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营销学》(第2版)习题及综合测试题
![《服务营销学》(第2版)习题及综合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a45720d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7.png)
第一章服务营销概述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
)1.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航空公司在提供服务的同时顾客也接受了服务,这体现了服务的 _________特征。
A. 无形性B. 异质性C. 同步性D. 易逝性2. 服务的异质性是指_________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A. 服务质量B. 服务特色C. 服务促销D. 服务人员3. 服务营销的目标是________。
A. 增加企业的利润B. 销售更多的服务C. 增加企业的业务D. 建立、保持并加强顾客关系4. 服务营销是创造和交换_________以获得所需所欲的一种管理过程。
A. 物品B.商品C. 服务D.工具5. 在服务营销中,服务的全部有形表现形式都属于_________。
A. 流程B. 人员C. 生产效率和质量D. 有形展示6. 服务营销的职能除了传统营销职能,还具有_________职能。
A. 互动营销B. 外部营销C. 市场营销D. 交叉营销7. _________是指服务不能像商品那样能被看到或触摸到。
A. 无形性B. 同步性C. 异质性D. 差异性8. 服务通常是在_________中创造出来的。
A. 互动关系B. 工厂C. 车间D. 员工独立操作9. 服务营销的基石是_________。
A. 服务产品B. 服务特色C. 服务质量D. 服务人员10. 服务的本质特性是_________。
A.关系特性B.互动特性C.参与特性D.互动关系特性11. 从服务的内涵来看,服务是一种________。
A. 活动B. 过程C. 行为D. 表现12.与商品生产相比,在很多服务业中,_________参与了服务的生产过程。
A. 服务人员B.生产工人C. 顾客D. 其他顾客13. 服务具有进取性营销的作用,进取性营销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A. 吸引新顾客B. 使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C. 提高价格D. 赢得声誉14. 在服务行业中,_________已经成为了顾客总成本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服务营销(PPT 116页)
![服务营销(PPT 1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3cc17a64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c.png)
企业界人士,并没有把服务业列为企业增加利润的一个 重要因素。在战略上,他们也没有把服务经济视为企业竞争 的一个新的领域。随着服务经济的不断发展,服务将从深度 和广度上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服务将成为 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生死攸关的重要因素之一。
1999年,美国服务部门所创造的价值占GNP已
经超过了80%,欧盟也占到60%以上。在近30
年中,服务业为美国提供了4400万个就业机会
),使得当今的社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服务社
会。
3
一 、对服务社会和服务经济的理解
--- 按照WTO文件《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 规定, 国际服务贸易的准入方式主要有四种: 跨境支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 和自然人的流动。
此外,据中美达成的入世谈判协议,涉及市场准 入的项目有11项,其中除了有关农业、工业(制 造业)两项外,其余9 项都是有关商业、银行、 证券、保险、电信、旅游、运输、知识产权、会 计、审计、法律和咨询等服务业范畴的内容。
4
一 、对服务社会和服务经济的理解
--- 就其性质而言,服务社会的本质更多地体现在 “人与人之间的竞赛”。
消费者的技术质 量测度:是什么
服务过程的功能 质量测度:如何 实现
17
四、可感服务质量
质量体验与传统的营销活动相联系,最终形成 一种可感服务质量。全面可感受质量的水平并不仅 仅由质量的技术和功能测度水平所决定,更取决于 预期的质量与亲身体验的质量之间的差距。
预期的质量
全面可感质量
亲身体验的质量
第1章服务营销概述
![第1章服务营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4823235cbe1e650e52ea9938.png)
李尔彬
服务营销学教程 李怀彬主编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服务营销 季 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务营销学 叶万春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服务营销 阳 林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1
前言
服务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 姊妹篇。服务营销学就其思想体 系来看,完全脱胎于传统市场营 销学;但就其研究的内容而言, 则是对市场营销学的发展、充实、 延伸和丰富。
15
教育
(二)服务的分类-1
1高接触度服务和低接触度服务。
2连续性服务和间断性服务。
3显性服务和隐性服务(能否在账面体现)。
4核心服务、便利性服务与支持性服务。
5定制化服务和标准化服务。
定制化服务是指产品的设计特性,即产品的属 性和特点及提供服务的方式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 标准化服务是指顾客能够感受到的设计可靠性,即 产品特性、质量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稳定程度。
20
2.不可分离性
即服务的生产、消费和交易是同时进行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 紧密连接。 有利的影响: (1)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压力,推动服务生产者主动或不得不改善 和顾客的关系,关心顾客的需要,而这一点恰恰是营销的本质; (2)促使服务业更多地从关系的角度、在与顾客接触的“真实瞬 间”提高质量,从而有利于增强“产品”要素的营销力; (3)促使服务业缩短流通渠道,更多地采用直供渠道,从而有利 于减少营销渠道的成本; 不利的影响: (1)许多服务只能是“一对一”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容易限制客流 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服务营销的吸引力; (2)服务质量形成于买卖双方接触的一个个“真实的瞬间”,容易 “一招不慎,全盘皆输”; (3)顾客的参与使服务创新及实施比较困难,因为顾客可能习惯了 原有的服务,对新的服务采取抵制或不配合的态度; (4)顾客的参与使服务过程变得复杂,如果参与服务过程的顾客不 能在运行、操作上配合服务规程的要求,就难以保证服务过程的顺利 进行。
服务营销(全)
![服务营销(全)](https://img.taocdn.com/s3/m/fb82bc0280eb6294dc886c67.png)
服务营销一、选择题第一章(答案:C)1.服务的特征包括无形性、差异性、不可分离性和不可储存性,已经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认同,其中()被认为是服务的最基本特征。
A.差异性B.不可分离性C.无形性D.不可储存性2.1998年,美国学者()在《哈佛商业周刊》上发表了《体验经济时代来临》的文章,描述了人类经济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
A.让·詹姆克B.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C.B.约瑟夫.派恩和吉尔摩D.施密特3.现代服务业也称知识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或高端服务业,区别于传统服务业,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的特征。
A.高投入成本B.高知识层次C.高附加价值D.高行政级别4.现代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三个大类。
A.传统性服务业B.先进性服务业C.社会性服务业D.民生性服务业5.迄今服务营销已经形成了北美学派和欧洲学派两个主要的理论流派,前者注重实践性,以泽丝曼尔为代表;后者以理论研究为特征,代表人物()。
A.贝里B.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C.克里斯廷·格罗鲁斯D.让·詹姆克6.美国学者布姆斯和毕纳于1981年在传统4P营销组合基础上,加入了人员、过程和()。
A.竞争环境B.价值链C.有形展示D.顾客价值第二章(答案:B)1.服务营销三角理论用于表现服务营销的三组利益相关者(服务企业、()和顾客)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关系。
A.投资者B.服务提供者(公司员工)C.金融机构D.政府管理部门2.()等人于1994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从价值链的视角提出了“服务利润链”的概念。
A.B.约瑟夫.派恩和吉尔摩 B.詹姆斯·赫斯科特C让·詹姆克D.泽丝曼尔3.影响和感知服务质量的关键要素包括()和服务水平。
其中前者属于主观要素,后者属于客观要素。
A.服务产品B.服务态度C.服务环境D.服务价格4.美国服务管理研究小组的三位学者(PZB)提出了对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五个测量维度、包括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和()。
第一章服务营销概述
![第一章服务营销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26bdec020740be1e650e9ab8.png)
任务一如何理解服务及其基本特征
(三)洛夫劳克分类法 三 洛夫劳克分类法 瑞十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访问教授洛夫劳克(Christopher 瑞十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访问教授洛夫劳克 Lovelock)将服务分类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认为简单地提出一个分 将服务分类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 将服务分类同管理过程结合起来 类方案是远远不够的, 类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分类能够概括出不同行业中 服务的共同特征,以便为营销管理过程提供决策依据。 服务的共同特征,以便为营销管理过程提供决策依据。他从五个角度 对服务进行划分。 对服务进行划分。 (1)根据服务活动的本质 即服务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及服务对象 根据服务活动的本质(即服务活动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以及服务对象 根据服务活动的本质 是人还是物)划分 划分。 是人还是物 划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如何理解服务及其基本特征
(2)根据服务机构同顾客之间的关系 即连续的还是间断的以及是正式的 根据服务机构同顾客之间的关系(即连续的还是间断的以及是正式的 根据服务机构同顾客之间的关系 还是非正式的)划分,可将服务分为四类:连续性、会员关系的服务, 还是非正式的 划分,可将服务分为四类 连续性、会员关系的服务, 划分 连续性 如保险、汽车协会和银行;连续性 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广播电台; 连续性、 如保险、汽车协会和银行 连续性、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广播电台 间断的、会员关系的服务,如担保维修、对方付费电话服务;以及间 间断的、会员关系的服务,如担保维修、对方付费电话服务 以及间 断的、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邮购、街头收费电话等。 断的、非正式关系的服务,如邮购、街头收费电话等。 (3)根据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提供者选择服务方式的自由度大小以及服务 根据在服务过程中服务提供者选择服务方式的自由度大小以及服务 本身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划分。 本身对顾客需求的满足程度进行划分。 (4)根据服务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进行划分。 根据服务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进行划分。 根据服务供应与需求的关系进行划分 (5)根据服务推广的方法进行划分。 根据服务推广的方法进行划分。 根据服务推广的方法进行划分
服务营销学 第一章 服务与服务营销
![服务营销学 第一章 服务与服务营销](https://img.taocdn.com/s3/m/69c73fe30740be1e640e9aa2.png)
(二)世界服务业发展的新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成为发达国家主导产业 服务与制造融合发展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 高新技术对服务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增强 服务外包不断发展,离岸外包方兴未艾
第一节 服务及服务营销学
第一章
三、服务营销学及其发展 (一)服务营销学的产生 ➢ 1966年,美国学者拉斯梅尔(John Rathmal)首次对无
能力受 限
制的程 度
不同时间内需求的波动程度
宽
窄
高峰需求能在不 一、电力、天然气、 二、保险、法律服
产生太大延误情 电话、医院产科、
务、银行、洗衣
况下得到满足
警察、消防
高峰需求超出服 三、会计和税务、旅
务供应能力
客运送、饭店和旅
馆、戏院
四、类似第二类服 务,但服务生产 能力不足以完成 基本水平的服务。
本章知识结构
服务与服务营销
服务及服务营销学
服务的特征
顾客的服务接触
服
服
服
务
务
务
业
营
及
的
销
学
其
现
及
分
代 发
其 发
类
展
展
服
服
服顾 服
务 的 基 本
务 的 特 征 对 服 务
营 销
务 消
客 的 服
务
费
务 经
接
的
历 与
触
特服
特
的 影
殊
务 接
管
征
响
性触 理
第一章
以大学生活 为例,说说 你所接受的 各种服务
制作:云南财经大学 唐嘉庚
➢ 出现在服务现场的其他顾客和人员对服务的生产和消费也 具有重要的影响;
《服务营销》课程复习要点
![《服务营销》课程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2ea9bb700abb68a982fb71.png)
(1)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主导性日益增强
(2)服务成为制造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3)非管制行业与服务企业对营销的需求增加
三、三大产业的划分及服务业:
1、产业结构的分类:1957年,科林.克拉克在其《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的第三版中,明确地把产业结构划分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类。
2、我国服务业的分类
服务营销7P:服务产品;服务价格;服务分销;服务促销;服务人员;服务有形展示;服务过程。
第二节服务营销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服务营销学的兴起与发展
服务营销学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西方营销界关于有形产品于服务产品的争论中。1966年,美国的约翰•拉摩斯教授首次对无形服务与有形产品进行区分,提出要以非传统的方法研究服务的市场营销问题。1974年,由拉摩斯撰写的第一本论述服务营销的专著在美国出版,标志着服务营销学的诞生。
服务产品组合的决策:
1、扩大服务组合:
2、缩减服务组合
3、服务线延伸
4、服务产品线现代化
四、服务产品市场生命周期:与市场营销的有形产品一样,也有进入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大致相同。
五、服务产品创新
1、新服务的开发策略:完全创新的服务;进入新市场的服务;服务扩展;服务改善;风格变化。
(4)根据评分结果,对各服务企业的综合能力或综合服务质量进行计算;
(5)将各企业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以积分最多的企业作为选择对象.
第三章服务营销战略
第一节 服务市场细分
一、服务市场细分的含义
二、服务市场细分的条件
1、可衡量性
2、可达到性
3、可盈利性
4、可发展性
三、服务市场细分的依据: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理因素;行为因素。
第1章 服务营销导论-教案
![第1章 服务营销导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1bc381eb91a37f0115c32.png)
第1章服务营销导论1.1 服务1.1.1 服务的界定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有关服务的研究最早也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时代。
营销学界对服务的关注大致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营销学者往往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对待以区别于经济学界的研究。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先给服务下了一个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这一定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学者们广泛采用。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把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区分开来,因为有形产品也是用来出售并使购买者获得利益和满足的。
1963 年,著名学者威廉·J·里甘把服务定义为“直接提供满足(交通、租房)或者与有形商品或其他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活动”;1974 年,威廉·J·斯坦顿进一步加以解释,认为服务是“可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或服务连在一起出售”;1990 年,国际知名服务营销学者克里斯廷·格罗鲁斯在总结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把服务的定义概括为: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但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及其有形的资源、产品或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问题。
美国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和玛丽·J·比特纳在其著作《服务营销》中则提出:简单地说,服务是行为、过程和表现,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
这种行为、过程或表现不仅存在于服务企业的活动之中,而且是许多制造商向市场提供的价值组合的一部分。
泽丝曼尔等在其《服务营销》中还提及了另一个较为广义的服务定义:服务是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199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服务”定义为“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服务营销 第2版 第一章 服务经济与服务业
![服务营销 第2版 第一章 服务经济与服务业](https://img.taocdn.com/s3/m/cc15f62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2a.png)
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和特征
• 服务业贸易比重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快速增长 • 消费结构升级助推服务业发展 • 服务业发展呈现数据化、信息化、知识化的趋势 • 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融合发展
案例:苏宁小店线上线下融合经营
依据实体店选址及主要服务客群分为社区店、 CBD 店、大客流店三类店面类型,以此规划 门店商品结构并匹配不同类型的生活服务.
服务的特性 服务是非实体的 服务是一种或一系列行为或过程 服务的生产、分销与消费同时发生 顾客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 提供给顾客的同一种服务具有差异性,并且服
务是不可储存和没有所有权转移的 无形性 不可分离性 易变性 易消失性 无形性 不可分离性 不一致性 不可储存性 服务是非实体的 服务机构与顾客之间存在直接关系 服务生产过程有顾客参与
第二部分
认识服务产品
服务产品、特性、分类
服务及服务产品
学者或机构 美国营销协会(1960)
定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务是用于出售或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Regan(1963)
服务是直接提供满足或者与有形商品及其它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抽象性活动。
Stanton(1974)
服务是可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一起销售。
Lehtinen(1983)
服务是与某个中介人或机器设备相互作用并为消费者提供满足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
美国营销协会(AMA)修订
服务可被区分界定,主要指不可感知、却可使欲望得到满足的活动,这种活动并不需要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的出售联 系在一起。生产服务时可能会或不会需要利用实物,而且即使需要借助某些实物协助生产服务,这些实物将不涉及 所有权转移的问题。
第1章 服务营销导论-教案
![第1章 服务营销导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1bc381eb91a37f0115c32.png)
第1章服务营销导论1.1 服务1.1.1 服务的界定营销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经济学,有关服务的研究最早也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时代。
营销学界对服务的关注大致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营销学者往往把服务作为一种产品来对待以区别于经济学界的研究。
1960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最先给服务下了一个定义:“服务是用于出售或者是与产品连带出售的活动、利益或满足感。
”这一定义在此后的很多年里一直被学者们广泛采用。
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没有把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区分开来,因为有形产品也是用来出售并使购买者获得利益和满足的。
1963 年,著名学者威廉·J·里甘把服务定义为“直接提供满足(交通、租房)或者与有形商品或其他服务一起提供满足的不可感知活动”;1974 年,威廉·J·斯坦顿进一步加以解释,认为服务是“可被独立识别的不可感知活动,为消费者或工业用户提供满足感,但并非一定要与某个产品或服务连在一起出售”;1990 年,国际知名服务营销学者克里斯廷·格罗鲁斯在总结前人定义的基础上,把服务的定义概括为:服务是指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一种或一系列活动,通常(但并非一定)发生在顾客与服务的提供者及其有形的资源、产品或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便解决消费者的有关问题。
美国学者瓦拉瑞尔A.泽丝曼尔和玛丽·J·比特纳在其著作《服务营销》中则提出:简单地说,服务是行为、过程和表现,由一方向另一方提供或合作生产。
这种行为、过程或表现不仅存在于服务企业的活动之中,而且是许多制造商向市场提供的价值组合的一部分。
泽丝曼尔等在其《服务营销》中还提及了另一个较为广义的服务定义:服务是包括所有产出为非有形产品的全部经济活动,通常在生产时被消费,并以便捷、愉悦、省时、舒适或健康的形式提供附加价值。
1990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服务”定义为“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与顾客接触的活动和供方内部活动所产生的结果”。
服务营销学第1-4章习题及答案
![服务营销学第1-4章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667bd524de518964b7dde.png)
第一章服务与服务营销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并把该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干中的横线上。
)1.服务区别于有形产品的最显著特点是。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 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2.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的产值在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
A.CPIB.PPIC.GDPD.GNP3. 1977年,在《市场营销学刊》上发表了题为《从产品营销中解放出来》一文,开始改变人们对服务营销的理解。
A.洛夫洛克B.肖斯塔克C.拉斯梅尔D. 伦纳德·L·贝里4. 首先在1983年发表的《将服务分类,战略性营销见解》中提出了五种服务分类。
A.洛夫洛克B. 罗杰·W·斯米诺尔C. 蔡斯D. 克里斯丁·格隆鲁斯5. 服务的是指服务的生产过程通常和消费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同步的。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6. 一间有200个客房的酒店,在淡季时只能订出100个房间,则另外100个房间就只能空置,而在旺季,却无法满足更多客人的需求。
上述情况体现了服务的哪种特性。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7.下列哪个不是服务的不可分离性对服务营销的影响因素。
A. 顾客与服务员工的互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B. 顾客间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C. 服务使得服务的规模化生产变得几乎不可能。
D. 服务难以被有效展示和沟通。
8.服务质量标准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是服务的哪种特性的体现。
A.无形性B.不可分离性C.差异性D.不可储存性二、多选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到题干中的横线上,选错或没有选全的,不得分。
)1.服务的内涵包括下列哪些?A服务是一个通过服务活动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过程B. 服务是一种互动的活动过程C. 服务的过程可以和顾客分离D.服务的内容可以存储E. 服务交易通常不发生所有权转移2.以下哪些社会活动会有服务营销的内容?A.理发B.看病C.汽车销售D.酒店服务E.乘坐出租车3. 贝里等人对服务质量评价模型进行了深入和定量的研究,提出了衡量服务质量的一些因子,包括,并开发了服务质量测量工具SERVQUAL模型。
《服务营销》教学大纲
![《服务营销》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4a7c28e27284b73f3425084.png)
《服务营销》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服务营销英文名称:Service Marketing总学时:32 理论学时:32 实验学时:无总学分:2一、课程介绍(一)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服务营销学有一个整体认识;2.树立以顾客需要为中心的服务营销观念,并以此观念为指导去研究和解决市场营销实际问题;3.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国内外服务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4.紧密了解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提要近年来,服务业的发展非常迅猛,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性不断增强。
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国内市场,企业都面临服务竞争。
如果企业能向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与顾客建立起良好的长期关系,就能促使顾客不断地重复购买,从而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服务的重要性,把服务视为维系顾客的关键所在,并通过服务营销管理来构建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随着服务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如何对服务进行营销和管理,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重点,服务营销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课程结合北美学派和北欧学派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国际公认的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作为基本框架,围绕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这一核心问题,从了解顾客服务期望、设计服务和流程、传递服务和履行服务承诺来展开论述,系统地介绍了顾客行为、顾客关系、服务补救、服务设计与标准、服务流程、有形展示、服务营销人员、服务供需管理、服务分销、服务定价等内容,还增加了电子服务营销和体验营销等服务营销领域中的前沿知识,并结合大量鲜活案例和课堂实训来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课程性质专业课(四)适用对象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等专业(五)预修课程市场营销、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六)参考教材1. 《服务营销(第六版)》,克里斯托弗·洛夫洛克,约亨·沃茨著,谢晓燕,赵伟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服务营销总结1-3
![服务营销总结1-3](https://img.taocdn.com/s3/m/2fe53a35af45b307e87197a4.png)
服务营销题型: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简答题+论述题)第一章:服务和服务营销的本质1.服务的一般特征P92.服务经济迅速发展的理论解释p16(1)经济学解释:Clark-Fieher假说,产业升级导致就业人口向服务业转移。
(2)统计学解释:Engle法则,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食品及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比例下降,而反映对生活质量有较高要求的服务支出相应提高。
(3)心理学解释:Maslow需要层次假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渡过温饱阶段的消费者开始追求较高层次精神需要的满足,与之有关的服务业(如教育、娱乐、旅游、心理咨询)得到良好的发展。
3.服务营销的整合思想p17在现代服务组织内,营销、生产和人力资源管理在服务过程,特别是顾客接触的关键时刻发挥相互关联的作用。
服务组织事先可以准备的只是设计好的服务概念以及部分产品和半成品,在服务过程开始之前,企业无法知道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无从知道顾客所需要的资源的类型和数量。
因此服务组织必须根据不同的顾客、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其生产资源。
4.服务营销三角形p20服务营销三角形可以理解为服务组织及其员工通过外部营销、互动营销和内部营销作出、保持并兑现对顾客承诺的一个完整的系统。
外部营销:作出承诺通过外部营销,服务组织根据顾客的期望向顾客作出承诺。
外部营销包括传统的营销活动,如广告、人员推销、促销等;也包括服务营销组合特有的要素:如服务保证和双向交流、服务人员、服务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服务过程等。
互动营销:遵守承诺互动营销是在顾客与组织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即服务生产和消费同步进行的瞬间发生。
从顾客角度看,这是最关键的一项营销活动。
服务承诺通常通过员工、第三方提供者或技术来加强或破坏。
内部营销:兑现承诺内部营销的基本活动包括使服务提供人员和服务系统具备提供服务的技能、工具和意愿,使他们能按照做出的承诺提供和兑现服务。
三种营销活动的结合:营销三角形三边所代表的营销活动是服务营销成功的关键,缺少任何一边都不行。
服务营销第三版习题答案.
![服务营销第三版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17a95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d.png)
服务营销第三版习题答案.第⼀章服务营销概述1.如何理解服务的概念?服务有何特征?服务是具有⽆形特征却可给⼈带来某种利益或满⾜感的可供有偿转让的⼀种或⼀系列活动。
服务不仅是⼀种活动,⽽且是⼀个过程,还是某种结果。
服务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形性。
服务的⽆形性可以从三个⽅⾯来理解。
⾸先,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时候都是⽆形⽆质的;其次,顾客在购买服务之前,⽆法看见、听见、品尝、触摸、嗅闻到他能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也⽆法明确说明他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服务;再次,即使消费者曾经购买过某种服务,他们再次购买这种服务时,也⽆法肯定是否能得到同样的服务。
(2)不可分离性。
服务过程和消费过程同时发⽣,服务与消费不能分离,消费者往往参与服务,或通过与服务⼈员合作积极地参与服务过程,享受服务的使⽤价值。
(3)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平经常变化,很难统⼀界定。
(4)不可储存性。
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以及服务的⽣产与消费同时进⾏,使得服务不可能象有形的产业⽤品和消费品⼀样被储存起来。
服务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服务之后,服务就⽴即消失。
(5)缺乏所有权。
在服务的⽣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移,既然服务是⽆形的⼜不可储存,服务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务。
2.服务应如何分类?对服务的分类⽅法有多种多样:(1)服务推⼴顾客参与程度分类法。
根据顾客对服务推⼴的参与程度将服务分为三⼤类,即⾼接触性服务、中接触性服务和低接触性服务。
(2)服务营销综合因素分类法。
从四个⽅⾯对服务进⾏分类。
⼀是根据提供服务的⼯具的不同,划分为以机器设备为基础和以⼈为基础两种;⼆是根据顾客在服务现场出现的必要性进⾏划分,有的服务必须要求顾客亲临现场才能进⾏,⽽有的服务则不需要亲临现场;三是服务会因个⼈需要与企业需要的不同⽽有分别。
四是根据服务组织的⽬的与所有制分为盈利性服务和⾮盈利性服务以及私⼈服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等。
郭国庆第二版服务营销第一章
![郭国庆第二版服务营销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226e8ccf192e45361166f532.png)
第1章服务、服务业与服务经济→重要知识点1.服务的定义服务是一种或多或少具有无形性特征的活动或过程,它是在服务提供者与服务接受者(服务对象)互动的过程中完成的,服务行为主体是为了另一个主体对象获得利益,同时,服务也是一个企业实行差异化战略的重要手段,通过服务的差异化,企业可以创建自己长期的竞争优势。
2.服务的基本特征服务具有无形性、差异性、生产与消费不可分离、不可储存性四大基本特征。
3.服务的无形性很多时候,服务产品的消费是在消费者既未看到,也未感觉到的情况下完成的。
不能像若干物品那样被感觉、触摸的特性,这即是服务产品的无形性特征。
4.服务的不可分离性服务具有不可分离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也就是说,在服务人员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同时,顾客也完成了对服务的消费,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5.服务的差异性差异性是指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
服务的差异性主要是由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员工和顾客之间)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所有变化因素所导致的。
6.服务的不可储存性不可储存性是指服务产品无法保留、转售及退还的特性。
服务的无形性以及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特性,使得服务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行业用品一样被储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
7.服务业的定义服务业又称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除了第一产业(农业、林业、渔业)、第二产业(采掘业、建筑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和煤气)之外的产业。
这个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
8.服务经济的含义服务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以后生成的经济形态,是在当今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成熟的经济形态。
→难点要点分析如何理解现代社会中服务业的地位?分析:该知识点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学习整本书的起点。
只有了解了深刻认识了服务业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才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贯彻服务营销的思想,真正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要理解服务业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首先需要对现阶段所处的经济形态有一个正确的把握。
《服务营销》各章节试题和答案
![《服务营销》各章节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9c6451be23482fb4da4c4a.png)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多选题 细分市场的进入模式有( ABCDE )。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关系的总和,服务市场等同于有形产品市场
判断题 。 √服务市场就是服务商品市场,是组织和实现服务商品流通的交换
判断题 体系和销售网络,是服务生产、狡猾和消费的综合体。 判断题 √市场细分揭示了服务营销者所面临的市场机会。 判断题 √密集单一市场是一种最简单的细分市场进入模式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单选题 服务产品包括基本服务与扩展服务,他们共同组成( B ) ( C )是服务产品最基本层次,是无差别的顾客真正所购买的服
单选题 务和利益,是企业对顾客需求的满足。 ( D )是指在某种环境下,所提供的一种服务产品被认为是一个
单选题 包括,集中着各种利益和服务的提供。 ( A )是借以辨认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
×)人员销售不允许销售代表根据顾客需要和哥们关心的问题有针 判断题 对性的传递信息。
√)如今,服务业以借助互联网络形成新的沟通机遇,而口碑传播 效应和沟通循环圈也对服务有着特别的影响作用,服务组织必须对 判断题 此加以关注。 ( A )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服务供应方抓住机会向 单选题 顾客展示其服务质量。 单选题 服务员工的(B )是指他们与顾客及同事的沟通方法。 单选题 服务员工的( A )是指他们对所完成工作的精通程度。 ( A )是指组织把员工看做其内部顾客,设法对员工的需求予以 满足,并向员工促销组织政策与组织本身,使其能以营销意识参与 单选题 服务。
单选题 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单选题 产品组合又称( B ) 多选题 服务产品的层次有( ABCDE )。 多选题 服务包的主要内容是( BCD )。 多选题 品牌的运作及管理的步骤是( ABCDE )。
服务营销第一章
![服务营销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a270a2fb998fcc22bcd10d66.png)
营销调研
帐单 口碑
电话互联网
后台 不可见
2015/11/6
前台 可见
21
2015/11/6
22
• 2、综合因素分类法
菲利普· 科特勒提出的分类法。
1.根据提供服务的工具不同分:
以机器设备为基础服务 以人为基础的服务
2.根据顾客有无必要在服务现场出现分类: 需亲临现场的 不必在场的服务 3.根据服务对象不同分两类: 个人服务 混合型服务 4.根据服务组织目的与所有制不同分4类: 盈利性服务、非盈利性服务、私人服务、公共服务
• 有形展示 或有形实据(physical evidence)
服务环境的装修 服务环境的色彩和氛围 服务环境的布置 服务环境防噪音水平 服务设施和用品
• 服务过程(process)——所有服务制造并交付 给顾客的程序、机制和惯例
整个体系的运作政策和程序方法的采用,服务过程 的组织机制,服务过程中人员处置权的使用规则 服务过程对顾客参与的规定,服务过程对顾客的指 导,服务活动的流程。
• ( 3R S +4P S )服务营销组合理论是以顾客满意为导向,以 4P为手段的营销新模式。
2015/11/6 37
3RS+4PS理论
• 顾客保留关键在于如何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 是维系与顾客长期关系的基础,是建立顾客忠 诚的先决条件。企业因此而取得稳定的收益。
• 顾客的保留能使企业的营销费用持续降低,因 为与顾客的交易成本和其他费用会因关系的确 立和满意的提高而下降。研究表明,顾客保留 率每提高5个百分点,企业的利润将提高75%。
• 3、服务营销管理分类法
• 克里斯托夫· H· 洛夫洛克(Christopher H. Lovelock)将服务分类与 管理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一般是以无形的方式,在顾客与服务职 员、有形资源商品或服务系统之间发生的, 可以解决顾客问题的一种或一系列行为。 (1990, Gronroos )
Consumption
同时性(不 可分离性)
Perishability
易逝性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1、无形性——所有独特差异的源泉
– 与实体商品相比,服务具有无形性; – 消费者来自费服务后所获得的利益难以被察觉。
• 服务的无形性特征,导致营销过程中的一 些问题,如:
– 服务不能库存、 – 缺乏专利保护、 – 服务的定价困难等。
制造业客户服务理念的提升
• 中国已经加入WTO,国外的企业大量进 驻中国,对我国的制造型企业提供了机 遇,也提出了挑战。尤其是国外企业优 质的服务和产品将给中国的制造型企业 带来极大的威胁。
• 许多制造型企业有能力生产出和他们竞 争对手一样品质的产品。领先的制造商 传统上是在其现存的商务领域中通过增 加服务而增加价值。
• 第三层次服务业:精神和素质服务业——以非营利性为
主,部分兼顾营利性,如文艺;教育;科学研究;新闻传 媒;图书博物;出版体育;医疗卫生;环境卫生;环境保 护;宗教;慈善事业等
• 第四层次服务业:公共服务业——是非营利性的或公益
性的服务,如政府机构;军队;检察院;法院;警察等 。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其他顾客可能参与生产过程。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对不可分离问题的可能解决办法:
– 重视对一线接待人员的选择和培训; – 合理的消费者管理; – 使用多个服务点提供现场的服务。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3、品质差异性——异质性
– 服务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难以 统一认定。
• 品质差异性所引起的主要障碍是服务的标 准化和质量控制特别难以实现。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掌握服务营销的特点 • 掌握服务营销学与市场营销学的关系 • 了解服务营销学的兴起与发展
服务营销第一章(1)
一、 服务的定义 市场营销学界对服务概念的研究大
致是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
服务营销第一章(1)
(一)多种定义
• 用于出售或者是同产品连在一起进行出售的活动、利 益或满足;(1960,AMA)
• 不可分离性会引起一系列的营销问题,如:
– 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之间在身体上的联系,服务提供者 就变成了有形的暗示,服务人员的形象、素质会影响 消费者对服务感受的评价。
– 顾客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不同情况下顾客接触程度 是不一样的,操作的效率可能会发生变化,会引起生 产进度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会影响服务是否成功进行 。
服务营销第一章(1)
制造业客户服务理念的提升
• 因此,制造型企业应当树立大服务的理 念,关注企业的客户服务资源的管理。
• 关注企业客户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 这些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客户为核心, 充分发挥企业能力的作用,增强资源的 凝聚力,并注重资源的整合作用,从而 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对此,可以利用每个服务过程中存在的、 固有的变异性,提供定制化、标准化的服 务。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4、不可贮存性——易损失性
– 服务不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库存下来。
• 不可贮存性会带来需求和供给无法平衡进 行合理匹配的难题。
• 对此,可以通过差别定价、预定系统、提 供补充性服务、开发非高峰需求、使用兼 职员工、利用第三方、增加顾客参与等方 式来解决此类问题。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营销的基本特征
服务营销第一章(1)
三、服务的分类
• 1、顾客参与程度分类: • 高接触性服务如心理咨询、娱乐场所、理
发、餐馆、学校等 • 中接触性服务如电影院、公共交通、超市
等 • 低接触性服务如信息中心、互联网等所提
供的服务。(Chase,1978)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采取下面的方式:
– 有形展示(律师办公室的装饰、银行里职员的 仪表等)、
– 使用人员信息源(通过亲朋好友的评价)、 – 创造强有力的组织形象等。
服务营销第一章(1)
• 2、不可分离性(同时性)
– 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生产和消费服 务在时间上不可分离。
服务营销第一章(1)
2020/11/17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业的分类(层次)
• 第一层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属于营利性或非公益
性服务业,如商业(包括国际商业、物资商业);商业餐 饮业;仓储业;运输业;交通业;邮政业;电讯业等
• 第二层次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服务业——属于营利性或
非公益性服务业,如金融业;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业; 技术服务业;职业介绍;咨询业;广告业;会计事务;律 师事务;旅游业;餐饮业;娱乐业;美容业;修理业;洗 染业;家庭服务业等
服务是一方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 的任何东西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 的产生。它的产生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 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系。(服p务h营销i第li一p章(1)kotler)
二、服务的特征
Intangibility
无形性
Heterogeneity
异质性
Simultaneous Production and
服务营销系统(高度接触)
服务传递系统
其他接触点
服务运营系统
邮件
核心技术 业务流程
内 部 外 部 其他顾客 广告 设施
销售拜访
服务设备
其他顾客
顾客
电话
服务人员 其他顾客 帐单
后台 不可见
前台 可见
其他顾客 口碑
*
20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服务营销系统(低度接触)
服务运营系统
服务传递系统
客户服务构建企业竞争优势
• 技术上的成功、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服务,已不再 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从更广泛的意 义上讲,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服务和服务性因 素——我们称之为“服务”才是公司凭借竞争的 东西,才能使公司获取更高的价值和更多的利益。
服务营销第一章(1)
本章内容提要
第一节 服务及其特征 第二节 服务营销的演进 第三节 服务营销学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