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工程造价管理国外研究进展
从目前的资料分析,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并非统一,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方式和管理形式,所以WTO并不能让每个成员接受其中的任何一种形式。随着国际建筑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在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上运行,已形成了许多好的国际惯例。美、英、德国等国家在工程造价管理上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比较科学、严谨、完善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办法,使工程造价从投标报价到中标后的实施,得到全过程的控制与管理。这些成功的经验我国均可借鉴。
美国工程造价的管理
美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由 2 部分构成。一是业主经营所需费用,称之为软费用,主要包括基础上所需资金的筹措,设备购置及储备资金、土地征购及动迁补偿、财务费用、税金及其它各种前期费用。二是由业主委托设计咨询公司或者总承包公司编制的建安工程基础上建设实际发生所需费用,一般称之为硬费用,主要包括施工所需的工、料、机消耗使用费、现场业主代表及施工管理人员工资、办公和其它杂项费用,承包商现场的生活及生产设施费用,各种保险、税金、不可预见费等。此外承包商的利润一般占建安工程造价的5%~15%,业主通过委托咨询公司实现对工程施工阶段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美国没有统一的计价依据和标准,是典型的市场化价格。工程估算、概算、人工、材料和机械消耗定额,不是由政府部门组织制订的,而是由几个大区的行会(协会)组织,按照各施工企业工程积累的资料和本地区实际情况,根据工程结构、材料种类、装饰方式等,制订出平方英尺建筑面积的消耗量和基价,并以此作为依据,将数据输人电脑,推向市场。这些数据资料虽不是政府部门的强制性法规,但因其建立在科学性、准确性、公正性及实际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能反映实际情况,得到社会的普遍公认,并能顺利加以实施。因此,工程造价计价主要由各咨询机构制定单位建筑面积消耗量,基价和费用估算格式,由承发包双方通过一定的市场交易行为确定工程造价。美国
也没有统一标准的消耗定额,美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通常也搞四算,即:毛估、估算、核定估算、详细设计估算,各阶段有一定的精度要求,即:分别为±25%、±15%、10%、±5%。美国工程造价的组成内容包括设计费、环境评估费、地质土壤测试费、上下水、暖气电接管费、场地平整绿化费、税金、保险费、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在上述费用的基础上营造商收取15%~20%的利润,10%的管理费。而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营造商可根据市场价格变化情况随时调整工程造价。[1].
结论
从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管理方式看,工程造价管理均处于有序的市场运行环境,实行了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而在价格的确定和管理上以市场和社会认同为取向,在行业的管理归属上民间行业协会组织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政府的宏观调控,先进的计价依据、计价方法、发达的咨询业、多渠道的信息发布等做法,基本上代表了现行工程造价管理的国际惯例,完全适合WTO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概括得到国外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特点如下:一是行之有效的政府间接调控。二是有章可循的计价依据。三是多渠道的信息发布体系。四是量价分离的计算方法。五是发达的工程造价咨询业。
工程造价管理国内研究进展
我国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大致经过了以下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变: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属于无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这一时期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计算工程量。当时没有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是由估价员根据企业积累的资料和本人的工作经验,结合市场行情进行工程报价,与业主进行双方洽谈而达成的最终工程造价。
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是有政府统一预算定额与单价情况下的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属于政府决定造价。这一阶段的延续时间是最长的,而且它的影响最为深远。工程造价的确定主要是按设计图及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工程量,并套用统一的预算定额和单价,计算出工程直接费,再按照规定计算间接费及有关费用,最终确定工程的预算造价,并在竣工后编制出结、决算造价,经审核后的即为工程的最终造价。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段时间造价管理沿袭了以前的造价管理方法,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建设部对传统的预算定额计价模式提出了“控制量,放开价,引入竞争”的基本改革思路。各地在编制新预算定额的基础上,明确规定预算定额单价中的材料、人工、机械价格均作为编制期的基期价,并定期发布市场价格信息,在规定的幅度内予以调整;同时在引入竞争机制方面做了新的尝试,建筑产品价格从根据国家预算定额、计划价格的计价模式,逐步走向根据国家预算定额、物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市场指导价,并受承包合同条件制约的计价模式,即清单计价模式
我国已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这意味着我国将逐步融入世界开放的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推行市场开放、非歧视、公平贸易、权利与义务平衡等原则,达到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按照世贸组织制订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建设业划分在服务贸易领域。WTO规则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各国市场准入问题,这种市场准入促使各国尽快纳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系统,并遵守国际经济合作活动规则。从这种意义上说,我国加入WTO后,对工程造价管理领域而言,所受到的最大冲击将是工程的计价、定价模式及方法[2].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以及改进对策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最早借鉴前苏联的一套做法,以计划经济为主。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有了很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新兴学科。1996年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已确定并行文建立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标志着该学科已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造成价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加入WTO以后,这些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其具体表现在:
(1)目前,我国除国际承包工程和合资工程是参照国际惯例和规则计算工程造价外,绝大部分是按国内的工程定额计价、定价的。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绝大多数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