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辨析知识精讲(上):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合集下载

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情态。 钦差大臣满天飞。
作用: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
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借代
1. 特征代本体: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 2. 具体代抽象:西头吃烙饼,东头喝稀饭。 3. 特称代普通: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作用: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形象具体,引
发读者联想。
夸张
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节奏鲜明,音韵和 谐,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
设问
反问
1.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此情若是久长时, 2. 那是什么呢?是名贵一紫竹。 又岂在朝朝暮暮? 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启发思考,加深理解。
作用:语气强烈,加强语势; 加深读者印象,起强化作用。
1. 扩大夸张:太阳刚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2. 缩小夸张:香港这个弹丸之地……
作用:突出特征,启发联想,表达强烈的感情

排比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对偶
1. 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2.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答题技巧
修辞无处不在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感染力特称代普通
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 法
考纲要求掌握的修辞手法
• 形象类:比喻、比拟、借代 • 强调类:排比、夸张、反问 • 含蓄类:设问 • 连贯类:对偶
比喻
1. 明喻:本体、喻体出现。喻词为“好像、如、
. 暗喻:本体、喻体出现。喻词为“是、就是、
成为、变成”等。

小学语文比喻、借代、设问等8种常用修辞方法讲解,收藏给孩学习

小学语文比喻、借代、设问等8种常用修辞方法讲解,收藏给孩学习

小学语文比喻、借代、设问等8种常用修辞方法讲解,收藏给孩学习文章中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我们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等。

修辞不只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还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好坏,所以老师、家长一定要让孩子们重视起来,收藏、学习!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2、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3、常见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一样、成了、是、变成等。

4、典型例句(1)露似珍珠月似弓。

(2)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3)云彩好似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地飘浮在空中。

(4)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5)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拟人1、定义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2、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典型例句(1)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2)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

(3)青蛙唱着恋歌,嫩蒲的香味散在晚春的暖气里。

(4)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5)鸟儿将巢安放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排比1、定义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表达效果(1)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2)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3)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有节奏感,琅琅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深化中心。

比喻、借代、比拟的区别

比喻、借代、比拟的区别

暗喻
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是、都是、简直是、 无疑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 例如: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
借喻
它是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 例如: 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是借“野兽” 来比喻德国鬼子。
写比喻句要注意的问题
“荷花”当作有生命、有灵魂的少女;基调活泼有趣,文笔清新,摇曳多姿,表露 出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趣。
螺”,生动形象,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比喻和比拟的作用不同
二.比拟写喜爱之物,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写憎恨之物,可以把 物写得丑态毕露。比拟的作用有: ①色彩鲜明; ②描绘形象; ③表意丰富; ④ 充满情味。
○ 暮热游荷池上【南宋】杨万里 ○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 诗中“荷花”被西风吹动而深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娇羞之态,把
以下情况不能是比喻句
1.对两种事物作具体比较的。小玲长得像她妈妈。 2.单纯的想象。读罢《雷锋的故事》,我仿佛又回到 了苦难的过去。 3.表示猜度的句子。我觉得这人好像面熟。 4.表示举例。这样的事情很多,像……
比喻和借代的区别
借喻强调相似性 借代强调相关性
什么是借代
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 而是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 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 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 本体。
比喻、借代、比拟
——现代汉语知识复习
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 与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与道理” 的一种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之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联系

修辞手法之比喻比拟借代的区别联系

借喻与借代旳区别
相同:一事物代另一事物 不同:其一,借喻侧重相同性,借代侧重有关性。
其二,借喻能改为明喻而借代不能 。 即:借代-只代不喻;借喻-喻中有代
• 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借代) 我就懂得,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 旳厚障壁了.(借喻) (可改为明喻:我们之间旳隔膜像一层可悲 旳厚障壁)
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旳关系,就是箭和靶旳关系。 (3)借喻。经典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论述喻体。 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有关点,借喻取两事物旳相同点。 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博喻 连用几种比喻共同阐明一种本体。 雨最寻常旳,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
(4)名称代本体。 例:我买了一台“苹果”。
(5)材料代该事物 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6)借作者代著作 如:读点鲁讯 (7)借产地替代事物 如:给客人沏杯龙井
(8)详细代抽象如: 枪杆子里出政权
从他旳祖父到
借代旳作用
他,三代不捏 锄头柄了。
①形象生动、要点突出。
②简洁、精炼。
③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
构成 分类
本体
喻词
• 像、好像、好 明喻 有 像、犹如、似
、若
• 是、成、变成 暗喻 有 、 成为、看
成、化作
喻体
有 有
借喻 无


• 连用几种比喻,对同一本体 博喻 从不同角度、不同相同点进
行比喻。
构成比喻必须具有旳条件:
(一)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旳事物。
(二)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例如:他旳性格很像他母亲。 ②表达猜度。例如:他刚刚好像出去了。 ③表达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 好像置身于天真灿漫旳少年时节。 ④表达举例。例如:此次考试诸多同学旳进步很大, 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辨析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巧妙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作家能够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从几个常见的修辞手法入手,进行详细的辨析。

一、比喻比喻是指用一个事物来暗示另一个事物,以达到描述的目的。

它能够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作品。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通过比喻手法,将黛玉比作一颗坠入尘世的璀璨明珠,生动地描绘了黛玉的形象。

二、夸张夸张是指对事物的描述进行夸大处理,以产生一种夸张或夸大的效果。

它可以使作品更具戏剧性和趣味性。

比如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诗人借助夸张手法,将瀑布的声音形容成“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生动地刻画了壮观的瀑布景象。

三、对偶对偶是指通过将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或概念并列呈现,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对相互依恋的情侣,作者通过对偶手法,凸显了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四、借代借代是指通过一种事物代替另一种事物,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它可以使作品更加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

比如在《红楼梦》中,作者用黛玉的“草绿色”的衣服,代表了她内心深处的忧伤和孤独感。

五、反问反问是指用疑问句表达肯定的语气,以产生一种让人思考、引起共鸣的效果。

它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情感,增强作品的说服力。

比如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他用反问手法质问当时社会上的种种问题,让读者思考社会的现实问题。

综上所述,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是一把利剑,能够让作品更有魅力。

比喻、夸张、对偶、借代和反问是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作家能够使作品更加生动、富有表现力。

当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辨析这些修辞手法时,对于欣赏文学作品将会更加有帮助。

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专项训练: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语文总复习记叙文专项训练: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

中考专项训练记叙文:辨析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知识点+针对训练)一、知识指要: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借代、反复、对偶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通常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借喻。

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比喻的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比拟比拟是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3.借代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夸张有三种形式,即扩大夸张,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的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高二语文课外拓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课外拓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知识精讲

高二语文课外拓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本讲主要内容】课外拓展——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考试大纲》对本能力点的基本要求是“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能力层级D。

具体说来:1. “常见的修辞方法”是指“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八种。

这就从修辞格上限定了考查范围。

2. “正确运用”指明了本考点的考查目的及方式,即用修辞方法指导语言表达的实践,而不是单纯考查修辞格辨别之类。

因此,应当把着眼点放在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修辞方法的使用是否得当,进而辨其优劣,准确生动地使用语言的能力上。

一. 常见的修辞方法简说常见的修辞方法,高考规定为8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 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事物,但相互之间有相似点。

运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 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两类。

拟人是把物当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动作等;拟物是把人当物来描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描写。

运用比拟,可使人或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3. 借代:用借体代本体。

它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物,而用上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可用部分代整体,以特征代本体,以专名代泛称等,如《药》中以“花白胡子”代人物,便是以特征代本体。

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点,借代要求借体与本体有相同处。

借代可使表达具体形象。

4. 夸张:包括对事物作合情合理的夸大或缩小。

鲁迅《药》中写道:“……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后一句使用了“缩小”的夸张。

夸张要合情合理,其作用是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增强表达效果。

5. 对偶:俗称“对对子”,诗歌中叫“对仗”。

对偶有宽对、严对之别。

一般来说,上下两句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可以是短语,也可以是句子。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类型。

用对偶,句子整齐,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高三)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高三)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赏析(高三)鉴赏修辞比喻、对比、比拟、对偶、借代、夸张、互文、双关、反问、设问、反复、反语、引用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

作用:能启发读者想像,使文章更生动。

将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⑴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将什么赋予生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

⑵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方法:①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②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 --《故乡》③具体代抽象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详解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详解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

语文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语文常见修辞手法知识点讲解修辞手法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对偶:它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设问:无疑而问"。

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

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拟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作用:主要起强调作用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答题方式: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表达了…情感。

排比:表现了…,抒发了…,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借代、夸张一、比喻1、定义比喻就是“打比方”。

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被拿来用作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构成条件——注意事项构成比喻的关键:①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之处。

①②两条必须同时成立,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①他的性格像母亲。

——同类事物做比较②这天黑沉沉的好象要下雨。

——表示猜测③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

——词的比喻意4、比喻的目的比喻旨在于用形象的语言阐明思想。

即通过比喻的手法,让人对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认识的事物得到认识和理解。

因此,必须是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做喻体来比喻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本体),以让人对原本不认识的事物得以认识,绝不可用人们不熟悉的事物来比喻人们熟悉的事物,更不可用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去比喻人们都不认识的事物。

则否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比喻的具体目的主要有下面几种:①说明本体的可能性。

本体被一件令人诧异的事物所修饰,须运用比喻消除这种诧异性。

例如:残酷的战争起于片言之语,君不见熊熊烈火大多来自些微火星。

某人少时劳累老时休息,恰如一只蚂蚁,夏天努力收集食物,以便冬天坐享。

②阐明本体的情况。

本体的特性原先不为人知,用比喻加以形容,大家便一目了然。

地球圆圆的,象只橙子。

她体段柔软,仿佛生就一身藤骨。

③阐明本体情况的程度。

原先对本体的特性只有概括性的了解,经过比喻,指明了这种特性的程度。

这常常是可以感觉得到的事物。

例如:病人服用了一种苦药,它仿佛就是苦瓜。

房子着了火,我仿佛觉得地狱移到了人间。

④肯定本体的情况。

叙述本体的事物须用比喻来肯定和阐明。

这种情况下是用可以感知的事物来比喻理性的事物。

高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全面讲解

高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全面讲解

高考语文修辞知识点全面讲解在高考语文中,修辞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它不仅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还能提升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明喻就是明显地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将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

暗喻则是用“是”“变成”“成为”等词语来连接本体和喻体,例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借喻则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用喻体来代替本体,如“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这里用“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的隔阂。

比喻的作用是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使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

在阅读理解和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比喻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

二、拟人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例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赋予小鸟“歌唱”这一人的行为,使其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和行为,使读者对所描写的事物产生亲切感和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三、夸张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比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用“三千尺”来夸大瀑布的高度,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夸张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是故意把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等,如“他的心眼比针尖还小”是缩小夸张,故意把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等。

超前夸张则是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如“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夸张的作用是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引用、对比、借代、反语、顶针

修辞方法简介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初中其它修辞:引用、互文、借代、顶真、通感、联想……一、【比喻】补充1、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如: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如: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如:在稿纸上踩出几朵小梅花(喻“猫爪子印")注意: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朱自清《荷塘月色》2、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句.见《点击中考》P373、作用:生动具体形象;表达效果回答技巧: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例:下列句子的修辞及表达效果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紫藤萝的花朵比作帆,花萼比作舱,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表现出紫藤萝的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花盛开的喜悦之情(写景咏物:表达了作者对……的……之情)二、【拟人】补充1、作用: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2、表达效果格式回答: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事物人的思想情感或动作行为,生动体现了……表现作者……情感。

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油蛉、蟋蟀人的行为,生动体现了夏天的勃勃生机。

三、【夸张】补充1、作用: 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2、夸张类别有:扩大夸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缩小夸张:我家门前只有巴掌大的地方。

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伸手取弓,那箭早已呼啸着射中目标。

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辨析

修辞手法辨析修辞手法是作为一种表达技巧,用于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在文学作品、演讲和写作中,修辞手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并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文将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

一、比喻比喻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的修辞手法。

通过比喻,可以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有形象的表达,从而更加生动地传达观点和情感。

比喻能够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例如,在描写美丽的风景时,可以使用比喻来增强描写效果:“阳光洒在大地上,如同金色的绸缎将整个世界包裹起来。

”二、拟人拟人是一种将非生物事物赋予生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修辞手法。

通过拟人,可以使事物更加有趣、生动,并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情感上的共鸣。

比如,在描写树木时,可以使用拟人来强化描写的形象:“树木在微风中摇摆,并互相低头回忆着过去的岁月。

”三、排比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一系列类似或并列的词语、短语或句子来加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

排比可以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流畅、抑扬顿挫,从而更加引人入胜。

例如,“她美如花朵,温柔如水,智慧如星辰。

她的微笑像春风拂面,她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四、夸张夸张是一种故意夸大或缩小事物的修辞手法。

通过夸张,可以使文章更加夸张生动,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比如,在描述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时,可以使用夸张来强调困难的程度:“这个任务难度之大,简直是登天之路!”综上所述,比喻、拟人、排比和夸张是修辞手法中常见且常用的几种。

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当然,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结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因此,在写作时,我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恰当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写作常用修辞手法辨识

写作常用修辞手法辨识

写作常用修辞手法辨识写作常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引用等。

有些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混淆,尤其是“借喻”与“借代”,“对偶”与“排比”,“设问”与“反问”等。

下面,对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进行辨识。

一、“借喻”与“借代”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修辞手法,因而容易发生混滑。

有一种简便的辨识方法可供参考。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

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是密切相关的,借体常常是本体的一部分或本体的某一特征。

如“江面白帆点点”,用白帆代船,帆是船的一部分。

“红领巾来了”,是指少先队员来了,这是用“红领巾”借代少先队员,而不是比喻少先队员。

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是相似的关系。

如“地上射出无数箭头”,用箭头比喻雨,只是说雨像箭头,不能说雨和箭头有必然联系。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

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借代的借体与本体之间不能加比喻词,而借喻的喻体与本体之间一般可以加上比喻词,构成明喻。

如“旌旗十万斩阎罗”,旌旗代革命部队,不能说成“革命部队像旌旗”;阎罗则比喻反动统治者,可以说成“反动统治者像阎罗”。

再次,借代实际上只有一种事物,借喻则必须有两种事物。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财物、财产,它们实际是一种事物。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厚障壁则比喻思想上的隔膜,障壁与思想上的隔膜是两种不同的事物。

二、“对偶”和“排比”对偶、排比都是为了周密全面地表达思想,反映某一事物的各个方面而把结构形式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借以增强语势,但是两者有很多不同。

从定义上看:对偶,又叫“对仗”,就是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语句,对称地排列,来表达相对、相近或意义上密切相关的内容。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辨析知识精讲(上):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什么是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式或方法。

初中阶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语、反复、双关、顶真、互文等。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
㈠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㈡结构: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㈢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
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㈣比喻的种类
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典型形式】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典型形式】甲是乙。

例如:
a.风起云涌,乌云四合,瞬间变成座座山峰,层峦叠嶂。

b.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典型形式】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㈤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
2.化深奥为浅显;
3.化抽象为具体;
4.化冗长为简洁。

㈠概念:
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一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

㈡种类:
1.拟人。

例如: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绕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2.拟物。

例如: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

㈢比拟的作用:
1.色彩鲜明;
2.描绘形象;
3.表意丰富。

㈣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情态”,如拟人,因人是有生命有感情的,所以通过联想和移情,变无情物为有情物;
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依靠相似点把本体与喻体联系起来,以便形象具体地感知事物,重点在“喻特点”。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或不现,但不管是哪种比喻,喻体必须出现。

㈠概念:
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㈡借代的种类:
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2.具体代抽象。

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例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6.结果代原因。

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捧腹”是“笑”的结果)
㈢借代的作用:
1.以简代繁;
2.以实代虚;
3.以奇代凡;
4.以事代情。

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
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
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
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构成借喻的则是事物间的相似性。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㈠概念: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㈡种类:
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
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
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㈢夸张的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创造气氛。

3.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

㈣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