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击中考
1.(赤峰中考改编)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面空白方框内应填写(A)
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2.(包头中考)不列颠的枪炮使洋务派深刻认识到:“自强之道,以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学堂为先。

”因此洋务派在各地创办外语学堂和军事技术学堂。

这些洋务学堂的创办
(C)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
C.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
D.建立起了先进的工业化体系
3.(广东中考)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C)
A.舰船数量的劣势
B.洋务运动的贡献
C.甲午战败的原因
D.维新变法的成效
4.(安徽中考)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D)
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解析】《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设厂,这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由原来的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5.(河北中考)下图是某报刊登的上海广智书局的新书广告,其内容表明当时知识界流行的思想是(B)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6.(济宁中考)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事件发展的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下面关于戊戌变法的线索中,对应错误的史实是(A)
7.(泰州中考)1901年,李鸿章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家)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

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剧,薄海惊心……”“上年事变”指的是(D)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怀化中考)“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灾难,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提供了‘合法’依据。

”材料所述应是 (B)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北京条约》
9.(安徽中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是历史的进步。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改正:“民用工业”改为“军事工业”
10.(安徽中考)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海军像一棵树,只有在合适的土壤中才能开花结果。

——严复(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 北洋水师最后的结局如何?你认为“合适的土壤”指的是什么?
结局: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合适的土壤”:资本主义制度。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落后观念等其他答案符合题意亦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