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化的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的探索

一、课标解读:

1、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知道“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3、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4、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5、中国近代化探索包括的主要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了解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富强的艰辛历程。

2、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

3、以分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前人敢于改革的勇气,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追求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

2、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加深对改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近代化的四次探索活动;

难点:近代化的探索为什么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强的侵略,请你列举一下列强进行的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条约。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复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了解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列强的枪炮在轰开了中国国门的同时,也轰开了中国人的眼界和思想,给中国人带来了他们先进的科技与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在中国兴起了一股学习西方,不断探索的过程,这就是近代化的起步。

复习过程:

1、洋务运动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②目的: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③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

④口号: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⑤主要内容:

a.创办一批军事工业。

主要有: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1865年曾国藩和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

b.创办一批民用工业。

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c.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d.兴办新式学堂。代表: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

⑥评价:

a.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因而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也在客观上对本国封建经济的解体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d.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戊戌变法

①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②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的维新派。

③康、梁的宣传活动:

a.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b.组织政治团体强学会

④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主要内容: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e.训练新式军队等。

⑤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

⑦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a.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戊戌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

c.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革命。

3、辛亥革命

①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

a.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了组织了兴中会。

b.1905年,孙中山在东京组织成立了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政党。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c.组织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

d.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②领导者:孙中山

③标志性事件: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因为这一年是旧历辛亥年,所以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

④历史意义:

a.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新文化运动

①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后为《新青年>)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兴起。

②代表人物:a.陈独秀:《敬告青年》b.李大钊:《孔子与宪法》,1918年又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c.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d.鲁迅:《狂人日记》

③主要阵地:《新青年》等杂志。

④主要内容:

前期: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b.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

⑤评价:

a.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c.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起影响到后来。

复习小结:

小结提问:近代前期,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①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经济技术。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是中国大规模近代化运动的起步。

②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变法维新运动以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制度为目标,从此中国近代化历程由经济技术阶段进入政治制度阶段,是政治近代化的一次重要尝试。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民主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中取得的伟大成果。

③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文化的近代化运动,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和科学的口号,成为中国迈向思想文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探究题:中西方近代化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思考,教师总结:中国和西方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中西方近代化的变革顺序正好相反。)

结束语: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探索史,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始终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救国之路,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六、课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