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领军人才梯队管理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管理办法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加强我中心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建设速度和投资效益,全面完成重点学科项目任务书中的要求,在科研质量、学科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有重大进展,特制定本办法。
(二)重点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水平,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三)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能够培养与国际水平大体相当的高层次化工机械与设备技术应用领域人才;培养一批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工程师,使之成为科研工作的主力军。能够解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为黑龙江经济建设重大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承担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同时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在863项目开发等研究方面力争取得重大研究成果;逐步建成开放型的科研基地。
二、管理体制
(一)重点学科实行中心、科室两级管理。
中心级管理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全中心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制定,检查实施情况,协调各职能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促进重点学科建设规划的实施。
(二)科室级管理
由领导负责重点学科的建设。主要任务是制定和实施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协调重点学科以及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关系。对本部门重点学科的现状应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对其发展要有相应的设想和措施。
三、职能部门及其职责
(一)科研处
科研处为重点学科建设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中心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对全中心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收集、整理有关情况,提出中心重点学科建设的意见,协同有关部门进行重点学科建设的管理工作。
结合学科建设进行重点学科设置,不断改进方法,提高科研质量。积极组织重点学科申报立项,促使重点学科建设向高层次发展。对重点学科仪器、设备的购置、更新及维修,后勤条件的保障与改善给予支持和落实。
(二)人事处
遴选和招聘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落实学术骨干的培养措施,促进重点学科学术梯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的合理化,多渠道支持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
人员编制:1.重点学科实行基本编制加流动编制的动态编制管理,定编不定人。2.人才培养必须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3.学科组人员应实行聘任制,竞争上岗。4.学科点内应形成合理的年龄结构和学术梯队。5.重点学科建设工作应计入工作量。计算依据由指派的任务、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奖等方面组成。重点学科成员的工作量,应不低于中心、科室的平均水平。
(三)财务处
协助多渠道争取资助,协助重点学科经费的管理。
四、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必须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有创新的学术思想,较高的学术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严于律已,办事公正合理,组织管理能力强等。
学科带头人必须努力在学科建设中发挥作用,并要做到把握学科的发展方向,确定主攻目标;开拓进取,积极创新;带领科研一班人走在学科发展的前沿;选拔培养新一代的学科带头人及优秀的中青年骨干,使学科梯队更趋合理。
五、重点学科的实验室
重点学科的实验室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要在充分利用已有设施的基础上,提出急需补充的主要仪器设备或其他物质条件,制定建设规划。
重点学科的实验室要以学科研究方向为依据逐步形成规模,以发挥整体效应。
重点学科实验室要不断向“开放、联合、流动”的方向发展。
六、建设经费
重点学科的建设经费来源于省资助。
省资助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学科添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进行人才培养。重点学科点所需的经常性费用(如:维修费、消耗费等)由学科自行解决。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由财务处统一管理。各重点学科必须在项目任务书中制定的计划范围内编制经费使用计划。计划一经制定,原则上不允许更改,确需更改的,需说明理由。经费使用计划需经中心审核批准后方可使用。科研处负责对各重点学科的经费使用进行指导、审核和监督,对违反规定的开支将予以制止。
七、总结汇报
各重点学科点应定期向中心提交书面总结报告,重点汇报计划执行情况。内容包括:科研进展、人才队伍建设、学科间协作及学术交流、主要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各学科点的工作汇报,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八、检查评估
中心将定期对重点学科进行检查评估。评估方式如下:
1、各学科首先进行自我评估。
2、由中心组织中心内部或聘请有关专家进行评估,公布结果和评估意见。
3、经过评估,对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学科,中心优先支持。
九、竞争激励
重点学科不搞终身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采取流动建设的管理办法。对在学科建设、科研进展良好,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较大贡献者,优先予以支持。对未能按计划进度完成任务和目标的,要说明原因,属人为因素的要追究有关方面的责任。
十、建设思路
中心以发展和建设为主题,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按照“统筹规划,创新发展,加大开放,重点突破”的原则,注重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使中心在人才梯队整体建设有新的突破,实现中心发展的奋斗目标。
坚持以学科和队伍建设为本的发展观念。学科建设是中心发展的龙头,队伍建设是
中心发展的关键。按照“强固优势学科、注重特色学科”的原则,切实搞好学科建设,使学科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明显,大部分学科进入良性和快速发展阶段,若干学科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和较强的竞争力,一批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产生相当的影响。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工作,力争尽快建成一支在国际国内有很强竞争能力的学术队伍。
坚持改革、调整和不断深化管理的发展思路。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调整中不断前进,在管理中不断提高。要不断加大对外交流力度,扩大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要积极推动科学研究向纵深发展,产出一定数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标志性成果;要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和职工的工作环境等条件;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不断开创中心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十一、建设目标与任务
(1)以创新和特色思路构架和调整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形成结构合理、特色显著的学科体系,使学科进入良性和快速发展阶段,若干学科在国际国内有重要影响和较强竞争力的发展局面。
(2)数量与质量并重,大力推进科研队伍建设。要通过新一轮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实施,切实取得明显的阶段性进展,使一批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产生相当的影响。
(3)完善科研管理体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承担一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研究项目,产出一批具有创新意义和国际国内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深化中心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科室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形成层次清晰、科学规范、运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