角色,负责整合客户需求和公司战略,明确产品方向;
•确定明确的产品需求文档和优先级,以便团队清晰了解产品功能和任务重要性。
3. 优化开发流程
•简化产品开发流程,减少冗余环节和审批环节,实施快速迭代;
•设立定期的验收和评估节点,及时调整和优化产品开发方向。
4. 加强团队协作
•定期召开跨团队会议,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建立多元文化团队,促进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
•鼓励团队成员间的互助和互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预期效果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达到以下效果: 1. 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原来的一半; 2. 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得到提升,客户满意度明显提高; 3. 团队合作效率和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员工凝聚力增强。
五、总结
产品开发更改活动方案的实施是公司团队持续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将持续跟进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开发流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0891db8336c1eb91b375df0.png)
58业务部负责与顾客对接,保证按计划实施产品状态切换。对设计变更造成配套价格变化,应与顾客协商重新签订供货合同。
对顾客有特殊要求的,按顾客特殊要求执行。
6.相关文件:《文件控制程序》《DFMEA管理办法》《过程FMEA管理办法》
.3工程部按顾客要求格式编制设计变更申请表并按要求进行审签。
.4工程部将设计变更申请表提交顾客设计变更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5对顾客不予批准的设计变更,由工程部人员负责:
a) 如为本公司提出的设计变更,则终止实施。
b) 如为分供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则通知分供方终止实施。
.6对顾客批准的设计变更,按要求进行实施。
为了确保设计变更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以确保设计变更处于受控状态,符合技术状态控制要求。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产品开发、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过程设计变更。
工程部负责设计变更的实施。
工程部负责办理产品图样更改许可书、更改通知书,并按程序文件要求办理审批手续。
业务部负责向顾客提交设计变更报价资料。
物流部负责设计变更过程中旧状态产品库存量统计、控制及新旧状态产品切换管理。
分供方提出的设计变更
.1分供方将设计变更申请、变更技术方案、变更报价和支持计划等资料提交工程部。
.2工程部人员组织制造部、业务部、采购部、物流部等相关部门人员对设计变更可行性进行评审。
.3未经评审通过的设计变更申请,由工程部负责通知分供方终止设计变更。
.4经评审通过的设计变更申请转入“5.1.2.3”条执行
.3工程部组织业务部等相关部门对顾客设计变更信息进行评审,对不可接受的设计变更提出书面说明,在规定时间内报顾客设计变更管理部门;对可接受的设计变更,编制工艺、工装变更技术方案(包括原材料、材料定额等变更);编制变更支持计划,由业务部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顾客相关部门。
公司新产品研发及工艺改进管理办法
![公司新产品研发及工艺改进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fc6900c524de518974b7d0e.png)
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办法一、目的:为了加强对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工作的管理,加快公司技术积累、打好技术基础、加快产品研发速度、指导产品研发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素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二、流程:产品设计和开发流程为:确立项目→项目策划→具体分工→开始实施→验证确认.1、确立立项:根据调查分析市场和主要竞争对手产品的质量、价格、市场、使用情况和用户改进要求,销售部应及时收集新产品的信息和资料,会同技术部根据公司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以改进性能、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为目的出具可行性分析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产品的社会需要、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报送公司总经理和技术部,同时填写《产品设计和开发立项审核表》。
总经理和技术部应迅速组织人员对该可行性分析报告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确定设立新产品研发或工艺改进项目。
2、项目策划:技术部根据项目情况编制新产品研发及工艺改进的策划方案(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总体方案、技术规范、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等),同时填写《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任务表》,注明项目名称、总负责人、配合部门、起止时间、预计费用、总体要求等,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具体分工:项目策划完毕后总负责人开始进行技术人员分工,利用内部、外部资源拿出配方、模具等至少四套方案,如需外协至少有两套方案。
4、开始实施:方案出来后开始进行评审方案,评出最优方案进行试制.每个项目要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和监督,并且要制定和填写《产品设计和开发进度表》,按照进度表督促研发工作。
5、验证确认:试制样品成功出来,质保部要对样品进行物理、化学性能等测试验证,出具质检报告并加盖质检公章,性能如果稳定和达到标准,再移送进行外部验证。
三、管理职责:1、技术部:是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主要实施部门,负责提出产品研发项目,负责产品的设计、试制、鉴定、移交投产等方面的管理。
2、销售部:负责收集和提供市场需求产品的信息和资料,并提出产品研发项目的建议。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aab93f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73.png)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
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需要经过认真的策划和实施来确保顺利进行。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您进行这项任务:
1. 研究和评估现有的设计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对现有的设计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这可以通过与员工进行访谈、组织调查和查阅相关文件来进行。
2. 制定变更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一份变更计划,明确目标、时间表和所需资源。
确保计划合理可行,并获得相关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3. 对设计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根据目标和现有的问题,对设计管理流程进行审查和优化。
找出存在的问题,例如沟通不畅、流程不规范或缺乏适当的文件记录,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4. 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考虑引入新的工具和技术,以提高设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可能包括项目管理软件、协作平台、数据分析工具等。
5. 培训和教育:确保设计团队和其他相关人员了解和理解新的设计管理制度,并提供培训和教育机会。
这有助于确保变更得到有效执行并得到支持。
6. 监控和评估:在变更实施后,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新的设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最后,变更设计管理制度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反馈。
有效的变更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与团队合作和改进。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范本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341d2cc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5.png)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规范设计管理工作,提高设计质量,保障设计进度与效果,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公司相关法规、政策、规划以及设计管理的一般原则执行。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计相关人员和项目。
第三条设计管理的基本原则1. 人员素质:设计管理工作由专业人员负责,要求设计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 规范性:设计管理工作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公司内部的各项制度规定。
3. 效率性:设计管理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降低项目的时间成本,提高工作效能。
4. 客户导向:设计管理过程中应始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与客户的沟通与合作。
第四条设计管理的组织机构设计管理工作由公司的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具体执行,包括设计经理、项目经理等相关岗位。
公司的设计管理部门向公司管理层负责并接受监督。
第二章设计管理的流程第五条设计规划阶段管理1.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进行项目的设计规划,包括项目目标、设计任务、设计进度、人员配置等的确定。
2.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与客户沟通,了解项目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
3.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协调设计人员,明确任务分工和工作计划。
4.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和验收,确保设计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第六条设计实施阶段管理1.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进行协调和指导,确保设计结果的满足要求。
2.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与相关部门和供应商进行沟通,确保设计实施过程中的相关资源的供给和配合。
3.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设计实施过程中的变更控制,及时处理和解决设计变更问题。
4.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对设计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记录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章设计管理的措施第七条设计质量管理1.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对设计质量进行把关,要求设计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工作。
2. 设计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质量的评估和审核。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04df3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c.png)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一、引言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过程,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为了规范和优化产品设计过程,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制定本《产品设计管理办法》。
二、设计团队组建1. 多学科团队设计团队应由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产品经理、UI设计师、UX设计师、工程师等。
2. 协作能力设计团队成员应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其他团队成员合作。
3. 权责明确设计团队成员的权责应该明确,每个人员应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
4. 持续学习设计团队成员应持续学习并关注最新的设计趋势和技术。
三、产品设计流程1. 需求分析与产品经理紧密合作,了解产品需求、用户需求和业务需求,并进行分析和整理。
2. 用户研究通过用户调研、用户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行为和期望。
3. 信息架构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产品的信息结构,明确各个功能和模块之间的关系。
4. 界面设计根据信息架构和用户需求,设计产品的界面,包括布局、交互和视觉设计。
5. 原型制作根据界面设计,使用工具制作产品的交互原型,用于展示和验证设计方案。
6. 评审和反馈与团队成员和利益相关者进行评审和讨论,收集反馈并进行适当的修改。
7. 开发支持与开发团队紧密合作,提供设计支持和解决问题,确保设计符合实际开发需求。
四、设计规范和标准1. 色彩和字体确定产品使用的色彩和字体规范,包括主色、辅助色、字号等。
2. 图标和按钮定义产品中常用的图标和按钮样式,确保一致性和易于用户理解。
3. 布局和间距制定统一的布局方案和间距规范,确保页面的整洁和易读性。
4. 交互设计明确产品的交互设计原则,如一致的操作方式、明确的用户反馈等。
5. 移动优化对移动设备进行优化,保证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都能良好地展示和使用。
五、设计评审和反馈机制1. 定期评审定期进行设计评审,邀请设计团队成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参与。
2. 明确反馈评审过程中,要求评审人员提供明确的反馈和建议,避免模糊和主观的评论。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规定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ac1bbce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62.png)
附件1:
2.流程说明
;
附件2: JL1104-020B
设计更改在制品统计通知单
接收部门:生产计划科□采购部技术质量科□其它□编号:
统计人员签字:统计提报日期:年月日注:1.该表统计部门要认真填写,统计部门、专业所各保存一份,保存时间一年;
2.在制品数量以零件数量包括已经进行了部件装配或焊合成型的零件数量为统计数量;
3.未填写、确认计划数量的视为无计划;
附件3
JL1104-022A
更改通知单/在制品统计通知单发放记录
附件4
JL1104-023A 更改通知单/在制品统计通知单接收、实施记录表接收部门:
附件5
JL1104-026A
老状态零部件过渡使用申请表
申请提出部门:
附件6
JL1104-025A
技术中心设计更改电话通知记录表
JL1104-027A
老状态零部件特征识别卡
填卡部门:识别卡编号:
JL1104-105A 制品过渡数量统计表
附件9
JL1104-028A
老状态零部件状态确认申请
申请提出部门:
附件10
JL1104-024A
设计更改实施情况统计表。
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制度
![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7dc4c94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4.png)
产品生产设计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和优化产品生产设计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设立产品生产设计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工作。
2. 设立产品生产设计团队,包括设计师、工程师、市场调研员等相关人员。
3. 设立产品生产设计委员会,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产品设计方针和规划。
4. 设立产品设计评审组,负责审查产品设计方案,保证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 设立产品生产设计指导小组,协助设计团队提高设计水平和效率。
三、产品生产设计流程1. 产品市场调研: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为产品设计提供依据。
2. 产品设计规划: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确定产品设计方向和目标,制定产品设计计划。
3. 产品概念设计:进行产品概念设计,包括外观设计、功能设计、材料选用等。
4. 产品方案评审:产品设计团队提交产品设计方案,产品设计评审组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5. 产品详细设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产品详细设计,包括结构设计、工艺设计、零部件选型等。
6. 产品样机制作:制作产品样机进行测试和验证,确定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7. 产品试制生产:进行产品试制生产,生产样品进行市场测试和用户反馈。
8. 产品设计修改:根据市场测试和用户反馈进行产品设计修改,最终确定产品设计方案。
四、产品生产设计管理措施1. 强化产品设计规划:产品设计规划要符合市场需求和公司发展战略,做到前瞻性和针对性。
2. 加强产品设计团队建设:建立专业化的设计团队,提高设计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
3. 加强产品设计评审机制:建立完善的产品设计评审机制,确保产品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4. 推进产品设计信息化:采用产品设计管理系统,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5. 强化产品试制生产管理:建立试制生产工艺规范,确保产品试制生产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加强产品设计与生产的沟通协调:产品设计团队与生产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确保产品设计能够顺利投入生产。
认证产品变更管理办法
![认证产品变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fbd2d6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7.png)
认证产品变更管理方法随着企业的快速进展,产品更替和更新也愈发频繁。
在产品质量认证的过程中,如何科学、规范地进行产品变更管理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不可避开的课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产品变更管理的实在方法。
一、变更管理的基本概念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对于产品进行修改、更改、升级等操作的行为叫做变更管理。
变更管理旨在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性,同时削减因变更而引起的生产耽搁和成本加添。
产品变更管理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生产制造过程中和产品销售过程中,合理、科学的管理产品设计、制造、售后服务中的每一个环节和过程,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追溯性,削减变更带来的影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客户的充足度,达到可持续进展的目标。
二、产品变更管理的紧要性变更管理在产品质量认证过程中具有特别紧要的作用。
首先,变更管理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需求,并且削减生产误差和缩短挥霍的时间。
其次,通过变更管理可以削减设计和生产带来的成本加添。
最后,变更管理可以加强产品的可追溯性,确保产品在售后服务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支持和维护。
三、产品变更管理的流程1. 变更识别:企业需要明确判定变更类型、变更原因和变更的范围和影响,包括修改的内容、时间、人员等信息。
企业需设定哪些变更需要程序、流程和文档以确定变更的追踪和界定。
2. 变更评估:企业进行变更评估,订立基于确定的变更的影响范围和多而杂性的认真评估量划,以确保变更对产品的影响被完全理解,并且变更后订立的产品仍符合原始质量要求。
3. 变更批准:经过评估的调查,确认变更能够正确执行,企业需获得授权来执行该变更。
4. 变更实施:实施变更的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流程和程序认证,避开对产品质量和标准的影响和危害。
5. 变更验证和确认:完成变更后需要对变更实施后的产品进行验证和确认。
验证和确认的过程包括需要紧要更改的检验设施、工具的校准、产品是否达到原设计要求等。
6. 变更关闭:开展变更后,需要批准变更关闭。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模版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aff001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af.png)
变更设计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概述1.1 简介设计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优化设计流程、提高项目设计质量而建立的一套管理规范。
本制度的目标是确保设计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确保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满足合同和相关法规的要求。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设计项目。
设计管理人员必须遵守该制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设计管理的组织架构2.1 设计管理团队公司应组建专门的设计管理团队,负责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
设计管理团队应包括项目经理、设计师、技术专家等。
2.2 设计管理职责设计管理团队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项目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制定项目的设计计划和进度安排;- 协调不同设计阶段的工作人员;- 监督和检查设计成果的质量;- 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和纠纷;- 进行设计评审和认证等工作。
第三章设计管理的流程控制3.1 设计需求确认在项目启动阶段,设计管理团队应与业主单位进行沟通,明确项目的设计目标、要求及约束条件。
同时,记录下各方的要求,作为后续工作的基础。
3.2 设计计划制定设计管理团队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详细的设计计划和进度安排。
包括具体的设计任务、设计人员的分配、设计阶段的时间节点等内容。
设计计划应提前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征得他们的同意。
3.3 设计过程管理3.3.1 设计过程控制设计管理团队应对设计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
包括但不限于设计人员的工作进展、设计文档的管理、设计变更控制等。
设计管理团队应与设计人员进行定期的沟通,了解设计进展情况,并对设计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3.3.2 设计变更管理如果发生设计变更的情况,设计管理团队应及时处理。
包括评估变更的影响、与业主单位进行协商、及时更新设计文档等。
3.4 设计成果审核设计管理团队负责对设计成果的审核。
包括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设计内容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如有必要,可以组织设计评审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评审。
3.5 设计成果归档设计管理团队应做好设计成果的归档工作。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fbe5946bd97f192379e987.png)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1设计变更执行原则1.1 多级审核原则:至少要经过三级以上的审核。
第一级为项目管理部的专业工程师和成本控制部;第二级为项目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第三级为审计部。
1.2 通过施工合同的相关限定控制设计变更。
1.2.1 权力限制原则:实行严格的权限规定,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不在权限范围之内的签字一律无效。
1.2.2 原件结算原则:必须要有齐备、有效的原件作为结算依据。
1.2.3 标准表格原则:应采用标准的格式。
1.2.4 法律约束原则:在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合同时,应按本指引约定设计变更工作流程,特别明确甲方向设计单位发出设计变更指令的有效签发人。
同时约定设计单位发出设计变更通知单的甲方接收部门及人员。
1.3 归口管理原则:设计单位负责编制《设计变更通知单》;项目管理部负责编制《设计变更审批单》,负责发放《设计变更通知单》,负责除《设计变更确认单》外的其他设计变更表单的编号;项目管理部负责《设计变更确认单》的事实确认;成本控制部负责《设计变更确认单》的费用确认及编号。
1.4 时间限制原则:实行严格的时间限制,实行一单一算,严禁事后补办。
1.5专人跟进原则:项目管理部及成本控制部应专人负责设计变更工作。
2 设计变更分类2.1 设计变更分为二类:第一类为产品设计变更,第二类为其它设计变更。
2.2 第一类设计变更2.2.1 第一类设计变更是指:变更将影响原经审批的规划指标、建筑方案,牵涉到功能布局、面积指标、重大效果等重点控制事项的设计变更;或可能引起相关法律纠纷,如与主力店的合作纠纷、可能导致购房业主法律纠纷的设计变更,包括国家或地方政策、法规的变化引起的规划调整等。
2.2.2 第一类设计变更的办理原则:均须报项目管理部和成本控制部审核。
2.2.3 第二类设计变更2.2.4 第二类设计变更是指:除第一类设计变更以外的一切设计变更。
包括但不限于:租户协议文件引起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设计图纸错误(错,漏、碰、缺)引起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配合施工需要引起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配合设计优化需要引起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业态对接和专项设计分步实施造成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配合商家进场造成的设计修改或补充事项等。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8abfda1b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48.png)
设计变更管理办法1 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了确保所有工程变更得到控制,特制度本管理办法。
本管理办法适用于本公司的顾客、供应商和公司内部提出的变更。
2 职责2.1主管采购部的副总经理负责批准供应商提报的材料和外协件价格;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或以上级领导负责批准我司报出的变更后产品价格;2.2开发副总负责批准顾客提出变更的评审结论;2.3开发负责识别所有的(包括顾客和内部提出的)工程更改,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工程更改的可行性分析,并按照顾客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等;负责组织修订PFMEA、控制计划、过程流程图、作业指导书;负责组织样件制作评审;负责确认试制的首中末件和过程记录;负责工程更改的PPAP文件递交;负责传递顾客对更改的需求。
负责批准供应商PPAP;负责封制材料和外协件的样件;2.4采购负责供应商提出的工程更改的识别,并负责将供应商更改信息向技术中心传递。
负责确定变更后材料的价格;负责推动供应商按时提交报价、样件、试作材料和PPAP文件;负责外协模具、工装和设备的控制;负责处理供应商处的老状态材料、零件或/和外协产品;负责组织供应商按要求标识变更后的首次送样和第一个批量;2.5检验负责检测样品尺寸的符合性;负责跟踪顾客试装现场情况;负责更改出厂、成品、工位和入厂检验标准;负责检测试制材料;负责确认供应商全尺寸检测报告;负责培训操作人员检验方法和要求;负责试制的首中末件确认;负责按检验标准实施试作巡视、成品检验和出厂检验;2.6销售负责向顾客提交变更申请;负责传递顾客提出的工程变更申请;负责组织老状态产品和材料的盘存;负责组织与顾客协商价格、变更进度和老状态产品的处置;负责试装和量产通知;负责审核内部变更的成本变化;2.7生产部负责按计划进行试制;负责按要求张帖样件标识;负责记录变更实施开始批次;负责自制模具和工装的修改;负责提供自制模具和工装的修改费用;负责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实施不合格品的处理;2.8财务部负责跟踪顾客发出变更引起的老状态产品的索赔实施情况;2.9物资部负责准确盘存老状态材料、成品库和中储的老状态产品数量;负责跟踪老状态产品库存数量和处理结果;负责核算物流成本变化;负责隔离老状态产品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度》对老状态产品进行处理;2.10相关部门负责将本部门的更改信息向技术中心传递。
制造业技术变更管理办法准则
![制造业技术变更管理办法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b7e85a76c66137ee06199c.png)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技术变更管理办法1.总则1.1.制定目的为使产品设计更完美、经济、稳定、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1.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产品于生产过程中,由于材料品质、成本、结构、配合性等因素,需要变更原设计之零部件、工程图或线路图等时,均适用本办法。
1.3.权责单位1)总经理室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办法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管理规定2.1.定义本办法所称的技术变更是指生产过程中,在保持产品原有之主要结构原理、工作性能不变基础上之技术变更。
2.2.变更程序1)生技部知会开发部项目负责人同意后,有权针对下列事项进行变更:A)生产上之作业简化方面。
B)部分内部设计变更。
C)不影响性能之外观改善、结构配合改善。
D)节约成本之材料改善。
2)技术变更须经开发部及品管部确认后方可进行,必要时品管部须进行产品性能的重新测试鉴定。
2.3.变更动机凡本公司之员工,对于公司之产品,均可就下列事项提出改善方案:1)材料成本之降低。
2)材料品质之改进。
3)产品结构之改良。
4)产品配合性之改善。
5)产品加工动作之简化。
6)加工方法之改善。
2.4.变更流程技术变更时,属于设计上之变更由开发部发出《技术变更通知单》,属于作业上之变更由生技部出以《技术变更通知单》。
2.4.1.产品名称填写所欲变更之产品名称、规格,必要时仅针对某些客户变更并予明确。
2.4.2.变更原因1)降低成本经比较确实可降低成本时。
2)材料更换为提高材料性能,确保产品之稳定性、信赖度、寿命等。
3)工各问题改善由于工程上或特性上之问题等。
4)品质提升通过技术设计变更,可提升产品品质。
5)作业改善为方便生产作业,节省工时,提高作业效率。
2.4.3.物料处理变更时,库存之物料或已购未进之物料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1)继续使用表示该物料可延用完的再更换新品。
2)加工后使用表示该物料经少许加工后可延用完后再更换新品。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80af8c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c.png)
产品设计管理办法一、引言产品设计是产品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功能和用户体验。
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有效管理产品设计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产品设计管理办法,以帮助企业规范和优化产品设计过程,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需求分析在产品设计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阶段是确定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的重要环节。
产品设计团队应与市场部门、客户以及相关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全面了解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
通过收集和整理需求信息,产品设计团队能够更好地把握产品设计方向,确保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三、设计规划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规划是确保设计流程高效有序进行的关键一环。
设计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设计目标:明确产品设计的目标和定位,包括产品功能、性能、外观等方面的要求。
2.制定设计计划:根据产品的时间和资源限制,制定设计计划,合理安排设计人员的工作和任务,确保设计进度和质量。
3.建立设计文档:编写设计文档,包括需求分析报告、设计方案、原型图等,以便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四、团队协作产品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任务,需要设计团队之间的紧密协作。
为了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明确角色责任:确定设计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避免冲突和重复工作。
2.加强沟通交流:通过定期开会、使用协同工具等方式,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和分享设计经验。
3.共享设计资源:建立共享设计资源的平台,包括设计库、设计文件管理系统等,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
五、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审可以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并提高设计的质量。
设计评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功能评审:评估产品设计是否满足需求,功能是否完善,是否存在缺陷。
2.可行性评估:评估产品设计的可行性,包括技术可行性和资源可行性等。
3.用户体验评估:通过用户调研、用户测试等方式评估产品设计的用户体验,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FMEA管理办法
![FMEA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2765f622cc58bd63186bdc2.png)
FMEA管理办法版号修订1. 目的通过制定并实施本管理办法,以指导在事前对潜在失效原因/后果进行分析/识别/监控,消除设计和过程潜在隐患,减少设计失误和过程失效发生或找出失效原因,不断持续改善提高设计和过程工序能力。
2. 范围本规则适用于设计FMEA和过程PMEA的编制和更改。
3. 职责3.1项目小组在项目进展的各个阶级负责组织成立DFMEA和PFMEA 小组,并组织对DFMEA和PFMEA进行评审。
3.2 DFMEA小组负责编制DFMEA,并负责及时更改。
3.2.1产品设计人员负责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
3.3 PFMEA小组负责编制PFMEA,并负责及时更改。
3.3.1工艺人员负责跟踪措施的执行情况。
4. 管理办法4.1 DFMEA工作程序4.1.1成立DFMEA小组在产品设计前,按照《产品实现策划程序》,项目组长组织成立DFMEA小组,小组以产品设计人员为主,同时还要有生产、检验、质量、销售(必要时还有顾客和供应商)等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参加,并指定负责人。
DFMEA小组负责人将各项职责明确到人。
4.1.2信息收集及分析在DFMEA进行前,小组负责人组织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不限于此):立项分析报告、设计任务书(产品质量目标、性能、可靠性目标、成本目标等项目目标)、初始材料清单、产品的使用环境及其作用信息、初始产品标准和材料规范、初始特殊特性清单、以往类似产品的DFMEA等。
通过对这些资料和信息的分析,明确期望特性。
FMEA管理办法版号修订4.1.3 画逻辑框图4.1.3.1 DFMEA是一组系统化的活动,用来在最大范围内保证已充分地考虑到和指明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机理;应评价最后的产品以及每个与之相关的系统、子系统和零部件。
为确保顾客满意,这是对设计过程的完善。
4.1.3.2 FMEA的全面实施要求对所有新部件、更改过的部件以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沿用零件进行DFMEA。
通过绘制所要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零部件的关系框图,说明分析中包括的各项目之间的主要关系,建立分析的逻辑顺序。
PMBOM管理办法
![PMBOM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9e01e18a1a37f111f1855ba4.png)
PMBOM管理办法1 目的为规范公司P/MBOM编制、发放、验证、更改的管理,对MBOM充分验证和变更规范管理。
2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P/MBOM发布验证更改管理办法。
3 术语及定义3.1 EBOM为工程物料清单,也称为“设计BOM”。
3.2 PBOM为工艺物料清单,也称为“工艺BOM”。
3.3 MBOM为制造物料清单,也称为“制造BOM”。
4 职责4.1 研究院4.1.1 负责根据车型的开发节点输入相应的EBOM数据至产品技术部。
4.1.2 负责设计变更与BOM相关的变化点输入到产品技术部。
4.2 产品技术部4.2.1 负责研究院下发的EBOM的统一接收和管理。
4.2.2 负责将冻结前EBOM转发至相关部门做前期工作准备、分析用。
4.2.3 负责收集工艺信息编制PBOM、MBOM。
4.2.4 负责ERP系统内MBOM搭建、维护及更改。
4.2.5 负责MBOM发布和组织验证工作,并收集各部门《BOM验证记录》,予以修订。
4.2.6 负责按设计变更要求和BOM更改申请对SOP后的MBOM维护更改。
4.3 工艺技术部4.3.1 负责按冻结EBOM编制PBOM的相关工艺信息输出给产品技术部。
4.3.2 负责对MBOM在各阶段验证并提出验证记录,由部门长批准后提交产品技术部。
4.3.3 负责在SOP以后相关工作开展需做BOM的更改,需提出BOM更改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核,技术副总批准后提交产品技术部进行更改。
4.4 各职能部门(供应商品质部、过程质量管理部、产品技术部、工艺技术部、采购部、仓储物流部、制造部)4.4.1 负责对MBOM在各阶段验证,并提出验证记录,由部门领导批准后提交产品技术部。
4.4.2 负责在SOP以后相关工作开展需做BOM更改的,提出BOM更改申请,由部门领导审核,技术副总批准后提交产品技术部进行更改。
5 工作流程整车BOM发布验证更改见流程附表《P/MBOM管理流程图》。
5.1 BOM编制、发布、验证5.1.1产品技术部编制PBOM、MBOM和发布;5.1.2在各阶段实施前,产品技术部发布最新状态BOM,量产后定期发布最新车型情报(BO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其入库单中注明“老状态”字样和版本号,新老状态在制品不能混开于同一张入库单中。
6.7.5 外检科在办理入库检验前,应根据入库单中注明的“老状态”字样和版本号,在确认老状态制品版本号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6.4.3 制品处理采用“修复”方式时,按以下要求确定老状态在制品的过渡数量:
a) 在制品按更改通知单的规定修复后,可以完全符合更改后产品图样的要求时,则无须统计在制品数量;
b) 在制品按更改通知单的规定修复后,不能完全符合更改后产品图样的要求时,则参照
理安排。一般不少于更改通知单下发日期后的 3 个工作日,制品处理意见为“作废”或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
需要自更改通知单下发之日起立即实施。
6.5.3 专业研究所将更改通知单(含相关的技术资料及“设计更改在制品情况统计通知单” )在规定的下发日
期下发至各有关部门并建立更改通知单发放台帐(见附件 3)。
6.5.4 采购部技术质量科、制造部生产计划科在接到更改通知单(含相关的技术资料)后的
4.4 Q/SFZ B010 农业装备产品 零部件标识
5.1 技术中心
5.1.1 专业研究所负责设计更改方案的确定,有关设计更改文件的编制、发放,负责有关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 的更改及管理。 5.1.2 工程开发部标准化科负责设计更改文件控制的监督、检查及考核,负责本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抽查及考 核。
5.1.3 工程开发部工艺管理科负责相关工艺文件、工艺装备的更改及制品修复工艺路线及方案的确认。
的零部件均由采购部负责采购调度的,由采购部负责进行协调控制,否则由生产计划科负责进行协调
控制。过渡使用的数量,一般情况下不超过当前一个月的正常生产计划用量和专项生产计划用量之和。
设计更改人员确认允许过渡使用的数量并在更改通知单中注明,于收到“设计更改在制品情况统计通
知单”后 2 个工作日内将更改通知单下发至各有关部门;
6.2.2 涉及安全、功能、性能及主要结构变更等更改方案,应经专业研究所内部评审,由项目经理审核,专业 研究所所长批准,必要时应经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
.
制度 主要 6. 内容及要求 内容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6.2.3 影响通用性的更改方案,应经专业研究所内部评审,由项目经理审核,专业研究所所长批准,涉及到功 能、性能等影响互换性时,应由专业研究所所长审核,技术中心主任批准。
5.4.1 生产计划科负责老状态制品的统计、提报、月度生产计划的确认,负责有关设计更改文件向生产车间、 供应商的传递及管理,负责厂内制品的修复管理,负责老状态制品的采购控制。
5.4.2 生产车间负责老状态制品的分类管理。
5.4.3 装配车间负责老状态制品的分类管理。
5.5 营销公司配件中心负责服务用老状态制品的提报、库存老状态制品的分类管理。
5.2 质量管理部
5.2.1 质量管理科负责设计更改实物控制的监督、检查及考核。
5.2.2 外检科负责设计更改零部件技术状态的检验确认及老状态制品过渡数量的控制。
.
5. 职责 制度 主要 内容
6. 内容及要求
.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5.6 各有关部门负责按更改通知单的要求,对本部门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
6.1 设计更改条件
a)设计错误;
b)设计改进、优化;
c)设计评审与设计验证结论;
d)各部门改进信息反馈;
e)降低成本;
f )采用新材料、新工艺;
g)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发生变化; h)其他要求变化。
6.2 设计更改方案
6.2.1 一般性更改方案由模块负责人或研究室主任审核,项目经理批准。
部门,由其收回。
6.6.6 当由于维修服务等特殊原因需采购或加工老状态零部件时,有关部门应按生产计划另行提报产品图样需
求,该部分图样仅用于本批零部件的组织, 在办理入库后的 3 个工作日内有关部门应通知发放部门, 由其收回。
6.7 制品控制
6.7.1 专业研究所在更改方案确定后,对于制品处理意见为“作废”或“修复”且修复方案较为复杂时,应立 即通知采购部技术质量科或制造部生产计划科,由其及时通知供应商或生产车间,以尽量减少损失。采用电话 通知的,应填写“技术中心设计更改电话通知记录表” (见附件 6) 6.7.2 各有关部门及供应商在接到更改通知单后,对于允许过渡使用的在制品数量之外的零部件,应立即停止 生产组织。对允许过渡使用数量之内的零部件,制品处理意见为“可用”的,按更改前的技术状态完成生产组 织;制品处理意见为 “修复” 的,应按更改通知单的要求进行修复, 供应商的老状态在制品由其自行负责修复, 事业部内部的老状态在制品(包括尚未进行整机装配及物管科库存的在制品)及库存整机,由生产计划科安排 进行修复,由于受工艺条件等原因无法由事业部修复的,由生产计划科提报,经工艺管理科确认后,采购部采 购管理科安排供应商进行修复,市场库存机及用户机由营销公司负责组织修复。 6.7.3 供应商及制造部生产车间应按按企业标准 Q/SFZ B010 的规定在零部件上做出零部件标识,并依据更改 通知单对老状态在制品上零部件标识中的版本号进行识别, 同时在其不影响使用的非外观表面上做出标记, 标 记采用点涂圆点的方法,且应不易脱落,红色零部件涂蓝色圆点,其他零部件涂红色圆点。
.
制度 主要 6. 内容及要求 内容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6.7.4 采购部采购管理科、制造部生产计划科按更改通知单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首先过渡采购老状态在制品
(包括多家供应商的老状态在制品) ,在其过渡完毕后,方能采购新状态在制品。在过渡老状态在制品时,应
5.2.3 质检科负责自制件设计更改零部件技术状态的检验确认及老状态制品过渡数量的控制。
5.3 采购部
5.3.1 技术质量科负责老状态在制品的统计、提报,负责有关设计更改文件向供应商的传递及管理。
5.3.2 采购管理科负责老状态制品的采购控制。
5.3.3 物资管理科负责老状态制品的分类管理。
5.4 制造部
本文件适用于农业装备产品设计更改的过程控制。
3.1 老状态:符合更改前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状态。
3.2 新状态:符合更改后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规定的技术状态。
3.3 更改实施日期:老状态制品允许过渡使用时,指老状态制品开始过渡使用的日期;老状态制品允许修复使 用时,指老状态制品修复后制品开始使用的日期;老状态制品不允许使用时,指新状态制品开始使用的日期。
d) 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在制品数量超过一个月的正常生产计划用量和专项生产计划用量之和的,由采购部
技术质量科、制造部生产计划科在接到更改通知单后 3 个工作日内填写“老状态零部件过渡使用申请
表”(附件 5),经相关部门签字确认后使用,未提出申请的不再办理过渡使用手续。
.
.
制度 主要 6. 内容及要求 内容
b) 采购部技术质量科、制造部生产计划科在接到“设计更改在制品情况统计通知单”后的
2 个工作日内,
分别对供应商、事业部内部的在制品数量进行统计,经制造部确认月度生产计划后,将统计结果反馈
专业研究所,逾期未反馈的,则视为无在制品。在制品数量以零件数量(包括已经进行了部件装配或
焊合成型的零件数量)为统计数量,以统计时的数量减去更改实施日期前的生产计划用量为在制品数
6.3 设计更改方式
6.3样及技术文件由设计人员填写《设计和开发技术问题更改记录表》 图、底图及电子图档进行更改。
,经批准后对蓝
6.3.1.2 其他部门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采用业务联系书的方式进行更改。
6.3.1.3 供应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更改,由采购部技术质量科或制造部生产计划科将业务联系书转发至 有关厂家进行更改。
6.4 制品处理
6.4.1 制品处理包括“可用” 、“修复”、“作废”等三种方式,在保证整机功能、性能及有关要求不受影响或影 响较小以及降低更改成本的原则下,由专业研究所确定所采用的方式。
.
.
制度 主要 6. 内容及要求 内容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6.6.1 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的更改方式应符合企业标准 Q/SFZ B005 的规定。
6.6.2 各有关部门及供应商在接到更改通知单后的 1 个工作日内,按照更改通知单的要求完成相关产品图样及 技术文件的更改。
.
.
制度 主要 6. 内容及要求 内容
.
产品设计更改实施管理办法
FTZGN.8110400.005.2-2005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6.4.2 制品处理采用“可用”方式时,按以下要求确定老状态制品的过渡数量:
a) 专业研究所在确定设计更改方案后,填写“设计更改在制品情况统计通知单” (见附件 2),明确更改
实施日期,并根据零部件的配套情况,及时发放到采购部技术质量科或制造部生产计划科进行制品数
量统计,并建立发放和接收台帐(见附件 3、附件 4);
福田重工农装管理制度
6.6.3 工艺管理科接到更改通知单后,应对相应的工艺文件进行更改,涉及工艺路线调整的,应在接到更改通
知单后 2 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整,涉及工艺装备的,应对其工艺装备进行相应更改。
6.6.4 对更改内容有疑问时,有关部门或供应商应在接到更改通知单(含业务联系书)后的
1 个工作日内向专
1 个工作日内将其
转发至有关供应商,并记录接收人姓名及接收时间。
6.5.5 各有关部门及供应商应做好更改通知单的接收和保存工作,并建立更改通知单接收台帐(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