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地质水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勘察工作概况

1、工作量及工作时间

2、勘察工作依据

二、场地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三、场地气象要素

四、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

五、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六、水文地质条件

七、抗震分析评价

八、地基土评价

九、结论及建议

十、其它

一、勘察工作概况

该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工作量及工作时间

工程钻探

勘察钻孔:57个

钻探总进尺:729.2米

动探试验:35.0米

标贯试验:48次

取样:114件,其中取原状样:43件,取扰动样:71件

水样:1组

工程测量:共完成勘探点测量57个。本次勘察钻孔高程为市政高程,BM点引自场区西北方的开发大道一高程点上,其市政高程为30.475米。勘探点测量工作由我院丁立岩同志完成。

室土工试验:详见“土分析结果报表”

工作时间

外业阶段于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4日进行

业资料整理时间为2014年6月16日至2014年6月20日。

提交工作成果:提交《岩土工程勘察报告》6份。2、勘察工作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01)

(3)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

(4)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5)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DB21/907—2005)

(6)勘察纲要

(7)勘察任务书

(8)拟建建筑物平面图

二、勘察场地位置及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市和平区三好街。场地地形较平坦,场地原为耕地,原地貌属河流冲积平原,地质成因由冲洪积而成。

三、场地气象要素

市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其特征是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湿润凉爽。据市中心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o C,最高35.7 o C,最低-30.5 o C。降水量多年平均为675毫米,集中在6~9月份。风向,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春秋两季风大,风向不定,最大风速12~15米/秒。常年主导风向WN。基本风压0.55kPa,基本雪压0.50kPa。

四、场地地基土构成及性质

在本次勘察深度围场地地基土自上而下依次为①杂填土、②粉质粘土、③粘土、④中砂、④1粘土。

具体描述如下:

①杂填土:杂色,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有大量碎石碎砖等建筑垃圾,湿,松散。层厚:0.7~3.4米。

②粉质粘土:褐色~灰褐色,含云母及大量砂质颗粒,可塑,饱和,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呈粉土、粘土状。部分钻孔此层缺失,层厚:0 ~3.2米。

③粘土:灰色,含有机质,稍有异味,饱和,可塑偏软,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呈

粉质粘土状,57号孔见有泥炭质土。部分钻孔此层缺失,层厚:0~3.5米。

④中砂:灰色~黄褐色,饱和,中密,以长石、石英为主,颗粒大小较均匀,级配差,局部含有大量土颗粒。性质不均,局部为粉砂、细砂、粗砂、砾砂状。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8.1米。

④1粘土:深灰色~灰褐色~黄褐色,含有机质物质,稍有异味,饱和,软塑,无摇振反应,稍有光滑,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局部为淤泥质土。此层在④中砂层中以夹层形式存在,在钻探深度部分钻孔未见此层。此层本次勘察未全钻穿,最大揭露厚度3.8米。

各土层的分布规律详见附图2~23

五、各层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2、3、4及下表)

各层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及力学参数表:

六、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察在钻探深度均见有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略具承压性),主要由大气降水和地下径流补给,赋存于砂土中,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2.7~3.0米左右,相当于市政高程26.7~27.0米(2014年6月9日~2014年6月14日测)。水位随季节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幅度为1~2米。根据场区19号钻孔水样的水质分析结果判断,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设计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的影响。 七、抗震分析评价

场区地基土液化判别应根据《GB50011—2001》规有关规定,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法对场地的④中砂层进行判别

(注:()[]

C

W

S cr

d d N N ρ3

1.09.00-+=)(d s ≤15)

(注:C

w cr

d N N ρ3

)

1.04.2(0-=)(15≤d s ≤20)

场地地基土砂土液化判别如下表:

(注:地下水位按实测值上浮2米考虑)

判别结果:场区地基土不液化。

八、地基土评价

各层地基土评价如下:

①杂填土:为新近形成,成份复杂,土质不均,结构松散,不宜作天然地基。

②粉质粘土:在场区分布较普遍(局部缺失),土质较均匀,具有一定承载力,可作一般浅基础持力层。

③粘土:在场区分布较普遍(局部缺失),土质较均匀,但性质较差,若作为基础下卧层时,应对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④中砂:此层场区普遍分布,土质较均匀,且承载力较高,性质较好,是较好的基础持力层、桩端持力层及下卧层。

④1粘土:在场区分布较普遍(局部缺失),承载力低,不宜作基础持力层、桩端持力层。作为下卧层时,应对其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

九、结论及建议

根据野外钻探、现场原位试验及室土工试验结果判定:场地各层地基土分布较稳定,除②粉质粘土、④中砂外,其它性质较差,场区无不良地质现象,水位埋藏稍浅,适宜于本次建筑用地。

1、建筑基础方案建议: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对荷重较小的建筑物可考虑采用浅基础,但应对其及下卧层进行强度和变形验算,对荷重较大建筑建议采用螺旋钻孔压灌桩或静压管桩基础,以④中砂层为桩端持力层,也可按纯摩擦桩进行设计。

2、市标准冻深为1.2米,①杂填土无冻胀性,②粉质粘土为强冻胀土,冻胀类型为Ⅳ类。

3、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地基土特征周期为0.35s。

4、建筑场地地貌单一,地层分布较稳定,地下水埋藏较浅,无可液化土层,场地为对建筑物抗震一般地段。①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