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_概率及其意义教案

_概率及其意义教案

§25.2(1)概率及其意义编写:李明红教材分析1.从稳定性的角度,了解概率的意义2.怎样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学情分析1.学生从试验,整理,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2.学生的基础差,对频率估计概率上理解有点难度3.学生可能对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有点难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试验,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问题,感受理论概率的意义.【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等活动过程,学会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预测概率.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教学过程一、提纲导学1、情境导入教师活动:拿出一枚硬币抛掷,提问:结果有几种情况?学生活动:拿出一枚硬币抛掷,发现结果只有两种情况——“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而且发生的可能性均等,各占50%的机会.教师引入: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叫做该事件的概率.学生联想: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12,出现反面的概率是12.教师引导:可记作P(出现正面)=12,P(出现反面)=12.2、自学设疑抛掷一枚普通的六面体骰子,“出现数字为5”的概率为多少?上述例子可以经过分析很快地得出概率,但是实际中,许多问题是要进行重复实验、观察频率值的办法来解决的,请看下面一个例子,见课本P 136表25.2.1.学生活动:对表25.2.1中的问题进行试验.思路点拨:(1)关注的是哪个或哪些结果;(2)注意所有机会均等.(1)、(2)这两种结果个数的比就是所关注的结果发生的概率.3、出示导纲问题1:阅读并解决课本P 137问题1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展开对“问题1”的试验,并从中得到规律:如果掷的次数很多,试验的频率渐趋稳定,平均每6次就有1次掷出“6”.问题2:通过试验,请同学们归纳出试验概率趋于理论概率这一规律.二、合作互动例1见课本P 139例1思路点拨:本题是简单的古典概率,理论上很容易求出其概率.P(抽到男同学名字)=12242112=; P(抽到女同学名字)=101121221204=<,得出结论为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 拓展延伸:课本P 140“思考”例2 见课本P 140例2思路点拨:这是一个理论概率问题,袋中球的总数为8+16=24只,由于红球有8只,因此,P(取出红球)=81243=,黑球16只,P(取出黑球)= 162243=.也可以这样计算黑球:P(取出黑球)=1-P(取出红球)=121-33=. 例3见课本P 140例3思路点拨:这是一道通过比较取出黑球的概率大小进行判断的题目,首先要计算从甲、乙两只口袋中取出黑球的概率,P 甲(取出黑球)843015==,P 乙(取出黑球)=80842902915=>,所以选乙袋成功机会大.三、导学归纳1.什么叫概率?2.本节中的试验结果所产生的趋势与理论概率之间有什么关系?3.试验次数的大小与所得的“估计值”有什么关系?4.谈谈你对概率的理解和体会.四、拓展运用(1)反馈训练1.任意投掷均匀的骰子,4朝上的概率是______.2.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7个白球,且除颜色外,这些球都相同,从袋中任意摸出红球的概率是______.3.一副扑克牌(去掉大王和小王),随机抽取一张,抽取红桃的概率是______.4.如图,有一个被等分为8个扇形的转盘,转动转盘,指针落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 )A.1B.1/3C.5/8D.3/85.袋子里有1个红球,3个白球,5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从中任意摸1个球:(1)摸到红球的概率是多少?(2)摸到白球的概率是多少?(3)摸到黄球的概率是多少?(4)哪一个概率最大?【答案】1.1/6 2.6/13 3.1/4 4.C5.(1)1/9 (2)1/3 (3)5/9 (4)摸到黄球的概率最大(2)自编自练:五:作业1.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5.2”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通过抛掷硬币,用学生喜欢的掷骰子和扑克牌试验导入新课,吸引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让学生充分认识概率的意义;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运用分析的方法预测概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缜密性,并且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25.2(2)频率与概率编写:李明红教材分析本节通过一个课堂实验活动,让学生逐步计算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实验频率,并观察其规律性。

《概率的意义教案》课件

《概率的意义教案》课件

《概率的意义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知道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 让学生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能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3. 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概率的概念,概率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概率的计算方法,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括概率的定义、概率的计算方法、实际案例等。

2. 教学素材:包括概率题目、实际问题等。

3. 笔记本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概率的概念。

2. 讲解概率的定义:讲解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本质。

3. 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介绍两种常用的概率计算方法:古典概型和条件概率。

并通过具体例子讲解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如:抛硬币、抽奖、骰子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简单的概率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流程1. 教学内容:概率的基本性质,如何运用概率解释随机现象。

2. 教学流程:a. 通过具体案例,讲解概率的基本性质,如:事件的独立性、互斥事件等。

b. 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概率解释随机现象。

c. 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概率的基本性质。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引入1.1 现实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引入彩票中奖、抛硬币、掷骰子等实例,让学生感受概率现象的存在。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事件会发生?为什么有些事件不会发生?1.2 概率的定义与符号解释概率的概念: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介绍概率的符号表示:P(A)。

举例说明如何表示不同事件的概率。

第二章:概率的基本性质2.1 概率的范围强调概率的取值范围:0 ≤P(A) ≤1。

解释概率为0和1的含义。

2.2 概率的加法规则介绍两个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规则:P(A ∪B) = P(A) + P(B)。

举例说明如何应用加法规则计算概率。

第三章: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3.1 条件概率的定义解释条件概率的概念: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

介绍条件概率的符号表示:P(A|B)。

3.2 独立事件的概率定义独立事件的概率:事件A与事件B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A的概率乘以事件B的概率,即P(A ∩B) = P(A)P(B)。

举例说明如何判断事件是否独立。

第四章:贝叶斯定理4.1 贝叶斯定理的定义解释贝叶斯定理:在已知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的计算方法。

给出贝叶斯定理的数学表达式:P(A|B) = (P(B|A)P(A)) / P(B)。

4.2 应用贝叶斯定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使用贝叶斯定理计算概率。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观测结果推断未知概率?第五章:概率分布与期望值5.1 概率分布的概念解释离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取每个可能值的概率。

介绍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

5.2 期望值的计算定义期望值:随机变量取值的加权平均。

给出期望值的计算公式:E(X) = Σ[x_i P(X=x_i)]。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期望值。

第六章:概率的运算规则6.1 概率的乘法规则介绍两个相互独立事件概率的乘法规则:P(A ∩B) = P(A)P(B)。

解释如何应用乘法规则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

九年级数学上册《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教师布置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概率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等方面,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3.学生完成练习后,教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解题技巧。
4.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心得,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和决策。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随机事件,如彩票中奖、游戏概率等,引发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分层次教学,循序渐进: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利用概率知识进行决策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基础题主要针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进行巩固,拓展题则侧重于将概率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2.针对课堂中所学的概率性质和计算方法,请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并撰写一篇简短的案例分析报告。
3.教师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例如,探讨掷两个骰子时,两个骰子点数之和的概率分布情况。
a.课堂提问时,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介绍本教学设计旨在教授学生有关概率的意义和应用的知识。

概率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涉及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对这些可能性进行量化和计算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能够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概率的应用场景;- 掌握计算概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将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概率的基本概念:- 随机事件;- 概率的定义;- 概率的性质。

2. 概率的应用场景:- 游戏和赌博场景;- 概率在统计学中的应用;- 概率在金融和保险中的应用。

3. 计算概率的基本方法:- 频率法;- 古典概型;- 随机变量和概率函数。

教学策略为了达到教学目标,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使用案例和实例:通过使用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概率的概念和应用。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加深对概率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解决一些与概率有关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计算练:设计一些概率计算的练题,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概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评估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完成作业:布置一些与概率相关的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对作业进行评分。

2. 小组讨论报告: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撰写一份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

3. 客观题测试:设计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测试学生对概率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总结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

他们将掌握计算概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够将概率应用于各种实际场景中。

这将为他们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概率的意义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一.教学任务分析:1.在概率定义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试验进一步解释概率的含义,理解概率和频率的区别.2. 通过概率解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概率与决策的关系,概率与预报的关系,了解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进一步理解概率统计中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关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概率的正确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概率和频率的区别和联系,随机试验的随机性与规律性的关系. 三.教学基本流程:↓↓↓↓四.教学情境设计: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通过下列问题复习回顾随机事件概率有关的概念:(1)指出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随机事件:①某地明年1月1日刮西北风;②当x R ∈时,20x ≥;③手电筒的电池没电,灯泡发亮; ④一个电影院某天的上座率超过50%; ⑤明天坐公交车比较拥挤;⑥将一枚硬币抛掷4次出现两次正面和两次反面;答案:②是必然事件,③是不可能事件,①④⑤⑥是随机事件. (2)下列说法: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②做n 次随机试验,事件A 发生的mn频率就是事件的概率;③百分率是频率,但不是概率;④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 次试验的实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其中正确的是 . 解:(1)(4)(5). 2.概率的正确理解思考1:既然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0.5,那么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一定是一次正面朝上,一次反面朝上,你认为这种想法正确吗?教师引导学生做实验:每个同学连续两次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统计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思考2:如果某种彩票的中奖概率为1000,那么买1000张这种彩票一定能中奖吗?3. 概率与公平性问题1:在乒乓球、排球等比赛中,裁判通过让运动员猜上抛均匀塑料圆板着地是正面还是反面来决定哪一方先发球,这样做是否公平?这个规则是公平的,因为抽签上抛后,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概率均是0.5,因此任何一名运动员猜中的概率都是0.5,也就是每个运动员取得先发球权的概率都是0.5.问题2::课本第120页“探究”栏中的游戏规则公平吗?要求学生讨论,交流,作出判断.4. 概率与决策思考3.连续掷硬币100次,结果100次全部是正面向上,出现这样的结果,你会怎么想?如果出现了51次正面向上,你又会怎么想?2.如果一个袋中装有99个红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或1个红色乒乓球,99个白色乒乓球,在事先不知道是哪种情况下,一个人从袋中随机摸出1乒乓球,结果发现是红色乒乓球.你认为这个袋中是有99个红色乒乓球,1个白色乒乓球,还是1个红色乒乓球,99个白色乒乓球?3.如果连续10次掷一枚骰子,结果都是出现1点,你认为这枚骰子的质地均匀吗?为什么?如果我们面临的是从多个可选答案中挑选正确答案的决策任务,“使样本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可以作出决策的准则,这种判断问题的方法称为极大似然法. 极大似然法是统计中最重要的的统计思想方法之一.5. 概率与预报思考4:某地气象局预报说,明天本地降水概率是70%,你认为下面两个解释中哪个能代表气象局的观点?(1)明天本地有70%的区域下雨,30%的区域不下雨; (2)明天本地下雨的机会是70%.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议论:“天气预报说昨天降水概率为90%,结果根本一点雨都没下,天气预报也太不准确了”,学了概率后,你能给出解释吗?解:天气预报的“降水”是一个随机事件,概率为90%指明了“降水”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我们知道:在一次试验中,概率为90%的事件也可能不出现,因此,“昨天没有下雨”并不说明“昨天的降水概率为90%”的天气预报是错误的.6.试验与发现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得儿(G.Mendel,1822~1884)用豌豆进行杂交试验,下表为试验结果(其中1F为第一子代,2F为第二子代):孟德尔发现第一子代对于一种性状为必然事件,其可能性为100%,另一种性状的可能性为0,而第二子代对于前一种性状的可能性约为75%,后一种性状的可能性约为25%,通过进一步研究,他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 7.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孟德尔通过豌豆进行杂交试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下面给出简单的解释:每个豌豆均有两个特征因子组成,下一代是从父母辈中各随机地选取一个特征组成自己的两个特征.每个结果都是随机事件.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是有区别的.用符号YY 代表纯黄色豌豆的两个特征因子,用符号yy 代表纯绿色豌豆的两个特征因子纯黄色豌豆 YY 纯绿色豌豆 yy由于下一代是从父母辈中各随机地选取一个特征组成自己的两个特征,因此在第二代中YY ,yy 出现的概率是1/4,Yy 出现的概率是1/2.所以黄色豌豆(YY ,Yy):绿色豌豆(yy)约等于3:1.实际上, 遗传机理中的统计规律问题可以化归为同时抛掷两枚硬币的试验问题,把正面看成显性因子,反面看成隐性因子.。

初中概率的意义教案

初中概率的意义教案

初中概率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概率的定义和意义;2. 学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3. 能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 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概率的计算方法;2. 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2. 教学卡片或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不确定事件,如抛硬币、抽奖等;2. 提问:什么是概率?为什么学习概率?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一个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2. 讲解概率的计算方法:用一个数(0到1之间)表示概率,数值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3.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掷骰子等;4.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实际计算一些简单事件的概率。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让学生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意义;3.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概率的经历。

四、应用拓展(15分钟)1. 讲解如何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如天气预报、保险等;2.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讨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答问题:什么是概率?如何计算概率?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是什么?;2.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不确定事件,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和讨论,加深对概率的理解。

同时,通过练习题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概率。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定义与基础1.1 概率的定义引入概率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学量。

解释概率的取值范围,即概率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1.2 概率的基础公式介绍概率的基本性质,如事件的互补性和独立性。

讲解概率的计算公式,包括基本事件的概率计算和条件概率计算。

第二章:随机事件的概率2.1 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掷骰子等。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实验基础,即大量重复实验下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概率。

2.2 复杂随机事件的概率引导学生理解复杂随机事件的概率可以通过分解为多个简单事件来计算。

举例讲解如何利用排列组合和概率的基本性质计算复杂事件的概率。

第三章: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3.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解释条件概率是在给定另一个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讲解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即P(A|B) = P(A∩B) / P(B)。

3.2 独立事件的概率解释独立事件的定义,即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

讲解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规则,即P(A∩B) = P(A)P(B)。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4.1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讲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

讲解概率质量函数(PMF)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二项分布、几何分布等。

4.2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引入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讲解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PDF)及其性质。

讲解概率密度函数的计算方法,如均匀分布、正态分布等。

第五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5.1 大数定律讲解大数定律的定义和意义,即在足够大的试验次数下,随机变量的样本平均值趋近于其期望值。

解释大数定律对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的重要性。

5.2 中心极限定理讲解中心极限定理的定义和意义,即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随机变量的样本平均值的分布趋近于正态分布。

解释中心极限定理对于实际应用中的概率问题的解决的重要性。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初步概念1.1 教学目标1. 了解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掌握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

3. 学会使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1.2 教学内容1. 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描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2. 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随机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

3. 概率公式:P(A) = 事件A发生的次数/ 所有可能发生的次数。

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抛硬币、掷骰子等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 讲解概念:讲解概率的定义、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区别。

3. 练习计算:让学生运用概率公式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两次正面朝上的概率。

1.4 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解释概率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不同事件的概率。

第二章:条件概率2.1 教学目标1. 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

2. 学会使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2.2 教学内容1. 条件概率的定义: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称为条件概率,记作P(A|B)。

2. 条件概率公式:P(A|B) = P(A∩B) / P(B),其中P(A∩B)表示事件A和事件B 发生的概率。

2.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抛硬币和抽球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

2. 讲解概念:讲解条件概率的定义和条件概率公式。

3. 练习计算:让学生运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概率。

2.4 教学评价1.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解释条件概率的概念和条件概率公式。

2.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计算不同事件的条件概率。

第三章:独立事件的概率3.1 教学目标1. 理解独立事件的定义。

2. 学会使用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计算两个独立事件发生的概率。

3.2 教学内容1. 独立事件的定义: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是指事件A的发生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概率,反之亦然。

新人教版《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概率的意义》教学设计
引言
《概率的意义》是新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率的概念和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包括:
1. 理解概率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计算概率的方法,并能运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概率的基本概念
1. 学生通过讨论和探究的方式,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
2. 教师以简单直观的例子解释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计算概率的方法
1. 介绍基本概率公式,并通过一些例题进行讲解;
2. 给予学生一定的练机会,巩固计算概率的方法。

第三节: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1. 通过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将概率的概念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情境;
2. 学生需要在小组或个人完成一定数量的应用题。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在课堂上设置小组讨论和个人练的环节,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解题能力;
2. 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3. 定期进行学生的知识检测和综合评价。

参考资源
- 新人教版《概率的意义》教材
- 相关题和练册
结束语
本教学设计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应用概率的概念与方法。

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通过这份教学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引入1.1 现实生活中的概率现象讨论抽奖、掷骰子、抛硬币等现实生活中的概率事件。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是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事件的频率。

1.2 概率的定义与符号介绍概率的定义:概率是指某个事件在所有可能事件中发生的可能性。

讲解概率的符号表示:P(A)表示事件A的概率。

第二章:概率的基本性质2.1 概率的范围强调概率的取值范围:概率介于0和1之间,包括0和1。

解释概率为0意味着事件不可能发生,概率为1意味着事件一定会发生。

2.2 概率的加法规则介绍概率的加法规则:对于两个互斥的事件A和B,有P(A∪B) = P(A) + P(B)。

通过实例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规则。

第三章:条件概率3.1 条件概率的定义讲解条件概率的定义:给定事件B已经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称为A在B发生的条件下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P(A|B)。

强调条件概率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3.2 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介绍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P(A|B) = P(A∩B) / P(B)。

通过实例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

第四章:独立事件的概率4.1 独立事件的定义讲解独立事件的定义:两个事件A和B相互独立,指的是事件A的发生不影响事件B的发生概率,反之亦然。

强调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规则。

4.2 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规则介绍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规则:如果事件A和B是相互独立的,P(A∩B) = P(A) ×P(B)。

通过实例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规则。

第五章:概率的计算与应用5.1 概率的计算方法总结本章所学的内容,强调概率的计算方法: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规则、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和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规则。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2 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际案例讨论概率在科学研究、决策制定、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强调学习概率的意义和价值,激发学生对概率学科的兴趣。

概率的意义-教案及教学反思

概率的意义-教案及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是用了EEPO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的。

目标是通过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体会概率的意义,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方法,本着这一目标设计教案,启发、引导、点拨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环境中进行本节课的学习,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在活动中理解概率的意义,并通过学生自己讨论,得到了求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这是我这节课最满意之处。

让学生分组讨论,能让他们自主的投入到学习中,这可以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投入数学学习。

本节课中,我首先创设了一个问题,让学生对问题产生疑问,进而想去解决问题,再让他们个个小组自己讨论研究,进行小组之间的小竞赛,大大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在上节课中有意识的留了个问题没有解决,在这节课中又将这个问题提出来,在学生了解并能简单计算事件的概率情况下,学生能又快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通过各个小组内部和小组间讨论交流得出研究成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中还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但是一节课不能只是小组交流学习,还要有自己独立学习的时间。

在大部分学生基本都能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独立解决课后的练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让小组讨论本节课学了那些知识,派代表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一一列举出来。

在本节课中将EEPO的五要素——听、看、想、讲、做、动静有效的结合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的确通过分组讨论和让各个小组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让每个人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不仅形成和构建了学生自己的知识系统,而且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其次,利用问题串构建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主线,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构筑探究思路、追求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教与学的方式正是EEPO所大力倡导的。

当然,这节课中也有做得不好的方面:由于EEPO的教学方式不是很熟悉,所以在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浑水摸鱼,并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还有当分组讨论时学生情绪激动,场面差点控制不下来,耽误了不少时间。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

概率的意义教学教案第一章:概率的引入1.1 现实生活中的概率现象引入生活中的随机事件,如抛硬币、抽奖、掷骰子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事件的随机性和可能性。

1.2 概率的定义与符号表示解释概率的概念,即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介绍概率的符号表示,如P(A)表示事件A的概率。

1.3 概率的范围与性质讨论概率的取值范围,即0到1之间。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性质,如总概率为1,互斥事件的概率相加等。

第二章:概率的计算2.1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的定义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如抛硬币两次得到正面的概率。

2.2 组合事件的概率计算引入组合概念,引导学生计算多个独立事件的组合概率,如抛硬币两次都得到正面的概率。

2.3 分步事件的概率计算引导学生理解分步事件的概率计算方法,即各步骤概率的乘积,如抛硬币三次都得到正面的概率。

第三章:条件概率与独立性3.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计算引入条件概率的概念,即在已知某个事件发生的条件下,另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运用条件概率的定义和公式计算条件概率。

3.2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解释独立事件的含义,即两个事件的发生互不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独立事件的性质计算概率,如抛硬币两次得到正面的概率与第一次得到正面的概率的乘积。

3.3 贝叶斯定理的应用引入贝叶斯定理,引导学生理解其在条件概率估计中的应用。

给出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练习运用贝叶斯定理计算条件概率。

第四章:概率分布与期望值4.1 随机变量的概念引入随机变量的概念,即可能取不同值的变量。

引导学生理解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4.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介绍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

引导学生计算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

4.3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引入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即可能取任意值的变量。

引导学生理解概率密度函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4.4 随机变量的期望值解释期望值的概念,即随机变量的平均值。

引导学生计算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如二项分布的期望值。

2022年华师大版《概率及其意义》公开课教案

2022年华师大版《概率及其意义》公开课教案

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1.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理解、掌握概率的意义及计算.3.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及应用.一、情境导入一个箱子中放有红、黄、黑三个小球,三个人先后去摸球,一人摸一次,一次摸出一个小球,摸出后放回,摸出黑色小球为赢,这个游戏是否公平.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可能性的大小【类型一】可能性大小的意义的理解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对此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雨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雨C.本市明天肯定下雨D .本市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拟大解析:一个事件的发生的可能性的范围在0~1,80%应该是比拟大,所以“本市明天降雨可能性是80%〞是指“本市明天降雨的可能性比拟大〞.应选D.方法总结:某事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指其发生的概率大小.【类型二】利用面积关系判断可能性大小在如以下图(A ,B ,C 三个区域)的图形中随机撒一把豆子,豆子落在________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填A 或B 或C ).解析:先分别算出A ,B ,C 三局部的面积,面积最大的就是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的.S C=π×22=4π,S B =π(42-22)=12π,S A =π(62-42)=20π,由此可见,A 的面积最大,那么豆子落入可能性最大,故填A .探究点二:概率【类型一】概率的简单计算小玲在一次班会中参与知识抢答活动,现有语文题6个,数学题5个,综合题9个,她从中随机抽取1个,抽中数学题的概率是( )A.120 B.15 C.14 D.13解析:总共有20种情况,抽中数学题有5种可能,所以是520=14,应选择C.方法总结: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公式:P (A )=n m,其中m 是总的结果数,n 是该事件成立包含的结果数.【类型二】利用面积求概率一儿童行走在如以下图的地板上,当他随意停下时,最终停在地板上阴影局部的概率是( )A.13B.12C.34D.23解析:观察这个图可知:阴影区域(3块)的面积占总面积(9块)的13,故其概率为13.应选A.方法总结:当某一事件A 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与相关图形的面积大小有关时,概率的计算方法是事件A 所有可能结果所组成的图形的面积与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总图形面积之比,即P (A )=事件A 所占图形面积总图形面积.概率的求法关键是要找准两点:(1)全部情况的总数;(2)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简单的概率的计算应确定事件总数及事件A 包含的数目.事件A 发生的概率P (A )的大小范围是0≤P (A )≤1.第2课时百分率和配套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百分率和配套问题; 2.进一步经历和体验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K12学习】概率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K12学习】概率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

概率的意义”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




知识技能
从频率稳定性的角度,了解概率的意义.
数学思考
学生经历试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进而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解决问题
怎样从数量上刻画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情感态度
学生经历试验,整理,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所
震撼..
重点
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
难点
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深刻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2.1概率及其意义》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25.2随机事件的概率”(第一课时:概率及其意义) 内容解析:不确定现象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概率正是研究这种现象、揭示其统计规律并帮助我们形成决策的数学工具.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概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农业生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掌握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已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必备素养,因此它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本节内容是“概率及其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研究. 本节课将学习从定量的角度去刻画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概念——概率.教材这样编排其主要意图有二:1.遵从概率的产生规律,从概率的古典定义开始探究,学生易于接受,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为后面学习列举法求概率及用频率估计概率奠定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概率的意义以及学会运用分析的方法在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下计算概率.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随机事件的概率公式,会用分析的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抛掷硬币”、“投掷骰子”、“转转盘”等问题的探究, 感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体验数学活动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两大核心素养.目标解析:1.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来认识概率是反映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2.经历动手操作、想象、归纳和总结等活动理解等可能事件,并掌握等可能事件概率的一般求法,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3.在探究概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发展他们的概率观念和应用意识,同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交流与合作的精神.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已经理解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本节课用一个数值去刻画这个大小,就是概率.概率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化,学生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认识过程,对概率的认识和理解会随着学生自身年龄的增长以及知识面和生活经验的延伸而发展.对于抛硬币和掷骰子的试验,计算相关事件的概率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但学生容易忽略对求概率方法适用范围的判断.目前,求概率时试验要满足以下条件:(1)每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只有有限种;(2)每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例如:从男女学生数量不等的班级里随机的抽取一名学生是男学生的概率,有同学认为所抽取的要么是男同学要么是女同学,抽到男女同学的结果都有可能发生,因而抽到男同学的概率等于抽到女同学的概率为21.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概率的定义. 2.求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学难点:对机会均等的结果的理解.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为了加大课堂容量和学生的思维活动量,根据现代教学理论,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EXCEL 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以及借助FLASH 软件制作频率折线图,这使得原本杂乱无章不便分析的数据直观化、形象化。

通过数形结合,图表并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六.教学策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经历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形成、概念的理解、概念的应用等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归纳、概括、运用等活动,把重点放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上,帮助学生循序渐进的理解概率的意义.根据本节课概念教学的特点,一方面借助多媒体课件,呈现直观、形象的实例背景,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另一方面,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学生为本设置问题,从激励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究入手,使教学更富有生动性、互动性与探究性,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的同时,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七.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 引入概率阅读教材136页,并完成下列问题:1.抛掷一枚硬币有个可能的结果:“ 出现正面 ”和“ 出现反面 ”。

由于硬币质地均匀,所以这两个结果出现的可能性各占50% 的机会,50% 这个数表示事件“出现正面”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表示 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叫做该事件的概率.如,抛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为21,可记为P (出现正面)=21.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一课时的问题,在学生已经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设疑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就是用数字来刻画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直至教学目标,学生很容易接受,同是也使前面的知识得到巩固.(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上述例子可以经过分析很快地得出概率,但是实际中,许多问题是要进行重复试验、观察频率稳定值的办法来解决的,一起回顾做过的几个游戏及其试验结果,见表25.2.1.表25.2.1 做过的几个实验及其试验结果实验 关注的结果 频率稳定值 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关注结果发生的概率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 0.5左右 正面;反面 21 投掷一枚四面体骰子掷得“4” 0.25左右 数字:“1”;“2”;“3”;“4” 41 投掷一枚六面体骰子掷得“6” 0.17左右 从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随机地抽一张 黑桃 0.25左右1、 指导学生分析“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完成表25.2.1的第四列填空。

2、 指导学生计算概率,完成表25.2.1的第五列填空,并对比第三列的对应值。

3、 重点分析第四行:关注的结果个数为 1 ,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个数为 6 ,而不要错误理解“掷得‘6’”为结果个数是 6 ,“6”是一个事件而不是结果的个数。

从中发现,几个动手实验观察到的频率值也可以开动脑筋分析出来,当然,最关键的有两点:(1)要清楚我们关注的是哪个或哪些结果;(2)要清楚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

(3)P(关注的结果)=个数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的关注的结果个数 如P (掷得“6”)=61,读作:掷得 等于61. 概率值的解释: 1. 掷得“6”的概率等于61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充分讨论. 2. 学生讨论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掷得“6”的概率等于61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做投掷骰子试验,一旦掷到“6”,就算完成了1次试验. 每位学生做10次,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模仿表2(见下图)做好试验记录.3. 把各小组学生的试验结果汇总到一张表上,然后计算全班试验的平均值,看看平均几次才有1次掷得“6”?4. .5. 掷得“66次有1次掷出“6”验取稳定频率。

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必须加上这句话,否则表达就不够准确.6. 思考1. )已知掷得“6”的概率等于61,那么不是“6”(也就是1~5)的概率等于多少呢?这个概率值又表示什么意思?2. )我们知道,掷得“6”的概率等于61也表示: 如果重复投掷骰子很多很多次的话,那么实验中掷得“6”的频率会逐渐稳定到61附近.这与“平均每6次有1次掷出‘6’”互相矛盾吗?答案:1)P (不是“6”)=65,这个概率值表示:如果掷很多很多次的话,那么平均每6次有5次掷得不是“6”.2)不矛盾,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

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在试验中寻找方法,其次,通过试验,让学生逐步计算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试验频率,并观察其中的规律性,从而归纳出试验概率趋于理论概率这一规律.(三)巩固练习 运用公式如图是一个转盘,转盘分成7个相同的扇形,颜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针所指的位置(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1)指针指向红色;(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指针不指向红色.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转盘游戏去感受求概率的方法,并借助FLASH 软件制作频率折线图,使不便分析的数据直观化、形象化,通过数形结合,图表并用,提升学生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

(四)例题解析 规范答题例1 班级里有20个女同学,22个男同学,班上每个同学的名字都各自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放入一个盒中搅匀.如果老师闭上眼睛随便从盒中取出一张纸条,那么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还是抽到女同学名字的概率大?分析 全班42个学生名字被抽到的机会是均等的.解: P (抽到男同学名字)=4222=2111, P (抽到女同学名字)=4220=2110<2111,所以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大. 思考 1. 抽到男同学名字的概率是2111表示什么意思? 2. P (抽到女同学名字)+P (抽到男同学名字)=100%吗?如果改变男女生的人数,这个关系还成立吗?例2 甲袋中放着22只红球和8只黑球,乙袋中则放着200只红球、80只黑球和10只白球,这三种球除了颜色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区别.两袋中的球都已经各自搅匀.蒙上眼睛从口袋中取1只球,如果你想取出1只黑球,你选哪个口袋成功的机会大呢? 思考小明认为选甲袋好,因为里面的球比较少,容易取到黑球;小红认为选乙袋好,因为里面的球比较多,成功的机会也比较大;小丽则认为都一样,因为只摸1次,谁也无法预测会取出什么颜色的球.你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吗?解:在甲袋中,P (取出黑球)=308=154, 在乙袋中,P (取出黑球)=29080=298>308, 所以,选乙袋成功的机会大.例3 国庆黄金周期间,两人要去某风景区游玩,每天某一时段开往该风景区有三辆汽车(票价相同),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车的舒适程度,也不知道汽车开过来的顺序.两人采用了不同的乘车方案:①甲无论如何总是上开来的第一辆车.②而乙则是先观察后上车,当第一辆车开来时,他不上车,而是仔细观察车的舒适状况.如果第二辆车的状况比第一辆好,他就上第二辆车;如果第二辆不比第一辆好,他就上第三辆车.如果把这三辆车的舒适程度分为优、中、差三等,请尝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1)三辆车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共有哪几种不同的可能情况?请你列举出来.(2)两种方案乘坐到优等车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解:(1)三辆车开来的先后顺序有6种可能:(优、中、差)、(优、差、中)、(中、优、差)、(中、差、优)、(差、中、优)、(差、优、中);(2)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计算出甲乘到优等车的概率是31,而乙乘优等车的概率=63=21,所以乙乘坐舒适程度为上等的车的可能性大.设计意图:例1,例2,例3设计目的是分析和计算出有限等可能试验中相应事件的概率,凸显本节重难点. 例题设计层层递进,巩固概率的意义,求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进一步理解指定事件所包含的试验的结果. 在解答这些例题时,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然后练习部分由学生在黑板上作答,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点评.(五)练习反馈 能力提升1.根据概率的含义,下列说法中恰当的是( )①不同的人做同一实验,得出某事件发生的频率不相同,因此,该事件的概率也不是确定的值;②做的实验次数越多,某事件发生的频率和该事件的概率越接近; ③某事件的概率是157,则说每做15次实验,该事件就发生7次; ④做实验时发现某事件发生的机会很小,几乎不发生,所以该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 ⑤某事件的概率是101,则可以说在大量的实验中,该事件平均每10次会出现1次; A.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⑤ C. ① ② ⑤ D. ② ⑤2. 若在“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这五种图形中随机抽取一种图形,则抽到的图形属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A .51 B .52 C .53 D .543. 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2个红球和n 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其余完全相同,摇匀后随机摸出一个,摸到红球的概率是51,则n 的值为( ) A .3 B .5 C .8 D .104. 从一副52张的扑克牌(除去大小王)中任抽一张.① P (抽到红心) = ; ② P (抽到不是红心)= ;③ P (抽到红心3)= ; ④ P (抽到5)= .5. 从点A (﹣2,4)、B (﹣2,﹣4)、C (1,﹣8)中任取一个点,则该点在x y 8-=的图象上的概率是 .6. 小明是个小马虎,晚上睡觉时将两双不同的袜子放在床头,早上起床没看清随便穿了两只就去上学,问小明正好穿的是相同的一双袜子的概率是多少?设计意图:以知识的巩固性和发展性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概率相关问题.(六)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概率?(2)如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求概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设计意图:归纳小结,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七)课后作业:校本作业相应作业设计意图:通过课堂教学,以一定的习题,练习进行检测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