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热工程设计参数

合集下载

热泵供热供冷工程设计方案

热泵供热供冷工程设计方案

热泵供热供冷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一处商业综合体,包括购物中心、办公楼、酒店和公寓等建筑。

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空调面积约为8万平方米。

为了满足建筑的供热和供冷需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拟采用热泵供热供冷系统。

二、热泵技术应用热泵技术是一种利用低温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技术,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

本项目拟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以地表能为热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建筑的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

三、系统设计1. 地源热泵系统(1)地埋管取热装置及配套设施根据地源热泵系统的需求,新建地埋管取热装置及配套设施。

配置地热孔520个,总长度约为10000米,埋设于地下20-100米深处。

地热孔的布置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地质条件等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2)热泵机组及配套设施本项目配置15台地源热泵机组,布置于设备机房内。

每台机组制冷量为2000kW,制热量为1500kW。

机组选型应满足建筑的供热和供冷需求,并考虑系统的冗余性。

(3)水蓄能设施为了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本项目设置水蓄能设施。

在水蓄能池中,低峰时段利用多余的制冷或制热能量,高峰时段释放储存的能量,满足建筑的供热和供冷需求。

(4)设备机房至用户建筑间一次管网设备机房至用户建筑间一次管网采用闭式循环系统,管道材料应具有良好的保温、防腐性能,确保能量传输的效率。

(5)智能控制及监测系统本项目设置智能控制及监测系统,实现对热泵机组的远程操控、能耗查询、异常提醒等功能。

通过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及时调整运行参数,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四、运行费用分析地源热泵系统具有节能和优越的环保性能,运行费用相对较低。

以本项目为例,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费用较传统供暖供冷系统降低约30%。

在不考虑电能来源的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清洁能源,无需燃烧化石燃料,减少环境污染。

五、结论综上所述,本项目采用地源热泵供热供冷系统,具有节能、环保、高效等特点。

供热工程常用设计参数

供热工程常用设计参数
2.67
实体木外门一层
4.65
外窗及天窗二层金属框
3.26
各计算地带传热系数K(W/m2·℃)
计算地带
KdⅠ
KdⅡ
KdⅢ
KdⅣ
传热系数
0.465
0.233
0.116
0.070
室内计算温度℃
房间名称
室温
房间名称
室温
高级住宅
20~22
商店
10~15
中级住宅
18~20
厕所
14~16
普通住宅
16~18
淋浴室
房间高度(m)
fg(%)
房间高度(m)
fg(%)
5
6
7
8
2
4
6
8
9
10
11
≥12
10
12
14
15
民用建筑每米、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L(m3/h·m)
风速(m /s)
1
2
3
4
5
6
单层木窗
单层钢窗
双层木窗
双层钢窗

1.0
0.8
0.7
0.6
2.0
2.5
1.8
1.8
1.3
5.0
3.5
2.8
2.5
2.0
7.0
5.0
25
办公室
18
厨房
12~15
教室
16
图书室
18
托儿所
20
楼道
16
医务室
20~25
门厅
14~16
我国部分城市室外计算温度tw
及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地 名
tw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查得,邯郸市西向的朝向修正率取 =2%;朝向修正耗热量为 Q3 =239.53×
(1+0.02)=244.32W (4)北内门 传热系数 K=2.91W/m2*℃,温差修正系数 =0.7,传热面积 F =1×2.1×2=4.2 ㎡ 北内门基本耗热量为: Q4 KF (tn twn)a =2.91×4.2×(20+3.9)×0.7=204.47W (5)北内墙 传热系数 K=1.345W/m2*℃,温差修正系数 =0.7,传热面积 F= (3.6+3.6+2.2)×3.2-1×2.1×2=25.88 ㎡
围护结构
传热系数 W/m2*℃
外墙 0.54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内墙
外窗
内门
1.345
2.34
2.91
屋面 1.169
2.4 其他资料
热源:换热站 热媒:热水 热媒参数:95℃/70℃ 建筑物周围环境:城市内、无遮挡
三、供暖热负荷计算
3.1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包含内容: ①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②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③冷风渗透耗热量; 上述代数和,分为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2
六、管道的布置 6.1 干管的布置 6.2 支管的布置
七、采暖系统水力计算 7.1 水力计算 7.2 水力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7.3 各用户水力计算 7.4 立管水力计算的示例 7.5 不平衡率的计算
八、附属设备选择 九、课程设计总结 十、 参考文献
3
一、设计要求
1.1 目的及意义
本课程设计是继课程之后进行的。它是深入学习和消化课程内容的重要环
3.3 负荷计算示例
下面 107 房间为例进行热负荷计算:

采暖计算书

采暖计算书

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淮南市某办公楼采暖工程2、 地理位置:北纬32.6,东经116.83、建筑面积1600m 2,总高度14.4m (相对地面),一层为办公,二三层为办公和经理室,顶层为设计室和会议室1.2、建筑条件1、该建筑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层高3.6米,2、围护结构,200空心砖墙,楼板均为现浇混凝土板1.3、热源条件1、热源为市政蒸汽管网,经小区换热站(汽水换热)交换 1.2设计内容办公综合楼集中供暖系统2 设计依据2.1任务书《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2.2基础数据一、气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干球温度:-3.5。

C,冬季主导风向:西北,风速3.3m/s,室内设计温度:18。

C二、热工参数:外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23W/m 2.。

C内表面换热系数取αw =8.7W/m 2.。

C 墙体导热热阻:λ=0.3w/m. .。

C 三、热源参数:95 .。

C 供水70.。

C 回水四、门窗类型窗:对拉双层木窗,K=2.68W/2m ·℃ 1.8×4门:实体木制双层木门 1.5×23 采暖热负荷计算3.1 负荷计算见负荷计算计算书对于本办公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围护结构基本耗热量按下式计算:at t KF Q w n )('1-=式[1]式中: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 2·℃;F ――围护结构的面积,m 2;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278.0'2w n p w t t c V Q -=ρ 式[2]式中:V ――经门、窗隙入室内的总空气量,m 3/h ;w ρ――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 3;p c ――冷空气的定压比热,这里为1Kj/kg ·℃。

公式来自课本《供热工程》,公式中的参数来自课本附录1-4和表1-3等下面以一层房间101为例进行计算: (1)、对房间地带的划分及热负荷计算第三地带第二地带第一地带第一地带:F=7.5×2+6×2=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47 W/m 2·℃ 第二地带:F=5.5×2+2×2=15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23 W/m 2·℃第三地带:F=3.5×2=7 m 2 地面传热系数 k=0.12 W/m 2·℃ 温度修正系数取为a =1q 0=0.47×27×(18+3.5)×1+0.23×15×(18+3.5)×1+0.12×7×(18+3.5)×17 =365.08 W(2)西外墙热负荷计算F=6×3.6=21.6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 q 1=1.2×21.6×21.5×1=565.19 W(3)南外墙热负荷计算F=7.5×3.6-1.8×2×2=19.8 m 2 传热系数k=1.2 W/m 2·℃q 2=1.2×19.8×21.5×1=510.84 W (4)南外窗热负荷计算F=1.8×2×2=7.2 m 2 传热系数k=2.68 W/m 2·℃ q 3=2.68×7.2×21.5×1=414.86 W (5)朝向修正西外墙X CN =-5% 南外墙X CN =-20% 南外窗X CN =-20% q 1 = 565.19×(1-5% )=536.93 W q 2 = 510.84×(1-20% )=408.67 W q 3 = 414.86×(1-20% )=331.89 W (6) 冷风渗透耗热量V=L l n=3.3×9.6×2=63.36m 3/hQ 2=0.278×63.36×0.4×1.4×21.6=212.2 W总耗热量 Q = 536.93+408.67+331.89+212.2=1854.6 W4 供暖系统设计4.1系统方案一、热媒设计参数采暖系统采用热水采暖系统,供水温度tg=95。

供热计算说明书

供热计算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第1章设计原始资料1.1设计目的运用《供热工程》课程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对图示建筑物进行供热工程设计计算,并进行方案选择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

2设计题目张家口市新区中学宿舍楼采暖设计1。

3设计原始资料1、建筑概况:(1)该建筑物为张家口市新区中学学生宿舍楼,共5层。

(2)层高:该建筑物房间高度见图纸.(3)建筑结构:全部为砖混结构,外墙均为37墙,外墙加聚苯板保温。

外窗为塑钢窗,单、双层普通玻璃。

外门为铝合金玻璃门,内门均为保温木门。

门窗结构和尺寸见图纸,其它未提条件见图纸。

(4)设计热媒:60℃/50℃机械循环单管顺流异程式热水系统。

(5)宿舍居室每室4人,按单床布置,总建筑面积为3169.10平方米,其中1-5层建筑面积均为633。

82平方米 , 檐口高度为17.25米。

2、设计要求及条件整栋建筑物均采用供暖系统.室内设计温度要求取18℃。

第2章供暖系统热负荷计算2.1设计气象资料2.1。

1查出设计题目中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相关气象资料查《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以下简称《供热手册》)等其他规范及手册,得出以下设计参数:1、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主要用于计算采暖设计热负荷。

查得张家口市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为-12℃.2、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应采用累年最冷3个月各月平均风速的平均值,“累年最冷3个月",系指累年逐月平均气温最低的3个月,主要用来计算风力附加耗热量和冷风渗透耗热量.查得张家口市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3.6/m s 。

3、冬季主导风向冬季“主导风向"即为“虽多风向”,采用的是累年最冷3个月平均频率最高的风向,风向的频率指在一个观测周期内,某风向出现的次数占总数的百分数,主要用来计算冷风渗透耗热量。

用四个字母ESWN 分别表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其它方位用这四个字母组合表示风的吹向,即风从外面刮来的方向。

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供暖工程技术标准

供暖工程技术标准供暖工程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程,其关系到居民的舒适度和室内温暖的环境。

为了确保供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制定和遵守一套专业的技术标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供暖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供暖系统设计、设备选用和施工等方面。

一、供暖系统设计标准1. 供暖系统布局供暖系统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各房间的采暖需求,避免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

主要原则包括合理分区、合理管线长度和均匀散热。

2. 供暖设备选用根据建筑物规模和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供暖设备,如锅炉、热泵或集中供热系统等。

选用设备时需考虑能效、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因素。

3. 管道设计管道设计应考虑水流量、压力损失和热损失等因素,确保热水能够顺利循环并保持适宜的温度。

管道选材、管径和施工标准应符合相关规范。

二、供暖设备安装和调试标准1. 设备安装供暖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

安装过程中需注意防水、防雷击和杜绝泄漏等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

2. 燃气设备若使用燃气设备供暖,则需采取各种防火和泄漏措施,确保燃气的安全使用。

安装消防设备和定期检查是必要的。

3. 设备调试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能。

调试过程中,需注意参数设置和报警功能等。

三、供暖系统运行维护标准1. 运行监测供暖系统的运行应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

监测内容包括供水温度、空气质量和能耗等指标。

2. 维护保养定期进行供暖设备的维护保养,包括清洗污垢、更换零部件和检查传感器等。

维护保养的频率和内容需要根据具体设备和使用情况确定。

3. 保温隔热供暖系统中的管道和设备需进行保温隔热处理,减少热损失和能耗。

保温材料和施工工艺需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四、工程验收标准1. 设计验收供暖工程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验收,包括系统布局、设备选型和管道设计等。

验收需要满足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

2. 施工验收对供暖工程的施工过程和质量进行验收,包括材料选用、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等。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供热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哈尔滨市某三层办公楼及宿舍的建筑,建筑总供暖面积约2400平方米,系统与室外管网连接,该工程采用接外热网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式热水供暖系统,单管顺流同程式。

二.设计依据:[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6-2012[2]《严寒、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2010 三.设计参数:(1)室外气象参数: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t w=-24.2℃,冬季大气压力100.15kpa,冬季室外最多风向平均风速4.8m/s,冬季室外平均风速为V w=2.8m/s.室内设计温度由《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中表4.1-1可以查得本设计所用到的民用建筑供暖室内计算温度,整理后列入下表:表2.1 不同房间供暖室内计算温度(2)采暖设备要求和特殊要求散热器要求散热性能好,金属热强度大,承压能力高,价格便宜,经久耐用,使用寿命长。

故选用四柱760型散热器。

(3)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表2.2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四.供暖热负荷计算对于本居民楼的热负荷计算只考虑维护结构传热的耗热量和冷风渗透、冷风侵入引起的耗热量,人员、灯光等得热作为有利因素暂不考虑在热负荷计算当中。

1.房间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计算维护结构稳定传热时,基本耗热量可按下式计算:Q1=KF(t w-t w')a冷风渗透耗热量按下式计算:Q2=0.278Vρw C p(t w-t w')在工程设计中,六层或六层以下的建筑物计算冷空气的渗入量时主要考虑风压的作用,忽略热压的影响。

而超过六层的多层和超高层建筑物,则应综合考虑风压和热压的共同影响。

《采暖规范》规定:宜按下列规定的数值,选用不同朝向的修正率北、东北、西北0~10%;东南、西南-10%~15%东、西-5%;南-15%~30%选用上面朝向修正率时,应考虑当地冬季日照率小于35%的地区。

在本民用建筑中计算热负荷取北面朝向修正率:10%;南面朝向修正率:-30% 西面朝向修正率:-5% 东面朝向修正率:-5%《采暖规范》规定:民用建筑和工业辅助建筑(楼梯间除外)的高度附加率,当房间高度大于4m时,没高出1m应附加2%,但总附加率不大于15%.在本民用建筑中房间高度小于4m,故不考虑高度附加。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

城市集中供热工程设计方案1.概述1.1项目名称:XX市城市集中供热工程1.2承办单位概况XX市三甲炼焦是XX市大型民营企业,在XX市三甲镇新建有一座年产120万吨焦炭的现代化炼焦厂,共24孔×12组焦炉,炼焦时每组焦炉可产生105Nm3/h,950℃高温烟气。

每组焦炉配一台35 t/h余热蒸汽锅炉,共建35 t/h余热锅炉12台,可产生3.82Mpa、450℃的蒸汽420 t/h。

该焦化厂拟建12MW×3台空冷抽汽汽轮发电机组,一台12MW纯凝机组。

目前已经在建12MW空冷抽汽和纯凝汽轮发电机组各一台。

XX市供热公司成立于80年代初期,20年来发展较为迟缓。

迄今为止,公司已建成锅炉房3座,总吨位17t/h。

其中1#锅炉房装备一台3 t/h热水锅炉,2#锅炉房装备有6 t/h和4t/h热水锅炉各一台,3#锅炉房装备一台4t/h热水锅炉,均采用95-70℃热水作热媒,现状供热面积约10万m2。

目前政府正在组建XX市供热工程指挥部。

1.3拟建地点:省XX市1.4建设容与规模本工程拟建主要容如下:(1)热网首站一座(位于XX市三甲炼焦公司厂区围)(2)供热一次管网:DN700,长度约7KM x 2(3)热网热力站约10~15座(4)供热二次管网DN400~DN150长度暂按8km x 2考虑1.5建设年限建议分2~3期建成,一期完成从三甲镇至城区热力主干管道,以及城区已有主要建筑采暖二次管网工程;二期以后随着城市规划的逐步实施陆续完成、完善供热管网。

时间安排:一期工程建设期一年,二期工程随规划实施进度确定。

1.6投资估算根据工程围建设容,经测算工程投资约:1.87亿元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2.1建设的必要性分析●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节能减排的需要●环境保护的需要●提高城市品位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需要根据XX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随着城市生产发展和市政建设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市区面积逐年递增,XX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迅猛。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DOC)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某办公楼供热设计院(系):环境与建筑学院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一、设计内容、设计成果要求和原始资料1.1设计内容1.2设计成果要求1.3原始资料二、设计依据2.1设计参数2.2传热系数的确定2.3地面传热系数的确定2.4门传热系数2.5 其他资料2.6 朝向修正率三、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3.1 热负荷组成3.2 负荷计算四、热水供暖系统设计方案比较与确定4.1 循环动力4.2 供、回水方式4.3 系统敷设方式4.4 供、回水管布置方式五、散热器的选型及安装形式5.1散热器的选择5.2 散热器的布置5.3 散热器的安装5.4 散热器的计算六、热水供暖系统水力计算6.1选择最不利环路6.2计算最不利环路的作用压力6.3确定最不利环路各管段的管径d6.4确定长度压力损失6.5.确定局部阻力损失Z6.6求各管段的压力损失。

6.7求环路总压力损失6.8确定通过立管和散热器环路中各管段的管径。

七、热源的计算一、设计内容、设计成果要求及原始资料1.1设计内容室内采暖系统:管路布置、末端设备选型与计算、热源热力系统流程与设备选型说明:1) 采暖末端设备可以采用地板采暖、散热器、风机盘管等形式。

2) 热源可以采用锅炉、热泵或者换热器3) 热负荷计算和水力计算为本任务书所指定的部分(序号为奇数的为左半部分,序号为偶数的为右半部分),系统布置和制图要求为整个系统(假定整个系统左右对称)。

1.2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计算书与说明书(2)图纸1) 办公楼采暖系统轴测图或者原理图2) 办公楼采暖系统平面图3) 热源热力系统流程图说明:1) 说明书可手写或计算机打印2) 图纸必需用计算机绘制,结果保存为AutoCAD 2004/2006格式,并且将图形打印在相应规格的图纸上。

1.3原始资料(1)热负荷种类与参数采暖热负荷,自行确定围护结构的类型,满足最小传热阻以及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建筑的平面图和立面图见附件。

城市供热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供热工程设计规范

城市供热工程设计规范篇一:城镇供热管网结构设计规范CJJ105-2005篇二:城市供热工程设计第三篇城市供热 1 工程设计1.1 供热介质《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 1.0.2 供热介质设计参数适用范围:一、热水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2.5MPa,温度小于或等于200℃;二、蒸汽热力网压力小于或等于1.6MPa,温度小于或等于350℃。

3.3.1 以热电厂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溶解氧小于或等于0.1mg/L;二、总硬度小于或等于0.7mg/L;三、悬浮物小于或等于5mg/L;四、pH(25℃)7--8.5。

3.3.2 以区域锅炉房为热源的城市热水热力网,补给水采用炉外化学处理时,其水质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当热力网设计供水温度等于或小于95℃时,可采用炉内加药处理,补给水水质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总硬度小于或等于6mg/L;二、悬浮物小于或等于20mg /L;三、pH(25℃)大于7。

3.3.3开式热水热力网补给水质量除应符合第3.3.1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的要求。

1.2 压力工况《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6.3.1 热水热力网供水管道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供热介质的汽化压力,并应留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

6.3.2 热水热力网的回水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不应超过直接连接用户系统的允许压力;二、任何一点的压力不应低于50kPa。

6.3.3 热水热力网循环水泵停止运行时,应保持必要的静态压力,静态压力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应使热力网任何一点的水汽化,并应有30~50kPa的富裕压力;二、与热力网直接连接的用户系统充满水;三、不应超过系统中任何一点的允许压力。

6.3.4开式热力网非采暖期运行,回水压力不应低于直接配水用户热水供应系统静水压力再加上50kPa之和。

1.3 管网布置与敷设《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 CJJ 34—907.2.6 工作人员经常进入的通行管沟应有照明设施和良好的通风。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1.设计依据和原始资料1.1设计依据为“供热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1.2设计原始资料本工程为哈尔滨红旗福利中心的供暖设计,共3层。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特性外墙:二转厚墙(490㎜),内表面抹灰,传热系数K=0.45W/㎡℃,D=5.06 外窗:单框二层玻璃窗,尺寸(宽*高)位1.5*1.8m,窗型为带上亮(高0.5m ),三扇两开窗,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度为7.2m外门:单层木门,尺寸(宽*高)位1.8*2.0m ,门型为无上亮的二个门,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度为17.2m顶棚:厚30㎜木屑板上铺厚60mm 防腐木屑,传热系数K=0.35W/㎡℃,D=4.2 地面:不保温地面,K 值按划分地带计算已知:1F=0.00M 2F=3.9M 3F=7.2M D=10.2MTg=95℃ Th=70℃ 南向入口1.3采暖设计参数1.3.1室外设计参数采暖设计室外计算温度:-26℃室外计算风速2.88m/s1.3.2室内设计参数室内计算温度:18℃2.采暖设计采暖热媒采暖热媒为低温水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3.热负荷计算房间的热负荷Q 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Q= Q 1 +Q 2 + Q 3 式中: Q 1——围护结构耗热量;Q 2——冷风渗透耗热量; Q3——冷风侵入耗热量。

3.1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计算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a ′t KF q n w t =′ 式中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K ;F ——围护结构的计算面积,㎡;n t ——冬季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w t ——冬季室外空气的计算温度,℃;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是用来考虑供暖房间并不直接接触室外大气时,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会因内外传热温差的 削弱而减少的修正,其值取决于邻室非供暖房间或空间的保温性能和透气情况。

3.2维护结构耗热量的修正维护结构的耗热量修正应考虑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三个方面。

供暖设计说明书

供暖设计说明书

河南城建学院《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某办公楼采暖设计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课程名称供热工程班级0414092学号*********姓名范东进指导教师卢春焕王靖虞婷婷李丰翠建筑环境与热能工程系目录第一章原始资料及设计依据 (3)第二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的计算 (4)第一节供暖系统设计热负荷 (4)第二节供暖设计热负荷计算 (6)第三章供暖系统散热器的选择 (7)第一节散热器的选择原则 (7)第二节散热器的计算 (7)第三节散热器的布置 (9)第四章系统选择、管路布置及附件 (10)第一节系统选择、管路布置 (10)第五章水力计算 (13)第一节水力计算方法及步骤 (13)第二节水力计算表 (15)附录 (16)热负荷计算表(附表1)各房间散热器所需散热面积及散热器数量(附表2)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3)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水力计算表(附表4)分户采暖热水供暖系统立管与水平干管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5)水平跨越式分户采暖系统管路局部阻力系数计算表(附表6)设计总说明图(附图1)首层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2)标准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3)顶层采暖平面布置图(附图4)采暖系统图(附图5)第一章设计资料及设计依据一、原始资料1、建筑名称:某办公楼2、土建条件:各层平面图,立面图。

二、工程概况该建筑是某办公楼的供暖工程,共三层,层高为3m。

外墙:240mm内面抹灰砖墙,K=2.08W/m℃内墙:240mm砖墙。

外窗:C:金属框单层玻璃,尺寸(宽×高)为2.4 ×1.5m,可开启部分的缝隙总长为13.8m;外门:M:实体单层木质外门,尺寸(宽×高)为0.9×2m;K=4.65W/m℃顶棚:平屋顶 K=1.17W/m℃,D=1.53地面:贴土非保温地面。

K值按划分地带计算。

三、设计内容。

1、供暖系统的设计2、散热器的选择3、室内热水供暖系统的水力计算。

换热站供热工程方案

换热站供热工程方案

换热站供热工程方案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供热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而供热工程作为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的舒适度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新建或改造供热站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设计出最优化的供热工程方案,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

二、项目背景本次项目涉及到某城市的供热工程改造,项目区域主要包括海滨新区、市中心和郊区。

供热站主要利用地热能源进行供热,为周边居民和企业提供温暖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现有的供热设施老化严重,能效低下,需要进行全面改造升级,以适应城市的发展需求。

三、设计目标1.提高供热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提高供热站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供热工程的连续运行。

3.提高供热站的智能化程度,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4.提高供热站的安全性,防范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5.提高供热站的环保性,减少废气、废水的排放,保护周边环境。

四、供热系统设计1.供热站技术参数供热站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供热能力、热水温度、回水温度和设备运行参数等。

根据项目需求和实际情况,供热站的供热能力为XX万千瓦,热水温度为XX摄氏度,回水温度为XX摄氏度。

设备运行参数方面,应满足供热站的长期稳定运行和故障处理要求。

2.供热站设备选择供热站的设备主要包括锅炉、管道、换热器、泵等。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设备的能效、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

同时,应综合考虑设备的制造商、品牌和售后服务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后期维护保养。

3.供热站控制系统供热站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调节、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等功能。

控制系统应能够实时监测供热站的运行状态,对供热设备进行精确调控,保障供热工程的运行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4.供热站安全保护供热站安全保护主要包括火灾自动报警、泄漏报警、防爆防腐等措施。

供热站应配备完善的安全设备和设施,确保供热工程的安全运行。

五、供热系统建设1.供热站选址供热站选址应考虑到周边环境和气候因素,以及供热管网的布置情况。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供热工程--第章供暖系统的设计热负荷

1.匀质多层材料(平壁)的传热系数K值
传热系数K值可用下式计算 K=1/R。=1/(1/α n+∑δ i/λ i+1/α w) =1/(Rn+Rj+Rw)
式中 R。一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m2℃/W ; α n, α w—围护结构内表面、外表面的换热系数; Rn,Rw—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的传热阻,m2℃/W; δ i一围护结构各层的厚度,m λ i—围护结构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W/m℃; Rj——由单层或多层材料组成的围护结构各材料层的
(2)计算屋顶和天窗耗热量时,应采用屋顶下的温 度,td(℃)
(3)计算门、窗和墙的耗热量时,应采用室内平均 温度tp.j=(tg+td)/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Jl 9-87) 规定
屋顶下的空气温度td受诸多因素影响,难以 用理论方法确定。最好是按已有类似厂房进行实 测确定;或按经验数值,用温度梯度法确定
如采用过低的tw’值,使供暖系统的造价增 加;如采用值过高,则不能保证供暖效果。
目前国内外选定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方法, 可以归纳为两种:
—是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 另一种是根据不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我国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的确定原则
《暖通规范》采用了不保证天数方法确定北 方城市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值。规范规定;“供 暖室外计算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 日平均温度”。
W
(1-6)
式中 F——供暖房间所计算的围护结构表面积,m2;
K——供暖房间所计算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 W m2 × C
tn —— 不供暖房间或空间的空气温度, ℃; 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
三、温差修正系数a值P321附录1-2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示例

课程大作业说明书课程《供热工程》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工程概况 (11)1.1工程概况 (11)1.2设计内容 (11)2设计依据 (11)2.1 设计依据 (11)2.2 设计参数 (11)3负荷概算 (11)3.1 用户负荷 (11)3.2 负荷汇总 (11)4热交换站设计 (11)4.1 热交换器 (11)4.2 蒸汽系统 (11)4.3 凝结水系统 (11)4.4 热水供热系统 (11)4.5补水定压系统 (11)5室外管网设计 (11)5.1 管线布置与敷设方式 (11)5.2 热补偿 (11)5.3 管材与保温 (11)5.4 热力入口 (11)课程作业总结 (11)参考资料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某小区供热系统设计,为1-6#楼房采暖提供热源。

1.1.2 工程名称:某小区供热系统1.1.3 地理位置:城市道路以北1.1.4 热用户:1#住宅、2#住宅、3#住宅、4#公寓、5#公寓、6#公寓1.2 设计内容某小区换热站及室外热网方案设计(参见附带图纸)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0019-2003《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9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50189-2005《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暖通空调.动力》-20072.2 设计参数冬季采暖设计均为水温:80/60ºC3 热负荷概算3.1 热用户热负荷概算Qn=qf*F1#、12100*45=545500(w) 2#、12100*45=544500(w) 3#、12100*45=544500(w) 4#、4000*50=200000(w) 5#、4800*50=240000(w) 6#、5000*55=275000(w)4 热交换热站设计4.1 换热器4.1.1 换热器选型及台数确定总热负荷为Q /n =2348.5kw ,c 是水的质量比热,取4187J/(kg ·0c ). t 1热网供水温度800C ,t 2/热网回水温度600C 所以总流量G n /=3.6*103Q /n /c/(t 1/-t 2/)=3.6*103 s* 2348.5*103w/4187J/(kg ·0c )/(80-60) 0C =100.96t/h根据以上可选用两台GRJZ-B25机组型号的G108板式换热器,每台换热量为1750kW ,每台流量为60 t/h ,满足总热负荷的70%,2348.5*0.7=1643.95w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热工程设计参数
常用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W/m2·℃)名称K 名称K
外砖墙(内抹灰)一砖2.08 实体木外门
二层
2.33
外砖墙(内抹灰)一砖半1.56 带玻璃的阳台
门一层
5.82
外砖墙(内抹灰)二砖1.27 带玻璃的阳台
门二层
2.67
内砖墙半砖 2.30 外窗及天窗
一层木框
5.82
内砖墙一砖 1.72 外窗及天窗
二层木框
2.67
实体木外门一层4.65 外窗及天窗
二层金属框
3.26
各计算地带传热系数K(W/m2·℃)
计算地

K dⅠK dⅡK dⅢK dⅣ
传热系

0.465 0.233 0.116 0.070
室内计算温度℃
房间名称室温房间名称室温高级住宅20~22 商店10~15 中级住宅18~20 厕所14~16 普通住宅16~18 淋浴室25 办公室18 厨房12~15 教室16 图书室18 托儿所20 楼道16 医务室20~25 门厅14~16
我国部分城市室外计算温度t
w
及冬季室外平均风速v
地名
t
w
(℃)
v
(m/s)
地名
t
w
(℃)
v
(m/s)
北京-9 3.0 石家

-8 1.8
天津-9 2.9 太

-12 2.7
上海-2 3.2 呼和
浩特
-20 1.5
海拉尔-35 2.4 西

-13 1.7
哈尔滨-26 3.4 乌鲁
木齐
-23 1.3
沈阳-20 3.2 济

-7 3.0
长春-23 4.3 青

-7 2.9
大连-12 6.3 拉

-6 2.0
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α
围护结构特征α
与大气直接接触的外围护结构和地面 1.0
闷顶:无望板的瓦屋面、铁皮屋面石棉瓦屋面
有望板的瓦屋面、铁皮屋面石棉瓦屋面
有望板的屋面及防水卷材屋面
0.9 0.8 0.75
与不供暖房间相邻的隔墙:
不供暖房间有门窗与室外相通0.7
不供暖房间无门窗与室外相通0.4 不供暖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楼板(在
室外地坪以上不超过1m)
外墙上有窗
外墙上无窗0.6 0.4
不供暖地下室(在室外地坪以上超过
1m)
外墙上有窗
外墙上无窗0.7 0.4
还必须补充一点,如果围护结构的两边是室温不同的房间,当温差大于5℃时,应该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

当温差小于5℃时,可忽略不计。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朝向修正率f
ch
(%)
朝向北东

西

东西东南西南南
f
ch
0 0 0 -5 -5 -10~
-15 -10~
-15
-15~
-25
外门开启附加率f
m
(%)
公共建筑或工厂车间的主要出
入口
500 民用建筑或工厂的辅助建筑物,
当其楼层为n时:无门斗的双层外门
有门斗的双层外门
无门斗的单层外门100 80n 65n
围护结构耗热量的高度附加率f
g
(%)
房间高度(m)f
g
(%)房间高度
(m)
f
g
(%)
5 6 7 8 2
4
6
8
9
10
11
≥12
10
12
14
15
民用建筑每米、窗缝隙渗入的空气量L(m3/h·m) 风速(m /s) 1 2 3 4 5 6
单层木窗单层钢窗双层木窗双层钢窗
门1.0
0.8
0.7
0.6
2.0
2.5
1.8
1.8
1.3
5.0
3.5
2.8
2.5
2.0
7.0
5.0
4.0
3.5
2.8
10.0
6.5
5.0
4.6
3.5
13.0
8.0
6.0
5.6
4.2
16.0
各地区冷风渗透量的朝向修正率m
地区北东

东东

南西

西西

齐齐哈尔哈尔滨沈阳呼和浩特兰州银川西安北京0.90
0.25
1.00
0.90
0.75
1.00
0.85
1.00
0.40
0.15
0.90
0.45
1.00
0.80
1.00
0.45
0.10
0.15
0.45
0.35
0.95
0.45
0.70
0.20
0.15
0.45
0.60
0.10
0.50
0.35
0.35
0.10
0.35
0.60
0.75
0.20
0.25
0.30
0.65
0.20
0.40
1.00
0.65
0.30
0.25
0.25
0.75
0.15
0.70
0.80
0.50
0.70
0.35
0.30
0.50
0.25
1.00
0.55
0.80
1.00
0.45
0.65
0.30
0.85 民用建筑面积指标qF(w/㎡)
建筑物名
称qF 建筑物名

qF
住宅楼46~70 商店64~87 办公楼、教

58~81 单层住宅80~105
医院、幼儿

64~80 食堂、餐厅116~140 旅馆58~70 影剧院93~116 图书馆46~75 礼堂、体育

116~163
注:qF(w/㎡)值是在“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发布之前的计算经验数。

热水采暖系统并联环路阻力损失允许差值系统形式允许差值(%)
双管同程双管异程单管同程单管异程15 25 10 15
热水采暖管道的最大允许流速
管径最大允许流速(m/s)
Dg(mm)一般室内管道有特殊安静要
求的室内管道
15 20 25 32 40 50 >50 0.8
1.0
1.2
1.4
1.8
2.0
3.0
0.5
0.65
0.8
1.0
1.5
1.5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